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投資的五大技術難題是什麼
第一個技術難題,是解決底部問題的,如何確認底部的成立。這個是針對大盤的,放在全部的投資體系裡,是確認大盤低點與高點的拐點判斷問題;
很快,右側交易的投資者解決了低點確認問題,馬上又要面對下一個問題,選股問題。可以進場了,該買哪類股票?
站在行情的起點,這里其實是個岔路口,每個人依據自己的喜好,有不同的選擇習慣,但行情,卻有自己的選擇,有些路口,很開就會讓進來的人發現,這是條死路。而總有一兩種選擇,是快行路。
有人選擇了價值,尤其是大資金,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追求安全的資金。於是,如何稱量價值,甚至要通過某些信息數據,給股票做個目標估值,這是第二個難題,投資價值如何定量判斷?
選擇價值投資,選擇低市盈率,選擇高的凈資產收益率,選擇好企業,並非永遠是正確的選擇。有時候,行情是題材型的,像2013年中旬;有時候是超跌垃圾股的,像2012年初。那些有價值的大盤股,有時僅僅在行情啟動之初幫點忙推一下指數,激勵一下人氣,之後就處在震盪狀態。真的信了它的價值,也耽誤大半輪行情。
價值投資者當中的相當一部分,最終將未來價值預期作為價值判斷的一類理由,於是價值投資外延到題材投資。稱量出不確定的題材的價值,甚至僅僅是朦朧的利好,政策的預期,把它換算成股價該漲多少,這個更難。
有人在行情啟動之初喜歡追高。市場上強者恆強,行情來了抓龍頭總不會錯吧?於是選擇高位股。這里,就涉及到第三個難題:如何確認趨勢能延續。
趨勢在剛剛形成的時候,市場啟動不久,很多股票都有一小段漲幅,也有一小段向上的趨勢。這時對於新趨勢的判斷,更大的挑戰是,誰將走得更遠,或是走勢更陡峭。目標不僅是賺錢,還要超越大盤,賺得更多。站在悲觀一點的角度看,誰不容易夭折,免於被打回到震盪狀態。
那些看著像龍頭的,趨勢已經走了一大段的,挑戰點往往是,已經漲成這樣了,還會不會繼續上漲。不排除有些帶有妖孽血統的個股,在行情沒來的時候上漲,到行情來了反而不長。機構的獲利資金看到行情來了,跑出去撿便宜貨去了。
把真正的龍頭和這類妖孽區別開,是個難點;確認高位趨勢股在本輪行情中不會走進死路,也是一個難點;放著滿地便宜的打折的票不買,去買飄在天上的高位昂貴的票,克服心理障礙和恐懼感,又是一個難點。
趨勢股更大的難點,是看起來漲得慢,在高位慢慢飄,毫無進取心的樣子,時不常還來一下俯沖急剎,然後又快速拉回去,讓參與者凈出一身冷汗。但在你忍無可忍放棄之後,過兩三個星期再一看,它也漲了百分之二三十。認出來,敢買,這個還不算難,能一根筋地堅持,這才是趨勢投資者最難做到的。
為了獲得更快速上漲的股票,選擇突破是一種方式。那些突破點戰法,起爆點戰法,過頂戰法,基本都是追漲的思路。這類思路也是趨勢理論的一個分支。因為漲,所以漲,因為快,所以快。
有非常多關於突破點的方法,是基於對橫盤的突破確認。一個橫盤,折磨人良久,行情漲了一段,它沒有漲,但能量在蓄積,終有爆發的可能。見到橫盤被越過,於是猜測這就是爆發的啟動,追進去,博個短線急漲。
這里,出現了第四個難題,如何確認橫盤的突破方向。
除了妖股和少數死氣沉沉的超級大盤股,很少有絕對筆直的橫盤,橫盤都是震盪狀態。這一次突破,哪怕是越過了橫盤區的最高點,也不排除是偶然因素引發,追進去之後,重新被打回去也不是小概率事件。
於是,有人把突破的高度標准調高了一些,要漲出一定的幅度才算突破確立。但立刻又出現了新的困惑,慢漲達標的,能量不足,終於漲出高度來,卻恰好到了新的壓力區,開始滯漲了,與獲得快漲的初衷相悖;急漲達標的,常常是直接拉漲停,當天買不到,第二天高開,嫌成本過高,一轉眼又買不到了。
更有甚者,一些股票,在橫盤的末端軟綿綿陰跌下去,看起來是已經沒有生氣了,然後停牌,或是不需要停牌,之後突然開始發飆,拉一字板連續漲停。重組題材爆發了,根本不給從容的進場點。
低位的橫盤還好確認,最終向上的概率大,到行情進行一兩個月之後,開始考驗神經,任何一個橫盤,都有了兩種可能,繼續拉升,或是出貨快結束了。這是對橫盤未來趨勢的判斷,更需要功力。
第五個技術難題,是關於回調點確認的。
抄底只議會,逃頂僅一次,牛市裡,更多的時候是在腰部抄低點。這個就是牛股的回調點。
