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業因素如何影響證券市場價格
(一)系統信息
系統信息是指那些對所有上市公司未來經營狀況產生影響的信息,又稱宏觀信息,這些信息會引起股票價格整體水平的漲跌,包括宏觀經濟、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1.宏觀經濟信息
證券市場素有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之稱,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它表明證券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另一方面也說明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證券市場,宏觀經濟的好壞將直接引起證券市場的波動,而且宏觀經濟的走向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重要因素。影響股票價格變化的宏觀經濟信息主要有: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國經濟成就的根本反映,從長期來看,在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與該國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平均價格的變動與GDP的變動是一致的。但並不是簡單的GDP增長,證券市場價格就會上升,不同國家的情形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正相關,有的可能是負相關。因此,GDP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應該將GDP與經濟形勢結合起來綜合考察。
(2)經濟周期
西方經濟學家一般把經濟周期分為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隨著這四個階段的交替出現,股票市場也會隨之產生周期性波動。由於受人們預期的影響,股票價格指數會先於經濟周期的變動而變動,當經濟由蕭條走向復甦時,一方面市場仍然蕭條,實際的股利沒有增加,但是人們壓抑的需求正慢慢顯露出來,未來的市場前景看好,企業也積極為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制訂籌資計劃;另一方面,政府為了刺激增長會採取一系列經濟政策一創造寬松的經濟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外部條件。正是這些信息使得投資者對未來充滿信心,期望低價投資獲得未來的高回報,因此股票市場將提前復甦,股價開始上漲,股價指數先於經濟而上升。隨著經濟進入擴張時期,預期股利增加,企業紛紛籌資擴大規模,利率也開始提高,由於人們對未來股利充滿信心,股價會不斷的上漲,但到了經濟擴張的末期,由於資金成本過高,股價已上升至高位,投資者預期股價上升有限甚至下降。看空的預期使得股票價格提前下跌,股價指數先於經濟發展的減慢而下跌了。在經濟的收縮階段,股票價格急劇下跌,股票市場的收益率會向低於利率的方向轉化,於是人們紛紛逃離股票市場,致使股價一路下跌。在經濟的蕭條時期,股票市場非常混亂,股票價格動向不一,投資者擔心股利減少,因此股票價格提前達到谷底。這就是經濟周期對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不難看出,經濟周期是決定股票價格長期走勢的重要因素。
(3)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通貨膨脹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機制在通脹的不同階段有所不同,在通脹初期,由於經濟處於擴張期,貨幣政策寬松,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出現推動股票價格上升的力量。但通貨膨脹趨於高潮並引發金融緊縮時,通脹會影響收入和財產再分配,從而改變人們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影響到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運行,產生股票價格下壓的力量。但從總體上來看,通脹與股價呈反向變動關系,即通脹率上升,股價下跌;通脹率下降,股價上升。這意味著通貨膨脹與收益率是負相關的。通貨緊縮只會對宏觀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證券市場。
⑵ 中國股票價格變動與GDP增長之間有什麼樣的周期性變動關系
同所有商品一樣,股票在證券市場的價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常我們會通過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兩種方式來判斷股市價格的未來走向。技術分析是通過各種圖表、技術指標來研究股票市場行為,以判斷股票市場價格變化趨勢的方法。而基本面分析則是股市波動成因的分析,是對長線投資的定性分析。對基本面的分析其實也就是對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經濟因素的分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宏觀類影響因素(經濟形勢、經濟政策),二是中現類影響因素(行業與板塊),三是微觀類影響因素(上市公司及其財務狀況)。這三類因素是股票市場基本面分析的主要組成部分。具體而言,它們是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宏觀經濟政策分析、行業與板塊分析、上市公司及其財務分析及其他因素分析。