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次新股有哪些股票
次新股如下:
1、三峽能源(600905);2、愛美客(300896); 3、金龍魚(300999);4、中金公司(601995);5、大全能源(688303);6、康希諾(688185);7、貝泰妮(300957)8、恩瑞浦(688536)9、固德威(688390); 10、派能科技(688063);11、和輝光電(688538);12、恆玄科技(688608);13、中望軟體(688083);14、財達證券(600906); 15、東鵬飲料(605499);16、德業股份(605117)小17、中信博(688408);18、聯泓新科(003022)。
次新股一般是上市時間較短的品種。發行制度改革後,各方面對上市公司IPO發行的管控更加嚴格。因此,能夠在證券市場發行上市的次新股質量普遍較好,相當一部分分支機構屬於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此外,在相對牛市中,次新股的市場定位相對較高,但在弱勢環境下,次新股的定位會明顯降低。
一、面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次新股上市後可能會出現持續的寬幅震盪走勢,股價會進一步波動和下跌。因此,一般來說,次新股的估值水平相對較低,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二、次新股質量好,沒有歷史包袱。從市場來看,次新股上市時間相對較短。雖然前期股價也隨市場同步波動下跌,但與其他股票相比,次新股上行阻力相對較輕。一旦反彈行情啟動,次新股將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如果近期次新股上市量能夠匹配,很可能再創上市新高,進一步擴大上漲空間。事實上,如果我們追蹤歷史市場,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運行規律。每次市場反彈,次新股都會出現強勢的短線品種,甚至次新股可能會引領短線行情。
3.流通盤面小,市值低,容易被資金炒作;
4.IPO時間短,沒有歷史的持倉壓力;
5.新股連續漲停後,大量散戶因獲利豐厚賣出股票,機構和游資可以輕松收集籌碼;
6.次IPO板塊人氣旺盛,交易頻繁,換手率相對較高,機構和熱錢出貨相對困難;
7.新上市公司未發布業績公告,股東持股仍處於限售期。一般不會突然發布股東減持或業績下滑等壞消息。
㈡ 雲南葯妝巨頭「登堂入市」:靠賣護膚品起家,成為全國第一
文/賀賀
對比已上市的美妝公司,薇諾娜的品牌獨特性足以顯現。依託於雲南豐富的植物資源,又由雲南鼻祖級天然葯物公司滇虹葯業孵化,薇諾娜自「出生」就散發著天然的光芒。初逢滇虹葯業主業變化的大背景,品牌成長初期優先順序並不高,一直以虧損為主。
自2012年,滇虹葯業將「薇諾娜」品牌相關資產業務予以剝離,並將「薇諾娜」產品相關的商標、專利、域名等資產以及「薇諾娜」產品的技術、配方的所有權轉讓給貝泰妮。2017年左右,公司銷售額達到5億元,近年來公司銷售額一直增速上升。其一上市,或將成為雲南上市企業行列再一猛將。
近日,雲南貝泰妮生物 科技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泰妮」或「公司」)發布消息稱,公司創業板上市注冊申請於近日獲證監會批復通過,本次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6360萬股,預計融資15.3469億元。
可能說到貝泰妮,或許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沒聽說過,但如果說薇諾娜的話,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貝泰妮成立於2010年,通過應用純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溫和、專業的護膚護理產品,重點針對敏感性肌膚。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營銷為一體,定位於皮膚 健康 互聯網+的大 健康 產業集團。
