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上市銀行的股票價格與財務指標在哪裡查
三個方法:
1、股票歷史數據分析網站 http://www.aigaogao.com/tools/history.html
2、去巨潮資訊網
這個是證券業內人士常用網。上面有深市主板、滬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內容,很全。點擊公告查詢,輸入想要的上市公司的代碼,就可以查到該公司的年報、中報和基本的財務指標。
3、下載股票交易客戶端軟體
大智慧或同花順,上面都有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指標。
至於「個股回報率」「每股盈餘增長」「每股凈資產增長」「每股銷售收入增長」「賬面市值比」「公司規模」「年換手率」「流通股比例」等財務指標可能不會全部都有,但可以根據報表及披露信息計算出來。
2. 巴菲特抄底「被套」帶來的反思
追隨者的必修課:巴菲特抄底「被套」帶來的反思
偶像巴菲特的運氣其實真的太好了,除了他自身的超人素養之外,他遇人賢淑(除了老婆)、投資走運(趕上了超長牛市)。無論如何,巴老都是不可磨滅的基本面投資者標桿。
以下zz from 21cbh.
-----------------------------------------
沒有人會懷疑巴菲特過往投資的成功,除了暫時還沒有發生奇跡的這一次投資。
伴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三季度凈利潤下跌77%,原本被頂禮膜拜的「股神」開始遭遇了眾多的質疑。在質疑者看來,巴菲特的抄底行為,在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均單邊下跌的趨勢下,顯得如此的「不合時宜」
質疑者聲稱,巴菲特抄底後已經慘遭「腰斬」,其理由是股神在股災中主要的兩筆投資:高盛股價已跌至55.18美元,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115美元股價,暴跌了近55%;通用電氣股價已跌至14.45美元,創下11年新低,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22.25美元也損失了超過35%。而在高盛和通用電氣,巴菲特所持有的是優先股。
巴菲特的「交割單」
那麼細究巴菲特在二級市場抄底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收益情況?
暫不提上述較為爭議的兩筆投資,如果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發布的三季度報告所公布的全部為增持或新買進的股票而言,按照12月4日的美國收盤價計算,以「腰斬」來形容,恐怕也並不太過分。
康輝能源(ConocoPhillips),一家在全世界49個國家擁有辦事機構的國際能源公司,三季度,伯克希爾公司增持了其40.66%,約2427萬股的股份,占伯克希爾公司三季度組合的2.54%。以ConocoPhillips (COP)三季度72.74美元-90.46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80.2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ConocoPhillips收盤價報49.76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8%。
美國合眾銀行(U.S.Bancorp),全美排名前五的大型銀行,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6.27%,約430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22%。以U.S.Bancorp(USB)三季度25.43美元-37.53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3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U.S.Bancorp收盤價報27.91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10%。
NRG能源企業(NRG Energy Inc),得克薩斯州第二大電力生產商,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54.41%,約176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06%。以三季度,NRG Energy Inc.(NRG)26.41美元-46.97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35.5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NRG能源企業收盤價報23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5%。
伊頓公司(EatonCor.),一家燃油液壓系統的美國製造商,三季度巴菲特買入其290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23%。以三季度(NRG)57.41美元-81.71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7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伊頓公司收盤價報43.46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9%。
從上面的投資成績單看出,以三季度巴菲特在美國市場的抄底的股票來計算,他可謂是深度套牢,總虧損額約在8億美金左右。但在唯一一筆與中國有關的投資——比亞迪上面,卻是賬面收益頗豐。
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與中國最大的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電子公司達成協議,以2.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9.9%的股份,約合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其2.25億股。截至12月4日,比亞迪每股報11.72港元,較巴菲特買入價已經上漲了 46.5%,賬面盈利1億美金。
今時不同往日?
