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滴滴相關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非公開發行研究 2025-02-01 07:43:20

滴滴相關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3-18 11:46:15

㈠ 一夜下架!股價腰斬!滴滴備受煎熬之時,競爭對手都在忙啥

風蕭蕭兮易水寒,滴滴一去還能復還?

7月16日,網信辦宣布會同國安部、自然資源部等七部委聯合進駐滴滴出行,開展網路安全審查。同時根據《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的相關規定,滴滴將面臨長達45個工作日的調查時間,甚至更長。截至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滴滴(DIDI)股價報收8.06美元/股,距最高點18.01美元/股,已跌去超過55%的市值。

圍繞著滴滴的紛爭還在持續,而對於網約車第二梯隊的各家企業來講,卻有了發力改變現有市場格局的時間機遇窗口,用戶補貼、司機免佣等政策相繼發布。

在這次網約車圍城之戰中,美團、高德、曹操、T3四者,似乎將更可能是「破冰」最有力的競爭者。其中,採用聚合模式的美團打車、高德地圖擁有龐大的流量入口,截至到今年4月,美團月活用戶超1.6億,高德月活用戶達5.99億。而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21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3月曹操出行、T3出行以月活人數567.9萬、457.8萬的數據碼褲衡分別位列第三第四。

美團:燒錢補貼新司機,反壟斷大旗仍懸頭頂

7月9日,美團打車APP回歸,宣告美團在出行領域的新一波擴張開始。據了解,美團在北京、天津等地區出行的朋友圈投放廣告已經持續鋪了數日。

重新上線後,美團打車採取了大量拉新舉措吸引用戶,新客可限時獲取包括9張優惠券在內的128元打車紅包,首單低至5折起。在司機端,美團打車也推出限時福利,7月7日-7月13日內,新司機注冊首周,限時3天,司機每單到賬車費,平台再加贈20%的收益。

同時,美團推出 「邀請好友助力」、「新司機注冊」、「邀請司機贏大獎」等活動,將傳統的用戶裂變拉新方式用於招募新司機。

如今,美團已經是本地生活業態的領頭羊,觸及吃、玩、住、行等多個領域,但是美團不甘於此。

曾有報道援引接近美團人士的說法稱,對於包括北京等城市即將上線的打車業務,美團准備了10億美元,而且上不封頂。用王興的話說,「打車,美團是一定要做成的。」美團不斷尋找新的增長極,似乎它的野心永無邊界。

高德:布局本地生活 給地圖做「純橘加法」

7月初,阿里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由高德、飛豬和本地生活組成新的生活服務板塊,加速布局本地生活矩陣。

目前,高德掌舵人俞永福表示,過去19年,高德地圖的產品演進經過了「我在哪」、「怎麼去」到「我到哪」三個階段,現在高德要解決的是「我去哪」的出行決策,高德將專注於出門之後的生活服務。

出行是生活服務的重要版塊,高德遲做雖沒有自己的出行APP,但作為聚合平台,也積極參與了本次的補貼大戰,希望藉此機會分流各大網約車平台的用戶,進而為高德地圖開辟流量入口,盤活其他增值服務。

7月20日,打開高德地圖選擇打車,首先彈出的就是「5折打車券1分錢搶」的活動。在司機端,高德地圖聯合110多家網約車平台成立了「免佣聯盟」,在7月至9月「暑期免佣季」向司機實行「新司機7天前三單免佣」、「早高峰免佣」等多種免抽佣福利。

有業內人士指出,仍在摸索整合業務的高德地圖,形勢不容樂觀,其整合的本地業務一直面臨著來自美團、攜程等巨頭的挑戰,出行業務更是面臨著滴滴等諸多對手。作為用戶數量僅次於天貓淘寶的阿里系第二大應用,能否成功從導航APP,轉型本地生活服務平台還是個未知數。

T3:動作頻頻,強大背景能靠多久

T3出行於2019年正式上線,數據顯示,T3出行已經相繼入駐全國24座城市,累計注冊用戶已破2500萬,日均訂單超過30萬,累計訂單量突破1.8億。

短短兩年就能在市場上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其強大的背景。

T3由一汽、東風 汽車 和長安 汽車 三家國有車企合資組建,占股16.39%。除此之外,蘇寧、阿里、騰訊等知名股東也入局了T3,蘇寧占股17.42%,阿里、騰訊聯合其他三家投資公司合計占股 23.06%。

