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0本財經必讀書單《股票作手回憶錄》百年美股第一人 傑西利弗莫爾
「投資理財必讀書單之《股票作手回憶錄》,百年美股第一人:傑西·利弗莫爾。如果說巴菲特是「股神」,索羅斯是「股魔」,彼得·林奇是「股聖」,那麼傑西·利弗莫爾可以說就是「股痴」。14歲憑借5美元入市,52歲身價過億,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干過承銷商,甚至操縱過美國的股市。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本從14歲入市到63歲去世,歷經49年市場交易經驗總結的精美書籍」
百年美股第一人
1999年,《紐約時報》做了一個投票,評選「百年美股第一人」。當時如日中天的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這些人都沒能選上,而最終獲得這個評選第一名的,卻是一個已經去世了近六罩歷十年,名叫「傑西·利弗莫爾」的人。
傑西·利弗莫爾是誰?已經去世了近六十年的他為何還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
《股票作手回憶錄》實際上是以利弗莫爾的人生故事為原型的一本傳記小說,作者是華爾街著名財經教務老師埃德溫·利費佛。大概成書於1922年至1923年間,當時他通過整理對利弗莫爾的采訪而寫出的這本書,那時也是利弗莫爾正當紅之年。本書自出版以來,被世界眾多投資者視為必讀的財經書目之一。
《股票作手回憶錄》與其說是一本關於股票的書籍,倒不如說是一本關於人性弱點的書籍。是一本非股票相關人士也值得去讀的和股票相關的書籍。書中,你可以學習到利弗莫爾關於股票交易的一些大原則,但建議你不要把書中的這些原則當作股票具體操作指南,我更願意推薦你把這本書當作一本了解人性弱點的書籍來看,收獲或許會更多。
利弗莫爾出生於1877年,去世於1940年,一個天生為交易而生的人,賺錢只是為了證明他自己對市場判斷正確的自然結果。他的一生數次大賺而又數次破產,可以說是大起大落,極富傳奇。他幾乎什麼都做過,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干過承銷商,甚至操縱過美國的股市,在股票和期貨市場跺跺腳就抖三抖的人物,令人聞風喪。
利弗莫爾一生只做股票和期貨交易,他的錢全是靠他自己單槍匹馬在證券市場上賺來的。他第一次交易是在14歲時,那時他用5美元開始做股票交易。15歲時便賺到了人生第一個一千美元,21歲賺到第一個一萬美元,24歲賺到五萬美元,29歲時身價便已晉升百萬行列,52歲時更是在短短幾天內賺到一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當時美國政府一年稅收收入也才四十億,他一個人短短幾天就賺了美國一年稅收收入的四十分之一,說是富可敵國也毫不誇張。
接下來我將分三部分給大家分享這本書,介紹利弗莫爾的人生經歷,並以此提煉書中有關利弗莫爾的一些交易原則和心得。這些原則和心得都是利弗莫爾用真金白銀,在經歷了無數的成功和失敗之後總結出來的,我們一起共勉。
初出茅廬「少年股票殺手」的第一桶金
1877年,利弗莫爾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貧困的家庭里,父母都是農民。14歲的時候利弗莫爾的父親讓他從學校輟學,去農場幫忙,但在他母親的鼓勵下,他離開家出去闖盪,開始找工作。後來,他在一家證券公司找到了當「黑板小弟」的工作。什麼是黑板小弟呢?當時股票交易不像現在可以在電腦上操作,股票的價格是由交易員喊價,然後由專人跑到交易大廳的黑板上,寫出當時的價格,當價格發生變化時,就再寫一次,不停地擦不停地寫。黑板小弟就是隨時記錄股票價格變化的人。
就這么幹了一段時間後,利弗莫爾開始對股價的變化產生興趣,為此他還特意買了一個小本子,將自己看到的各種股票的價格信息都給記錄下來,隨著記錄的數據不斷增加,他開始發現股價變動的一些規律,雖然股價時刻都保持著變動,但很多時候在漲或跌之前,走勢總會出現一些特徵,可以預測接下來的走向。當時,利弗莫爾並沒有錢,他只是出於好奇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某隻股票未來的漲或跌,單純地去驗證自己的推測准不準,經過不斷的驗證,他發現自己的預測准確率還挺高的。
於是,他打算真買點試試。但他開始時並沒有直接購買某個公司的物答搜股票,當時的美國股市還處於發展的早期,有很多對賭漲跌的投機行。所謂投機行,你可以理解為賭場,只不過這個賭場賭的是某隻股票的漲跌,它並不提供股票的真實交易,就跟賭大小一樣,你押注對了,就可以賺錢。
於是,利弗莫爾便把自己辛苦工作存的5美元,拿到投機行下注,當時的5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000多美元,對當時的利弗莫爾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後來利弗莫爾在講述自己這段經歷時表示,當舉橡時他其實並不在乎是否能夠賺錢,只是單純想去驗證自己的推測到底對不對而已。
後面的結果,想來大家也能夠猜出來,利弗莫爾的判斷大多都是准確的,他在投機行的對賭總能賺多輸少。就這樣,在投機行混了一段時間,到15歲的時候,利弗莫爾已經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千美元,而當時他做黑板小弟一個月的工資也才是二十美元。後來利弗莫爾把自己賺的一千美元拿到他媽媽面前,把他媽媽嚇了一跳,還以為他幹了什麼壞事
後來利弗莫爾的名氣在當地投機行迅速傳開,為此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少年殺手」。沒過多久,當地的投機行被逼無奈,將利弗莫爾列入黑名單,只要他來下注,一概不接待,有點像賭場不接待總贏錢的賭客一樣。
利弗莫爾總結自己這段經歷時說:「我在投機行培養的讀盤能力和過人的記憶力確實十分有價值,這兩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早期的成功就靠這兩點,而不是知識和智慧。」
因為被當地投機行列入黑名單,利弗莫爾在投機行已經賺不到錢,這並未對他造成多大的打擊,因為他其實想做的是真正的股票交易,而不是單純的對賭股票漲跌。此時的利弗莫爾已有21歲,已經賺到了2500美元。
由於當時的信息不發達,紐約證券交易所關於股票價格的信息是通過電報發布到全國各地的,為了能夠獲得第一手股價信息,利弗莫爾做了一個決定,他決定去紐約。就這樣,21歲的利弗莫爾懷揣著在投機行賺的2500美元,獨自一人來到紐約,開啟了他真正意義上的股市交易生涯。然而現實是,利弗莫爾在投機行的那套策略,在股市中並不管用,因為股票交易跟單純的賭股價漲跌完全不一樣。不到半年,他帶來的2500美元全部賠了進去。
為了東山再起,利弗莫爾不得不回到自己熟悉的投機行賺本錢,但是老家的投機行已經把他列入了黑名單,回去是不可能了。沒辦法,他只好跑到其他州的一些小投機行里去賺本錢,然後又回到股市中賠個精光。就這么反復混了好幾年,好的時候也能賺到上萬塊,不過總的來說是賠多賺少。
炒股的人都知道,股民們經常調侃,股市投資比的不是誰賺的錢多,而是誰活得久。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事,即便利弗莫爾在股市中輸了個精光,但他依然可以隨時從投機行里再去賺回本錢,這就使得他不會在股市中徹底出局,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一點,也才成就了利弗莫爾往後的輝煌。
就這樣,時間來到1901年,這一年利弗莫爾24歲。也是從這年開始,美國股市開啟了牛市行情。俗話說得好,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牛市的時候,只要你買,想要賺錢並不難。利弗莫爾也一樣,他跟著牛市買買買,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5萬美元。同時他也敏銳地察覺,股市不可能一直漲,總有盡頭,不可能持久。一輪猛漲之後,必會有大回調,於是他決定做空,等到價格回落後平倉再逢低買進,再賺一波。這樣一來一回股市不管漲跌都能賺錢。
這里稍微解釋一下做空和做多,中國股票市場和美國股票市場交易規則是不一樣的,中國股市只能做多,也就是當你判斷某隻股票會上漲,你選擇買進,當股價真的上漲的時候把他賣掉,你就能賺錢,這很好理解。
而美國的股票市場不僅可以做多,同樣還可以做空。也就是當你覺得某隻股票逾期會下跌,在還未下跌的時候你借入該公司股票然後在高位賣掉變現,等股價下跌後再以較低的成本買回同樣多的股票歸還,賺取差價,這就是做空。也就是說,不管股價是漲還是跌,只要你方向做對了,你都可以賺錢。
利弗莫爾運用他在投機行的理論來做多做空,雖然他的判斷都很准,但他總是免不了虧錢的命運,不久,他賺的5萬美元又賠光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利弗莫爾即便總能判斷准確股價的漲跌,但為什麼就是不賺錢呢?
