① 股票怎麼樣才算交易成功
錢到了你的賬上就算成功了。
② 股票賣出要多久顯示交易成功啊
這個要看價格,如果你是市價委託賣出的話,立馬就會成交如果你是限價委託賣出的話,股票的價格到了你設置那個價格的時候才會賣出
③ 炒股最快要多少時間才能交易成功…
股票的交易原則為:當日買入的股票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當天賣出股票的資金可以用來買股,但轉出股票資金帳戶也是需要第二才行。
股票委託交易時正常情況下以現價委託(也就是當前價位)可快速成交,委託交易(可高於或是低於當前市價)是則需要股票實時價達到與委託買入價一樣的金額進才能成交。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
買盤:B紅色表示外盤,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意思是有人掛這個價格買入這個股票。
賣盤:S用綠色表示內盤: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意思是有人掛這個價格賣出。
也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
一般來說急於交易的直接委託1檔的價格,快速成交,不急於交易的就會以2、3、4檔委託交易。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④ 交易成功的根本是什麼
對那些在市場里為他們自己和(某些案例中的)他人通常能賺到百萬億萬的真正成功的交易者而言,交易成功的根本是什麼呢?
我認為,與糟糕的一次買賣相比較,錯過一次重要的交易是更嚴重的錯誤。
回調才買只是一種心理上的誘惑,因為你覺得相對之前的價位你買到了便宜貨。但是,我認為那種方法無異於一滴毒葯。
你不應在一次交易中計劃多於2%的風險。當然,如果市場突破你預定的離場點位,你也可能損失更多。
我從來沒有看到在好的交易與智力之間有多少關聯性。有些傑出的交易者非常有智慧,但是有些人卻非如此。很多特別聰明的人的交易糟糕的可怕。通常的智力足夠了,除此之外,情感的特性更加重要。
要問交易是否可以教得來,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人只要有平常的智力都可以學習做交易。這又不是火箭科技。
如果你把人的平常的習性和傾向帶到交易中,你會跌向大多數並且虧損在所難免。
獲利機會增長時,你可以輕松關照;但是,處境不妙時,你得像長耳野兔那樣溜之大吉。
有一句諺語是完全誤判的:你不會應為獲利而破產。有多少交易的人偏偏破產了。業余的因虧損大而破產;然而專業的卻因獲利少而破產。
事情做錯,卻常常感覺良好。
人類的天性不在於最大限度獲取財富,而執著於最多的獲利機會。貪求最大的盈利買賣次數(或最小的虧損次數)對交易者適得其反。交易的成功率是最不重要的操作統計量,而甚至是成反比性的。
交易的兩個主要原罪--過渡放任虧損和過早獲利了結--都是企圖給予現有的頭寸以更多的成功希望,而對長期的運作帶來嚴峻的損害。
不要考慮市場下一步會做什麼;你對他絕對無法掌控。應該考慮如果行情到那裡,你會做什麼。
有一種普遍的觀念認為,在原有帳戶有了盈利後,你可以開始冒更大的風險,因為你在玩別人的錢。你肯定聽到過這句話:一旦你有了盈利,你就在玩別人的錢了。這只是個令人安慰的想法而已。損失別人的錢當然總好過損失你自己的錢?對嗎?錯了。那錢之前屬於誰真那麼要緊嗎?重要的是,這筆錢現在屬於你,而你怎麼用它。既然如此,他是完全屬於你的。
Marty Schwartz,自1979年改做專職交易以來,每年都有巨大比率的獲利。然而,他做得如此之好,資產凈值從來沒有超過3%的月度虧損。在斯坦福大學Norm Zadeh教授主持的美國投資錦標賽中,他的表現簡直令人吃驚。在每期為時
四個月的錦標賽中,十次中他參加了九次,他賺的錢比其他所有交易者加起來的都多。九次競賽的平均利潤是百分之210(非年率)!在參加的一次年度競賽中,他的紀錄是獲利781%。
我從一個輸家轉變成一個贏家,是在我能夠把自我需求與賺錢分離開來以後,在能夠接受錯誤現實以後。在那之前,承認我自己錯了比虧錢更難堪。
當我成為贏家,我從我分析出來,所以不會有錯到我分析出來,但是如果我錯了,我會跳出苦海,因為我想保護我的資金,繼續下一次交易。
依*著前面總會有盈利的達觀想法,虧損也就不那麼痛苦了。如果我錯了,又怎樣!
