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算好價格為什麼要乘15
擴展閱讀
怎麼查開通股票賬戶 2025-02-05 01:32:16
嘉楠科技今日股票 2025-02-05 00:40:33

股票算好價格為什麼要乘15

發布時間: 2023-02-28 22:05:12

㈠ 股票的買入價格是怎麼算的

股票市場從毎個交易日的上午9時30分後進入連續競價成交時段,市場對股票的供求關系會影響股價漲跌,就象你說的,有大資金買入,預示股價會上行,所以,有經驗的大戶,通過炒股軟體或自己判斷,買賣時捕捉的信號主要就是大資金的流入與流出。
至於報價與成交,市場主要有兩種委託方式:一是限價成交,成交只會在你的報價之內買入或在你報價之上賣出,就象你說的,15元委託買入1000股,那麼在15元之內能成交多少就是多少,直至1000股成交,價格不會超過15元,如果以15元委託賣出,那麼低於15元就不會成交;另一種方式是市價委託成交,那麼,委託發出後,只要有賣的,不管是否超過15元,都會選擇就近成交。
當大資金真正看好一隻股票並建有一定倉位後,在快速拉升階段就常會以市價成交迅速搶入股票,這時候股價就會出現從你看到的15元迅速上浮,當然,受10%漲停板限制,前天收盤價在15元的話,當天最高只能漲至16.5元,但10%的漲幅收益已經夠可觀了。
因此,在當前市場,大多數散戶都在追逐大資金、追逐莊家,如果你有把握抓准大資金的流入與流出的話,那你盡管跟進,賺點小錢總會有的。問題是現在絕大多數自以為是的散戶抓住的往往只是假象,是大資金誘多或誘空的迷魂湯,因此,要踏入股市請謹記: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啊!

㈡ 股票的好價格怎麼計算能否說說具體方法

股票市場有許多不同的板塊。由於不同行業的股票特徵不同,市場給出的估值也不同。例如,銀行的估值只有4~9倍,而技術的估值是幾十倍。因此,不同行業的估值不同。首先確定股票所處的行業,然後根據行業平均市盈率和行業平均估值對股票進行合理估值。我們可以粗略地計算出這種股票的合理價格區間。如果股票遠高於板塊的平均市盈率,則表明當前價格被高估。應提供的價格可以根據市盈率進行轉換。相反,如果價值被低估,情況也是如此。

不同的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給出了不同的估值方法。初創企業,如企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此期間,我們不需要查看估值。即使是幾千倍的估值也不過分,因為它發展太快,企業還沒有進入穩定期,所以不可能給出合理的估值。對於這樣的企業,我們應該關注它的市場銷售率。只要市場銷售率快速增長,即使每年都有一定的虧損,只要虧損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也不過分。例如,京東阿里在上市之初就處於虧損狀態,因為他們需要擴大市場,先佔領市場,然後再尋求利潤。

㈢ 為什麼A股正常市盈率是15-25倍,超過就算高估

a股正常市盈率確實定義為15~25倍之間,在這個區間的市盈率屬於正常估值,反之超過25倍屬於被高估,低於15倍屬於被低估。

至於a股市場為什麼正常市盈率是在15倍~25倍,超過25倍市盈率就算高估呢?針對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特別簡單,任何一個股票指標都是會設定一個正常值,為了就是幫助股民投資者更好地去衡量一隻股票的價值。

總結起來,股票市盈率是技術指標之一,把a股所有股票劃分為三六九等,也就是劃分為被低估、合理估值和被高估;至於為什麼股票被低估,被高估是沒有真正原因的,大家只要自己知道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即可。

一定要清楚,股票市盈率是判斷一隻股票估值的技術指標,這個指標對中長期投資者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但市盈率的高低與股票漲跌沒有直接關系,希望股民投資者要合理利用。

㈣ 為什麼給股票估值15倍是合理水平

股票的估值是沒有絕對統一的所謂合理標准。主要有行業區分以及行業在當期社會和經濟領域中所處的地位,另外,還得跟據當期股市運行的趨勢等原因來綜合判斷估值是否合理。

㈤ 股票的好價格怎麼計算

首先,根據股票所在板塊的平均市盈率估值。
股市中有很多不同的板塊,因為不同板塊的股票特性不同,所以市場給予的估值也不同,比如說銀行的估值只有4~9倍,而科技的估值有幾十倍,所以呢,不同行業之間估值是不同的,首先要確定股票所在的行業,然後再根據行業的平均市盈率給予這只股股票合理的估值,根據行業的平均估值。可以大體計算出這只股票合理的價格在什麼范圍內。如果該股票遠遠高於板塊的平均市盈率,說明現在的價格是高估,可以根據市盈率換算出應該具備的價格,反之如果低估的話也一樣。

