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科創板上市首日股價最高,之後不斷走低
不少定價偏高所致,或者說是透支了預期。
一般境外市場是10-14PE進行發行,但科創板很多是無利潤,或者利潤很低,超出22PE。那麼上市後如果項目進展不理想,或者仍然無可靠的盈利落腳點,這個高市盈率發行就變成了透支發行。
加上主板指數跟隨境外市場下行,就形成雙殺。
② 科創板股票估值是不是太高了
根據A股市場科創板的估值來看,首先告訴答案,科創板的股票估值確實太高了。
科創板是A股市場估值最高的股票,一上市大部分市盈率就高達幾百倍,甚至有些科創板是虧損上市,虧損上市根本就沒有市盈率,這種股票估值本身就已經高得離譜,這些虧損公司還給上市,是不是明顯來圈錢的呢?
為什麼科創板估值這么高呢?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大原因:
相信很多股民投資者都會產生很大困惑,科創板的估值為什麼會這么高,其實真正原因就是科創板的定價以及業績是有一定的關系。
科創板定價是由市場定價,這個發行價必然是有人為干預的;除此之外,科創板股票可以是虧損股,虧損股也是可以申請上市的,業績虧損的股票估值能不高嗎?
所以對於科創板的估值高不高,我們作為散戶是改變不了的,只能接受現實,覺得科創板估值高就不要去碰。
③ 發行價過高 科創板破發潮初現 打新仍有利可圖
原標題:發行價過高 科創板破發潮初現 打新仍有利可圖
最近,科創板股票破發潮「不期而至」。截至11月20日,科創板新股本月破發的共有4隻,分別為久日新材、容網路技、傑普特和天准科技。其中,久日新材在上市第2個交易日破發,傑普特在第8個交易日破發。
「上市破發屬於正常情況,港股、納斯達克等海外成熟市場新股首日的破發率在30%-40%,預計未來科創板公司仍有出現破發的可能。」萬家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科創板股票破發的主要原因是發行價過高。在短時間內市場能夠回歸理性,與科創板的市場化詢價機制有關。機構資金也會更加註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以給出更為合理的報價。
總體來說,破發對公募私募的打新策略影響不大。「上市首日破發的股票目前並不多,大多數股票仍然獲得了一定的首日漲幅。」展博投資總裁馮婷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發行價過高 破發是正常現象
11月,科創板股票出現「破發潮」。其中,兩只科創板個股同日「攜手」破發。
11月6日,上市僅6個交易日的昊海生科(688366.SH),以88.53元/股開盤,跌破89.23元/股的發行價。昊海生科因此成為科創板跌破發行價的第一股。
同日,久日新材(688199.SH)在其第2個交易日收盤報66.35元/股,跌破66.68元/股的發行價。此後,久日新材的股價繼續下探,截至2019年11月20日,收盤報60.46元/股。
11月7日,受2.06億應收票據到期未能兌付的影響,容網路技(688005.SH)復牌低開14.32%,開盤報26.50元/股,跌破發行價26.62元/股。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1月20日,容網路技收盤報23.21元/股。
11月11日,上市僅8個交易日的傑普特(688025.SH)收盤報43元/股,低於43.86元/股的發行價。隨後股價一路下行,截至11月20日收盤,報40.65元/股。
11月11日,天准科技(688003.SH)收盤報25.39元/股,跌破25.5元/股的發行價。截至11月20日,天准科技收盤報25.26元/股。而天准科技的市值,從最高的138億元,跌至48.48億元,縮水89.52億元。
截至11月20日,科創板新股破發的共有4隻,分別為久日新材、容網路技、傑普特和天准科技。
「科創板破發是資本市場回歸理性的過程,同時起到逐步提升注冊制引導下市場自身價格發現機制的作用。上市破發屬於正常情況,港股、納斯達克等海外成熟市場新股首日的破發率在30%-40%,預計未來科創板公司仍有出現破發的可能。」上述萬家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破發很正常,香港市場破發比比皆是。破發更多地表示企業沒有獲得市場認可。」北京一位私募公司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破發的主要原因是發行價過高。天弘基金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陳國光認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實行的是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在此基礎上出現新股破發是正常現象,主要原因是部分新股發行價過高。
東北證券資深投資顧問沈正陽表示,發行價過高的新股在注冊制大背景下出現均值回歸是必然現象。
一二級市場估值差收窄 打新仍有利可圖
「隨著破發的累加,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差將逐步收窄,助力國內資本市場實現真正的市場化。」上述萬家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沈正陽則認為,科創板新股破發意味著短期內普通投資者打新雖然可繼續,但需要降低二級市場上的漲幅預期,嚴控風險。
破發對公募私募的打新策略有何影響?
