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5年五月底買美的股票和海爾股票那個好
海爾 美的近來的負面消息
『貳』 海爾,格力,美的,九陽這四家上市公司,哪一家的股票更有成長潛力
這位朋友你好,回復如下:
根據你說的四家上市公司,從以往和未來業績分析來看格力電器業績更有保證,家電十二五規劃中的節能主題將使節能技術突出的格力的行業龍頭地位更加鞏固。
十二五期間空調行業仍會保持高速增長,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之一將受益空調下鄉量與內銷比是所有大家電中最低的,農村市場還有很大的金礦可以挖掘,可以保障公司11年的家用空調的增量需求。
如果從價值投資主要關註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增長率這三個指標研判。
『叄』 外界總拿海爾的市值與美的、格力對比,為何業內卻說「沒有可比性」
確實沒有可比性!上市的只是部分資產而已!拿海爾來說,海爾有滬股,過去是青島海爾,現在可能叫海爾智家,港股海爾電器,海爾電器是洗衣機,熱水器等資產,還有18年在德國法蘭克福上市的海爾D股!這些都是只是海爾集團的子公司而已!還有像日日順,也是海爾集團附屬公司,它包括日日順物流,樂家,簡單說來,就是物流體系,和海爾的鄉鎮網店和渠道。18年,日日順品牌價值就是300億了。13年阿里巴巴花了5.4億購買了日日順物流9.9%的股權。後28億增持到34%。還有雷神科技,就是產雷神筆記本,也是從海爾小微企業創立出來的!
熟悉海爾的都知道,海爾一直堅持全球創牌,通過在海外的並購實現美國GEA、紐西蘭斐雪派克、Candy等七個品牌的布局,給行業樹立了榜樣。最關鍵的是,海爾在海外的布局也有了匯報,上半年,海爾智家營收的47%來源於海外,而且是近100%的自主品牌,與貼牌代工完全不同,貼牌的收入來的更快,但是不持久,未來得不到保障。目前,海爾在全球有10大研發中心,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研發產品。看到海爾這樣全球化的布局,他連續十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無可厚非。
『肆』 格力、美的、海爾半年報比較:相比大小股東外資,大戶態度很關鍵
格力、美的、海爾半年報相繼披露,過去幾個月股價走勢也從一定程度上得到解釋,比較1季報和半年報有關公開信息,製作了一張基本面比較表格,並簡要分析關鍵數據,供有緣者拍磚:
報表業績和分紅是中小股東最為關注的直觀指標,從半年報看,格力、美的、海爾分別如下:
格力:每股收益1.06元,營收706.02億,同比下滑28.21%,季度環比增長137.7%;凈利潤63.62億,同比下降53.73%,季度環比增長208.4%。每股凈資產18.89元,凈資產收益率5.57%,每股現金流-0.75元,中報每股分紅1元。營收、凈利潤因為半年報預報符合預期,分紅超出預期。
美的:每股收益2.01元,營收1397.19億,同比下滑9.47%,季度環比增長39.43%;凈利潤139.28億,同比下降8.29%,季度環比增長89.51%。每股凈資產14.98元,凈資產收益率13.03%,每股現金流2.63元,中報不分紅。營收、凈利潤下滑幅度少於預期,不分紅符合預期。
海爾:每股收益0.42元,營收957.28億,同比下滑4.29%,季度環比增長21.89%;凈利潤27.81億,同比下降45.02%,季度環比增長59.81%。每股凈資產7.28元,凈資產收益率5.68%,每股現金流-0.08元,不分紅。營收下滑幅度少於預期,凈利潤下滑幅度超出預期,不分紅符合預期。
三者數據直觀比較,格力和海爾表現都不好,美的業績最好,美的營收、盈利減幅最少,現金流也好,凈資產收益率最高,股價年內漲幅20.65%最多,市值4933.7億,說明市場提前預知,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正面反應。
