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藍思科技2019年股票最低價格
擴展閱讀
佳雲科技股票要退市嗎 2025-02-04 18:20:01
淄博長征了教育股票代碼 2025-02-04 18:11:24

藍思科技2019年股票最低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3-02 16:45:00

1. 藍思科技股價最高的時候是多少錢藍思科技股票行情價格東方財富股吧藍思科技可以漲起來嗎

5G的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再加上汽車的智能化發展,給消費電子行業帶來極大的需求。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子行業中的優質企業--藍思科技。


在開始分析藍思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消費電子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消費電子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藍思科技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高端視窗觸控防護玻璃面板、觸控模組及視窗觸控防護新材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藍思科技自己擁有了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生產的核心技術和工藝,類似於蘋果、華為、特斯拉、寶馬、賓士等一眾國內外特別知名的企業都與它建立了長期的深度合作關系。


在下面的文章中就來說下這個公司的優勢之處。


優勢一、技術向導發展,具有領先優勢


藍思科技用創新科技為先導,用先進的製造當做基礎條件,堅持推進技術先進型和技術外向型集團化發展之路,在對全球中高端電子消費產品零部件製作方面,以產品國際化經營的管理模式和技術創新為前提。


憑借持續領先的研發投入,得到了快速研發產品和生產規模的能力、模具開發設計能力以及設備研製能力,工藝、技術、規模一直穩居國際領先地位。


優勢二、產業鏈垂直整合布局


藍思科技利用產業鏈垂直整合,抬高效率、良率及成本,可以為終端客戶供給設計、研發、創新、貼合及組裝等一步到位產品和服務解決計劃。


不僅如此,藍思針對現有的業務平台基礎上,堅持開辟新市場,積極完善原輔材料、專用設備、智能製造等上下游產業布局,為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和增長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優勢三、領先的智能製造


藍思科技是業內最早研發、製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製造工業體系的一家企業,目前的智能製造開發隊伍人數超過1200人,將生產製造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融為一體,使得數據自動化採集和分析水平更上一層樓,將生產效率和良率提高,使生產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藍思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藍思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跟隨著5G產業標准、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服務等方面日益完善的腳步,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各大消費電子品牌廠商近年來發布的主流中高端智能手機最多的是5G智能手機,智能手機的前後蓋保護玻璃、攝像頭、金屬中框等部件不斷升級,大量應用了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中高端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和市佔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市場需求非常大。


目前在汽車領域中,電子化、新能源化、輕量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智能駕駛系統、新能源管理系統等電子模塊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催生了車載觸控顯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車玻璃、充電樁等新市場,消費電子行業目前的發展速度非常快。


從總體上講,我覺得藍思科技公司作為消費電子行業中的領頭羊企業,值此行業上升之際很有希望藉此大肆擴充實力。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藍思科技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藍思科技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藍思科技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2. 我想問一下2016年至2019年a股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是多少

2016年到2019年A股的最高點大概是三千五六百點,最低點是2400點。

股票市場的最高值就是當天股票的最高值,最低值就是當天股票的最低值。,

證券公司是受投資者委託從事證券交易的營利性經營單位。是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證券發行、證券交易、自營證券交易以及證券服務和股利支付的金融機構。

(2)藍思科技2019年股票最低價格擴展閱讀:

在計算股票平均價格或指數時,通常要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因此,在選取樣本時應綜合考慮行業分布、市場影響、股票等級、適宜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票市場形勢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值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3)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方法。計算所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以收盤價為基礎,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代表性。

3. 99億並購+150億定增,華為、蘋果、特斯拉的供應商藍思科技大擴張

150億元!藍思 科技 10月11日公告,其定增方案獲證監會核准。

不久前,藍思 科技 99億元拿下蘋果公司iPhone 機殼的主要工廠,外界猜測藍思 科技 有可能像立訊精密一樣,成為蘋果的下一家代工廠。

藍思 科技 實控人、被稱為「手機玻璃女王」的周群飛已經不滿足於手機玻璃這一塊業務,其近期的諸多布局顯示,藍思 科技 正成為一家平台型公司,「零部件+模組+整機組裝」的產業鏈垂直整合形態已初具規模,在不少券商關於藍思 科技 的研報中,「平台型」成為關鍵詞。