一、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價格的重要性證券市場是整個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觀經濟的微觀主體,因此,證券市場價格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經濟問題。由於專業化和分工的日益深化,現代經濟體系中的環節、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更加相互依賴。緊密聯系。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券市場餓影響不僅是根本性的,而且是全局性的。同樣,作為經濟因素,產業或區域因素一般只會影響某個板塊即某個產業或區域的證券價格,公司因素則一般只會影響本公司上市證券的價格,它們一般不會對整個證券市場構成影響。而宏觀經濟因素則幾乎對每隻上市證券均構成影響,因而必然影響證券市場全局的走向。宏觀經濟因素的重要性還在於它的影響是長期的。由於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因而它的影響也就必然是長期性的。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宏觀經濟運行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常常呈現周期性變化,經濟周期一般經歷上升期、高漲期、下降期和停滯期四個階段。由於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它會隨著經濟周期性波動而變化,因此,當經濟處於停滯狀態時,企業表現出效益差、開工不足、設備使用率下降等症狀,繼而是社會失業率上升,受其影響,股票指數會走低;當經濟度過停滯期,開始緩慢上升時,股市會隨著人市資金量的增加而逐漸回穩;當經濟得到全面恢復,並進入高漲階段時,企業生產能力得以充分利用,市場銷售增加,利潤回升,股票指數會攀升;當經濟由高漲期進入下降期後,過熱的經濟會逐漸冷卻下來,企業產品又開始積壓,生產萎縮,利潤下降,股市會受其影響,而由「牛市」轉向「熊市」。 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時,還要注意二者之間變化的前後時間關系。由於股市綜合了人們對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較全面地「吸收」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反映出來的有關信息,這種預期自然也會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化,因此,股市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反映總是超前的。另外,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程度還受股市發育程度制約。一般而言,股市越成熟,經濟波動對其影響就越大;反之,影響則越小。在股市發展初期,股市的變化並不反映經濟形勢的變化,這主要是由於投機氣氛太濃,股市被少數資金大戶所操縱,被人為地推向巔峰或谷底。 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首先就得對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而完成這一任務就要分析各種經濟指標。反映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主要有:經濟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及其發展速度、失業率、物價水平、進出口額等。在這些指標中,有些指標的升降對股市漲跌有正向影響,有些指標的升降對股市漲跌有負向影響。三、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它的變化對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就業水平、居民收入、企業發展等都有直接影響,進而對股市產生較大影響。當國家為了控制通脹而緊縮銀根時,利率就會上升。一般情況下,利率上升,股價下跌。相反,利率下降,股價上升。貨幣政策主要有:利率政策、匯率政策、信貸政策等。 財政政策也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手段。一般來說,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不如貨幣政策那樣直接,但它可以光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然後再間接地影響股市。另外,財政政策中關於證券交易稅項調整措施本身就是股票市場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其對股市的影響力較大。財政政策主要包括公共支出政策、公債政策、稅收政策等,這些政策的變化對股市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進行基本面分析時要注意的重要問題。四、基本面分析在我國投資中的特殊地位 對於成熟的股票市場,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功用不同而已,但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中國股票市場,基本面分析卻有其特殊的意義,一者是技術分析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具備,即技術分析局限性極大,對股票投資者指導意義有限,二者是中國股市屬於「政策市」,國家政策對股市作用力度之強、影響范圍之廣是成熟股市所沒有的。 (一)、技術分析的市場環境不具備 除了自身缺點而使技術分析有較大的局限性外,中國股市的現實發展狀況也使技術分析的實用性大打折扣。