原來是,當時炒股買賣靠的是人工電報下單交易,不像現在坐在電腦面前就能操作。這樣就會出現報價和實際價格嚴重滯後的情況,特別是在股價在短期劇烈波動的情況下。當利弗莫爾對股價做出方向判斷後,他便把手上的多頭平倉,然後做空,價格緊接著確實跌了,但是,還沒來得及把空頭平倉獲利,價格又迅速回升漲了上去!這樣一來,他就被套牢了,所以本來賺錢的操作變成了賠錢。
這次慘痛的經歷讓利弗莫爾總結了一個重要的經驗:絕對不要在股價的短期波動上下注,在短期波動下注,無異於虎口奪食,大概率就是被咬。
講到這里,利弗莫爾初出茅廬的故事基本講述完,在這一階段,利弗莫爾對自己這段人生經歷總結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我早期的成功主要是靠在投機行培養的讀盤能力和過人的記憶力,這兩點是我在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實踐中驗證你的能力,如果你錯了,就只有一件事可以證明,那就是賠錢;如果你對了,也只有一件事可以證明,那就是賺錢。
第一點:擁有一個隨時可以賺到本金的能力。這樣無論發生什麼,你都能身在局中,等到大勢降臨,你才有翻盤的機會。
第一點:只要追上價格的起落,就會有機會賺錢,絕對不要在股價的短期波動上下注。應該把目光放遠,看明白市場的整體走勢。
從華爾街之王到破產再到東山再起
前面我們講到,利弗莫爾在股市中虧錢,在投機行中賺本金,又回到股市裡拼殺,又繼續虧錢,就這樣周而復始。在股市中歷練的這幾年,他也賺到人生的第一個5萬美元,但最終還是全部虧掉。就這樣時間一晃5年過去,利弗莫爾沒有賺到什麼大錢,但也沒有賠錢。冥冥之中,似乎就差一個翻身的機會。
終於,機會在1906年悄然來臨。這一年利弗莫爾發現,很多實體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經濟大環境十分嚴峻,但是股市卻還持續在上漲。利弗莫爾察覺到這不是一個好兆頭,雖然股市現在看起來還在漲,但這只是慣性使然,風險遲早會爆發開來。只不過缺少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的事件發生而已,一旦出現,股市絕對會應聲下跌,並且這次的下跌絕不是回調,而是會迎來較長的一波熊市。
這天,利弗莫爾正在游覽行情報價,看著大部分還在往上漲的股票,起初他並未察覺異常,直到看到「聯合太平洋鐵路」這支股票,利弗莫爾突然生出一種直覺,告訴他應該做空這只股票,至於是什麼理由,他自己也不清楚,純粹是直覺。當然,我們作為旁觀者,現在肯定知道,一旦經濟不好,鐵路股勢必是領跌的板塊之一。
於是,利弗莫爾開始嘗試做空太平洋鐵路股票。當然他並不是一次全部做空,他先是做空了一千股,而當時太平洋鐵路的股票還在漲。他的朋友都說他是不是瘋了,太平洋鐵路漲勢好好的,你卻莫名其妙的做空。但利弗莫爾說,他當時一點也不慌,他人生中有很多這樣的時刻,就是當他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後,內心會非常的平靜。於是,他又接著做空了五千股。
就在利弗莫爾做空不久,也就是1906年4月18日,美國舊金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太平洋鐵路公司因此受到重創,但在震後的幾天里,人們似乎還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股價並未出現暴跌。他的朋友又開始調侃他的這次決策,而這是,利弗莫爾也說出了被後世津津樂道的名言:「股價不會說謊,但它也不是立刻就會說真話,再耐心等等看」。
震後第四天,媒體開始詳細報道地震細節,人們對此開始產生了擔憂,利弗莫爾預感機會來了,他又迅速做空了五千股,果然,市場開始暴跌。第五天,股價開始橫盤,利弗莫爾又果斷做空了一萬股。第六天,利弗莫爾平倉,這筆交易讓他大賺了25萬美金。
事後,利弗莫爾對自己這次交易總結道:「我也解釋不清自己為什麼會這么干,想來應該是潛意識在起作用,而我之所以會有這種能力,可能是因為我在不斷的交易中積累了很多經歷,它們單獨的作用很小,但合在一起就能產生創造力。我不太關心自己的直覺到底是怎麼來的,也不想神化它,我只是告訴你我做了什麼,為什麼這么做,結果如何。」
利弗莫爾的交易原則也是在此期間得到了完善,他開始著眼於基本環境的分析,特別是得先判斷這是牛市還是熊市。他逐漸的不再糾結於是否抄底或逃頂,更注重於時機的把握。也就是牛市做多,熊市做空。這看似最淺顯的道理,天才如利弗莫爾,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總結出來的交易原則,那時他已有27歲,在股市中摸爬滾打已經12年。
隨後的一段時間里,利弗莫爾判斷漫漫熊市即將開啟,於是他決定再來一次做空絕殺。正如他所料,市場果真下跌了,但不久,市場經過盤整後開始穩步上升,這使得利弗莫爾大虧。是的,他的交易出現了錯誤,在經濟下行時做空,這沒有錯呀?
利弗莫爾意識到自己對大市的判斷其實並沒有錯,錯就錯在自己做空做得太早了,於是果斷停手。利弗莫爾說真金白銀的代價讓他意識到:在錯誤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同樣要命。
因此,能夠判斷對大市的人很多,但只有堅持自己判斷才真正厲害,利弗莫爾意識到,時機很重要,他需要等到一個暴跌的信號再開始操作,在此之前,千萬不要動。
炒股賺錢的,往往是那些有耐心,有原則的投資者。就這樣等待著,利弗莫爾終於等到進場信號。這天,多家金融報紙上都刊登這樣一條廣告,北太平洋和大北方鐵路增發新股的廣告,並且表示,為方便購買,股民們居然可以分期付款認購。對於大北方鐵路這樣的牛股,這可以說是破天荒的便利條件,這在當時的華爾街算是奇事一件了。
沒過幾天,另一家叫聖保羅的公司也宣布發行新證券,利弗莫爾注意到聖保羅公司的認購繳款日被安排在了大北方鐵路認購繳款日的前一天,而大北方鐵路可是先宣布增發新股的。利弗莫爾敏銳的感覺到,連聖保羅和大北方鐵路這樣的長牛股都在搶奪市場所剩不多的散錢,說明市場現在很缺錢。
我們知道,股市的漲跌,都是資金推動的結果,如果市場上的錢不夠時,那麼股市就不可能持續上漲。利弗莫爾這次嗅到了市場缺錢的信號,於是他毫不猶豫持續做空。果不其然,股市迎來了全面暴跌。這次交易,讓利弗莫爾賺到了一百萬美金。
這次,利弗莫爾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在盈利之後,他毫不猶豫的平倉套現,不再像以往一樣一年到頭都在頻繁的做交易,在不該交易的時候還在場內。之後,這次市場的暴跌遠比利弗莫爾預計的嚴重,但他始終堅守原則,沒有做任何交易,而是變成了一名旁觀者。之後,股市徹底崩盤,連摩根這種資本大鱷也開始出來救市,他找到利弗莫爾,請他不要再做空股市,但其實,當時的利弗莫爾已經空倉了。
讓利弗莫爾決定不繼續做空股市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既然大佬都發話了,面子當然是要給的。而另一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利弗莫爾自己認為,如果繼續做空股市,勢必將引起更大的恐慌,傷及國家元氣,政府肯定會干涉,甚至有可能關閉交易所。這樣一來,即便他做空盈利再大,也無法套現出場。
市場也算投桃報李,之後利弗莫爾在幾次反彈行情中,又賺到幾百萬,身價一度達到了三百萬。雖然行情反彈,但整體趨勢還持續低迷。於是,利弗莫爾決定休息一段時間,靜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貳』 一文帶你了解史上最偉大交易員的交易成長之路!
這是我2017年第N遍讀完《股票作手回憶錄》和《How to Trade in Stocks》後所寫。我迄今分析過兩個人的人生歷程與交易的密切關系。一個是粟裕將軍,一個是利佛摩爾。此兩文成文較早,開始時傳播不廣。
重新刊發《粟裕、孫子兵法與交易》後,該文得到廣泛傳播,得到了很多朋友喜愛和鼓勵。
這次重刊利佛摩爾的交易成長與人生閱歷第一部分,是有感於最近的很多討論。中美貿易爭端引發了很多口水戰和情緒表達,然而,鮮見有真憑實據的深入分析和良性思考。想起利佛摩爾在青少年時代陰差陽錯的學會了「科學實證主義」的方法,成為其一生成就的基礎。無獨有偶,索羅斯先生的哲學導師波普更是此學說的集大成者。
成功的交易員對自己的交易方法通常諱莫如深。即便是交易員出身的施瓦格對20世紀70——90年代及21世紀初美國最傑出交易員訪談系列中,對自己的真實交易方法大都也只是泛泛而談。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了有效的交易方法都是無數金錢、痛苦和犧牲累積出來的財富外,還有就是一流交易員都明白自己的經驗很難復制給他人,道可道,非常道。
幸運的是,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員之一,利弗莫爾(下文簡稱J.L)通過兩本著作、一本訪談錄給我們留下了他的交易成長之路。此外,2015年全球著名的傳記作者Rubython出版了一部現在公認的最真實完整的J.L傳記《Boy Plunger》,為我們供應了大量J.L的第一手資料,包括交易記錄和筆記。傳奇交易員保羅瓊斯為這本書做了一篇飽含感情的序言,一如他為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作序一樣。瓊斯承認J.L是他永遠的精神導師,如同他謳歌索羅斯是時代偉人一樣。我正是利用這本傳記在2016年復盤了J.L1929年做空美股的細節,讓我第一次近距離體會到J.L具體的交易手法。
基於上述資料,在無數遍閱讀JL的著作和自己的交易體會後,我試圖總結一下J.L交易成長之路。我的目的是緊緊圍繞交易,嘗試分析怎樣的內外因素才能成就一位偉大的交易員,從而作為我們的學習榜樣和超越對象。我深刻理解,每一個交易員都有完全不同的成長道路,每一個人也都有時代局限。但是最頂尖的交易員卻有相當多的共性。檢驗自己是否達到這種共性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之一。
對賭行起步偶然成就了重要品質
J.L出身貧寒,受過小學教育,數學非常好。Rubython查到了他小學的成績單和老師評價。他是一個聰明、敏感、孤獨、內向和細心的孩子。他母親對他的影響很大,母親是一位善良堅強的麻州農婦。他一生跟他的母親關系很近,與父親關系不和。
14歲在母親的幫助下他來到波士頓,寄居在母親一個朋友的家裡,神奇的在潘恩韋伯證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這是1891年時14歲的J.L。J.L進入交易的三個初始情況。
一是在對賭行開始交易。杠桿極高,類似今天一些差價合約交易(最大杠桿可達400倍);這個交易本質上是賭證券漲跌,通常只有幾個點的空間,不持倉過夜。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國在2015年的牛市中也有些地下賭場開了對賭股指的生意。高杠桿幫助他牢牢的樹立了止損概念,因為對賭行交易是輸完本金即強行平倉。這個習慣深深影響了他,但是這種條件卻是後面交易員不再具備的了。
對賭行交易類似於日內中低頻交易。在JL時代,他只有靠硬記價格的各種關鍵點位作為出入場的基礎。他也曾經學習過技術圖表,主要是均線系統,但很快就拋棄,因為他認為沒用。他根據大量的記憶和反復學會了日內形態識別。雖然他那一代交易員開始發展技術分析的各種方法,但幾乎都是獨立發展。J.L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了市場力量對比的識別技巧。殊途同歸,JL自己發展的方法與同時代的威克夫、日本200年前的本間宗久、稍晚10年夏巴克總結一下的圖形分析和Gartley總結一下的價格運動模式都有內在的神似。
對賭行交易另外訓練了他多/空兩頭交易的習慣和能力。對他而言,做多與做空是完全一樣的交易,沒有絲毫轉換的困難。當然,他認識到做多與做空在很多處理細節上有重大差異。他雖然以做空聞名,但實際上他幾次的東山再起全部是依靠做多。他的超越之處是可以從一個主要上漲趨勢結束開始轉為空頭,賺行情兩頭的錢。所以,他的資金利用效率極高,這也是他順風時超高收益率的來源。
但是,這個部分也留下了後遺症,讓J.L花費了很多金錢和時間去克服。對賭行交易主要的缺陷體現在:
1. 對賭行交易不考慮交易延遲和流動性,真實交易中,流動性往往會成為交易的致命傷;