顯而易見的是,在巴菲特頻頻出手之後,至少在美國市場上,並沒有成為引領投資者風向標。
美國投資策略有限公司投資部、上海鑫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邁克吳認為,由巴菲特鼓吹的「抄底風」沒有使得標的股票從所謂的底部擺脫出來,反而是進一步創下新低,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大量持有這些標的股票的機構們基本上沒有認同巴菲特的價值理念,反而是作出了賣出的選擇。
對此,有「中國版巴菲特」之稱的同威資產管理公司的李馳不以為然。
「全世界永遠都與巴菲特不一樣,去年賣中石油時的一切情形尚歷歷在目,熊市讓人們迅速知道了要真正拿自己的真金白銀重倉去實踐『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何其不易!」
而從「股神」投資的歷史來看,公眾對其被套乃至長期套牢的評論是其一直無法迴避的話題。
1973年審慎評估過才出手的華盛頓郵報也不樂觀,買入後不久便跌二成左右;1987年買入所羅門兄弟公司優先股,而買入兩年後幾乎因公司丑聞而全部虧光;1988年股災後買入的可口可樂,在買入之後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為中國投資者津津樂道的中國石油H股,其初期的賬面虧損也達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幾只被「套牢」的股票,在數年後帶給了巴菲特的豐厚回報,為其投資經歷增添了傳奇色彩。
問題在於,歷史的經驗能否在今日照搬?
細數巴菲特歷經的兩次危機,「1987年股災」,從現在看來更多是一次偶然事件,當時的美國實體經濟根本就沒有出現危機。事實上,美國股指在1988年就已經恢復到股災以前水平,並開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黃金歲月。
2000年網路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的持續降息的調控下,美國實體經濟反而是迎來了繁榮(即使現在對持續降息政策已經有所質疑),「但此次的金融危機已經是滲透到實體經濟,並將持續影響美國的消費體系,而恢復將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而當遭遇真正意義上的、類似1929年的經濟衰退時,即使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那次股市持續低迷中,也遭遇了幾乎破產的危機。」
上海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則並不願意將如今的金融危機與1929類比。
他說:「1929 年沒有凱恩斯主義,當時危機是建立在市場萬能的理論上,過分相信市場的自我修復功能。但現在形勢已經不同了,發達國家政府平抑經濟波動的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現在去評論巴菲特看對看錯為時過早,因為股市從歷史的角度看永遠都是上升的。」
追隨者的反思
慢即快,少即多。
打開李馳的博客,躍然紙上的除了其一貫的投資相對論的論調,還有巴菲特的新書《滾雪球》的特大封面。
對於巴菲特價值投資,李馳沒有掩飾其作為信徒的虔誠。在11月27日,李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記者所提出的針對巴菲特一系列的質疑不以為然。
在李馳看來,巴菲特的投資不存在「抄底」的概念。「如果符合安全邊際和自己的價值評斷標准,如果可以用4毛錢買1塊錢的東西,為什麼不投資?」
早在8月初,上證綜指接近2700點左右時,李馳就開始大舉建倉A股,尤其對金融股青睞有加。
「它們業績透明,穿著得太暴露了。」
「我們所建倉的公司,永遠的都是藍籌,永遠的都是最優秀的公司。因為只有這樣,即使是被套,也還是安全的。」當時的李馳,回答記者時仍是表現得意氣風發。
但在12月2日,李馳的博文更像是對其一直所堅持的理念的反思:「等待是價值投資的精髓,但如何等待何時出手真需要終身學習!」
「今天回頭看,在去年下半年絕對貴的市場買相對便宜的資產一樣形成巨大潛在風險。飛逝的時間是讓一切風險釋放的催化劑。絕對高的安全邊際,是一切投資的絕對生命線。現在這一刻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但一份資產究竟多少價格算是便宜?」
在博文中,李馳對於前期暴跌的海通證券感慨良多。「 熱鬧的市場大大打折賣的東西有人搶,海通增發,錢少還買不到,但事後證明它們一點也不便宜;冷清的市場,優質資產在市場已經打折賣了,但更多的人依然在等更便宜更安全時再出手。而且市場冷清時出手被套幾乎是沒有人倖免。」
而在博文結尾,李馳更是少見的透露出其在當前熊市中的謹慎。「不斷犯錯,也似乎已經成為市場與我們自己的常態。但在市場上永遠不要犯致命的錯誤,留得青山在,一定有柴燒。」
在另一私募名家李振寧眼中,巴菲特的操作模式則不是其他人能夠模擬的。「從他的資本來源上說多為自由資金,伯克希爾本身是上市的投資公司,不存在其他機構時刻要面對的贖回問題,所以再長時間的等待都並非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對於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李振寧表示,「巴菲特的神話誕生在一個屬於美國的世紀,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但這個時代也許正在發生變化。我同意索羅斯的判斷,二戰後60年的全球牛市已經結束。而隨著企業生命周期在縮短,股市波動也將加大,投資者也將面對新的問題與困難。」
3. 穩定型的銀行股有什麼特徵,又該如何投資呢
銀行在我國的經濟地位相對較高。一旦銀行業發生事故,經濟就會出現大問題。銀行業是唯一能夠吸收公共存款的機構,在盈利能力方面具有壟斷優勢。大多數銀行股東都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型機構,如中央匯款、國家或地方財政。這些機構的資金怎麼能隨意損失呢?目前,銀行業的資產規模非常大,因此資本市場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促進銀行股的上漲。