二、股東比較
股東數量變動一般反應了股東結構和認同度,通常股東數量增加股價會下跌,股東數量下降股價會上升。
格力:半年報股東55.4萬戶,比較1季報增加5.8萬戶;持股機構1000家,持股佔比7%,相對1季報機構增加了450家,但持股佔比增加了0.66個百分點;深港通外資持股到8月28日佔比16.68%,相對年初增加了1.81個百分點,達到 歷史 新高點。從中不難發現, 無論是機構、散戶還是外資,總體上都是看好格力的 ,但比較格力股價年內表現,由於除了深港通外資之外的股東持股分散明顯,散戶增多,參與的股東都很受傷,其中最可能的因素:一是不少中長期投資格力的 大戶退出格力 ;二是不少機構散戶在短線波動炒作格力。另外老股東關注的姚老闆並沒有再減持。
美的:半年報股東18.4萬戶,比較1季報減少6.3萬戶;持股機構932家,持股佔比7.11%,相對1季報機構增加了529家,但持股佔比減少了1.76個百分點;深港通外資持股到8月28日佔比16.51%,相對年初減少了0.37個百分點。從中不難發現,雖然機構和深港通外資持股有所減少,但由於美的持股股東大幅度減少, 大戶看好者眾。
海爾:半年報股東16.1萬戶,比較1季報減少了1.4萬戶;持股機構529家,持股佔比10.69%,相對1季報機構增加了391家,持股佔比增加了2.24個百分點;滬港通外資持股到8月28日佔比8.9%,相對年初減少了4.69個百分點。不難發現,外資機構減持,內資機構增持, 大戶看好 。
從格力、美的、海爾7-8月走勢看,美的、海爾分外強勢,股東很可能進一步減少,業績有可能提前被部分機構、大戶預知或通過內幕得知。
三、資產質量比較
資產質量是中長期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指標,體現資產安全性的同時,預示著發展前景。
格力:每股凈資產18.9元;商譽3.26億,無形資產58.3億,兩者合計61.56億,佔半年報凈利潤的96.76%;上半年格力無形資產攤銷了0.62億,商譽沒變動。研發投入25.6億;貨幣資金1296億,貨幣資金占市值的39.1%,意味著格力每100元投資有39元多有現金支持;遞延所得稅資產125億,對應著833億的利潤蓄水調節池。總體資產安全性非常高。
美的:每股凈資產14.98元;商譽289.3億,無形資產156億,兩者合計445.3億,是半年報凈利潤的3.2倍;2020年上半年美的商譽減持准備了5.6億,無形資產攤銷了5.05億,兩者小計10.65億;考慮美的商譽主要是超高溢價收購庫卡導致的,而過去五年庫卡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遠遠低於預期,今年半年報美的機器人業務下滑20.79%,是所有業務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板塊, 商譽暴雷的風險巨大 ,極端情況下,要白乾2年;一般情況下,也會繼續侵蝕美的利潤一二十年。美的研發投入44.1億,注重研發;貨幣資金530.3億,貨幣資金占市值的10.75%;遞延所得稅資產63億,對應著420億的利潤蓄水調節池。資產安全性不高。
海爾:每股凈資產7.28元;商譽241.4億,無形資產107億,兩者合計348.4億,半年報凈利潤的12.53倍;上半年海爾無形資產攤銷了0.91億,商譽沒有計提,資產「注水」嚴重,商譽和無形資產暴雷風險巨大,極端情況下,要白乾六年多;研發投入29.4億;貨幣資金441.1億,貨幣資金占市值的28.85%;遞延所得稅資產14.3億,對應著95.3億的利潤蓄水池。資產安全性非常低。
