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滬深股市上市的民營醫院有哪幾家
恆康醫療、誠志股份、復星醫葯、雙鷺葯業、益佰制葯、馬應龍、康美葯業、三精製葯、貴州百靈、千紅制葯。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平潭發展
事件:5月20日晚,公司公告與台灣中振投資有限公司在榕投資創辦福建嚴復紀念醫院項目,達成初步合作協議並簽署投資意向書。建院方案為「大專科小綜合」,按照三甲綜合醫院標准建制,將引進並依託台灣知名醫療專家管理團隊負責醫院管理和運營。
點評
1、首次進軍醫療領域,有利於公司未來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我們認為,此次進軍醫療領域,是公司依託大股東在福州及台灣的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的有利嘗試,表明了大股東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的積極願望,利於公司估值水平的提升。
2、平潭綜合實驗區二線卡口和監管查驗設施已通過國家驗收,標志著全島封關運作條件已經具備。據中國平潭網報道:2014年5月16日,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對平潭封關運作設施組織驗收。驗收組認為平潭二線卡口、環島巡查監控設施和信息化系統三大平台基本建成,正式通過驗收,具備啟動實施封關運作條件。二線封關對平潭的發展具備里程碑式意義,標志平潭島開發駛入歷史快車道,平潭發展(000592)也將迎來歷史性機遇。
3、平潭發展作為參與和主導平潭開發的唯一A股上市公司,業績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們預計中福實業廣場一期將在7月實現預售,9月實現封頂,為2015年業績高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4、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12元。公司為平潭概念最直接受益標的,我們預測業績反轉概率較大,預計2014-15年EPS0.15/0.45元,未來有望大幅受益平潭島開發,參考自貿區可比公司估值,給予目標價12元。
和佳股份
公司今日發布公告,公司與揭陽市慈雲醫院簽訂了《合作框架意向書》,本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揭陽市慈雲醫院專業裝修工程及設備配置項目建設,資金預算為8,000萬元,該項目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未來1-2年經營業績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
點評
訂單穩步增長:本次中標的揭陽市慈雲醫院專業裝修工程及設備配置項目,具體內容包括醫用氣體設備、潔凈手術室、醫用信息化系統、血液凈化中心、腫瘤綜合治療中心及DC-CIK生物細胞治療中心等,其中涵蓋了公司自有生產能力的制氧系統及腫瘤治療中心等,訂單總額達到8000萬元,在公司訂單規模中較大。
訂單驅動公司業績增長:公司原有業務主要為腫瘤和制氧設備的製造銷售,2013年起公司開始逐步摸索採用BT模式進行總包建設的經驗,年內簽訂7個框架合同,這些合同將於今年逐步進入招標流程。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項目總金額4億元、河南許昌市第二人民醫院總金額1.5億元,且2014年公司預期新增15-20億元新合同,相對公司2013年7.4億元的總收入,這些醫院建設合同將帶來數倍於公司年收入的銷售金額。
醫院總包建設業務模式有堅實的需求:新醫改「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正在帶來縣級醫院快速發展,新建、擴建是常見狀態。目前縣醫院短期現金流好、政策嚴控長期貸款,給公司以資金換市場的買方貸款模式帶來了大機會。藉助於資本優勢、一站式采購的產品群優勢,公司收入提速是大概率事件
盈利預測及公司評級:公司商業模式升級將帶來快速擴張,我們認為有望復制尚榮醫療(002551)的成長路徑,藉助目前醫改機遇以及資本實現快速發展。近期收購透析器械公司失敗對公司股價造成較大影響,但公司未來並購仍是大概率事件,看好公司外延式發展。我們估計公司14-16年EPS分別為0.59、0.87、1.33元,對應前一交易日收盤價PE分別為44X、30X、20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應注意BT模式資金鏈風險,醫院總包建設合同增長不達預期的風險。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恆康醫療
公司公告:簽署《股權收購意向書》,擬收購萍鄉市贛西醫院75%的股權並通過增資持有萍鄉市贛西醫院合計80%的股權。醫療服務是公司重點發展方向,2013年至今已收購成都平安醫院腫瘤治療中心15年85%的收益權以及5家醫院,預計公司未來在醫療服務領域會持續不斷的擴張,預計2014~2015年EPS為0.52、0.77元
、24倍,目標價31.20元,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
萍鄉市贛西醫院為二甲綜合醫院。創建於1958年,前身為國企萍鄉鋼鐵廠職工醫院,2000年更名為萍鄉市贛西醫院,2004年正式與萍鋼公司脫離,實行股份制,注冊資本1500萬元。為非營利性(非政府辦)二甲綜合醫院。截止2013年12月31日,贛西醫院的資產總額為11452.97萬元,負債總額6506.06萬元,凈資產4946.90萬元,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7106.55萬元,結餘706.06萬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股東為陶明等5個自然人,陶明是贛西醫院的實際控制人,現擔任贛西醫院的董事長,陶明承諾保證促成目標醫院全體股東會按照雙方約定條件將目標醫院75%股權轉讓給公司並通過增資達到公司持有贛西醫院合計80%的股權。