持有頭寸之前,總是知道願意虧損的數額。
最最重要的是:資金管理,資金管理,資金管理。任何成功的交易人都會說同樣的這句話。
我總是很快接受我的虧損。這可能是我成功的關鍵吧。
對想成為更好的交易人的普通人,我能給的最好建議是學習認虧。在賺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讓你的虧損失控。
Bruce Kovner(可以有理由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間貨幣交易商和期貨市場交易商。僅在1987年他就為自己和幸運的基金投資者獲利超過3億美元。早於1978年,投與Kovner的2,000美元,十年後值1,000,000美元以上。):
Michael Marcus告訴我一句話很關鍵:你必須願意有規律的犯錯誤;這根本沒錯。Michael告訴說,做最佳判斷,錯了,再做最佳判斷,錯了,還是做最佳判斷,那麼,你的錢會翻番。
只要開倉,我都預設止損。只有這樣我才能安然入睡。入市前就清楚在哪裡離場。交易的頭寸大小由止損定,而止損決定於技術上的依據。我從不考慮別人是否會用同樣的止損位置,因為,如果我是對的,行情走不到那裡。
Paul Tudor Jones,獲得的成功被多數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連續五年,三位數的回報,而資金縮水很少。1984-1988,將一百五十萬的帳戶變成三億三千萬。
棉花的交易幾乎斷送了我的交易生涯。就在那時,我對自己說,愚蠢先生,為什麼一次交易冒足所有的風險?為什麼在你的生活中不追求快樂,卻尋求痛苦?
我不得不學習紀律和資金管理,下決心在我的交易中要非常自律,並且有效率。
我在我的日交易里盡量讓自己快樂和輕松。如果我有頭寸正對自己不利,馬上離場;如果有利,繼續持有。
總是思考(可能)虧錢而不是賺錢的事。不要專心於賺錢;而應該專心於保護你所擁有的。
Van Tharp 在Jack Schwagers市場奇才也名列顯赫,他寫的東西至今被認為是傑作之一。這是他的感受:
除非你在入場之前就確切知道何時了結你的頭寸,你不會有自己的交易系統。
你必須提早決定,最糟糕的退場情形,有計劃的保護你的資本金。
此外,你應該有設想如何獲利了結和讓獲利繼續的策略。
人們避開找尋好的離場方法,因為離場使他們失去對市場的控制。但是,離場的確控制某些東西。離場控制你是盈利還是虧損,控制盈利或虧損到底多大。既然離場有如此作用,或許對大部分人來說,值得做更多的研究。
對於離場來說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如果最懷的情況沒有發生(即是說,你沒有被停損出局),那麼你的系統可以讓你做如此工作:盡可能多的獲利及最少的回吐。只有你的離場做得到這些!