銀行股非常值得購買,但不值得短期投資者購買。選擇銀行股的人通常持有一年以上。這主要是因為銀行股市場大,漲跌不頻繁;銀行股股息高,持有期限越長,優勢越大;再加上銀行的經濟地位和股東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股價不應波動太大。投資銀行股的人每年的最低收入是股息。如果銀行股價表現良好,他們也可以獲得大量的股價上漲收入。
4. 2015年巴菲特在增持哪些股票
巴菲特正在增持的七隻股票:
7、21世紀福克斯(Twenty-First Century Fox)
巴菲特在第一季度增加了股票持股比例31.2%至6.2億股。這是一家美國傳媒業跨國公司,最早是福克斯集團,2013年公司成立並在納斯達克交易。有比較好現金流,債務水平和李,估值水平比較有吸引力,凈資產收益率比去年大大增加,凈資產收益率超過同行水平,高於標准普爾指數平均值。其中,36.30%毛利率來自福克斯電影公司。債務與股東權益比率為1.06,速動比率較高,資金流動性強。
6、美國Phillips66石油有限公司(Phillips 66)
巴菲特最近一個季度增持股票14.2%至7.5億股。這是一家美國跨國能源公司,速動比率為1.13,債務與權益比例為0.41,該公司的天然氣等燃料股本回報率高於同行其他公司,最近一個季度每股收益上漲21.8%,財報顯示,雖然收入有所下降,但每股收益增加。
5、美國精密鑄件集團(Precision Castparts)
總部位於美國波特蘭,主要生產航空航天各類鑄件。最近一個季度巴菲特增持股票47.2%至4.2億股,雖然收入有所下降,但每股收益上漲,今年以來市場預期盈利增加,精密鑄件的股本回報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而公司優勢在於多種技術,債務較低,流動性較好,預期盈利增加。
4、美國農業生產商迪爾(Deere)
最近一個季度,巴菲特增持股份1.3%至17.3億股,迪爾公司業務涉及多個領域,過去一年股價顯著上升,現金流增加,盡管股票價格上漲,但依然有潛力繼續上漲。
3、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orp)
最近一個季度巴菲特增加合眾銀行股票至83.8億股,銀行股票一直是巴菲特青睞股票,合眾銀行營業收入增長1.6%,每股收益預期增加。
2、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最近一個季度,巴菲特增持股票3.4%至79.6%,該公司優勢是涉及多個領域業務,利潤與每股收益增加,有良好現金流。股本回報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每股增長趨勢或繼續。
1、富國銀行(Wells Fargo)
巴菲特第一季度增持1.5%至4703億股,巴菲特一直看好富國銀行,並認為利潤空間或繼續擴大,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2.9%,市場預期盈利或繼續。該股票位於較高水平,仍具有上漲潛力。
5. 美國伯克希爾國際集團持有的主要股票除了這些還有哪些呢
問巴菲特去吧
6. 巴菲特巴菲特歷史上持有過哪些股票
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將一千萬股左右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股捐贈給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計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捐款。
(6)客戶合眾銀行的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巴菲特清倉IBM索羅斯增持金融股
13F數據顯示,巴菲特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場上的持倉規模達到1889億美元,市值僅比前一個季度減少了22.2億美元。經歷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動,巴菲特不為所動,只是稍許減倉。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後,巴菲特選擇了徹底放手,上季度還持有的200萬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認為,巴菲特投資IBM的時機並不好,這一筆投資並不能說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資。
7. 值得長期持有的銀行股有哪些
第1名,招商銀行(600036)。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主要從事銀行業及相關金融服務。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零售銀行,信用卡發卡最多的銀行,ROE、不良貸款率、負債成本等各種指標非常優秀。
第2名,寧波銀行(002142)。公司位於浙江省寧波市,主要從事存款、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等業務。公司堅持差異化戰略,深耕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灣等優質區域,資產質量十分優質,是國內兼具確定性和成長性城商行龍頭標桿。
第3名,平安銀行(000001)。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主要從事經有關監管機構批準的各項商業銀行業務。公司是國內零售銀行新標桿,有望向卓越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轉型。
拓展資料:
商業銀行股票是什麼?
