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暴跌股市暫停交易,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近日土耳其金融市場迎來了巨大的震盪,股市暴跌多次觸發了熔斷,土耳其里拉對美元的匯率也從7.2:1一度跌至了8.4:1,貶值幅度一度超過17%,而土耳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創紀錄的單日上漲超400基點,暴漲至18%,而且國債交易量在當天翻了三倍之多,而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上任才四個月的土耳其央行行長阿格巴爾被突然解職,而外界認為他被解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施行的升息政策與總統埃爾多安的看法有明顯的度異而導致的。
而外界分析師表示隨著股市的危機和土耳其里拉的快速貶值,總統埃爾多安可能在不得以的情況下繼續施行加息的政策,而阿格巴爾突然被解職的事件也可能引發外界對土耳其央行的信譽和獨立性的質疑,這也將加大投資者們的擔憂,所以土耳其的危機可能是剛剛開始,因為失去了投資者信心的市場很難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起信心來,所以無論是土耳其股市還是土耳其的里拉仍然將持續的暴跌下去。
㈡ 人民幣與美元脫鉤的利弊
掛都掛了幾十年了~
主要是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以及有利與出口貿易~
如果不掛鉤,那麼就是執行了市場匯率,人民幣的匯率將隨行就市,政府操縱功能將大大削弱,也不利於中國出口創匯,嚴重的就會出現經濟危機,好像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那樣,那就是泰銖和美元在索羅斯的打擊下和美元脫鉤的結果~~~很慘啊~ 任何時候,匯率制度改革絕不能因為一時的經濟情況而頻繁變化!而且由於港元與美元保持聯系匯率制度,任何一張港元都有相應的美元做為保證,因此,香港得以保持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而且在當前的情況下,即使美元貶值,但還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足以撼動美元全球貨幣的地位,而且美國也不會坐視美元的永久疲軟,這也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無法彌補性的傷害。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下,港元保持現有的匯率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正是因為如此,香港經濟在97年的風暴受到的損失也遠沒有其他亞太國家來的大!此外,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國際人員經貿往來異常頻繁,即使放棄聯系匯率制回收財政政策控制,利用財政政策來控制這個小地方的物價和失業狀況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另外,港元絕對不會放棄美元而與人民幣掛鉤,首先人民幣沒有自由兌換,即使到了自由對換那一天,如果人民幣沒有世界貨幣的地位,中國沒有取得世界貨幣發行權的地位,港元也很難與人民幣掛鉤,因為香港不會去冒失去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風險,中國政府也不會這樣做。不與歐元和日本元掛鉤的原因也是一樣。
另外,香港是與中國內地貿易頻繁,但是睜開眼睛仔細看看,香港更多的是與全世界貿易頻繁。而且中國與全世界的貿易也有很多是轉道香港的,因為香港是一個自由港!!!而僅僅只看到「香港很多民生必需品源自大陸,就要與人民幣聯系在一起」,這種目光太短淺了,香港要著眼於與世界而不僅僅是中國內陸的經濟聯系!
㈢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不和美圓匯率掛鉤了呢
1、更主要的是美元在貶,人民幣只是相對於美元升值。
2、此外人民幣升值本身的原因是,中國國際收支不平,長期大量順差
3、匯率掛鉤可以避免本國貨幣出現劇烈波動,有利於經濟穩定
4、現在是有限度浮動,並非自由浮動。如果是自由浮動的話,人民幣兌美元一夜之間就到5:1了,你估計一下出口企業要破產多少?好處和壞處不就清楚了么
以上只是最簡單的回答,即不完整也不深入。
㈣ 如果人民幣與美元取消了掛鉤 會有什麼結果呢
我嘗試來回答一下。說得不對請各位指正
