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稅收籌劃的18種方法
【法律分析】
稅收籌劃的主要方法有以下: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2、通過分散稅基進行稅收籌劃;3、利用稅法彈性進行稅收籌劃;4、利用稅法空白進行稅收籌劃;5、通過轉讓定價進行稅收籌劃;6、通過延期納稅進行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又稱為合理避稅,也就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減少稅收,盡可能的取得節稅的經濟利益,該政策的發出是結合了中國市場經濟狀況來發出的,希望中國市場可以在這種推動下得到發展,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鑒了西方國家的管理方式,稅收籌劃這項優惠政策的實施,有效的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象,這可以平衡企業與個人之間的經濟效益。
【法律依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 第三條 對營業稅可以實行抵扣的情形進行了如下明確規定:
(1)單位和個人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發生退
款,凡該項退款已徵收過營業稅的,允許退還已征稅款,也可以從納稅人以後的營業額中減除。
(2)單位和個人在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時,
如果將價款與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註明的,以折扣後的價款為營業額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營業額中減除。
電信單位銷售的各種有價電話卡,由於其計費系統只能按有價電話卡面值出賬並按有價電話卡面值確認收入,不能直接在銷售發票上註明折扣折讓額,以按面值確認的收入減去當期財務會計上體現的銷售折扣折讓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② 企業應該如何稅務籌劃
在金稅四期即將到來之際前的廣大企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呢?
1.有限公司返稅政策
方式很簡單,將產生高昂部分稅負的業務分割出來,在地方政府園區成立一個有限公司去承接這一部分業務,然後享受園區的高額稅收返還。不用改變企業辦公經營地址也不用改變企業經營結構,中間只增加了一個經銷商。稅負可以節省40%以上。
產銷分離也是目前有限公司的常見模式,始端和終端都不會受到影響,還能合理將企業自身的稅負降低。對於企業自身來說,只是多設立了一個公司多了一個步驟,但卻能省下不少的稅金,而且也不用派人到園區,園區也會提供代理記賬服務。企業只需正常經營,賺取利潤,納稅額越高,返稅比例也越高。
增值稅:按地方留存的50%的70%—90%為企業提供支持
企業所得稅:按地方留存40%的70%—90%為企業提供支持
比如企業納稅100萬就可獲得35萬-40萬左右的稅收返還獎勵
2.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的核定徵收政策
個人獨資企業的核定不用看成本。利用這個特點,可以開辦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法取得成本發票部分的業務,一年可以節約不少稅金。
特別是個人獨資企業的綜合稅率目前還在3.16%以內,也可以扣除1%的專票。即使開票400萬,納稅也不過12萬左右。另一方面,公司如果有400萬無法取得成本發票的業務,利潤需要支付企業所得稅的25%,為100萬,這里的差距一目瞭然。
服務行業其實非常適合分包業務,在分包完成這部分缺票的業務,然後通過個人獨資企業收款開票,繳納完3.16%以內的稅收後就可自由提取賬戶里的資金,無需再次繳納個稅。
3 .自然人代開核定徵收政策
如果公司從個人那裡采購原材料,或者個人向公司提供技術、咨詢、銷售等業務,那麼作為個人,由於自己沒有發行票據的能力,所以即使公司索要發票,也會出現沒有發票只能壓價的現象。另一方面,公司的成本支出無法顯示在賬上,所得稅會變重,從而難以同時盈利。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要求個人通過委託代征模式到稅務局代開發票,登記電子稅務局賬號,視為個體戶,按增值稅1%、增值稅0.06%、個稅0.5%徵收。例如100萬的業務,交納1.56萬的稅後,納稅結束,稅務大廳就會開票。所得稅是經營所得,不計入工資、勞務報酬等綜合所得並結算,而是單獨作為經營所得結算。
小結:在金稅三期的背景下,企業請勿在稅務籌劃的時候做出超越紅線的事,任何的籌劃也是應稅前完成,做到合理合規才能長久發展。
③ 股權轉讓如何做稅收籌劃
在股權轉讓過程中,一般會涉及到4種稅,分別為印花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一般是萬分之五。增值稅一般只有轉讓上市公司股權並且持股的是企業才會交。而且也不是很高,按金融商品轉讓的增值稅稅率,一般納稅人為6%,小規模納稅人為3%。轉讓持股的人是個人需要繳個人所得稅,是企業的就繳企業所得稅。這個稅率就比較高了,根據企業的不同在15%-25%之間。下面就來介紹介紹怎麼對所得稅進行稅務籌劃。
計算公式:
所得稅額=(轉讓股權收入-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轉讓過程中所支付的相關合理費用)*稅率 (與公司的估值沒有關系,因為評估價是能夠被操控的。)
股權轉讓的合理稅務籌劃
1、將股權以低價轉讓至有稅收獎勵政策的地方
2、在有稅收獎勵政策的地方以市場價格轉讓至受讓方
3、運用企業管理九段技術,運營、籌劃,跳出納稅循環圈,把稅降到最低
運用九段技術第八模塊「公司股權重組風險預控與成本量化」通過跳出納稅循環圈這個模式來進行股權重組的、稅務成本的優化和風險控制,達成股權重組高效的預期。
④ 企業如何做好稅務籌劃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21世紀,企業不會開源節流就等於起跑線上輸了競爭對手一半,現在很多的企業都開始學會系統化的稅務籌劃,合理合規把自身稅負降低,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投入發展。那麼該怎麼籌劃呢,稅務籌劃時又該注意哪些點呢?