「總體來說影響不大,整體上上市首日破發的股票目前並不多,大多數股票仍然獲得了一定的首日漲幅。而且打新也是要有所區別,通過精選個股的方式,避免打新的風險。」馮婷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多數公募或私募的機構打新,在新股上市的首日就獲利了結。
「破發會有一點影響,對於一些標的不夠好的股票,我們就不參與打新了。」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公募打新是具有一定成本的。上交所6月8日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促進科創板初期企業平穩發行行業倡導建議》顯示,不低於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優先向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等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配售。同時,建議通過搖號抽簽方式抽取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中10%的賬戶,中簽賬戶的管理人承諾中簽賬戶獲配股份鎖定,持有期限為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6個月。
簡言之,六類中長線資金的10%中簽賬戶,其獲配股份會被鎖定6個月,其中就包括公募基金。如果獲配股份被鎖定,又遇到個股破發,會影響機構的打新收益。
破發是否會影響報價?
「報價更多還是根據上市公司的情況來定。過於謹慎或者過於樂觀很容易被踢出價格區間的。」馮婷婷表示。記者了解到,當機構報價不在價格區間內,該機構就失去了打新的資格。
好買基金研究總監曾令華認為,科創板之所以很快的回歸理性,與科創板的市場化詢價機制相關。機構詢價確定的發行價對應的估值本身已經相對合理,上市後溢價空間會大幅降低。現在市場資金更加理性,會主動甄別公司基本面好壞和估值高低。破發的出現,也會令更多機構投資者在詢價時考慮更高的安全墊。
「科創板剛開板的時候交易非常活躍,那時的資金更多是在博弈有沒有人來接下一棒,而不是出於對於股票估值的認可。目前,科創板整體估值還是偏高的,從投資的角度看,很多股票在這種高估值水平下很難下手去買。」深圳一家私募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隨著科創板破發的出現,機構會更加註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而網下打新仍然是一門好生意,展博投資多次參與了科創板的網下打新,馮婷婷表示,「目前打新佔用的資金量不大,會繼續參與優質個股的打新。」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④ 新高之後還有新高 科創板為何能持續上漲
科創板,作為市場的一個新設板塊,給市場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交易模式。但是,與A股其餘市場板塊相比,科創板給投資者第一個印象,則是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的投資板塊,且在開板上市之初,並不被投資者所看好。
然而,截至8月1日,科創板已經成功運行了九個交易日。但是,在這短短的九個交易日中,科創板市場卻給了投資者另一番的數據表現。
其中,在短短的九個交易日時間內,科創板市場經歷了兩種市場交易制度,其中一種交易制度是科創板上市後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而在無漲跌幅的規則下,科創板上市首日出現了集體大幅上漲的走勢,不少新股首日漲幅超過了100%。此外,則是經歷了上市之初前五個交易日之後,科創板市場實行每個交易日20%的漲跌幅限制規則,而在新的交易制度中,已有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觸及到當天的漲幅上限,市場對科創板的好感度似乎持續升溫。
再者,科創板自上市以來出現漲多跌少的局面,但從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分流其餘市場板塊存量流動性的影響。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主板市場表現疲軟的背景下,科創板市場的投資熱情卻持續升溫,首批25家科創板新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水平,並未出現上市首日大幅炒作後隨即熄火降溫的表現。