2. 日內交易完全不關注基本情形,在大的趨勢市場賺不到大錢。JL體會到這一點差不多用了14年時間(1892——1906)。
對賭行起步還有一個好處是他從一開始就是全品種交易,從股票到商品。因為對賭覆蓋的品種包括了當時美國公開交易的所有證券,所以J.L從一開始就學會交易和關注全品種,這對後來發展他的宏觀思維非常有幫助。
二是他幸運的學到了價格與新聞、研究的關系,一開始就沒有走彎路。作為券商小弟,他的日常工作極為繁忙,除了記錄價格變動外,他根本沒有時間去閑聊或者打聽內幕消息。其他小弟跟客戶聊天放鬆時,他則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錄價格數據。他也只有在收盤回家後才能看到當天的報紙。他很早就注意到報紙上的新聞總是落後於行情的變化,總是當行情已經發展後媒體才會關注,完全不具備預測價格變動的能力。這幫助他終生不受新聞和研究對投資的困擾,始終堅持獨立思考(當然,與Price在1908年合作棉花交易虧損500萬美元後更加堅定了獨立道路)。這讓他一開始就把注意力完全專注在價格變動上面,這是成功交易最重要的基石。
三是遇入門明師。由於在韋伯證券人緣良好,有兩三個豐富經驗的交易員傳授給了他一些真知灼見。從事職業交易的時間越久,就越發現交易入門簡直是一個無邊的黑洞,太多錯誤的知識,賣弄或者騙錢的勾當。所以,一開始遇到正確的師傅,至少可以幫交易員節約3——5年的時間,甚至可以直接決定一個人是否從事這個職業。J.L出於善良純真和上進的個性,得到了祝福。
從1892年他15歲第一次買入股票到1906年加州地震前有計劃的做空美股,這可以視作他交易生涯的第一個階段,中間他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婚姻和事實離婚。這期間他有五年處於極其困難的摸索期,正是在這個摸索期,他開始總結一下純短線交易的不足,學會關注宏觀層面的因素,這也是得益於一位老交易員的點撥。當然,交易的持續失敗逼迫他必須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出來,因為他是靠交易為生。即便沒有「老火雞」對他的指點,我相信他都會從日內和日間的短線交易拓展出更廣闊的交易視野和更廣泛的能力。
他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成就是成為了技術分析的一代宗師。最高實現過1901年5萬美元的收益,這相當於2016年的368萬美元。關於美元價值的核算,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我們都是採用MeasuringWorth.com公司供應的數據。
從這12年的交易經歷看,J.L形成了交易員一些最核心的特徵。比如,完全尊重市場,不固執。按照他自己在1923年的總結一下,「生市場的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凡事都有兩面,但股市只有一面」等。他也開始反思,「首先學會不做什麼,然後才學會該做什麼」。
寫到這里,我時常感慨20世紀另一位偉大的交易天才和經濟學家,梅納德凱恩斯。與J.L不同,凱恩斯出生在優渥的家庭,在劍橋長大,從小就是知識精英小團體的核心人物。凱恩斯在1919年巴黎和會後預測到參戰國的通脹壓力,從而大量做空德國馬克。這個交易一開始非常掙錢,但是不久勢頭反轉,因為市場情緒很快押注到德國的經濟復甦從而馬克升值。但凱恩斯堅持自己的判斷,一直持有馬克空頭直至第一次破產清算。
關於凱恩斯在宏觀交易的失敗和後來轉為股票純多頭交易的歷程,我以後有時間寫文章詳細探討一下。他的轉變並不能證明是宏觀交易的失敗,最多隻能是他自己的失敗。
草根出身的J.L沒有凱恩斯的幸運和固執,他個性中求生的本能讓他更容易向市場屈服,以至於最終完全尊重市場本身的節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學歷富有成就的人在交易行當經常失敗的原因之一。
《道德經》裡面談到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也是尊重市場力量的意思。
『叄』 你身邊炒股最牛的人是什麼樣的
我到目前為止見到過的真人,只有我上個老闆,50萬入市,炒到身價2000多萬,房子車子全是股市賺的,純正的價值投資者,持股周期平均3年,他真的是痴迷的價值投資者,一個年報要看2天,每天就是研究上市公司。
可能有的人會說2000萬不是很多吧,但是這只是他內地股票賬戶的資金,港股的我不知道還有多少錢,但是這些錢全部都是炒股票賺的。
一開始他也是和大家一樣,技術為主做了3年虧得自己都想放棄了,後面改做波段,但是持股周期還是短,錯過了很多的大牛股。
我老闆就和我說以前的A股,是下跌趨勢,每年的成交量很小,但是每天就是無量的下跌,那個時候技術派,投機派死的太多了,就連價值投資者銷戶的都有很多。
現在國家比較重視股市,以前根本就沒有這么多政策支持,跌就跌吧,喊喊口號就算維護了。
我問他你是怎麼賺的錢,他原來也是虧得想哭, 後來就是靠持股 ,唯一能支持他拿住的理由就是公司的業績,第一支賺大錢的股票是LSGB,拿了5年賺了7倍,第二支是TBGJ,拿了3年多,賺了7倍,這兩支股票就讓他賺了將近1000萬。
我最佩服他的就是持股的時間,不是像別人根本不看,他是每天都看,就不動,怎麼跌就是不賣,怎麼漲也是不賣,因為他把公司的基本面研究透了,去上市公司調研,自己還去調查產品,然後自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止盈,不到就是不動。
我覺得他的這種做法也不是很好,如果和你的目標差一點就開始向下了怎麼辦,適時的止盈可能更適合大多數人。
我的老闆是一個很刻苦的人,每天研究公司的時間要超過7個小時,就是收盤後還要加7個小時的研究時間,持續10多年了,尤其出報表的時候,幾乎都要看到凌晨2點多。
這個世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尤其在股市這種地方,每個人成功肯定都會對股市有一種特殊的理解,在我們常人看來只要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拿來就行了,但是你能拿的住嗎?每支股票啟動的時間也就是3-6個月,但是前面很長時間的震盪沒有幾個人能耐得住寂寞的。
說到見過炒股最牛的人,真的是有。
以前一個同事,網易炒股大賽某屆冠軍,他的選股其實也和咱一樣,只看裸K,然後一隻只翻過去,只看K線圖形,也不去看任何指標,而我還去畫線找支撐阻力,找可畫到整理圖形的個股,其實也可以說他的做法和我大近相同,但他的盤感很強,只要是他選中的股,肯定會有較大的漲幅,經常打板,要嘛就是看長線, 去年華紡股份,今年初的數字認證,選到都可以漲一波 ,大家都是10多年的股齡經驗了,我也問過他的選股方式,但所說的,我都懂,沒啥區別,所區別就是他的 盤感實在太強了 ,可以說我選的股,走強不會少八成,但他選的股,不是幾天後打板,就是可以做長線,這才叫厲害。
作為圈內人,從證券公司、私募到游資機構,見過的大師太多,高手如雲,資金達100多億,但他們的投資方式、思維邏輯基本一致。
因為該行業存在窗口指導和監管,這里很多不不方便透露太多。我來介紹下高手是怎麼炒股的。
思維決定認知,認知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收入,這是股市法則。
認知,一件新事物的發生,我們該如何認識這個事物,是否有前景,是否具備價值,後期如何發展,需要頂層的思維邏輯,普通散戶不可能想的那麼周全,常常都是憑運氣賺的錢憑本事虧回去。
高手炒股方法肯定不是技術分析,也不是基本面。全國300多個大游資均採用的是一套消息驅動的投機方式,注意是投機,不是投資。技術分析是操盤手,如何將1個億買入一支股票同時不造成分時圖的暴拉升,或者賣出1個億如何不讓股價出現大幅下跌,或者日間波動做差價,是操盤手的日常工作,准確的講是一個操盤團隊。資金可以改變指標的運行軌跡,畫出散戶想要的圖形,技術分析的本質在於認識市場,而不是去預測市場,通過技術分析看到參與者的交易行為和市場情緒。基本面一般是公募基金採用的方法,典型的價值投資,財務報表,市盈率,行業估值水平,凈利潤等,機構一般會採用數學建模,例如阿爾法因子模型,程序自動交易。我們平時買的基金,例如興全基金,嘉實,華夏,交銀施羅德、工銀瑞信等都是這類。
國內頂級大師的操作手法,一般買一支股是2000千萬到2億,操作周期以超短線為主,快進快出,比如今年2到3月份的行情,9月份的行情,持倉會達到60至100隻股,其他時間空倉。
認識了市場後,接下來說方法。聰明的、高層次的投機者,都時刻保持著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對國家政策的解讀,市場環境變化瞭然於心。堅持不懈的努力,每日研究盤面基本12個小時,堅持十幾年。
2015年6月,中央的政策是打擊配資,恆生電子homs系統被違規處罰5個億,是不是牛市終結?這需要逃頂嗎?明顯的信號,這是技術指標能看出來的?2018年,國家政策去杠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全年走熊,聰明的資金的都沒參與,全年的成交量日均1000億不到,聰明的資金都在空倉,技術指標只能告訴你超跌然後進場,接著跌,背離完持續下跌,背離鈍化,最後虧傻。
2019年國家大力發展5G,華為被美國加入限制名單,促進了自主可控、國產替代, 科技 板塊崛起,一大批優秀企業訂單量倍增。聰明的投資是怎麼思考的,5G建設從5G基站,到5G手機大規模普及,到5G應用的落地,思路明確邏輯清晰。今年3月月份的PCB,基站建設,到碩貝德的手機天線,歐菲光的攝像頭模組、京東方的OLED等等手機產業鏈爆發,到現在5G應用的實際運用,VR、雲 游戲 ,超高清視頻,從邏輯上貫穿了一整年的炒作行情。
房地產板塊同樣,從開始施工水泥鋼材,到裝修所需的化工,到入住後的傢具家電,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邏輯思路明確,炒股自然不會踏空。
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計劃2年的建設周期,結果8個月完工第二批Model3已經交付了,銀行資金貸款速度快,供應足,手續一路綠燈放行,能不能察覺到什麼?這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意志,通過引進特斯拉,國家要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產業,過去的中國一直依賴進口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現在電動車時代,要實行彎道超車,我國不用研發發動機,直接做電動機,讓發動機如同諾基亞一樣成為 歷史 ,豐富我國的供應鏈。埃隆馬斯克稱,到2020年底特斯拉零部件要全部實行國產化,是不是有一大批的 汽車 零部件製造商會騰飛?
所以政策市必須研究政策,頂級游資站的更高,看的更遠,長期穩定的從市場盈利是有道理的。
現在還會有人去研究技術指標和公司的估值水平嗎?
大家好!我是「借借技巧」,作為金融從業人員,我涉及股市已經近20年,這其中見過許多炒股者,有賺錢賺到害怕的,有虧損虧到不想活的。形形色色的炒股人當中,我最佩服一個人。 這個人,肯定不是我見過賺錢最多的人,但感覺他是「最牛」的。
如果說,一個人是炒股贏家,那麼,我認為,必須有兩個評判標准: 一是在股市中有賺到錢,二是錢賺得輕松。 下面,我來說說他是怎麼輕松地在股市中賺錢的。
他是一個上班族,對於炒股賺錢,他不是一個貪心的人。因此,他不急於贏利。當他看到周邊的人都對股市產生絕望的時候,他就會把身上的一整筆閑錢投入股市當中。平時,要是有一點閑錢,留足了消費的錢之後,也會購買股票。當大家都瘋狂時,他卻能很冷靜地賣出股票,獲得了結。
他這樣做, 一方面是確保低位進倉,「擇時」很對。另一方面,平時有點閑錢就購買股票,類似於基金定投的方式,因此能平滑成本,指數一上揚就賺錢了。
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投資股市真諦:心態平和,大道至簡。他這種炒股,真讓人感覺「很牛」, 不僅「牛」在賺錢,還「牛」在心態(有一顆平常心)。
不過,他這種「牛」,背後卻是很嚴格的「執行力」。所以, 股市中的牛人,必須有很強的執行力。
最後,祝大家炒股既贏利,又贏得好心情!
