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馮侖借5000萬買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賬戶多出來幾百塊錢 2025-02-06 21:37:45
股票賬戶取款余額不足 2025-02-06 21:30:27
中國五大神水股票 2025-02-06 21:25:22

馮侖借5000萬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18 14:46:56

1. 也許你還知道不少名人的創業故事,他們的哪句話給了你觸動試著舉出一例。

名人的創業名言
1、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馬雲
2、回頭看我的創業歷程,是不斷尋找不斷糾正的過程。--吳錫桑
3、工作上的執著實際上是人的一種意志。--張近東
4、壓力是躲不掉的。一個企業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還要耐得住壓力,耐得住冤枉,外練一層皮,內練一口氣,這很重要。武林高手比的是經歷了多少磨難,而不是取得過多少成功。--馬雲
5、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獲,即使最後失敗了,你也獲得了別人不具備的經歷。--馬雲
6、一流高手是眼睛裡面沒有對手,所以我經常說我沒有對手,原因是我心中沒有對手。心中有敵,天下皆為你敵人;心中無敵,無敵於天下。--馬雲
7、我覺得真的是不缺錢,想法也滿天都是。中國缺的是有一個想法,並且能夠持之以恆把這個想法不斷堅持做下去的人。--馬雲
8、創業前,很多困難你都不會把它認為是困難,當它突然成為你的困難時,很多人會承受不了壓力,就放棄了,這樣的人一定是不能成功。--史玉柱
9、思路決定出路。--王振滔
10、「創業其實首先就是創新。我們要有一個真正創新的點。這個創新的點,並不是你隨便想出來的一個小竅門或是比較有意思的想法,並不是這么簡單的。當你有了創新點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業的能力與創新相結合。」簡晶如此說。--李永勝/張思/公維鋒《三十而謀》
11、人不能把什麼都設計好了才上路。--張若玫
12、互聯網上失敗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腦子發熱,要不就是腦子不熱,太冷了。--馬雲
13、在創業過程中,如果說壓力,我認為選擇什麼不做是非常大的壓力。因為在這過程中受到的誘惑太多了,每一個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東西。在商業上的策略不是決定做什麼,而是決定不做什麼。--黃明明
14、互聯網行業的創業往往是苦盡甘不來的,要隨時做好失敗的心理准備,人才和資金是所有創業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張本偉
15、阿里巴巴在路上發現小金子,如果不斷撿起來,身上裝滿的時候就會走不動,永遠到不了金礦的山頂;還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頂。--馬雲
16、作企業要講競合環境。現在全世界的環境也是一個競合的環境。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丟失信念 --楊寧
17、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人,都一定是時勢造英雄,千萬不要英雄造時勢。順流而上,這是手法。形勢好了,大家才有機會成為英雄。只有成為英雄後,才有可能去適應時勢改造時勢。--朱駿
18、我認為世界上有四種壁壘,第一叫制度壁壘,比如中國移動,別人幹不了,需要有牌照;第二是資金壁壘,動輒要幾百億美元,一般人幹不了;第三是技術壁壘,有專利保護,別人也不能幹。第四是稀缺性資源的佔有,這就是我這個行業的壁壘,比如說整個寫字樓我把它都佔了,簽了獨家的協議,別人就很難干。--江南春
19、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沖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沖進去。--李嘉誠
20、文學表達與文學思維並不是一回事,前者能讓一個有成就的企業家更有魅力,而後者卻能讓一個有魅力的企業家失去成就。--劉建強《企業家的「文學主義」》
21、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升
22、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能只靠膽大妄為東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學院的課堂里說教出來的。他必須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摸爬滾打,在風雨的錘煉中長大。--王均瑤
23、事在人為,也就是說,辦事就要找人,而且要找對人;人找得多了也不行,少了也辦不成事;辦不同的事找不同的人。現在,我已經弄清楚了。--陳鎮光
24、股東投資求回報,銀行注入圖利息,員工參與為收入,合作夥伴需賺錢,父老鄉親盼稅收。只有消費者股東銀行員工社會合作夥伴六者的「均衡收益」,才是真正意義的「可持續收益」;只有與最大多數人民大眾命運關聯的事業,才是真正「可持續的事業」。--牛根生
25、辦成改革的產物,而不是改革的對象。--陳慕華
26、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對我們這些男人們,革命才是身體的本錢!你的企業你的事業停步了,你還有什麼本錢!--馮侖
27、一個業務出身的領導者,不管他的業務能力有多強,如果創業若干年後他在專業領域的動手能力上仍然是自己的團隊中最出色的,那他一定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因為好的領導者是靠判斷力靠制訂和管理標准吃飯的,有什麼樣的判斷就會有什麼樣的產品,有什麼樣的標准就會有什麼樣的人才。--劉東華
28、一個人圍著一件事轉,最後全世界可能都會圍著你轉;一個人圍著全世界轉,最後全世界可能都會拋棄你。--劉東華
29、對信念的偏執創造奇跡。歷史是這樣寫就的,競爭版圖是這樣重劃的,世界是這樣改變的。--孫宏斌
30、人類常犯的基本錯誤就是忽略前提。他不知道,一旦忽略了前提,在不同前提下所作的貌似正確的一切結論都是荒唐可笑的……--劉東華
31、互聯網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時候最好喝。--馬雲
32、盡管每次網到魚的不過是一個網眼,但要想捕到魚,就必須要編織一張網。--佚名
33、是誰成就誰沒有什麼意義。我們兩個人都是創業者,所以我們做好自己能夠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我能夠把雅虎做得好,那就是我的成功;他能夠把軟銀做得好,那就是他的成功。--楊致遠
34、我們創業的時候沒有想到去賺錢,所以有了錢以後也沒有說是達到目標。賺錢不是我們創業的原因,也不是我們到現在該走還是不該走的原因。有了足夠的錢財,真正的好處就是給我個人足夠的時間,足夠的能力去真正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喜歡做的事情。這些事情還是雅虎。--楊致遠
35、創業企業應該牢記,自己與小企業有本質的不同--有明確的最終目標去為之奮斗。這個山頭打不上去,馬上撤;一條路走不通,迅速換一條,調整是最普遍的現象。其實,名片網創業前期也有許多大企業作風的後遺症:凡事一定計劃要戰略,甚至要站在VC(風險投資)的角度考慮。現在我們不會了,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已經明白公司現今能順利發展,是靠調整出來的,不是靠戰略規劃出來的;是靠靈活應變靈敏的嗅覺和頑強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實現的。