據天眼查顯示,T3出行是南京領行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出行生態平台,成立於2019年,注冊資本超過50億元。進一步來看,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南京領行 科技 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高達99.04%;而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則由中國第一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東風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長安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並聯合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資發起。

毫無疑問,強大的國企背景,再加上傳統和互聯網行業巨頭的支持,給T3出行在新一輪「補貼大戰」中提供了強大的「戰斗儲備」。目前,T3出行狂擲資金,在抖音和朋友圈兩大渠道投放大量廣告。如果誇張點來講,10條抖音里或許就能找到1條T3。

除了多渠道陳鋪廣告提升用戶量,T3針對用戶端也從7月6日起開始派發新人券包,其中包括「10元零門檻券」、「7折優惠券」和「8折優惠券」。通過多種形式的補貼,增加新注冊用戶的乘車頻次,以提升用戶與平台之間的黏性。最近半個月,T3出行動作頻頻,看似是搶抓時間窗口,實則是蟄伏已久。

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發,網約車市場斷崖式下跌,後入局的T3出行初次登陸市場便深受重創。2020年2月份,T3出行的訂單量下滑幅度超過90%,直至4月才恢復到疫情之前的80%。不過,如今的T3能不能啃動網約車這塊「蛋糕」,尚待觀察。

曹操出行:不露聲色,低調擴張

7月22日,曹操出行進駐南寧,這是曹操出行拿下的第62城,全國布局進一步深化。

資料顯示,曹操出行是吉利控股集團布局「新能源 汽車 共享生態」的戰略性投資業務,其在網約車市場上占據B2C出行第一、行業第二的市場地位。2021年,吉利更是專門打造了一款網約車型,助力曹操出行進一步推進共享出行業務。

據悉,曹操出行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該公司依託吉利集團的生態優勢,將把運力建設作為核心,擴規模後形成成本優勢。此外,吉利集團會不斷推出適合網約車行業的新款定製車型,並且協同集團在能源方面的布局優勢,依託全國范圍內的換電站建設,加快換電車型投放,提升網約車運營效率。

除了用戶端的補貼手段,曹操出行在本次市場混戰中,將戰略重心更多地放在了通過補貼司機爭奪市場現有運力上。7月8日至14日,曹操出行向司機推出「周末兩天,翻倍獎勵」、「7天跑118單,獎勵1088元」多種獎勵形式;在7月19日至7月21日,曹操出行向所有司機免收抽佣;7月22日開始對司機實行滿單獎勵。

有業內人士認為,碳交易市場開放後,曹操出行「新能源 汽車 +B2C優勢+吉利生態支持」的體系,以及「專業、安全、優質服務」的經營理念,將有利於其在網約車下半場的長跑競爭。

後記

在國內出行領域,長期以來呈現出滴滴「一超多強」的局勢,眼下,為爭取因滴滴下架而「進入公海」的司機和用戶,各網約車平台動作層出不窮。

然而,網約車行業早已過了野蠻擴張的階段,市場進入存量競爭,企業如何平衡好與司機和用戶之間的關系,是各大平台未來發展中需要破解的課題。

目前,正值盛夏酷熱,滴滴卻似寒冬。網約車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充足的運力和優質的乘車體驗,是出行平台在未來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合法、守規經營。

㈡ 市值從800億美元跌到不足80億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麼看

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本身就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後續發展,滴滴出行也會受到中概股退市危機的影響。

對於滴滴出行這樣的企業來講,當滴滴出行想要到美國上市的時候,滴滴出行的行為本身就不合理。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滴滴出行的系統中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如果把這些數據用於審計工作的話,這個行為本身就會嚴重傷害用戶的個人隱私,甚至有可能會導致用戶的權益受到傷害。在滴滴出行從美股上市失敗以後,滴滴出行的綜合市值也在進一步降低。

總的來說,滴滴出行只不過是眾多中概股中的一個個例而已,如果想要在資本市場融資的話,美股市場可能已經不是中概股的優先選擇。對於滴滴出行來講,尋求新的業務突破將會是滴滴出行今後發展的重中之重。

㈢ 滴滴計劃於2021年赴港IPO,估值600-800億美元

文 | 萬佩

編輯 | 黃俊傑


融資最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終於要上市了。


《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滴滴計劃於 2021 年上市,上市選擇地或將選擇香港,目標估值約為 600-800 億美元,目前正與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投行接洽。


