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貨幣政策分析股票價Ơ
一、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一般商品的定價通常是以該商品的生產成本為基礎來決定的。而股票相對獨 立於實體經濟,沒有所謂的生產成本,其價格決定和運行有自己喊陵特殊的規律。有 關股票的一般定價理論認為,股票的價格等於其未來收入流的現值,即股票價格 是由預期收益和貼現因子共同決定的,其一般表達式如下:
P0:股票的現值Dt:為投資者第t期的股息r:本期的利率或貼現率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如調控利率、基礎貨幣、准備金等)首先直接改變模型的分母(貼現率),引起股票價格的變動。當然,貨幣政策變動還可能通過各種傳導途徑(如利率傳導途徑、匯率傳導途徑、信貸傳導途徑以及股票市場傳導途徑等)最終影響總需求和經濟增長率,引起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投資者的股息收入(分子)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導致股價發生變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貨幣政策對股價的影響是從兩方面進行的。我將貨幣政策通過改變定價分母影響價格稱為直接影響;通過改變分子影響股票價格稱為間接影響。 (一)貨幣政策對股價的直接影響 貨幣政策對股價的直接影響是指貨幣政策的變化(或貨幣政策工具的執行),如利率調整,直接改變了股票的貼現率,從而導致金融市場上各種資產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資金的流動方向,最終影響股票價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居民與企業持有一系列的資產,包括股票、債券、存款等金融資產和耐用消費品、房地產等實物資產,他們根據各種資產的邊際收益和流動性來確定各種資產之間的比例。當利率或貨幣供應量發生變化時,各種資產的邊際收益也相應發生變化,原來的均衡資產結構被打破,居民和企業就將根據新的邊際收益來調整各資產之間的相對比重,要求的轉移必然導致價格的變化。 當中央銀行調低利率時,說明債券的收益曲線下降,債券的價格上升。相對於鄭猛戚上升的債券價格,股票對居民和企業更具有吸引力,股票的社會需求就增加,從而拉動股價上升。 在我國,現行的尚未完全市場化的利率制度雖然使股市對利率敏感程度不如國外,但是利率的變化對股市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利率的每一次調整前後都有一定的波動,一般情況下,調息公布當日,股市大盤都是高開低走、調整、整固(市場慢慢吸收和消化),兩三日後形成一大的上升浪。我國股市知李的快速發展也與持續的實際利率較低是分不開的。從%年起,我國連續8次下調利率,利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人們從原來的部分儲蓄轉到股市以獲取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收益。 (二)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間接影響 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間接影響是指貨幣政策的變化通過利率、匯率、信貸、資產價格等途徑影響實質經濟增長,又稱股市「基本面」,使得投資者從發行股票的企業獲得的股息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對股價的形成和變化產生影響。如擴張性貨幣政策使股票價格上升、緊縮性貨幣政策使股票價格下跌。 因為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間接影響主要是改變投資者將獲得的未來收益來影響股票價格,而在當期可能獲得的未來收益又依賴於投資者對企業盈利和股息分配的預期,所以,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間接影響關鍵在於改變市場參與者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期,進而將這種預期反映到股票價格中,因此可以將這種貨幣政策影響股票價格的方式簡化為通過改變投資者的預期來影響股票價格。 二、股票價格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微觀主體的資產選擇行為會影響各種資產需求量的變動,當然也包括資金在貨幣形態和股票之間的相互轉化,但是,這是否是一種普遍行為以及會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卻是由經濟結構決定的。一般來說,只有在深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和金融資產種類足夠多樣化時,資產選擇才能成為微觀主體的普遍行為,才能對宏觀經濟金融運行造成重大影響。 因此,如果將資產選擇看成是一個市場的話,那麼需求和供給條件的同時滿足是其基本條件。資產選擇的需求條件是較高的收入水準而產生的資產多元化需求。由於資產需求與收入水平正相關,在收入水平相對低下時,人們在保證基本的消費支出後沒有多少剩餘,缺乏進行資產選擇的物質基礎,基本沒有在不同的資產之間進行選擇的需求,對股票等奢侈品尤其如此,這時資產選擇不具有普遍性。只有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儲蓄余額較多時,才可能形成資產多元化的需求,在不同的資產持有形式之間進行選擇,以規避風險或謀求資產增值。而資產選擇的供給條件單一或相互之間缺乏可替代性,即使有資產選擇的需求,也無多少資產可供選擇,這樣才會在較大規模上引起資產需求量的變化。 很顯然,股票市場的發展會強化資產選擇行為,而股價的波動將引起較大規模的資金在股票和貨幣形態之間進行轉移,從而對貨幣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一)股票價格對貨幣需求的影響 股價及其變化之所以能影響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改變了貨幣需求的穩定性。在假定短期實際經濟不變即收入不變的條件下,股票價格變動對貨幣需求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1、財富效應。股票價格的上升意味著人們名義財富的增加,居民收入上升,貨幣需求相應增加。2、交易效應。股票作為一種金融商品,其交易也需要憑借媒介物—貨幣的作用來實現,股價的上漲往往伴隨著股市交易的擴張。成交量越大,需要用來完成媒介作用的貨幣越來越多,相應的,對貨幣的需求也越大。3、替代效應。股票價格上升,會使得人們調整自己的資產結構,多持有股票,少持有貨幣,貨幣在人們的資產組合中的比例下降,會降低貨幣需求。股價變動對貨幣需求的凈影響由這三方面的效應共同決定,財富效應和交易效應增大了貨幣需求,而替代效應則減少了貨幣需求。 一般而言,財富效應大於替代效應,所以,股價上揚一般會增加對貨幣的需求。在股票市場對貨幣需求產生的財富效應、資產組合效應、交易效應、替代效應等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中,增加貨幣需求的力量(財富效應、交易效應等)超過降低貨幣需求的力量。從邏輯上來說,這些新的需求是要有相配套的一定量的貨幣供給予以滿足的,而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依然沒有考慮這種因股市發展和活躍帶來的不斷增長的貨幣需求,從而貨幣供應規劃仍按照從前僅僅針對實際經濟的做法,在傳統的貨幣交易方程(MV=PY)基礎上,仍然並將繼續根據GDP增長目標、物價控制目標及某個一定的貨幣流通速度變化水平,來規劃、制定貨幣供應目標。由於這種貨幣供應政策忽視了股票市場的貨幣需求效應,相對其要達到的目標(如GDP增長)而言是不適應的,從而影響其目標的實現。在相當部分資金被用於滿足證券市場貨幣需求的情況下,用於保持實體經濟增長的貨幣和流動性相對偏緊,從而影響了實體經濟的回升。