預計未來在醫療服務領域持續擴張。公司前瞻性的判斷醫療服務將迎來政策春天,12年成立永道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進軍醫療服務行業的平台。公司戰鬥力強,並購效率高,2013年至今已收購成都平安醫院腫瘤治療中心15年85%的收益權,以及5家醫院(德陽、資陽醫院、蓬溪中醫院、邛崍醫院、大連遼漁醫院),預計現有醫院14年將貢獻超近億元凈利。公司在醫療服務布局的思路為「大專科小綜合」,大專科主要為腫瘤、婦產科等醫療需求比較大的科室。小綜合主要為在二三線城市並購在當地品牌口碑較好、又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綜合性醫院,我們預計公司未來在醫療服務領域會持續不斷的擴張。
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公司醫葯工業保持穩定增長,14年起公司的並購項目--醫療服務產業、中葯飲片、日化及保健品開始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預計公司後續還有新的醫療產業並購項目。預計2014~2016年EPS為0.52、0.77、0.97元,對應PE分別為36、24、19倍,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風險提示:醫療服務擴張低於預期。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金陵葯業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6億元,同比增長13.05%;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8.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2.02億元,同比增長3.76%;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0元。
點評
1、葯品產銷穩步增長。公司是由南京金陵制葯(集團)有限公司及南京軍區原4家軍辦企業共同發起組建的科工貿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大型現代化上市公司,形成了以中成葯為主,中西葯相結合為發展目標的戰略格局。公司主要產品和品種有:脈絡寧系列產品、塞萊樂、雙香排石顆粒、慢咽寧、明膠海綿等一百六十多個產品與品種,其中「脈絡寧注射液」、「胃得安片」、「香菇多糖注射液」為國家中葯保護品種。公司「桂冠」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脈絡寧注射液」工藝方法被列入《國家秘密技術項目目錄》(中成葯部分),密級為秘密;2013年「脈絡寧注射液」再次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葯物目錄》;同時公司的香菇多糖注射液、速力菲、明膠海綿等產品的市場份額領先。2013年銷售公司對脈絡寧的銷售格局和銷售隊伍的工作模式做了較大的調整,由做大做強一級市場,轉為做深做細廣覆蓋二級終端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盈利品種產銷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保障了公司葯品業務的穩步增長。
2、股權劃轉有利於公司進一步發展。2014年3月公司公告,控股母公司金陵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本公司2.3億股限售流通A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45.23%)無償劃轉至新工集團,轉讓後新工集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仍為南京國資委不變。股權劃轉,有利於理順股權結構,壓縮管理層級,提高決策效率,實行集團人、財、物集中管理,增強集團發展的協同性和可持續性而進行的。預計本次收購完成後,新工集團直接持有金陵葯業(000919)相關股份,有利於新工集團加大對金陵葯業業務發展及資本運作的支持力度,有利於進一步促進金陵葯業做強、做大。
3、醫療服務業務前景光明。公司擁有較好的運作醫院項目的經驗和能力,現控股兩家綜合性醫院:宿遷醫院為三級乙等醫院,儀征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2013年,兩家醫院經營實力穩步提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宿遷醫院實現業務收入6.82億元、儀征醫院實現業務收入2.10億元。預計未來隨著儀征醫院住院大樓的投入運營,儀征醫院的盈利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同時預計在股權劃轉完成後,不排除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進一步開展資本運作的可能。
4、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6%、20.5%和19.9%,EPS分別為0.36、0.43和0.52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2、26和22倍。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5、風險提示:1)醫療服務業務開展不達預期風險;2)葯品安全風險。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人福醫葯
扣非後凈利潤增長10.5%,符合預期。201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6.1億,增長16.6%,凈利潤9267萬,增長8.3%,扣除非經常損益凈利為8900萬,增長10.5%,EPS0.18元,符合預期。
宜昌人福麻醉葯收入增長約
