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聖牧的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會大漲嗎 2025-02-06 16:00:55
股票多空賬戶 2025-02-06 14:59:06

聖牧的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2-21 08:08:33

Ⅰ 有沒有帶「聖」字的股票

兩市A股,只有三隻股票代聖,分別為聖萊達002473 聖農發展002299 聖陽股份002580
其餘都是港股美股,新三板等。

Ⅱ 姚同山創業之路

姚同山創業之路

聖牧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有機乳品製造公司,目前每天可以生產製造出1100多噸有機牛奶。在我們之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機乳品企業是丹麥的阿納(音)公司,它的產能是一天650噸。前天中央二台播發了達能公司出資一百億美金,在美國收購了一家有機食品公司的新聞。這是一個很大的收購事件,因此也是一條比較重要的新聞。根據新聞所播報的數字可以看出,這家有機食品公司乳製品的產能基本上僅有聖牧的50%,我們整個的生產能力、市場銷量也相當於這家公司的兩倍。我看到這里很興奮,按照這個價值來評估聖牧公司的市值,肯定要超過100億美金。這家公司叫做白浪公司,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查一下。

我為什麼離開蒙牛

七年前,我離開蒙牛乳業,自主創業了聖牧有機奶有限公司。為什麼要自主創業?因為當時中國乳業爆發了三聚氫胺丑聞。事件發生後,當時中國最大的乳業公司蒙牛在香港股票的市值大幅跳水,從28港幣直接跌到了6塊以內,縮減了80%。而我作為蒙牛派到香港應對媒體的唯一發言人,在蒙牛公司的媒體見面會上,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媒體的責難自不必提,最令我感到痛心的是,有一家外媒責問到:「你們中國人將來生產的牛奶還能不能喝?」當時我也很尷尬,如何作答?如果用外交辭令,避實就虛地回答,解決不了問題。應該說,在中國最大一家乳品公司在香港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果不能給投資人和媒體一個像樣的答復和交待,可能對企業股票的市值以及股民對我們的投資信心會產生非常大的打擊。並且,我還有一定的激情,所以當即回答說:「我們中國人能讓太空梭上天,就肯定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這是逼出來的承諾。同時我也表態說,我們回去要好好打造我們的奶源基地。

現在大家都知道,牛奶的質量取決於奶源的質量。我們過去的生產模式是大的乳品企業從千萬個小型養殖牧場或者是散養牧戶手裡收購牛奶,經過加工和無菌包裝之後發往市場銷售的,沒有標准化、統一的飼養規范,沒有標准化、統一的飼料配方管理以及沒有標准化、統一的安全質量防疫保障,這是問題根源所在。即使我們在收購原料奶的時候有一定的質量要求,但是只要有一個收購點出現問題,整個行業就要陷入質量危機。那麼在當時,我代表蒙牛承諾,回去要打造符合行業規范的奶源基地,但是大家都知道,承諾的履行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事實上,蒙牛當時也不具備打造奶源基地的條件,更沒有條件生產有機牛奶。

有機牛奶的生產條件與認證標準是很高的,有很多要求。我做出了這個承諾,做不到,怎麼辦?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思想斗爭,我決定組織一個團隊,創業去做有機奶。

風險太大,幾千年來沒有人這么干

前段時間,在人大農業學院的論壇,大家也討論了有機農業的問題。牛奶作為一種食品,要遵循食品行業的相關准則與質量標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際上就建立起了一套有嚴格規范的有機食品標准體系。為了達到這個國際標准,我們從內蒙西部的巴彥淖爾地區和阿拉善盟的中間地帶找到了一塊沙漠,就是烏蘭布和沙漠。這塊沙漠就是企業家協會史玉柱帶領一些人馬搞治沙的那塊沙漠。我們選擇在那裡創業,建設有機產業基地,造有機牛奶,遇到的挑戰也比較大。

歷史與現實的挑戰

第一,這是一塊幾千年來人跡罕至的沙漠地帶,在任何紀錄里沒有找到在這里大規模開展奶牛養殖業的歷史,包括牧草的種植,都是沒有先例的。我52歲出來創業,很多人勸我不要去,認為風險太大;

第二,乳品行業是中國近年來行業競爭最為慘烈的一個行業。聖牧當初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企業,要想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有機牛奶,還要創品牌,要在這個激烈的產業市場上創成績,同樣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在行業競爭的情況下,「小魚」往往會被「大魚」吃掉;

第三,在當時的中國,乳品業問題頻仍,媒體揪住你不放,消費者的信心也降至冰點。直到現在,只要想給孩子買好奶粉的家庭,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從國外采購。中國老百姓對本土乳品的心理障礙、信心障礙至今仍無法消除。

專業人士不相信

在食品行業里,最高等級的食品就是有機食品,而最好的牛奶就是有機奶。我當時出來准備創業,帶著一幫人要做這個事。有些同行跟我講,在中國現有階段和條件下,中國人不可能生產出有機牛奶。他們為什麼這么說呢?