看了你的文字說明,我覺得,你對你這個朋友並不真正了解。
首先,你說你見到的這個最厲害的人,炒股不看指標,我開始以為是搞價值投資的,因為價值投資做好了,一樣很賺錢。後來看到說他自行炒股5年多,我就感到有問題了,自行炒股5年就能做得這么好,要麼是天才,要麼真是人中精品。最後,你說他每天抽出10個小時去琢磨去學習,我就更納悶了,他這么多時間去學什麼?既然他不用什麼指標,他看什麼?去閉門研究基本面?
在股市中炒股,要麼做價值投資,要麼技術分析,如果二者都沒做好,想實現長期穩定盈利,那就是白日做夢!
價值投資,散戶還是不要去考慮了,你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時間和精力實地去調研,更不可能對所有行業都了解,連機構的調研員都是行業性的。
技術分析對散戶來說是最靠譜的,很多人每天花很多時間去做技術分析,能真正成為高手的人也不多
另外,想真正成為高手,實現長期穩定盈利,如果沒有8-10年的學習和實戰磨礪,很難實現,你這個朋友5年就這么牛X,我覺得他真是天才!
我身邊炒股比較好的人,並且能一直堅持10多年有上的人,不多。這些人資金量已經很大了,他們在財富積累的過程中,前期也是十分痛苦的,直到真正擁有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開始也是以短線為主,之後逐漸做中線,中長線,到現在,基本上都是以中長線和長線持股為主,技術結合價值投資分析,很少做短線個股了。
在這里,我也奉勸散戶股民,股市中炒股,技術分析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技術分析是萬萬不能的。就如同我們去打仗,有槍不一定就能打到敵人,但是沒有槍是肯定打不到敵人而且可能會被敵人消滅的一個道理!
我是禪壹,專注股票投資,歡迎關注。
為什麼很多頂級的股票投資者一般都不談具體的投資交易細節?為什麼很多頂級投資人談吐之間,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與格局?
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渡過了想表達具體觀點的階段了。
曾經,在某個炒股大會上,有人向一個著名投資人提問:請問,你為什麼要交易多個行業,多個板塊?
他說道:分散風險,累加收益。然後結束提問。
看似唐突,其實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間就懂。如果對方不懂,那麼他不但要解釋怎麼分散的風險,又如何累加的收益,還要回答,單品種與多品種的優劣對比,還要講解行情走勢的特殊性和概率,甚至還會涉及到具體的交易方式…更關鍵的在於,提問者很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就如同脫離了倉位和回撤,單獨展示收益率一樣。一套完整的體系,一環扣一環,任何一個環節單獨拿出來講,都有很大的邏輯漏洞。
所以,在大多時間內,關於交易體系單獨某環節的爭論都是毫無意義。
為了達成交易,將自己的理念強行的壓縮成一種便於理解的說法,這是一種世故,一種妥協,但我覺得,這其中最深處,也隱藏著一絲孤獨。
我們都想把最真實的東西,最直接的表述出來,不想把它壓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實的東西表述的太簡單,很多人卻無法相信,更無法理解。
因為越是簡單,需要洞見並取捨的東西就越復雜。
交易體系的每個環節都密不可分,每一個細節的制定,都包含著投資者本人的性格特點,心路歷程,成長經歷。每一個決定的背後,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決的取捨。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簡單的交易體系,但我們看不到他背後的經歷。我們不知道他放棄了什麼,不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抉擇,更不知道他懷揣著怎樣的投資信仰。
頂級的投資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來,都經歷了什麼樣的心路歷程,生死磨練,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風格。
投資的世界裡,或許會有你的同類,跟你的交易體系非常相似。但是,這套交易體系的背後,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世界。
因為投資交易是一個重塑自己的過程。經歷痛苦,經歷磨難,看透表象,洞見本質,體味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點,將一切的經歷,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專屬於你的交易體系。
就如市場的最新價,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對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斷,包含了不同的下單時間和下單過程,包容所有,形成了這一個時間點的價格。
為什麼是這個價格?沒有人說的清楚。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價格的形成,獨一無二。
很多人把寂寞當成了孤獨,或許是因為他還沒有進入過那種狀態。
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種可以寬納一切的精神狀態。
所以,有人說:孤獨是靈魂的散發,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
而股票期貨業的頂級高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境界,變的更加孤獨。
孤獨的人自成世界、自成體系,獨立思考。因為他知道,存在於腦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台。
因為在那裡,他可以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而我們人類一切思想的誕生,都源於此時此刻。
對於這個問題,我知道廣大股民散戶想看到什麼答案,炒股的成功人士,其實就等同你在股票市場中賺到大錢的交易者,甚至很多人在股票市場實現了財富自由,不外乎是買車買房,寶馬輕裘,快意人生罷了,可能也在各種媒體中有這樣的宣傳,屌絲逆襲的案例,用1000元獲得了1000萬,簡直就是杠桿撬地球,這種案例實話實說有,但我身邊沒有。我身邊更多的是炒股虧錢的例子,那真是花樣百出,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一些炒股比較成功的例子,但表現的都非常平穩。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專業的炒股人士,交易操作非常成型,而且具有很強的忍耐性,對於交易的把控也比較到位,這些年能夠跟隨市場,財富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是那個狀態,也沒見買什麼好衣服,車還是自己開了多年的寶馬5系,也沒聽說購置什麼重要房產,吃飯的時候也不是說凈挑大館子,啥順口吃啥,地攤都行,對於股票討論的很少,甚至都很少說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也曾經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炒股相對成功的人士,為什麼不願意表達呢?
他曾經跟我說:在我們這些職業交易員里,基本都分成了兩類,一種是善於表達,說的天花亂墜,邏輯理論一套一套,讓你根本挑不出毛病,但實際操作就是差強人意,這種職業交易員基本都成為了宣傳家或者是首席顧問,甚至有的人走上了各種各樣的領導崗位。另一種是不善於言辭,甚至是一杠壓不出一個屁,讓他講一個交易難於上青天,但打出交割單來讓你驚訝。還有一種人,既能說又能做,內外兼修,就像我一樣,是難得的極品。
這里做一點小自誇,但綜合來說,炒股成功的人士並不是三頭六臂,也是芸芸眾生,都是過往罷了,不必過分神秘。
身邊的最牛炒股之人!
一老兄2015年攜數百萬元入市,賺的稀里糊塗不明不白,得意忘形。好意相勸,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其不以為然,自視股神,信心爆棚。為賺的更多,賣掉深圳三套房產,五倍配資滿倉殺入……
近期再聚,觀其垂頭喪氣,灰頭土臉,關切問之,何故?
答曰:一言難盡,一敗塗地,一無所有,兩手空空,租房窩居,悔之晚矣!
無語……
國內有1.5億股民,在這些人之中總有卧虎藏龍的存在,在我們的身邊也會有個別炒股非常牛的人。你是不是也會羨慕他們的盈利,看著自己薄薄的盈利還真是眼紅,但沒有辦法,有時候不是努力就可以達到,還要靠天分。
我以前還在證券公司的時候,遇到一個在證券公司上班的電工,因為那個時候股民基本都是在營業部交易,手機和電腦都還沒有那麼發達,所以電工是必備的,不然會影響到股民交易。
這個電工有點厲害,老營業部成立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電工師傅接觸股票的時間也比較早,算是第一二代股民的代表。從看別人炒股,到自己炒股,再到自己學習技術分析,研究股票基本面,所有的一切知識都來源不懈的努力。後來電工師傅已經成為了一位能夠持續盈利的牛散,跟很多股民走得比較近,證券營業部希望他能幫拉業務。於是電工師傅領著電工的工資,干著投顧的工作,有時還在營業部的支持下給股民講課,吸引了很多股民過著這邊開戶。即使在證券公司打傭金戰的時候,由這位電工師傅拉過來的業務,傭金還要增加多幾個點,看見電工師傅的炒股能力有多高。
我不知道他究竟在股市中賺了多少錢,他也從來不跟別人提起這個,只知道他全款買車買房的錢都是來自於股市。每個炒股很牛的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雖不知電工師傅的炒股方式是什麼,但是我很佩服他的短線交易,十次有八九次都能正確。特別是他在追熱點的時候,總感覺他有什麼消息渠道,等到他買入之後,市場上的股價也跟著拉升起來,接著消息才在各大媒體公布。一個先於消息公布出手的牛散,即使股市牛短熊長,但是他的資金量從來沒有停止增長。
也許,在股市中比他炒股更牛的比比皆是,但是從一個電工師傅到牛散的過程,都是他一個人單打獨斗,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有今天這番成績,反正我認為他炒股已經非常牛了,你覺得呢?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專業的炒股人士,交易操作非常成型,而且具有很強的忍耐性,對於交易的把控也比較到位,這些年能夠跟隨市場,財富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是那個狀態,也沒見買什麼好衣服,車還是自己開了多年的寶馬5系,也沒聽說購置什麼重要房產,吃飯的時候也不是說凈挑大館子,啥順口吃啥,地攤都行,對於股票討論的很少,甚至都很少說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