利潤增長約15%。宜昌人福1季度收入與利潤分別增長約10%、15%,麻醉葯同比增長約10%;血製品業務受制於新版GMP改造,3月恢復生產,同時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一季度利潤負增長;商業收入與利潤增長均在20%以上;新疆維葯一季度收入與利潤同比持平,主要受淡季效應影響;葛店人福受米非司酮國家銷售政策等多方面影響,一季度利潤有所下滑;人福普克制劑出口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期間費用率同比略有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表現有大幅改善。2014年一季度公司期間費用率29.0%,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營銷費用率16.8%,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由於收入結構改變,低費用率的醫葯商業業務佔比提高;管理費用率9.8%,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主要是物價上漲導致的人工和日常開支增加。受益於再融資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一季度財務費用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每股經營性現金流0.30元,與去年相比有巨大改善,主要是銷售回款額較全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
公司發展進入新時代,市值成長空間大。公司秉承「聚焦醫葯主業,做細分市場領導者」的發展戰略,內生成長與外延發展並舉,逐步培育多個過億利潤單元。宜昌人福是麻葯鎮痛龍頭企業,行業壁壘高,麻醉葯業績增長持續性強,血製品新漿站拓展順利,巴瑞醫療發展模式升級,新疆維葯具備資源價值,均有望經過培育成為過億利潤單元。我們維持14-16年每股收益預測1.00元、1.30元、1.70元,同比增長27%、30%、30%,對應預測市盈率分別為26倍、20倍、16倍,考慮公司發展進入新時代,市值成長空間大,維持買入評級。
復旦復華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2億元,同比增長9.73%;營業利潤3889.1萬元,同比下降34.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71.2萬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5.94億元,同比增長2.65%;基本每股收益0.098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
點評
1、依託復旦大學,醫葯、軟體、園區穩步發展。公司是復旦大學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前身為1984年創辦的復旦大學科技開發公司。依託復旦大學雄厚的科研、技術、人才優勢,公司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探索與實踐中,成功確立了以軟體開發、生物醫葯、園區房產為核心的科技產業體系,目前已擁有中國重要的對日軟體出口平台,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葯品研發、生產、營銷基地,以及廣納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目前公司三大主營業務均為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三大產業在各自專注的領域中能夠提供富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在相關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
醫葯板塊成為公司發展的主要發動機。2013年,子公司上海復旦復華(600624)葯業營業收入為
億元,同比增長47.33%,占公司營業收入的71.46%。制定了富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在自身專注的抗腫瘤葯物、消化系統用葯、神經系統用葯、心腦血管用葯等核心治療領域加強營銷力度,進一步提升了重點品種的銷量,保持了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同時葯業公司凍乾粉針劑正式通過新版GMP認證,確保了這一劑型產品的正常生產和持續經營。此外,江蘇復華葯業海門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完成了廠房建設,設備招標等一系列工作持續推進,為企業未來擴大經營規模奠定基礎。
軟體板塊略有下降,園區發展保持穩定。2013年,子公司上海中和軟體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小幅下降8.90%,占公司營業收入的24.13%。2013年,對日業務方面,鞏固深化了與主要客戶的合作,日元營業收入持續增長,與其他日本客戶也維持了良好的業務發展勢頭,但由
於受到日元持續貶值的較大沖擊,對日業務的人民幣收入和利潤同比均有下滑;歐美及國內業務方面,市場拓展較為順利,在不斷穩定與原有客戶合作關系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客戶,實現了增收增益。在園區發展方面,復華園區公司經營保持穩定,在嘉定復華園區廠房出租保持「零空置」的基礎上,提高了項目的租金水平,並成功引進了多家注冊企業,穩定了園區招商的經濟效益;另外,江蘇復華葯業海門生產基地廠房土建工程竣工,並完成了海門市相關部門的聯合竣工驗收,復華園區海門公司項目招商工作進展順利,基建工作均已完成,招商大樓也正式開工進入施工階段。
2、增發獲批,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可期。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新股,擬融資不超過4.3億元,用於增加公司運營資金,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目前增發預案已於2014年2月份獲得證監會批准,目前正在辦理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事宜。此次增發,上海上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擬認購不超過4500萬股,上海復旦科技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擬認購不超過1500萬股,預計增發後,上科科技和復旦控股將成為發行後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兩個公司都主要從事投資與資產管理,在產業投資領域經驗豐富。藉助此次增發,公司不僅增加了運營資金、降低了財務費用;同時預計此後會藉助復旦大學的資源優勢(目前復旦大學在醫學、IT等學科領域仍有較為豐厚的資產貯備),在資本整合領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3、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8%、65%和57%,EPS分別為0.24、0.40和0.62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41、25和16倍。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4、風險提示:1)軟體行業對日出口景氣度下滑風險;2)葯品安全風險;3)園區建設及招標開展不達預期風險。