首先,有機食品,在全世界范圍內,以歐盟的標准為最高標准。在創業之初,我們對標的就是歐盟的標准。那麼首先是要找到一塊地,這塊地需要具備無任何污染的條件,包括水、空氣、土壤,都不能有污染,同時要求這塊地周圍的隔離帶至少要達到九公里。這塊地很難找,但是我們最終找到了烏蘭布和沙漠。

那麼,找到了這塊地,要想真正創造「有機」的條件,就要實現牧草不上化肥、不上農葯、沒有轉基因這幾條,當時,大家不相信我們能做到。

除此之外,還要創造舒適的奶牛飼養條件,實現奶牛的生活福利。傳統的奶牛養殖,通常是在條件不堪入目的普通的牛圈裡。但有機奶牛養殖的規范和要求標准都很高,不僅是出於愛護、保護動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奶牛生活條件的提高,是好的牛奶產出的條件之一。到處都是污染源的環境,勢必會造成牛奶原料的污染。所以一些專業人士認為,中國沒有生產有機牛奶的條件。

建基礎設施、立歐盟標准

真金白銀的付出

那麼,面對這么多的挑戰,我們怎麼辦?在短短七年的時間里,企業是怎麼發展起來,並在五年內就實現了上市的呢?

因為我們找到的基地地處沙漠,除了飼養本身,首先在沙漠中,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第一步就是防沙治沙,種草種樹。我們的基地處於黃河與賀蘭山脈之間,從西部吹過來的風在我們這里形成了咽喉地帶,我們稱之為沙漠走廊。我們在這個沙漠走廊種植了8000萬棵樹,建立起了防沙林帶。這七年來,聖牧在沙漠中投入的真金白銀,僅從我手裡批出去的資金就超過75億人民幣。這其中,投入於沙漠治理方面的,包括防沙林帶的投入、包括六百平方公里的沙漠草地,還包括近百公里的道路以及道路上的水、電建設等,就超過20億人民幣;另外,我們目前一共有八萬多頭牛,在每一萬畝沙漠土地上配置一個現代化牧場,加上牛舍等配套設備以及員工生活設施建設的投入,平均到每一頭牛是500元錢,加在一起,累計是40多億;另外我們還建成了現代化的加工生產基地,這一塊的投入也有十多億。其它還有一些流動性的'投資,總規模是非常大的。

優質奶源要解決的五大問題

做了這么大的投資,就可以實現有機奶源的生產了嗎?

首先,我們找到了烏蘭布和沙漠,這塊地符合無污染的條件。在沙漠里,陽光照射在細干沙上,天然的物理環境幾乎是無菌的。奶牛躺卧的沙漠床無菌,它感染乳腺炎的機率就非常小。有一個指標叫體細胞,即奶牛體內的病菌細胞含量。在沒有感染乳腺炎的情況下,體細胞含量非常小,我們的標準是在10000以內,而歐盟的標準是40萬。細菌標准也是一樣的。

第二,我們滿足了50公里隔離帶的要求。從磴口縣出發經川沙公路進入我們的基地,中間有50公里的不毛之地,叫沙漠隔離帶。隔離帶解決了疫情防疫和病蟲害問題,解決了農葯和抗生素的問題。

第三,我們實行了種養結合,種的草直接用於養牛,牛糞直接還田,解決了有機肥的供給問題。

第四,因為這里緊靠著黃河,也正屬於國家規劃的泄洪區,每年有一億多立方米的水要泄到沙漠里。我們從泄洪區打了二十多公里的地下管道,把水引到了我們種植和養殖基地,又解決了水的需求問題。

第五,這些問題解決了,還要有有機飼草料基地,還要保證有機飼草料基地的產量。

國家權威認證機構根據你有機飼草料的產量來確定給你認證多少頭有機奶牛。比如我們有76520頭牛,每頭牛都取得了認證。然後,我們的每一包牛奶都有國家認證認監委員會發出的一個有機碼,你的有機奶的產量與這些有機碼的數量是相對應的。假如企業想多生產一杯有機奶,但是取得不了認證委員會下發的編號,那麼你再以有機奶的名義去賣就是違法的,所以控製得比較嚴格。

