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大宗交易加權溢折價率是什麼意思
股票的大宗交易的定義就是公司跟機構和主力之間的大宗股票交易,交易折價率就是在大宗交易裡面,賣的會比二級市場的便宜,會有折價率。
例如二級市場的成交價格是10,大宗交易就只有9.7,折價率=【1-(10-9.7)/10】*100%。
某上市公司想賣出500萬股股票,那麼就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掛單賣出,某機構(基金、券商、其他公司、法人、股票大戶等)願意以該公司的出售價格接受該股票,就可申請買進成交,這種交易就屬於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的價格一般比股票市場的出售價格高低相差5%-10%。5%-10%就是交易加權溢折價率。
拓展資料
當股價很低時.公司會在某個價位間買進本公司的股票。莊家在吸夠足夠的籌碼時,為了吸引散戶的目光也會這么做,這時,是買進的信號.當然,如果莊家進行洗盤結果後,在大幅拉升時,也會採用這種方式。
⑵ 股票溢價率是什麼意思 大宗交易溢價率為負10
當大宗交易出現負溢價率時,這意味著買家願意支付的價格低於賣家的報價,即發生了折價交易。
具體來說,大宗交易的溢價率或折價率是指大宗交易價格與該股票的收盤價相比的差異。若溢價率為正,表明大宗交易價格高於收盤價,反之則為折價。
以一個例子來說明,假設某股票在收盤時的價格為10元,而大宗交易的價格為9元,那麼大宗交易的溢價率為負10%,這表明大宗交易價格低於收盤價,屬於折價交易。
折價交易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大宗交易方可能急於出售股票,或是買家認為當前價格比市場普遍認為的價值要低。在某些情況下,折價交易也可能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公司前景的悲觀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大宗交易的折價率並不一定意味著該股票的整體市場狀況不佳。有時,折價率的波動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反映的是個別交易者的動機。投資者在解讀大宗交易折價率時,應結合其他信息綜合判斷。
總之,大宗交易的負溢價率意味著交易價格低於市場價格,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投資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應保持謹慎並進行深入分析。
⑶ 股票大宗交易加權溢折價率是什麼意思
1. 股票大宗交易是指公司、機構或主力之間的批量股票交易方式。
2. 在大宗交易中,賣方通常會以低於二級市場價格的折價率出售股票。例如,若二級市場價格為10元,大宗交易價格可能為9.7元。
3. 折價率的計算公式為:折價率 = [1 - (大宗交易價格 - 二級市場價格) / 二級市場價格] * 100%。
4. 假設某上市公司希望出售500萬股,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掛單後,若有機構以該價格接受,則交易達成。
5. 大宗交易價格通常比二級市場價格高或低5%-10%,這一范圍即為交易加權溢折價率。
6. 當股價低迷時,公司可能會在大宗交易平台上買回股票,莊家在吸籌充足後也可能採取類似做法,吸引散戶關注。
7. 此外,莊家在洗盤後大幅拉升股價時,也可能使用大宗交易來影響市場。
參考資料:折溢價率 - 網路
⑷ 股票市場中大宗交易的溢價率是什麼意思
股票溢價是指股票的發行價格高於股票的面值,也稱為股票溢價發行。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票被稱為有面額股票。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如果以面值作為發行價,又稱平行發行,此時公司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等於股票的總和,也等於面值總和。
2.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等於溢價發行,募集的資金中等於面值總和的部分計入資本賬戶,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票所得的溢價款列為公司資本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