北大醫葯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6億元,同比增長18.92%;營業成本18.98億元,同比增長19.60%;實際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7802萬元,同比增長2.4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資產11.44億元,同比增長7.56%;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11元。
點評
1、公司葯品產、銷、研實力雄厚。公司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生物與化學合成葯物生產、研製和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洛伐他汀生產基地和磺胺類葯物生產基地。目前公司產品涵蓋抗微生物類、心腦血管類、維生素類、鎮痛抗炎類、消化系統類、精神障礙類、抗腫瘤類、免疫調節類、代血漿類等近20個大類,一百多個原料葯和制劑品種。公司是通過國際認證最多的中國制葯企業之一,全部產品均通過GMP認證,其中有近20個產品獲得美國DMF注冊號,12個產品通過FDA認證,7個產品獲得歐洲COS證書,葯品生產實力雄厚。同時公司宣布建設麻柳製造基地,整合銷售流通業務,實現從前端中間體與原料葯生產、到制劑葯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從而降低產品成本、提升整體議價能力、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並獲取更多市場機會。
2011年定向增發後,北京北醫醫葯優質資產注入北大醫葯(000788),打通了製造與流通環節,實現從原有的醫葯製造業延伸至醫葯流通領域,構建了以上海、北京、武漢、重慶為核心輻射全國的銷售流通平台。北大醫葯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有多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依託北京大學醫學部深厚的學術基礎和資源,發揮方正醫葯研究院、北大醫葯國家級技術中心、北大醫葯重慶大新微生物葯物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研發布局,實現從創新葯物研發到產品工藝技術革新的產品創新全覆蓋。公司在產品創新、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的研發與推廣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
2、公司更名體現集團從葯到醫的產業布局思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持有占本公司總股本40.2%以上的股份,北大方正集團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的控股母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北京大學。2013年5月,北大醫學部與方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大醫學部為方正集團開展醫療醫葯事業提供學科建設、人才引進與培養、學術交流、醫療業務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此前北大醫學部旗下擁有北大人民醫院、北醫一院、三院、六院、口腔醫院、腫瘤醫院等八家附屬醫院(均為三甲醫院),北大國際醫院更名為「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成為了北大醫學部第九家附屬醫院;方正集團旗下的醫療產業集團更名為「北大醫療產業集團」、西南合成更名為「北大醫葯」等等這些方面都顯示了北大方正集團在醫療產業整合上的思路,即:逐步打造集葯品研發/生產/銷售、綜合型醫院/專科醫院醫療服務為一體的醫葯/醫療產業鏈。除了北京市內的三甲醫院之外,北大醫療產業集團以收購湖南株洲愷德心血管醫院(湖南省內唯一一傢具有三級醫院資質的心血管專科醫院)為標志已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布局。2014年2月27日,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宣布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共同創辦北京大學心理醫院(營利性醫院);2014年3月初,與貴陽市政府達成的戰略協議涉及30億元,包括和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合作,同時參考北大國際醫院的模式,將新建一家營利性醫院,這些舉措表面北大醫療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在醫療服務領域發力。