商業銀行股票是由主要是給工商企業發放短期貸款的商業銀行所發行的股票。西方國家商業銀行大多數屬於股份公司,所以商業銀行也稱為股份銀行。
商業銀行發行股票有兩種情況:一為銀行創立之初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金;二為發展擴大銀行發行增資股票,或者為保持適度的清償能力發行的股票。世界上一些著名銀行,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合眾銀行等都是通過股份集資創辦起來的。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商業銀行的股票,原因在於它有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場價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很少發行增資股票,因為這會削減股東的權益。
銀行股票有哪些?
1、工商銀行(600036):銀行龍頭股。在英國權威金融雜志《銀行家》公布的2016年全球銀行品牌500強中,招商銀行品牌價值位列全球第13位;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銀行連續5年強勢入榜,2016年名列第189名。
2、平安銀行(601166):銀行龍頭股。零售銀行業務主要包括零售銀行業務、信用卡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等。
3、農業銀行(601288):銀行龍頭股。公司是一家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資金業務及其他業務。
銀行概念股其他的還有:浦發銀行、蘇州銀行、青島銀行、鄭州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成都銀行、廈門銀行、渝農商行、紫金銀行、西安銀行、常熟銀行、江蘇銀行等。
銀行股值得買嗎?
可以肯定地說銀行股是值得購買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銀行板塊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整,股價和估值都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這時候銀行股的安全標的是相對較高,買入風險較小。
其次,從大的經濟周期來講,銀行股通常大的經濟環境是強相關的,也就說當經濟環境不好時,銀行板塊通常表現也不好,就像今年的經濟受到疫情較大,世界各國經濟都很困難,相對應的銀行板塊也持續下跌調整,最近已經到了歷史地位。
最後,從指數來講,最近大盤指數連續調整,作為大金融的權重股表現十分穩健,雖然沒有券商和保險那麼亮眼,但是也顯示出了其足夠的穩定性。同時,銀行板塊本身的分紅比例相對較高,基本維持在5%左右,而且十分穩定,所以一些相對保守的朋友可以選擇銀行板塊進行投資,來獲取比較穩定收益。
8. 銀行股大漲意味著什麼
銀行股大漲的原因和意義:
1、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處於全球第二,經濟質量也在不斷上升,但資本市場的發展遠遠滯後,A股市值佔GDP的比重不足70%,發達國家則達到130%以上。
因此,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現經濟復甦,要助力實體經濟扶持創新科技企業,需要資本市場走出「健康牛」,況且創業板指數已經創四年多新高了,在這種情況下,上證綜指需要帶一帶節奏,而目前啟動銀行股沖關會比較容易,畢竟銀行股的權重非常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2、銀行股的估值低廉,容易成為新增資金關注的重點。目前A股的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大部分銀行股破凈。按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銀行股的增長與貨幣投放的增長有比較密切的關系,5月M2(廣義貨幣)增速已經達到11.1%了,銀行股再不濟也能達到貨幣增速的一半,也就是5%,優質中小銀行的增速也許會更高。
3、金融安全的需要。金融大開放以後,國際金融巨頭進入,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就是收購,現在已經不限制持股比例了,如果銀行股過於便宜,則對外資是天大的好事,一定要提高它們並購的成本。
4、在銀行理財資金有20萬億元以上。這部分資金如果進入資本市場,銀行可以從中拓展新業務,增加收入。
(8)客戶合眾銀行的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發行股票有兩種情況,一為銀行創立之初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金;二為發展擴大銀行發行增資股票,或者為保持適度的清償能力發行的股票。
世界上一些著名銀行,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美國的合眾銀行等都是通過股份集資創辦起來的。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購買商業銀行的股票,原因在於它有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場價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很少發行增資股票,因為這會削減股東的權益。
9. 銀行類股票估值怎麼計算
合理估值一般是按銀行利息計算出來的,按照國外20的市盈率(即5%的股息率,高於銀行利息率)為合理估值。
當然了,在中國國內,大盤股15倍的市盈率,中小企業25-30倍的市盈率。
至於如何算合理估值,我是這樣認為的:
每股凈資產+每股資產公積金+年每股收益x合理的市盈率=合理的股價 (合理的市盈率也要結合行業、企業的發展來給出)
一般低估的股價,就算短時間不漲。但我個人認為,最多兩年就能達到合理估值。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