有學者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需求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需求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即股票價格上升、交易量擴大,導致貨幣需求相應增加。 (二)股票價格對貨幣乘數和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 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進行監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後者和具有信用貨幣創造能力。貨幣乘數則是這一創造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它決定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能力,也因此影響貨幣政策對企業和居民消費行為的調控程度。貨幣乘數是貨幣供應量與基礎貨幣的比率,如果乘數較大,意味著貨幣政策的「杠桿效應」也較大,則中央銀行只需要發放或回收較少的基礎貨幣操作就能達到預期的政策目標。 根據喬頓模型,貨幣乘數為: m=(1十k)/[r(1+t+g)+k1 k:現金漏損率;r:法定存款准備金率;t: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比率;g:政府存款比率 一般來講,r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而k、t和g則是由居民、企業和政府的行為共同決定的,這說明貨幣乘數的內生性相當強。隨著經濟貨幣化程度的提高,巨大的股票存量和股價的過度波動更加增強了貨幣乘數的內生性。股價的波動會造成現金、活期存款、儲蓄存款等貨幣性資產與股票等非貨幣性資產的相對價格的變動。居民和企業將根據不同資產的收益率進行投資結構調整以達到風險和收益的均衡,引起k、t的變化,從而貨幣乘數發生相應變動。如果股價持續上漲,則股票的實際收益率將超過風險較低的貨幣性資產的實際收益率,那麼居民和企業就會將持有的一部分貨幣性資產轉換為股票,也可能將儲蓄存款轉為活期存款或現金以滿足增長的投機性需求。這種資產之間的轉化引起k、t發生變化,導致貨幣乘數也發生變動,貨幣乘數內生性增強,股票的內在性質決定了股價的過度波動,這就破壞了貨幣乘數的穩定性,導致貨幣乘數的可預測性下降。這樣,中央銀行根據預測的貨幣乘數來調節貨幣供應量的能力就被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效果也因為貨幣乘數的波動而變的不可確定。 股價的上漲還會導致貨幣的流動性增強。隨著股票的名義價值上升,其內含收益也上升,則貨幣的收益相對下降,那麼在短期內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居民和企業的流動性偏好上升,願意持有更多的現金和活期存款,導致M。、Ml增長過快,貨幣的流動性增強,即Mz迎以2比率持續上升;相反,股價的下跌則會導致貨幣的流動性下降。
② 貨幣政策與股價的關系有什麼理論
1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利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宏觀經濟,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性手段。貨幣政策分為一般性貨幣政策和選擇性貨幣政策以及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它們又稱為貨幣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寶」。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與一般金融機構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貨幣流動性過剩,需要收縮銀根時,就會賣出證券,相應地收回一部分基礎貨幣,減少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也就是減少了市場中流動的貨幣總量。相反,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流動性不足,需要刺激經濟發展時,就會放鬆銀根,買進有價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量,直接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從而達到向市場輸血,刺激經濟發展的作用。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入債券,相當於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一個利好,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漲。
再貼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制定或調整再貼現利率,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金融政策。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於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的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過程。提高再貼現率,增加了存款貨幣銀行從中央銀行借款的成本,相當於收縮了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利空,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跌。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本來是為了保證支付的,但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產品」,就是賦予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職能,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就增加,市場流動性就縮小,這對股市來說是利空,一般情況下股市應看跌。
②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經濟領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貸而採用的信用調節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包括間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和間接指導。與一般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不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對貨幣政策與國家經濟運行的影響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是對個別部門、個別企業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貸採用的貨幣政策性調控。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可以作用於貨幣政策的總體目標。比如對證券市場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和消費者信用進行控制時,會對整個貨幣政策產生影響。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證金比率、印花稅等進行調節,可以控制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量,抑制過度投機,或者提高市場的活躍度。選擇性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有大有小,如果直接針對整個股市進行調節,那麼影響是巨大的。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其目的就是為了遏制當時的過度投機行為。2008年4月24日,印花稅稅率又調回到1‰,這是因為當時股市已經處於熊市,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如果選擇性貨幣政策是對其他個別行業或區域進行調節,其影響則是短期和局部的。