薇諾娜是貝泰妮旗下核心品牌,專注於敏感肌膚產品研發,採用基於皮膚學級的方式,運用高 科技 生物技術研發專業醫學的護膚產品,同時是國內首個提出葯妝概念的醫學護膚品牌。自2012年引入國際資本後,開始進入公眾視線,目前在全國醫院覆蓋率超過70%、處方率超過200萬例。公司總部、原料採集與行業平台級研發中心均坐落於雲南。
化妝品板塊可以說是一個極其優質的 賽道,不僅消費者購買力強大,售價、毛利率、天花板也足夠高。
且隨著消費升級、化妝品產品升級,中國的高端化妝品的增速快於大眾化妝品。護膚品作為化妝品市場中的第一大品類,近年來消費者愈發重視產品效果、成分、功效等性能,需求存在精細化和差異化,葯妝概念越來越被消費者重視選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至2023年中國葯妝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上世紀90年代,全球葯妝市場年銷售額只有區區幾億美元,2017年已達到417億美元。其2010年至2017年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達11%,大大超過全球醫葯市場的實際年增長率。
尤其是在近年來中國消費品市場增速下降到了個位數,葯妝市場卻保持了兩位數高增長,規模從2010年的110億元增至2017年的625億元。2010年至2017年,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8.16%。前瞻推測,未來五年中國葯妝市場將保持較快發展的速度發展,2025年中國葯妝市場規模將達到1250億元。
可以看出,葯妝市場上升至萬億級規模也未嘗沒有可能。尤其是在天然葯植物資源豐富的雲南,更是大有可為,雲南白葯近年來也推出了系列面膜等產品來布局葯妝市場。
此前,長期占據中國葯妝市場的一直是外資葯妝品牌。但以薇諾娜、玉澤等為代表的中國葯妝新銳本土品牌也相繼崛起,市場佔有率也一度趕超國際品牌。尤其是薇諾娜,區別於其他以線上營銷為主的品牌,薇諾娜以穩定的線下渠道基礎發展線上銷售,觸角更加強有力。
目前,貝泰妮產品已在國內相應細分市場中占據了比較高的市場份額,已與知名國內外化妝品品牌如薇姿、理膚泉、雅漾及屈臣氏露得清等展開直接競爭。據歐睿咨詢統計,從市佔率看,薇諾娜從2013年2.1%提升至2019年20.5%,超越雅漾成為第一,而老牌國際葯妝雅漾的市佔率逐年下降(28.9%至14.5%)。
雲南上市企業數量並不算多,但平均市值居高,貝泰妮的上市,無疑是又為雲南上市企業行列再添一名猛將。
從營收上來看,2017年至2020年,貝泰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49.98%和52.30%。貝泰妮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80億元至4.18億元,同比增長19.30%至31.23%;歸母凈利潤為0.64億元至0.72億元,同比增長18.75%至33.60%。
貝泰妮表示,本次上市計劃融資15億,其中約6.91億元用於營銷渠道及品牌建設項目、4.38億元用於中央工廠新基地建設項目、3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以及1.05億元用於信息系統升級項目。
當然,貝泰妮的上市之路並不簡單,接下來不僅要面對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還有自身成長的風險,融資計劃里資金流向,近一半的資金將用於營銷渠道和品牌建設,這也側面說明其獲客成本不斷在上升,而如何打破這一壁壘,平衡收支,也是當務之急。
㈢ 特一葯業未來前景
不太樂觀。主業下滑,理念滯後 。特一葯業的主營業務包括中成葯品、化學制劑葯品、化學原料閉野葯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葯品制劑產品涵蓋了止咳化痰、補腎、抗感染、心腦血管和消化系統用葯等方面。2020年全年總營收6.33億元,下降31.31%;凈利潤4381.65萬元,下降74.48%;歸母扣非凈利潤3415.24萬元,下降78.24%。
拓展資料:
醫美賽道已持續活躍半年有餘,隨著關注度不斷提升,一些上市公司紛紛開啟轉型醫美之路,特一葯業便是其中之一。但是特一葯業本身經營存在下滑嚴重、產品結構競爭力不足、家族式經營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突擊轉型醫美能否得到市場認可?