150億元定增,三個募投項目達產後預計收入130億元

150億元的定增計劃清晰顯示藍思 科技 選擇加碼的領域:智能穿戴、 汽車 玻璃,最重要的還是手機3D玻璃。

據披露信息,藍思 科技 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產能擴建和技術改造,涵蓋智能穿戴、觸控功能面板、車載玻璃面板、3D觸控面板建設項目,以及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項目,項目達產後,預計將實現年產智能穿戴設備零組件900萬個,實現年銷售收入18億元;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萬件,年產值42.73億元;消費電子3D觸控功能面板12015萬件,年銷售收入約70.27億元。若全部達產,三者合計年銷售收入131億元。

3D觸控功能面板是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也是藍思 科技 手機玻璃板塊的亮點。藍思 科技 2019年年報稱,公司是首次將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首次將3D玻璃應用到手機的企業。

這一次在3D面板上投入63.29億元表明藍思 科技 對該市場的預期。5G手機時代能否快速到來,對該項目的成敗與否至關重要。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預測,2023年5G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近8億部,相當於所有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的51.4%。Techweb 研究預測,從 2019 年開始的五年內,全球 5G 智能手機出貨量將由 0.13 億部上升至 7.74 億部,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180%。

民生證券研報分析,5G 時代,手機迎來去金屬化,藍思 科技 迎來重大機遇。考慮到信號干擾和無線充電,玻璃和陶瓷將逐步取代以鋁合金為代表的金屬外殼材料。iPhone 的前後蓋板均採用玻璃,安卓旗艦機型的主流後蓋板已從 2.5D 升級為 3D,且未來3D有望向前蓋板滲透。部分高端機型如華為 P30 Pro 等已採用更復雜的瀑布屏。

2019年,藍思 科技 中小尺寸防護玻璃營收213億元,佔比超70%。公司解釋,中小尺寸防護玻璃的尺寸在7英寸以下,主要用於手機等產品的視窗防護和外觀防護。

在多個場合,周群飛及公司高管均曾表示,在雙玻璃外殼時代,一部手機從以前使用一塊玻璃到用兩塊玻璃,無疑意味著藍思 科技 手機玻璃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藍思 科技 業績卻逆勢上揚。公司2020年半年報顯示,當期實現營收155.68億元,凈利潤19.12億元,同比大增超13倍。

150億元定增募投項目中,預計總投資45億元的車載玻璃項目,是藍思 科技 近幾年發力的重點。

據藍思 科技 2019年年報,大尺寸防護玻璃全年營收37.94億元,佔比12.54%,比2018年增長39.32%。從增速來看,這是藍思 科技 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

西南證券研報稱,藍思 科技 大尺寸防護玻璃主要用於平台電腦及車控電子顯示設備,公司當前已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是中控屏及B柱的主要配套商,將持續受益特斯拉放量增長。

在智能穿戴領域,藍思 科技 在藍寶石與陶瓷材料上的布局也很早。數年前,《中國經濟周刊》曾在藍思 科技 看到其「生長」的藍寶石長晶體,公司自稱最早將藍寶石用於智能可穿戴設備。

不光是此次定增資金投向智能穿戴設備,9月29日,藍思 科技 還出資2.45億元與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一起設立合資公司,開展工業藍寶石晶體製造、加工業務,藍思 科技 在合資公司中股權佔比49%。

