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資融券相比普通股票交易有什麼優勢
發揮價格穩定器的作用
在完善的市場體系下,信用交易制度能發揮價格穩定器的作用,即當市場過度投機或者做莊導致某一股票價格暴漲時,投資者可通過融券賣出方式沽出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下跌;反之,當某一股票價值低估時,投資者可通過融資買進方式購入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上漲。
有效緩解市場的資金壓力
對於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現在可以有基金等多種方式,所以融資的放開和銀行資金的入市也會分兩步走。在股市低迷時期,對於基金這類需要資金調節的機構來說,不僅能解燃眉之急,也會帶來相當不錯的投資收益。
刺激A股市場活躍
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市場交投的活躍,利用場內存量資金放大效應也是刺激A股市場活躍的一種方式。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證券分析師吳春龍和陳祥生認為,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增加股票市場的流通性。
改善券商生存環境
融資融券業務除了可以為券商帶來數量不菲的傭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還可以衍生出很多產品創新機會,並為自營業務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
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基礎
融資融券制度是現代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基礎,也是解決新老劃斷之後必然出現的結構性供求失衡的配套政策。
❷ 信用交易是什麼
信用交易又稱"保證金交易",指客戶按照法律規定,在買賣證券時只向證券商交付一定的保證金,由證券商提供融資或融券進行交易。客戶採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易時,必須在證券商處開立保證金賬戶,並存入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其餘應付證券或價款不足時,由證券商代墊。信用交易分為融資買進(即買空)和融券賣出(即賣空)兩類。 融資簡單的講就是籌集資金的過程,一般可以向銀行貸款,你可以把企業的資產等抵押給銀行,經評估公正後,如果貸款行能確認,就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貸款。現在銀行的信用貸款已取消,所以貸款一定要有資產抵押的。
另外你也可以通過典當行之類的機構取得貸款,但同樣要有資產作抵押的。
什麼是融券業務呢?如果你購買了國債希望來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這時某個券商找上門來了,只要你將國債借給他使用,他不但保證你原有的國債收益不受影響,而且還再給你支付一筆可觀的費用,這就是融券業務。券商取得這筆國債後,可以將這筆國債做國債回購融入資金,並且通過對該國債回購不斷展期,使得這筆資金成為一筆穩定的低利息資金。這里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你的國債做了回購,資金卻沒有達到你的賬上呢?根據國債回購的技術規則,交易所只認這筆國債是哪個席位的,而不是具體到個人,所以國債回購融入的資金也直接到了席位上。那麼券商根據與你達成的融券協議,就可以取得這筆資金的使用權,即融來的債券最終轉為了資金。
這么做,可以看到的收益方有三個:國債持有人獲得了更多的投資收益、券商獲得了資金、國債回購的資金提供者獲得了比銀行存款更高的利息。當然具體業務中還可以節外生枝,券商在這項業務中可以只做中介人,負責為國債持有人和融券方牽頭做中介。但是現實中,這項業務甫一開展就百蔽叢生。
首先來看國債持有人。大額國債的持有者往往是公司法人,而不會是個人。這些公司購買能夠國債,看中的是國債的安全可流通易套現,對國債可以用來做國債回購進一步發展投資理財業務也許並不熟悉。而國債被用來做了國債回購,只要證券公司營業部予以配合,帳戶上是看不到這項業務的。並且國債回購套得的資金往往用來坐莊買股票,股票很容易套現,如果設定了一定的折扣率,是一個很好的抵押品,風險並不太大。所以法人公司里具體管理國債的經手人基於這個判斷,認為自己既能夠承受國債放貸出去給機構用來做股票的風險,又不會被公司發現,很可能會私下簽署融券業務協議,個人吞得這筆業務的收益。而這個情況確實是很難監管到的。