轉型醫美引關注
5月19日,特一葯業發布公告,擬出資1億元設立廣東特美健康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暫定),該公司將作為特一葯業集團的大健康產業投資運營平台,發展方向為:全力布局醫美服務領域的開發和投資;以特一葯業中葯產品,如皮膚病血毒丸針對青春痘和金匱腎氣片對治療脫發的臨床研究為契機,大力開發及引進醫美上游品種;結合止咳寶片產品的經驗和品牌等優勢,推動開發具有清咽利嗓功能的便於攜帶和使用的健康消費品;直接或通過產業基金、並購基金等方式收購大健康產業相關標的。
公告發布之後,特一葯業股價連續兩日漲停。比起股價,特一轉債的漲勢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甚至出現單日暴漲45%的「奇跡」。上述公告發布當日,特一轉債開盤租察大漲,隨後觸及20%盤中熔斷紅線,不得不停牌30分鍾;復盤後,特一轉債僅有一筆交易便觸轎型喊及30%熔斷紅線。尾盤結束後統計,僅用5筆交易,特一轉債單日便漲了45%。
自去年10月愛美客上市之後,醫美賽道便出現一波接一波的高潮。先是玻尿酸三劍客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連創新高;而後今年3月貝泰妮的上市又繼續為醫美賽道加火添柴。醫美龍頭愛美客市值已超1300億元,貝泰妮上市兩個月,市值也已超1100億,靜態市盈率分別達到了298倍和202倍
隨著醫美概念熱度的不斷提升,市場上開始出現突擊轉型的上市公司。如今年4月以來,奧園美谷轉型美麗健康業務的動作頻頻,連續簽署多個戰略合作協議,股價不到一個月即實現翻倍;金發拉比於4月1日宣布,擬以2.38億元受讓懷化問美所持有的醫療美容企業韓妃投資402.35萬元出資的標的股權,截至目前股價漲幅超190%。
㈣ 2021年新股清單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次新股的概念,指的是新上市的股票,一般都是上市不到一年的股票,今年沒有明顯的炒作或者分紅。所以次新股更有潛力,受到很多投資者的追捧。那麼,今年的次新股是什麼呢?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閱讀2021年次新股清單。
2021次新桐判股一覽
一、三峽能源(600905);
2、愛美客(300896);
三、金龍魚(30099);
四、中金公司(60195);
5.大全能源(688303);
六、康希諾(688185);
七、貝泰妮(300957);
8、恩瑞浦(688536);
九、固德威(688390);
十、派能科技(688063);
和輝光電(688538);
12、局穗改恆玄科技(688608);
13軟體(688083)
財達證券(600906)
15.東鵬飲料(60549);
16、德業股份(60517);
中信博(688408)
18、聯鴻新科(003022)。
以上是2021年次新股清單,希望對遇到此類問題的小夥伴有所幫助族余。
㈤ 醫美上市公司龍頭股有哪些
醫美上市公司龍頭股:1、長江健康002435:鄭州東方女子醫院含有醫療美容科,開展皮膚護理相關服務。 2、奧園美谷000615:收購醫美機構浙江連天美55%股權,連天美兩年承諾凈利潤累計不低於1.57億,公司兩年凈利潤一致預期為1.23、2.20億元,累計約占公司凈利潤的45%。3、朗姿股份002612:醫美行業龍頭,控股「米蘭柏羽」、「晶膚醫美」和「高一生醫美」三大國內醫美品牌,戰略投資韓國著名醫療美容服務集團DMG;在成都、西安兩大西部核心城市初步形成了一家大型整形醫院加多家小型連鎖門診/診所的醫療美容機構體系;18年醫療美容收入4.79億元,營收佔比18.01%。4、哈三聯002900:公司生產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用於創面癒合與皮膚修復。5、新華錦600735:子公司青島利百健涉及整形美容領域。 6、貝泰妮300957:子公司昆明薇諾娜主要從事醫療美容服務,具體包括激光、微針等美容服務。
三、拓展資料:
醫美行業上市公司有:1、貝泰妮: 2020年凈利潤5.44億,同比增長31.94%。子公司昆明薇諾娜主要從事醫療美容服務,具體包括激光、微針等美容服務。 2、光莆股份: 2020年凈利潤1.35億,同比增長-21.84%。2018年,收購重慶軍美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踏出布局醫美產業的第一步;軍美醫院是重慶市衛生局批準的一級整形美容專科醫院,具備開展三級及三級以下整形手術資質,在當地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現設有整形外科、皮膚美容科、微整形科、口腔科等科室。 3、愛美客: 2020年凈利潤4.4億,同比增長43.93%。公司下遊客戶主要為醫院、醫美機構及經銷商。 4、新華錦: 2020年凈利潤4473萬,同比增長-38.48%。子公司青島利百健涉及整形美容領域。
㈥ 「功效護膚第一股」,薇諾娜憑什麼
文 / 穀雨
來源 / 美商社(NewMSS)
( 本文共2779字,閱讀大約需9min )
3月25日,雲南貝泰妮生物 科技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泰妮)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發行價為47.33元/股,發行數量6360萬股,合計募資30.10億元。
也許你不知道貝泰妮,但你大概率聽說過他的子品牌、敏感肌護膚第一品牌——薇諾娜。
