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三板做市能用到什麼交易策略
在投資新三板或者選擇做市標的時需要考慮的兩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其中作為做市商我們更關注於第一點,也就是投資初衷;對於投資機構或者有投資新三板慾望的潛在投資者,那麼還需要關注第二點,也就是操作方案。不管今天在座的各位是來自企業,中介機構,還是投資機構,希望這些內容可以供大家參考。
第一,投資初衷
在做一項投資之前,首先你們要考慮清楚這項投資究竟是要長期持有,譬如以十年10倍為目標的長期持有,還是僅僅作為短期的投機性的行為。此外對於做市商而言,我們還可以賺取價差收入,因此我們也會考慮以獲取這部分利潤位目的的投資。
第二,操作方案
在實際投資過程中,你們同時也需要在考慮新三板特殊制度安排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具體的股票操作方案,這里包括股票的獲取還有股票的退出。
具體對投資初衷而言。如果你們確實准備長期持有,當然實際的「長期」持有並不一定是十年時間,而可能只是三年五載而已,那麼我們主要要關注兩方面的情況,一個是行業的情況,一個是團隊的情況。
對行業情況的判斷主要包括三點:1、所在行業的成長性,是不是跟我們國家目前的政策方向和未來發展方向相吻合,行業存在借勢大幅成長的可能性。2、業務的市場空間,在行業起來之後,公司的相應業務是否能夠隨之得到大幅度的發展,究竟有多大的市場容量能夠容納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3、服務或業務的相對競爭力,也就是在行業蛋糕不斷做大過程當中,我們要投資的標的的產品是不是能夠在廣泛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獲得市場上絕大多數的收益。以上就是在行業方面我們需要關注的幾點內容。
接下來說對管理團隊的判斷。我個人覺得,在投資中小企業的時候對於團隊的把握和判斷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對於新三板掛牌公司,我們希望看到公司管理團隊具備以下三點特質:1、團隊有專業性,是不是我們既有懂業務和懂技術的人才、又有懂資本市場的人才,團隊成員能夠各司其職,在自己職責分工內完成相應的工作。2、管理團隊對未來的構想,通俗來講就是畫餅的能力。剛才孫總也提到之前他在供職某基金時,有董事長專程去請他們吃飯並跟他們畫餅的事,實際上董事長能有這樣的能力,或者公司團隊能夠把公司的未來規劃出來的非常重要。如果你們要投資的企業的管理團隊連自己的未來都沒有辦法構想完全,還需要你來幫助他們規劃和設計,或者他需要藉助公司外或者行業外的人來幫他完善整體思路的話,那麼這個管理團隊就不是非常稱職的團隊。3、畫完餅之後,管理團隊是否具備相應的執行力把這張餅做出來。如果事實證明這就只是畫出來的一張餅而已的話,那麼我們的投資就極有可能面臨虧損。如果我們通過對管理團隊既往經歷和經驗的考察認為他們確實具備這樣的執行力,那麼我們的投資相對而言基礎就更加牢靠。
在關注行業和團隊之後,大家還要關注的便是股東結構。之前有嘉賓也提到股東結構的問題,比如某些仍處於初創期或者成長期的企業,如果控股股東的控股比例非常大,甚至達到99%,而戰略投資人或者員工持股比例非常低,甚至沒有的話,那麼我們便難以想像有投資人或者員工願意想方設法伴隨公司共同成長。另一方面,對於初創期或者成長期的企業,在自身規模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具有船小好掉頭的特點,然而如果控股股東的控股比例相對較低,公司已經引入很多的投資機構,而這些投資機構各自的利益訴求各不相同,那麼未來在各項決策過程中可能存在許多分歧,造成效率,所以我們需要研究公司的股東結構以判斷是否存在這些潛在風險。
如果你只是要進行短期的投機行為,這里所謂的短期投資行為就是在幾個月時間內就要獲利了結的投資行為,那麼你要考慮以下幾點:
1、潛在待拋售的股份的情況。在我們拿到股份之後,可能同時市場上也有很多其他的投資者跟你同時也拿到了股份,那麼哪些新增股東有拋售意願,要拋售多少份額,同時也要考慮哪些原有股東,比如投資機構,有拋售意願,要拋售多少份額。
2、潛在待投資資金的情況。你同樣還要預判投資標的在市場上會受到多少潛在待投資的資金的追捧。以上兩點實際上構成股票的短期供求方面的關系。
3、流通股本的考慮。流通盤太大的話,雖然市場活躍度相對而言可能很好,但是股票的短期波動性可能會差一些,流通盤過小的話可能無法滿足投資需求,存在退出困難,同時也可能面臨操控的指責。我們應當綜合考慮這些潛在風險。
4、絕對價格。目前新三板最低委託數量是每手1000股,如果股份的價格超過100的話,最低委託也要10萬元,因而其流動性必然會受到絕對價格的影響。價格稍低些的股票的流動性會相對好些。
最後,作為做市商,我們還需要關注一些未來可能影響價差收入的因素。在座的做市商同行可能並不多,但是鑒於政策方面多次表示未來要放開做市業務的牌照,因而各位來自投資機構的來賓在未來可能也需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具體而言,在股票做市之後,我們需要考慮股票的成交金額和成交數量,股票的換手率,股票的交易價差,包括買賣雙向的報價價差和實際買賣成交的價差,最後還有價格的波動性,也就是股票價格每天的波幅或者一段時期的波幅,這些因素都與價差收入息息相關。