那麼我們利用七年多的時間,種了八千多萬棵防沙樹,解決了風沙問題,解決了水源問題,建設了20萬畝綠地,即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飼草種植基地。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認證奶牛的頭數是72000多頭牛,還有四五千頭小牛,還沒有去認證。

防沙治沙,既是基礎,也是結果

我們國家的治沙工作搞了的六十年的時間,沙漠治理沒有得到解決,為什麼我們七年就基本把這一帶的沙漠治理解決了呢?因為為了造牛奶,我們就得追溯到養牛的過程。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算了一筆帳,如果全國每人一天喝一杯我們的奶,一年360天大概需要消耗的牛奶是70多公斤。為了產出這70公斤有機奶,我們就需要在這里種六十平方米的綠地,12棵綠樹。公司要發展,產業要發展,就必須要帶動治沙產業的發展。我們的治沙方法與過去傳統治沙方法相比較,效率要提高九到十倍。為什麼這么高?過去的治沙,就是到了春季,國家動員機關幹部和學生到沙漠里去種樹,種完之後,大家就打道回府,不再有人管了,所以成活率很低,大概只有8%左右。而我們在種樹之後,還要養牛種草,就要留下一大批人。我們在基地的人手,僅僅是護林種樹的團隊大概就要超過七八百人,保證樹木不能被風沙吹倒了,還要澆水、施肥,因為有專業人員的養護,我們防沙林的成活率大約可達到95%以上,效率是比較高的。

快速發展,規模擴張

綠色與共享

所以,我們的整個產業就是選址—植樹—種草—養牛—最後產出有機牛奶的這么一個過程。種養結合、生態建設的產業模式比傳統產業模式有了很大提高,發展得也比較快,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機牛奶的生產基地。我們去年的銷售產值為31億,今年如果可以把產出的有機奶真正生產和加工出來,預計可達到50億的銷售收入。現在,聖牧公司在世界范圍內,是生產有機乳品品相最全的一個企業。雖然兒童奶、酸奶到處都是,但是,有機的兒童奶、有機酸奶別人是沒有的。

有機奶,在國內少,在國外也少。因為我們整個的產業鏈都保證達到歐盟的標准,因此,一些原來去國外采購奶製品的客戶的,現在也改為選擇我們的品牌了。包括很多外國人到我們這里來考察。我們201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的次日,達能下面的一個投資機構就到我們那裡考察有機牛奶。他走遍了全世界,一共考察了兩年多,針對我們就調研了一年半,最終確認我們的牛奶確實是超過了歐盟標准,決定在我們的生產基地投資兩億美金,建設一個有機兒童乳品的加工基地。現在他們已經投入建設,明年這個時間可以投產,預計的加工生產能力大概達到每天七百噸。

並且在這七年來,我們也快速整合了周邊資源,帶動了近兩萬多戶農民參與到我們的產業鏈之中,實現共同致富。回過頭來看,從我們選擇了這樣一條路是選對了,符合國家提倡的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

發展三階段

聖牧在發展過程中,先後經過了三個階段,包括資源整合、資本積累和資本擴張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初創時期,我們採取集資的方式,一共集了2.6億人民幣,其中,我本人拿出了1200萬。當時,我們正好抓住了乳業發展的高潮期,在呼和浩特市首先做非有機的奶牛養殖。這是一個掙「快錢」的項目,第一年就掙了近3000萬。同時,銀行又給我們增加了1.5億的信貸,我們自己又做了一次股本融資,從而迅速實現了第一階段的飛躍,做了第一次擴張;

第二階段,我們引進了產業資本,比如蒙牛乳業也給了我們投資。還有一些財務資本,這些資本,從非主流產業掙的錢直接投入到我們的主流產業中去,實現了第二次擴張。這次擴張也讓我們得到了五到六個億的融資;

第三個階段,在聖牧上市前,我們的有機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了,引進了大概有8個多億的風投,銀行貸款也配套了8個多億,實現了發展三級跳。

那麼在聖牧上市以後,我們又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反觀聖牧的發展之路,可以說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如果我們當初的戰略定位和戰略規劃錯了,即便拿到了大筆的融資,最後也會有花盡的一天。同時,如果我們戰略對了,但是我們的融資策略無效,項目也可能半路夭折。因此,總的來說,聖牧的成功,應該得益於我們戰略定位和融資策略的高度契合,得益於我們抓住了機遇,實現了資本發展和資源組合的規模擴張。 ;