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根據膚質選擇合適的護膚品已經成為了共識,安全而又有顯著的功效是人們選擇護膚品的重要因素。
無論是毫不相乾的食品、服飾銷售中,還是各種網文、段子中,「敏感肌能用嗎」成了萬能的調侃金句,總能引起「哈哈」聲一片。盡管是調侃,但不可忽視的是,敏感肌護膚已成為市場熱點。
都說風口上的豬都能起飛,但在風口上干到行業第一卻不容易,貝泰妮崛起背後的故事令人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貝泰妮摸爬滾打成為賽道老大的往事。
01 十年磨一劍,選對賽道是關鍵
在薇諾娜誕生的2010年,當時的中國市場上充斥著各種來路不明的「葯妝」,且這些葯妝又被頻頻曝出含激素、非法添加等問題,導致消費者「爛臉」。在功效護膚需求明顯,而市場亂象頻發的背景下,消費者將目光轉向專業的皮膚護理和專業醫生指導。
這樣的環境之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朱學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鄭志忠,上海長征醫院溫海等皮膚科專家紛紛呼籲,「希望能有一個中國人自己的葯妝品牌誕生」。就這樣,在經過16家三甲醫院皮膚科嚴格的臨床檢驗以後,薇諾娜在2008年的第四屆中國皮膚科醫師年會正式亮相了。
由於「葯妝」本身門檻較高,再加上彼時,國際品牌薇姿、理膚泉、雅漾等同樣以功效橡仿扮著稱的葯妝國際品牌壟斷了大部分國內市場,許多本土化妝品企業並未重視這一分類。薇諾娜抓住機遇,依託國內皮膚科專家做臨床實驗、在醫葯渠道做推廣,通過葯妝的差異化定位很快打開了市場。
根據當時國家統計局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葯妝市場規模2016年接近500億元,比2009年增長了近4倍,並且未來幾年仍然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長。
果然,此後幾年內,醫學護膚賽道迎來騰飛。根據Euromonitor統計數據,2014-2019年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3.2%,增速遠高於化妝品行業的整體增速。
隨著賽道整體的崛起,薇諾娜自然也應勢而起。招股說明書信息顯示,2017年-2019年,貝泰妮營業收入逐年上漲,分別為7.98億元、12.4億元和19.4億元。其中,薇諾娜品牌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2.38億元、19.32元和9.33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9.68%、99.85%、99.37%和99.06%。
2020年,貝泰梁灶妮成立十年,也終於成為了醫學護膚類賽道的大哥,可謂十年磨一劍,選對賽道是貝泰妮成功的關鍵。
02 轉型「消費品」
作為葯妝,薇諾娜在國內醫葯渠道如魚得水,但渠道大簡天花板也同樣限制了薇諾娜的發展。
據彭博、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2014年之前,薇諾娜勉強打得過主打卸妝水的貝德瑪;2015-2018年,薇諾娜接連幹掉理膚泉、薇姿等品牌,坐穩第二;到了2019年,更是擠掉老牌敏感肌護膚品牌雅漾,以23.4%的市場份額成為該品類老大。
2014年,顯然是薇諾娜的分水嶺。這一年紅杉資本與貝泰妮創始人郭振宇結識。據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回憶,紅杉去昆明和(貝泰妮)公司開始接觸之初,貝泰妮的收入僅幾千萬,團隊還不齊,業務處於虧損狀態,只是在醫院渠道中銷售。
數據顯示,2019年,薇諾娜在全國醫院覆蓋率超過70%、處方率超過200萬例,甚至網上有人稱薇諾娜是「從醫院里走出來的化妝品」。
但醫葯渠道存在局限,一方面,醫院皮膚科的就診患者相對於龐大的中國化妝品消費群體來說九牛一毛;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對於葯妝尚未有深層次的認識,對「葯妝」的依賴性等存在一定的質疑。
「將產品打造成消費品才能打開更廣闊的消費市場」,紅杉資本向貝泰妮建議。彼時,電商渠道正是最熱門的賽道,而紅杉資本擅長的正是電商渠道。
2014年,紅杉中國參與了貝泰妮最早的一輪融資。此後,薇諾娜開始發力電商渠道。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其線上渠道銷售收入復合增速為74%,其中線上自營為主要來源,占線上渠道營業收入比例始終維持在70%以上。這一期間,薇諾娜線上自營渠道成交顧客數量分別為98萬人、192萬人和377萬人,客群復合增速為96%。
2018年之後,薇諾娜更是迎來賽道輝煌。通過小紅書等各大社交平台的運營,再加上直播帶貨的助力,2018年-2020年,「薇諾娜」品牌連續三年獲得天貓金妝獎。
2020年,薇諾娜藉助直播賽道,將線上營銷作為主力。根據貝泰妮上市招股書顯示,2020年1-6月,薇諾娜與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葉璇、柳岩等明星以及烈兒寶貝、泛泛等百餘位網紅主播展開合作,累計直播場次200餘場,觀看次數逾7億次,這也使得薇諾娜線上銷售佔到了上半年銷售總額的83.16%。
2020年雙11,薇諾娜官方旗艦店直播高達80餘場直播,獲得2億GMV,與此同時,薇諾娜還在當年雙11期間上榜天貓美妝TOP10,成為唯一一個躋身前10的國貨品牌。
03 危機四伏,前路在哪?
