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債收益率的急速上升,是怎麼影響到全球股市的
最近以美股為首的全球股市都出現暴跌,最大的根源就來自一個信息:美債收益率上升!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突破了1.6%!對於美債這個指標來說,1.5%是一個很重要的關口,如果突破的話意味著買債利息收益性價比會高於買股,於是便會選擇拋出股票而選擇買債。為何美債收益率會對全球股市有如此大的影響呢?
因為美債向來是被認為全球最安全的流動性最好的資產,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是全球資產的定價標准。美債收益率出現變化一般會由幾個因素造成的,一是美國經濟增長,二是通脹因素,一旦通脹就會有加息預期,三是流動性向好。目前看美國經濟復甦的難度還比較大,反而是通脹加息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大。中國股市雖然受到歐美股市的影響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是A股的風險主要在於防止負循環的發生,也就是我之前分析過的 股票跌導致基金凈值跌,基民贖回增加導致基金被動買股,從而再導致股票下跌。
②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對「抱團股」有什麼影響
近期隨著美國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落地,市場上的貨幣量將大大增加,流動性將得到大幅增加,企業獲取資金的機會也在增加。但是隨著國債收益率的提高,也可能會帶來新的經濟問題,那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出現後物價就會開始上漲,我們手頭的錢也會隨之貶值,大家會把手頭的錢用於購買資產,以此來抵禦通貨膨脹。
隨著加息預期的增強,實體企業未來獲得貸款的能力就可能會受到影響,企業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去融資,減少了企業利潤的空間。從股市角度來看,上市公司收益下降,那麼股市就會提前對未來利潤下降做出反應,股票價格就會有一定幅度的調整,抱團股就有可能會出現下跌的風險。
③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對股市的影響
美債利息上升會吸引全世界的美元迴流美國市場,對a 股來說是抽血效應,因此股票有可能會下跌。
④ 美聯儲加息利好哪些股票
美國加息首先利好的是出口/外貿板塊的股票,因為美國加息意味著美元升值,那麼相對的,匯率也就會隨之調整,導致人民幣貶值,進而刺激出口。再來貴金屬板塊的股票也會受到利好影響,加息帶來的資本投資變化與市場改變難以預測,而貴金屬作為硬通貨,通常會被作為一種很好的保值方式。
【拓展資料】
美聯儲加息是指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議息會議後,決定貨幣政策的調整,上調聯邦基金利率。2016年12月14日,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至0.5%—0.75%。
在美國經濟再通脹和貨幣政策加速收緊的邏輯下,美元加息對股市、債市、匯市、商品等市場都將帶來一定影響。
股市方面,美股的不同板塊表現可能出現分化。除能源行業外,美股盈利普遍良好,經濟持續改善從基本面角度支撐股市,但加息可能會對高估值行業造成沖擊,投資者應謹慎參與。美股能源、金融板塊仍將持續受益於通脹抬升和川普行業政策傾斜,有一定的參與機會。
對於A股而言,預計美聯儲此次加息對於A股市場的沖擊或將有限。短期內市場表現還要看國內政策面。在年底資金面趨緊等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或將持續整固。
債市方面,美債的利率上行趨勢遠未終結。全球低利率環境已經在二階導上開始衰減,財政政策有望接棒,美聯儲明年的加息步伐或快於預期,這些都指向了利率上行趨勢的延續,投資者對利率債和與類債券的REITS等資產需謹慎參與。信用債更多依賴於個體基本面,短久期策略能較為有效規避掉利率風險。
對於國內債市而言,恐慌情緒仍在蔓延。美聯儲加息可謂是在近期眾多負面情緒集中爆發下的又一根稻草,債市恐慌的情緒仍主要源於對流動性收緊以及對經濟企穩的預期。本周公布的經濟金融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與零售銷售增速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穩,當前經濟運行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短期經濟企穩難被證偽。11月金融數據亦好於預期,表外融資推升社融大幅超預期,居民房貸受滯後因素仍較高。短期內流動性狀況無明顯改善的話,債市依然承壓,券商基金等面臨贖回壓力拋券壓力大,銀行等面臨MPA考核收緊流動性,流動性壓力仍是近期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短期債市仍可能面臨調整。預計春節後資金面情況將會有所緩解,中短期債券風險將逐步消化,債券將會有新的投資機會。
⑤ 美債10年期收益率上升買啥好
具體買什麼好還是看自己的判斷,別人給的意見也不一定準確。
1、 美債收益率會漲多高,成長型企業乃至整個市場會受到沖擊。從美國股票到新興市場證券,借貸成本上升的威脅籠罩著風險資產。美聯儲官員似乎還不擔心加息的速度,但交易員將密切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證詞,他將出席本周的美國國會聽證會,看看他是否有任何跡象表明,不斷上升的長期借貸成本讓他感到不安。除非有這樣的暗示,否則市場只能思考再通脹會在多大程度上推高收益率。
2、 安默斯特皮爾龐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斯坦利(Stephen Stanley)表示,在疫情之前,10年期美國債券的收益率在1.6%左右,如果我們想回到之前的經濟水平,收益率應該不會低於這個水平。他預測,10年期美國債券的收益率將達到2%,最近一次出現是在2019年8月。
3、 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近期CPI飆升的推動下,美國名義利率也在上升。然而,市場最近開始關注剔除通脹的實際利率,這被視為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更純粹解釋。現在實際利率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自去年6月以來,實際利率30年來首次攀升至零以上。首先是通脹曲線。這種情況的一個催化劑可能是通貨膨脹正在以更大和持續的方式上升。目前美國的通脹預期並非如此。市場預測五年(CPI)通脹率為2.3%,而30年通脹率為2.1%。從美聯儲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理想的:通脹在短期內上升,然後放緩。這與通貨膨脹失控的情況正好相反。這種逆轉是「不尋常的」。
4、 其次,利率波動。市場利率波動也保持在歷史低位。那麼,通貨膨脹會失控嗎?利率會出現異常波動嗎?目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5、 最後是投資者的資本流動。收益率上升將導致投資者拋售固定收益資產,這將導致形勢轉弱。然而,到目前為止,ETF基金的流量數據顯示,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以美國綜合債券和美國投資級債券ETF為主的累計資金流仍接近高位。PGIM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全球宏觀經濟研究負責人Nathan Sheets認為,今年下半年通脹將升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後的經濟與疫情前的情況不會有太大不同。人口老齡化問題依然存在,高負債水平甚至高於疫情前。從長期來看,企業不太可能有很大的定價權,因此預計經濟將適度增長,利率將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在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上升的背景下,即使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2%,美聯儲也不會擔心。短期來看,美聯儲仍不會認為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會扼殺經濟強勁反彈。
6、 景順亞太區(不含日本)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表示,美國經濟遠未恢復到正常水平。即使下半年美國通脹預期上升,核心通脹等領先指標也表明,2021年整體消費價格應該會放緩。由於鮑威爾重申了不收緊政策的立場,美國將在今年剩餘時間里繼續看到非常有利的宏觀政策。「一些有意的、短期的再通脹壓力是好事,這表明通縮風險正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