『肆』 中外炒股的名人有哪些,哪些著作對股市菜鳥有幫助
中國的投資名人:如:上海的楊百萬,葉榮添等,但是和國外的投資大師比起來不是在一個檔次,國外的投資大師有(大多數是美國的):最早的江恩,傑西利物莫,艾烈特等 ,現在的耳熟能詳的巴菲特,索羅斯等。他們所樹立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是獨樹一幟並且歷久彌新,都創造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如巴菲特這幾年一度超過蓋茨坐上世界首富的交椅,他提倡的價值投資理念受到很多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的追捧,視為神明,還有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在八十年代阻擊英鎊,打敗了英國央行,賺了二十億美金,98阻擊泰銖和馬來西亞元也賺了幾十億美元,並且導致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動盪,導致東南亞國家經濟倒退了十年,巨大的財富蒸發。中國投資市場是新興的市場,存在的歷史不長,監管力度和法律法規都有待完善,投資者水平皮也偏低,目前還沒有產生這樣的大師級人物。
下面是我收集的名人投資理論著作,從淺到深,股票期貨都有,你可以網路搜索下載電子書籍:
1》道氏理論
1股市晴雨表 (美) 漢密爾頓
2道氏理論--市場分析的基石 陳東
《2》K線
1日本蠟燭圖技術 (美) 史蒂夫。尼森
2股票K線戰法 (美) 史蒂夫。尼森
3蠟燭圖方法:從入門到精通 (美)斯蒂芬 W.比加洛
4主控戰略K線 (台灣)李進財 謝佳穎 阿民
《3》波浪理論
1波浪原理 (美)艾略特
2艾略特名著集(含自然的法則) (美)小羅伯特.R.普萊切特
3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行為的關鍵 (美)小羅伯特.R.普萊切特
4艾略特波浪原理三十講 侯本慧、郭小洲
5費波納茨奇異數字的應用和買賣交易策略 羅伯特。費雪
《4》江恩理論
1華爾街四十五年 (美)江恩
2江恩理論——金融走勢分析 (香港)黃柏中
3江恩投資實戰技法 侯本慧、郭小洲
4江恩角度線與時間之窗 侯本慧、郭小洲
5江恩投資幾何學原理 候本慧
《5》混沌和分形
1證券混沌操作法 (美)比爾。廉姆斯
2證券交易新空間--面向21世紀的混沌獲利方法 (美)比爾。廉姆斯
3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 (美)埃德加。E。彼得斯
4分形市場分析--將混沌理論應用到投資與經濟理論上 (美)埃德加·E·彼得斯
《6》交易心理
1直覺交易商 (美)羅伯特。庫佩爾
2冷靜自信的交易策略 (美)理查。邁克爾
3重塑證券交易心理--把握市場脈搏的方法和技術 (美) Brett N. Steenbarger
4投資心理規則:錘煉贏者心態 (美) 羅伯特.庫佩爾;霍華德.阿貝爾
5投資心理學 (美) 傑克.伯恩斯坦
6金融心理學--掌握市場波動的真諦(修訂版) (挪威)拉斯.特維斯
《7》技術方法
1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美 ) 約翰.墨吉
2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美)約翰·墨菲
3期貨交易技術分析 (美) 施威格
4股價型態總覽 (美)David L. Bradford,Allan R. Cohen
5專業投機原理 (美) 維克多·斯波朗迪
6股票大作手操盤術 (美)傑西·利物默
7操作生涯不是夢 (美)Alexander elder
8期貨交易策略(克羅談投資策略) (美)斯坦利.克羅
9你也可以成為股票操作高手 (日)立花義正
10短線交易秘訣 (美)拉瑞。威謙姆斯
11多空操作秘笈 (美)史丹·溫斯坦
12技術分析精論 (美)馬丁。J。普林格
13多空交易日誌 (台灣)邱逸凱
14股票技術分析新思維--來自大師的交易模式 (美) 瑞克·本塞諾
15交易的藝術--左右腦並用的投資法 (美)麥馬斯特
16穩操勝算 (加拿大) William R. Gallacher
17股票操作學 (台灣)張齡松
《8》系統方法
1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美)范。K。撒普
2高級技術分析 (美)Bruce Babcock
3技術交易系統新概念 (美)威爾德著
4系統交易方法 波濤
5證券期貨投資計算機化技術分析原理 波濤
6證券投資理論與證券投資戰略適用性分析 波濤
《9》理念
1炒股的智慧 陳江挺
2金融怪傑 (華爾街操盤高手) (美) 施威格
3新金融怪傑 (華爾街點金人) (美) 施威格
4美國期貨專家經驗談 (美)威可夫
5操盤建議--全球頂尖交易員的成功實踐和心路歷程 (英)阿爾佩西.帕特爾
6投機智慧 (香港) 許沂光
7亞當理論 (美)韋爾德
8攻守四大戰技 (美)Bruce Babcock
9期貨決勝108篇 (香港)劉夢熊
《10》人物傳記
1股票作手回憶錄 (美) 愛德溫。李費佛
2交易冠軍 (美)馬丁。舒華茲
3投機生涯 (美)維克多。尼德霍夫
《11》其他
1與天為敵 (美)彼得。伯恩斯坦
2戰勝華爾街 (美)彼得。林奇
3歐奈爾制勝法則--如何在股市中賺錢 (美)歐奈爾
4漫步華爾街 (美)伯頓·麥基爾
『伍』 具體什麼叫操盤手
摘錄一篇文章給你,共同學習。
證券史上的「中科創業」案(一)
◆吳曉波
2007年,中國的證券市場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火爆的牛市,此時,回顧中國證券史上的某些特殊時刻,
十分必要。在剛剛出版的財經作家吳曉波所著的《大敗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中記錄了
關於「中科創業」的案例,以新的角度回顧了那個莊家亂舞的年代。
朱大戶與K先生的親密接觸
1998年入秋的一天,朱大戶從深圳坐飛機上北京,去見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朱大戶名叫朱煥良,是南方出名的股市大戶。他沒有多少文化,早年是在建築工地上開大裝卸車的,
20世紀90年代前後,靠認購股權證發了點財,之後就一直在股市裡混。他選股票的眼光很毒,漸漸地竟賺
了很多錢,成了上海和深圳股市上最早的億萬富翁之一。1996年前後,股票操縱之風漸起,有人靠吃股建
倉、操縱股價發了大財,朱大戶便也動了這樣的念頭。他看中了深圳一隻叫康達爾(股票代號0048)的股
票。它原本是深圳寶安區的養雞公司,香港的活雞市場大半是靠它供應的,業務穩定而效益尚可,1994年
上市後不溫不火。朱大戶跟寶安區相熟,自以為有坐莊的可能,便在二級市場上悄悄購進康達爾的股票,
小半年下來居然囤積了數千萬股,佔到康達爾流通股的90%。朱大戶為此花了2個億,其中一大半是他全部
的家當,還有一小半是高息拆借來的。正當朱大戶想捲起袖子大炒康達爾的時候,1997年,香港突遭「禽
流感」襲擊,全島殺雞禁雞,康達爾業務全線癱瘓,它的股價自然也坐上了滑滑梯,從最高時的15.40元
一股猛地跌到7元多,跌幅超過50%。朱大戶的2億元全部深陷在裡面動彈不得,他沮喪地跟人說:「在
1997年,除了那些被殺的雞,我大概是全深圳最不幸的了。」
朱大戶上北京是作最後的一次掙扎,他要去見的那個人是K先生。K先生的名字叫呂梁,他常用這個古
怪的名字在證券類媒體上寫些股評文章。其實,他的真名叫呂建新,早年寫小說、玩繪畫,還有作品發表
在《收獲》上。1992年,呂梁跑到深圳去闖世界,一到那裡就碰上8月份的認購證風波,上百萬股民擠爆
深圳,卻因為舞弊事件而發生集體騷亂。在這起風波中,朱大戶與人內外勾結,搶到上萬張認購抽簽表,
硬是挖到了第一桶金。呂梁還是一個好奇的旁觀者,那些天他興奮地從一個認購點跑到另外一個認購點,
采訪了一大堆股民,寫出長篇紀實報道《百萬股民「炒」深圳》。這是當時國內對深圳事件最生動的描述
,國內數十家報紙採用了這篇稿子。呂梁成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里的常客,但是他卻沒有賺到多少錢。不久
後他又回到了北京。他的賺錢運氣似乎不太好,一開始攢了上百萬元,轉去做期貨,結果全都砸進去了,
兩年玩下來,竟欠下了上千萬元的債務。從1996年起,他索性搞起了一個K先生工作室,一邊高頻率地以K
先生為筆名寫股評,一邊還指導他人炒作股票。至於為什麼要起這么一個怪名字,他的解釋有兩個:其一
,股票的行情圖又稱K線圖;其二,K是KING的第一個字母,暗示他是「股評之王」。
當朱大戶北上找到K先生的時候,他正在專門研究全球第二富豪沃倫·巴菲特的股票「聖經」。巴菲
特是當世「股神」。他創辦了一家名叫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私募基金公司,從數萬美元起家,發展成擁有
230億美元的金融帝國。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K先生對朱大戶說:「我要學巴菲特,要在中國
做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朱大戶說:「我和你一起干,就從康達爾開始吧。」
在K先生看來,康達爾雖然是一隻「瘟雞股票」,但是它有自己的好處:一是流通盤小,收購成本低
,翻炒起來很容易;二是倒了霉的朱大戶基本上把盤子都控起來了。
K先生跟朱大戶簽了一個協議,他將組織資金接下朱大戶手中50%的康達爾流通股,而朱大戶配合長期
鎖倉,還必須幫忙安排購入康達爾部分國有股,最終實現對公司的控制和重組。朱大戶承諾日後無論股價
怎麼上漲,他都將以13元的協議價向呂梁轉讓手中的股票。這一戰略投資的合作目標是5年。
身陷死地的朱大戶是死雞當活雞治,沒有改動協議一個字。就這樣,在一個乾冷的冬天,套牢了2億
元的朱大戶和欠債1000萬元的K先生走到了一起。誰也不會料到,就是這兩個看上去都很晦氣和潦倒的人
居然將在中國股市上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
神奇的小丁
K先生和朱大戶要在股市上成大事,還缺一個辦實務、懂專業的超級操盤手,這個人就是小丁。
丁福根是K研究室里僅有的兩名員工之一。1965年出生。他的智商超高,記憶力極好,精於計算,對
數字幾乎過目不忘,更重要的是他對證券有異於常人的狂熱,好像是專門為股市生下來的。他原本是北京
一家證券部的交易員,而K先生則是他的客戶,幾年交道打下來,他深深地為K先生的理念和股票天賦所折
服。因此,他毅然辭去收入很豐厚的交易員職務,跟隨K先生辦小小的工作室。
1998年11月26日,小丁突然接到一份傳真,中煤信託深圳證券營業部將227.9萬股康達爾股票以轉托
管的方式打到了中興信託北京亞運村證券營業部。直覺告訴他,一場大戲就要開演了。很快,K先生將一
份洋洋灑灑的項目建議書交給了他。在建議書的首頁上,開頭的8個字是「長期投資、長線持倉」。呂梁
用他剛剛學來的巴菲特股票價值理論,詳盡地闡述了自己的高效投資邏輯,提出「甘做善庄,與中小股民
共贏,引入美國做市商理念」。最具誘惑力的是,他給出了15%的融資中介費。K先生告訴小丁,有了這份
項目建議書和朱大戶送來的227.9萬股股票,工作室必須在3個月內融資4個億。
小丁找到的第一個人叫董沛霖。此人是上海一家實業發展公司的總經理,下海前曾在國家計委任職,