在年報中公司公布了未來的發展戰略,除了打造醫葯產業鏈、推動資源整合之外,還計劃依託股東資源、布局醫療服務業;特別是在醫療服務業領域,實現在醫療器械、醫院等醫療服務領域的布局。公司股東自建及收購的醫院將逐步與公司現有業務相結合,增強與公司現有醫葯業務的協同。北大醫葯作為方正集團旗下唯一的醫葯上市公司,未來依託集團醫葯資產整合逐步推進,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3、盈利預測及評級。只評估公司現有產品業務,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6%、22.2%和20.9%,EPS分別為0.16、0.20和0.24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78、64和53倍;雖然目前公司估值較高,但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4、風險提示:1)葯品安全風險;2)控股股東醫療服務行業布局進展低於預期風險。
安科生物
事件: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27.3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87萬元,同比增長21.54%;扣非後凈利潤8578萬元,同比增長32.69%。每股收益0.38元。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00元,每10股轉增2股。預告14年一季度盈利1500萬-1900萬元,同比增長10.62%-40.12%。
生長激素、干擾素雙雙提速
公司主導產品包括生物製品、中葯和化葯。2013年生物製品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同比增長26.54%。干擾素銷售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速相對12年提升3.58個百分點至17.58%。醫保報銷和門診葯費比限制了長效干擾素的應用,普通干擾素近兩年增速加快,公司干擾素增速連年提升。重組人生長激素實現銷售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速相對12年提升8.95個百分點至40.22%,毛利率與12年基本持平。公司通過開辦合作門診等方式加大生長激素的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安蘇萌的品牌形象,在生長激素市場整體擴容的背景下公司安蘇萌的高增長還將持續。
余良卿繼續維持高增長勢頭
2013年余良卿實現銷售收入1.18億元,凈利潤2891萬元,在各塊業務中增速繼續保持第一。主導產品活血止痛膏實現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35.29%。以活血止痛膏為代表的外用貼膏劑基本上已完成了全國布局,逐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包括商業連鎖、代理招商、區域承包等多種模式並存的銷售網路,工藝創新研發也取得進展,多項專利獲得授權。
新產品研發進展順利
公司長效生長激素完成Ⅰ期臨床試驗,生長激素水針完成臨床等效性試驗,生長激素水針年內有望獲批。此外,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精子活體染色試劑盒獲得生產批件,生長激素成人生長激素缺乏適應症、生長激素特發性矮小適應症、替諾福韋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4-2016年
分別為0.47元、0.61元、0.77元,對應當前價格的市盈率分別為34倍、26倍、21倍。我國生長激素市場處於黃金發展期,公司通過合作門診開發地級醫院市場效果顯著,營銷改革逐步釋放了余良卿中葯老字型大小的品牌潛力,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干擾素降價;新葯獲批的不確定性;活血止痛膏增速放緩
通策醫療
2014年4月28日,我們前往「通策醫療(600763)」,與公司管理層就口腔業務、生殖業務、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現將核心要點介紹如下
1、杭口一季度增長20%以上,昆口一季度實現1700多萬,增長42%,凈利潤112萬,其中平安路一季度實現收入300萬,希望路每月有50萬收入。寧口一季度增長47%,收入1317萬,利潤170萬。諸暨分院剛開業一個季度收入250萬,當期就實現盈利。滄州大幅增長50%,存量醫院在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做的不錯,今年都進入快速增長期。公司原來採用收購的方式進行擴張,但是現在發現「鄭口」模式更適合公司,即合作建設分院,未來將形成區域性成熟總院+分院模式;未來考慮會在浙江省每個縣都開一家分院,最快的是上虞,後面還有紹興、湖州、溫嶺等。
2、公司對該項業務的要求是不著急,目前主要希望其把所有的技術准備工作做好,放慢步伐。公司認為由於引進波恩,具有非常好的標准與管理體系,公司希望一定要做到國內最頂尖和最優秀的IVF中心,才開始考慮擴張和盈利。有很多地方生殖中心與公司談合作,但是公司還是希望先把重慶和昆明兩地做成中國區的樣本醫院後,總結經驗再復制。接下來還需要進行人員培訓、設備采購等工作。昆明方面: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手冊的漢化工作,並形成書面文件。4月初對護士和醫生進行培訓,全部根據波恩的資料和標准進行培訓(含護士的每日護理工作流程系列),5月底還要到波恩總部進行深度培訓與交流。設備安裝:目前處於施工單位招標階段,大概需要3個月裝修時間,預計8月底可以完工,9月份申請,正常情況下審批過程需要2個月時間,計劃年底可以試運營。
愛爾眼科
看好公司全國眼科龍頭地位在內涵與外延兩個維度進一步鞏固。公司目前正在搭建中心醫院(省會醫院)-地市級醫院-縣級醫院的三級連鎖網路體系。公司目前擁有50家連鎖眼科醫院,目標在2020年覆蓋大部分地級市,達到200家眼科醫院,實現100億元收入的目標。預計今年新開17-18家醫院(大部分通過並購基金投資建設,暫不並表)。新建醫院已開展大量前期調研、准備工作,將以地市級為主。分級連鎖網路體系實際上是在其他省份復制湖南市場的成功經驗(目前湖南省14個地級市中已經覆蓋了12個),提高資源共享程度,形成壟斷性領先優勢。國家鼓勵「大病不出縣」,中國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地市級城市(含鄉鎮),理論上90%以上的患者將就近治療。
② 操盤必讀|醫葯白馬股遭外資賣出逾5億,這家基金持倉3成重點布局3股
【 財經 要聞】
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分析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就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
