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暴風集團A股400億蒸發,對其公司有何影響
在11月9日當天,暴風集團將迎來其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公告顯示,暴風集團於2020年8月28日收到深交所的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同時所有股票於2020年9月2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在退市整理期30個交易日後公司股票將會被摘牌。這看來似乎有一種大勢已去的感覺,有點悲涼的感覺,畢竟暴風集團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
⑵ 暴風股吧
1.暴風(300431)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分析討論股票名的最新動態。
2.暴風(300431)股吧提供暴風(300431)股票的行情走勢、五檔盤口、逐筆交易等實時行情數據,及暴風股票(300431)的新聞資訊、公司公告、研究報告、行業研報、F10資料、行業資訊、資金流分析、階段漲幅、所屬板塊、財務指標、機構觀點、行業排名、估值水平、股吧互動等與大華股份(002236)有關的信息和服務。
拓展資料
最新消息
一、11月10日,暴風(300431.SZ,以下簡稱「暴風集團」)股票被深交所摘牌,未來將進入三板進行股份轉讓。退市前,暴風集團股價是0.28元/股,總市值0.92億元,不到最高點時的零頭。5年前(2015年5月21日),暴風集團股價最高摸至327.01元,此時,公司總市值392億元。5年半的時間內,暴風集團股價較最高點下跌99.77%,近400億元的市值蒸發殆盡。
二、從2015年3月上市到今年11月退市,暴風集團似乎在坐「過山車」。2015年暴風集團最風光。公司是業內首家拆解VIE結構回歸A股的互聯網公司,由中金公司保薦,加上當時大盤火熱,當年3月24日上市後,拉出37個漲停。
三、在沖過高點後,暴風集團股價逐漸回落。2018年,暴風集團轉型不利,當年年末市值僅剩下27億元。2019年7月,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佔罪,公司實控人馮鑫被捕。暴風集團風雨飄搖,人員大量離職。今年,因沒有披露2019年報,公司股票被深交所摘牌。
四、從37個漲停到單邊下跌,暴風集團被股民稱為「妖股」。在股吧中,網友對暴風集團罵聲一片。有人稱「公司有嚴重問題,由二級市場公眾股民買單承擔損失」。也有人稱「買了這股票,精神都不正常了」。
五、大幅虧損的股民並不少見。一位股民在2016年3月29日,花了89.44萬元,以104元/股的價格買入,2019年9月5日以4.88元/股價格賣出。持股3年多,這位股民凈虧損84萬元,虧損幅度94%。另一位股民投入資金不多,但虧損幅度更大。這位從2016年11月8日開始操作暴風集團,持股946天,虧損96.779%,虧了13.8萬元。
⑶ 曾經市值400億暴風影音「猝死」:APP,官網全部癱瘓
22日晚開始,有網友發現,暴風影音官方網站移動端和PC端以及APP均出現問題,無法正常打開,貌似「猝死」,官網出現亂碼排版,APP則顯示網路異常。
此前,網上一直傳著某個職場社交APP上的一張截圖,暴風的開發員工只剩下一個人,如今官網APP都掛了。
曾經風光無限的暴風集團,股價也是一路下跌至最低3元。截至11月26日收盤,市值僅有12.09億元,不及高點時的3%。
回顧暴風的發展史
從2003年到2009年,暴風的發展可謂是風調雨順,2009年,用戶數一度超過2.8億,日活用戶超過2500萬,要知道當時的全國網民人數也只有3.84億,相當於每3台電腦里就有2台裝著暴風影音。
2010年,暴風開始謀求在A股上市。為實現上市指標,暴風極度壓縮成本,以確保盈利。但是,當萬事俱備的時候,證監會卻發起了IPO自查運動,直到2014年才重新恢復。而恰恰在這幾年,對於上市風雨無阻的暴風科技,卻錯過了關鍵的戰略轉型期。
2015年,暴風終於成功上市,恰恰趕在了新一輪A股互聯網泡沫的風口,暴風一上市就創造了40天36個漲停的神話,市值最高超過400億元,一時間風頭無二。
在暴風集團的股價強勢期,馮鑫的資本運作日漸活躍。上市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暴風就開始新一輪布局,先後開拓VR(虛擬現實)、TV(電視)、秀場、視頻、文化五大業務。