薇諾娜能夠成為本土醫學護膚品牌中的老大,得益於賽道的騰飛和及時的轉型。盡管在醫學護膚熱的市場下,薇諾娜仍存在不少遠慮。
實際上,在護膚概念上,薇諾娜一直遊走在違法宣稱的邊緣。2019年1月10日,國家葯監局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明確表明:對以化妝品名義注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葯妝」、「醫學護膚品」、「EGF」等概念屬於違法行為。
「葯妝」、「醫學護膚品」的路被堵上,薇諾娜逐漸將宣傳引向「科學護膚」「敏感肌護膚」等概念。2019年8月,美商社曾在《皮膚科寵兒、敏感肌救星、醫生推薦,薇諾娜是打著「是葯非妝」的套路之王》一文中揭露,薇諾娜在宣傳中仍然存在違規情況。
薇諾娜在巧妙避開「葯妝」「醫學」等用此後,轉向強調專業科學護膚作用的同時,側重宣稱天然成分屬性,權威的醫科背景等。薇諾娜通過對草葯成分的解讀,暗示產品具有消炎等功效,並宣稱能夠治癒頑固性皮膚問題。
根據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命名規定》等相關規定:禁止化妝品宣稱中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誇大功能、虛假宣傳或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解或者混淆的內容。
隨著化妝品監管不斷收緊,薇諾娜在醫學護膚賽道上的命運凶多吉少。
此外,針對產品質量問題,也存在不少爭議。在其天貓旗艦店中,不少消費者投訴稱使用產品後出現過敏、爆痘等情況。
招股說明書顯示,貝泰妮主要採用自主生產、委託加工、OEM生產相結合的生產模式。據悉,韻斐詩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連續多年為貝泰妮提供面膜、乳液等委託加工服務。然而在2019年10月16日,因不符合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要求,違反《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遭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
而與此同時,科學護膚賽道的本土玩家也在不斷增多,威脅著薇諾娜在該領域的地位。據了解,同樣主打敏感肌修護的玉澤,隸屬於上海家化旗下,今年上半年,玉澤銷售額達4.4億元,同比增長570.5%。
面臨內憂外患,貝泰妮在上市後仍然不能放鬆警惕。
㈦ 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5月13日,法定代表人:GUO ZHENYU(郭振宇),注冊資本:42,360.0元,地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高新區科醫路53號。
公司經營狀況:
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公司在A股板塊上市,公司擁有9項知識產權,招投標項目1項。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36條,涉及「立案信息」等。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㈧ 「醫美面膜第一股」要來了:40元一片,值嗎
作者 蒙奇
馬雲曾說,「抓住了女性,就抓住了消費。」
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的巨子生物,再次展現了醫美行業暴利的一面。
2021年末,巨子生物剛剛完成首輪外部融資,估值約為200億元,投資者包括高瓴、中金、君聯等明星機構。
大牌投資機構趨之若鶩,被稱為「想投投不進」的香餑餑,巨子生物的最大底氣,便是貴到離譜的醫美面膜。
巨子生物旗下兩個核心品牌,分別是主打「醫美面膜」的可復美,以及高端護膚品「可麗金」。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分別實現營收9.57億元、11.90億元、15.52億元,毛利率分別達到83.3%、84.6%和87.2%。
高毛利率的背後,是近40元一片面膜的售價,和不過2~3元的成本。
不止巨子生物,面膜前面加了醫美二字,身價便能夠翻倍增長。據中泰證券數據,械字型大小面膜,也就是醫美面膜的平均毛利率在77%-83%,高出普通妝字型大小面膜30%左右。
畢竟,對於做完醫美項目後購買醫美面膜的消費者來說,已經花費了數千上萬的手術費,大概率不介意再花幾百塊錢購買醫美面膜山亂,作為後續的輔助治療。
對於嚮往美麗,卻又沒有預算去醫療美容機構的消費者來說,幾十元一片的「醫美面膜「頓時顯得性價比極高,即使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醫美」二字,就足夠帶來充分的心理補償了。
若巨子生物成功上市,便能成為「醫美面膜第一股」,為醫美賽道填補一塊空白領域。
只是,敷爾佳和創爾生物兩個上市前輩雙雙遇阻,已暴露出了該產業高盈利表面下的種種隱憂——「醫美面膜」概念造假、營銷費用越來越多、經銷商體系過度依賴等等問題已形成醫美企業通病,產業已到需轉型之時。
「械字型大小面膜」辯唯伏,到底是什麼?