說完綱領性的投資初衷方面的考慮,接下來繼續介紹有關操作方案的考慮,也就是在進入和退出這兩個關鍵環節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股票獲取方面,我們共有4種不同方式:1、原價定向增發。比如前期中科招商18塊錢的增發,如果擬能夠拿到原始份額的話,那麼就可以以18元的原價獲得股票。2、溢價定向增發。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可能你沒有辦法拿到這個份額,那麼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在負擔一些費用或溢價的情況下直接或者間接拿到定向增發的份額,這也屬於市場化行為。3、定向的老股轉讓,在協議方式下或者掛牌之前,你可能跟公司老股東達成轉讓協議,以約定的價格進行轉讓,老股轉讓的效率顯然要高於定向增發的效率。4、非定向的市場轉讓,當然你也可以從二級市場上直接買入股票,此時需要考慮是否能夠買入目標數量的問題。
相對於股票獲取時的多種方式,股票退出的渠道則比較少,主要有兩種方式:1、定向的大宗交易,無論是協議方式下還是未來可能引入大宗交易渠道的做市方式下,在目前的流動性水平下想要大規模減持如果不在線下找到找到交易對手方承接股票而強行減持,其難度都相當大,因此定向大宗交易才是合理的退出方式之一。2、非定向市場減持。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並且願意承擔較高的沖擊成本,那麼也可以選擇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賣出。
目前的退出渠道只有這兩種,因此正如剛剛的嘉賓所說,成熟的機構投資者目前還沒有把新三版作為成熟的退出渠道。我認為,這並不是說這些投資機構不願意把新三板作為退出渠道,而只是目前新三板還不具備成為退出渠道的條件,未來流通環節得到進一步改善的話,投資機構當然也不會反對把新三板作為退出渠道的。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三個已做市股票案例,在案例中將繼續探討剛才提到的一些內容。
第一個案例,金達萊(830777 )。
這家公司屬於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業,主要從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投資及運營服務,公司從事的業務屬於環保行業,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將持續高速發展。2013年的每股收益是0.76元,2014年達到1.57元,業績增長較快。在污水處理方面的兼氧 FMBR技術和JDL-重金屬廢水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管理層和運營團隊在此行業深耕多年,專業能力非常強,因為我們判斷其管理團隊和運營團隊滿足我們對團隊方面的要求。此外,公司的股權結構相對合理,實際控制人的控制力比較強,前期引入部分投資者,但是我們判斷對公司未來的決策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金達萊在做市之後的初始價位30-40元區間,在4月份的時候運行到相對高位,突破100元大關。在自4月下旬開始的下行通道中,這只股票的價格仍然非常堅挺,復權後的價格一直保持在100元左右的區間。在近期的幾個大鱷轉為做市方式之前,這只股票在所有做市股票當中市值名列前茅,目前的市值也是80億左右。回過頭來看,我們認為這只標的滿足我們之前對長期投資的股票的行業和團隊的要求,同時其股權結構相對合理,因而我們認為這只股票確實適合作為長期投資標的。
第二個案例,某做市股票。
將這個案例是想跟大家討論下短期的投資機會。這只股票在做市之前就宣布要進行定向增發,那麼在做市之後我們看到做市價格之後,是否可以考慮參與這次定向增發呢?按照之前介紹的幾點判斷,首先定向增發之前原有股東的拋售慾望並不大,同時在做此判斷時市場恰好處於相對活躍的時期,我們判斷進入市場的資金還是量比較大的,而這只的股票基本面還不錯,應該會受到潛在的投資資金的追捧,流通股本相對適中,絕對價格也比較低的。
從以上分析來看,並且參考做市伊始的市場價格,參與此次定增可能會獲得相對不錯的短期回報。從新增股份即將登記的時刻,伴隨整體市場的低迷,股價就開始一路向下,直到最低點比定增價格僅稍高不到10%。從新增股份流通至今,股票的實際換手率屬於較低水平,這次定增新增的投資者無法完成退出。這次定增共引入20餘名投資者,其中大部分是個人投資者,他們持有的股份數量多在20萬股-50萬股區間,很明顯是以進行短期的投資行為為目的,期望可以盡快變現讓資金流動起來。但是很遺憾客觀條件不足以實現計劃的短期投資獲利行為。
這個什麼原因呢?既然我們之前已經分析認為定增確實是個不錯的短期投資機會,為什麼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認為之前的分析存在兩點問題。1、盡管原來的潛在拋售股份不高,但是此次定向增發引入的投資者的拋售慾望極強,從而導致短期供給過大。2、由於進入市場的資金較多,我們判斷有買入慾望的資金也較多,但實際上這些資金全部或者絕大多數都在追逐各種定增增發,並沒有致力於在二級市場投資,因而實際上二級市場上的潛在資金較少,使得短期需求過小。由此可見,之前對供求關系的分析都存在問題,因而導致預判錯誤,並最終導致目前的局面。