③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內容繁多,概括起來為直接信用控制和間執著信用控制兩類。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規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額,規定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間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其他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度相對較弱。
總之,無論是哪種貨幣政策,如果政策有利於貨幣的放鬆,增加整個社會或股市的資金總量,那麼該政策就對股市的上漲有利,相反會抑制股市的上漲。但是,市場流動性過剩會帶來通貨膨脹,過緊的貨幣政策又會出現通貨緊縮。
③ 我國股票價格和通貨膨脹的關系分析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需要學術性的進行分析的,那麼既然在問答里提出來了,策略吧股票配資平台就簡單的回家幾點:
1、在通膨脹情況下,政府一般會採取諸如控制和減少財政支出,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在通脹水平很高時(CPI>5%),股市實際收益率與通脹水平負相關;而在通脹水平溫和時,股市實際收益率與通脹水平正相關。總之,通貨膨脹前期對股市利好,人們會買股票防通脹,後期泡沫大了,風險大。通貨緊縮對股市利空,後期同樣是機會,機會是跌出來的。
2、分析通貨膨脹對股票行市的影響,應該區分不同的通貨膨脹水平。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很低(如5%以內)時,危害並不大且對股票價格還有推動作用。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增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多,開始時一般能刺激生產,增加公司利潤,從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會使股票更具吸引力,於是股票價格將上漲。當通貨膨脹率較高且持續到一定階段時,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個經濟形勢會變得很不穩定。這時,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會變得飄忽不定,企業利潤前景不明,影響新投資注入。另一方面,政府會提高利率水平,從而使股價下降。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價水平將顯著下降。通脹過高並不直接打擊股市。理論上通脹越高,放在銀行的錢貶值越快,人們會把更多錢拿出來買房、買股,股、房都會越高。通貨膨脹是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一個重要宏觀經濟因素。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壓抑股票市場的作用。
④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2-0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⑤ 論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政策的關系
從經濟學原理來講,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影響到股票市場價格。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影響到資本市場,會引起股票市場價格變化。
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大河有水),人們持有更多的貨幣,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加,購買股票的力量大幅增強,從而引起整個股票市場價格上升(小河滿);當貨幣供應量減少時(大河沒水),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減少,購買股票的力量減弱,從而引起整個股票市場價格下降(小河干)。
若從利率的角度來看,貨幣供應量增加,利率水平就會下降,投資支出就會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因而引起消費支出的增加,上市公司利潤增加,刺激股票購買力,促使股票價格提高;反之,股票價格將會下降。
⑥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赤字具有擴張社會總需求的功能,可以讓證券市場的資金供給相對充裕從而促進證券市場的繁榮發展。
但是,如果過度使用財政赤字政策,在財政支出出現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得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2)稅收主通過企業和消費者這兩方面影響證券市場。
1、如果一國的稅負增加,將會影響企業經營的積極性,影響居民的投資熱情,進而影響證券市場的發展。
2、如果一國的稅負減少,直接引起證券市場價格上漲增加投資需求和消費支出又會拉動社會總需求,而總需求增加又反過來刺激投資需求,從而使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企業利潤;利潤增加,又將刺激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利潤總額,從而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因此,稅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在這些影響之間尋求平衡。政府應該充分衡量財政收入與企業消費者積極性之間的關系。
(3)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用於農業、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的薄弱部門和瓶頸產業的發展,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國債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
另外,國債的發行對證券市場資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較大的影響。國債是證券市場上重要的交易券種,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轉變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要創新企業籌資方式,重視吸收知識資本,以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分配過程中充分考慮知識資本所佔的份額,對收益進行合理分配,設置有關知識資本的財務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與資本評價指標體系,對財務管理的知識資本績效進行准確評價。