在金融和實業圈內有很深的人脈,K先生的千萬元債務絕大部分都是向他欠下的。有趣的是,老董對K先生
的股市理論竟也十分痴迷。當小丁把康達爾項目一描述,他立刻大為動心,慨然說:「今年我不幹別的了
,專為老呂找錢。」一周後,他就拿來了1000萬元的融資。有了董沛霖這些人的協助,小丁馬不停蹄地飛
上海、下深圳,與各地相熟或不相熟的證券營業部洽談委託理財業務。他的融資協議基本上是三方約定,
即K先生工作室、出資方和證券營業部,K先生以手中的股票做質押,營業部為其提供擔保,資金方由營業
部介紹,條件之一就是只能在該營業部進行運作,從而為其創造交易量。
在高額中介費的誘惑下,事情出奇地順利。小丁融到一筆錢後,K先生就用它去收購朱大戶手中的股
票,然後再把買進的股票拿給小丁用於抵押融資。如此循環往復,到下一年的3月前後,小丁通過投資理
財、合作協議、抵押貸款等各種形式,與各色人等共簽下100多份協議,融進3.98億元的資金。K先生用這
些錢,先後從朱大戶手中買下1300萬股,並轉託管了1700萬股,完成了控盤3000萬股即50%的既定建倉目
標。根據法律規定,任何人持股超過5%就必須舉牌公告。為了規避這一條款,小丁先後動用了1500個個人
賬戶,即把股票分藏在各個戶頭中,這些賬戶八成以上是由各地證券營業部以每張股東卡190元的價格賣
給他的。
證券史上的「中科創業」案(二)(附照片)
作者:吳曉波 日期:2007.06.26 版次:B-8
證券史上的「中科創業」案(二)
◆吳曉波
K先生的跨世紀對話與「5·19行情」
就在K先生從朱大戶手中逐漸轉買股票的時候,他已經指令小丁坐莊操作康達爾股票。當時,K先生和
朱大戶手中已經控制了康達爾的5843萬流通股,外面散戶的流通股僅有1000多萬股,他們要拉抬股價就好
比屠夫想吃豬蹄那樣輕而易舉。從1998年的12月起,康達爾股價震盪上升,小丁是江湖上一等一的操盤高
手,他每天遙控各地營業部的操盤手,有人拋盤,有人接盤,把一張K線圖做得形態良好,每日震盪小漲
而不會引起監管當局的注意。
一位名叫龐博的操盤手日後在法庭上承認:「呂梁和丁福根的指令下達得很細:從早晨的開盤價到多
少錢中盤倒倉,在哪幾家營業部倒倉多少。為了操作隱蔽,倒倉不能太快,也不能慢,拉升時要注意日漲
幅不超過7%—8%。」他還細致地描述了當年對倒建倉的情景:「比如,確定好價位是30元,操盤手就給兩
個持有中科創業股票和資金的營業部打電話,數量一樣,價格一樣,一個營業部買,一個營業部賣。我和
丁福根一手拿一個電話,同時對兩邊說,如果5萬股,一方拋,一方買,我就說30元錢5萬股,雙方營業部
立即就知道了,因為接電話的一方有股票,另一方有資金。開始是我和丁福根一人手裡一部電話,我按丁
福根說的再與我手裡的電話說一遍,後來就是一個人對著兩部電話下指令。」
到第二年的春節後,康達爾的股價已經穩穩地站在了17元左右的價位上。
從3月起,K先生開始展現他超級股評家的風采。在發行量頗大的《證券市場周刊》上,他連續發表了
4篇《關於世紀末中國資本市場的對話》文章。這是一組高屋建瓴、很有理論深度的股市分析文章,在絕
大多數經濟人士普遍不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氛圍中,K先生用他充滿了思辨氣質的語言為股市唱漲。
在這組隔雙周發表一篇的對話中,K先生為他的個股炒作建立了理論上的依據,並明確地描繪了莊家
炒作的題材手法。在充滿了迷茫氣息的股市上,他用直接而煽情的方式,指出了一個充滿風險卻非常刺激
的股市行情發展方向。這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5月19日,也就是在K先生的第四篇對話文章發表後的11天,滬深兩市在毫無預兆的情形下發生井噴。
「5·19行情」,讓K先生「中國第一股評家」的聲譽達到了頂峰。在一切都那麼羸弱和灰色的資本市
場上,人們太需要一個讓多方取勝的預言家,並樂於相信這樣的預言家。有了飆升行情的大勢作為掩護,
K先生拉抬康達爾股價的行動變得肆無忌憚,股價一路上揚,從20元漲到36元,到7月份的時候,已經躍至
40元。8月,他在《中國證券報》上組織了一個整版的文章,全面介紹「重獲新生的康達爾」。文章宣稱
,康達爾已完成了重大重組,將涉足優質農業、生物醫葯、網路信息設備、網路電信服務、高技術產業投
資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通過項目投資、股權投資等多種投資方式以及其他資本運營手段,逐漸發展成為
一傢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投資控股公司。康達爾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的伯克希爾-
哈撒韋。
「5·19行情」的意外到來,將他的炒作效應放大了無數倍。到1999年底,康達爾在深市漲幅最大的
前20名股票中名列第17位,全年累積漲幅111%,全然是一個高科技大牛股的形象。12月,經深圳市工商局
批准,康達爾更名為中科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創業。
構築「中科系」
中科創業是K先生於1999年7月在北京創辦的,注冊資金3000萬元,這都是他在康達爾的炒作中賺來的
。長期在北京廝混的K先生很迷信「中」字頭的企業名號,它聽上去很有點國家級企業的味道。之所以叫
「中科」,是因為他聘用的董事長,是一位時任科技部直屬事業單位的高科技研究發展中心的副主任。有
了這層關系,他便常常吹噓說中科創業「有科技部的背景」。在康達爾一戰中大獲全勝的K先生此刻雄心
萬丈,他決意打造出一個由多家上市公司組成的「中科系」。民國時期的軍閥好用「系」來稱呼,如奉系
、皖系、滇系,代表一個互有利害關聯、生死與共的利益集團。通曉歷史的K先生將之創造性地用於股市
,自帶著一股雄霸一方的氣勢。
2000年3月和7月,他分兩次受讓了浦東星火開發區聯合公司所持有的中西葯業的法人股,成為了該公
司的第一大股東。6月,他購買了君安證券公司所持有的勝利股份900萬股轉配股,成為該公司的第四大股
東;同月,他又收購了歲寶熱電的一部分流通股,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僅僅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里,K先生頻頻出手,赫然完成了構築「中科系」的工程。這些公司都有跟康
達爾類似的特點:流通盤小,是股市上的小盤股,經營業績多年不佳,國有資產管理當局對之喪失興趣,
產業特徵明晰,有題材炒作的想像空間。
K先生收購這些公司及從事股價操縱自然需要大筆的資金,這時候的他和中科創業在證券圈內已是威
名赫赫,頗似一個能夠點石成金的傳奇大師。此時,小丁為他找資金已經一點也不費力,中科創業可謂門
庭若市。小丁日後在法庭上也承認:「送錢的人排成長隊,以致100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被拒之門外。」他
先後與國內20多個省市的120家證券營業部建立了融資關系,後者為了搶奪讓人眼饞的交易量和中介代理
費用,為中科創業四處找錢,融資額超過了驚人的54億元。就這樣,圍繞著「中科系」形成了一條充滿罪
惡氣質的、非常罕見的龐大利益鏈。K先生的這種融資方式,非常類似於國際上的私募基金,可是這種行
為在中國是觸犯有關法律的,連K先生自己都承認,「那些融資協議如果拿出來,連見證並簽了字的律師
都是要蹲監獄的」。可是,幾乎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決意鋌而走險,視法律為無物。這些人都學識淵博,
精通法律條文,個個都是這個商業社會中的頂級精英人士,可是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所有人都突破了自
己的職業道德底線。在這個意義上,「中科系」的成形與K先生之得逞,可以說是中國證券業的一大恥辱
。
當股權到手、資金到位、共犯結構形成之後,K先生和小丁開始了他們的莊家運作。其手法與康達爾
時期幾乎如出一轍:不斷發布資產重組的利好消息,大規模地對倒推高股價。而其重組方式之一,便是他
控制的系內公司之間的排列組合。
2000年7月,在他剛剛得手中西葯業之後,便急匆匆地宣布:中科創業與中西葯業等公司成立全資公
司,著手先進癌症治療儀器——中子後裝治療機(簡稱中子刀)的生產與銷售,其後又宣布兩家公司將共
建「中國電子商務聯合網」,組成18家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大聯合,創建一個跨區域、跨國界的大型網路平
台,修建一座「極具創新意識的超級電子商務大廈」。此外,他還宣稱中科創業將與一家名叫海南中網的
公司——它自然也是K先生自己注冊成立的系內公司,組建「中國飼料業電子商務投資有限公司」;將在
西北地區投入巨額資金用於具有防止流沙和葯物開發雙重效益的苜蓿項目的開發。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
述言之鑿鑿的閃著金光的重大工程,除了苜蓿項目曾投入100萬元之外,其餘均是空中樓閣,無一曾經被
實施過。
證券史上的「中科創業」案(三)
◆吳曉波
因內訌而造成的崩盤
讓人感慨的是,這個驚天大騙局的崩塌,不是因為事情真相敗露或操作失誤,而是由於系內人馬的內
訌。
發動內訌的第一人,就是本次炒作中獲益最多的朱大戶。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朱大戶其實並沒有參
與很多具體的操縱業務,他的本職工作是死死抱住自己名下的股票,無論漲跌,咬牙不拋。根據他與K先
生的約定,他必須一抱5年。兩年以來,他的股票市值從虧損2億元翻身陡增到了獲利10多億元,簡直如做
了一場甜蜜的大夢一般。可是,要他每天抱著這么一大筆賬面財富不得動彈,簡直是一種煎熬。他幾乎天
天被一些很現實的疑竇和誘惑所困擾,萬一證監會發現了中科創業是一場騙局怎麼辦?萬一K先生暗地裡
拋股把他甩了怎麼辦?一個更讓他膽戰心驚的消息是,北京的證監會已放出風聲要加大監管力度,難道他
們真的看不懂「中科系」這些幾近小兒科的重組游戲嗎?在這種巨大而莫名的忐忑不安之中,朱大戶決定
不玩了。
2000年5月,正當新婚不久的K先生鏖戰股市、雄心勃勃地構築「中科系」的時候,日日盯盤的小丁突
然告訴他,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不明的巨手拋家,在不斷地拋出股票套現,有好幾次,每天都在1500萬元左
右。根據他的判斷,除了朱大戶,沒有人手上有這么多的股票。
K先生找到朱大戶,後者倒也坦然,毫不慚愧地坦言:「我不玩了。」朱大戶賴皮毀約,把K先生逼到
了無比危險的境地。8月的一天凌晨,正在睡夢中的K先生被人叫醒。一家跟他有深度合作、在港澳地區黑
白兩道通吃的「北京公司」,告訴他,朱大戶租用了幾條小快艇把數十箱現金偷運出了國境,其數目應該
在11億元人民幣左右。K先生當即找到朱大戶。K先生威脅道,那些跟中科創業合作的機構大佬們都已經非
常憤怒了,他們傳話說,如有背信棄義的行為發生,絕不容忍。可是,朱大戶已經死不回頭了,他對K先
生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股票總要賣出才能賺錢吧」。談判結束後,K先生給他的律師打電話,問他如果
朱煥良完全失控,該怎麼辦?律師大吃一驚,半天才想出一句話:「你有沒有把事情的嚴重性跟他講清楚
?」K先生苦笑著說:「跟農民講嚴重性,有用嗎?」
如果說朱大戶的中途脫逃讓K先生如腰間中刀,那麼,發生在「中科系」內部的「老鼠倉」則好像是
