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交易時間的實時股價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這個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由買賣雙方競價得到的,就和我們去菜市場買菜一個道理,賣菜的人出1元,有人報價0.8元,賣菜的人再出價0.9元,你出價0.9元,最後就按0.9元成交,這個價格就是這個時點的菜價。股價也是這樣出來的,只是報價的人更多,速度更快。
Ⅱ 一隻股票的即時價是買1價還是賣1價 怎麼計算出來的
一隻股票的即時價,可能是買1價,也可能不是賣1價。
即時價是有人主動掛單買入或賣出,並能成交的價格。
比如:有人掛10元在賣1,有人9.99在掛買1,此時有一筆大單將10元以上價位統統吃掉假設為500手,一直吃到賣五10.10(假設從10元到10.10共有498手掛單,夠它吃),此時即時價就是10.10元。
假設這個人掛10.10買500手,但從10元到10.08共有600手賣單,但到10.07有490手賣單,則這時即時價為10.08,也就是實時價。
Ⅲ 股價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股價是怎麼算出來的?
股票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是通過競價得出的,開盤價與收盤價通過集合競價得出,而交易時間內的價格則是通過連續競價得出的。「競價」是指投資者以競爭的方式來報價,交易所在根據一定的原則來確定成交價格,成交價格就是股價。
我們可以理解為股票無時無刻都處於拍賣當中,其中最符合交易所規則的價格得以成交,而每時每刻成交價格連起來就是股價的波動。
競價分為集合競價與連續競價:
【1】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接收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我國集合競價的成交原則是:
1、在有效價格範圍內選取成交量最大的價位; 2、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3、與成交價格相同的買方或賣方至少一方全部成交。兩個以上價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使未成交量最小的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2】連續競價:連續競價,即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由電腦交易系統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產生成交價: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據統計,中國目前的股民數量早已經超過了一億,無數人都幻想過通過炒股大賺一筆。但其實,大多數投資者其實並不明白這個價格是怎麼來的。今天,我就來講一講股民們一直關注的股價是怎麼來的。
假設有這么一家公司,一共有10000股股份,這家公司通過良好的經營,每年都能凈賺到20000元。而這家公司的股東們也都沒什麼追求,賺到的錢就自己全分了。假設這個經濟環境和公司經營無比穩定,每年都能賺20000元。於是,每持有一股,每年就能分到2元的利潤,永遠分配下去。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創始人忽然看破紅塵,想回老家買套房養老,不想再和公司有任何瓜葛,想賣掉手中的股權。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股權賣多少錢合適呢?理論上,每年每股穩定可以拿到2元的回報,只要股票夠多,總有一天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的時候,資產能超過馬雲。但是作為一個投資者,大家都是由追求的人,10%是他們要求的最低回報,怎麼著也要超過通脹是不是?今年拿2元,明年就要拿2.2元,以此類推。或者換一種說法,明年的2元對於今天的我來說,價值只有1.818元(2/1.1)。這樣的話,別說億萬年了,20年之後的2元放到現在就只價值0.297元(2/1.1^20)左右了,那還怎麼超過馬雲呢?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無窮無盡分紅的價值並不是無窮的,因為未來的資產是要貼現的。於是我想通了,乾脆把未來每一年的價值全部加起來折算到今年,看看能有多少錢。通過無窮等比數列公式,這個每年穩定拿2元的股份,其未來所有利潤折算到現在,價值是20元(2/10%)。這20元,就是每股轉讓的合理價值。
那可能有人會說了,現在上市公司,有幾個能每年穩定分紅的呀,這種情況怎麼算呢?事實上,理論上來說,股票價格是對公司未來預期的折現,前面例子說的永久穩定分紅也是一種預期。預期遠不止分紅這一種,除了分紅外,公司把賺到的錢用來建造廠房、購置設備、打通產業鏈、研發黑科技等,也是一種良好的預期。這些情況下,紅利貼現模型就不再適用,就要用到更高級的模型,例如戈登增長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等等。雖然大多數投資者並不懂這些概念,但他們至少知道:公司有良好的預期,那麼未來股價就會上漲。
放到二級市場上,由於有眾多投資者的參與,每個投資者都會打小算盤,於是就出現了這么幾種人。小華覺得股票的合理價格在25元並在25元買入坐等未來的各種收益,結果股價漲到了28元。這樣的話,小華如果立刻賣掉,那就白賺了3元,根本不用永遠放著,所謂未來的預期可以在此刻隨時變現,於是小華就開開心心地提交賣掉股票。
小明覺得公司研發成功、生產線擴大,總之,未來預期是很好的,所以股價應該在35元。那麼當股價在28元的時候,小明還是有點心動的,於是花28元把小華的股票買過來了。萬萬沒想到,半年之後,上市公司的王八蛋老闆帶著小姨子消失了。雖然小明多方打聽,公司經營一切正常,未來的那些美夢都還在,但小明一直有很不好的預感,雖然經營很好,但由於老闆消失的不確定性,股價大概只值20元。一開始小明還抱著僥幸心理想以25元賣出去,結果發現大家都知道了老闆消失的事,根本沒人敢買。於是慢慢往下,掛20、15元,都沒人買。只有掛到10元,才有一名叫做傑潘俠的投資者把小明的股票買了下來。至此,小明每股虧18元。過了兩天,上市公司老闆回來了,發表了一則聲明:世界這么大,我只想安安靜靜地以美男子的身份去看看,怎麼把你們嚇成這樣。現在我回來了,公司一切正常,研發的產品馬上生產,擴大的產品線立刻投入使用。於是股票慢慢又回到了28元。這時小明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發現:影響股價的不光是未來預期和內在價值,也極大地受到股票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
股票交易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投資者已經忘記了最開始的股票價值來源於股利,而更多地開始關注於資本利得,並由此衍生出了很多股價變動的預測分析方法。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只通過分紅來分析投資股票能否賺錢,顯然是一件很蠢的事情。雖然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不可能有方法來准確預測股價走勢,但了解其原理,對於股票投資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Ⅳ 證劵交易所中,證劵交易的開盤價及之後的成交價是怎樣形成的
開盤價是集合競價產生的,之後開始後的成交價是;連續競價產生的。開盤價:又稱開市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成交額最大原則來確定開盤價。如果開市後一段時間內(通常為半小時)某種證券沒有買賣或沒有成交,則取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當日證券的開盤價。如果某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促使成交後作為該證券的開盤價。在無形化交易市場中,如果某種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它的開盤價。
股票每日的開盤價是怎麼定的`?
