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除權日後價格怎麼算
擴展閱讀
黃海客車股票代碼 2025-02-09 04:38:31

股票除權日後價格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2-03 02:04:27

Ⅰ 除權後股價怎麼算

除權後股價計算方法如下:1、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除權報價)。2、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除以(1+每股送股比例)。3、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除以(1+每股配股比例)。4、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除以(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5、除息與除權同時存在時的除權除息報價。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每股現金紅利)除以(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建議關注華泰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公眾號或華泰證券的一站式財富管理平台-「漲樂財富通」學習股票投資知識。華泰證券,貼心管家,您想要的都在這里,快點擊下方圖片加入我們

Ⅱ 配股除權價如何計算

配股除權價=(除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每股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很多股民心情很好,因為他們以為配股就等於送股票。殊不知配股是上市公司換種方式圈錢的方式,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讓我給你們說下去~
在說內容前,先給大家看看機構今天的牛股名單,趁還沒被刪前,抓緊領取:【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配股是什麼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為了達到自身發展需求,向原來的股東發行新的股票,從而籌集資金的行為。也可以這么說,現在公司缺錢,想通過自己人來籌錢。原股東可以通過個人意願決定是否進行認購。
比如,10股配3股,那就是意味著每10股有權依據配股價,然後去申購3股該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是不是好的呢?這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分析。
通常來講,配股價格低於市價,因為配股的價格會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進行確定。因為新添加了股票數,除權是有必要的,那麼股價會按一定比例去降低。
對未參與配股的股東而言,因為股價降低會發生損失的情況。
參與配股的股東認為,股價雖然是越來越低,但好在股票的數量在一直增多,總權益並未因此被改變。
除此以外,股票配股除權之後的話,也許出現填權情況會在牛市這里,就好比說股票恢復的時候可能會恢復原價,更有可能恢復到高於原價,也是有可能獲得利益。
比如說,某一隻股票在收盤的時候,前一天的收盤價格為十元,配股比例為10∶2,配股價為8元,那麼除權價為(10×10+8×2)/(10+2)=14元。在除權之後的第二天來說,如果股價上漲到16元,那麼在參與配股的股東就可以或得市場上每支股的差價(16-14=2)元。這樣看來,還是不錯的。
對於股票分紅配股時間以及股東大會的舉辦時間,這些信息要怎麼知道呢?這個投資日歷能讓你輕松把握股市信息:A股投資日歷,助你掌握最新行情
三、 遇到要配股,要怎麼操作?
另外,還有一個事情,配股不能呆板地說一定是好或是一定是壞,最關鍵的點就在於公司如何利用配股的錢。
配股可能會被認為是企業經營不善或者倒閉的前兆,此時需要注意,或許會面對更大的投資風險,所以搞清楚自己遇到的配股是好是壞很關鍵,該公司的發展態勢究竟如何。
該股票未來發展趨勢還不會看的朋友,這里會教你,你不確定的股票由我們專業的金融分析師來替你判斷!【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Ⅲ 股票中的除權怎麼算

除權價格的計算,分三種情況:

1、送股時:除權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送股率)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是24.75元,每10股送3股,即每股送紅股率為0.3,則次日股價為:24.75÷(1+0.3)=19.04(元)

2、有償配股時:除權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率)÷(1+配股率)

某股票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8.00元,10股配3股,即每股配股率為0.3,配股價為每股6.00元,則次日除權價格為:(18.00+6.00x0.3)÷(1+0.3)=15.23(元)

3、送股與有償配股相結合時:除權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x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某股票的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30元/股,送配股方案每10股配5股,配股價10元/股,則次日除權價為:(30+10×0.5)÷(1+0.5)=23.33(元)


(3)股票除權日後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除權作用

實際上,除權的目的就是調整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對應的價值,方便投資者對股價進行對比分析。試想一下,如果不進行除權處理,上市公司股價就表現為較大幅度的波動。而進行了除權,投資者在分析股價走勢變化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復權操作,而使得除權前後的股票走勢具有可比性。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而無法進行除權處理。例如上市公司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時候,非流通股股東將所持有的一部分股份作為獲得流通權的對價支付給流通股股東,雖然流通股股東所持的股數增多了。

總股本未發生變化,股票對應的價值也維持原樣,因此便不進行除權處理,但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每股的持股成本則發生了改變。在實施對價的時候,上市公司股價往往以放開漲跌幅的方式,來反映這一特殊情況。


Ⅳ 股票除權除息後的價格怎麼計算

股票的除權除息參考價的計算公式有兩種,滬市、深市各不相同。

滬市方式: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派息率)/(1+送股率+配股率)(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

例:某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3股,派2元現金,同時每10股配2股,配股價為5元,該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2元,則該股除權參考價為:(12+0.2×5-0.2)/(1+0.3+0.2)=8.53(元)

深市方式:

與滬市有所不同,其計算方式以市值為依據,其公式為: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總市值+配股總數×配股價-派現金總額)/除權後總股本(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

其中:

股權統計日總市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除權前總股本。

除權後總股本=除權前總股本+送股總數+配股總數。

例:深市某上市公司總股本10000萬股,流通股5000萬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0元,其分紅配股方案為10送3股派2元配2股,共送出紅股3000萬股,派現金2000萬元,由於國家股和法人股股東放棄配股,實際配股總數為1000萬股,配股價為5元,則其除權參考價為:

(10×10000+1000×5-2000)/(10000+3000+1000)=7.36(元)



(4)股票除權日後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

除權日確定後,在除權當天,交易所會依據分紅的不同在股票簡稱上進行提示,在股票名稱前加XR為除權,除權當天會出現除權報價,除權報價的計算會因分紅或有償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