一群小鬼在撕咬他的四肢。
中科創業的股票20多個月天天上漲,自然讓公司內部的人手癢不已,於是私下裡建倉炒買股票,已是
一個公開的秘密。很多高層甚至利用自己與營業部的相熟關系,拿著公司的股票去做質押。K先生對這種
情況並非毫不知情,以前只是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到朱大戶開始大量拋盤的時候,他生怕稍知內情
的公司內部人也隨之出逃,於是,在與朱大戶談判破裂後的9月份,他下令清查「老鼠倉」,要求所有公
司資金於年底以前結清。他當初打的算盤是,通過清理「老鼠倉」,把公司所有的資金全部聚攏,然後在
元旦之後逐漸拋盤,全面退出中科創業。
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老鼠倉」的規模竟會有那麼大。公司內部最大的「老鼠倉」居然是最受他信任
、與小丁並稱「左臂右膀」的申姓總裁。她私自將公司的股票拿出去質押,建倉規模達數千萬元。在K先
生的嚴令之下,以申總裁為首的「老鼠倉」們紛紛平倉出貨,普通股民本來就對高位的股價頗為敏感,稍
有風吹草動立即就會誘發大規模的出逃,於是,建在一片謊言之上的中科神話轟然倒塌。
中科創業的股價崩盤是從12月25日開始的,在度過了一個吉祥無比的平安夜之後,高傲了將近兩年的
股價在聖誕節這天突然高空栽蔥,一頭摔在了跌停板上,更可怕的是,這一跌停就一連9個,股價從33.59
元一路下跌到11.71元,50億元市值煙消雲散。中科創業的崩塌迅速波及「中科系」的其他成員,中西葯
業、歲寶熱電等均上演跳水慘劇,股價數日之內腰斬一半。
這個時候的K先生如決戰完敗後的主將,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早已無能為力。在中科創業股價跌
停到第5天的時候,他託人傳話給《財經時報》總編輯楊浪,表示願意透露有關坐莊中科創業的內幕情況
。楊浪是他的老相識,原來是《中國青年報》的知名編輯,8年前那篇改變了呂梁一生命運的《百萬股民
「炒」深圳》一文便是發表在楊浪負責的版面上。如今,斗轉星移,人事俱非,K先生大概想讓他的故事
有一個完整的見證人。
兩天後的2001年1月1日,中科創業股價還在跌停風暴中,K先生在北京北辰花園別墅的家中與楊浪相
對而坐,煮茶一壺,侃談中科往事。他認為,自己的今日下場是「上當受騙」的結果,是「性格中剛愎自
用的一面和文人性情的弱點令我貽誤了戰機,沒能把握好轉折機遇」。他透露說,在坐莊的過程中,與他
有染的機構多達400多家,其中不少都非常知名。他聲稱自己正在寫作莊家自述,並已寫了6萬字,日後將
把真相全部大白於天下。
正當K先生在別墅中侃侃而談的時候,「中科系」內部已是亂成一團,當日哭喊著把錢捧來的債主們
包圍了位於國貿大廈33層的中科創業總部,有的人還往北辰別墅沖來。中科高層紛紛辭職,董事長和總裁
相繼面見媒體,聲稱「我們就像是光緒皇帝,被呂梁架空」;「我們並不知道內情,是最大的受害者」。
1月5日,深圳中科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徹底與呂梁決裂」。
「中科創業」大慘劇
被拋棄的K先生在後來的日子裡,一直在家中坐困愁城。他一邊整理有關文件、協議,一邊宣稱在等
司法部門或證監會來傳訊他。很多人對他主動現身暴露內幕非常不解。《中華工商時報》評論員水皮在《
呂梁為什麼跳出來》一文中說:「他此時覺得待在大牢里比待在外面被人追殺更安全。」
K先生最終還是沒有「如願以償」地被關進大牢。2001年2月3日上午,北京警方到北辰花園別墅將他
抓獲。9日,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的K先生突然神秘失蹤。據稱,「那天他披著軍大衣潛離,消失在初春亞
運村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據分析,最終,他的結局可能有三種:至今潛藏在國內的某個地方;出逃到國
外的某個地方;被人謀殺在地球的某個地方。無論死活,那個文學青年呂新建、股評家呂梁和莊家K先生
都不會——或者沒有機會說出所有的秘密了。
神奇小丁的結局是這樣的:他和妻子躲在一個親戚的家裡,幻想K先生會死裡逃生給他打電話,然後
再重整旗鼓。他在北京的岳母家接到了恐嚇電話,來電威脅說,若他踏進北京城半步,就會剁了他的腳。
公安機關於2001年4月將他抓捕歸案,在拘留所里,他一夜愁白了半邊頭。第二年的4月,他以「操縱證券
交易價格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50萬元。他在法庭上說:「面對那些受損失的投資者,我感到
非常慚愧。」
那個股價曾經上天入地的康達爾的結局是這樣的:2001年5月,中科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
股東議案,宣布公司名稱變更為深圳康達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起,公司股票簡稱由「中科
創業」變更為「ST康達爾」。日後不了解這段歷史的股民,比較1999年底的康達爾與2001年底的康達爾,
會發現公司頭上無非多了一頂「ST」的虧損帽子,而不會想到其間竟還隱藏著一段如此血腥而壯觀的「中
科創業」大慘劇。
(選自《大敗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陸』 華爾街華人交易員傳奇(一)~江平
江平是華人金融圈裡的名人。
這位前雷曼貨幣交易員與前對沖基金塞克(SAC)資本明星交易員,四十來歲,瘦削而目光炯炯,時刻處於要上火線的警覺狀態,也十分滿足「偏執狂才能生存」這句話。
198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專業,後進入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攻讀碩士;
1989年赴美留學;
199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1994年赴斯坦福大學攻讀金融學博士,中途轉為碩士;
1995年進入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在雷曼兄弟成長為華爾街頂級交易員,是雷曼 歷史 上最傳奇的交易員之一;
2005年從雷曼辭職,加入全球最負盛名的對沖基金賽克資本管理公司(SAC);
2006年創下賽克盈利記錄,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並登上華爾街百強交易員排行榜;
2007年,因被曝出強迫下屬服用雌性激素的性丑聞而遭受指控,同時遭受涉嫌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指控。江平與賽克都否認了這些指控,起訴最終被法院駁回;
2007年在上海創立上海億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2008年因高層內斗辭職離開賽克;
2008年在紐約創立對沖基金江平資本管理公司。
2007年,美國《交易員》月刊出了一份榜單,時任賽克資本管理公司(SAC)董事總經理的江平以1億至1億五千萬美元之間的年收入躋身「百位頂尖交易者」。榜單上收入過億者幾乎都是擁有巨額資本可坐享其成的對沖基金老闆,江平憑交易業績入選者,這也是這份全球金融精英名單里,第一次出現華人的名字。
彼時,紐約舉行華人金融協會年會,江平以一篇主題為「弱勢美元與全球投資的挑戰」的演講,引起華人金融圈小范圍的震動。江平說:「人民幣將逐漸崛起為一種世界性貨幣,其與美元的偉大博弈將會是我們一生中親歷的最具 歷史 意義的事件之一。」
但就在那時,江平還有一樁更離奇的小報」丑聞「纏身:一位被解職的曾在江平手下的交易員起訴稱,江強迫其手下的交易員服用女性荷爾蒙激素。據紐約小報說,這是為了讓交易員做交易時更冷靜,減少「賭博」沖動。在采訪中江平否認了小報報道,稱那位被解職的交易員心存不滿,才出此無稽之談。
江平在賽克資本的辦公室位於曼哈頓黃金地段的57街,是一棟除了門牌號什麼名字也沒有的小寫字樓。與豪華的投行大廈相比,如果沒有背景介紹,絕對想像不出上億美金的交易天天都是在這里的電腦終端完成的。江平神情專注地端坐在他八台顯示屏包圍的辦公桌前,身為董事總經理,上億身家的江沒有獨立辦公室,也沒有通常金融機構內常見的玻璃小屋,而是和他手下的十多位研究員和交易員坐在大間里。
談及當年在雷曼兄弟貨幣交易台如何從墨西哥比索,轉戰到美元、加元的時候,沒有一句廢話、不愛用形容詞的江平,將當年經歷的驚心動魄的「貨幣戰爭」說得頗為活靈活現。
1995年,雷曼兄弟因墨西哥比索貶值受損,信用被降級,公司的拉美外匯交易部名存實亡。剛從斯坦福大學進入雷曼的江平最初只是在技術支持部門工作,並非一線交易員。一次某位客戶來雷曼詢問某個結構復雜的日元衍生品價格。一般來說公司交易員和分析師依賴系統模型、基於紐約市場普通衍生物價格計算結果。當時沒有任何日元衍生品背景、也沒有接觸過公司衍生品模型的江平通過心算報出價格,早於模型計算結果20多分鍾,兩者誤差很小。在場的一位高級交易員當即決定邀請江平進入交易部門,指派他去做在旁人看來生存機會幾乎是零的比索交易。
江平回憶當時每日工作十七八個小時,不論是吃飯、睡覺、走路,時刻在琢磨對手與自己所做的交易。倉位積累多了後,江每天將交易數據列印出來,一有空就讀,硬是將十幾頁紙幾百個衍生品交易細節默記心上,對每個倉位細節瞭然於胸。
2008年他已離開賽克,正在籌資准備開始自己的對沖基金。江平說他希望創立一個新的基金,採用與華爾街不同的激勵機制,將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這一基金將以體制化的形式,鼓勵基金經理追求長期高回報。但當時金融危機影響初現,原先遍地皆是的資金已經開始退潮,江言詞中頗有些籌資不易的意思。
也有行業人士透露,江離開塞克資本是因為與SAC 基金管理風格不合。江平交易倉位波動性(volatility )偏高,塞克資本管理層認為超出了基金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強制要求江平倉,導致損失,令江憤憤不平。
在江平的描述中,華爾街就是個暗器遍布的江湖,「人在江湖,需要時刻提防」。他談了很多中國外匯儲備投資該如何避免華爾街投行們的「陷阱」的策略。
江認為,華爾街一些金融機構貌似強大,但受短期利益驅使。在資產管理方面,部分基金利用普通投資者的缺乏經驗,以圈錢為目的,不停地推出 時尚 產品,迎合大眾。1993年基金經理們大肆推銷新興國家基金,1999年及2000年則配合華爾街券商推出各種高 科技 基金,後又大力推銷印度基金、貴金屬基金等,投資者如一味跟風則利益受損。
2007年底,江平向筆者演示過他的一個有趣的研究,是有關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對業績以及華爾街的評估 歷史 。
江稱,他從2000年開始就看好石油,特別是中國的石油股票,但某些華爾街公司卻一度表面唱空他們私下裡看好的石油,甚至使勁唱空中國國有石油公司。他的研究表明,從2001年底到07年底,投資這三大公司的平均收益(不包括紅利)是10倍到11倍;如果每年年底做調整,在三大公司中只投最不被華爾街所看好的公司,則收益可達23倍;反過來,如果只投最為華爾街所看好的公司,則收益僅為4倍多。
江平從2000年開始買入中石油股票,如將分紅再投資計算在內,至07年底已漲了15倍,江說那是他投資生涯中所持有的漲幅最大的金融資產之一。轉眼一年過去,世界原油價格戲劇性的從150美金掉到了40美金,不知江平的投資故事又該如何改寫。