你這個問題是不恰當的。因為沒有這種說法。
首先:世界上所有國家貨幣都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儲備貨幣,也是唯一的風向標、參照物。其作用等於力學裡面「牛頓」(不是人名)的作用一樣,作為計價單位。比如你一拳打過去,等於多少牛頓的力。因此。美元作為唯一的計價單位,它是所有商品價值量化的一個標准。美圓是絕對國際儲備,對世界貨品擁有定價權,諸如石油、國際資產、黃金都是以美圓標價的。擁有了世界的定價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美圓標價的商品都可以算是美國的資產(包括未開採的石油、黃金等)。缺少了美圓計價單位,所有商品都無從量化其價值。
因此,目前而言,世界各國貨幣不會也不可能與美圓脫鉤。
其次:我估計你的問題是想問:現在人民幣與美元是固定利率,如果將來採取浮動利率的話,會有什麼影響,有什麼投資機會。
中央政府目前採取的是固定利率,6。82—6。83之間相對固定,這個一個國家對本國家金融封閉現象採取的必要且無奈之舉。其優勢在於:能夠抵禦全世界金融危機對本國貨幣所產生的沖擊,人民幣不會暴漲或暴跌。97年金融風暴,亞洲強國或地區基本淪陷(香港、新家波、泰國、日本、韓國等),他們採取的都是浮動利率。中國能夠避免金融風暴的沖擊不是因為中國有多完善的金融體系。恰恰相反,中國之所以能夠避免沖擊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的脆弱,所以中央政府採取固定利率和外匯管制措施,防止本國貨幣受到海外市場的巨大沖擊。中國保持這個匯率,是為了維持本國的出口競爭優勢,這個匯率應當是恰當和適合的。同時為了保持這個匯率的穩定,中國需要巨大的外匯儲備來防止本幣受到沖擊,為了匯率保持在6。82——6。83之間,中國政府隨時需要動用大批資金,舉例:當國際游資大量賣空人民幣貨幣,使人民幣貶值。如國際游資在市場增加了2000——3000個億的人民幣流動性,相應地,人民幣會貶值,但是為了恆定這個匯率,中央需要同時在市場上回收這筆資金,同時付出相應的美圓,才能保持匯率穩定。這等於說,你賣多少人民幣,中央政府都照單全收付美圓。
這樣而言,中國政府在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上,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97年索羅斯在狙擊港元市場上。大量賣空港元和期指(這樣做在其他國家一定能賺錢,如果賣空某國貨幣,如果該國要維持貨幣穩定,必定要提高市場利率,必定造成股市下跌,因此同時賣空貨幣和期指就有其中一樣能賺錢)。中央政府動用了近3000億的美圓儲備支持香港。穩持了港元的匯率穩定。
下面討論如果採用人民幣市場浮動匯率的話,中國有什麼投資機會。目前而言,我估計未來十年中國都不會浮動匯率,因為中國的金融市場監管還不完善,還很脆弱。如果開放市場,會很容易收到國際市場的沖擊。人民幣會暴漲暴跌。長期以來。中國巨大的外貿順差,國際會要求人民幣升值,長期持有將會收益,同時也很容易受到國際游資的沖擊,賣空人民幣,貶值。
最後一個小建議:如何投資,由於目前人民幣相對美圓非常固定。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人民幣與美圓是等值的。但是美圓相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的厲害,因此,人民幣相對其他國家(非美)貨幣貶值厲害。就算人民幣長期對美圓趨向升值,但是他升值的速度不及美圓對其他國家貶值的快。總體而言,人民幣對其他國家貨幣(非美)還是貶值,總結來說:美圓政策有強勢有弱勢,美圓對發達國家長期貶值,象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以保持他出口的競爭力,同時,美元對欠發達地區長期保持升值,象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國家,以保持他進口貨物的低廉價格。因此。建議您購入非美國家貨幣。如歐元、澳元、加拿大元等(日本例外)。
羅嗦了那麼多,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希望對你有幫助,需要進一步解析請聯系我。
㈤ 有關美元匯率對我國股市的影響~!!
美元指數上漲,說明美元與其他貨幣的比價上漲,也就是說美元升值;由於國際上主要的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的,所對應的商品價格一般會下跌的,影響對應的股價下跌。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㈥ 人們常說人民幣美元匯率跟股票規律有什麼關系
人民幣升值是貶值?