經常進出股市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技術分析有時會完全失去作用。中國股市規模小、質量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盤子小的個股更容易被資金大戶所控制。在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漲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在我國一波行情能在數天之內走完全部歷程,時間快得連人們使用技術分析的工夫都沒有,股價波動也沒有什麼規律。所以,在中國股票市場上,道氏理論、艾略特理論發揮作用的市場基礎較薄弱。只有當股市達到一定的規模後,也只有當股市的變化與當時經濟發展狀況相聯系的時候,股市才能起到經濟「晴雨表」的作用,才有規律可循,技術分析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故在現實的中國股市上,技術分析因缺陷加局限,使其略遜基本面分析一籌。 (二)、政策對股市的特扶影響 中國股市的行政色彩異常濃厚,任何涉足股市的投資者都不能對此熟視無睹。中國股市是應改革開放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股市原本是為開辟一條有別於傳統融資方式的直接融資渠道而設計的,但在中國,這條直接融資渠道主要被用來為國企改革服務。為了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國企依然是國家政策的扶持重心,故為了使國企能從股市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必須保持股票市場大勢處於穩中有升的局面,只有這樣,投資者才會把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股市,因此,任何引起股市偏離「穩中有升」的事件都會引起管理層的注意。同時,又由於中國股市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穩定性差,投機氣氛濃,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的現象,所以政府的行政干預是少不了的,目前中國股市無處不留下了國家干預的烙印,故中國股市有「政策市」之稱。由此可見,基本面分析在股市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 中國股市規模小,行情容易被操縱。有時在一些假象的迷惑下,又會引來散戶的追漲殺跌,其結果是股票市場漲、跌均會過頭,這種超漲、超跌勢頭往往又不以管理層的意志為轉移,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市場微調手段的情況下,管理層就會不斷利用行政手段,改變調控方向,也就是政府的政策跟著市場的「調子(忽高忽低的行情)起舞(不斷改變調控方向)」。因此,中國股市波動的過渡性決定了政策調控方向的多邊性。然而,萬變不離其宗,保持股市「穩中有升」卻是管理層不變的意圖。 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很低,在所有企業中,上市企業更是鳳毛麟角,這說明中國股市規模還很有限,它一方面表明中國股市發展潛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表明管理層利用行政手段調控股市的空間依然很大。因此,作為投資者,只要把握住了政策的多變性與不變性,就能更好地把握管理層的政策趨向,做出與政策趨向相符的投資決策。
⑶ 股票市場上以 1000 元購入若干某股,以 1500 元賣出,忽略其他交易,這一環節使今年 GDP 增加多少
- 股票交易是一種二手經濟活動,不會直接對國內生產總值(GDP)造成影響,因此這一交易不會直接使今年GDP增加多少。GDP是反映國民經濟總體規模和增長情況的重要指標,臘喚它包括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四個方面的貢獻。一般來說,股票市場的表現會受到宏觀經濟、政策走向、企業盈利等因素輪沖凱的影響,從而對GDP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企業盈利可以增加股東的資產和財富,從而提高他們的可支配收判櫻入和消費能力,帶動經濟增長。總之,股票交易本身不會直接使今年GDP增加,但股票市場穩定和健康的表現對於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⑷ 根據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式分析我國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勢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
(4)股票平均價格與GDP變化題擴展閱讀: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⑸ 證券股票知識
1、道瓊斯股價平均簡渣數與美國的GDP數據是基本吻合的;
2、上證指數與中國的GDP數據沒直接關系;(中國GDP在改革開放之後,始終保持著8%以上的增幅(92年-2010年,平均9.9%,統計局官方數據),而上證指數在07年沖到6000多點之後,指數卻一路下滑到現在,這期間中國的GDP始終是維持在10%以上增長,今年除外)
3、在中國炒股,GDP數據只具有參考價值。
4、GDP數據與股市不對稱的可能原因:
A、中國並不是一個完全市場經濟的社會,中國的GDP主要通過固定資產投資、貿易(進出口)、內需(消費),固定投資包括政府投資,就是各種工程、鐵路建設、高速公路,數據就上去了,政府通常起笑咐者主導作用。
B、中國的股市並非成熟,過度投機炒作,只有通過差價來獲利,不過證監會最近對公司強制分紅已經出台了一些措碰薯施,但還有很多問題,股市上市必須通過發審委等,說白了還是政府把持。
作為證券從業人員,建議你不要看經濟數據來炒股(GDP、CPI、PMI),數據是可以造假的。
祝你好運!