另外,融券方這一邊風險更大。第一個風險是資金鏈風險。因為融券的利息成本很高,必須將資金用來坐莊。為了坐莊,就必須最大程度的獲得資金支持,所以這筆融券資金會被用來打造資金鏈。資金鏈是通過買入股票,股票抵押貼現,貼現資金再買股票,股票又去貼現,這樣循環下去。資金鏈是任何環節都不可以斷裂的,風險高得驚人。資金一旦吃驚,很可能就是雪崩效應,市場上出現幾只股票同時跳水。第二個風險是營業部的道德風險。因為席位操控在證券公司營業部手裡,並且業務很隱蔽,很難被發現,意味著營業部的負責人可能會做出個人行為來。營業部可以瞞著客戶將該客戶的國債做國債回購,或者是在未經公司授權的情況下,私下與客戶簽署融券業務。第三個風險是,所有風險都可能綜合發生,錯綜復雜,上升到更高層次。比如說,欺瞞客戶挪用客戶國債做回購上升到了公司層面,是該證券公司的有組織行為;還可能是融入的資金不但被用來打造資金鏈,而且被用來投入房地產等實業,甚至被經手人捲款而逃;也可能是營業部是在做第三方業務,只是做國債持有人和國債融入方的中間人,而這個融券方到處融資融券,為了維系「××系」,早已成失控局面。
這個局面很可怕,富友證券很可能是在這件事情上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從近期大量股票跳水來看,國債回購變法之舉將帶來極大的震動。
❸ 信用交易的缺點
信用交易的弊端亦很多,主要是風險較大。仍以上面的例子為例:當客戶用其自有資金10萬元,作為保證金,假定保證金率仍為50%時,該客戶可用每股100元的價格購入2000股A股票。假如以後A股票的價格不是像該客戶預計的那樣上漲,而是一直下跌的話,我們假定它從每股100元跌到50元,這時2000股A股票的價值從20萬元(100元/股×2000股)變成了10萬元(50元/股×2000股),損失了10萬元(證券公司墊款的利息及費用暫時不計),其損失率為100%.假如該客戶沒有使信用交易方式,那麼10萬元自有資本,在A股票每股價格100元時,只能購入1000股,以後當每股價格同樣從100元下跌到50元之後,那麼10萬元自有資本,在A股票每股價格100元時,頂多購入1000股,以後當每股價格同樣從100元下跌到50元之後,該客戶只損失了5萬元(100元×1000股ˉ50元×1000股)。其損失率為50%,大大低於信用交易方式的損失率。
因此,一般認為信用交易方式是有風險的,應該謹慎地運用。另外,從整個市場看,過多使用信用交易,會造成市場虛假需求,人為地形成股價波動。為此,各國對信用交易都進行嚴格的管理。例如,美國從1934年開始,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統一管理。該行的監理委員會,通過調整保證金比率的高低來控制證券市場的信用交易量。另外,各證券交易所也都訂有追加保證金的規定。例如當股票價格下跌到維持保證金比率之下時,經紀人有權要求客戶增加保證金,使之達到規定的比率下,不然的話,經紀人就有權出售股票,其損失部分由客戶負擔.同時證券公司為了防止意外,當客戶採用信用交易時,除了要求他們支付保證金外,證券公司還要求他們提供相應的抵押品,通常被用作低押品的,就是交易中委託買入的股票,以確保安全。盡管如此信用交易仍是當前西方國家金融市場上最受客戶歡迎的,使用最廣泛的交易方式之一.
❹ 股票信用交易的信用交易對客戶的好處
(1)客戶能夠超出自身所擁有的資金力量進行大宗的交易,甚至使得手頭沒有任何證券的客戶從證券公司借入,也可以從事證券買賣,這樣就大大便利了客戶。因為在進行證券交易時通常有這樣的一種情況,當客戶預測到某股票價格將要上漲,希望買進一定數量的該股票,但手頭卻無足夠的資金;或者預測到某股票價格將下跌,希望拋售這種股票,可手中又恰好沒有這類股票,很顯然如採用一般的交易方式,這時無法進行任何交易。而信用交易,在證券公司和客戶之間引進信用方式,即客戶資金不足時,可以由證券公司墊款,補足保證金與客戶想要購買全部證券所需要款的差額。這種墊款允許客戶日後歸還,並按規定支付利息。當客戶需要拋出,而缺乏證券時,證券公司就向客戶貸券。通過這些方式滿足了客戶的需要,使之得以超出自身的資金力量進行大額的證券交易,市場亦更加活躍。
(2)具有較大的杠桿作用。這是指信用交易能給客戶以較少的資本,獲取較大的利潤的機會。例如,我們假定某客戶有資本10萬元,他預計A股票的價格將要上漲,於是他按照日前每股100元的市價用自有資本購入1000股。過了一段時間後,A股票價格果然從100元上升到200元,1000股A股票的價值就變成20萬元(200元×1000股),客戶獲利10萬元,其盈利與自有資本比率為100%。如果,該客戶採用信用交易方式,將10萬無資本作為保證金支付給證券公司,再假定保證金比率為50%(即支付50元保證金,可以購買價值100元的證券)這樣客戶使能購買A股票2000股。當價格如上所述上漲後,2000股A股票價值便達到40萬元,扣除證券公司墊款10萬元和資本金10萬元後,可獲得20萬元(有關的利息,傭金和所得稅暫且不計),盈利與自有資本之比率為200%.顯然採用信用交易,可以給客戶帶來十分可觀的利潤.但是,如果股票行市未按客戶預料的方向變動,那麼採用信用交易給客戶造成的損失同樣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