第三個案例,金宇農牧。
介紹這個案例主要是想說明對做市商而言,如果想要賺取價差收入應當如何評價。這只股票剛剛做市不久,流動股本2700多萬股,絕對價格較低。自做市至今共17個交易日,其總成交金額是4300萬元,換手率達到60%,這個數據如果進行年化的話相當可觀,每天的價格波動也算比較大。粗略計算,這只股票每天的平均成交金額在250萬元左右,目前由三家做市商參與做市,因而以2%計算價差的話,平均每家做市商每天可以賺取的價差收入接近8000元。大家可以看看定增公告,我們的初始成本是2元錢,共拿到100萬股,如果這只股票可以持續保持目前的交易水平的話,一年兩百個交易日算下來,我們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80%。
介紹這個案例想要說明什麼問題呢?其實作為做市商,我們更樂於投資這種流動較大,可以通過交易獲得穩定的價差收入的做市股票,這樣就可以像銀行一樣賺取穩定的息差收入。我們不願意搶投資機構的生意,低價獲取股票期望股價增值幾倍再轉手賣掉,這並非做市商在市場中的功能。我們希望回歸做市商的本源,以賺取穩定的價差收入為目的選擇標的並進行交易。但是目前的規則體系和客觀條件還無法實現,我們必須要承擔庫存股份虧損的風險,本著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原則,我們被迫要將股票增值的收益當成目前主要收益來源,但其實我們更希望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以換取穩定的價差收入,讓市場參與各方都能夠賺到屬於自己的利潤。按照證監會通知的精神,未來可能允許做市商借券進行做市,或者提供避險工具將這部分風險對沖掉,才能讓做市商的角色回歸本源,專注於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由此,對市場參與各方我有以下粗淺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1、對監管機構的建議。
目前市場的融資功能已經充分體現,之前的統計數據截止5月末今年的總融資額便已突破200多億,超過的去年全年的總和,今年可能達到去年全年5倍以上。可以說咱們的中小企業只要想融錢,在新三板上就沒有融不到的情況,定向增發全部遭到哄搶,即使價格過高,也會有投資機構承接。
然而過分強調融資方面的便利,實際上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侵蝕變會比較嚴重,因此如何能夠綜合考慮市場各方利益,在保持當前良好的融資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市場流動性,是監管機構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建議監管機構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以戰略性的全局眼光總和考慮相關規則的修訂工作,之前傳言的修改當前協議轉讓方式,增加做市轉讓方式下的大宗交易通道等,都需要納入全局性的規則修改工作中,當然定向增發方面的規則也需要適當修改,以達到在不影響運行良好的融資功能的前提下,進一步保障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權益。
有人認為放開做市牌照就可以引入增量資金做市,便可以解決二級市場流動性的問題,對此我並不贊同。目前市場並不缺乏資金,缺乏的是目的多樣的投資者隊伍,因此我建議監管機構可以大力引入投資目的各不相同的投資者。當前市場新進投資者中的財務投資者較多,他們主要捕捉的是短期的投資機會。市場上成立的許多私募基金,其主要投向就是想方設法獲取定向增發得股份,然後在市場拋售從事短線交易行為。目前的市場上如PE、VC機構這樣以中長期持有股票為目的的投資機構還是非常少的。另一方面,目前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比例偏多。作為機構投資者,其投資體量相對較大,而且投資理念相對接近,因而與市場目前的交易方式並不匹配,譬如無法單純在二級市場完成建倉的工作,因而必須要從公司或原始股東處直接獲取股份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我們一直強調新三板是機構投資者的市場,但是市場的交易規則其實並不完全適用於機構投資者,所以我建議監管機構引入有潤滑劑作用的其他類型的投資者。根據這些,我還想提一點建議就是將做市股票的最低委託數量與股本掛鉤,達到某些標準的股票以5000股或者10000股作為最低委託數量,這樣與以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定位也比較匹配。
2、對投資機構的一些建議。
對於投資機構而言,我建議大家慎重對待的幾種情況:一是流動盤偏小,原因已經說過;二是流動性偏低,尤其是在做市以後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仍然較低時,就需要充分考慮市場價格的公允程度;三是潛在的拋壓偏重,比如參與定增的大多是個人投資者或者以短期投機為目的的機構投資者的股票,其短期拋壓就會比較重;四是沒有特定的投資計劃而進行定增的公司,許多公司現在都以補充流動資金的目的進行募資,實際上這個理由比較虛一些,雖然這有助於市場融資功能,但是實際上許多企業並沒有很好的未來規劃便已經開始融資。之前的嘉賓也提高過,目前在市場上拿到錢很容易,但是究竟如何能把錢花好還是個學問,目前有些公司拿這個錢買理財或者專門成立基金投資新三板,這裡面就可能存在問題;四是存在突擊引入財務投資者的公司,譬如在掛牌之前以低價增發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關系戶,面對這種情況投資者需要慎重考慮。