格力、美的、海爾比較,格力的資產質量非常好,每股凈資產18.9元最多,比美的多3.92元,比海爾多11.62元。每股凈資產主要是 歷史 利潤累積,現有會計規則下,還包含了部分投資收益,體現了商譽和無形資產。三者比較,格力不存在商譽和無形資產暴雷風險,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應的利潤蓄水調節池豐厚,相對美的多了413億,相對海爾多了738億。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格力擁有的現金資產達到1296億, 歷史 高峰,是名副其實的財神爺,擁有更多更好的產業鏈內外市場投資兼並機遇。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格力賬上投資聞泰和三安賬上初始價值分別為33.17億和20億,但半年報顯示期末賬面價值分別為45.16億和28.64億,僅增值20.63億。但截至8月28日,事實上格力在聞泰和三安的賬面投資收益分別為:139億和10.9億,兩者合計約150億,超過半年報賬上增值130億,這筆投資如果三年左右兌現,可以給格力股東每股增加2.3元的凈利潤。
嗯,上述信息表明,格力資產質量好, 董總還想方設法採用最保守的記賬模式 ,而美的、海爾資產質量堪憂,管理層依然無視或者輕視商譽和無形資產風險。
四、主營業務比較
主營業務體現的是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國內外市場的營收和毛利率佔比反應了內外銷市場影響。
格力:空調營收413.33億,相對上年同期下滑了47.89%;毛利率32.05%,毛利率比較上年同期減少3.97%。其他業務營收197.9億,相對上年同期增加41.73%,毛利率2.63%,相對上年同期毛利率減少了2.36%,格力小家電系列產品開始發力。主營業務外銷佔17.11%,外銷毛利率12.58%。主營業務內銷佔54.42%,內銷毛利率33.47%。格力空調高端品牌定位市場認同度高,國內市場對格力影響巨大。
美的:空調營收640.3億,相對上年同期下滑了10.37%;毛利率24.2%,毛利率比較上年同期減少7.88%。消費電器和機器人分別減少了10.37%和9.11%,毛利率分別為31.61%和19%,相對上年同期生活電器毛利率增加了0.32%,機器人減少了3.34%。美的空調營收超過了格力,非常不容易,但毛利率下滑幅度超過格力一倍。美的外銷佔44.46%,外銷毛利率26.52%。美的內銷佔55.54%,內銷毛利率24.79%。美的內銷毛利率下降6.79%,外銷毛利率增加0.14%。從中不難發現美的上半年業績增長得益於外銷市場貢獻。
海爾:空調169.95 億;冰箱267.38 億,洗衣機197.06億;海外市場營收470億,同比增長0.6%,占公司營收的49%,提高了2個百分點。海爾海外市場影響巨大。
綜合半年報及有關市場公開信息,格力業績表現因為半年報預告符合預期,從兩市總體看下滑幅度屬於正常水平,每股中期分紅1元超出市場預期,財務安全。考慮二季度董總試水直播營銷,三季度在贛州和洛陽搞的兩次巡展式直播營銷效果很好,半年報明確業績不需要對三季度業績提前做大幅度波動預告;考慮二季度環比一季度格力營收和凈利潤相對增幅最大,三季度這樣情況有望延續, 三季報和年報有望恢復性增長;而基數低,明年增幅會很大 ,考慮機構試水式參與格力越來越多,從資產安全性和投資分紅股息率考慮,後市國內外機構持續增持可能大增。而美的、尤其是海爾商譽和無形資產暴雷風險日益增加,海外市場營收佔比量大,因為三季度以來海外疫情蔓延,總體投資風險較大。
綜合有關市場信息,透過表面的數據,分析預期未來的發展前景,中長期投資格力心態不變,相信格力最黑暗的時刻應該已經過去,相信格力整合線上線下營銷網路會取得越來越大的成功,小家電市場佔有率會繼續快速提升,而國內外疫情防控因素,格力空氣消毒凈化器會帶來越來越大的驚喜;隨著國內對晶元產業發展的重視,格力在晶元等高 科技 產業的投資收益繼續看漲。
至於美的,看一看N期股權激勵導致的股份數增長,管理團隊效益遠遠大於中小股東,考慮美的、海爾商譽和無形資產攤銷風險,中長期不值得參與。
股市風險莫測,請有緣者從自己的實際風險承擔能力出發操作,願好運與我們同在!願世界戰疫早日成功!