遺憾的是,馮鑫所做的一系列戰略, 從早期的「DT大娛樂」到「N421戰略」,再到「AI+2塊屏」,以及後來的「All in TV」,在事後都被證明是失敗的「決策」。一方面,燒錢的硬體、一地雞毛的VR,讓暴風集團走向巨虧深淵。
2016年,馮鑫為了彌補公司巨大的缺口,暴風想要收購擁有英超、意甲等體育版權的公司MP&Silva(以下簡稱MPS),於是玩了以小博大的一手——暴風出2億,光大出資6000萬元,但通過撬動其他出資方募資50億元,來收購MPS的65%的股權。
以小博大的組局者,必須為其他人的收益兜底。如果賺錢則皆大歡喜:約定一年半內暴風上市公司「接盤」MPS,浸鑫基金則完成退出。如果虧損,優先順序合夥人們作為債權人,要優先收回投資。而加杠桿的一方不得不償還可能遠遠大於自身投資額的債務。
不幸,花費巨資的MPS僅兩年半即告破產清算,50億元灰飛煙滅。作為組局者之一,光大由於簽訂了「差額補足」的債務兜底協議,於是光大證券2018年凈利潤大幅下跌96.6%。
但暴風和馮鑫才是這筆巨額債務的最大責任人。馮鑫旗下子公司暴風投資作為普通合夥人,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019年7月,暴風董事長馮鑫被帶走調查,從此開始了他個人凄風苦雨的日子。
馮鑫曾說,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控制心裡浮躁的慾望,賈躍亭也一樣,他如果真的要改變,就得控制自己的慾望,如果完全不理個人慾望、名和利本身應該具備的邏輯,做事就會變樣。
盡管馮鑫很反感外界將他與賈躍亭相比,但不得不承認,他的處境可能比賈躍亭更加狼狽。
馮鑫也曾自我檢討,不能將暴風集團的失誤歸結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錯誤都來於自己,怪自己沒有資本控制能力,怪自己沒有業務嚴謹性的能力,怪自己好的時候膨脹,壞的時候矇混過關……
曾經的視頻播放軟體有很多很多,kuai播咱就不說了,像風行、PPS、QQ影音和迅雷影音在當年都是很火熱的視頻播放軟體,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pc端視頻軟體已經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了。
現在說到看視頻,大家腦海里一下子想起的是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和嗶哩嗶哩這些在線播放的網站。
我們不得不接受,那個伴隨著我們長大,代表過兩代人青春的暴風影音,要徹底離我們而去了。
⑷ 股票暴風退市可以在科創板上市嗎
2015年3月24日,暴風集團在創業板上市,當時股票名還叫暴風科技,發行價7.14元,上市後連續漲停,走出55個漲停板,成為A股的一個神話。股價從7.14元一路上漲至327元,上漲了44.8倍。創始人馮鑫也一舉成名,財富暴增。即便是中簽暴風科技的小股民,也跟著吃了大肉,中一簽是500股,繳款3570元,漲到到327元時賣,市值是16.35萬元,中一簽可以賺16萬元。
不過對於高位買入的股民,就比較慘了。
暴風集團上市以來的高點是327元,今天盤中再創新低,跌至3.95元,收盤價為4.02,如果一直持有,虧損高達98.77%。不過如果考慮到送股分紅的話,現在的真實股價是10.68元,即便這樣,虧損也高達96.73%。
⑸ 一代「妖股」覆滅記
每股1.48元、總市值4.88億元——7月1日,暴風集團(下簡稱「暴風」,300431.SZ)停牌,它的股價、市值就此凝固在這兩個數字上。
7月8日,深交所決定讓其暫停上市。按照相關規定,暴風還有機會留在A股,只要它在1個月內披露2019年年報。不過這件事,暴風可能辦不到了。這家公司目前既沒有首席財務官,也沒有證券事務代表,直到停牌前它都聘請不到審計機構。
一年前,暴風創始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帶走,許多高管陸續辭職,公司陷入債務還不起、工資發不出的窘境。
樓起樓塌,短短數年。
2015年3月24日,暴風在創業板上市,之後的40個交易日中,暴風創造了36個漲停板。它的股價更是一度達到327.01元,巔峰市值超過400億元,被股民稱作「妖股」。同行的優酷、土豆市值加起來也遠低於暴風,當時有人戲稱暴風可以買下優酷和土豆。
