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交易所股票輪詢機制
擴展閱讀
邁克生物科技股票行情 2025-04-23 11:46:44
可以代開股票賬戶 2025-04-23 11:45:06
廈門萬泰凱瑞股票代碼 2025-04-23 10:22:41

交易所股票輪詢機制

發布時間: 2022-06-18 15:11:59

❶ 股票想賣出 但買盤人很少 委託編號是134 成交卻是300多手 為什麼賣不出去

股票交易的原則:首先是價格優先,然後是時間優先,最後是數量優先
像你這樣的情況,開盤就跌停,買盤稀少,你是很難賣掉的,只有在開盤之前就先以跌停價把賣單掛上,而且是將200手全部一起掛上,這樣才最有可能成交,但也不是一定能成交,因為如果有大戶一開始就以大單掛跌停價賣出,而後接盤的人很少,你基本上就沒希望跑掉了!這招有如關門打狗,只有認倒霉了!
最後還是奉勸你別輕易去碰ST股了!

中國股票交易機制是什麼

股票交易機制是證券市場具體交易制度設計的基礎,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其設計依據就是定期交易和連續交易的不同機制。

從交易時間的連續特點劃分,有定期交易和連續交易。在定期交易中,成交的時點是不連續的。在某一段時間到達的投資者的委託訂單並不是馬上成交,而是要先存儲起來,然後在某一約定的時刻加以匹配。在連續交易中,並非意味著交易一定是連續的,而是指在營業時問里訂單匹配可以連續不斷地進行。

因此,兩個投資者下達的買賣指令,只要符合成交條件就可以立即成交,而不必再等待一段時問定期成交。

定期交易的特點有:

第一,批量指令可以提供價格的穩定性;

第二,指令執行和結算的成本相對比較低。

連續交易的特點有:

第一,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交易的即時性;

第二,交易過程中可以反映更多的市場價格信息。

(2)交易所股票輪詢機制擴展閱讀:

特點:

1、流動性

證券的流動性是證券市場生存的條件。如果證券市場缺乏流動性,或者說不能提供充分的流動性,證券市場的功能就要受到影響。

2、穩定性

證券市場的穩定性是指證券價格的波動程度。一般來說,穩定性好的市場,其價格波動性比較小,或者說其調節平衡的能力比較強。從證券市場健康運行的角度看,保持證券價格的相對穩定、防止證券價格大幅度波動是必要的。

3、有效性

證券市場的有效性包含兩方面的要求:

一是證券市場的高效率;

二是證券市場的低成本。其中,高效率又包含兩方面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證券交易機制

❸ 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對於股票交易實行的是什麼制度

T+1交易制度:當天買,第二天才能賣。
漲跌停板制度:普通股票每天最多漲跌幅是10%,st類(連續虧損)股票每天最多漲跌幅是5%。

❹ 股票市場交易機制是什麼意思

證券交易機制是證券市場具體交易制度設計的基礎,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其設計依據就是定期交易和連續交易的不同機制;望採納!!!

❺ 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制度是什麼

1、T+1交割,T+1交收: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對A股均實行T+1交收。

2、漲跌幅限制: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漲跌幅限制為5%)

3、中國的股票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是: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以北京時間為准。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

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在結束時間統一交易,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規則參看集合競價條目。匹配原則是買方價高優先,賣方價低優先,同樣價格則先參與競價的優先,但整個交易過程不是分布進行匹配,而是是競價結束集中匹配完成。集合競價時間為9:15-9:25,可以掛單,9:25之後就不能掛單了。要等到9:30才能自由交易。

(5)交易所股票輪詢機制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原則:

1、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❻ 股票交易的報價規則和競價機制有哪些

股票交易規則:
(1)交易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開始和結束交易。
集合競價:上午9:15~9:25
連續競價: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
(2)交易單位:T+1交割制度: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方式
漲跌幅限制,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為5%
交割方式,委託買賣的數量為一手或一手的整數倍
(3)報價方式:採用電腦報價方式:漲跌幅比例10%,接受市價申報和限價申報。
我國股市成交優先原則:
1.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裡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❼ 有誰做過基於Swing的股票類的監控軟體實時數據的載入機制是怎樣的