民生證券研報稱,藍思 科技 藍寶石產品已廣泛用於攝像頭保護鏡片、指紋識別保護鏡片和智能可穿戴設備防護屏等對耐劃傷、硬度具備高要求的場景。

藍思 科技 一高管表示,晶盛機電具備超大尺寸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這與藍思 科技 的技術存在互補。

一邊是「買買買」,一邊是「建建建」,藍思 科技 欲打造平台型公司

如果150億元定增項目全面實施,藍思 科技 產能無疑大擴張,在產業鏈上布局更長。不僅如此,藍思 科技 今年8月還公告說99億元拿下蘋果產業鏈上的兩家工廠,一是可勝 科技 (泰州)有限公司,二是可利 科技 (泰州)有限公司,兩者均是蘋果金屬機殼的重要供應商,2019年,兩家公司營收合計82億元。

太平洋證券研報稱,據其了解,一旦資產交割完成,大客戶很快就會為藍思 科技 導入相關的組裝業務。

藍思 科技 為何一再重金下注?

三年前,周群飛曾說,「藍思 科技 正在做行業整合,這一兩年所做的收購都是上下游的整合,從去年開始,藍思 科技 逐漸成為超市一樣的一站式平台,客戶來了想買什麼就都能買得到。」

從2015年登陸創業板之後,藍思 科技 一邊是「買買買」,一邊是「建建建」,其產能持續地快速擴大。

即便如此,藍思 科技 表示,「公司在手訂單充足,目前產能已不能完全滿足在手訂單的生產需求。」2020 年 1~6 月,公司各類產品產銷兩旺,各類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均在 92% 以上,截至 2020年 6 月底,公司各類產品的在手訂單金額為 192.47 億元。

一路擴張,藍思 科技 產品線也從單一的手機防護玻璃不斷拉長,玻璃、藍寶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屬,到觸控、貼合、模組等產品,逐步實現周群飛的「一站式平台」戰略。

與此同時,其營收規模從2015年172.27億元增長至2019年303.15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155.68億元。

不少機構對藍思 科技 這一成長戰略表示看好,將其稱為「平台型」公司。中泰證券認為,藍思 科技 平台化價值持續凸顯,長期成長路線愈加清晰。國盛證券認為,藍思 科技 憑借產業鏈垂直整合以及規模優勢,全力打造零部件+模組+整機組裝的新平台發展模式。

在收購可勝 科技 與可利 科技 時,藍思 科技 稱,這為公司進一步向下游供應鏈進行業務拓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0月中下旬,蘋果新機iPhone12與華為旗艦機Mate40都要來了。兩大巨頭都是藍思 科技 的大客戶。

責編: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4. 藍思科技股票歷史最高價

藍思科技(300443)歷史最高價:151.59,發生日期:2015年6月2日;當日開盤價:151.59,最高價:151.59,最低價:139.60,收盤價:140.00

2015年3月18日上午9時26分,注冊地在湖南瀏陽的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股票代碼為300433 )上市首日,藍思科技開盤價為每股27.59元,較發行價22.99元高出20.01%,為新股開盤價漲幅上限。

隨後股價迅速攀升,最終收於每股33.11元,漲幅超過44%,藍思科技市值222.95億元。按照今日股價計算,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個人身家已達196億元 。

(4)藍思科技2019年股票最低價格擴展閱讀:

藍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注冊資金3000萬美元,坐落於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藍思路。公司所處工業園緊靠長永高速公路,距長沙城區35公里,距黃花國際機場18公里,距「全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的瀏陽市25公里,交通便利,園區環境優美。

公司專業研發、生產、銷售觸控玻璃顯示屏,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MP3/MP4、電腦、開關、電子相框等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擁有集開模、設備開發、工藝開發、CNC、研磨、強化、印刷、鍍膜(AR/AS/NCVM)、激光、熱壓3D、冷磨3D等於一體的全製程研發和生產技術。

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在職員工40000人。公司憑借強大的產品製造能力和品質管理能力、真誠周到的售後服務水平,先後與眾多全球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夥伴關系。