不同於最初的止損,離場有許多不一樣的類別。這其中包括:認虧離場但減少了最初的止損風險;獲利最大化離場;避免過多回吐離場以及心理要求離場。
為了讓獲利最大化(讓其延長),你必須願意回饋一些利潤。
事實上,系統設計具諷刺意味的內容是:如果想最大化你的獲利,你必須願意將已經匯聚的獲利中的相當大部分回吐出去。
不願意輸錢,就不可能賺錢。這就像呼吸中的吸氣,卻不願意呼氣一樣。有多個離場方法可以幫助你做到這些(即充分呼吸),如移動止損和比例回抽止損。
通常有四種離場方法:1)減少的初設虧損離場;2)獲利最大化離場;3)最小化獲利回吐離場;以及4)心理意義上的離場。
當你建立一個頭寸,基本上你要清楚,為保護資金你不得不退出頭寸的點位。
如果你的交易資金承擔的風險超過3%,那麼你是一個槍手,你最好明白為你所追求的回報正在承受的風險。
對任何人我第一個要給的忠告是,注意你自己是生活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的根源。
列一張表,寫上所有可能出錯的事情,並且確定狀況發生你要如何應付。那將是你成功的關鍵--對預料之外的事情知道如何應對。
David Ryan,自1982年為William ONeil工作。1985年,在斯坦福大學Norm Zadeh教授主持的美國投資錦標賽中奪冠而聞名。在整三年的綜合回報達到異乎尋常的1379%。
在交易市場你變得越自律,你會做得越好。小道消息和流言聽得越多,錢很可能虧得越多。
我的勝率只是一半對一半,因為我割損非常及時。我允許最大的虧損是7%,通常我更快地從虧損的股票中脫身。一年中我在少數價格漲了一倍、兩倍的股票上賺到錢,這些買賣中的獲利輕易蓋過所有的小虧損。
如果你真的認為一個股票會有大的行情,而這又是你著手買此股票的原因的話,那末,沒有理由為1/8點而斤斤計較。就買進!同樣情況適用於下跌,如你認為某隻股票要下跌,就拋售!
我能給的唯一最重要的建議是,從你的失誤中學習。這是成為成功的交易人的必由之路。
William ONeil,在1962年將最初的5,000美元投資增值到200,000美元。--初版的《市場奇才》。
在我的哲學里,所有的股票都是差勁的。除非它們價格升上去,否則沒一個好股。相反如果下跌,你必須快點割肉。
股市贏的秘訣,不包含你總是對的。
Ed Seykota,《市場奇才》中,16年間其帳戶實現令人驚駭的250,000%的回報。因有規律的取現,理論上帳戶有數百萬百分比的回報。
我不喜歡對過去的情形多慮,我傾向於盡快割除不利的交易,忘記它們,然後繼續尋求新的機會。
好的交易的基礎有:1)割損,2)割損,3)還是割損。如果你遵從這些准則,你會有機會。
我建倉時都設保護性止損,通常趨勢繼續的話,我會跟進移動止損以保護獲利。
我每次交易有意承擔的風險在5%以下,允許糟糕情況發生時執行。
我賴以為生的交易規則是:1)割損,2)坐穩盈利,3)小賭注,4)遵循規則不疑,5)知道何時打破規則。
Gary Bielfeldt,從$1,000且只可交易一個合約開始,他的成功(僅就交易量大小而言)如此巨大,以致發展到政府制定的投機限制規定成了他買賣的阻礙。
最重要的是擁有坐穩盈利和擺脫虧損的方法。
經過考慮盈利目標以及萬一行情趨勢變化時退出的策略,你保持盈利頭寸的潛力大大增加。
成功交易人的顯著特徵:最重要的是自律--我敢肯定每個人都那樣說。第二,必須得有耐心,若你有一單好買賣在手,得能夠坐穩。第三,你需要入市的勇氣,而勇氣來自足夠的資本。第四,你必須願意虧錢,這也和充足的資金有關。第五,你需要強烈的贏的願望。
如果交易虧損,你必須有一種態度:你能毫無困難的去處理它再回頭做下一單買賣。你不能讓虧損的買賣對情緒產生影響。
如果買賣看上去不對,退出、認小賠。
Edwin Lefevre(真名Jesse Livermore),著有一部空前名著《如何買賣股票》(How to Trade in Stocks)。空前成功的交易人之一,一個高手,當時的傳奇人物。
眾人如斯。他們不會第一時間接受小的虧損,卻會繼續持有,期待反彈打平。然而股價跌跌不休,直到損失擴大到看起來唯有繼續持有才合理。如有必要,哪怕等上一年,因為,早晚股價會回上來。但是,股價暴跌,把他們震出局。股價走得太低,因為太多的人不得不拋,不管他們願不願意。
投機客內心主要有兩個令人煩惱的對立面。這就是與人性密不可分的希望與恐懼。投機買買時,當行情走勢與你相背,你希望每天都是最後一天--然而你若沒有聽從希望應該不會虧得更多--感覺如此強烈,就像大大小小的帝國締造者和先驅們即將成功之前一樣。而當行情順著你的意思走時,你會產生恐懼,害怕明天會拿走你的利潤,於是你退場--過早了。恐懼阻礙你賺取你應該得到的更多的錢。成功的交易人必須克服這兩個根深蒂固的本能。他必須對所謂的自然沖動反其道而行之。希望時,必須感到害怕;恐懼時,應當抱有希望。他必須害怕他的損失會發展成更大的虧損,應當希望獲利會變大。
為自己賺大錢,這從來不是我考慮的問題。我總是考慮坐著。明白嗎?坐穩!
