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炒股高手都有誰
據我所知,除了林園、楊百萬,還有李馳、但斌兩位。殷保華已經被判刑,他是反面代表人物。
❷ 為什麼股權質押風險事件頻現
6日,上證綜指開盤跌破3300點後一路走低,逼近3250點,尾盤迅速回升呈現V型走勢。上證綜指收盤跌0.29%報3293.96點,一度下挫1.5%創出近四個月新低;深成指收盤漲0.52%,一度跌逾1%;創業板指漲1.46%,一度跌近1%;上證50全天疲軟,收盤跌逾1%,最多跌逾2%。兩市成交3934億元,仍處於階段低位。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我國資本市場有一億多散戶,直接關乎上億家庭、數億人的利益,保護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建設中國資本市場,必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和政治屬性有深刻的認識,要將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貫穿於監管理念之中,體現在制度創新和法規體系之中,始終體現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的人民性。
規范市場,完善法律。
❸ 在中國股市中有哪幾人可以冠以大師銜
我知道的只有一人:纏中說禪博客的博主。
你可以看一下纏中說禪新浪博客。我並非在給該博客做宣傳。該博主已經於2008年歸天了。歸天前,用他的經驗和理論普渡A股散戶。
看經濟數據、看財務報表、看公司經營……都屬於價值投資方法。
看是否有莊家進駐、打聽莊家動向……都屬於股市博弈的方法。
價值投資-價值博弈-跟庄博弈-熱點板塊輪動,這是A股流行投資方法的變化軌跡
價值投資,讓散戶成為股市中的食草動物;
股市博弈,讓散戶成為會思考的食草動物;
板塊輪動,讓散戶這個食草動物群體在不同獅子領地間輪番送肉;
食草動物都無法擺脫被食肉動物捕殺的宿命。
決定我們成為食草動物的,是我們堅信的投資理念和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思維方式能幫我們擺脫食草動物的處境,進化為動物保護區的生態觀察員呢?——那就是纏論!
纏論:將股市或股票價格變化看做一個大的生態系統,對這個系統進行監測和分析。總有幾個變化的節點對觀察者是安全和有利可圖的。纏論就是教我們怎樣去把握這些節點。
❹ 《大時代》里方展博和丁蟹買的是什麼股票,賭的是什麼股票
不是股票 是股指期貨 現在大陸也有了 賬戶最低要有50萬
❺ 買股票最需要關注哪些財務指標
正確使用市盈率
市盈率是估計股價是否合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
但是作為選股指標,投資者如何正確使用市盈率找到一隻好股票呢?深圳同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馳在其《白話投資》一書中推薦使用PEG作為衡量股價是否合適的標准,即用市盈率除以利潤增長率再乘以100,PEG小於1,表明該股票的風險小,股價便宜。
從每股凈資產看公司前景
每股凈資產重點反映股東權益的含金量,它是公司歷年經營成果的長期累積。
一般而言,每股凈資產高於2元,可視為正常水平或一般水平。
熊市中巧用市凈率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也是股票投資分析中重要指標之一。對於投資者來說,按照市凈率選股標准,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風險系數越少一些。而在熊市中,市凈率更成為投資者們較為青睞的選股指標之一,原因就在於市凈率能夠體現股價的邊際。
每股未分配利潤值應適度
每股未分配利潤,是指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是公司可擴大再生產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質基礎。與每股凈資產一樣,它也是一個存量指標。
董登新表示,每股未分配利潤應該是一個適度的值,並非越高越好。未分配利潤長期積累而不分配,肯定是會貶值的。
由於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的是公司歷年的盈餘或虧損的總積累,因此,它尤其更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歷年滾存的賬面虧損。
現金流指標
股票投資中參考較多的現金流指標主要是自由現金流和經營現金流。自由現金流表示的是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現金;經營現金流則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現金收支狀況。經濟不景氣時,現金流充裕的公司進行並購擴張等能力較強,抗風險系數也較高。
除了上述五大指標之外,股民選股的時候還應該關注公司的主營收入、毛利率等指標。
❻ 快手購買幾毛錢的炒股指標
快手1元錢是通過市場價格和市場交易量進行計算而成的。這些指標通常都用於觀察股票的趨勢走向和股票的買賣參考點。例如:均線(MA)技術指標中,當股票的5日均線在10日均線上方,10日均線在20均線,20均線在60日均線上方,同理類推依次排列。該技術形態就屬於均線多頭排列,也表示該股票處於上漲趨勢之中。而股票形成多頭排列的交叉點,投資者就可作為均線指標的參考買入信號。