多數股票,不是走樓梯式的橫盤上漲,而是波浪式上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者,往往樂於在波浪的高點拋掉股票,然後尋找另一隻恰好打回到波浪低谷的股票。如果真的做到每次賣在波浪的尖上,又買在波浪回調的低點,即便是同一隻股票,也能做到,股票漲30%,收益卻達到50%。不同股票疊加輪作,收益率甚至會更高。但那個波浪的低點如何把握?
學習炒股哪家好?股民老張最有效。股票培訓行業里首屈一指的股民老張,認為任何股市裡的問題,都有對應的解決答案,但幾乎沒有絕對准確的答案,只是答案的完美程度不同,為了讓股民真正找到炒股解決方案,股民老張近期推出了大型免費鐵散兵團公益教學活動,給初學者啟蒙,讓高手擺脫虧損。
例如,對於回調到位點的判斷問題,不同的投資者會選擇不同的方法。有人用均線,回調到某條均線開始抄進去;有人用短周期K線的指標金叉,有人用黃金分割線測量下跌高度,有人用各類通道,有人用直尺畫支撐線,有人甚至會使用波浪。
而股民老張的方法,是先研究上升途中機構需要做什麼,理解不同階段機構洗盤的目的,之後根據行為學,和統計學,找出回調到位的最普遍規律是:縮量。通過統計,對縮量程度定量化,再加上幾個輔助性的邊界條件限制,做出的短線交易系統,5天盈利3%的成功率,從有股市開始統計,竟然高達72%,而行情較好的市場環境下,成功率階段性高達95%以上。最難能可貴的是,全年幾乎均勻分布著這類投資機會。
股民老張認為從行為學入手,解決兩類投資者的行為。一個是市場跟隨者的行為,大多以散戶為主,主要是解決人性問題;一類是市場引導者的行為,主要是機構,以機構的盈利模式為切入點。股市中,常有歷史重演的現象,那是因為機構的盈利模式套路有限,只能輪流循環使用,如果能把機構常用的一些套路都摸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通過盤面做判斷,確認機構眼下在使用哪個套路了。這樣,看起來復雜無序的市場,竟然可以通過機構的行為模型來解讀了。判斷市場的未來,就成為接近可能的事情。股市中的每一類難題,也就都有被解決的機會了。
B. 為什麼買賣股票的時候,比較難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
這主要是心急,總感覺跌到底了,就買進,殊不知莊家還想繼續打壓收集更多廉價籌碼,很多人覺得沒希望,扔了籌碼。漲時,覺得到頂了,早早拋出,可人家還漲。
C. 做期貨難還是做股票更難
期貨和股票都使用國際電子磁碟操作,技術指標很常見。然而,操作的意義與操作的意義有本質區別。
期貨上市交易時間已經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
期貨市場交易的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這只股票只在國內交易了20年。相比之下,期貨市場體系比國內股市好,也沒有黑幕
期貨交易是T+0,股票是T+1
股票只能今天買,明天賣。今天即使股市漲落,但明天股票可能會很低,甚至直接停止,我們的收入就得不到保證。但是期貨可以買賣只要他們賺錢。
期貨24小時都可以交易,股票只有4小時
由於期貨市場不受主力軍的控制,技術面將更加准確,而新聞將對期貨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對於投資者來說,我認為可以根據技術面的提示或消息面是好的還是免費的來操作。這樣,期貨的操作就簡單多了,普通投資者也很容易把握趨勢。
D. 股票交易有什麼禁忌
股票交易的時候不要追漲殺跌,在下單的時候看準點位,不要猶豫。同時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情,不因大漲就賣出,也不要因為股票下跌就垂頭喪氣認為行情走完。總之看好趨勢之後,按照趨勢操作就可以了。
E. 股票買賣有什麼風險如何規避風險
它僅指股票市場中股票價格波動的風險。價格波動既是機遇也是風險。這取決於投資者對波動的熟練反應能力,如海上的風浪。船經不起大風大浪,不小心被吞沒了。相反,如果你已經准備好了,你正在駕駛一艘航空母艦,強風只會給你帶來動力,讓你走得更快。
