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經常說上漲多少個點了,這一點是怎麼算的怎麼看的
點是股票指數。為度量和反映股票市場總體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而編制的股價統計相對數。通常是報告期的股票平均價格或股票市值與選定的基期股票平均價格或股票市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價格指數。
當股票價格指數上升時,表明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上漲;當股票價格指數下跌時,表明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下降;是靈敏反映市場所在國(或地區)社會、政治、經濟變化狀況的晴雨表。
(1)某種股票的價格周一上漲了8平均漲幅擴展閱讀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為以下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❷ 均漲幅是什麼意思
一些常用的股票術語
基本面: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政策面:指國家針對證券市場的具體政策,例如股市擴容政策、交易規則、交易成本規定等。
市場面:指市場供求狀況、市場品種結構以及投資者結構等因素。市場面的情況也與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好壞有關。
技術面:指反映股價變化的技術指標、走勢形態以及K線組合等。技術分析有三個前提假設。
開盤價: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營業日的第一筆交易,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即為當日開盤價。
收盤價: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報價:是證券市場上交易者在某一時間內對某種證券報出的最高進價或最低出價,報價代表了買賣雙方所願意出的最高價格,進價為買者願買進某種證券所出的價格,出價為賣者願賣出的價格。報價的次序習慣上是報進價格在先,報出價格在後。
最高價:指某種證券當日交易中最高成交價格。
最低價:指某種證券當日交易中的最低成交價格。
漲、跌停板:為了防止證券市場上價格暴漲暴跌,避免引起過分投機現象,在公開競價時,證券交易所依法對當天市場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的限制,A股市場的漲、跌均在10%,一隻股票的每天最大震幅為20%。即當天的市場價格漲或跌到了一定限度就不得再有漲跌,這種現象的專門術語即為停板。當天市場價格的最高限度稱漲停板,當天市場價格的最低限度稱為跌停板。
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除息:是由於公司股東分配紅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
填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上漲,這種行情稱為填權。
貼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不看好該股,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即股價比除權除息前有所下降。
每股稅後利潤:又稱每股盈利,可用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公司總股數來計算。
股東權益:是公司凈資產代表公司本身擁有的財產,也是股東們在公司中的權益。
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它也稱為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常常被用來判定股價與企業盈利、基本面之間的背離程度,以提示買賣風險。
龍頭股:是指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大盤股、小盤股:一般是根據流通股本的大小和其對指數的影響多寡來進行劃分。
T+1交收:是指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
分紅 :是指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
送紅股:是指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
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股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ST: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於「特別處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縮寫是「ST」),因此這些股票就簡稱為ST股。
題材板塊:通常特指由於某一些突發事件或特有現象而使部分個股具有一些共同特徵,例如資產重組板塊、WTO板塊、西部概念等。市場要炒作就必須以各種題材做支撐,這已成了市場的規律。根據有關市場人士的分析,常被利用的炒作題材大致有以下幾類:1.經營業績好轉、改善;2.國家產業政策扶持,政府實行政策傾斜;3.將要或正在合資合作、股權轉讓;4.出現控股或收購等重大資產重組;5.增資配股或高送股分紅等。
牛市: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於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
熊市: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與牛市相反。
多頭、多頭市場:多頭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於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把股價長期保持上漲勢頭的股票市場稱為多頭市場。多頭市場股價變化的主要特徵是一連串的大漲小跌。
利多: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
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跳空:股價受利多或利空影響後,開盤時出現較大幅度上下跳動的現象。當股價受利多影響上漲時,交易所內當天的開盤價或最低價高於前一天收盤價兩個申報單位以上。當股價下跌時,當天的開盤價或最高價低於前一天收盤價在兩個申報單位以上。或在一天的交易中,上漲或下跌超過一個申報單位。以上這種股價大幅度跳動現象稱之為跳空。
洗盤:投機者先把股價大幅度殺低,使大批小額股票投資者(散戶)產生恐慌而拋售股票,然後再股價抬高,以便乘機漁利。
回檔: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終因股價上漲速度過快而反轉回跌到某一價位,這一調整現象稱為回檔。一般來說,股票的回檔幅度要比上漲幅度小,通常是反轉回跌到前一次上漲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上漲趨勢。
反彈:在股市上,股價呈不斷下跌趨勢,終因股價下跌速度過快而反轉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調整現象稱為反彈。一般來說,股票的反彈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彈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時,又恢復原來的下跌趨勢。
整理:股市上的股價經過大幅度迅速上漲或下跌後,遇到阻力線或支撐線,原先上漲或下跌趨勢明顯放慢,開始出現幅度為15%左右的上下跳動,並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為整理。整理現象的出現通常表示多頭和空頭激烈互斗而產生了跳動價位,也是下一次股價大變動的前奏。
套牢:是指進行股票交易時所遭遇的交易風險。例如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上漲,但在買進後股價卻一直呈下跌趨勢,這種現象稱為多頭套牢。相反,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下跌,將所借股票放空賣出,但股價卻一直上漲,這種現象稱為空頭套牢。
❸ 某支股票的價格周二上漲百分之15,周三上漲了百分之4,兩天累計漲幅達到多少怎麼算,求演算法
假設周一收盤價100元,則周三收盤價=100*(1+15%)*(1+4%)=119.6元,兩天累計漲幅=(119.6-100)/100*100%=19.6%
❹ 某種股票的價格周二上漲了10%,周三上漲了5%,兩天累計漲幅達(15.5%),怎麼算的
假如10塊漲百分之十等於11,第二天是在11的基礎上上漲百分之五等於11.55,累計上漲了10的1.55等於百分之15.5%
❺ 股票怎麼算漲幅之間的百分比
比如說你的成本價是8元,現在的股價是10元。就用10-8=2.在用你這2元的利潤除以現價10。2/10=0.2.加上百分比就是20%
❻ 某股票價格周一上漲8%,周二上漲6%,兩天累計漲幅達
設上周五收盤價x,那周一的收盤價就是x(1+%8)=x+%8x,周二的收盤價就是(x+%8x)(1+%6)=x+%8x+%6x+%0.48x=x(1+14.48%)
那麼兩天累計漲幅14.48%
❼ 某種股票的價格周二上漲了百分之10周三下跌百分之2周四上漲百分之5這三天平均
假設這只股票周一收盤時價格為20元,周二上漲10%收盤價就變為22元,周三下跌2%收盤價就變為21.56元,周四上漲5%收盤價為22.64元。這樣三天的總收益為2.64,總收益率為13.2%,平均漲幅為4.4%。
❽ 價格表的漲幅比率怎麼算
你好,漲幅=(現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00% 比如:一支股票的漲幅是:8%、-5%等 。
「漲幅」就是指目前這只股票的上漲幅度,10.01,就是股價漲了10.01% 一般對於股票來說
就是漲停了!如果漲幅為0則表示今天沒漲沒跌,價格和前一個交易日持平。如果漲幅為負則稱為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