但是,投資者要注意市場中是沒有完美的技術指標和技術圖形,都會有部分的誤導信息,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和市場環境以及個股情況進行參考。
第 1 頁
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投資股票來獲得超高的收益,但我們同時知道,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也要承擔著高風險。
市盈率是估計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但是作為選股指標,投資者如何正確使用市盈率找到一隻好股票呢?深圳同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馳在其《白話投資》一書中推薦使用PEG作為衡量股價是否合適的標准,即用市盈率除以利潤增長率再乘以100,PEG小於1,表明該股票的風險小,股價便宜。
第 2 頁
ROE指標,據說巴菲特選股的標准之一就是公司連續5年ROE都要達到15%以上。ROE相比每股收益好在哪裡,每股收益會受到股本大小的影響,而ROE在衡量公司為股東賺錢的能力時就更客觀。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也是股票投資分析中重要指標之一。對於投資者來說,按照市凈率選股標准,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風險系數越少一些。而在熊市中,市凈率更成為投資者們較為青睞的選股指標之一,原因就在於市凈率能夠體現股價的安全邊際。
❼ 藍籌白馬股的股票有哪些
被低估的3大白馬藍籌股名單一覽
一、萬科A,動態市盈率為11.01,靜態市盈率為5.86。
萬科的2021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671.1億元,同比增長14.2%,凈利潤110.5億元,同比下降11.7%。政策風險、以及業績不及預期,致使萬科的股價持續下行。
但作為房地產龍頭股,萬科A嚴守三道紅線、並保持「綠檔」,而且各項財務指標持續優化,現金多、負債極低、分紅高等一系列優點不容忽視。萬科A的股價從33的高位下殺到20元階段性底部位置徘徊,被嚴重低估。
二、中國平安,動態市盈率為8.148,靜態市盈率為6.61。
中國平安由於轉型不及預期、業績踩雷華夏幸福等因素,遭到了資金的接連拋售,就連中國平安的死多頭,私募大佬李馳都對其進行清倉。從平安二季度的股東結構中,不難看出股東戶數大幅增加,這意味著散戶的接踵而至。
平安股價自今年三月份以來從93的高位,一路下行最低來到了48元附近,逼近腰斬。當前,估值已經來到了歷史底部位置,被嚴重低估。在此背景下,中國平安打起了「公司回購+高管增持」的組合拳,近期6次回購股價+8次高管增持,合計耗資27.8億元,彰顯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目前,平安的股價已經企穩止跌,在多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或許有望迎來超跌反彈行情。
三、海螺水泥,動態市盈率為7.74,靜態市盈率為6.59。
2021年8月28日海螺水泥披露中報,公司2021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04.3億,同比增長8.7%;實現凈利潤149.5億,同比下降7%。業績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煤炭等原材料價格高高在上,海螺水泥的成本被進一步的抬高,毛利率有所降低。
業績下滑、成長性放緩明顯,顯然與當前追求高成長性的市場風格相悖,因此也遭到了資金的減持。股價從61元的高位,震盪下行來到近期最低的34元,估值水平同樣也處於一個歷史底部位置。
❽ 有沒有好的股票網站或好的炒股老師介紹一下
網路太多騙局,類似於股票盈利3/7分成、收費股票軟體、加什麼QQ群、投資漲停股票網站、股評、漲停會員網站等等這些99%都是騙人的,騙錢的。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中的這些「磚家」等這些網站。網路中是有一些技術高的老師但因為利益的原因他們不可能「實話實說」的。
我炒股9年,虧損了8年 幾十萬資金虧損到10萬不到的時候才遇到我的貴人、我的投資老師。現在1年多過去了資金已經回到30多萬。
強烈推薦你網路 NEW星星 老師博客。他是我多年投資中認識的真正幫人好老師。還有他博客有投資知識文章,這些知識在實戰中非常有用。
❾ 竊聽風雲2 中劉青雲最後自賣自買500w支749 請看懂電影最後部分的人給予解釋 謝謝
買下4500萬股,最後包里500萬股,交割5000萬股,地主會拿錢買了股票,慈善機構有錢了,劉青雲坐牢了,大家都坐牢了,所以各自管理各自,如果買不夠,劉青雲要被地主會罵,而且要坐牢
❿ 巴菲特抄底「被套」帶來的反思
追隨者的必修課:巴菲特抄底「被套」帶來的反思
偶像巴菲特的運氣其實真的太好了,除了他自身的超人素養之外,他遇人賢淑(除了老婆)、投資走運(趕上了超長牛市)。無論如何,巴老都是不可磨滅的基本面投資者標桿。
以下zz from 21cbh.