曾經的暴風是一個標志,它的成功上市加速和推動了中概股的集體迴流。可惜,暴風自己卻沒能藉此實現躍升,只是如流星一般劃過。應了馮鑫最初的那句話,「時刻准備好什麼都沒有。」
對於暴風的失敗,馮鑫認為主要是自己的「無能」。說這話的時候,不知道馮鑫有沒有想起雷軍對他的評價:你找的方向不夠大;你得找個人幫你;你對錢的認識不深刻。
個人的能力和命運永遠隨著時代車輪滾動,或許,是那個時代的底色,加速了暴風逐漸走向末路。
如果一早預見到會如此收場,馮鑫還會不會選擇上市?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暴風一直都在籌劃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因中概股赴美上市遇冷,果斷調整股權架構,把外資股東替換成人民幣投資人,改道創業板。「這個過程痛苦得像蛻皮。」
國內上市也並不一帆風順。按照最初設想,暴風想在2012年底實現上市。不巧的是,從2012年11月之後的近14個月,A股開展了號稱史上最嚴的IPO財務大檢查,新股上市實質上處於暫停狀態。在未知終點的等待中,暴風決定與阿里合作談判。
2014年重啟IPO之前,暴風和阿里的合作已經談了好幾輪。那個階段,阿里正積極布局影音資產,而暴風是「國民軟體」「裝機必備」。阿里承諾分幾年投入9億美元,還會和暴風互換資源。
如果當時接受了阿里「招安」,馮鑫的生活也許與現在完全兩樣。「下班後去吃個螺螄粉,到哪裡吃個西瓜,劃劃船,有個新電影一定去看看,然後開個讀書會什麼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馮鑫為人所知的形象,是打坐、讀《道德經》和《約翰·克利斯朵夫》、一個搖滾青年。
可他卻選擇了繼續上市。另一邊,阿里則轉投了優酷土豆。
和很多創業者一樣,馮鑫是個有英雄情結的浪漫主義者。他回憶20多歲在金山工作時,最興奮的場景就是「大家每天都在想怎麼樣做得更好,哪個人能成為英雄」。40多歲在一次金山老同事的飯局上,雷軍透露小米剛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估值是100億美元」。這極大刺激了馮鑫,回去之後他就一直在反思:到底哪裡不如人?相比被阿里收購,上市給了馮鑫縱身一躍、抓到夢想的機會。
上市後不久,馮鑫就提出,未來暴風要成為100億美元公司中的一員。
A股的熱情,讓上市這個決定,看起來無比正確。
2015年3月暴風上市,以每股7.14元的價格公開發行3000萬股。也就是說,暴風最初的計劃,只想從股市拿走2個多億。考慮到一直到上市前,暴風都是個「小」公司,這樣的打算才更理性。
2014年全年,暴風的營收不到4個億,收入也很單一,主要靠廣告;凈利潤同比增長8%,還是因為前一年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沒想到,市場卻癲狂了。股價由7.14元的發行價一路上漲到最高327.01元。
節節攀升的股價伴隨著層出不窮的質疑:暴風憑什麼撐起那麼高的股價?
有人懷疑是馮鑫自己在炒作股價、從中牟利,更多人認為暴風就是「運氣好」。暴風的一位早期投資人說,如果不是那個階段、那樣的市場情況,很難會發生那樣的事情。而這種小概率事件,正好就砸在了馮鑫和暴風頭上。
如果放到現在,這樣一家公司很難在A股掀起如此風浪,可2015年不同。彼時的暴風頭頂著「互聯網」概念上市時,整個市場上只有樂視一家所謂的互聯網公司,對A股來說,暴風的故事新鮮且稀缺。
硬幣的另一面,是積蓄已久的市場需求。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非常渴望投資新經濟公司。「大家都希望能分享互聯網以及代表未來趨勢的新經濟紅利。」一家國際投資機構的負責人說,暴風上市後的股價暴漲,反映出來的恰恰是相關題材的稀缺。
就像馮鑫說的,「人有時候就是完全憑運氣。」暴風上市之初,也趕上了中國股市的一輪上漲。暴風股價登頂的前後,股市也登上了那一輪上漲的最高峰。僅2015年上半年,滬指漲幅超過60%,而創業板指數漲幅則達到了166%。數據背後,是潮水般入場的資金。
水漲,自然船高,暴風一下子被高高託了起來。
好運氣總會用完。
暴風的股價在沖頂之後,即開始高位回落。2015年7月中旬,暴風股價在五個交易日中跌去了四成,從超過300元滑落到181.61元,在那之後下滑趨勢持續了近3個月。