我們知道,這一輪的房市熱和股市熱都來自於外匯流入的熱潮。也就是說,是國際資本湧入的熱潮帶來了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的上漲熱潮。而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外資算定人民幣將升值,美國政府基於居心叵測的用心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再對中國政府施壓,在這種國際環境下,人民幣被迫升值。而一旦人民幣選擇了漸進升值的路線,則外匯的注入簡直就是在打一場必勝的戰役。據可查到的資料顯示,2003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才4000億美元,但過去幾年來,扶搖直上,到如今已超過12000億美元,3年多的時間足足上升了3倍有餘。而在我們中國大陸,外匯是不能夠直接使用的,因此所有的外匯都要按官方匯率兌換成人民幣,這使得國內貨幣流通量劇增。我們不妨簡單按人民幣與美元匯率8:1計算一下,則2003年以來,累計因外匯而被動釋放的人民幣達64000億,如果按3-5倍的乘數效應,則導致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可過19.2萬億-32萬億人民幣之多。我們同時還知道,中國的GDP到2006年底也才20.9億。也就是說,此期間貨幣的增長遠遠高於GDP的規模。我們還可以通過數據資料查到,截止到2006年底,中國的貨幣和准貨幣(M2)加起來總共是34.6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大概55%-92%的貨幣供應都是由於外匯流入所引發的。這說明,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的的確確是進入了一個流動性過剩的發展階段。
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帶來了大量的國際資本的流入,從而導致流動性過剩,而流動性過剩帶來的結果則是人民幣對於國內資產的急劇貶值效應。
顯然,政府所決定的人民幣漸進升值路線必然導致人民幣對於國內資產的貶值,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人民辛辛苦苦一輩子積累的儲蓄現在正像冰棍一樣迅速融化掉。那麼,老百姓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投資於「商品(房產、股票、有價證券甚至古董和藝術品)」的辦法來避免損失。
從這樣的角度,我們知道所謂買房也罷,投資於股票也罷,實在是最理性不過的選擇,而不是非理性的選擇。因為,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大量外匯流入,再兌換成大量的人民幣,錢多物少帶動了現實上國內物價的上漲,實際上人民幣在老百姓手中是貶值了。
說到底,逐利是資金的本性,而避免財富的縮水就更是人的合理選擇。於是我們看到,房市和股市成了泛濫性流動資金進入的重點,資產價格也隨之上揚。基本的情況就是,在主流城市,房價3年翻了一番,而在資本市場,股價也一年翻了一番。事實明擺著,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沒有結束,外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而只要錢多東西少的局面不改變,資產價格就會繼續上揚。雖然萬事萬物都有個逆轉的時候,但在夏天就提醒穿上棉襖的想法未免太過超前,以致成為誤導。
㈦ 我國匯率變動與股票價格變動之間的關系
駱玉鼎談匯率與股市
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以來,在長達10年的時間中,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僅從8.70上升至8.28。考慮到同期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差異,2003年以來,美日諸國政經要員在不同場合提出人民幣升值問題。
匯率受到國家之間經濟競爭力、國際收支情況、利率、通貨膨脹率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經濟學家並不能夠根據某個模型得出所謂 「正確」的匯率水平。鑒於匯率受政策變數影響非常之大,本文不打算就人民幣的升值前景作出判斷,僅考察一個「簡單」的問題:假如人民幣升值,對證券市場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有人斷言,若人民幣升值則中國股市必然大漲,邏輯是匯率升值預期誘使游資進入,市場資金充沛、利率下降,導致股市大漲,賺錢效應引發更多外資流入……如此循環直至泡沫破滅。從經驗上看,也可以舉出19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與日本股市泡沫以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受災國貨幣貶值伴隨股市崩盤作為例證,似乎匯率與股市之間存在同向關系。
仔細考察近20年來各國匯率與股市之間的關系,馬上會發現,情況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國際清算銀行兩位研究員(Bernard和 Galati,2000年)發現,1983年至2000年間,美、日、德三國匯率變動與股市變動之間僅存在非常微弱的相關性,其中美日兩國為正相關,而德國則為負相關。同時還發現,匯率波動性與股市波動性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美元匯率波動幅度每增加0.2%就會伴隨著美國股市波動增加1個百分點。換言之,貨幣升貶與股市漲跌之間沒有穩定的數量關系,但是幣值不穩定通常伴隨著股市不穩定。該研究還發現,各國匯率變動與股市走向之間的關系在各年度也並非保持相同方向,例如,1992年美元匯率走勢與美股之間呈顯著的反向關系,而1999年則為顯著的同向關系。相同的結論也出現在有關專家對東南亞主要市場的研究中。