其次,根據該股票在板塊中所佔的地位給予合理的估值。
股票在板塊中占的地位也不同,有的是龍頭,有的是跟風的小弟,如果這只股票在行業中屬於龍頭的地位,估值上就會有一定的溢價,就要給予更高的估值。比如說茅台在酒行業中,它的估值就遠高於其他同行業的估值,這就是龍頭的魅力。

如果這支股票在板塊中屬於龍頭地位,那麼它的估值就要比平均估值要有一定的溢價。如果只是一般的股票,那麼也就占個平均估值,如果基本面差的股票,那麼它的估值連平均估值都占不到,這樣呢,我們知道現在股票的價格,知道現在的市盈率,再找到股票所在板塊的平均市盈率,然後再根據股票在板塊中的情況,給出合理的估值,合理股價 = 每股收益*合理市盈率,計算出的股價就是股票應該有的價格。

最後,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適合於這樣的估值法。

不同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給予的估值方法也不同。比如說初創企業,這樣的企業呢,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是不用看估值的,哪怕有上千倍的估值都不過分,因為它發展太快,企業還沒有進入穩定期,根本就沒法給於合理的估值,這類企業我們要關注它的是市銷率。只要它的市銷率在飛速的增長,就算每年有一定的虧損,但只要虧損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就不算過分,比如說京東阿里上市之初都是處於虧損狀態,因為當時他們需要拓展市場,首先佔領市場,然後再求盈利。

總結:不同板塊、不同階段的股票估值方法不同,處於初創階段的我們要採用市銷率估值法,而處於穩定發展階段的股票,要用市盈率估值法。

㈥ 股票的合理價位如何計算

揭開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的謎團(股票篇)
關於這個命題,臨淵已經醞釀了很久了。本該早已經寫出,無奈最近股市正處多事之秋,各種問題紛至沓來,臨淵只能先分析一下形式,先幫大家梳理思緒。於是,這個命題的討論和編寫就耽擱了下來。(註:多事之秋,呵呵,真是很形象的形容現在的股市,正好秋天股市多事)

序言: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潮起潮落,逐漸走向了正軌。我們今天經歷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粗曠型市場向科學集約型市場轉變的歷史過程。因為國家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過程被大大縮短了,我們需要用1-2年的時間走過西方世界10年走過的歷程。在這個歷史時刻,大多數人感覺跟不上股市的節奏,實際上是沒有跟上國家快速改革的步伐。市場的不斷健全和穩定,追求超額回報的機會將會不斷變少。過去那種隨意操縱股票價格,任意拉抬如開飛機,遠遠脫離股票本身價值的事情,將隨著改革的步伐,漸漸的被控制和消失。股票投資以「價值」為核心,「只論多空不言庄」將是證券市場下一個階段的主題。所以,在迎來市場變革的今天,臨淵認為我們首先就要擺脫過去的觀念,與時俱進。臨淵可以很肯定的說,股票的「價值」作為我們「投資」的核心理念的性質,將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顯得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衡量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呢??關於這個問題,臨淵覺得需要分把基金和股票分開論述比較科學

首先,我們先從股票開始談起:

1、關於「分紅率」。談論股票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朋友不了解以什麼樣的標准進行衡量比較好。臨淵認為,以銀行利率回報來衡量相對比較有參考價值。那麼,我們首先確認07年央行的利率目標為五年存款4.5%/年。

舉個例子就是:如果我們存款100000元5年,那麼年回報將是4500元;瞥去股票炒做和遠期發展因素,如果我們把銀行利率等同股票回報,也就是說存款等於我們買進了一隻雷打不動年「分紅率」22倍的股票。

2、關於「分紅率」的換算。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還是年「分紅率」,還不是「市盈率」。「市盈率」只能說明企業的贏利能力,還不能很確切的說明購買股票的實際回報。大多數時候,企業贏利並不會作為分紅給予每一位投資者。因為運營的需要,企業贏利很多時候會被拿來做企業經營發展用,所以很多時候分紅就被轉股、增股、欠債的形式所代替

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如果在牛市中,我們購買一隻股票本應該只值5元,買了10000股,但是因為暴炒變成了25元,這個時候本應該每股分紅1元/股,但是企業用轉股的形式,把分紅變成股票。那麼我們本來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只變成了200股股票。如果考慮價值回歸和進入熊市的因素,價格回歸到10元,那麼我們本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變成了4000元。

呵呵,兩者是不是差距很大。所以,「市盈率」根本不能和「分紅率」比較,從作用角度考慮,「分紅率」的實際回報參考價值至少是「市盈率」的1.5-2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存銀行的回報以「市盈率」計算,存銀行就等於買了一隻「市盈率」只有11-15倍的股票。

(註:這里所謂「分紅率」和「市盈率」的換算,不能統一來看。其中有一個「紅利指數」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紅利指數」高的股票可能能按1:1換算,「紅利指數」低的股票可能會誇張到要按1:100換算,所以臨淵文中1:2的換算還是說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垃圾股不在此列)