在暴風股價動盪時,整個市場的熱情也在退潮。市場行情在當年的6月開始反轉,6月15日當天股指的斷崖式下跌,令很多人記憶深刻。此後,上證指數在四個星期內下跌近35%,期間上市公司股價大面積腰斬。整個2015年對股市投資人而言,上半年在天堂,下半年則是地獄。
理性來看,股價起伏是一種價值回歸,但前期暴風連創新高的神話,讓馮鑫膨脹了,他認為,暴風就該值那麼多錢。
2015年7月,在股價還在200元左右時,暴風就開始向市場喊話,認為自己被市場低估了。為了穩住股價,暴風開始倡議員工增持,由馮鑫兜底。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承諾,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2股。強刺激之下,暴風開啟了第二輪的股價上漲,當年9月從39元的最低點再次回升到百元之上。
同時,暴風開始造夢。2015年,暴風制定了「全球DT大 娛樂 」的戰略,以暴風魔鏡(VR)、暴風 體育 、暴風影業和暴風TV為業務中心,夢想著成為「新 娛樂 平台的領導者」,不僅布局中國市場,還要放眼國際。暴風的戰略目標是,到2025年,平台將每年鏈接數億人,有最新、最全的 娛樂 內容和服務,用數據鏈接不同的終端和場景。
為此,暴風快速跑馬圈地,僅2016年投資和孵化的項目就有十幾個,試圖借力資本構建一個既做平台、又生產硬體和內容的 娛樂 王國。
2018年9月,在一份公開的內部談話中,馮鑫也承認當時「心態膨脹了」,還沒有學會懂得恐懼。
「有100塊錢做50塊錢的事是一種狀態,有100塊錢干200塊錢的事是另一種狀態。」他不僅錯判了自身獲取資源的能力,也錯判了團隊的整體能力。於是各處都出問題、各處都要救火。最直接的結果,是暴風陷入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
2018年,暴風巨虧,凈利潤虧損高達10.9億元,同比下降2077.65%。審計機構還認為財報關於商譽計提的部分有問題,因此出具了保留意見。
從當時來看,暴風已經走上樂視的老路,人們也開始擔憂,它會最後退市了事。暴風和馮鑫,亦很早就被看作是樂視和賈躍亭的「門徒」,無論是求大求全的產業布局還是操控財報風波,都有樂視的影子。
不過,馮鑫從不承認「學習」過樂視,他的朋友們也不認為馮鑫是第二個賈躍亭,因為他「沒有出國」「手裡的暴風股票大多沒有變現」。
馮鑫也不承認自己有道德問題,「如果我個人真的有問題,最多是我個人能力的問題」。
一家小公司夢想著能跑步變成大公司,結果是戰略、團隊管理、執行上都出現偏差。而馮鑫本人對資本市場不夠了解,對資本缺乏控制,正是導致結果偏差的一大原因。
暴風上市後,不僅股市追捧,也聚集了眾多的資金和項目。那些年,和暴風聯合發起私募基金、投資暴風旗下資產的,不僅有東山精密、寧波航辰、華誼兄弟等上市公司,還有眾多的明星基金,包括松禾資本、IDG、中信資本、高榕資本等等。
馮鑫對待它們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對錢的認識確實不深刻。馮鑫後來反思說,「別人給了你一筆錢,一定在某個時候是要回報的。」當年和暴風打得火熱的機構們,看中的是暴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有通暢的融資和投資渠道,和暴風聯合投資的項目有朝一日能被上市平台並購。
但直到2018年9月,暴風都沒能完成一次融資和並購。在一些沒有成功的嘗試中,馮鑫「手底太松、對錢不敏感」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2016年6月,暴風提出要定增募集30億元,用於收購稻草熊影業、立動 科技 、甘普 科技 三家公司。證監會否決了這個計劃,稻草熊影業半年後也轉投阿里。但阿里給稻草熊的估值是1173萬元,僅是暴風收購對價的1/14。
出手闊綽的暴風,其實一直缺錢,從2015年上市起,馮鑫就一直在反復質押手裡的暴風股權,其中2016年、2017年分別質押了10次和13次。除了很少一部分,質押來的錢都用到了公司。
因為最初的設想遲遲走不通,圍繞在暴風周邊的機構們,慢慢失去了耐心。其中一個案例就是,中信資本要求提前退出暴風魔鏡項目,但暴風當時已經沒錢還清投資款了。因此,中信資本要求法院凍結馮鑫手裡的部分暴風股權。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股市投資人身上。在2017年的投資者業績說明會上,就有人提問:暴風已經上市兩年了,什麼時候能夠讓投資者體會到真正的價值?