⑹ 國內生產總值變動情況對證券市場有何影響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國經濟成就的根本反映。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長期來看,在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與國家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平均價格的變動與GDP的變化趨勢是吻合的。
下面分不同情況進行闡述: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這時證券市場將呈現上升走勢;
(2)高通脹下的GDP增長,這時表現為高的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失衡,而失衡的經濟增長必將導致證券價格下跌;
(3)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當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長時,政府可能採用宏觀調控措施以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樣必然減緩GDP的增長速度。如果宏觀調控措施十分有效,經濟矛盾逐步得以緩解,這時證券市場亦將反映這種好的形勢而呈平穩漸升的態勢;
(4)如果GDP增長由負轉正,表明惡化的經濟環境逐步得到改善,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下跌轉為上升;
(5)當GDP由低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時,表明低速增長中,經濟結構得到調整,經濟的「瓶頸」制約得以改善,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已經來臨,證券價格亦將伴之以快速上漲之勢;
(6) 如果GDP增長由正轉負,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上升轉為下跌;
(7)當GDP由高速增長轉向低速增長時,證券價格亦將伴之以下降之勢。
⑺ 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概述
第一節 宏觀經濟分析概述
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
1、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
2、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
3、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度與方向
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
總量分析法:對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總量指標的因素及其變動規律進行分析(如對國民生產總值、消費額、投資額、銀行貸款總額及物價水平的變動規律的分析等),進而說明整個經濟的狀態和全貌。總量分析主要是一種靜態分析,因為它主要研究總量指標的變動規律。同時,也包括靜態分析,因為總量分析包括考察同一時內各總量指標的相互關系。總量是反映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狀態的經濟變數,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量的總和;二是平均量和比例量。
結構分析法:對經濟系統中各組成部分及其對比關系變動規律的分析(如國民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的結構分析、消費和投資的結構分析、經濟增長中各因素作用的結構分析等)。如果對不同時期內經濟結構變動進行分析,則屬於動態分析。
總量分析和結構分析的關系:相互聯系。總量分析側重於總量指標速度的考察,側重分析經濟運行的動態過程;結構分析側重於對一定時期經濟整體中各組成部分相互關系的研究,側重分析經濟現象的相對靜止狀態。總量分析非常重要,但它需要結構分析來深化和補充,而結構分析要服從於總量分析的目標。
評價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變數
國民經濟總體指標
1、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2、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行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3、 失業率:是指勞動人口中失業人數所佔的百分比。
4、 通貨膨脹:概念、衡量的3種常用指標、影響經濟的2種方式、3種分類
5、 國際收支:一般是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本國居民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他往來中所首羨產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統紀錄。
投資指標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投資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經濟穩定與增長的一個決定因素。投資規模過小,不利於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投資規模安排過大,超出了一定時期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可能,又會造成國民經濟比例的失調,導致經濟大起大落。
依據投資主體的不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為
1、 政府投資2、 企業投資3、 外商投資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區別:直接投資者對被投資企業擁有控制權,而間接投資則沒有,只能取得利息和股息。
消費指標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提國民經濟各行業通過多種商品流通渠道向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供應的消費品總額。
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某一時點城鄉居存入銀行及農村信用社的儲蓄金額。儲蓄擴大者胡拍的直接效果就是投資需求擴大和消費需求減小。
金融指標
(1)、貨幣供應量:是單位和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存款和手持現金之和。
貨幣供應量三個層次:
流通現金(M0),指單位庫存現金和居民手持現金之和。
狹義貨幣供應量(M1),指M0加上單位在銀行的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指M1加上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
(2)、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
(3)、金融資產總量:手持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保險等其它資產的總和。
2、 利率(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本金的比率。
(1)、貼現率和再貼現率
貼現是銀行應客戶的要求,買進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據,或者說,購買票據的業務叫貼現。辦理貼現業務時,銀行向客戶收取一定的利息,稱為貼現利息或折扣,其對應的比率即貼現率。