Tom Basso,離開肉類加工廠的管理工作時懷揣25,000美元,現在日交易量高達相當20億美元的國債期貨。
我明白每當我有虧損,我必需從該經歷中學些東西,把損失當作上交易大學的學費。只要你從虧損中學到東西,其實你不虧。
不要再把虧損視作問題,從現在起把它們當作提升你到下一個高地的機會。
永遠不要有這樣的觀念,一次交易會危害到你繼續交易的能力。我能做到保持鎮定,因為我知道我的有價證券里的風險和波動正如昨天、上周和上個月一樣。如果一直是在一樣的風險中,那末,為什麼要讓自己的情緒七上八下的呢?
把每一次交易想像成你要做的千次買賣中的一次。如果你開始用下面一千次的交易來思考的話,一下子,你就使任何單一的交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誰在乎個別一次的買賣是贏還是輸?只不過另一次買賣而已。
我認為迄今為止投資心理學是更重要的部分,其次是風險控制,以及最小重要性的在哪裡買和賣的考慮問題。
Bill Lipschutz,新《市場奇才》中被成為貨幣的蘇丹,時任所羅門兄弟最大最成功的貨幣交易員八年。
錯過機會與在買賣錯誤的一方一樣的糟糕。有些人(在有機會實現盈利後)說我只是在用市場的錢賭。這是我所聽過的最可笑的話。
當你有一陣子在虧損,你原本正常的吸收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開始變得扭曲,因為接連虧損的副產品是損害自信心的因素。你必須非常努力去恢復自信,而削減交易尺寸有助於達成這個目的。
毫無問題我會讓我的贏單繼續,很多交易員這樣做。你必須能讓你的獲利增長。我認為,你不能指望做對50%的交易就會一直是買賣的贏家。你必須解決如何*只做對百分之20至30的時間里賺到錢。
成功的交易員常常自問:我做對了什麼?我做錯了什麼?如何將我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勇氣是交易員超過別人的重要品質。僅僅比同行其他人有洞察力領會一些東西是不夠的,你還必需有勇氣照此行動,
並且與之並駕齊驅。
多數時間里與別人不同是很困難的,確定的說,作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
太多的人想要作為成功交易員所得到的肯定的酬勞,卻不願意經歷承擔的義務和痛苦。而且,是很大的痛苦。
要避免誘惑--想要完全正確。
George Soros,八次交易後就成了億萬富翁!!而且,即使在向信奉的各種事業捐贈了數十億美元後還是億萬富翁。
我與身邊的交易人沒什麼兩樣,只是更快地兌現虧損並投入到下一次買賣中。
⑤ 股票買入多久交易成功
在交易時間內股票買入,符合條件會瞬時成交。否則需要排隊等待成交。
股票是撮合交易,買入或者賣出需要掛單,也就是委託。股票委託當日有效,股票收盤後尚未成交,委託無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資者以漲停的價格掛委託買入訂單是一種搶籌現象,(漲跌板是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機者的存在)說明投資者對該股的後期發展非常樂觀。
如果投資者以跌停的價格掛委託賣出訂單是一種忍痛割肉的現象,說明投資者對該股不太樂觀。
拓展資料
委託采購股票的成交時間是不確定的,因為股票的成交主要是基於「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如果想要優先買入,最好比五檔盤口處最高的賣價再高一些,會瞬時成交。如果想要優先買出,那麼就掛出比最低買價更低一些的賣價,也會瞬時成交。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與股票的浮動價格一致,委託時間早,成交的時間會更早。相反,如果掛單時間晚,即使價格達到可以成交的點,你仍然需要排隊等待成交。
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只是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並不減少公司的資本。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