一、合理合法
各個行業都有自身的一些切合自身的小方法可以節省稅負,而且也都是符合規矩的,但是這些方式太過繁復且節稅力度比較小。現在比較流行通過運用稅收優惠政策,在業務真實的情況下進行稅務籌劃。
二、事先計劃
業務結束後感覺納稅負擔很重,想辦法在應稅發生後節約納稅一定是違法行為。企業必須自上而下地優化自身框架,在業務開展前盡早進行規劃,降低了規劃難度,操作性也更高。
三、框架的調整
每個企業都有適合自身的一套稅籌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業務分析、商業模式、納稅狀況等,提出契合可行的操作方式。
每天都在說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那麼有哪些政策是可以運用的呢?
一、設立個人獨資企業
1 .在地方政府園區設立的話,還能享受核定,核定後只需繳納增值稅、個稅、附加稅加起來綜合稅負率3.16%以內,節稅80%以上即可完稅。一家個獨一年開票只能在500萬以內,超過可設立多家來解決(缺成本票、所得稅分紅稅個稅高問題優選此政策)
2 .核定徵收對成本權證要求不嚴格。
3 .雖然是企業的性質,但是即使不具有法人資格,也可以發行專用票。
4 .沒有企業所得稅和股息稅。
5 .銀行開戶無需法人到場,全程園區代辦。
6 .辦理個獨以服務行業為主。
二、自然人代開政策
1 .對個稅核定徵收0.5%,不參與匯算清繳不影響工資薪金;
2 .增值稅和附加稅分別為1%和0.06%,綜合稅率為1.56%;
3.定額核定徵收的經營所得無需清算繳納,當天開票,當天郵寄,並附納稅證明;
4.代開也不需要自己到場,提供身份信息並在電子稅務登記即可;
5.可開票品目廣泛,建材、商貿、工程、現代服務等均可發行;
6 .需要做到業務真實,三流一致,年限額開5000萬以內,解決成本票普票優選。
三、有限公司返稅政策
現在有的地方政府都推出了總部經濟招商,企業不用實體入駐,只需通過線上入駐的方式到園區納稅,並享受園區的返稅政策,像重慶、江蘇等國家一級園區,返稅政策發展十餘年,相當穩定,當月納稅,次月當地財政局返還到賬,最高可返還增值稅和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的70%-90%,此政策是各地方政府最為支持和推廣的,吸引全國各地企業來享受園區政策。
小結:企業在享受政策或者進行稅務籌劃時,不能僅僅只看自身利益,還得兼顧做好三流一致、業務真實,方可保障自身長足發展,切勿妄圖和稅務稽查躲貓貓,節稅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⑤ 企業稅務籌劃開展應該注意什麼
1、稅務籌劃的前提是合理合法,所以在做稅務籌劃的時候,切記不可為了省稅而節稅,應該將稅務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需要明白的是:控制企業風險要比節稅更重要。
2、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來節稅,稅務籌劃開展的時候,需要恰當地利用政策,不可歪曲政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優惠政策不可太過激進,應慎重選擇。
3、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稅收優惠,那麼企業可以依法、合規、恰當、合理地享受優惠。所以企業不可花代價去偷稅、漏稅、騙稅,而應該積極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4、還原業務真實面貌。企業稅務籌劃開展的時候,需要盡量還原業務真實面貌,切不可背離真實業務。需要明白的是:不符合業務真實面貌的節稅,就是偷稅。
5、稅務籌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籌劃性,所以需要事先進行安排。一切事後既成是是業務的籌劃都是不合理的。
6、一般來說稅務籌劃是沒有真實的商業目的的,但是需要創造商業目的,稅務籌劃的任務就是根據預見的稅收的變化,合理安排交易行為的時間。
7、跟當地政府談判獲得的一些政府稅收優惠,其實也是節稅,政府為了多得到就業崗位或實現一定的社會經濟政策,可能願意放棄一部分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