再貼現是商業銀行由於資金周轉的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據再向中央銀行貼現時所適用的利率。對中央銀行而言,再貼現是做滲買進票據,讓渡資金。
(2)、同業拆借利率
同業拆借利率是指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其中拆進利率表示銀行願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銀行願意貸款的利率。拆進利率永遠小於拆出利率,其差額就是銀行的收益。我國對外籌資成本是在LIBOR利率的基礎上加一定百分點。
(3)、回購利率
回購利率是交易雙方在全國統一拆借中心進行的以債券為權利質押的一種短期資金融通業務,是指融資金融入方(正回購方)在將債券出質抵押給資金融出方(逆回購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由正回購方按某一約定利率計算的資金額向逆回購方返回資金,逆回購方向正回購方返還原出質債券的融資行為。該約定的利率及回購利率。
(4)、各項存貸款利率
在其它條件不變時,由於利率水平上浮引起存款增加和貸款下降,一方面是居民消費支出減少,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它會同時抑制供給和需求。利率水平的降低則會引起需求和供給的雙向擴大。
3、 匯率:是外匯市場市匯率是一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外匯匯率是由一國貨幣所代表的實際社會購買力平價和自由市場對外匯的供求關系決定的。降低匯率會擴大國內總需求;提高匯率會縮減國內總需求。
4、 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一國對債權的總和,用於償還外債和支付進口,是國際儲備的一種。一國的國際儲備除了外匯儲備外,還包括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頭寸。我國由於後兩者所佔比例較低,國際儲備主要是由黃金的外匯儲備構成。
財政指標
1、財政收入:指國家財政參與社會產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和,是實現國家職能的財力保證。
2、財政支出
在財政收支平衡條件下,財政支出的總量並不能擴大和縮小總需求。但財政支出的結構會改變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結構。在總量不變的條件下,兩者是此多彼少的關系。擴大了投資,消費就必須減少;擴大了消費,投資就必須減少。
3、赤字或結余: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差額即為赤字(差值為負時)或結余(差值為正時)。財政赤字有兩種彌補方式:一是通過舉債即發行國債來彌補;二是通過向銀行借款來彌補。
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證券市場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表明:
(1)證券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
(2)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因素。
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途徑:
a、企業經濟效益:宏觀經濟運行趨好,企業總體盈利水平上升,證券市場市值自然上漲。
b、居民收入水平:經濟周期處於上升階段/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拉動消費需求,增加相關企業經濟效益,促進證券市場投資需求。
c、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宏觀經濟趨好對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預期上升,「人氣」上升,證券市場平均股價走高。
d、資金成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國家相應的經濟政策變化,居民、單位的資金持有成本變化儲蓄與投資比例變化影響證券市場走向。
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 GDP變動(長期)上市公司行業結構與該國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平均價格變動與GDP變化趨勢相吻合。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證券市場呈上升走勢。
(2)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失衡的經濟增長必將導致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證券市場呈平穩漸升的態勢 。
(4)轉折性的GDP變動――當GDP負增長速度逐漸減緩並呈現向正增長轉變的趨勢時,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下跌轉為上升;當GDP由低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時,證券市場亦將伴之以快速上漲之勢。(我國實際)1990年至2003年間,我國證券市場指數趨勢與GDP趨勢基本一致,總體呈上漲趨勢。但部分年份里,股價指數與GDP走勢也出現了多次背離的現象。
2. 經濟周期變動,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運動中,股價伴隨經濟周期相應地波動,但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運動,股價波動是永恆的。 證券市場綜合了人們對於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證券市場的價格。
3. 通貨變動(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①溫和、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較小。通貨膨脹提高了債券的必要收益率,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②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而經濟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升。
③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可能從兩個方面影響證券價格:其一,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引起股價和債券價格下跌;其二,經濟扭曲和失去效率,企業籌集不到必需的生產資金,同時,原材料、勞務成本等價格飛漲,使企業經營嚴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閉。
④政府往往不會長期容忍通貨膨脹存在,因而必然會使用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來抑制通貨膨脹,這些政策必然對經濟運行造成影響。
⑤通貨膨脹時期,並不是所有價格和工資都按同一比率變動,而是相對價格發生變化。這種相對價格變化引致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從中獲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損失。
⑥通貨膨脹不僅產生經濟影響,還可能產生社會影響,並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