醫美面膜,或者說械字型大小面膜受到追捧,還要從葯妝概念的流行說起。
葯妝Cosmeceuticals,即葯用化妝品,是一個舶來品,由美國皮膚科專家Albert Kligman提出,並定義為「兼有化妝品特點和某些葯物性能的新型產品」。但該定義目前未受到國際上的統一認可。
在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葯妝的發展伴隨著葯劑師行業的發展,已經有了清晰穩定的行業環境,受認可程度較高。
隨著海外代購、種草博主的興起,2016年之後,葯妝品類漸漸成為了護膚美妝產品中的流量Top,「日本葯妝店必買」、「超詳細法國葯妝全攻略」等等相關話題,也成為了各大內容分享平台上的熱門。
消費者在購買葯妝產品時,往往對其中所含有的「葯」的成分,懷著很高的心理期待,認為其應當比普通化妝品效用更強。
這種心理期待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迎合。據用戶說研究團隊,2017年至2018年,中國護膚美妝市場出現了不擇手段追求「葯」與「妝」結合的風氣,很多品牌誇大功效宣傳,努力往自己身上貼上葯妝或醫用護膚品的標簽。
但2019年1月,中國國家葯監局明確規定,國家法規層面不存在「葯妝」或「醫學護膚品」概念,不得以此進行宣傳。
但品牌很快分化演進出了種種適應葯監局新規的新說法,換湯不換葯,用醫用療效背書。醫美面膜,或者說,械字型大小面膜,站在這個風口上,火了起來。
醫美面膜,是為接受過光電類、注射類醫美手術後的患者,提供適宜的創面修復環境,屬於醫療器械的一種,因此在產品許可證標號中,以「械」字為標識,因此被通俗稱為械字型大小面膜。
而一般面膜,則屬於普通化妝品范疇,以「妝」字為標識。
和妝字型大小產品相比,械字型大小的難得之處,在於對生產、運輸環境有更高的無攜攜菌標准,因此能夠接觸有創面傷口的皮膚,各大醫院和正規美容醫院均有售。
這就又增加了產品在消費者眼中的價值:「但凡能進入醫院的都是有保障的產品。」
但實際上,為了達到溫和鎮定的標准,械字型大小面膜成分更加簡單,以膠原蛋白或玻尿酸為主,對於追求一般美容效果的消費者來說,械字型大小的價值並不大於好的妝字型大小產品,甚至還要更小。
根據中泰證券的行業平均值數據,「械字型大小」面膜每片生產成本約1.4-1.6元,品牌出廠價約6-10元/片,終端銷售價為15-40元/片;而妝字型大小面膜每片生產成本約0.95元,品牌出廠價約2.7元/片,終端銷售價約5-10元/片。
械字型大小面膜品牌商的毛利率在77%-83%,能高出妝字型大小面膜30%左右,盈利能力高出一大截。
這既是因為,械字型大小要求的繁瑣和復雜的葯監局登記注冊手續,抬高了隱形成本,且產品以醫院、美容機構等線下機構作為主要銷售渠道,價格經過層層加價,自然更高。
用途窄、價格高,「械字型大小面膜」其實早在線下的醫院、美容院等機構已經存在了十多年,卻始終名不見經傳。
營銷費大漲,市場不進則退
2018年前後,葯妝被追捧、天貓扶持大 健康 板塊、直播電商營銷等因素加在一起,械字型大小面膜一下子在線上打開了銷量,也有了更多為牟取超高毛利率而魚目混珠的「械字型大小」品牌。
據用戶說研究團隊,2019年,阿里電商平台醫美產品類別市場份額,械字型大小佔比83.79%。
一些旗下擁有「械字型大小」面膜(醫用敷料)的品牌,會模糊命名其他產品,用一款產品的「械字型大小」為其他所有產品背書,提高整體單價。
比如說曾為貼片類產品市佔率第一的敷爾佳,其旗下代表性產品為「敷爾佳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屬於「械字型大小」二類管理標准。另外還有一款產品,為「敷爾佳透明質酸鈉修復膜」,二者名稱相差無幾,包裝樣式更是幾乎一樣,但後者卻是妝字型大小標識。