Ⅲ 聖牧高科屬於蒙牛嗎

不屬於,這是兩個不同的公司。

內蒙古聖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於2009年10月成立,創始人姚同山,公司總部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如意南區沙爾沁工業園區開放大街聖牧大廈,注冊資本為捌億捌仟捌佰柒拾萬元人民幣。201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8月,創始人牛根生,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乳製品行業龍頭企業。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3)聖牧的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聖牧高科大事記

2014年7月,內蒙古聖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2016年,中國聖牧實現銷售收入34.66億元,同比增長11.8%;但由於原奶價格下滑,導致凈利潤同比下滑15%,為6.8億元。

2016年10月21日,伊利股份在停牌一個多月後,發布定增公告稱,擬向5名特定投資者募集90億元,斥資46億元收購國內有機奶龍頭企業中國聖牧37%的股權。

2017年4月27日,國內最大的乳業企業伊利股份公告,由於股份買賣協議中的先決條件未全部達成,終止對中國聖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進行收購。


Ⅳ 聖牧高科原始股怎麼樣了

聖牧高科原始股很好。因為根據官網查詢可知,聖牧高科原始股是內蒙古聖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的股票。從2022年1月開始至2022年7月,聖牧高科原始股價格一直在上升。

Ⅳ 聖牧每日堅果飲品有假的嗎

有假的。
家住浙江海鹽的姚先生,在網上以12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網紅品牌的堅果,然而堅果的味道卻不太對勁,於是他選擇報警。

背後,牽出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
接到報案後,警方將樣品送去廠家,經鑒定為假冒產品。

經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自己采購原材料、生產加工、售賣,還在多個購物平台開起了網店,並在全國發展了20餘個代理,形成了網上接單、廠家直發的銷售模式。

Ⅵ 聖牧股票什麼時候上市

道富投資T+0雙向交易商家為您解答:
從最新的新聞上看:
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聖牧有機奶業(01432-HK)擬來港上市,招股價介乎2.39至2.95元,每手1000股,入場費約2979.74元,集資10.6至13.1億元,聖牧有機奶業今日開始路演,預算於7月7日定價,15日在聯交所掛牌上市。

應該也就是7月15號上市。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Ⅶ 聖牧高科最新股票價值

這個公司沒有上市,上市公司的名稱都是某某股份有限公司,比普通公司多了「股份」二字。
不知道為什麼這么多人問一些沒有上市的公司的股價,是被騙了嗎?