⑦通貨膨脹使得各種商品價格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企業未來經營狀況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證券投資的風險。
⑧通貨膨脹對企業的微觀影響表現為:通貨膨脹之初,「稅收效應」、「負債效應」、「存貨效應」、「波紋效應」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但長期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惡化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股價將受大環境影響而下跌。
⑨通貨緊縮帶來的經濟負增長,使得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銀行資產狀況嚴重惡化。而經濟危機與金融蕭條的出現反過來又大大影響了投資者對證券市場走勢的信心。
財政政策
(一)財政政策手段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國家預算(通過預算安排的松緊影響整個經濟的景氣,調節供需;財政預算對能源交通等行業在支出安排上有所側重將促進這些行業發展,該行業及其企業股票價格隨之上揚)
2、稅收(影響:a、投資者交易成本;b、傳遞政策信號)
3、國債(國債發行對證券市場資金流向格局有較大影響)
4、財政補貼
5、財政管理體制
6、轉移支付制度
(二) 財政政策種類(擴張、緊縮、中性)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①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證券市場價格上漲;
②增加投資需求和消費支出,企業利潤增加,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③市場需求活躍,企業經營環境改善,進而降低了還本付息風險,債券價格也將上揚。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①政府通過購買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勞務需求,激勵企業增加投入,提高產出水平,於是企業利潤增加,經營風險降低,將使得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上升。
②居民在經濟復甦中增加了收入,景氣的趨勢更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證券市場和債市趨於活躍,價格自然上揚。特別是與政府購買和支出相關的企業將最先、最直接從財政政策中獲益,有關企業的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將率先上漲。
③但過度使用此項政策,財政收支出現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和刺激供給增加,從而使整個證券市場的總體水平趨於上漲。
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全方位調控: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2)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
(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
(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貨幣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A、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通過貨幣乘數影響貨幣供給,即使是存款准備金的小幅調整,也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巨大波動
B、 再貼現政策
a、再貼現率: 短期政策效應:通過①影響商業銀行借入資金成本,影響商業銀行信用量②傳導機制,導致商業銀行提高對客戶的貼現率或提高放款利率,調整貨幣供給總量
b、再貼現資格條件:長期政策效用:發揮抑制或扶持作用,改變資金流向
c、 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政府債券),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
(2)、選擇性政策工具
A、 直接信用控制:通過規定利率限額與信用配額、信用條件限制、規定金融機構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方式,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
B、間接信用指導: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行為
3、貨幣政策的運作:
緊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貸控制。
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放鬆信貸控制。
4、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利率(影響明顯,反應迅速)
①利率是計算股票內在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利率上升,同一股票的內在投資價值下降,股票價格下跌。
②利率水平的變動直接影響到公司的融資成本,從而影響股票價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負擔,增加公司盈利,股票價格也將隨之上升。
③利率降低,部分投資者將把儲蓄投資轉成股票投資,需求增加,促成股價上升。
(2)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使市場上貨幣供給量增加,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熱情高漲,生產擴張,利潤增加,推動股票價格上漲。 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從而直接關繫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影響到國債市場的波動。
(3)調節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證券市場。
(4)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①當直接信用控制或間接信用指導體現從松或從緊貨幣政策時,會對證券市場整體走勢產生影響;
②當實行總量控制,通過直接信用控制或間接信用指導區別對待,反映當時的產業政策與區域政策時,會因板塊效應對證券市場產生結構性影響。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目標包括收入總量目標和收入結構目標。 收入總量調控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傳導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我國收入政策的變化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我國個人收入分配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政策。1979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對勞動者個人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企業職工實行按時、按件計酬,還輔以獎金、津貼、補助等分配形式,在經營方式上實行承包制和租賃制。