『伍』 家電龍頭股票排名
以下是家電龍頭股排名:
1.海爾智家。
2.海信視像。
3.漢宇集團。
4.國光電器。
5.江蘇雷利。
6.海信家電。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690,股票簡稱:海爾智家)是一家全球大型家電企業,成立於1994年。2019年6月20日,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8月20日,2021胡潤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以2510億元人民幣價值,位列第473名。
(5)買海爾的股票還是美的的股票擴展閱讀
家用電器(HEA)主要指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和電子器具。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家用電器使人們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為人類創造了更為舒適優美、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條件,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家用電器問世已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被認為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家用電器的范圍,各國不盡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家用電器分類法,有的國家將照明器具列為家用電器的一類,將聲像電器列入文娛器具,而文娛器具還包括電動電子玩具。
隨著生活的提高,凈水器也成為家用電器中的一員,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這種新型的電器產品:隨著世界上大多數的水體污染嚴重,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傳統的自來水處理方法,已不能保證提供品質優良的飲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還存在著二次污染的問題,如高層的水箱供水,漫長的自來水輸送管線,都會造成潛在的鐵銹,泥沙以及微生物等污染問題。因此,各類凈水器應運而生。
『陸』 海爾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海爾是好股票,適合長期投資,不適合短期投資。長期持有海爾股票的朋友建議在網上購買海爾的產品,並給予更多真實的評論,這將促進海爾的銷售,最終導致海爾股票的上漲。爭取短期的朋友可以微笑。中長期持有海爾的朋友可以這樣做。最終形成良性循環。你用海爾股票賺來的錢購買海爾的產品,給出真實可信的評價,促進海爾的銷售,進而帶動海爾股價進一步上漲。買股票就是買一家公司。有了這個想法,買股票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拓展資料:
1、前兩年海爾美利三大巨頭的走勢幾乎是一樣的,而去年美利的跌幅最大,這是所謂印象流的轉折點。海爾的步伐確實跟不上海爾D股的折價發行。不過因為我的成本比較低,一直沒有賣出去。只是去年大跌的時候,低點是美帝平安伊利。當時我沒有說看好誰,只是為了平衡自己的位置,降低風險。個人認為,海爾業績雷雨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你所謂的雷暴是個位數的利潤增長,我覺得格力美的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像阿膠這樣的「雷暴」幾乎是不可能的。海爾的洗冰今年還是穩定的,因為洗冰的衰退還沒有一兩年,但它作為龍頭活得不錯,份額穩步上升。遺憾的是,今年空調線上份額下降太多,但線下份額還是不錯的,依然排在第三位。不過今年空調行業並不景氣,所以對海爾影響不大。
2、至於那些說海爾股權復雜、集團利益轉移的人,嗯,每次海爾大跌時,這個都會被拿出來。我習慣了。不管海爾的歷史收益率有多負,在大A中都是好的。當然,我們還需要看到很多不足。投資最重要的是反思和修正。我們不能盲目地愛上股票。只要我們能說服自己,我們就應該讓步。另外,即使我們看好一隻股票,在估值很高的時候也不能輕易買入,也不能倉位過重。低估、分散、降低預期並長期持有。
3、海爾集團成立於 1984 年,是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在不斷創業創新的過程中,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主線。海爾集團董事長兼CEO張瑞敏提出了「人單合一」模式。海爾集團始終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順應時代節奏,從一個瀕臨破產的資不抵債的集體小工廠發展成為引領物聯網時代的生態企業,並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唯一的物聯網生態品牌,躋身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
『柒』 美的和海爾哪個厲害
美的,海爾,對比分析,