何以目前很多市場人士會認為人民幣升值必然推動中國股市上漲呢?這裡面大概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在日本泡沫和亞洲金融風暴中,匯率與股市之間的同向變動關系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匯率與股市均取決於宏觀經濟表現,很容易把伴隨關系錯誤地當作因果關系;第三,經濟學家的實證研究結果尚有缺陷,如未能很好地研究股市對匯率變動的提前反應。
判斷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股市之間的關系,首先要分清一組基本概念:升值與升值預期、升值的方式(一步到位、逐步到位)、匯率與外匯管理體制。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
駱玉鼎談匯率與股市②:匯率變動影響股市
2005-06-13 17:44
匯率變動對股市的影響可以分為短期影響和中長期影響。
從短期看,主要是匯率變動預期導致投機性熱錢流動,影響股市資金供給和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對包括股票在內的資產價格產生同向作用。目前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08年之前升至5:1,則進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僅此一項就能實現10.6%的年復利。
但由於我國實行嚴厲資本管制,國外資本要想大規模進入中國進行匯率投機並不容易,即便通過不合法渠道進來後也還有若干備選手段可以限制其活動 (比如提高交易費用、開征短期資本利得稅等)。從歷史上看,一個國家出現資產泡沫,本國人貢獻最大,正所謂日本地產是日本人炒高的、鬱金香泡沫是荷蘭人吹大的。對於當前的中國市場而言,僅僅是一個外資進入的概念就已經能吸引足夠多的內資把股市抬起來了。
有趣的是,當我們說匯率預期對股市產生短期效應的時候,這里的「短期」並不確切,其持續時間長短還取決於匯率變動的方式。如果不存在政府幹預,市場匯率調整通常會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相對穩定水平(甚至超調),此時有關匯率變動的想像空間完全消失,股市也隨即趨向穩定。在實行外匯管制且匯率錯誤定價程度較大的國家,政府可能出於穩定宏觀經濟的考慮,並不願意採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重估幣值,反而會刺激市場不斷產生進一步的重估預期,導致股市在較長時間內大幅震盪。
匯率變動對股市的中長期影響可以從幾個層面展開分析。
從微觀層面看,匯率變動可能對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及財務數據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又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由於記賬貨幣的原因導致的賬面數據變動。比如說,若人民幣升值,則以美元表示的每股凈資產、每股利潤等均會上漲,從而改善財務數據狀況。第二種情況涉及上市公司的進出口成本變動。若人民幣升值,則以人民幣計算的進口成本會下降;出口品外幣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以本幣計算的收入也會減少(或者直接導致外國需求減少)。
研究發現,美國的銀行、保險、生物科技、半導體、投資品、消費周期性、製造業等上市公司股價走勢與美元匯率之間保持同向關系,而能源、石油、鋼鐵類上市公司股價走勢與美元匯率呈反向關系。其中道理也很簡單,前者是美國的優勢行業,而後者則為非優勢行業。
當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股市的任何影響最終都要通過股市的供求關系起作用,下一篇文章我們將專門談這個問題。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
駱玉鼎談匯率與股市③匯率變動與股市資金供求
2005-06-13 17:47
人民幣升值預期對全部可用資金的影響可以從國內、國外兩方面分析。從國內居民和企業角度看,可能推遲進口消費品和投資品,或者預收貨款、推遲付款。這樣,在生產和投資領域會有一部分資金閑置出來,但是,目前並沒有恰當的模型估算匯率升值預期對該部分資金的影響。另外,從資產組合角度看,可能會出現將外幣資產轉換為本幣資產的趨勢,從而增加了本幣資金的供給。
經濟學家非常重視匯率重估預期對跨國資本流動的影響,一般而言,匯率升值預期會導致一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資本和金融項目」在短期內出現較大的貸方金額。道理很簡單,如果國外資金能夠在當地貨幣升值之前進入該國,不論是直接投資還是金融性投資,均能套取匯率差價。進入金融市場的外國資本當然會直接構成股市的可用資金,即便是以直接投資方式進入國內的外資,由於資金使用要根據工程進度逐步撥付,使用過程中的閑置部分也可能以各種方式介入本國金融市場。
2002年以來,我國採取了逐步開放資本市場的政策,實行了QFII制度,允許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境內發行的B股和在境外發行的H股、N股等外幣股票及外幣債券,只允許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內人民幣標價的股票和債券;根據對世貿組織的承諾,允許組建中外合資的證券經營公司,但只可以從事A股承銷,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交易,以及設立基金。截至2003年底,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批准10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總計17億美元的投資額度。還必須看到,除了合法進入中國的投資性資金外,還有相當部分外資通過各種渠道滲透進了我們的金融市場,若人民幣升值預期繼續存在,該部分資金量還會增長。