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權日的開盤價不一定等於除權價,除權價僅是除權日開盤價的一個參考價格。 當實際開盤價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填權,在冊股東即可獲利。

反之實際開盤價低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貼權,填權和貼權是股票除權後的兩種可能,它與整個市場的狀況、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送配的比例等多種因素有關,並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

Ⅳ 除權價如何計算最好舉例說明

有3種主要除權方法:

(1)是按總市值不變除權,即根據除權前後公司發行的總股本的市值不變來除權。

(2) 是按照公司可流通股份的市值不變除權。

(3)是根據公司老股東增發前後持有的股份市值不變原則, 即老股東持股成本來除權。

舉例來說,一家總股本為1億股的公司,現增發新股2000萬股,其中50 %向老股東配售,採用市價折扣法,折扣率為10%。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上述除權方法的除權價。

按照第(1)種、第(2)種辦法來除權,其除權價=[原總股本×前收盤價+增發股本×前收盤價×(1-折扣率)]÷(原總股本+增發股本)=[(1+0.2×0.9) ÷(1+0.2)]×前收盤價=0.983×前收盤價。

若採用第(3)種除權方法, 則其除權價=[原總股本×前收盤價+老股東可配售股份×前收盤價×(1-折扣率)] ÷(原總股本+老股東可配售股份)=[(1+0.2×0.5×0.9)÷(1+0.2×0.5)]×前收盤價=0.991×前收盤價。

(5)股票除權日後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實施增發新股股票的除權公式是:除權參考價= (前收盤價×原股本+發行價×增發股本)÷(原股本+增發股本)。此處的原股本是指該公司的總股本,但不包括發行的B股。

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除權公式是: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原總股本+發行價×增發數量)÷除權後總股本。 此處總股本中不包括發行的B股。由此可見,兩個交易所對增發新股除權方法, 是採用類似「公司A股股本總市值不變」的原則來進行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除權

Ⅵ 怎麼算股票除權後的價格

股票除權後的價格:

(1)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2)除權報價。

a.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每股送股比例)。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c.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6)股票除權日後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除權計算:

1、報價的計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資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為依據的:

2、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配股率)

3、送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

4、對於A種股票發生尚未上市流通的國家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償轉讓的所謂"轉配問題",因其只引起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長,並不涉及該股票股份總量的變化,經多方征詢意見,從即日起在除權報價的計算中,對"轉配"將不予考慮.

5、但考慮到"轉配"存在對股票價格波動的特殊影響,統計部仍將採用"撤權"和"復權"的辦法對上證指數進行必要的修正:

6、所謂撤權,即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交易起始日,上證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7、所謂復權,即在該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進入樣本股票的范圍。

Ⅶ 除息價、除權價怎麼計算

一,除權價格的計算,分三種情況:x0dx0a1.送股時:除權價格=(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 1+送股率)。 x0dx0a2.有償配股時;除權價格=( 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 x0dx0a3.送股與有償配股相結合時: 除權價=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x0dx0a除權和除息同時進行,計算公式為:當日除權除息報價=(前一日收盤價-股息金額+配股價×配股率)÷(1+配股率+送股率)x0dx0a除權指的是股票的發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給股東作為股票股利,此時增加公司的總股數。除權是由於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x0dx0a二,除息價=股息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所分紅利現金額

Ⅷ 一個股票10送8,現價是5.8元,按這價除權後是多少啊,怎麼算出來的

如果只是送紅股或轉增股,則計算除權價的公式如下:送紅股後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1+每股送紅股數),若既送紅股又派現金紅利,則計算除權除息價的公式如下:除權除息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每股所分紅利現金額+配股價*每股配股數)/(1+每股送紅股數+每股配股數),由於這個只是10送8,所以結果為5.8/(1+8/10)=3.22元,希望能幫助樓主! 追問: 謝謝,假如是10送8派1元,是不是5.8先減1再除1.8等2.66於元啊? 回答: 嗯,是的,希望幫助樓主,謝謝採納

記得採納啊

Ⅸ 配股除權後股價怎麼算

配股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配股繳款期結束後,在復牌日(除權日)股票會進行除權,除權參考價低於股票前收盤價。

配股是指當股份公司為增加公司資本而決定增加發行新的股票時,原普通股股東享有的按其持股的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有限認購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權利。

拓展資料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
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
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市場外的任何以消息形式的傳聞不論是否被正式確認都會被市場特別是場內主力機構所利用,造成市場股價的大幅波動,這在國外極其成熟的市場都是難以避免的,更何況尚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股市。
以數據(如經濟運行數據)為事實依據的消息均由官方口徑予以發布,市場通常會提前作出預測,也就是先有了心理准備,一般不會造成股價的突然漲跌。而幾乎充斥市場的花樣繁多的頻發的各種消息,往往是有心人(比如多空雙方的其中一方)藉以「擠壓」對方的利器,目的是在股價產生大波動時獲取較大的投資獲益。
概括地說,市場的穩定與否跟場外非官方的消息的多寡以及制約機制是否健全有密切關系。從宏觀的角度講,凡是出自官方的正道消息,都是可以用作判斷當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內市場方向的依據,而且,無論中外的股市,總是走著螺旋式攀升軌跡向前發展,以波浪形態來講,盡管浪型由諸多起伏組成,但將周期拉長到可以考察其全貌時便不難看出:一浪更比一浪高,與之對應的是所謂「谷底」也將隨之抬高,投資者可以看看滬市自開市以來K線圖便看一目瞭然,或者看看周邊的香港股市、日本股市、台灣股市等等。
這里我想說明的是:投資者投資股市即便尚不精熟於各種投資獲利的技巧,但至少先對股市以及影響股價的諸多因素有個基本了解,然後慢慢學會綜合所有已知的知識進行自己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