1,美的:創業於1968年是一家以家電業為主,涉足房產物流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四大產業集團,是中國最具規模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2,海爾集團公司,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建立29個生產基地8個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基地,全球員工5萬員工,以是大規模跨國集團公司,全球營業額1220億,海爾旗下,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熱水器等產品,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各牌,
3, 綜合以上兩家產能和規模對比,海爾,和美的主營領地不同海爾是主營大家電,美的主營白色小家電,從品牌影響力看海爾強於美的,海爾更智力全球化,多元化,對比來看海爾強於美的,從資產來看,海爾也高於美的,並且是世界500強的企業,從長遠來看,美的小家電發展的也不錯,相信不遠的將來,兩家企業會接近,會都成為世界500強企業會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發會更大作用,
回答完畢,希望能幫助你了解美的,海爾,了解我國更多白色家電企業。海爾完勝美的。
當然這里的海爾是指海爾集團,不是某個子公司。很多人認為海爾的市場佔有率被美的分走很多,而且A股市值比美的高出很多,當然是美的厲害。
所以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這種誤解。美的和格力都是整體上市的公司,主營業務只有家電。海爾則是分拆上市,除了A股以外,還在港股和德國股市上市。而且上市部分只是海爾家電,去年科創板又上市了海爾生物。其他海爾地產、海爾創業、日日順等子公司都沒有上市,其中日日順是山東僅有的兩個獨角獸企業之一。
至於上市部分市值的差異,這里也說一下。美的是純私企,公司絕大多數股份都是老總和幾個大股東手裡。大股東宣布一個增持計劃,股票就大漲,董小姐宣布一個造車計劃,市值就開始飆升,還因此帶動了一批概念股。但海爾不同,海爾是集體所有制,大股東沒有那麼多的股權佔比,無法通過董事會或游資來拉動市值,說直觀點就是不容易炒作概念。因此市值增幅比起美的要相差很多。
但是如果比起專利數和品牌影響力,海爾可以完勝美的。海爾是我國最早的家電品牌之一,產品研發旨在創新,因此一直以來是高中低檔三管齊下,主打產品超過50%來源於自主技術。在世界品牌500強當中排名第41位,國內第三。
美的初入市場時是以小家電為主,電磁爐、微波爐、吸塵器之類的,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很多甚至是代工貼牌產品。後來企業有錢了,開始發展大家電,但很多技術都是合作或購買。包括空調也是主打中低端產品,跟海爾格力走的路線並不一樣,其對標競爭者是奧克斯之流。銷量高、營收多,但不代表厲害,這屬於低價走量的模式。就像如今吉利 汽車 收購了沃爾沃家轎業務,你可以認為吉利比沃爾沃有錢,但吉利因為有人從眾模式的優勢,並且定位於親民路線,但論產品,沃爾沃卻可以甩吉利幾條街。品牌認同感也不是一個層級的。
美的和海爾哪個厲害?
說實話,這兩家企業都是非常令我尊敬的。可以講各有優勢,國內看起來美的要強一些,從國外來看,海爾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可能更好一點。 接下來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企業文化差異比較大。美的更具有狼性一些,海爾受齊魯大地的中原文化影響,顯得更加內斂一些 。我們可以從媒體看到,美的的廣告要明顯多於海爾。營銷的策略也更加多元化一點。而海爾對於服務的體系建設要更加重視一些。這種看不見的內力用的比較多。好比我自己家裡海爾電器要用的多一些,主要是看中他的服務,甚至只要是一個電話,就很快有售後的人員上門服務。給我的感覺要更加直觀,深刻一些。
其次、海爾要比美的,成名更早一些,但美的後來者居上的態勢比較明顯。現在已經形成全面競爭的格局。但已經很難分出誰高誰低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美的集團要比海爾智家,無論從銷售額,還是凈利潤水平都要高出一籌。一方面海爾智家不是海爾集團,所以從集團層面來說,他們的差距多少還真說不好。但單純從上面的兩個指標來說,我覺得美的要更強一些。特別是最近幾年,我覺得海爾成長乏力,那是不是在集團內部做一些業務調整,還是其他,我作為一個局外人也說不好。但有的時候,慢未必就是不好,防患於未然也是一個成熟企業的重要心態。看海爾在高端品牌卡薩帝上的發力,以及品牌美譽度的提升,隱約讓我看到了,他們已經從重視銷售額的增長,轉向了毛利率的提升。這對於未來的差異化競爭是不是會更好一些。
最後、從未來的競爭格局來說,海爾更加具有優勢一些。大家都有幾個事業部,不過看起來海爾的木桶效應更強一些,三大門類的產品均在行業前三,平衡發展的態勢。另外國際化比較早,也能平衡國內跟國外市場。但美的的機器人產品,是拿來主義,到底消化的如何,還要靠時間來給出答案 。另外在國內市場給大家的印象是銷售重於研發。未來的後勁如何,也需要時間的磨練。但好在他們已經是白家電裡面的頭部龍頭企業,所以我覺得調整的辦法還是比較多一點。
總體看起來,我覺得海爾電器的綜合能力要更強一些,畢竟我們不能單純從銷售額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研發能力,文化凝聚里,國際化水平都是上市公司中長期競爭的砝碼。特別是研發能力的提升,對於企業的發展是更有裨益的。
快樂投資,看謙秋說。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感覺還是海爾好一些
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
海爾白色家電很有聲名,特別是在國際上知名度更高,美的有點望塵莫及,不過都是國內很不錯的企業!