股票交易是一個應用程序/游戲的人誰是新的或想在任何股市交易的股票。此應用程序允許你買,賣虛擬的股票在美國股市實時行情。您可以使用它作為一種工具,以改善您的股票買賣技巧,或檢查你可以賺到錢的情景。
在股市中,投資者朋友需要掌握很多知識。如果沒有基礎知識就進入市場,很容易吃虧。所以需要多學習一些股票知識再開始買賣投資。在這之前可以使用一些模擬器進行操盤練手。
股市交易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上午時段9:30-11:30,下午時段13:00-15:00。周六、周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
中國香港股票
周一至周五: 早市 9:30-12:00午市 13:00-16:00
周六、周日及香港公眾假期休市
香港股票交易規則:
1. 實際交收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2個工作日(T+2);在T+2以前,客戶不能提取現金、實物股票及進行買入股份的轉託管。
2. 港股買賣可做T+0回轉交易
⑥ 股票買賣後多長時間才能查詢交易是否成功
只要是在漲跌價(10%)之內就可以下單,如果沒有成交,就會掛在買盤或賣盤中,如果股價到了你所掛買或賣的價格系統就會促成成交。
價格一直在10.50——10.55區間內波動,那隻能在這個價格區間才可能成交,如果你掛的價格不在這個區間成交了,那股價都會到你掛的那個價格,股價是隨著交易的價格變動而動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很多的錢,願意以漲停的價格收購某支股票,你把所有想賣那隻股票的人手裡的股票全收購後還要買進,那該支股票就會牢牢的訂在漲停板上,反之,你手裡有大量某股票,你願意以跌停價拋售的話,所有想買的人你都拋售給他後還有很多的要拋,那股價就會在跌停板上。
⑦ 股票交易的基本規則是什麼
公平、公正、公開」是證券市場的最基本的行為准則。
體現在交易市場上,交易所的電腦交易系統則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對買賣委
托進行撮合以確保「三公」准則得以具體體現。
在撮合過程中,成交順序為:較高買進委託優先於較低買進委託;較低賣出委託優先於較高賣出委託;同價位委託,按委託順序成交。不論投資者姓甚名誰、大戶小戶,一律按價格和時間順序撮合成交
⑧ 股票交易規則是什麼
在A股市場上,股票買賣遵循以下的交易規則:
1、T+1交易方式,即當天買入的股票,需要下一個交易日賣出。
2、買入最小單位為1手,即100股,且必須每次買入的數量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賣出可以不整100股賣出,但是不足100股的部分,必須一次性賣出。
3、遵循「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原則,即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
除此之外,在a股市場上,投資者只能進行做多操作,不能進行做空操作;其委託交易時,其委託價格必須在個股的當天漲跌幅限制內,否則無效;委託單在當日的交易時間內有效,收盤之後,其委託單無效。
漲跌幅限制
新股上市及重組成功上市股票首日無漲跌幅限制,一般情況下漲跌幅限制為前一交易日收市價上下10%,即一個交易日最大振幅為20%。
ST股票及*ST股票漲跌幅限制為前一交易日收市價上下5%,即一個交易日最大振幅為10%。股票漲(跌)幅價格=股票前一日收盤價格×10%(或5%)。
權證漲跌幅限制權證漲(跌)幅價格=標的證券前日漲(跌)幅價格×125%×行權比例。
⑨ 怎麼才能在集合競價時買賣股票成功
集合競價時間是9:15~9:25。915-920可以撤單,920-925不可以撤單。
集合競價時間內軟體上會有一個參考價,會變動。最好在臨近9:25的時候,高於參考價委託買入,低於參考價委託賣出,就可以買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