暴風當時的回答是:大概會在2020年。
馮鑫似乎沒想過,如果承諾不能兌現怎麼辦,他似乎也沒有想好,在發生商業糾紛時,怎樣最大程度地去維護上市公司的利益。
2015年,暴風聯合光大證券收購英國 體育 版權公司MPS,成了暴風走向衰敗的加速器。這筆交易的總金額高達52億元,招行等金主都出了錢。但出人意料的是,暴風竟然沒有和MPS管理層簽競業禁止協議,於是人家轉頭就另起門戶,把意甲、法甲的賽事版權和合約騰挪到了自己的新公司。失去了這些核心資產,MPS的業績快速變臉,被暴風收購不到兩年就宣告破產了。
這起失敗的並購,很可能也是讓馮鑫失去自由的最主要原因。2019年7月,馮鑫被公安機關帶走。9月,馮鑫「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佔罪被批捕」的消息落地。在那之前,招行把光大證券告了,要求光大證券還錢;光大證券又覺得是暴風的錯,也把暴風告上了法庭。
至此,暴風的路,已經走到盡頭。如果時光倒流回2015年暴風初上市時,它會保持清醒還是再次迷失?也許,馮鑫自己都難以回答。
⑹ 暴風集團股票還能上市嗎
深交所創業板不接受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因此暴風集團股票在退市之後不會在創業板重新上市,暴風城公告還表示,公司股票終止後,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暴風集團是退市,但它的品牌和產品仍然存在。此前,暴風集團宣布,今年2月10日,該公司與北京市鳳興在線簽署了《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風行在線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協議》、《廣告經營授權書》、《代運營授權書》和《品牌授權書》。
雙方將在互聯網視聽服務領域進行為期15個月的合作。暴風集團將合法擁有的暴風影音APP、暴風影音PC客戶端和暴風影音廣告系統移交給鳳興在線獨家運營。合同期滿後,如果甲方決定繼續代表公司經營產品,乙方擁有續簽合同的專有權。
暴風集團黯然退市10日摘牌,一代妖股黯然退市,大家在股市中還是要多加註意,小心為上。
(6)暴風集團股票歷史價格擴展閱讀:
「一代妖股」的大起大落
暴風集團於2015年3月上市,發行價為7.24元。上市後,其股價飆升,創下40天36漲停的紀錄。2015年5月底,股價高達327.01元,是漲幅的44倍。
當時整個a股市場處於「瘋牛」狀態,暴風集團擁有「互聯網基因」,以至於該股上市後遭到市場炮轟,前41個交易日收獲37個漲停。漲停,有28隻其中,最高股價達到327.01元,市盈率超過1000倍,成為市場上著名的「怪物股票」。
然而,市場對暴風集團的投機並沒有逃脫「投機越高,跌得越厲害」的命運,暴風集團留給市場的仍然是一根雞毛。在觸及327.01元的高點後,暴風集團股價下跌並逐漸走低,最終形成「一江向東流」的趨勢。到11月9日退市收盤時,股價僅為0.28元。400多億市值幾乎蒸發。
如果上市之初沒有炒作,投資者付出的代價會小很多。投機給市場帶來的風險在暴風集團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個退市,我希望投資者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遠離這種「妖股」投機。
此外,暴風集團最新的財報報告是2019年10月底發布的第三份季度報告。數據顯示,該季度暴風營收為1007.5萬元,同比下降95.8%;第三季度虧損3.86億元,同比虧損215.7%。
8月10日晚,暴風集團宣布公司股票從2020年7月8日起停牌。暴風集團未能在2020年6月30日前披露其2019年年報,這觸及了上市規則。
在五年多的時間里,暴風集團從股神方言變成了退市方言,市值從400多億元降到了1億元。由於盲目擴張、高杠桿並購和賭博,逐漸失控,墮落之路使其不再美好。
⑺ 暴風集團股票最新股價多少
截止2020/09/09 15:00:00已收盤(北京時間),1.48元-1.48 (0.00%)。
公司 2019 年 9 月 30 日合並財務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資產為-63,344.99 萬元(未經審計),公司存在經審計後 2019 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的風險。根據相關規定,若公司經審計的 2019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 2019 年年末的凈資產為負,深圳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與北京風行在線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及附件,合同履行期間,存在法律、法規、政策、技術、市場等方面不確定性或風險,同時還可能面臨突發意外事件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所帶來的風險等。公司員工持續大量流失,目前僅剩 10 餘人,同時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
(7)暴風集團股票歷史價格擴展閱讀