此外對於投資團隊,我建議大家慎重對待的幾種團隊:一是過分關注資本市場和資本運作的團隊,我們希望擬投資的企業在行業和自身業務領域有非常精深的造詣,並且持續關注於自身業務,對資本市場他們會聘請專業人士進行打理,或者相信中間機構的判斷,而不是捨本逐末,每天都在考慮股價多少,手頭的股份值多少錢;二是構想宏大但超出能力范圍的團隊,很多企業家樂於描述宏大的願景,但是實際上要實現這個願景需要許多的資金、資源和能力的配合,資金或許在這個市場上很好解決,但是資源和能力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具備的;
三是重視短期利益和忽視長期形象的公司,之前有這樣的案例,某公司發布定增方案並且客戶都繳款之後,發現市場價格上漲了,覺得增發價格偏低就把繳款全部退回,開個會把上次的方案重新否掉,然後漲價重新發布個方案,這種企業過於重視短期利益,卻忽視了公司的長期形象,缺乏誠信,這樣的團隊也需要。
3、對掛牌公司建議。
在座的如果有掛牌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或者董秘,希望您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一是謹慎的利用融資工具。這包括合理規劃融資的節奏,盡量避免剛發過一輪定增沒半個月再發一輪定增,尤其是兩次定增價格差距還非常大的情況。如果沒有合理規劃而在短期內利用市場的熱度大規模融資,對自己本身的壓力九非常大,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規劃融資的節奏。監管機構設計的融資規則是要滿足中小企業小額、快速、靈活、按需融資的目的,也就是現有需求才能在市場上開始融資。如果我們一味利用市場的行情先把錢融到手再說,那麼未來在你真的需要錢的時候可能九未必能融到資了。此外定向增發的價格和規模需要合理設置,通常融資的估值是一輪比一輪要高,如果企業只看到短期利益而把當前融資價格定得很高的話,那麼下輪融資的定價就面臨很大壓力,如果價格下降也會影響企業形象。最後要綜合考慮引入戰略投資者和中短期財務投資者。作為融資方來說,引入的資金最好要做到長中短期合理配置,戰略投資者能夠給你帶來資源和渠道,而中短期的財務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充分交易提高股票流動性,如果融資中只包括其中某類投資者,那後續可能就面臨不同的問題了。綜上,我建議掛牌公司能夠謹慎利用融資工具,充分保護市場大力支持規融資的現狀,不要過分利用規則鑽空子,把自己未來的路都給堵死。
二是謹慎利用二級市場。掛牌公司要合理規劃高管和員工的增持和減持計劃,很多創業板公司為人所詬病的就是一上市股東便開始減持和套現,但其實這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因為我們需要創造財富效應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市場進行投資,同時也能吸引更多有志青年進行創業。但是這種減持的計劃一定要合理規劃,不要造成踩踏的事故,否則也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信心。於此相對,掛牌公司應當參照主板和創業板公司,在不違反相應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制定穩定股價的承諾和約束措施,以面對市場大幅下探或者波動的情況。
『貳』 中科招商股票恢復轉讓是什麼意思
新三板其實就是代辦股權轉讓系統,恢復轉讓就是可以轉讓該公司的股權了
『叄』 股票舉牌是利好還是利空
『肆』 CFA考試通過後 就業方向怎麼選
CFA考後就業方向怎麼樣?CFA考後可以做什麼工作?這是很多CFA考生都在關注的一個問題,關於CFA就業問題以下內容進行告知:
CFA考後是分為兩種情況的,一種是通過了CFA三級考試並申請到了CFA證書的,另一種是,通過了CFA三個級別的考試,但是卻沒有成為CFA持證人的,兩者之間的工作存在一定的懸殊。
根據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為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提供高額獎金。同行業,CFA持證人比非持證人收入高24%。如果不談工作經驗,CFA持證人與非持證人的薪酬差距將更大,CFA持證人的薪資高於非持證人54%,但並不代表非CFA持證人不能找到好的工作。
CFA的就業前景--鑒於CFA考試的正規性、專業性,其資格證書在金融領域內受到廣泛的認可,《金融時報》雜志於2006年將CFA專業資格比喻成投資專才的「黃金標准」。
CFA就業最多的世界著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普華永道、國內頭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證人,CFA在中國已成為勝任能力的考量標准。