在存在本幣重估預期的前提下,國內外合法資金究竟會不會實際投入股市,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至關重要。就資產大類而言,本幣升值會導致所有以本幣標價的可交易資產(如固定收益證券、不動產)出現同等的賬面價值上漲,這些資金並不見得都要去買股票。從理論上說,投資決策取決於投資者對風險------ 收益置換關系的評價,股票價格等於上市公司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我們尚無法確認人民幣升值對中國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方向,但有一點可以斷定,本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可用資金供給增加傾向於降低市場整體利率水平,在投資者風險補償要求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上市公司現金流價值上升,僅就這一點而論,股價可能出現上漲趨勢。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
駱玉鼎談匯率與股市④匯率變動與投資策略
2005-06-13 17:47
匯率變動環境下的證券投資策略要考慮匯率變動引起各資產大類、子類及單項投資收益的變化以及相應的風險。
考慮匯率變化因素的投資策略首先要重新規劃投資目標期限,通常要根據投資資金的可用期限,結合匯率可能發生變動的時期長短確定投資期。預計人民幣匯率調整以及匯率決定機制的變革可能仍需要3-5年的時間。投資者應該在這個時間范圍內決定適當的投資目標期。
本幣匯率重估會引起大部分以外幣計價的國內權益性資產價格出現上漲。比如說,B股股票,如果人民幣匯率上漲10%,則B股股票每股賬面價值、每股利潤均會上漲10%。如果股價維持不變,則按基本分析指標看,股價就低估了。
如果說B股價格變動是因為記賬單位變動的貢獻,則A股、本幣債券的價格變化則是由套利資金驅動的。從QFII的角度看,如果在人民幣匯率重估之前將外幣資金轉換為人民幣資產,即便該資產的人民幣價格不變,也能憑空賺取一筆匯兌收益。即便真正進入國內股市的外資數量不大,國內增量資金也能將這類資產價格抬高。但是必須注意,人民幣匯率重估引起的B股價格上漲並不會導致市盈率等指標惡化,但A股價格上漲則會導致較高的市盈率。從國際經驗看,本幣匯率重估與本幣資產價格上漲之間通常並不存在中長期的正相關關系,投資者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
對於本幣債券投資,在本幣漸進性小幅升值過程中,如果現行結售匯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動,國外資金的流入會引發人民幣供給增加,短期看可能對市場利率造成向下的壓力,導致固定收益證券價格上漲。但同時,在過多的貨幣供給的作用下,可能造成一定的通貨膨脹壓力,或者中央銀行採取「消毒措施」,拋出持有的債券吸納基礎貨幣,兩者均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由於政策措施的實施時機以及幅度均為不可預測的變數,債券投資風險會增大。
匯率漸進升值過程中的被動型投資策略,通常選擇證券投資基金、固定收益證券(含可轉換債券)、建構指數組合,力求獲取與市場相同的收益率。
半積極型策略可以在指數優化的基礎上選擇增持因本幣升值而受益的本國優勢行業或企業。
積極型投資策略不僅在單項資產權重配置上顯著區別於市場基準指數構造,還可以在投資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回購、拆借等手段融入資金,提高資產組合的杠桿比率,以期獲得最大程度的超額收益。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
㈧ 股票與匯率關系
匯率與股票(股市)的關系:
總的來說,匯率與股票的關系相當復雜,但總的來說是一種正向關系,原因可以有以下幾點:
1、當匯率提高,即本國貨幣升值,股市等資本市場會吸引大量國內外資本流入,從而推動指數走高。
2、當匯率提高,股票等資產價格將重新被估值,促使股票升值從而推高指數。
貨幣升值對本國經濟影響較大,尤其影響出口,同時,國外投機資本一旦巨額套利得以實現就會撤離,從而造成股價和房地產下跌。
匯率的提高對不同的行業影響不同:
1、對以出口為主的行業來說,匯率的提高會使以本國貨幣標價的商口出口困難增加(相對於外幣來說,則需要更多的外幣來購買本國商品),所以對這樣的行業主要是負面影響;
2、對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行業,則能夠降低采購成本,因而對這樣的行業主要是正面影響。
㈨ 什麼是「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什麼是「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與美元掛鉤就是匯率主要是訂著美元的匯價波動來調整貨幣的匯率,一籃子貨幣是指選定好幾種貨幣的匯價的波動來調整貨幣的匯率。
㈩ 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對股票的影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
對出口行業是利空
對金融類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