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新三板買的股票轉入主板
擴展閱讀

新三板買的股票轉入主板

發布時間: 2023-02-09 15:46:02

『壹』 新三板能轉主板嗎

目前還難,我們期待著「新三板」三大改革。

交易制度
將引入做市商制度
將同步引入做市商制度,而首批試點做市商則將優先考慮已有代辦系統主辦資格且至少推薦一家公司掛牌的證券公司。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交投將更為活躍以及企業實現融資的更大可能。不過在引入做市商制度之後,並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要通過做市商交易,直接交易依然存在,做市商交易並不是唯一的交易方式。

投資者資質
最小交易單位或為1000股
在投資者資質上,市場傳符合"新三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有關要求的個人投資者,可進入"新三板"市場參與報價轉讓交易。交易最小單位也有望由此前的3萬股拆分為1000股。而新三板擴容之後也將放開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的限制。

轉板機制
今年推出可能性小
從長遠看,在擴容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還將建立轉板機制,即符合條件的新三板公司轉到創業板會有綠色通道。隨著新三板的擴容,掛牌公司數量的迅速增加將會催生建立轉板機制的需求。不過,據權威人士分析,轉板機制是個大的系統工程,今年暫不可能推出。

『貳』 新三板上市的股票可以轉到主板交易嗎

新三板上市的股票暫時還沒有轉到主板的先例,如果上市公司需要在主板上市,需要符合主板上市的需求,並且向交易所提出相關申請。具體需要以上市公司公告為准。

『叄』 新三板的股票轉板股民持有的股票怎麼辦

所持有的新三板股票劃轉到A股帳戶。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 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於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於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台,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肆』 新三板企業為什麼要轉板,轉板有什麼好處

一、新三板企業為什麼要轉板:
目前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而A股市場交易更活躍、股價和估值也更高。
二、轉板有什麼好處?
新三板企業轉板希望能夠到創業板或其他公開資本市場獲得更便捷的融資渠道,同時希望公司得到更高的估值。
三、轉板
or
IPO的抉擇:
新三板公司申請IPO,可能不僅有
200人股東限制的問題,還存在新三板基金、資管計劃的不確定性影響股權穩定的因素。
而在實務操作中,上市申報材料受理後,公司一般不會進行諸如融資或並購等可能改變企業原來股權架構的資本運作,這或讓企業錯失良好的發展時機,是企業不得不考慮的機會成本。
新三板企業對待IPO問題不宜盲目跟風。目前IPO排隊企業較多,從簽訂輔導協議開始,企業IPO的時間成本很高。

『伍』 新三板轉主板的條件

新三板轉主板的條件如下:
1、股東要求:公司的股東人數超過200人
2、股本要求: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
3、持股比例要求: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4、運營要求:在新三板掛牌滿兩年
5、應符合創業板IPO條件
6、企業經營穩定,有較好的效益
7、公司的治理機制較為明確,運營合規合法
一、轉板的定義

轉板的專業術語叫介紹上市(way of introction)。是已發行證券申請上市的一種方式,不需要在上市時再發行新股,因為該類申請上市的證券已有相當數量,並為公眾所持有,故可推斷其在上市後會有足夠的流通量。

轉板制度是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根據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上市標准,證券發行人在各層級板塊之間轉換的機制。

介紹形式上市在境外是常見的一種上市模式,尤其是美國和香港。

我們先以美國為例說明一下。

二、轉板的法律基礎

根據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案12d條款有的規定:SEC在收到交易所批准企業掛牌和注冊的申請後會,注冊會在30天或者更短的時間內生效;企業的摘牌和退市主要取決於各個交易所自身的規則,SEC只會就一些較為嚴重的事項比如財務欺詐等進行直接的摘牌和退市處理。美國各大交易所尤其是在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的國家交易所,在股票的掛牌、轉板和退市方面有很大的自主裁量權。