CFA職業方向包括:投行經理,基金經理、財務經理、項目總監、行政總裁、資金分析高管、資金管理總監、審計項目經理、首席執行官、稅務經理、融資經理、總出納、財務總監、財務結算高級經理、投資分析高級經理、財務會計主管、財務結算高級經理證券分析師、財務總監、投資顧問、投資銀行家、交易員。
3、證券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要對證券市場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經過專業的分析向投資者發送最有價值的投資報告。
一名優秀的證券分析師不僅要熟悉傳統證券學的專業知識,還要保持與時俱進的眼光,了解證券投資理論和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演化證券學、行為金融學等等。
據美國權威職業網站PayScale發布的CFA持證人薪水調查報告,其中CFA持證分析師的薪資大約為$45K-98K左右,投資組合經理的薪資在$64K~182K之間,高級分析師約在$61K-115K之間。
CFA考試近年報考的人數越來越多,國家政府給予的政策也越來越好,毋庸置疑金融行業需要這樣的人才來更好地發展規劃。
相關CFA內容推薦閱讀
『伍』 新三板巨無霸被摘牌發生什麼事情
新三板「巨無霸」被強制摘牌
12月15日晚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股轉系統」)發布公告,新三板掛牌PE中科招商、達仁資管因不符合整改要求,將被強制摘牌。
股東安置成當務之急
對於摘牌企業來說,後續股東處置將成當務之急。
股轉系統在公告中要求,被終止掛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終止掛牌公司相關事宜並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終止掛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終止掛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對於股東人數超過2000人的中科招商來說,股東安置無疑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事實上,摘牌消息傳來,中科招商投資圈就「炸開了鍋」。由於新三板無PE被強制摘牌的先例可依,業內人士表示,被摘牌公司需加強與股東溝通、協商,妥善安置股東。
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中科招商目前股東戶數為2713戶。截至記者發稿時,中科招商尚未披露股東安置安排。
「2015年5月在中科招商第二次定增時,我們以每股18元的價格買入了價值8100萬元的中科招商股票。」杭州的楊生(化名)告訴記者。他介紹說,當時中科招商定增額度非常緊俏,他是作為中信建投的大客戶參與進來的,而當時只有中信建投等少數券商能拿到中科招商的定增額度。「開始中信建投方面表示,個人參與這次中科招商定增是3000萬元起投,後來門檻升到6000萬元,最後又變成8000萬元。」他介紹。最後楊生與10餘名朋友共同出資8100萬元參與了中科招商的此次定增。
中科招商後來開展了每10股送50股的「送股計劃」。送股之後,楊生定增的成本價變為每股3元,於12月15日收盤,中科招商股價為每股0.77元。
楊生自稱新三板老兵,2011年便開始在北京中關村股權轉讓中心進行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曾因押中後來成功轉板創業板的安控科技而獲利頗豐。
除了個人股東,2713戶股東中也包含部分機構身影。公司三季報顯示,前公募一哥王亞偉管理的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託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昀灃3號持有中科招商1.38億股,佔比1.27%。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5月楊生參與定增同時,王亞偉通過其旗下產品認購中科招商2777萬股,投資總額近5億元。除權後定增成本為每股3元。後王亞偉在中科招商中進進出出,但是中科招商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王亞偉旗下信託計劃昀灃3號為中科招商第十大股東。
楊生表示希望中科招商盡快給出回購辦法。「一種可能是以每股凈資產作為回購價格來回購中小股東手中的股份。」他說。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其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每股1.24元,顯著高於上周五0.77元的收盤價。
目前,中科招商、達仁資管等PE被強制摘牌後暫無現成規定可以參照。2016年10月股轉系統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二條要求,「股票被強制終止掛牌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應當對股東的訴求作出安排並披露。掛牌公司或者掛牌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可以設立專門基金,對股東進行補償。」不過徵求意見稿後,正式的實施細則一直沒有下發。