此外,從成交數據分析,科創板的活躍度明顯超過了市場的預期。其中,據數據統計,在短短九個交易日的時間內,科創板市場的累計成交額達到了2417億元,平均每家科創板新股的日均成交額高達10.74億元,其整體活躍度顯著高於A股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首批上市的科創板新股,不僅僅體現在成交金額的持續活躍身上,而且其日均換手率水平持續保持高企的狀態。以8月1日的市場收盤數據為例,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換手率均在24%以上,其中有1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換手率高於40%,這也是非常罕見的市場現象。
新高之後還有新高,一舉改變了市場對科創板市場的看法。如今,低於百倍市盈率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已經寥寥無幾,同時低於100億總市值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也為數不多。更為普遍的現象,則是普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達到了上市以來的一個新的高度,而不少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規模已經達到了主板市場的規模,有的甚至達到了巨頭企業的市值規模水平。
作為一個新設的板塊,科創板本身被賦予了很高的發展使命,且被認為是改革與創新的試驗田區。由此一來,給市場資金也帶來了一定的炒作預期。或許,對於市場資金的持續炒作,或多或少離不開政策護航的基礎。
不過,作為目前僅有25家新股的科創板市場,實際上在其仍未大幅擴容的背景下,也給了25家新股帶來了較高的估值與市值炒作溢價預期。與此同時,面對源源不斷的新增開戶數以及新增資金的補充,也為科創板市場投資熱情的持續升溫創造出積極的條件。由此一來,在流動性溢價初期環境下,結合初期科創板市場的流通市值偏低的優勢,同樣有利於科創板市場的持續活躍。
對於科創板市場的持續活躍,對科創板原始股東及董監高而言,還是帶來了福音。與此同時,因科創板的設計相對偏向於機構投資者,由此也為機構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投資回報預期。但是,考慮到解禁期的因素,初期科創板新股的大幅炒作,對不少資金而言,還是停留在紙上富貴,依舊很難鎖定利潤,並及時獲利了結。由此可見,對於科創板上市公司來說,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後期密集解禁後的價格承受力,屆時將直接影響到原始股東、董監高以及部分存在鎖定期的資金的投資利潤。
面對一個全新的市場板塊,在持續賺錢效應的影響下,刺激了市場的持續做多人氣,把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估值與市值規模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與此同時,因初期上市的科創板數量比較少,間接成為了市場中的稀缺品種,而其持續高度活躍的換手率與成交量,卻不斷推升了科創板市場的投資熱情。
從短期的角度出發,科創板市場還是離不開資金的推動,或者在源源不斷的新增資金推動影響下,會為短期科創板市場的持續強勢創造出良好的條件。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仍需要考慮到估值與市值大幅溢價的因素,難免會存在價值理性回歸的需求。此外,則需要考慮到後續限售股陸續解禁的問題,如今的科創板新股得益於偏低的流通市值優勢,但隨著未來限售股的陸續解禁,未來市值優勢可能會進一步削弱,結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擴容預期,對中長期的表現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謹慎與理性。
⑤ 「特寫」再見23倍!「科創板第一股」定價記
發行價24.26元/股,市盈率40倍,「科創板第一股」定價宣告「鍛造」完畢。