-----------------------------------------
沒有人會懷疑巴菲特過往投資的成功,除了暫時還沒有發生奇跡的這一次投資。
伴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三季度凈利潤下跌77%,原本被頂禮膜拜的「股神」開始遭遇了眾多的質疑。在質疑者看來,巴菲特的抄底行為,在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均單邊下跌的趨勢下,顯得如此的「不合時宜」
質疑者聲稱,巴菲特抄底後已經慘遭「腰斬」,其理由是股神在股災中主要的兩筆投資:高盛股價已跌至55.18美元,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115美元股價,暴跌了近55%;通用電氣股價已跌至14.45美元,創下11年新低,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22.25美元也損失了超過35%。而在高盛和通用電氣,巴菲特所持有的是優先股。
巴菲特的「交割單」
那麼細究巴菲特在二級市場抄底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收益情況?
暫不提上述較為爭議的兩筆投資,如果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發布的三季度報告所公布的全部為增持或新買進的股票而言,按照12月4日的美國收盤價計算,以「腰斬」來形容,恐怕也並不太過分。
康輝能源(ConocoPhillips),一家在全世界49個國家擁有辦事機構的國際能源公司,三季度,伯克希爾公司增持了其40.66%,約2427萬股的股份,占伯克希爾公司三季度組合的2.54%。以ConocoPhillips (COP)三季度72.74美元-90.46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80.2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ConocoPhillips收盤價報49.76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8%。
美國合眾銀行(U.S.Bancorp),全美排名前五的大型銀行,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6.27%,約430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22%。以U.S.Bancorp(USB)三季度25.43美元-37.53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3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U.S.Bancorp收盤價報27.91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10%。
NRG能源企業(NRG Energy Inc),得克薩斯州第二大電力生產商,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54.41%,約176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06%。以三季度,NRG Energy Inc.(NRG)26.41美元-46.97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35.5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NRG能源企業收盤價報23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5%。
伊頓公司(EatonCor.),一家燃油液壓系統的美國製造商,三季度巴菲特買入其290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23%。以三季度(NRG)57.41美元-81.71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7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伊頓公司收盤價報43.46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9%。
從上面的投資成績單看出,以三季度巴菲特在美國市場的抄底的股票來計算,他可謂是深度套牢,總虧損額約在8億美金左右。但在唯一一筆與中國有關的投資——比亞迪上面,卻是賬面收益頗豐。
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與中國最大的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電子公司達成協議,以2.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9.9%的股份,約合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其2.25億股。截至12月4日,比亞迪每股報11.72港元,較巴菲特買入價已經上漲了 46.5%,賬面盈利1億美金。
今時不同往日?
顯而易見的是,在巴菲特頻頻出手之後,至少在美國市場上,並沒有成為引領投資者風向標。
美國投資策略有限公司投資部、上海鑫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邁克吳認為,由巴菲特鼓吹的「抄底風」沒有使得標的股票從所謂的底部擺脫出來,反而是進一步創下新低,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大量持有這些標的股票的機構們基本上沒有認同巴菲特的價值理念,反而是作出了賣出的選擇。
對此,有「中國版巴菲特」之稱的同威資產管理公司的李馳不以為然。
「全世界永遠都與巴菲特不一樣,去年賣中石油時的一切情形尚歷歷在目,熊市讓人們迅速知道了要真正拿自己的真金白銀重倉去實踐『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何其不易!」
而從「股神」投資的歷史來看,公眾對其被套乃至長期套牢的評論是其一直無法迴避的話題。
1973年審慎評估過才出手的華盛頓郵報也不樂觀,買入後不久便跌二成左右;1987年買入所羅門兄弟公司優先股,而買入兩年後幾乎因公司丑聞而全部虧光;1988年股災後買入的可口可樂,在買入之後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為中國投資者津津樂道的中國石油H股,其初期的賬面虧損也達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幾只被「套牢」的股票,在數年後帶給了巴菲特的豐厚回報,為其投資經歷增添了傳奇色彩。
問題在於,歷史的經驗能否在今日照搬?