掛牌PE被強制摘牌之後,能否參照新三板掛牌的其它類型企業進行回購?新鼎資本總經理張弛說,新三板其它類型公司被強制摘牌,回購價一般是根據投資人的持倉成本、投資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給出一個年化收益,由PE公司大股東對中小股東進行回購。他表示,如果股權高度分散,掛牌之後融過資的,後續處置難度較大。
大成律師事務所林日升表示,如果是主板公司被強制退市,最後交易日收盤價基礎上的任何溢價,都算得上合理。但是由於三板是「協議轉讓」,最近一年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較大,且股價較容易被操縱,所以新三板公司被強制摘牌後回購價格怎麼定,情況較主板主動摘牌的公司更為復雜。
野蠻生長時代終結
截至12月17日,26家掛牌私募中已有16家發布了自查整改報告,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此番自查整改進入尾聲。而隨著5家機構的被動摘牌,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也宣告終結。
2016年5月27日,股轉系統發布《「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對掛牌的金融類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要求掛牌私募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占收入比例超過8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要求旨在讓掛牌私募回歸資產管理主業,意味著日後留在新三板上的私募需堅持以」代客理財為主業。
「部分私募確實太會玩資本游戲了。這部分私募在新三板掛牌後大量融資,但又未見明顯投向實體經濟,卻在市場不斷舉牌、買殼,造成資金空轉,這些舉動甚至可能影響實業公司的融資。」前述北京某專注於新三板的PE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
東吳證券投行部業務副總裁周秦達表示,PE掛牌之後企業運作更透明,相比未掛牌的同行業競爭企業來說,經營的成本更高。此番整改無疑表明今後掛牌之後不能「任性」玩資本運作游戲,而是要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資管」主業上,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或結束。
雖然掛牌帶來的品牌效應對於資管機構融資有所幫助,但掛牌從來就是雙刃劍。現任黑石CEO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2017年上半年屢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盡管公司凈利潤年年增長,但是股價乏善可陳。至上周五收盤,其股價僅為31.5美元,接近IPO首發價,而其市盈率也僅為13.5。
曾就職於美國知名掛牌私募阿波羅資本的博思恩資本CEO馮劍雲表示,對於私募來說,掛牌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為積重難返的私募雪中送炭。
「上市公司退市和新三板公司摘牌兩者之間是有嚴格區分的。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確實經營狀況很差,但新三板摘牌不一定是公司做得不好。」菁財資本創始合夥人葛賢通說。張弛稱,新三板是私募機構在國內成為公眾公司的唯一資本平台,掛牌後的優勢主要在於融資便利和品牌宣傳。但後來新三板市場持續低迷,加上股轉公司對掛牌私募提出了更高的整改要求,後續私募掛牌需要更謹慎,張弛說。
不過,也有投資者表示,整改之後,在PE心中新三板依然魅力不減。盤古資本創始合夥人鄭中尉表示,掛牌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吸引力足夠大,新三板對私募的吸引力並未隨著整改而減少。
新三板的企業還是有點能力的。
『陸』 中科招商聖商沃土1號基金
查詢不到代碼,可能是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的新四版,需要到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的官網查詢,不建議選擇,周期長,不穩定,未來收益相對較慢。還會存在一定的本金安全風險。
建議直接選擇現在股票軟體上可以看到的北京中關村新三板。有股票代碼,以43或者83開頭,買入後,股票在自己的股票軟體中顯示,資金安全,退出機制完善,跟做股票區別不是非常大。
而利潤空間主要來源於未來券商做市溢價,以及綠色轉版通道開通後,未來暴利的機會。
也需要當心所謂的擬掛牌的企業,實際現在光光排隊的企業已經超過了7000家,其中有很多企業根本就掛不了牌,更不要談一些股改都沒完成,只是簽署了輔助協議的企業,輔助協議是券商幫助你掛牌,存在未來掛牌被駁回甚至退回的可能。
而原始股投資有很多都是騙人的企業,發生過很多最後騙錢跑路的事件,不要因為在乎人家承諾的高額利息,未來所謂上市的巨額回報而去貪心購買,實際人家在乎的是你的本金!!!