選擇合適的投資對象也是投資前應考慮的一項重要工作。如果對象選擇正確,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數倍的暴利。當選擇錯誤時,你可以看到其他股票一天比一天上漲,而你自己的股票就像一個老牛拖車。當它們下跌時,其他股票會緩慢下跌,有時會反彈,而你自己的股票會持續下跌,沒有反彈。至於哪只股票最好,這取決於經濟環境、投資者個性、對股市的了解和經驗。一般來說,股市經驗豐富的人更喜歡買賣漲跌幅度較大的熱門投機性股票;一些即將或只是投資股市的人應該投資於盈利能力強、漲跌緩慢、流動性仍然很強的優秀熱門股票。
F. 炒股比較難,股票難點在什麼地方
你會不會技術分析,難點就在這里,如果不是通過技術分析選擇合理買點賣點。
你聽消息憑感覺買賣,就容易買了怕跌,賣了怕漲,往往錯過好的買賣點。
最後就會變成看漲覺得會繼續漲,看跌就覺得玩完的心態。
空說這些你應該沒感覺,舉個現在還沒發生的例子給你看
衛信康今天這樣接近跌停,連續四個板,漲多了對不對。
技術分析告訴我的結論是未來幾個交易日只要15.13不跌破,有機會在15.14~15.3短線發起一波攻擊
G. 股票交易,一般要面臨哪些風險
總的來說,一般要面臨的風險有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由於一定因素的影響,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價格普遍下跌,給所有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它主要是由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等宏觀因素造成的,這種風險是無法解決的,投資者只能通過做空來規避。非系統性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一般是指某一特定股票或某類股票的影響。如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市場銷售、重大投資等因素。這些因素會導致某隻股票或某類股票的價格下跌,但對其他股票沒有直接影響。
在倉位控制上,投資者應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決定倉位,要適當減倉,持有一些股票進行靈活操作。買入時,在股票投資時,往往把握不住最合適的買入時機。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投入股市,股市下跌時你可能會蒙受重大損失。階段賣、分段賣法和分段買法類似,其具體做法是在某一價格時賣出第一批,在股價跌到一定價格時賣出第二批,以後再以不同的價格賣出第三、第四批。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可以在價格上漲時立即停止拋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買入股票。總之,我們知道股票交易的風險確實是無處不在的,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有哪些風險,以便更好的學習防範股票風險的方法,選擇一個好時機進行買賣,真正獲利。
H. 你對股票交易方式了解多少各自的優缺點都有什麼
個人認為股票交易方式有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交易過,有經驗的散戶都有自己的交易方式,沒有優缺點之分。
其實,我覺得最棒的投資方式就是價值投資,但是在A股的市場里價值投資是有技巧的!A股里投資要走的是一個周期的路線,因為在A股市場里有熊必有牛,有大跌必有大漲,這是一個鐵律,也是一個你能夠參照的最大投資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
所以A股里價值投資的策略就是熊買牛賣,天價不買,地價不賣,不要企圖抓到最高價和最低價,吃中間一段已經很好了.
I. 股票交易的瓶頸在哪裡
貪、怕、悔和爭是交易的瓶頸,也吃了很多虧。
不貪、不怕、不悔、不爭。把這些應用在程序化交易裡面,心態就好了。華爾通量化避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