6月26日,華興源創(688001.SH)發行價正式出爐,隨後將在6月27日正式進入網上網下申購環節。24.26元/股對應到攤薄後2018年市盈率為39.99倍,這直接打破了此前A股的23倍市盈率「魔咒」。
與此同時,睿創微納、天准 科技 兩只科創板個股也在近日啟動了路演詢價,將於下周二正式開始申購。以華興源創為始,首批科創板企業進入「發行上市時間」。
6月21日上午,位於北京華遠街2號的泛太平洋酒店迎來了一波風塵僕僕、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這些來參加「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網下路演的機構投資者代表,讓位於酒店二層的一間會議廳成為焦點。
6月19日,完成注冊的華興源創快速開啟了初步詢價工作。根據發行安排。公司將自6月19日開始進行為期三天的線下路演,以收集初步詢價,並最終確認發行價格。
6月21日已經是路演的第三天,但眾多機構投資代表仍未下定決心以何種價碼參與報價。
「中介機構給出的是30-38倍的估值區間,對應的每股價格區間為21.17元-26.82元人民幣,但在這個區間內如何報價,仍然頗為頭疼。我們已經征詢了很多專業機構的意見。一旦報價失策,就會錯失參與首家科創板企業的機會。」在路演現場,北京一家中小公募的基金經理王思有點頭疼。
「還是想再拖一拖,等到下周一(6月24日)初步詢價截止前,大家都有個明確價格後再問問同行吧。」王思整場路演都在記錄參會者提出的問題和華興源創的回復,「還要回去和同事討論」。
像王思這樣選擇記下路演實錄再回去商討的機構投資者並不在少數。路演現場也可以看到互相詢價討論的機構人士,一例明確的報價便會引來周遭同行的圍觀,華興源創保薦機構華泰證券的參會人員更是在路演結束後被團團圍住。
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下,上市企業23倍市盈率被打破。如何基於自身的判斷,給出合理的申報價格,成為投資方要考慮的難題。除此以外,科創板首批企業可能帶來的制度紅利,也影響著眾專業投資機構的判斷。
「目前來看,我們會偏向中上的報價,」王思表示,作為首家科創板注冊企業,華興源創估值不能僅憑基本面來考慮,還要考慮市場的熱度問題。「我覺得報32倍估值可能會搶不到」。
從事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的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也指出,投資科創板首批企業不僅能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紅利,還能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這可能是自2009年創業板成立以來,最大的機會了」。
由此可見,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報價准確並以此入圍配售機構行列,已經是在科創企業進入二級市場交易、估值大概率膨脹前最後的「上車機會」,不得不珍惜,報價也不得不慎重。
有趣的是,在科創板政策紅利催動下,已有部分機構選擇「蒙眼」投資。在6月19日華興源創第一輪路演時,上海某公募投資總監就向界面新聞表示,已經拒絕了保薦機構發出的路演邀請:「第一家不用看啊,直接跟著保薦機構的定價申購就行,肯定能賺錢。」
選擇「蒙眼」跟投的機構人士畢竟還是少數,多數投資機構依然想通過路演與華興源創公司管理層直面接觸,以獲取幫助准確定價的信息。
6月21日華興源創在北京的網下路演共分為兩場。先是公司管理層與機構投資方高層在9點舉行「一對小多」路演,共邀請了約10名機構投資方代表參加。然後才是10點15分的「一對多」大型路演。
「能和公司管理層接觸,了解對方的為人也是決定投資的關鍵一步,雖然可能對最終的定價不會產生影響。」王思表示。
界面新聞了解到,在當天兩場路演中,華興源創主動介紹的內容基本一致,著重凸顯了業務承攬能力,全球先進企業的對標情況,以及正在測試的新技術,最後才介紹了公司基本面情況。
在線下機構投資者提問環節,雖然仍圍繞公司現有業務及未來發展潛力展開,但提問內容明顯相比主板路演更為專業。
「平板檢測設備方面,Array、Cell、Mole業務的分布怎樣?」「未來公司仍然會聚焦於柔性OLED和六代線LCD兩部分業務嗎?」這些晦澀的專有名詞令普通投資者需要下一番功夫去理解。
當然在場的投資方也不全是就技術專業問題提問。華興源創產品市佔率、與蘋果合作佔比過高是否會受到貿易摩擦影響、存儲訂單情況如何等更偏向公司基本面的情況也有投資者問及。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機構提出的這些問題和此前上交所問詢的內容高度一致。