1. 股票實時數據的導入程序是自己開發的。在Java程序中調用Web Service不可以了,因數據是請求反饋回單只股數據,即使連刷也速度太慢,試驗時可行。
2:網路帶寬一般沒有問題,數據壓縮傳送。
3:可行方法,使用第三方數據提供商,提供全推介面在此基礎上開發。比較方便。開發資料向其索取。如銀江,數暢等(數據質量要考慮)。
4:直接讀取有全推介面股票軟體傳送數據(難度很大),自己用尚可,賣的話
有法律問題。
5:開發監控軟體類軟體意義不大,市場不好,有價值意義監控又很難用簡單程序實現。常規意義監控每個軟體幾乎都有。

❽ 請高手指點:股票交易所主機的運行方式

我以前是網路工程師,我聯系自己的經驗來發表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我們都知道委託的優先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大單優先。
在同樣的價格,主力在操作一個一字板的時候,肯定會看著時間下單的,因為交易所是9:15收單,而在之前,不管你掛的單多早,都是進入下面的各個證券公司,在這個時間段內,交易所把證券公司內的掛單全收,因為散單的撮合浪費時間,而大單的撮合則很省事(這點是本人的主觀想像,因為當有大買單的時候,系統可以不必進行一個個的撮合,直接把所有的小賣單都往它那裡送),所以最後就會造成大單優先。
交易所的伺服器收單應該和咱們訪問新浪的網站,新浪的伺服器做出反應一樣。
同樣下的單,要看不同網路的反映,而交易所因為是專有線路,所以不存在硬體和軟體方面的屏頸。應該是有多少收多少的,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大單優先。

而有些專業的機構,他們的線路直接接入上交所,無形中能比咱們平常的投資者看到的信息要更快,大概三秒到五秒左右。這就是為什麼一字漲停追不進去。

如有不足或者不正確的地方還望多多指點。
//系統自動CUO和,那麼在同樣的價格和時間面前,大單還是要優先的,我一直這樣子認為,而我的朋友們也有過這樣的操盤經歷,當時大盤指數狂漲,他在一開盤買入了一隻上市的新股,買了將近上千萬,中盤股,當天那隻股票一共被停牌五次,第二天他掛的賣單全部成交了,跌停板未被打開,但他的單子排在前面,MD,二天翻了一倍。
至於為什麼大單優先的原因,我想是因為大單處理起來比散單更節省資源,所以才會如此,紫金礦業上市當日被爆炒,午後被拉升超過百分之百,第二天賣出最多的也是昨天買入最多的幾個席位,我想就是如此吧。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在沒有經過特別設置的情況下,你向硬碟中拷貝單個大的文件被散碎的文件要節省時間(硬碟讀寫數據是磁頭在碟片高速旋轉進行讀寫的,所以說如果是連續的大量數據,寫的將會是連續的,一致的,所以速度快,而小數據將要不斷的分配,弄出來很散的。我是想不出來其它例子了,所以弄個硬碟的來討論一下,呵呵)。
散單的CUO合肯定比大單要浪費時間的,比如說我在一萬個不同的營業部同時買入十手股票,在一個營業部單次買入十萬手股票,假設他們的速度,硬體等都相同,一萬個買入十手的股票肯定比單個十萬手的要浪費更多的時間,主機要接納這些單子,由應用程序來處理,再交由處理器處理,再返回給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再顯示出結果,雖然速度很快,但明顯的是浪費時間的。
這個問題我問了幾個哥們,他們都是大戶,他們的結論也是如此。
//如果大單不優先,對所有的單子同樣處理,就會造成大家都去用散單,多個散單,而不是用大單了,要知道沒有絕對的公平,而只有大單優先的情況下,才是接近最公平的,這個大單優先是有先決條件的,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最後才是大單優先的。
正如你所說的,任何一個券商不會坐視自己的席位比別人慢,但只有在大單優先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感覺這是公平的,你錢多就能搶先一些,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