自1979年以來,對企業分別實行利潤留成,利潤遞增包干,工資總額與利稅增長掛鉤,第一、第二步利改稅,利稅分流等多項分配製度改革,提高了企業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了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在論述分配製度時突破性地指出:「確立資本、勞動、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技術作為生產要素的收入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技術勞動收入,二是技術專利轉讓收入,三是技術入股收入。技術專利有償轉讓的收入也是勞動收入。技術入股如果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則可獲得較大的技術股收入,屬於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
1、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影響證券市場
2、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大了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難度,從而從宏觀面和政策面間接影響證券市場的發展
(1) 國際金融動盪a、我國出口貿易增長減緩;b、利用外資數量下降導致我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失業率上升。
(2) 國際金融動盪國際收支不利外匯儲備下降
(3) 為刺激經濟和出口貿易增長財政收支難以平衡財政赤字和國債發行增加
3、國際金融動盪對我國證券市場相關市場、行業和上市公司的影響
(1)國際金融動盪對B股市場沖擊較大
(2)國際金融動盪影響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貿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影響其在證券市場上的表現
⑻ GDP與人均收入和股市的關系的問提
1說的並不讓人信服。
GDP與個人收入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人國民生產總值,一個人是個人總收入,從工廠產出,到最後個人收入,中間有n個環節的變數。---------------------------- 可以這么說,樓主問的是增長關系,並不是數量相等。 所以增長是有可能一致的,並不在於經歷過有多少個環節。
就現在的理論而言,一般來說,GDP增長,就代表整個國家經濟變得更加繁榮, 股市是虛擬的, 是反映實體經濟好壞的晴雨表, 所以股市也會增長。
打個比方,中國經濟如果現在好轉了, 那麼股市後面就會好起來,唯一需要指出的是, 有時間的延遲。 但是具體方向沒錯。
⑼ 試述宏觀經濟對政卷市場產生的影響
1. GDP變動(長期)上市公司行業結構與該國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平均價格變動與GDP變化趨勢相吻合。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證券市場呈上升走勢。 (2)高廳鄭銷通脹下的GDP增長――失衡的經濟增長必將導致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證券市場呈平穩漸升的態勢 。 (4)轉折性的GDP變動――當GDP負增長速度逐漸減緩並呈現向正增長轉變的趨勢時,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下跌轉為上升;當GDP由低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時,證券市場亦將伴之以快速上漲之勢。(我國實際)1990年至2003年間,我國證券市場指數趨勢與GDP趨勢基本一致,總體呈上漲趨勢。但部分年份里,股價指數與GDP走勢也出現了多次背離的現象。 2. 經濟周期變動,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運動中,股價伴隨經濟周期相應地波動,但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運動,股價波動是永恆的。 證券市場綜合了人們對於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證券市場的價格。 3. 通貨變動 ①溫和、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較小。通貨膨脹提高了債券的必要收益率,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②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而經濟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升。 ③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可能從兩個方面影響證券價格:叢指其一,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引起股價和債券價格下跌;其二,經濟扭曲和失去效率,企業籌集不到必需的生產資金,同時,原材料、勞務成本等價格飛漲,使企業經營嚴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閉。 ④政府往往不會長期容忍通貨膨脹存在,因而必然會使用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來抑制通貨膨脹,這些政策必然對經濟運行造成影響。 ⑤通貨膨脹時期,並不是所有價格和工資都按同一比率變動,而是相對價格發生變化。這種相對價格變化引致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從中獲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損失。 ⑥通貨膨脹不僅產生經濟影響,還可能產生社會影響,並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 ⑦通貨膨脹使得各種商品價格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企業未來經營狀況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證券投資的風險。 ⑧通貨膨脹對企業的微觀影響表現為:通貨膨脹之初,「稅收效應」、「負債效應」、「存貨效應」、「波紋效應」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但長期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惡化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股價將受大環境影響而下跌。⑨通貨緊縮帶來的經濟負增長,使得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銀行資產狀況嚴重惡化。而經濟危機與金融蕭條的出現反過來又大大影響了投資者對證券市場走勢的信心。 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一)財政政策 1、 財政政策手段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國家預算(通過預算安排的松緊影扮游響整個經濟的景氣,調節供需;財政預算對能源交通等行業在支出安排上有所側重將促進這些行業發展,該行業及其企業股票價格隨之上揚) 2)稅收(影響:a、投資者交易成本;b、傳遞政策信號) 3)國債(國債發行對證券市場資金流向格局有較大影響) 4)財政補貼 5)財政管理體制 6)轉移支付制度 2、財政政策種類(擴張、緊縮、中性)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①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證券市場價格上漲; ②增加投資需求和消費支出,企業利潤增加,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③市場需求活躍,企業經營環境改善,進而降低了還本付息風險,債券價格也將上揚。