通過集合競價確定開盤價
在股票交易中股票是根據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成交的,那麼,每天早晨交易所剛上班時,誰是那個價格優先者"呢? 其實,早晨交易所的計算機主機撮合的方法和平時不同,平時叫連續競價,而早晨叫集合競價。 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
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直到9:25分以後,你就可以看到證券公司的大盤上各種股票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和數量。 有時某種股票因買入人給出的價格低於賣出人給出的價格而不能成交,那麼,9:25分後大盤上該股票的成交價一欄就是空的。當然,有時有的公司因為要發布消息或召開股東大會而停止交易一段時間,那麼集合競價時該公司股票的成交價一欄也是空的。 因為集合競價是按最大成交量來成交的,所以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在集合競價時間,只要打入的股票價格高於實際的成交價格就可以成交了。所以,通常可以把價格打得高一些,也並沒有什麼危險。因為普通股民買入股票的數量不會很大,不會影響到該股票集合競價的價格,只不過此時你的資金卡上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
從9:30分開始,就是連續競價了。一切便又按照常規開始了。
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所接受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我們知道,每天開盤價在技術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世界各國股市市場均採用集合競價的方式來確定開盤價,因為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為操縱現象。 在咨詢文件的創業板交易規則中,對集合競價的規定有兩點與主板不同:第一,集合競價時間拉長。由原來的每交易日上午9:15-9:25為集合競價時間,改為每交易日上午的9:00-9:25,延長了15分鍾,這使得參與集合競價的申報更多,競價更充分, 加大了人為控制的難度,也使得開盤價更為合理,更能反映市場行為, 體現了公平的原則;第二,文件規定,每交易日上午開盤集合競價期間,自確定開盤價前十分鍾起,每分鍾揭示一次可能開盤價。可能的開盤價是指對截至揭示時所有申報撮合集合競價規則形成的價格,這條規則在主板中是沒有的,主板只公布最後集合競價的結果。這條規則的意義就在於加強了對投資者的信息披露,使投資者能夠更多、 更細地掌握市場信息,特別是對於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競價,意義更加重大, 它使投資者能夠提前在集合競價期間就掌握較為充分的市場信息,從而作出決策。 這體現了市場的公開原則.