加大對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發支持投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加快企業財務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轉變。
在分析政策措施將會產生的影響時,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論闡述,而是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入中國證券市場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確的把握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的特徵。
(6)我國股票價格對貨幣政策擴展閱讀
(1)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對社會供求的總量平衡產生影響,財政的投資力度和投資方向直接影響和制約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
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等。其種類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2)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這將會直接增加微觀經濟主體的收入,促進消費和投資需求,從而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進而推動股價的上漲。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這將會直接擴大對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刺激企業增加投資,提高產出水平,改善經營業績;同時還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資和消費能力增強,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此時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趨於上漲。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行規模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將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
4,增加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刺激供給增加,從而改善企業經營業績,推動股價上揚。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利於擴大社會的總需求,將刺激經濟發展,而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則在於調控經濟過熱,對上市公司及其股價的影響與擴張性財政政策所產生的效果相反。
(3)宏觀調控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
證券市場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或抑制經濟過熱,或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的證券市場是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國有成分比重較大、行政干預相對較多、階段性波動較大、投機性偏高、機構投資者力量不夠強大等,由此導致證券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反應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⑦ 202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如下:直接針對股市的政策影響,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是決定股市發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當初是為國企改革服務,實現國企脫貧的目標。為國企提供融資場所成為股市的使命,一直貫穿中國股市十幾年。隨著國企脫貧目標的實現,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也在發生轉變,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國有經濟在競爭性行業中逐漸退出,健全的資本市場成為政府有效管理國有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場所。因此,股權分置改革得到了國資委的支持。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
⑧ 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1)央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時,公眾手中將持有更多的貨幣,在替代效應的作用下,公眾會增加對以股票為代表的金融資產的配置。新增貨幣追逐既定數量的股票,會促使股市繁榮,推升股票市場整體價格水平。(2)寬松的貨幣政策使企業的融資需求易於得到滿足,這一方面有利於企業擴大對金融領域的投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股東,特別是企業「大小非」通過減持股票來獲取資金的意願;二者共同作用也會促使股價上升。(3)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提升公眾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公眾會增持股票資產以抵禦通脹風險,進而會推動股票價格上升。(4)中國股市歷來是一個資金加情緒推動的市場,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增強公眾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基於對未來利潤回報的良好預期,公眾也會增持股票,提升股價水平。(5)從股票的內在價值看,擴張性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通脹預期會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在與良好的利潤回報相結合後,二者會提升股票的內在價值和估值水平,從而在理論上為股票價格的上揚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央行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時,股票價格理論上會做出相反的變動。當然,貨幣政策的「松」「緊」與股票市場漲跌的同步性,僅在理論層面上成立,由於貨幣政策的制定、實施存在時滯效應,金融市場的不完全性依然存在,加之股票價格變動通常具有先行性,因而在實際運行中,這些因素都會使貨幣政策對股市的短期影響並不一定嚴格遵循上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