我家空調是海爾的,性能不錯,不咋耗電。
朋友家買的美的用了沒多長時間,就壞掉了。
不過美的的好多小家電做的還是挺不錯的!
希望我的回答您解決您的問題!
海爾是中國的世界名牌。。
美的是中國的名牌
海爾是全系列產品。。並且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美的是產空調的。。其冰箱洗衣機等。。全是用榮事達的生產線生產的。。其生產出的產品都是一邊貼榮事達。。另一邊貼美的。。。從其生產地址上就看得到產地!
題主的問題提得太大……
海爾歷害
個人覺得各有所長,如果非要說哪個厲害,更傾向於海爾。因為:
1、海爾是進去電器行業比較早的企業,而且現在好多品類都是處於領導地位。像冰箱,全球銷量第一,雖然增長幅度下降了,但是那是因為佔比足夠大,而且現在的 科技 不變的更新換代;像洗衣機,直驅變頻和空氣洗技術;像空調的自清洗,熱水器的防電牆,廚電的防干燒等技術都是行業品類的技術專利;美的呢,是做小家電起家的,像微波爐什麼的,做的比較好,主打的是性價比,主打性價比的好處是用戶購買的多,用戶購買的多就可以增加產量,規模越大,流水線的成本就越低,就更有機可圖。就像京東和拼多多的區別;
2、海爾市場不僅僅是國內,定位是全球市場,全球有5大研發基地,像墨西哥,法國都有研發中心,有出口高端品牌卡薩帝;美的,主要打的是性價比,沒聽說美的有什麼專利或核心技術,一句話,簡單粗暴,價格低,美觀,功能多,董小姐經常說,美的沒有核心技術,都是挖格力的人,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3、強強聯合,收購美國GE,主要是廚電這塊,還有紐西蘭的斐雪派克,主要是做電機的,磁懸浮電機,像洗衣機的直驅變頻的電機,抽油煙機的電機,冰箱裡面的壓縮機,高端一點的用的都是斐雪派克的電機。美的在收購這塊,也是有成績,收購了一個日薄西山的小天鵝;
4、海爾定位智慧家電,現在公司都已經改名了,簡稱海爾智家,主打智慧家電,物聯互聯;美的的話還是主打性價比。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將以視頻的形式嗯來詳細回答你,希望能幫到你
美的不行愛壞,電磁爐我10年壞6個!絕交!!
大家好,我是康康[靈光一閃]
美的和海爾哪個厲害,對於這個話題,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1.首先,在同一級別的美的冰箱和海爾冰箱比較之下,如果我們單從功能和價格考慮的話,顯然美的性價比更高一些。
2.然後,我們對比耗電量,以同等的一級能效進行比較,在使用過程中,海爾的耗電量比美的耗電量要少一些,所以,對使用以後的電量使用情況,海爾冰箱要更好一些。
3.海爾冰箱的款式是比美的冰箱的款式要多,海爾公司做冰箱的年份要比美的久,對於技術方面海爾其實更加成熟,而且海爾冰箱很少出問題,而美的冰箱出問題相對來說比海爾的要多一些,所以,在這方面,海爾冰箱要好一些。
4.最後,在售後方面,海爾的售後服務態度要更好一些,而且速度較快,這和海爾前期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在很多城市都有售後服務點的,這方面,美的是沒有那麼多的售後點的,所以,海爾在這方面要更好一些。
所以對於美的和海爾他們都各有所長,都有利有弊,至於怎麼選擇,大夥自己決定吧[耶][耶][耶]
『捌』 有哪些屬空調類的股票請幫列舉出來
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盾安環境、清華同方、長虹電器、科龍電器、海爾電器、海信電器等等都是空調行業的上市公司。
具體可以網路或者新浪查找。
『玖』 為什麼海爾股價不如美的
海爾的戰略不如美的,雖說都是做家電的,但是側重點不同,利潤也就相差很大的。尤其是現階段的中國,小家電還是發展很快的,不僅需要量還需要質,更需要保證種類。所以說海爾是競爭不過美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