但他也認為,路演內容並不能太大幅度左右其最後的申報價格,「前期我們的分析師也都研究過了,感覺今天來的主要意義還是跟同行交流。」
「其實對於分析師來說,科創板企業的首場路演和此前的A股IPO路演區別不大。」北京地區某中型券商分析師也認為,兩者的路演現場,投資方均會對企業的業績波動、業績可持續性、市場佔有率、客戶集中度等問題展開提問,目的是為了確定企業未來的成長性。
「可能最大的區別就是科創板路演材料太專業,我看不懂吧。」在看過華興源創提供的現場路演材料後,上述分析師笑稱。
無論是通過線下路演從公司管理層處獲取信息,還是跟同行交流定價的經驗,都無法驅散投資機構對申報價格的謹慎態度。
此次華興源創配售採用了「三檔報價」的模式。參與詢價的網下投資者可以為其管理的不同配售對象賬戶分別填報一個報價,每個報價都申報的每股價格和該價格對應的擬申購股數。同一網下投資者全部報價中的不同擬申購價格不超過3個,也就是所謂的三檔。
另外,在初步詢價時,同一網下投資者填報的擬申購價格中,最高價格與最低價格差異幅度不得超過20%。
從華興源創最後公布的配售情況來看,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博弈堪稱白熱化。根據約定的剔除規則,申報價格高於26.81元/股或低於24.26元/股的配售對象被全部剔除,有效報價范圍上下限差異幅度僅為10.5%。
「這真是小數點後一位的價格戰,」據王思透露,其所在的機構最終報價比有效報價上限多出了0.01元,最終未能參與配售。
「26.82元/股,正是華泰證券給出的參考價格上線,我們也是受到了市場消息的擾動,說要頂格報,還是怕失去這次機會吧,沒想到報超了。」王思苦笑道。
有王思這樣想法的機構也不止一家。從最終配售情況來看,定價在26.82元/股的配售對象就有79個,佔到了被高價剔除配售對象總數的44%。
「接近150家機構對一家公司展現出來的如此集中的報價,並不是因為大家對該公司的預期一致,而是在科創板首批預期不能破發的情況下,拿到籌碼比掙多掙少重要。」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評論道。
他表示,根據規則,詢價對象報高價會被剔除的(剔除比例不低於10%),而報價低於發行價是不能參與網下申購的,要保證能夠獲得網下申購資格就必須要報價在發行價之上。所以,華泰證券的投價報告成為了科創板定價的關鍵錨點。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諸海濱表示,科創板網下申購和A股過去打新規則有很大不同,建議機構多個產品之間差異化報價或可提高有效報價概率。
數據顯示,保薦機構(主承銷商)通過上交所網下申購電子化平台系統共收到214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752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對應的申報數量為1026660萬股,申購熱情堪稱火熱。
按照諸海濱統計,華興源創最終定價在投價報告區間范圍內中間位置,且未超過網下投資者的報價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中的孰低值。更是低於行業可比的精測電子(49.22倍)、長川 科技 (180.57倍)等公司的市盈率。
「華興源創在行業題材上並不稀缺,且其報告期內業績增速明顯弱於可比公司精測電子。」申萬宏源策略團隊表示,獲配股票集中上市或將對產品凈值波動產生一定影響,可能會倒逼網下詢價投資者報價更加謹慎,同時也會考慮有選擇性參與。
另外,通過抽簽方式確定其中10%的賬戶獲配股份鎖定半年,一方面會使得部分對投資周期風控較嚴的產品考慮選擇性參與,另一方面也將一定程度引導其理性報價。
不過無論如何,華興源創都突破了長久以來A股「23倍盈利定價」的魔咒,科創板第一股的定價歷程和邏輯極具借鑒意義,也讓市場對未來注冊制下科創板企業上市交易充滿期待。
問:華興源創與蘋果公司合作取得的銷售收入佔比較高,貿易摩擦會不會對合作產生影響?核心部件進口方面會不會有問題?
答:從企業來看,這是銷售端和采購端的兩個問題。銷售端的環境變化,此前招股書已經作了充分披露,華興源創的核心供應鏈還是在中國,當然我們也是在和行內最先進的客戶合作,去推廣我們的集成電路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采購方面,招股書也披露了晶元的采購情況,目前也在擴大選擇,從日本或歐洲進行采購。
問:請介紹半導體測試,有沒有成型的訂單情況,或者有意向的排單情況?
