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上汽集團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擴展閱讀
巨石強森電影 2024-06-28 14:25:07
按摩精油電影 2024-06-28 14:10:32
vp電視劇網站免費 2024-06-28 14:10:10

上汽集團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時間: 2024-06-22 22:29:53

① 上汽集團從上市到現在漲了多少倍

漲了2.4倍。
上汽集團1997年上市,當時發行的股價為7.2元/股,截至今天三點為止,股票價格為16.98元/股。上漲了兩倍多。
上汽集團主營業務包括整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車載信息,二手車等汽車服務毛衣業務,以及汽車金融業務。

② 上汽集團股票的發行價格是多少

成立日期:1997-11-20 發行數量:30000.00萬股 發行價格:7.02元
上市日期:1997-11-25 發行市盈率:14.9000倍 首日開盤價:13.50元

③ 上汽集團投資報告股票上汽集團價格上汽集團新浪博客

近來,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可以說是很突出了,相關個股的漲幅十分巨大。而整車製造板塊表現也不錯,強於大盤走勢。整車製造板塊也逐漸獲得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國內整車製造行業的龍頭公司--上汽集團。


跟大家科普上汽集團前,先給大家呈上這份整車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大家不要錯過哦:寶藏資料:整車製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上汽集團作為國內整車製造行業的佼佼者,公司主營向社會提供包括整車(乘用車、商用車)與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物流,移動出行,汽車生活服務;汽車相關金融、保險、投資等以及汽車相關海外經營,國際商貿在內的產品和服務。


大家了解了上汽集團的公司情況後,接下來分析一下上汽集團公司的長處,適不適合投資呢?


亮點一:突出的經營模式和技術創新優勢


公司對經營模式不斷進行轉型升級,運用數智化技術,努力提升運營服務能力;通過更為深入的促進營銷變革,始終推動著組織架構、業務體系、運營機制轉型升級。並且公司會進一步發展其固有的那些優勢,不斷穩固業務體系基礎和資源保障能力,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


此外,公司在面向行業的轉變,立刻發展電動智能新技術,實行了技術底座的策略。同時,公司在自主掌控核心技術的基礎上,對關鍵技術實現超前把控,相關技術性能已達最前列水平,率先實現有關技術產品化落地。


亮點二:有序推進"新四化",堅定長期布局


公司牢牢把握時代脈搏,進一步推進"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略。公司緊跟新形式,竭力打造新一代智能電動車。在新能源領域,三電系統的核心能力的自主化效率需提高,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全球化速度不斷提升;智能網聯產業化方面,核心技術正在持續推進深入。


對於新能源汽車方向公司大力投入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核心布局進行研發。智能網聯方面打造了標桿產品並配備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體現自主最高標準的智能化進程。共享出行盛行起來,在上海運轉得挺好。在海外的布局提高技術的速度飛快,目前整車基地已經投產了。前瞻布局將助力公司未來走的更穩更久,並還能再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


篇幅的長度是有所限制的,更多與上汽集團相關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學姐都整理在研報之中了,有了解的需要只用點擊就行:【深度研報】上汽集團,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整車製造行業大致是在去庫存過程中,行業低位產業鏈加快出清落後的速度,坐上車龍頭將會長期地受益、趕上發展的好時候;另外,在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影響下,整車板塊具備著較高業績增長預期。龍頭企業的上汽集團的收益將會因為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及頭部品牌集中度提升而增加,取得不低的估值溢價。公司將繼續發揮規模效應,驅動盈利底部向上,未來還是很有期望的。


總體而言,上汽集團作為國內整車製造行業中發展不錯的存在,盼望在行業變革之際,依著時代春風,能夠高速發展。但是文章確實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如果說想要了解更多上汽集團未來准確的行情,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最新的信息,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好好分析一下,上汽集團的現狀是應該買入還是應該賣出:【免費】測一測上汽集團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④ 上汽丟掉汽車市值王:新能源失利與自主品牌上行受阻

導語:丟掉了長期占據的A股汽車行業市值冠軍位置,上汽集團怎麼了?

品牌力無法建立,還導致上汽乘用車面臨多數自主品牌的共同問題,產品生命周期較短,缺乏「拳頭產品」,失敗概率高。以榮威品牌為例,今年前九月銷量最高的產品為緊湊SUV車型RX5,累計銷量12.3萬輛,但這款車的月銷量在SUV品類中僅能排在十名開外。此外,小型SUV產品RX3累計銷量僅為9311輛,中大型SUV產品RX8九個月才賣了6412輛,都擠不進主流,銷量無法與長城、長安,甚至廣汽傳祺的同級產品相比。

如今,為突破品牌力的命門,上汽乘用車仍將新能源視作榮威的高端化抓手,升級推出「R標」。但其產品如何與獨立運作的「L」進行區隔,這是否又將使得上汽整個新能源高端產品線更加混亂,將是考驗。

3

結語

從燃油車到新能源,從核心技術到品牌構建,上汽集團的戰略從不缺乏整體性,這讓上汽規避了短視。但問題是過於「整體」的戰略,也無奈地犧牲了靈活性,犧牲了對市場的敏感度和快速調整的能力。

新能源產品上,上汽曾與比亞迪站在相似的起跑線,但如今,資本市場已將比亞迪視作新能源整車勢力的代表,市盈率超過100倍,市值超過5000億,成為國內車企市值冠軍;相比之下,上汽集團仍是步履蹣跚的傳統車企,市盈率不到13倍。

燃油車產品中,上汽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建立起了比絕大多數自主品牌更為完整的核心技術體系,但長期以來在營銷上強調英倫、強調技術的曲高和寡路線失敗,導致「雙品牌」優勢並未凸顯。相比之下,銷量和規模遠不及上汽的長城汽車,產品線更為清晰,高端、低端市場均有「拳頭產品」,目前長城汽車的總市值也已經高達2633億人民幣,逼近上汽集團。

此外,合資板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在今年銷量表現疲軟,這樣的「共振」,使得上汽集團2020年跌至谷底。

上汽集團的機會當然還在,自主板塊,燃油乘用車進入產品升級換代周期,新品更加貼近消費者,新能源板塊則另起爐灶,建立起獨立於上汽乘用車板塊的新品牌突圍高端化,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捆綁」。合資板塊,上汽大眾MEB和上汽奧迪開始落地,這些都是帶動上汽集團走出深谷的底氣,也是帶動這一輪股價修復的推手。

在未來一輪周期性調整中,上汽的困境有望得到緩解,但其面臨的核心問題仍未解決。周期性掉隊的背後,很難說上汽集團的整體戰略有什麼問題,更多的是策略的靈活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