械字型大小修復貼的價格為128元每盒(5片),妝字型大小修復膜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達到了118元每盒(5片),根據中泰證券測算,毛利率竟反而超過了械字型大小產品。
更有甚者,在旗下推出更易注冊的醫用針管等其他器械產品後,再以同一個品牌名推出面膜產品,含糊表示自己是械字型大小品牌。
一些品牌乾脆直接找符合械字型大小無菌標準的工廠進行代工貼牌。一位醫美代理業內人士表示,這類工廠代工產品的原材料基本只有最簡單的玻尿酸加水,但求無過,不求有功。
因踩了貼牌雷而IPO受阻的典型選手,便是敷爾佳。
2017年11月注冊成立的敷爾佳,在2021年2月謀求上市之前,沒有生產過一片面膜,旗下產品全部由哈三連工廠代工生產後貼牌銷售。
在有了上市規劃後,敷爾佳才著手解決獨立生產能力的問題。它以5.7億的價格,買下了2020年11月才剛剛成立的,哈三連全資子公司北星葯業,後者的實繳資本僅有351萬元。
並且北星葯業易主以後,仍與哈三聯混用生產車間和機器,甚至是共用人流入口。
敷爾佳相當於用5.7億元,買下了一個形式上的生產能力。這既說明了敷爾佳對上市的渴望程度,也說明它「不差錢」。
在業內人士口中,敷爾佳是同業中最早打開線上營銷渠道,並用「500萬營銷費換來5000萬營收」的「聰明人」。
敷爾佳不僅成為了李佳琦合作的首款醫用面膜,還贊助了《妻子的浪漫旅行 4》等熱門綜藝節目,藉助電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打通了線下B端專業渠道與線上C端大眾渠道,實現了高用戶轉換效率。
營銷出圈的敷爾佳,佔領了市場。2019年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敷爾佳(面膜品牌)以19億元的銷售額排名第一,市佔率高達37%。創爾生物旗下創福康與巨子生物旗下可復美並列第二,市佔率均為8%,不到敷爾佳的四分之一。
2020年,葯監局發文打擊械字型大小面膜亂象,要求品牌使用正規的醫用敷料稱呼。知識科普類KOL也開始普及相關概念,使「械字型大小」褪去了光環。
大浪淘沙下,濫竽充數的品牌漸漸被淘汰,行業集中度提升,頭部競爭變得激烈。
敷爾佳(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銷售費用分別為2137.03萬元、1.15億元,2.65億元,其中宣傳推廣費分別為234.64萬元、7031.75萬元、1.66億元;巨子生物2019年至2021年的銷售費用分別為9378.8萬元、1.58億元、3.46億元;創爾生物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35億元、1.15億元、1.12億元。
除創爾生物的銷售費用保持平穩外,敷爾佳與巨子生物的銷售費用均成倍增長。
但另兩家營收增長的同時,創爾生物2021年總營收為2.4億,同比2020年3.03億減少20.79%。
不止三大面膜公司,華熙生物2021年銷售費用接近24.4億元,同比增長121.62%,同年凈利潤則只有7.8億元。
主攻敏感肌護膚品的貝泰妮,更是在IPO後宣布將募集資金的45.04%,共6.91億元,都投入營銷渠道及品牌建設項目。
越來越高昂的銷售費用,已經對凈利潤形成拖累。巨子生物2019年至2021年凈利率分別為60.1%、69.4%、53.3%,逐年下滑。
盡管如此,這場營銷之戰,各品牌已經處於不進則退的地步,並且,向線上直銷轉型,也是勢在必行。
擦邊傳銷,難以擺脫經銷商依賴?