答:我們的BMS晶元檢測設備給客戶推出的其實是定製化的測試方案。得益於公司前兩年,軟體硬體平台的構建,通過客戶的一些特殊需求,晶元的數值信號通道,模擬信號通道,DPS電源等。晶元測試來看,種類非常多,每個晶元都需要經過開發介面端的測試,我們稱之為測量關卡,在我們平台上簡單的規劃測量關卡,注冊不同類型的晶元,這是集成電路我們測試和開發的方向。BMS晶元測試設備,這一項簽署訂單累計金額已超過3億元。
問:公司與對標的泰瑞達和愛德萬兩家測試機領軍企業差距有多大,打算如何縮小,需要多長時間?
答:這兩家企業屬於行業內非常大的、非常專業的測試儀器製造公司,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就在國外展業,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在行業形成一定的標准。我們華興源創的研發團隊,也由國內外晶元人才構成,華興源創(想要縮小差距)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也希望通過上市科創板,獲得投資機構和國家的支持。作為一家企業我們確實有些情懷,希望和國家一起,在晶元、集成電路領域盡快突破。
問:設備的使用壽命多久?除了下游企業新增產線對我們有需求外,還有什麼和我們的業績增長有關?
答:從平板行業來看,十幾年來,我們經營的都是定製化設備。每個客戶都有不同需求,整個產品迭代所需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從原來的一年到現在的二年至三年,華興源創首先會在周期內,開發一個完整的定製化新設備。同時,華興源創的檢測業務,還會跟隨客戶晶元更新的每個小迭代,客戶需要通過我們測試晶元的改造升級性能。
問:平板檢測設備方面,Array Cell、Mole業務的分布怎樣?
答:華興源創在平板上的檢測設備,主要針對中段CELL和後端模組,不管是電路、信號還是光學。之前LCD通過人工半自動這種合作來進行,最近通過全自動來進行。光學主要分成這幾種,最有代表性的是柔性OLED,核心技術上修復色斑,OLED是個有機的顯示屏,製作過程中會出現特殊的情況,通過設備採集、補償,達到若色偏色各種情況下,完美呈現色彩。光學通過多年努力,公司在CELL階段的AOI設備,是完全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在Mole AOI(ABI),也就是最後的完成期,我們也有自己核心的設備。
問:面板檢測設備,現在我們的設備中用於LCD和OLED設備收入比例多少?
答:2017年收入出現了爆發,70%以上由OLED設備帶來。2018年OLED收入持續下降,大概在30%-40%。
問:招股書中有提到公司檢測治具消耗品的性質,這是什麼意義,作為消耗品的更換頻次?
答:我們的檢測治具,有接觸就會有損耗,開發設計階段會針對具體客戶定義更換時間,時間到了會自主更換。
問:招股書直接間接的訂單在蘋果有百分之八九十?其中有一部分40%左右是蘋果指定的,還有40%是我們供應的下遊客戶再供應設備給蘋果,是這個概念嗎?
答:訂單中有一部分蘋果指定,根據其設計需求和指標來確定的產品。(另一部分)下遊客戶通過我們的檢測治具來完成蘋果給定的訂單,最後生產的設備還是會應用到蘋果手機的生產過程。
問:下游對蘋果依賴度非常高?前幾大客戶對我們年度盈利的波動影響很大?
答:之前也說過盈利有些波動,和直接、間接客戶的采購沒有關系,主要還是產品影響。像2017年毛利就比較低,是因為當年三星的大訂單以自動化監測設備為主,整個自動化這塊需要很多設備和材料,價格比較公開,拉低了我們的毛利水平。
問:晶元是2017年設立試驗部,現在訂單拿的很快,這部分是我們既有客戶的新訂單,還是手機電池等領域的新客戶?