新三板之所以這么火,其實你就是可以理解成國家出的原始股交易平台,能上新三板的企業都是不錯的企業。
『柒』 什麼是創投概念股
什麼是創投:創投是創業投資的簡稱。創業投資是指專業投資人員(創業投資家)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與一般的投資家不同,創業投資家不僅投入資金,而且用他們長期積累的經驗、知識和信息網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地經營企業。所以,創業投資機構就是從事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的機構。
所謂「創投」概念是指主板市場中涉足風險創業投資,有望在創業板上市中大獲其利的上市公司或者自身具有「分拆」上市概念的個股。深市創業板市場將分步推進,中小企業板的設立為創業板的設立拉開了序幕。
目前國內風險投資主要投資於信息產業與生命產業。具有創投概念的個股中,以投資創業科技園的居多,包括投資參股各著名大學的創業科技園。如龍頭股份、大眾公用、東北高速、全興股份、常山股份、中海海盛等。
創投概念的上市公司,一般屬於高風險、高收益行業,投資者千萬不可盲動,應以波段炒作為宜,因為其題材概念炒作成分偏重,風險較大,不屬於市場價值投資的主流。
『捌』 中科招商坑了投資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復牌PE是誰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停牌三個月有餘的中科招商4月11日復牌,收盤報12.84元/股,當日股價接近腰斬。其中,「受傷」最重的,就是昔日曾參與中科招商定增的投資者,相較於中科招商此前18元/股的定增價,各路投資者悉數被套。
而與參與其定增的「小夥伴們」相比,中科招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朗科科技31.50+0.601.94%
大連聖亞34.99+0.491.42%
三變科技19.12+0.000.00%
天晟新材13.49+0.000.00%
鼎泰新材27.70+0.000.00%
商卻因在去年股市調整期間大肆舉牌而賺得盆滿缽滿。2015 年中科招商營業總收入構成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8.4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75.99%,正是由於其所持上市公司股票上漲。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招商「掃貨」所用資金,除掛牌募資所得資金外,幾乎都來自三次定向增發。
同時,中科招商作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導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中科招商有可能僅僅是類金融企業復牌的第一彈,對整個新三板市場而言只是半隻靴子落地,而與中科招商停牌原因類似的九鼎投資等新三板PE類金融機構何時復牌,或也將拖累新三板指數。
復牌大跌套牢多家機構
中科招商去年12月21日宣布因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12月22日開市起停牌,最晚恢復轉讓日為 2016年4月20日。今年4月8日,中科招商再度公告,稱籌劃事項失敗,股票於4月11日復牌。
中科招商公告稱,公司原籌劃參與一家上市公司的配套融資,後因資本市場變化等多種因素導致推進合作存在困難而終止;隨後,公司與另一家上市公司就雙方合作設立產業基金進行洽談並簽署保密協議,經過多次磋商,公司與該上市公司就基金方案的關鍵條款未能達成一致。
受此影響,中科招商復牌當日股價下跌46.39%,接近腰斬。昔日曾參與其定增的投資者悉數被套。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2015年3月25日,中科招商在登陸新三板5天之後,發布了第一次定增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對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人定增2.8億股,共計50.4億元。
事實上,2015年中科招商進入新三板資本市場之後,共進行了4次定增,除一次定增被證監會中止,另外三次均已完成實施,募資總金額高達95.5億元。
據新華網報道,近日陷入兌付危機的「快鹿系」也聯合上海東虹橋金融控股集團投資3億元參與中科招商的第四輪定增,以18元/股的價格認購了1667萬股,目前浮虧8601.72萬元。
此外,中科招商在掛牌前進行了兩次定增:2015年1月以10.83元/股向兩名投資者募集4.95億元;2月以18元/股的價格向10名LP進行債轉股,總額達到18.47億元,並沒有募集到現金資產。
掛牌後也進行了兩次定增:2015年3月26日,中科招商繼續以18元/股的價格向35名投資者募資50.4億元;4月10日,同樣以18元/股的價格向15名投資投資者募資35.1億元。如果按照這一價格計算和近兩日的下跌,參與定增的機構和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就連一向被奉為「一哥」的王亞偉也沒能避開中科招商這只「黑天鵝」。王亞偉旗下的外貿信託-昀灃2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是中科招商的第十大股東,持有2777萬股,股權佔比為1.54%,相較於18元/股的定增價,已經浮虧近30%,達1.43億元。
募資抄底股市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中科招商定增「坑」了眾多投資者,但是中科招商自己卻在去年股市調整期間大賺。