三、轉板的形式(一)內部轉板制度

內部轉板主要指各個交易所內部不同層次間的轉板,包括向上和向下兩個方面。通常來講,遵循「向上自願,向下強制」的原則。

1、向上轉板(升板)

向上轉板主要是指各個交易所內部,掛牌企業從較低的層級轉入較高的層級,例如公司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掛牌可以在滿足一定條件後申請轉入全球市場或者全球精選市場。

向上轉板的制度非常的簡便,各交易所規則都有明確的規定,如納斯達克股票市場規則5305(c),(d)的規定。

納斯達克全球市場轉板至精選市場只需企業達到精選市場的掛牌標准並提出申請即可,甚至也不需任何的費用。從資本市場往上轉則由於掛牌費用的差別需要補繳一定的費用。整個過程不需要SEC或者FINAR審批,只需要交易所的許可就能夠立即生效。

在紐交所也有著類似的規定,這種向上的轉板決定權完全在交易所,極其簡便。

2、向下轉板(降板)

降板主要是指各個交易所內部,掛牌企業從較高的層級轉入較低的層級,例如紐交所主板掛牌企業在難以滿足該層維持掛牌標准但能夠滿足MKT市場或者Arca市場初始掛牌標準的情況下會被強制轉入MKT市場或者Arca市場,或者直接從交易所摘牌。

向下的轉板是強制性的。一旦交易所發現企業不能夠再滿足當前市場的掛牌要求就會觸發摘牌程序。這個時候如果企業能夠滿足下層的初始掛牌需求則可以選擇在下層繼續交易。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從交易所直接摘牌。

這種降板制度的存在其實是體現了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案中保護投資人的基本原則,它是為了讓股票能夠盡可能的持續交易,以保證投資人的利益。

(二)外部轉板制度

外部轉板主要是指從OTC市場向紐交所或者納斯達克市場轉板以及兩大交易所之間進行的轉板。我們通常所說的外部轉板以前者居多,場內和場外市場的轉換意味著明顯的升級或者降級(退市)。

1、OTC轉入兩大交易所

從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9月9日,共有237家公司從OTC市場轉入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場,其中又以轉入納斯達克市場的較多。下圖列示了各年從OTC轉入納斯達克市場的股票數量:

新三板企業具備什麼條件才能轉板

OTC市場本身分為兩個層次:OTCBB和OTC Market。兩者在轉板的時候略有不同,主要是兩者在信息披露要求上的差異導致的。

OTCBB以及OTCQX從監管的角度講和兩大交易所掛牌公司的監管沒有差異,所以從OTCBB市場或者OTCQX市場轉入兩大交易所的程序也十分簡單,只要公司能夠滿足兩大交易所相應板塊的掛牌要求並繳納一定的掛牌費用即可。整個過程的審批權也都在交易所。

其他OTC市場掛牌的公司有很多並沒有在SEC注冊,信息披露通常也難以滿足要求。因此,這些板塊中的掛牌公司在進行轉板時需要走IPO的程序。

2、兩大交易所之間相互轉板

交易所之間的相互轉板其實是從交易所退市的一種特殊情況,企業從一家交易所退市後再到另外一家交易所上市,這種情況主要是兩家交易所「互挖牆腳」的結果。

在納斯達克市場成為全國性交易所之前,納斯達克一直作為場外市場而存在。許多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達到紐交所的掛牌標准後就會申請轉板至紐交所,所以早期基本都是從納斯達克市場轉板至紐交所市場。據統計2001-2005年間平均每年都有超過100多家企業從納斯達克轉入紐交所。

自2006年納斯達克成為全國性交易所以來,兩大交易所開始爭奪上市公司資源,雙方都在持續不斷的游說在對方交易所上市的知名公司,並開出各種優惠條件吸引這些公司轉板。例如德州儀器、卡夫從紐交所轉入納斯達克以及甲骨文從納斯達克轉入紐交所等案例都是這種競爭的結果。2006-2015年間共有261家公司從紐交所轉板來到納斯達克市場。同期,從納斯達克轉入紐交所的公司為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