公司員工總數6萬餘人,藍思科技旗下的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已有10家,分布在香港、深圳以及湖南瀏陽經開區、長沙星沙經開區、湘潭九華經開區、株洲醴陵經開區和江蘇崑山等地。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物醫葯園——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所處工業園緊靠長永高速公路,距長沙城區35公里,離黃花國際機場18公里,距「全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的瀏陽市25公里,處於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域。

5. 藍思科技歷史最低價格藍思科技股票行情東方財富藍思科技股票最高漲到多少錢

有了5G的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和汽車的智能化發展這一背景,對消費電子行業的需求越來越大。今天介紹的是電子行業中的優質企業--藍思科技。


在開始分析藍思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消費電子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消費電子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藍思科技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高端視窗觸控防護玻璃面板、觸控模組及視窗觸控防護新材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藍思科技創新了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生產的核心技術和工藝,與它進行長期深度合作的國內外知名品牌有蘋果、華為、特斯拉、寶馬、賓士等。


接下來就說說這個公司的優勢之處。


優勢一、技術向導發展,具有領先優勢


藍思科技以創新科技為先導,用先進的製造為發展基礎,堅持把外向型技術先進型集團化發展之路發展好,在全球中高端電子消費產品零部件製造領域,以產品國際化經營的管理模式和技術創新為前提。


憑借持續領先的研發投入,具備了模具開發與設計、機器制備能力、產品快速研發和規模生產能力,技術和規模工藝都明顯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優勢二、產業鏈垂直整合布局


藍思科技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讓效率、良率及成本提高,可以為終端客戶給予設計、研發、創新、貼合及組裝等一步到位的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法。


而且,藍思在目前所具備的業務平台基礎上,從未停止過開辟新市場,積極進行原輔材料、專用設備、智能製造等上下游產業的布局,為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和增長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優勢三、領先的智能製造


藍思科技被認為是業內最早研發、製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製造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目前的智能製造開發團隊超1200人,把生產製造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有效利用與融合,大幅提高數據自動化採集和分析水平,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良率,有效降低生產管理成本。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藍思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藍思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5G產業標准、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服務等方面日趨完善的作用下,應用場景持續豐富,各大消費電子品牌廠商近年來發布的主流中高端智能手機以5G智能手機為主,智能手機不斷提高了前後蓋保護玻璃、攝像頭、金屬中框等部件,大量應用了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中高端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市佔率一天比一天高,市場需求居高不下。


目前汽車領域中,電子化、新能源化、輕量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走向,智能駕駛系統、新能源管理系統等電子模塊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有利於車載觸控顯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車玻璃、充電樁等新市場的快速發展,消費電子行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總體而言,我覺得藍思科技公司作為消費電子行業中的領頭羊企業,有望在在此行業上升之際迎來高速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藍思科技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藍思科技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藍思科技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6. 2019有多少一元左右的股票都有哪些

截止到2019年1月31日,2元以下的股票總共有46隻。一元左右的有:

7. 藍思科技半年報:平台型優勢超行業平均增幅,營利雙增撐全年目標

藍思 科技 發布了2021半年度報告,整體業績一如既往亮麗表現,可圈可點: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391,139,203.04元,同比增長37.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08,191,530.51元,同比增長20.73% ;扣非後凈利潤1,883,488,869.54元,同比增長16.61%。

2021年藍思 科技 不斷給市場傳出佳音:一、二季度戰績佳報;3月份新開67萬平方米的湘潭新園區為小米開始手機整機組裝;5月份新開的總建築面積152萬平方米的黃花新園區業務覆蓋預計年產量可達3,719萬件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生產條線;7月底150億定增平穩解禁,到今日過去近一個月,總體股價穩定,穩中有升;繼續入選華為系列,Mate50面板供應商;消息稱即將推出的Iphone 13 pro藍思 科技 在為原有的核心面板供應商外,還新成為了金屬中框供應商。