答:目前還是商業保密期,我只能披露是華興源創老客戶的新需求。
⑥ 為什麼科創板與創業板的股票很貴 股價過高買的人少上市公司的股東能賺錢嗎
是大賺特賺,幾十倍的利潤
上市公司開始發行股票時,經過會計師事務所核驗資產,按一塊錢面值發行股票的,比如資產1000萬就是發行一千萬股,但是發行價格,少則10幾塊,多則幾十塊
所以,很多小公司公司都是上市後,要麼業績造假,要麼業績一天不如一天,因為大股東早賺足了
⑦ 科創板股票為什麼市盈率都是那麼高的呢
整個科創板平均市盈率達到53倍,完全高於滬深主板,中小板、已經接近57倍的創業板,為什麼科創板市盈率會那麼高呢?
科創板平均市盈率高肯定是有因素的,其實科創板市盈率那麼高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第一:科創板上市市盈率高
根據科創板發行上市的規定,對於市盈率放寬了,並沒有按照主板23倍來發行定價,科創板上市市盈率基本都是在40倍~50倍之間。
而市盈率高低跟業績和股價是成正比例的,業績不好,每股收益越低,自然市盈率會非常高,甚至幾百倍的市盈率。
總結分析
綜合以上4大因素,這4點就是A股市場導致科創板市盈率這么高的真正原因。但大家也不要過於糾結科創板市盈率高低的問題,市盈率高有高的道理,科創板市盈率那麼高肯定是有很多因素所致的。
一定要清楚科創板上市的都是高科技企業,未來政策重點扶持的企業,這些企業確實能支撐高市盈率。再度加上科創板是新型板塊,投機性更強,在二級市場炒作一番,市盈率就更加高了。
⑧ 創業板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有對比就有傷害,也適合科創板做的對比,其次就是市場門檻低,參與的人自然就變多了。
為什麼炒低價呢?
第一:主要是比價效應,從市盈率角度講,截止目前,科創板平均市盈率是95.37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是60.83倍,大家都是注冊制,這樣一比較,創業板要麼漲,要麼科創板跌,市場就是這么選擇的。
第二:比較新股開盤定位,科創板新股動輒10倍的新股漲幅和百元定位,相比創業板這批新股的開盤價並不算高,大多是40-50元開盤的,與科創板首批的股票一比,就顯得低了
第三:相較於科創板50萬的硬性門檻,創業板的門檻僅僅只有10萬的要求,而且之前還有很多創業板轉簽過來的存量用戶,這也使得創業板的流動性要強於科創板。
這裡面不僅僅各路游資雲集,從席位統計來看,很多排名靠前的也很多是「拉薩二環路」這樣的散戶集中營
⑨ 科創板股票為什麼市盈率都是那麼高的呢
科創板市盈率那麼高,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1、科創板上市市盈率高
根據科創板發行上市的規定,對於市盈率放寬了,並沒有按照主板23倍來發行定價,科創板上市市盈率基本都是在40倍~50倍之間。
2、科創板瘋狂炒作的結果
科創板的投機性非常強,上市首5個交易日是不設漲跌幅的,很多科創板股票上市首日開盤價就暴漲100%~300%之間,40多倍的市盈率,上市炒作之後,股價再度翻1~3倍,市盈率都好大100多倍了。另外,科創板作為A股市場的新板塊,本身A股投機性強,科創板確實是機構投機的最佳選擇,所以科創板上市後瘋狂炒作,市盈率必然會很高。
3、科創板未來成長空間極大
科創板上市的都是一些新型高科技企業,而我國這些高科技企業還處於茁壯成長之中,當前很多科創板企業業績不怎麼好。但由於這些科技企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炒股本身就是炒預期,所以科創板能支撐這么高的市盈率,也是導致整個科創板市盈率這么高的重要因素。
4、業績虧損的都科技企業可以上市
科創板股票並不是所有公司都是盈利的,即使公司業績虧損,只要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都可以登入科創板上市。而市盈率高低跟業績和股價是成正比例的,業績不好,每股收益越低,自然市盈率會非常高,甚至幾百倍的市盈率。
溫馨提示: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6-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