江平認為,那隻是個極端例子,並非凡事都得反著華爾街,但必須獨立分析調研。身為一個老交易員,江平寧願將華爾街看作一個為利驅使、貪婪險惡的江湖。
2005年-2006年,江平在A股、B股低迷時大舉入市,贏利後,2007年5月,江平在上證綜指四千多點時開始在A股減倉,轉而加強對香港及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投資。他的判斷是,大陸政策會更為開放、資產估值將上升,華爾街少數人將為做空「港股」付出巨大代價。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江平此次在與唱空「港股」的力量對峙中告負(不過就在江平清倉後不久,港股卻迎來大漲,這已是後話。)
2007年,江平迎來他交易生涯中首個虧損年頭。雖然百分比不高,但由於資本量大,損失絕對值不小。
印象最深的是江平的專注與獨立。他說自己可以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邊走路邊用電話聽手下分析員匯報,從紛繁復雜的報告中拋開結論僅抽出數字來自己求證,對於數字的想像力已臻化境――他可以每天看著十多頁的交易數字記錄,津津有味地分析交易對手在做什麼,看出無聲處的驚雷。 同年,他被華爾街著名專業雜志《交易員》評為年度「百強交易員」,入賬上億美元,成為該榜單 歷史 上首位華人上榜者。
交易過程需要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反復循環,以至無窮。 十項平衡術 ,以下來自於江平的分享: 有很多關於市場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的好書,其交易原則我早年也都看過,不少也同意。有心做交易員的讀者,應將這些書全都看了。但必須從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法則來。我想要強調的是兩個字:平衡。平衡這兩個字用於生活,用於交易都有好處,下面僅僅是舉些例子。這些原則說起來容易,自己也很難全做到。 1.人生的平衡 胸無大志、不求上進固然不可,強求功名也同樣不可。投資與交易(不同於圈錢)這一職業,一方面有其驚險刺激、點石成金的魔力,另一方面,世上竟無一人子承父業,可見其必定有得有失。 2.戰略與戰術的平衡 戰略上要自信,要有打敗一切敵人的信心和勇氣;戰術上要謹慎,要時刻認識到自己知識與水平的局限性。准備交易時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對每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 3.與華爾街的距離保持平衡 在華爾街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很難。在短線上與華爾街結盟也能賺不少錢,但要長期取得好回報,則必須獨立於華爾街之外進行思考。為華爾街做事,有時不得不向錢低頭,屬於情有可原,但絕不可做出賣國求榮之事。 4.正與奇的平衡 初入市場當循正道,防守為上,對市場上流行的交易法則一一研究並試用。待有相當資金與經驗的積累,並確信對局部市場有獨到發現後,可以尋求機會,以奇兵出擊,獲取全勝。 5.長線投資與短線投機的平衡 長線以價值為本,短線交易以技術分析、資金流動分析為主。長線投資有了利潤,須耐心讓利潤成長,及至價值基本面改變。短線交易若有損失,必須盡快止損,不可有僥幸之心。 有熱門股票,可以少量資金順勢炒作,適可而止, 但需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在做短線。對冷門資產,則當潛心分析,像科學家一樣有獨創性,找出別人沒發現的東西,找出超級價值,不戰屈人。 6.低進高出,還是高進低出? 乍一看這不成問題,當然是低進高出。然而普通投資者,包括大部分職業投資者失敗之處就在這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上。 普通投資者短線操作時喜歡自作聰明,低進高出。「掉這么多,可以進了」 ,「漲了不少,趕快賣掉」。而長線投資時,則受華爾街蒙蔽而高進低出。市場長時間大幅升值後,華爾街祭出其絕招,「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經濟騰飛,潛力無限」,怎可手中有錢而不入市? 市場上也並非沒有冷靜的聲音,然而忠言逆耳,投資者聽不進去。 一個職業交易員首先要訓練「高進低出」的直覺。一個向上漲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繼續上漲;一個向下掉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再掉。如果自己及周圍人都覺得高,則買進,如果覺得太低,則賣出。短線交易,要順勢而行。「逢低吸納,逢高出售」不可用於短線。 但職業交易員又容易在短線交易高進低出這一關走火入魔。高進低出,順應華爾街,對於早期生存很重要。但即使短線技術爐火純青,也須返璞歸真,尋求價值,長線投資,低進高出,順其自然。市場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得長期回報回歸平均。要找出長線價值,必須遠離華爾街 時尚 ,獨立以最基本的道理分析市場。 業余投資者很難學職業交易員的一套,最好遠離短線。但業余投資者可以學做分析起家的投資大師們,不做短線,耐心做長線。 7.分散風險與集中投資的平衡 價值平庸而又不得不投資時,分散風險。一旦有獨創性研究發現超優價值,可以考慮集中投資,但必須少用或不用杠桿。 華爾街喜歡用「風險值」(value at risk, var) 來分析風險。這個概念漏洞很大。用一大堆價值平庸的資產分散風險,再加以杠桿,「var」不高,是對沖基金最常見的做法。然而,由於全球金融一體化,資產價格短期漲跌往往與基本面關系不大。同時投看似毫不相乾的資產,能夠分散經濟風險,但未必能夠分散市場風險,一旦再與杠桿相結合,則危險極大。 8.倉位大小的平衡 市場整體高估時,倉位要小,要靈活,不能眼紅別人還在掙大錢。市場整體低估時,尤其是在市場持續多年走低,價值改觀,而大部分投資者對經濟和政策基本面的改善視而不見,不願入市時,則當加大投入。 若是市場整體估值較好,但短線風險較大,則倉位須適中。平衡的關鍵在於一個贏者心態: 倉位必須足夠大,市場漲上去後不要說「我看得很准,可惜沒買」 ;倉位又不能太大,市場短期續跌後不要說「我知道還得跌,再等等就好了」 。漲是利潤,跌是機會;漲不足喜,跌不足憂。 9.簡單性與復雜性之間的平衡 好的長線投資都較簡單。復雜的多頭套利對沖交易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嚴格跟蹤市場流動性。 初入華爾街的人,千萬不要一發現某復雜資產價格與模型不符,便做多做空套利。可以少做一點,同時深入研究。要知道,世界上聰明人有的是,自己所發現的,多半早已有人做過。一旦確實發現套利機會,要制定周密的行動方案。 10.供與求之間的平衡 基本的經濟學規律告訴我們,供應多,價格會下降,供應少價格會上升。金融市場上長線也是如此。但短期內價格是由華爾街操縱的。比如,1999 2000年,高 科技 行業內部高管不停地將手中股票甩給華爾街經紀人。供應越來越多。為了便於出手,華爾街號召全世界投資者買進,市場幾乎日創新高,供應多反到引起價格上升。投資者應根據華爾街這一特殊的供求現象制定相應對策。 理論方面,我個人從以下幾類訓練中受益較多,六類訓練: 1.數學類: 四則運算;開根、乘方、指數、對數、復合利率;線性優化,基本統計。 2.經濟、金融類: 微觀、宏觀及國際經濟學;貨幣市場(marcia stigum 經典);衍生物(john hull經典);經濟與金融 歷史 。 3.實用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beating the street),彼得·林奇很可能是金融史上唯一一個大規模投資靠選股而打敗華爾街的投資專家。他並非名校畢業。想模仿他的人應看一看他四十歲時的照片(已白發蒼蒼),然後問問自己及家人是否也願意在40歲時變成那樣;傑克·許瓦格(jack schwager),許瓦格寫過很多書,都值得反復看。 4.其他書籍: 開卷有益,知識面越廣越好。大部分書可速讀,但也有些必須精讀,各人可根據具體情況。非專業書中,我喜歡反復看,書翻破了再買了看的,以《毛澤東選集》與《金庸全集》為首。現在沒時間看書了,靠鍛煉時間反復聽兩個評書,一個是劉蘭芳女士的《岳飛》,一個是袁闊成的先生《三國演義》。以正克邪、將計就計、以弱勝強等人生觀和交易觀,也得益於這些書籍。精讀幾十遍的故事,每次再聽,都有新的體會。 5.各類活動: 現在的教育體制,太注重讀書,甚至鼓勵讀死書。生活中自有學問。打工種地、文娛 體育 、三教九流,都應盡可能有所了解,有所參與。我小學時功課不重,學校經常組織學工學農學軍。這些經歷,對於日後以常識分析經濟運作,看穿華爾街煙幕,很有幫助。 即使有些活動不登大雅之堂,只要把握得恰當,也會有益,甚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我做交易,得益於象棋、圍棋自不必多言。但從小學至研究生,打牌、打麻將一直沒有停過。算牌、記牌、分析對手的習慣,在那時就已養成。麻將桌上,人人想贏怕輸,牌內牌外同時下工夫,贏了的想套現,輸了的想翻本。我在墨西哥比索交易過程中與對手都很熟,不少對手身上都有當年「麻友」的原型。 6.高深理論類: 高深理論有沒有用?肯定有用。但我幾乎拿了兩個博士,所學的高深東西,對找到工作有用,但並未直接對交易起到多少作用。這些理論最大的作用是,當一班華爾街總策略師、總分析師、總經濟師抖出他們的名校學位、顯赫經歷,順口引用「隨機微分方程」、「garch」、「多元回歸宏觀預測」等名詞,我可以冷眼旁觀其鬧劇。這些人當中有少數是高手,而且也算正派。但大部分人並不真懂,且對投資者常懷歹意。這些理論,我當年就學得比他們好,他們騙不了我。只要自己功夫正、功夫深,對手以陰毒功夫來襲,可叫他自受其害。一般人如沒學過這些理論也不要怕,華爾街宣傳機器開動時,將耳朵塞上即可。 現為對沖基金entropypartners主席的李斌,1983年畢業於中科大近代物理學專業,通過cuspea考試到紐約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1992年畢業後到美林證券從事投資研究,之後到ubs瑞士聯合銀行負責量化交易。多年來他不僅在各大投資銀行工作,而且自己創立了多個公司,在商場沖鋒陷陣,閱歷豐富而獨特。 黎彥修1987年畢業於中科大數學系,1988年赴芝加哥大學攻讀統計學位,因對金融產生興趣,轉讀該校工商管理碩士,1991年畢業後在美林證券從事投資研究,後轉為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員。2003年黎彥修成立前沿基金,目前管理資金超過20億美元,還在倫敦、北京和香港等區域金融中心設有辦公室。 該報指出,江平、李斌和黎彥修均是有深厚理科學術背景,赴美後轉行進入金融界的投資業新貴。他們傳奇的創業道路,為大批理工科出身的華裔留學生和專業人士指明了發展方向。三人也對中國和亞洲市場興趣濃厚,回國創立公司,因而也成為立志回國創業的中國留學人員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