中科招商2015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4.29億元,同比增長 158.78%;利潤總額為16.64億元,同比增長 191.03%;凈利潤為11.85億元(其中,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5億元),同比增長 179.3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相比2014年營業總收入大增的原因正是中科招商舉牌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上漲。根據年報的信息,2015 年度營業總收入構成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8.4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75.99%,該部分收入為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上漲所致。
數據顯示,2015年中科招商的全資子公司中科匯通一共對16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投資,總耗資達24.02億元。
根據中科招商自己的說法,舉牌的行為是響應了國家救市的號召。但中科招商舉牌伊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為,而中科招商用後面數次大手筆證明這是一次有計劃的長期舉牌行為,整個股災期間中科招商接連舉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朗科科技在2015年7月8日午間公告,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匯通(深圳)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於7月6日、7月7日在二級市場以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246.87萬股公司股,持股比例升至10.0661%。中科匯通由第四大股東變為第二大股東。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天晟新材和三變科技也在7月8日一同公告,7月7日,中科匯通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兩家公司,持股比例均上升到5.01%。除了這三家公司之外,中科匯通7月7日和8日還舉牌大連聖亞和鼎泰新材。
截至目前,中科匯通已經舉牌16家上市公司,並成為海聯訊和設計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同時中科招商多次發布了多筆對外投資的公告,一方面給現有子公司注資,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多家子公司。
根據中科招商自己的說法,舉牌的行為是響應了國家救市的號召。但中科招商舉牌伊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為,而中科招商用後面數次大手筆證明這是一次有計劃的長期舉牌行為,整個股災期間中科招商接連舉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對此,有北京地區投行人士戲稱:「6月17日大盤觸頂之後,迎來的迅猛調整就好像超市放出大折扣一樣,而這時在今年進行了巨額融資的中科招商恰好准備好了錢要買東西。」
警惕新三板PE類金融股復牌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中科招商只是近期新三板停牌的PE類金融機構復牌的第一家,在中科招商之後,還有九鼎集團、信中利、達仁資管等。特別是九鼎集團,停牌原因與中科招商類似(重大資產重組等),2015年亦進行了百億元的定增融資,停牌時間200多天甚至比中科招商還長。
中科招商作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導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但這有可能僅僅是類金融企業復牌的第一彈,對整個新三板市場而言只是半隻靴子落地而已。
另外半隻靴子可能取決於兩個不確定性因素:第一,九鼎何時復牌;第二,九鼎、中科招商是否會納入創新層,進而放大對指數的拖累效應。
新三板分層大戲即將在5月初拉開序幕,這被認為是能與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相媲美的第二波大利好。然而與做市商制度紅利帶來的市場投資熱情相比,這輪制度紅利市場似乎並不買賬。春節以來,新三板做市指數始終在低位徘徊,流動性也不容樂觀。
與上一波行情相比,本輪紅利行情遲遲難以啟動,與一些「靴子」尚未落地有很大關系。可能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做市商賬面收益率仍然高達27%左右,是潛在的「做空」力量;第二,今年年中新三板將迎來一波私募到期潮;第三,九鼎、中科招商等復牌對指數和市場整體可能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消化;第四,分層後的新政亦需要半年左右的「測試期」才能趨於明朗。
監管層對類金融企業監管趨嚴,政策預期偏負面。2015年12月25日,證監會明確要加強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監管,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和融資,並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今年1月19日,股轉系統通過窗口指導通知各主辦券商,「所有類金融機構全部暫停辦理掛牌手續,無論項目處於何種狀態」。
而從掛牌結構看,目前新三板總市值排名前10位的掛牌企業中,金融業有6家,佔新三板總市值的15.36%;從融資結構看,2015年新三板的多元金融企業定增實際募集金額超過422億元,佔全部掛牌企業的比重高達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