滴滴成立於 2012 年,成立八年間,滴滴融資上千億元,也有著相當豪華的股東陣營,曾獲得軟銀、阿里巴巴、騰訊等支持。


滴滴在 2018 年順風車安全事故後,在全公司 「修煉內功」 的主旋律下,增長趨緩。而後在 2020 年疫情期間,網約車訂單量一度跌至 1000 萬單以下。滴滴總裁柳青在內部會議上把這稱之為滴滴的兩次觸底。


在此背景下,「一些投資人急於變現。」 一位受訪對象如此認為。在私募市場,滴滴的部分股票交易價遠低於在 2017 年獲得的 560 億美元估值。


Uber 2019 年上市時,間接披露滴滴估值已經降低至 516 億美元。據《晚點 LatePost》了解,一家大型基金在 2020 年以 350 億美元估值的價格收購了滴滴一部分老股。


經過一年的恢復,投資人對滴滴的信心有所回轉。一方面是因為主營業務網約車訂單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且滴滴備陵多項新業務都有進展。


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的巨大變化,滴滴對標的 Uber 市值也有了巨大提升,從不到 300 億美元的低點,反彈至 900 億美元以上。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稱,滴滴將上市地點選在香港而非 Uber 所在地美國,主要因為美國政策並不明朗。


2020 年 12 月美國國會通過《外國公司控股責任法》,要求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提供審計底稿,連續三年不提交的公司將會被退市。而中國《證券法》喊好則禁止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直接核查中國上市企業審計底稿。


2021 年 1 月,美國證監會宣布將中國三大運營商退市。


此前曾傳出美團有意收購滴滴的消息。但滴滴、美團兩邊的關鍵知情人士分別對《晚點 LatePost》表示消息不實,雙方沒有正式洽談過。



為了沖刺上市,滴滴在 2020 年 3 月,宣布了 0188 計劃——即在三年後,實現 0 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務超過 1 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 8%,全球每月服務用戶超 8 億人。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滴滴多條業務線一齊發力。《晚點 LatePost》曾報道,四輪車承擔其中 5000 萬單,兩輪車和國際化分別為 4000 萬和 1000 余萬單。


據了解,滴滴網約車(含花小豬)實現了同比近 30% 的增長,日訂單超 3000 萬;青桔單車 11 月峰值突破 2300 萬;國際化日訂單超 500 萬。2020 年初,滴滴每月鄭滾鉛服務用戶 3 億人,10 月已達 4 億。


以滴滴為主的網約車市場興起後,中國人的交通開支並未因為技術的便利而大幅上升。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過去四年,中國人均交通通信費用每年增幅都在 7% 上下。這個增幅略低於中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也低於中國人的消費支出增速。


像 Uber 一樣,滴滴不僅繼續投入出行,還在進入本地生活市場。2020 年,Uber 外賣收入基本與網約車收入持平。滴滴則進入社區團購市場。


一位滴滴人士稱,疫情發生後,人們出行需求急劇減少,滴滴開始意識到,僅靠單一的出行業務不夠穩固。從出行延伸到本地生活服務是必要一步。


2020 年 4 月,滴滴成立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這也是當今大小巨頭競相參與的賽道。橙心優選已成為當前滴滴優先順序最高的項目。滴滴 CEO 程維在滴滴曾對內稱,投入不設上限,目標是市場第一。


原網約車 CTO 賴春波、原小桔有車總經理劉楊和原網約車平台乘客負責人張可帥均在近兩個月被調任橙心優選,分別負責履約、產品和運營等相關工作。滴滴高級副總裁陳汀也不再擔任小桔車服總經理一職,專注橙心優選的管理。


上線半年多後,橙心優選日均訂單量超 1000 萬,與美團、拼多多相差不大。社區團購是個生鮮零售生意,滴滴經驗不足,客單價、開城速度均落後於前兩者。但一位美團人士認為,滴滴的表現總體超出預期,最後能不能取勝將取決於滴滴的迭代能力。



一位滴滴人士表示,增長需要更智能的工具和更高的人效。組織架構調優是關鍵一步。


滴滴 歷史 上經歷過三次大的組織架構調整,每次都是在滴滴發展出現新的壓力與挑戰之時。一次是與 Uber 合並後,趕上網約車新政,主營業務承壓。2017 年 2 月,滴滴整合內部重復的業務部門,成立快捷出行事業群、品質出行事業群,並新成立智慧交通 FT 團隊和國際業務事業部。