去年8月,藍思 科技 宣布99億收購手機金屬機殼廠商可勝泰州和可利泰州,兩家公司原為可成 科技 的旗下子公司,長期為北美大客戶提供消費電子相關產品的組裝服務。借道收購金屬機殼廠商,補齊了業務版圖上最後一片「組裝」拼圖,實現「玻璃+機殼」結合,藍思 科技 搭上了手機組裝商的航班,也為自己增加了新的大客戶零部件單獨供應的業務。

今年度3月份,藍思代工的小米第一台手機下線,小米手機部總裁曾學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也親臨現場參加了啟動儀式。該由其子公司藍思 科技 (湘潭)有限公司投資實施「智能終端設備智造一期」項目,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實現年加工組裝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電腦、 汽車 電子、智能家居家電、醫療設備等各類智能終端產品1億台,初步預計將投資30億元。而藍思 科技 與蘋果、三星、華為、VIVO、OPPO各大手機廠商有著多年的合作關系。根據5月份藍思 科技 在互動易平台上的答復顯示,公司已與相關電子煙客戶達成合作,已有業務訂單在手。光大證券報告表示,未來十年是成品組裝代工去中國台灣化,大陸企業成品組裝將成大勢所趨。蘋果供應鏈龍頭企業向下游代工延伸的趨勢明顯,AirPods、AppleWatch、iPhone、iPad、安卓TWS、VR、AR和IoT等產品的成品組裝業務將驅動消費電子龍頭企業營收和利潤的快速增長。面對這一重要發展機遇,藍思 科技 果斷入局組裝業務,打開新的業務增長空間。

150億定增中,藍思 科技 將投入42.52億建設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項目,項目建設期24個月,達產後將實現年產車載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萬件。2017年開始,藍思 科技 就積極研發新產品並布局智能 汽車 等新領域,2019 年隨著3D玻璃在消費電子領域進行批量導入,智能 汽車 產品逐步量產,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成效,對效益產生積極影響。根據藍思 科技 半年報,藍思目前圍繞智能駕駛艙及周邊結構件研發、批量生產了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結構與功能零部件及組裝)、儀表盤組件、B柱組件、車載裝飾件、大尺寸新型 汽車 玻璃(如側窗玻璃等)、反光鏡、後視鏡等產品,積極 探索 金屬、藍寶石、陶瓷等新材料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應用,技術水平、核心 汽車 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領先地位。藍思與特斯拉、賓利、保時捷、寶馬等眾多高端新能源 汽車 廠商和國際傳統 汽車 豪華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作為特斯拉一級核心供應商向其大批量供貨超過兩年。

近年來,藍思 科技 還設立了藍思新材、藍思智能等多個子公司,實現了「前段材料+中段工藝+後段客戶」的全面布局。產品矩陣已全面覆蓋防護玻璃到外觀新材料藍寶石、陶瓷。

近期藍思 科技 進行了董事會及高管層換屆選舉,人員構成穩固資深且朝年輕化更替。高管層新進兩名技術背景高管,80後IT背景的副總經理陳運華;75後研發技術背景的副總蔡新鋒,新晉高管兩人皆為在公司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新一屆的7名高級管理人員,4名70後3名80後,高管層平均年齡僅44歲。新晉兩名高管研發及IT多年的背景,以及續任的副總陳小群先生還被任命為首席技術官。相信也是藍思 科技 在進一步加強其技術研發、推進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等方向發力的決心與表現之一。

展望下半年,隨著傳統的消費電子和新能源 汽車 各項主營業務將進入年度生產與交付旺季,預測下半年的成績單會更加漂亮。相信接下來這家千億市值的世界視窗防護玻璃龍頭企業,憑借自身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長期積淀,以及在 汽車 電子的前瞻布局,有望在智能 汽車 等更多終端領域持續突破,在消費電子及 汽車 電子賽道上賽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