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①政府通過購買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勞務需求,激勵企業增加投入,提高產出水平,於是企業利潤增加,經營風險降低,將使得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上升。 ②居民在經濟復甦中增加了收入,景氣的趨勢更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證券市場和債市趨於活躍,價格自然上揚。特別是與政府購買和支出相關的企業將最先、最直接從財政政策中獲益,有關企業的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將率先上漲。 ③但過度使用此項政策,財政收支出現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和刺激供給增加,從而使整個證券市場的總體水平趨於上漲。 (二)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及其作用: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2)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 (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 (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貨幣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A、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通過貨幣乘數影響貨幣供給,即使是存款准備金的小幅調整,也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巨大波動 B、 再貼現政策 a、再貼現率: 短期政策效應:通過①影響商業銀行借入資金成本,影響商業銀行信用量②傳導機制,導致商業銀行提高對客戶的貼現率或提高放款利率,調整貨幣供給總量 b、再貼現資格條件:長期政策效用:發揮抑制或扶持作用,改變資金流向 c、 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政府債券),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 (2)選擇性政策工具 A、 直接信用控制:通過規定利率限額與信用配額、信用條件限制、規定金融機構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方式,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 B、間接信用指導: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行為 3、貨幣政策的運作: 緊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貸控制。 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放鬆信貸控制。 4、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利率(影響明顯,反應迅速) ①利率是計算股票內在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利率上升,同一股票的內在投資價值下降,股票價格下跌。 ②利率水平的變動直接影響到公司的融資成本,從而影響股票價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負擔,增加公司盈利,股票價格也將隨之上升。 ③利率降低,部分投資者將把儲蓄投資轉成股票投資,需求增加,促成股價上升。 (2)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使市場上貨幣供給量增加,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熱情高漲,生產擴張,利潤增加,推動股票價格上漲。 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從而直接關繫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影響到國債市場的波動。 (3)調節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證券市場。 (4)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①當直接信用控制或間接信用指導體現從松或從緊貨幣政策時,會對證券市場整體走勢產生影響; ②當實行總量控制,通過直接信用控制或間接信用指導區別對待,反映當時的產業政策與區域政策時,會因板塊效應對證券市場產生結構性影響。 (三)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概述 收入政策目標包括收入總量目標和收入結構目標。 收入總量調控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傳導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2、我國收入政策的變化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我國個人收入分配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政策。1979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對勞動者個人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企業職工實行按時、按件計酬,還輔以獎金、津貼、補助等分配形式,在經營方式上實行承包制和租賃制。 自1979年以來,對企業分別實行利潤留成,利潤遞增包干,工資總額與利稅增長掛鉤,第一、第二步利改稅,利稅分流等多項分配製度改革,提高了企業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了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在論述分配製度時突破性地指出:「確立資本、勞動、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技術作為生產要素的收入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技術勞動收入,二是技術專利轉讓收入,三是技術入股收入。技術專利有償轉讓的收入也是勞動收入。技術入股如果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則可獲得較大的技術股收入,屬於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三、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 (一 )國際金融市場動盪通過人民幣匯率預期影響證券市場 (二)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大了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難度,從而從宏觀面和政策面間接影響證券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