2. 「碎語雜記」小概率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

昨天,在馮侖風馬牛公眾號上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我投一筆錢,若干年後賺多少倍」,你想這個事,你就錯了》,感覺有些意思。

文章是探討股票投資的,用了問答的方式,提問內容中講了三個發財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08年,大連一位老太太花了5 萬塊錢買了一隻股票,因為她常年在國外,買了之後就沒再管。今年上半年去證券營業廳辦業務時才發現,當年 5 萬塊錢買的股票現在市值已經 500 多萬了,翻了100倍。

第二個故事是比亞迪成立初期,一位投資人投了 30 萬,二十多年後,現在回報已經達到了200 多億。

第三個故事是在萬科剛發行股票時,某人花幾百萬買了萬科的股票,然後一直持有,到現在升值了近千倍,成了萬科最大的個人股東。

三個故事之後,提出的問題是,作為普通人,如果想做點投資,怎樣能夠發現這種高速成長的股票或者公司?

馮叔的答復是,三個故事都屬於小概率事件,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普通投資人發現不了這種偶然性。

之後很專業(我覺得專業)地分析現在如何投資炒股賺錢。

首先,現在股票很多,對普通人來說,很難選對持續成長的公司,一般人也沒有耐心和理性像老太太那樣長時間持有。
所以,一般人就不應該去想「我投一筆錢,若干年之後賺多少倍」這個事。你想這個事,你就錯了。

之後,就特想買股票賺錢的同志,馮叔提出了兩條合理化建議。
一是做一點簡單的研究,再買,然後放那兒,10 年以後見。
二是跟著大機構,他們買哪個,你跟著買就完了,他們不買房地產,不買教培行業,你也就別買了。

開始講過的那三個發大財的故事,都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那三位同志五萬、三十萬、幾百萬買股票時,我正在到處借錢買房子,發了工資還銀行利息。
更重要的是,我沒有人家的耐心和理智,十好幾年時間,每天看股市行情漲漲跌跌,還不把人折騰死。

按馮叔的建議,現在的我,更不適合買股票做投資了。
一是思維保守僵化,不願研究也研究不明白股票走勢這么復雜的問題。
二是不知道大機構是誰,很怕被別人帶進溝里,也無法跟在大機構後面走。

大學學過概率論,現在基本忘光了,但還記著,小概率事件約等於不可能事件。
天上有時會下雹子,也聽說過下魚的奇事,天上基本不會掉餡餅。

對於買股票發大財這種事兒,我從來不想。
其實,對上班領工資以外的其他掙錢方式,我也研究得很少。

很遺憾,在錢的方面,我一直不是太寬裕,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很高興,在情緒方面,我一直不是太焦慮,整天樂哈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