第二次是 2018 年 12 月,滴滴剛剛經歷兩起順風車安全事故,針對 「安全與合規做了一系列調整:升級安全管理體系,集團增設首席出行安全官、首席信息安全官等一系列職位,並在地方事務部設置應急處置部和地方公安及應急管理聯絡部。


2020 年末,滴滴進行了第三次大的組織架構調整。滴滴取消了網約車平台公司運行近兩年的 「CEO+ 執行總裁」 架構,由孫樞一人擔任網約車平台公司 CEO,並兼任花小豬打車總經理,管理整個網約車業務。原網約車平台公司 CEO 付強出任新成立的城市運輸與服務事業群 CEO,管理新並入的兩輪車、代駕、跑腿、貨運業務。


最近一次調整前不久,多名滴滴高管離職,包括滴滴高級副總裁、普惠出行與服務事業群總經理付軍華、國際化事業部 COO 仇廣宇和滴滴網約車執行總裁陳熙等。


網約車負責人由兩人並為一人的同時,其內部架構也進行了兩年來最大的調整,將各城市運營補貼決策收歸總部、通過中台管理城市運營。這也是滴滴提高人效的表現。


一位接近滴滴高層人士稱,網約車毛利本身很低,滴滴真正的壁壘在於利用規模效應把費用率壓得更低,這就要求滴滴必須全集團上下一心,「你必須指哪兒打哪兒,團隊 all in,把所有的力氣都花在一個方向上不要有冗餘。」


- FIN -


㈣ 怎麼買滴滴股票


開通一個美股賬戶來進行購買滴滴出行的股票,滴滴出行的股票代碼是DIDI,發行價是14美元。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
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




㈤ 滴滴大概需要拿出多少錢回購股票,才可以完成在美退市

這需要看滴滴的股票本身的溢價率,滴滴在美股退市的溢價率可能會達到20%以上。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只要是因為有眾多企業已經有過在美股退市的經歷。有些企業的回購溢價率是10%左右,有些企業已經高達了19%。對於滴滴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講,因為滴滴的股價本身已經出現了暴跌的行情,這個溢價率可能會更高,不然很難讓投資人滿意。

一、滴滴回購股票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

在滴滴正式退出美股之前,沒有任何人可以精準預算出滴滴需要花多少錢回購股票。滴滴的股票價格大約是5.4美元,如果按照滴滴上市之初的價格來算的話,5.4美元距離14美元具有比較大的差價。按照往常的經歷來看,一家公司至少需要拿出自己當初上市時候的價格來回購相應的股票。

㈥ 滴滴原始股上市能翻多少倍

根據25日凌晨更新的招股書,滴滴賣弊IPO發行價區間為13-14美元。上市讓伏前滴滴現有的原始股和優先股將重新分類為10.09億股A類普通股和1.17億股B類普通股(相當於45.04億ADS),加上上市發行的2.88億ADS,上市後的滴滴市值將達到中滑族623-671億美元。

這樣的價格並不算高,如果上市後股價不漲,後面進去的投資人幾乎賺不到錢。根據招股書,滴滴ADS與普通股的比例為4:1,其發行價相當於每普通股42-56美元,而持有滴滴B-2系列優先股的投資人,當時的交易對價為50.93美元,已經接近滴滴發行價區間上限。

上市前歷經多輪融資,還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合並,滴滴有著復雜的股權結構,僅夾層權益就有20類之多(A1-A18系列優先股和B1、B2系列優先股)。而不同階段的投資人,收益也是天差地別,天使投資人王剛收益近萬倍,2017年Uber、滴滴合並之後進入的投資者,4年投資收益的收益卻微乎其微。

㈦ 市值從800億美元跌到不足80億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麼了

滴滴出行經歷過赴美上市和暗淡退場,逐漸失去諾大的計程車市場和消費者的信賴。公司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終導致市場價值大幅下跌。

反觀如今的網約車市場,人們很難使用滴滴打車完成訂購網約車的過程,反而其他的網約車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融資。對於滴滴打車公司來說,眾多競爭對手卷土重來,逐步向滴滴打車佔領的市場消耗殆盡。更何況人們更加信任富有隱私安全保護的網約車平台與公司,而滴滴公司出現安全問題後,引發無數用戶對滴滴公司安全信息保護的質疑。

總的來說,一家公司必須保證用戶個人信息和員工個人隱私,如此一來,公司面對棘手問題時,不會因為泄露隱私而失去用戶信賴。假如滴滴公司已經做好重新上市的各項准備,不可避免會遇到用戶信任感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