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查看新加坡股票
國外的網站大多是英文,不方便查看。而且國外許多股票行情都是收費的。
中文網站可以使用英為財情來查看全球股票行情。
當然也包括新加坡股票。
新加坡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㈡ 怎樣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網站查找股票信息
很多官方網站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用戶體驗還比不上專門的網站,用起來很難用。(因為他們的網站僅僅作為一個展示窗口,很少會有營銷和用戶體驗的問題)。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也有這個情況,看行情,分析走勢,看財報那些,很不方便,而且許多是英文信息。
你可以使用專業的投資網站,如知名的Investing網站來查看全球股票行情,當然也包括新加坡的股票行情。直接搜索公司名稱或者股票代碼就可以,或者查詢專題頁面:新加坡股市
㈢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基本資料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SGX)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英文: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縮寫:SGX 簡稱:新交所),是亞洲僅次於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亞洲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
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ES)與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合並,成立了目前的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
新加坡交易所網站網址
㈣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開市時間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開市時間:09:00-12:30,14:00-17:00.全天共交易6.5小時。
㈤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介紹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英文: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縮寫:SGX 簡稱:新交所),成立於1973年5月24日,同年6月4日,開張營業。經過十幾年發展,到1996年,新證交所上市公司數達226家,總市值2559億新加坡元。目前有2個主要的交易板,即第一股市(Mainboard)及自動報價股市 (The Stock Exchange of Singapore Dealling and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or SESDAQ)。是一家會員制公司。
㈥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規所規范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73年5月24日,同年6月4日,開張營業。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新加坡證券業協會成立於1930年, 當時為了規范證券法和新加坡經紀人協會。
新加所是受到證券法和新交所委員會所制定的一套條規所規范。新交所採取會員制,會員公司包括國際金融機構所擁有的國際會員公司。
㈦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的介紹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SGX)成立於1999年12月,是由前新加坡股票交易所(SES)和前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合並而成的。新加坡交易所證券市場的交易活動由其屬下的兩家子企業 - 新加坡證券交易有限企業和中央托收私人有限企業共同負責管理。新加坡交易所已於2000年11月23日成為亞太地區首家通過公開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
㈧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中國)薪資待遇怎麼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9
㈨ 有幾個證券交易所
全球各大證券交易所有九所:
1.紐約證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定位:世界上最大的有價證券交易市場。
2.歐洲證券交易所 (Euronext N.V.)
定位:歐洲首家跨國交易所、歐洲第一大證券交易所、世界第二大衍生產品交易所。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NASDAQ)
定位:美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4.倫敦證券交易所 (London Stock Exchange---LSE)
定位:世界四大證券交易所之一。
規模:債券、外匯交易超過紐約證券交易所,居全球第一,還受理超過三分之二的國際股票承銷業務。倫敦的規模與位置,意味著它為世界各地的公司及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通往歐洲的理想門戶。它運作世界上國際最強的股票市場,其外國股票的交易超過其它任何證交所。截止2007年,上市公司1585家,其中外國公司占總價值56%。
5.東京證券交易所(簡稱「東證」Tokyo Stock Exchange)
定位:位居世界第四,市值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規模:目前有上市公司1777家,其中外國公司 110家,市場資本總額將近45000億美元。
6.香港證券交易所(港交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定位:全球主要交易所集團,也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
規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業總數的37%,市值約61,610億港元,占總市值約60%。自1993年至2008年底,內地企業在香港籌集資金逾12萬億港元。
7.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ingaporeExchange Limited )
定位:亞洲僅次於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
規模:到1996年,新證交所上市公司數達226家,總市值2559億新加坡元,成為亞洲僅次於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
8.滬深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
定位: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世界證券交易所新貴規模: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
9.深圳證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
定位: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世界證券交易所新貴。
歷史: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
規模:2004年5月,中小企業板正式推出;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股份報價轉讓開始試點;2009年10月,創業板正式啟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架構基本確立。2018年市值規模為兩萬多億美元。
㈩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歷史原因
由於歷史原因,新證交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與馬來西亞證交所有著密切聯系,在初期更是共為一體。1910年橡膠和錫礦業繁榮時期,股票交易成為兩地區經濟生活中共同的主要內容。從證券業協會成立直至1973年5月之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一直共有一家證券交易所,兩國將各自證券在兩地聯合掛牌,以直線電話相連,在交易中採用記分牌制度。1973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終止馬新兩國之間的貨幣互換協定,兩地共用的交易所因此分家,但兩國企業仍在兩交易所雙重掛牌上市。從1990年1月1日開始,兩國企業互相交叉掛牌停止,作為替代,新證交所允許除牌的馬來西亞公司在克勞白國際市場上市交易。
新加坡證交所是一個共同的證券公司,其成員公司由證券經紀人成員組成。會員席位限於共同證券公司簽發有交易商許可證的證券公司。外國證券公司不能成為成員。在證交所中的交易,只能由同成員公司聯系的交易商或其代理處理。一個由5名委員組成的委員會,是證交所的最高決策機構。
在新加坡證交所正式上市的證券交易分為兩類,第一類的交易應該在結算合同和即期交割的基礎上進行(月內簽訂的合同應該在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進行交割);第二類證券的交易在簽約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即可進行。交易所還設立了一個由電腦控制的中央票據交結所。全部會員公司即可通過該交結所進行交易,籍此可消除會員公司之間的臨時股票交割,從而加速交易進程,並降低運作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