暴風集團商譽的賬面余額為1.62億元,商譽減值准備為2,726.93萬元。而商譽余額中有1.35億元是合並暴風智能及其子公司形成。暴風集團並未對其進行減值,但是審計師無法對商譽減值測試所依據的業績增長假設的合理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因此無法對商譽減值測試結論的適當性作出准確判斷。
暴風智能的持續經營能力,以及商譽減值的不確定性,是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主要原因。
根據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財報連續兩年被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將被暫停上市。目前暴風集團還僅僅是出具了保留意見的「非標」審計報告,但是也開了個不好的「頭」。樂視大廈的上市主體的傾倒也是始於一個非標的審計意見。
⑻ 暴風科技股票最高價錢多少金融界
327.01是最高價格,這個公司股東說,他們的公司價值遠比這個大,實際上完全是一種不要臉的謊言,他們借用暴風原有的影響力,借用這次牛市行情,打著外股回國上市的旗號,同莊家一起吧股價認為操作到天價,可以說是最新出現的一個騙子集團,還是合法的,所以現在這個股票完全是神坑,我們可以從它的業績看出,暴風早已經是江河日下,誰進去誰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二貨,腦子被門夾、被驢踢、被狗咬。
我們要記好這個公司現在的高層,以後見他們有哪些投資或者活動,一定要遠離騙子。
⑼ 請問暴風集團剛上市的時候曾連續多少天漲停
公司在上市後40天內拉出36個漲停板,創造了A股漲停記錄。
2015年3月24日,作為第一個拆解VIE結構回歸A股的互聯網公司,暴風科技(暴風集團前身)登陸創業板。
無獨有偶,2015年上半年,正是杠桿牛的瘋狂表演時間。
暴風科技多重光環加身,當時最熱的互聯網+,前途無限的VR,AR,自身的暴風魔鏡,影視娛樂,泛文化,體育,生態圈,每一個概念都炙手可熱。
多個機構唱多看好,資金蜂擁而至。
公司在上市後40天內拉出36個漲停板,創造了A股漲停記錄。
暴風科技的瘋狂上漲令無數投資者艷羨不已,2015年5月21日,暴風集團的股價一度達到327.01元每股,市值超過400億人民幣。
⑽ 暴風無財產可執行 曾在股票市場風光一時
這兩天一個關於暴風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那就是暴風已經沒有財產可供執行了,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這個事。
暴風集團A股謝幕8個多月後,已無財產可供執行。7月6日,注意到,裁判文書網新增一份《劉日等合同執行裁定書》,申請執行人劉某,被執行人為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暴風集團曾有「妖股之王」的稱號,在2015年3月上市後,短短40天內,竟出現37個連續漲停板,股價從7.14元/股飛漲至327元/股,市值突破408億,暴漲45倍。然而,暴風的這場狂歡沒能持續太長時間。2015年5月23日,證監會重點打擊操縱市場行為,短短一周內,暴風的股價就從327元/股跌至250元/股(未復權)左右。此後,暴風股價一路震盪下跌。
2020年11月9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於2020年9月2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截至2020年11月9日已交易30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結束,公司股票將被摘牌。截至2020年11月9日收盤,暴風集團報0.28元/股,市值僅剩9226.69萬元。
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車輛、房產等進行調查,未發現被執行人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名下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法院已對被執行人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法限制高消費。
在早期,因版權管理不嚴,暴風影音以盜版視頻內容迅速在國內拿下了國內播放器領域的領導地位,即使騰訊曾推出的QQ影音、迅雷推出的迅雷看看,也沒能撼動暴風影音的地位。
暴風集團成立於2007年,創始人為馮鑫。作為暴風集團的核心人物,馮鑫曾在金山軟體有過6年的工作經歷,任職金山毒霸事業部副總經理。「暴風影音」的拳頭產品家喻戶曉,至今仍被不少業內人士譽為「最好用的播放器」。
早在2016年2月,暴風集團全資子公司暴風投資曾聯合光大浸輝發起設立一隻規模為52.03億元的產業並購基金——上海浸鑫,其主要目標是收購MPS 65%股權。然而,在這場跨國收購案不幸折戟之後,不僅給暴風集團帶來巨額損失,更令公司核心人物身陷囹圄。
綜合以上信息,從風光無限到轟然倒塌,暴風集團和當時的樂視有一拼了,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