陽線---收盤價>開盤價。
陰線---收盤價<開盤價。
大陽線---收盤價/開盤價>107%
中陽線---107%>收盤價/開盤價>103%
小陽線---103%>收盤價/開盤價>101%
小陽星---101%>收盤價/開盤價"
Ⅳ 股市中股票價格是怎麼生成的
道富投資為您解答:
股價的改變是有股票交易系統自動生成的。所謂股票交易,就是有人想買,同時還需要有人想賣。在股票交易的時間里,股價是隨時在變的,只要有人想買,又有人人想賣,交易生成股價就生成了,就會出現改變了。下面是我的實際操作:
我在實際操作中出現過這樣的問題,當我想賣出某股票時,預先設定了一個價格,比如說5.5,200股,但看到價格已經到了5.5但還是沒有交易成功,有時要到第二次價格到達5.5的時候才會成交。買進有時也是這樣。於是我想也許是有很多人都出了這個價,要排隊才到我。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是大家出價的情況下,因為不是面對面的討價還價,如果我出價5.5買,但現時願意賣出的價格只有是5.4,低於我的出價,理論上我是一定能買到了,但為什麼結果每次我都是5.5買進呢,差價去哪裡了?另嘗試過一次,我要買200股,結果是只買到150股,可能是剛剛別人也是這樣出手。很奇怪。
經過上面真實的例子,於是我想這個股價就像是在配對市場上,如果我拿著個號碼牌1,要找在另一邊也拿著1號的,按照排隊次序和數量一一配對,如果多出的數量就被排在下一輪了,或者你改變自己的號碼牌趕上正在交易的,如幸運還有位,就能配對。而每次配對成功的號碼,電腦都會顯示出來,而正在排隊的號碼和數量也會在一定限度內顯示出來給大家參考。所謂公平公正也許就是這樣。
所以只是單方的話,即使有很多股票,也是很難改變股價的;但用雙方去改變,一個出價,另一個買進,很多都是配對好的,不是雜亂的,價格的上升和下跌就會很快實現和明顯。比如庄要提高或降低某股價,就應該要扮演買和賣的角色,不斷讓成交發生,造勢,讓更多的人去參與、競價和購買,炒熱了這個盤,價格形成一個趨勢後,不用怎麼用力就可以從中獲利。造成影響的應該是不斷出現的價格的變化,如果沒有預先的深思熟慮很容易做錯判斷,所以有一個大概的預測和計劃會穩妥很多
Ⅵ 股票的成交價格是怎麼算出來的
連續競價期間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順序撮合成交。
Ⅶ 股票開盤價格是怎麼定出來的
1、我國股市的開盤價格是由市場集合競價所產生的,是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每股買賣成交價格來確定的。
2、如果開市後一段時間內(通常為半小時)某種證券沒有買賣或沒有成交,則取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當日證券的開盤價。
3、如果某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促使成交後作為該證券的開盤價。在無形化交易市場中,如果某種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它的開盤價。
4、在A股市場中,股票的開盤價是由集合競價的9點15分至9點25分買賣雙方的撮合,股票價格在有效價格範圍內選取成交量最大的價位所產生的,也是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每股買賣成交價格。
拓展資料:
一、集合競價時間
1、在滬深兩市中,每個交易日的集合競價時間為上午9點15分到9點25分,在9點15分到9點20分這段時間內交易所只接受申報,不進行撮合,但是可以撤單。
2、9點20分到9點25分不可以撤單。9點25分至9點30分之間的這5分鍾只接受申報,但不對買賣委託做處理,9點25分由集合競價產生開盤價,9點30分開始進入連續競價階段。
二、開盤價
開盤價又稱開市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每股買賣成交價格。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成交額最大原則來確定開盤價。
三、收盤價
收盤價是指股票收盤時的價格,股票收盤價是由尾盤集合競價產生的,集合競價時投資者可以自由地進行買賣申報,系統對有效的委託進行撮合成交,成交量最大的價位就是當日收盤價。
Ⅷ 股票的交易價格是如何算出來的
1、如果股民A的52元的買單先於股民B的賣單掛出,則當B掛單時,立刻有100股以52元成交,其餘900股以46元的價格掛在賣盤上,此時的最新價格就是52元。
2、如果股民B的46元賣單先於A掛出,則當A掛單買入時,立刻以46元的價格成交100股,此時最新價就是46元,而B的其餘900股以46元的賣價掛在盤面上。
3、如果A和B同時掛單(在交易伺服器內記錄為同一時間段,通常以1/100秒或1/1000秒為一個記錄時間段),則有100股以(52+46)/2=49元(二者的均價)成交,其餘的以46元的價格掛在賣盤上。
4、如果A和B的成交均價不是一個合理的價格,比如A掛52.15買入,B掛52.14賣出,成交均價就是52.145元,但股價最小單位為分(0.01元),則以最接近上一成交價的價位成交。
例如,如果上一成交價為52.16,則以52.15成交;如果上一成交價為52.13,則以52.14成交。
Ⅸ 股市交易中股票價格是如何變化的有賣就有買,股價漲跌如何定
有賣的不一定就有買的 同理 有買的不一定就有買的
就像跌停的時候 要是沒人買
前幾年金宇車城就是全天無成交
價格是根據成交最多的那筆定價的
如果有人不計成本的買 錢夠多 那不就說漲停了嗎
同理跌停也一樣
Ⅹ 股票即時價格是怎麼得來的
股價是由市場決定的。也有買賣的多少決定的。價格不是算出來的,是交易出來的。
一般來說,股票定價是利用市盈率來計算的。每股的股價等於市盈率×每股收益,而其決定作用的就是這市盈率。市盈率就是根據該股的未來收益預計,市場的趨勢來定的。
成交規則是按價格最近原則排隊等待,賣出5檔是從低到高排列,買入5是按照從高低排列,排隊等待成交。
同一時間內收到的委託價格進行撮合排序就是9點15開始的集合競價階段,集合競價後撮合所有可成交的成交,定開盤價,之後進入連續競價階段,進入連續競價階段就已經完成了排序,新掛的單子要麼就當時成交了。
(10)股票交易中的最新價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的分類
股票有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之分。
1.股票的市場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發行公司與證券承銷商議定的價格。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有三種情況:
(1)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
(2)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
(3)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國際市場上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參考公式是:
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這個公式全面地考慮了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場的股票價格等,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