Ⅷ 北京永安煤的雙子塔大廈和中糧集團是什麼關系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 Corporation),中文簡稱中糧集團或中糧、中糧集團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央企業,也是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利用不斷再生的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營養健康的食品、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及生活服務,貢獻於民眾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穩定。中糧下屬品牌有農產品、食品及地產酒店等領域。大悅城是中糧集團商業地產板塊戰略部署精心打造的「國際化青年城市綜合體」。[1]
2014年2月28日中糧集團收購全球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51%的股權。這大大加快了中糧從中國糧食央企發展為全球糧油市場骨幹力量的步伐。
2017年7月12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22名。[2][3]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212。[4]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山東濟南發布,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6位。[5]「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64位。[6]2019年12月,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7]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榜單,中糧集團排名第17位。[8]2020年1月7日,入選2019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100強企業名單,綜合排名第1。[9]
經營狀態
開業
成立日期
1983年07月06日
注冊資本
1,191,992.9萬(元)
法定代表人
呂軍
公司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相關視頻
9.8萬播放|10:06
中糧集團,資產從676億增長到4590億,成全球第五大國際化大糧商
環球企業沉浮錄
3.2萬播放|01:01
中糧通過雙重改造後,打破傳統局限,讓一棟樓成為一個溫暖的社區
每日資訊聚焦
8.4萬播放|00:39
使用中糧牌匾違法嗎
國樽律師事務所
4.9萬播放|02:22
訪百家名企,取改革真經|世界級中糧集團
混改風雲
相關星圖
中糧科技_公司高管
共6個詞條
3.0萬閱讀
佟毅
佟毅,男,滿族,吉林通化人,1963年4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吉林大學高分子物理及化學專業,研究生學歷,農學學士學位。曾任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德國
張德國,中糧科技董事。
喬映賓
喬映賓,中糧科技董事。
查看更多
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共500個詞條
104.2萬閱讀
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72754
亞馬遜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69822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60616.9
查看更多
微博之夜歷屆年度最具價值品牌
共11個詞條
2.4萬閱讀
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
第5、7屆微博之夜獲獎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第7屆微博之夜獲獎
王老吉
第7屆微博之夜獲獎
查看更多
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共500個詞條
25.7萬閱讀
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5915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86617.7
亞馬遜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86064
查看更多
央企名錄
共98個詞條
70.2萬閱讀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簡稱CNNC,中文簡稱中國核工業集團或中核集團)是由中國國家出資設立,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央企業)。1999年7月1日,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十大軍工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成立。 2018年1月31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現有員工約18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達3.6萬人,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16人。2018年11月,中核集團大力發展核技術應用產業,拓展了核技術在醫療、生物、農業、環保等領域應用,一些應用產品走向國際。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2020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2021年7月13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堆型——「玲龍一號」(ACP100)在海南昌江核電基地正式開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371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科技」或「中國航天」,英文簡稱: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縮寫CASC),是在中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曾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和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航天科技是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自主創新能力強、核心競爭力強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在國資委中央企業名錄序號中位列第2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是中國唯一的洲際戰略核導彈研製生產單位。自2004年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以來,航天科技集團連續15年榮獲年度考核A級及連續5個任期考核A級,成為8家連續15年獲得A級的中央企業之一。2016年度,在中央企業考核排名中位列榜首。2013-2017年度,連續5年在軍工企業中保持第一。2019年入選國務院國資委10家「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2020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2018《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43位。2019《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23位 。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307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stry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1日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2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現任董事長是袁潔。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320位。2022中國企業500強第101位。
查看更多
2021中國企業500強
共500個詞條
258.9萬閱讀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第1名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第2名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第3名
查看更多
2020中國品牌500強(北京地區)
共103個詞條
65.1萬閱讀
中國工商銀行
TOP 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TOP 2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TOP 6
查看更多
2011年《財富》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
共50個詞條
6612閱讀
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曾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為1688。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在持續創業創新過程中,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人的價值第一」的發展主線。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提出「人單合一」模式。海爾集團始終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踏准時代節拍,從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引領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型企業,連續兩年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2018年,海爾全球營業額達2661億元,同比增長10%;全球利稅總額突破331億元,同比增長10%;生態收入達151億元,同比增長75%。海爾擁有上市公司4家,孵化獨角獸企業5家、瞪羚企業23家,在全球設立10大研發中心、25個工業園、122個製造中心,108個營銷中心和14萬+銷售網路,擁有海爾、卡薩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卡奧斯COSMOPlat、日日順供應鏈、盈康一生、海爾生物醫療、海納雲、海創匯、等眾多子品牌。海爾連續十一年穩居歐睿國際世界家電第一品牌,子公司海爾智家位列《財富》世界500強 和《財富》最受贊賞公司,旗下新物種卡奧斯COSMOPlat,在工信部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中排名榜首,被ISO、IEEE、IEC三大國際標准組織指定牽頭制定大規模定製模式的國際標准。物聯網時代,海爾生態品牌和海爾人單合一模式正在實現全球引領。未來,海爾集團將繼續攜手全球一流生態合作方,建設衣食住行康養醫教等物聯網生態圈,為全球用戶定製個性化的智慧生活。