細數巴菲特歷經的兩次危機,「1987年股災」,從現在看來更多是一次偶然事件,當時的美國實體經濟根本就沒有出現危機。事實上,美國股指在1988年就已經恢復到股災以前水平,並開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黃金歲月。
2000年網路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的持續降息的調控下,美國實體經濟反而是迎來了繁榮(即使現在對持續降息政策已經有所質疑),「但此次的金融危機已經是滲透到實體經濟,並將持續影響美國的消費體系,而恢復將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而當遭遇真正意義上的、類似1929年的經濟衰退時,即使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那次股市持續低迷中,也遭遇了幾乎破產的危機。」
上海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則並不願意將如今的金融危機與1929類比。
他說:「1929 年沒有凱恩斯主義,當時危機是建立在市場萬能的理論上,過分相信市場的自我修復功能。但現在形勢已經不同了,發達國家政府平抑經濟波動的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現在去評論巴菲特看對看錯為時過早,因為股市從歷史的角度看永遠都是上升的。」
追隨者的反思
慢即快,少即多。
打開李馳的博客,躍然紙上的除了其一貫的投資相對論的論調,還有巴菲特的新書《滾雪球》的特大封面。
對於巴菲特價值投資,李馳沒有掩飾其作為信徒的虔誠。在11月27日,李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記者所提出的針對巴菲特一系列的質疑不以為然。
在李馳看來,巴菲特的投資不存在「抄底」的概念。「如果符合安全邊際和自己的價值評斷標准,如果可以用4毛錢買1塊錢的東西,為什麼不投資?」
早在8月初,上證綜指接近2700點左右時,李馳就開始大舉建倉A股,尤其對金融股青睞有加。
「它們業績透明,穿著得太暴露了。」
「我們所建倉的公司,永遠的都是藍籌,永遠的都是最優秀的公司。因為只有這樣,即使是被套,也還是安全的。」當時的李馳,回答記者時仍是表現得意氣風發。
但在12月2日,李馳的博文更像是對其一直所堅持的理念的反思:「等待是價值投資的精髓,但如何等待何時出手真需要終身學習!」
「今天回頭看,在去年下半年絕對貴的市場買相對便宜的資產一樣形成巨大潛在風險。飛逝的時間是讓一切風險釋放的催化劑。絕對高的安全邊際,是一切投資的絕對生命線。現在這一刻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但一份資產究竟多少價格算是便宜?」
在博文中,李馳對於前期暴跌的海通證券感慨良多。「 熱鬧的市場大大打折賣的東西有人搶,海通增發,錢少還買不到,但事後證明它們一點也不便宜;冷清的市場,優質資產在市場已經打折賣了,但更多的人依然在等更便宜更安全時再出手。而且市場冷清時出手被套幾乎是沒有人倖免。」
而在博文結尾,李馳更是少見的透露出其在當前熊市中的謹慎。「不斷犯錯,也似乎已經成為市場與我們自己的常態。但在市場上永遠不要犯致命的錯誤,留得青山在,一定有柴燒。」
在另一私募名家李振寧眼中,巴菲特的操作模式則不是其他人能夠模擬的。「從他的資本來源上說多為自由資金,伯克希爾本身是上市的投資公司,不存在其他機構時刻要面對的贖回問題,所以再長時間的等待都並非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對於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李振寧表示,「巴菲特的神話誕生在一個屬於美國的世紀,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但這個時代也許正在發生變化。我同意索羅斯的判斷,二戰後60年的全球牛市已經結束。而隨著企業生命周期在縮短,股市波動也將加大,投資者也將面對新的問題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