在打開電商平台渠道之前,微商,為諸多醫美品牌貢獻了大部分營收。
據巨子生物招股書,其在2019年至2021年,向經銷商銷售所得收入為人民幣7.64億元、8.60億元和8.62億元,占總營收的79.9%、72.2%、55.6%,存在較大的集中度風險。
其中,來自最大客戶西安創客村的收入,分別占巨子生物同期總營收的52.2%、49.3%和29.3%。
正是這個西安創客村,曾令巨子生物受到傳銷質疑。
巨子生物董事會主席嚴建亞,即創始人范代娣丈夫,曾是西安創客村的唯一股東,後來其將股權轉讓給了巨子生物時任董事張兵以及時任總經理馬曉軒。
如今,這二人均已不在巨子生物招股書顯示的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名單中,西安創客村在釋義中,也僅被視為巨子生物的主要客戶。
但企查查中仍舊保留了痕跡。西安創客村的簡介,仍顯示其為巨子生物旗下全資子公司,致力於為巨子生物打造全新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這所謂的全新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卻存在諸多疑點。
據反傳銷救助防詐騙聯盟說法,西安創客村發布的創客雲商平台,採取分級代理模式,想成為最低一層的代理,即創客,需繳納12000元,便可享受3.5折拿貨價,同時有了邀請他人加入的權力。
每拉到一個新創客,舊創客本人可拿到的提成高達2400。如此達到一定層級,例如專員、社群總監後,就可以在所有下線的銷售額中抽取提成。
在零鯤金融風險查詢舉報中心,認同可麗金涉嫌傳銷的標記次數已有約5000人。
除了最大平台創客雲商,巨子生物的小經銷商,遍布微信朋友圈。
在微信搜索醫美品牌代理後,仍會出現眾多產品經銷商公眾號,在招收下級代理。
對傳銷打擊愈發嚴厲的情況下,這些經銷商不會再發展多層下級,且同一個經銷商往往對接多家品牌。
比如,繳納198或是598,即可成為800多款護膚產品代理,按兩個不同檔位價格拿貨,且無需自己囤貨,經銷商直接專業無痕發貨,不會泄露代理人隱私信息。
以可復美產品為例,代理價格相比天貓旗艦店價格便宜30%~40%。
或者,以成為單個品牌的VIP為名義,在收取VIP費用後即可按低價拿貨。
這類新的代理商模式,還在發展中,價格秩序混亂,也帶來了經銷商之間惡性競爭的風險。
因此,巨子生物依然全力地在向直銷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客雲商App中,看家品牌可復美品牌全線都沒有出現在商品列表中,主打商品為巨子生物旗下可麗金。
與可復美不同,可麗金走高端化妝品路線,全線均為妝字型大小產品,是巨子生物的另一個核心品牌,SKU60個,單價109-680元,略高於可復美。
2021年,二者一共為巨子生物貢獻了91.7%的營收。
不過,二者在三年間的銷售額變化,卻呈現出不同的趨勢。
原先主要依靠線下醫療機構與葯店渠道銷售的可復美,銷售額在2021年達到了8.97億元,相比2019年翻了三倍,總銷售額貢獻度達57.8%。
而2019年,營收貢獻還超過50%的可麗金,在2021年的銷售額佔比僅為33.9%。
從中可以看出,巨子生物確實在著力推進從線上經銷商向線上直銷的轉型。
據招股書,巨子生物2019年至2021年,經銷模式的毛利率分別為81.3%、82.1%、85.0%,而線上直銷的毛利率一直超過90%。
但在直銷模式下,公司需承擔的營銷及推廣費用也成倍增長。
相比之下,巨子生物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40萬元、1338.1萬元、2495.4萬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2%、1.1%、1.6%,不及銷售費用的十分之一。
面對越來越「精明」的消費者,巨子生物如果繼續重營銷而輕研發,或許遲早撐不起40元一片面膜的價格。
㈨ 熱瑪吉的有關醫美股票是什麼
熱瑪吉的有關醫美股票有很多種。
1、華熙生物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商,2020年玻尿酸原料貢獻26%毛利潤。股票當前價為180.1,機構目標均價為178.95,上漲空間-0.64%
2、魯商發展葯品級玻尿酸正在申辦注冊,2020年化妝食品級玻尿酸實現歸母凈利潤2461萬元,佔全年歸母的4%。最近90天共有1家機構給出評級,綜合投資評級為買入
3、華東醫葯醫美產品種類豐富,2021年醫美產品預計可貢獻6~8%歸母凈利潤。股票當前價為37.62,機構目標均價為44.34上漲空間17.86%
4、貝泰妮子公司昆明薇諾娜主要從事醫療美容服務,具體包括激光、微針等美容服務。股票當前價為211.65,機構目標均價為90.78,上漲空間-9.86%
5、景峰醫葯司正在打造葯妝禪游玻尿酸系列產品。機構關注度較低。
6、常山葯業子公司河北常山凱洛尼特賀型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要進行玻尿酸及其系列產品租游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機構關注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