網路
網路(Bai)是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網路願景是:成為最懂用戶,並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網路」二字,來自於八百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眾里尋他千網路。這句話描述了詞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1999年底,身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他毅然辭掉矽谷的高薪工作,攜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於 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創建了網路公司。網路擁有數萬名研發工程師,這是中國乃至全球都頂尖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使網路成為中國掌握世界尖端科學核心技術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查看更多
2015年《財富》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
共53個詞條
2.2萬閱讀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2021全財年收入7172.89億元,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創立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創造了史上最大IPO記錄,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為馬雲。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總市值超4萬億,登頂港股成為港股「新股王」。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24位。9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考拉,領投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融資。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位列10位。11月1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阿里巴巴排名第7位。12月,阿里巴巴集團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20年1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其成為鼠年春晚獨家電商合作夥伴,並提供電商補貼。2021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4%的罰款,計182.28億元。
網路
網路(Bai)是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網路願景是:成為最懂用戶,並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網路」二字,來自於八百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眾里尋他千網路。這句話描述了詞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1999年底,身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他毅然辭掉矽谷的高薪工作,攜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於 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創建了網路公司。網路擁有數萬名研發工程師,這是中國乃至全球都頂尖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使網路成為中國掌握世界尖端科學核心技術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2021年,華為公司的總收入為6368億元,凈利潤達到1137億元。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實現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61位。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12月18日,《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華為排名第58位。2018年2月,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億營收排名第一;12月15日,華為獲得了首批「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年度榮耀品牌的殊榮」。2022年8月3日,《財富》公布世界500強榜(企業名單),華為排在第96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名。2020年11月17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2022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
查看更多
企業簡介產業布局歷史沿革機構設置領導信息企業使命戰略定位企業精神集團文化標志意義品牌產品投資者關系中糧屯河企業榮譽TA說參考資料
企業簡介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成立於1949年,經過多年的努力,從最初的糧油食品貿易公司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農產品、食品領域多元化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致力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建設全服務鏈的城市綜合體,利用不斷再生的自然資源為人類提供營養健康的食品、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及生活服務,貢獻於民眾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穩定。[11]
產業布局
中糧從糧油食品貿易、加工起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至種植養殖、物流儲運、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質能源、品牌食品生產銷售以及地產酒店、金融服務等領域,在各個環節上打造核心競爭能力,為利益相關者創造最大化價值,並以此回報全體客戶、股東和員工。通過日益完善的產業鏈條,中糧形成了諸多品牌產品與服務組合: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製品、家佳康肉製品、香雪麵粉、悅活果汁、蒙牛乳製品、大悅城Shopping Mall、亞龍灣度假區、雪蓮羊絨、中茶茶葉、金融保險等。這些品牌與服務鑄就了中糧高品質、高品位的市場聲譽。作為投資控股企業,中糧集團旗下擁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國食品(00506.HK)、中糧包裝(00906.HK)、蒙牛乳業(02319.HK)、大悅城地產(00207.HK)、中糧家佳康(01610.HK)、福田實業(00420.HK)、雅士利國際(01230.HK)、現代牧業(01117.HK)、中國聖牧(01432.HK)九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糧糖業(600737.SH)、妙可藍多(600882.SH)、中糧科技(000930.SZ)、大悅城控股(000031.SZ)、酒鬼酒(000799.SZ)、中糧資本(002423.SZ)、中糧工科(301058.SZ)等七家內地公司。
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中糧不斷加強與全球業務夥伴在農產品、糧油食品、番茄果蔬、飲料、酒業、糖業、飼料、肉食以及生物質能源、地產酒店、金融等領域的廣泛合作。憑借其良好的經營業績,中糧持續名列美國《財富》雜志全球企業500強,居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之首。
歷史沿革
2011年,中糧集團投資32億元打造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建立國內首家以企業為主體的、針對中國人的營養需求和代謝機制進行系統性研究的研發中心。[12]
2014年,中糧集團被確定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首批試點企業,先後開展了食品專用油、全麥粉、U格產品、可益康蛋白粉及肽系列產品等產品開發項目,開發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健康美味食品1156項,並累計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169億元。[12]
2014年3月23日,中糧集團與荷蘭尼德拉集團正式簽署協議,中糧收購尼德拉51%的股權,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12]
2014年11月26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將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2016年7月15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13]
2016年7月18日,中糧集團全面啟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紡集團公司在北京召開改革戰略重組啟動大會,宣布啟動戰略重組,並公布了中糧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
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

Ⅸ 聖牧和蒙牛有什麼關系嗎

聖牧和蒙牛,蒙牛成中國聖牧單一最大股東,把控有機奶源。7月28日,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中國聖牧(01432.HK)發布公告,蒙牛乳業通過行使認股權證,以0.33港元/股的價格認購11.97億股股份,認購款約3.95億港元。認購交易完成後,蒙牛乳業所持有的股權由3.83%增至17.80%,成為中國聖牧單一最大股東。中國聖牧原大股東邵根伙持股比例將被攤薄至15.8%。

聖牧和蒙牛

該公司的乳製品也是中國唯一一個來自提供100%由自有認證有機牧場的。與中國聖牧達成穩定合作,對蒙牛而言也是獲得了更加穩定的優質奶源,及奶源供應鏈上更大的話語權。除中國聖牧外,蒙牛還是現代牧業的最大股東,後者是國內最早探索大規模現代化牧場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養牛養殖和原奶生產企業。

Ⅹ 滬港通股票池新增標的

00288萬州國際、000699神舟租車、000787利標品牌、01432中國聖牧、002186綠葉制葯
共5至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