3、關於遠景。當然,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還要充分考慮該企業未來發展。也就是經常說的「遠景」。不可否認,很多機構經常會對一些關注企業進行未來業績的評估。但是,臨淵認為「遠景」仍然需要經過自己很仔細的研究和分析。股票是一種很錯綜復雜的集合體,有很多現象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在股票真實「市盈率」和「遠景」判斷上,例如企業合並收益、投資收益、出讓財產收益、資金注入收益等許多一次性收益,在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漏洞誇大業績以後,會不斷的誤導我們。

所以我們在判斷上,不能只相信機構的數據。機構經常會在有意無意間,把這些誇大的數據計算進去,做一份似模似樣的預測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沒有仔細的研究和甄別,很容易就會被機構套住。

4、關於行業。在投資股票時,認清今後的行業趨勢是很重要的。我們沒有辦法從今天很詳細的去分析未來幾年的細分行業趨勢。但是,從大的戰略角度我們還是可以做分析,然後就大戰略根據每年的變化,來看清細分行業的輪動變化。從大的戰略角度看,臨淵認為,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將是下一個階段的主題。臨淵這里所論述的和我們常規所劃分的行業有很大不同,屬於各個行業板塊中的一部分,但是卻有一定的針對性。

5、關於「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關於這點,臨淵在過去的文章中已經有詳細分析,這里就不多說了。總結來說,臨淵引用投資大師彼的.林奇就是「不要相信烏雞會變鳳凰」。從世界企業發展史來看,絕的多數的所謂「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就算整合成功,企業總體利潤上升,在面對企業規模變大和股票巨量增發的前提下,我們每一股的收益提升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

那有的朋友會問,既然企業「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失敗可能大,那為什麼高層還樂此不彼呢??簡單的回答就是「資金」。只有在牛市股價高企的時候,採取這些舉措才能吸引到最大數量的資金。(有了錢什麼都好辦了,不是嗎??呵呵)

所以臨淵一直認為,除了極少數優質企業以外,大多數「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的行情只適合中短期參與,如果想長期參與,可能在最後跌的都哭不出來的時候,別人用一句話就能讓你啞口無言,那就是「股市有風險」。

6、關於現中國市場的總體「市盈率」承受能力。臨淵覺得結合中國人的理財習慣、日本股市發展對比、中國企業的未來上升空間三點來看,大概靜態「市盈率」平均在30倍還是一個能夠接受的數字。臨淵很討厭有些人用動態「市盈率」去偷換概念。把原本高的嚇人的平均市盈率,用動態數據一扭曲,就誤導了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宣揚這個概念的,其中有些人是別人利用的棋子,而有些人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別有用心的惡魔。

所謂動態「市盈率」,說白了就是拿明天的還是預測的數據,來透支今天的股票價格。例如就現在看,平均靜態「市盈率」已經高達70多倍,已經遠遠高於了警戒線。但動態「市盈率」一衡量只有30多倍,在一些人的可以扭曲和誤導下,這個數據麻痹了很多人的神經。

要知道,日本當年進入10年經濟崩潰前的1982-1989年,其中最高的一天市盈率也不過高達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發了嚴重的泡沫經濟。可笑還有些人還在不斷利用媒體麻醉別人,稱什麼泡沫才剛形成。

所幸,管理層在相關方面已經作出了不少良性舉措,在遏止過熱方面開始逐漸發揮效用。關於具體舉措以及作用臨淵以前也有詳細分析,就已經發生的看,作用和影響分析基本到位,今天不再詳細復述。

在我們面前只要兩條路可以走,1、不斷的上沖,超過日本的記錄,再不斷的上沖,超過中國能夠支撐的極限,隨後同樣陷入倒退的10年的困境。
2、及時調整,回歸價值,多方舉措改革不斷深入,將金融危機的風險有效的控制在能力范圍之內。

臨淵堅信,我們睿智的管理層,應該能夠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總結,臨淵認為就現在估值這么高的前提下,股票「長線」投資標准分為以下幾點:

1、屬於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這些產業中的優質企業

2、含「遠景」預期,在09年以前,真實市盈率在15倍以內的企業

3、具有良好技術優勢,廣闊發展空間,行業龍頭企業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這么高的要求,現在哪裡有什麼股票能達到標准??臨淵回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只有千分之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股票股值太高。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主要以短線投機為主,而不是長線投資為主。這些答案臨淵過去已經有了詳細描述,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回看臨淵過去的文章。

題外:臨淵過去分析的管理層舉措,「港股開通」、「紅籌回歸」的影響已經成為了現實。最近,臨淵認為管理層將壓制基金操作的預測,也開始出現了變為現實的跡象。隨著管理層推出「證監會關注基金銷售七種異常交易行為 」的舉措,一場控制基金資金鏈的行動將要拉開了帷幕。

㈦ 股票價格的計算公式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是一個動態的數值,由市場買賣方成交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上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