李克強指出,上半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定向降准等措施對應對外部挑戰、穩定經濟運行發揮了關鍵作用。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適時預調微調,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要切實兌現全年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的承諾,穩定企業預期。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做好就業服務、高職擴招等工作,適應靈活就業健全相關 社會 保障,多措並舉穩定和擴大就業。
國資委:已梳理出一批可申報科創板的央企 14家已獲受理
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7月1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通號將作為科創板首批掛牌企業的一員。目前,國資委已經梳理出一批 科技 創新實力強、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中國電器等14家企業申請科創板的材料已受理,未來還將成熟一家推進一家,希望有更多央企活躍的身影出現在科創板。
國資委:下一步推進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戰略性重組
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6日表示,下一步要穩步推進央企集團戰略性整合,重點推進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戰略性重組。此外,還要加快整合央企同質化業務,正在研究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專業化整合。
發改委:穩中有進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7月16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有「穩」有「進」。盡管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所謂「穩」,是指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所謂「進」,是指經濟結構在持續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
上半年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4%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長17.1%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846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769億元,同比增長17.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3538億元,同比增長10.7%。
潘功勝:繼續推動國內金融市場開放 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人民幣投資境內債券和股票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近日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2019年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暨人民幣國際化啟動十周年。
一方面,要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境外主體持有和使用人民幣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做好開放中的風險防範,確保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堅持市場驅動,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 探索 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重點推動貿易和投資領域人民幣跨境使用。拓展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功能,逐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投資、金融市場交易和儲備中的使用。繼續推動國內金融市場開放,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使用人民幣投資境內債券和股票。
4家科創板公司披露發行結果:心脈醫療網上投資者棄購36.89萬元
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心脈醫療、南微醫學、虹軟 科技 、西部超導7月16日晚披露科創板IPO發行結果:心脈醫療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7979股,棄購金額36.89萬元;南微醫學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1.73萬股,棄購金額90.99萬元;虹軟 科技 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10078股,棄購金額29.11萬元;西部超導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11077股,棄購金額16.62萬元。
上半年成立規模最大的混合基金二季報出爐 股票持倉29%
上半年成立規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前海開源優質成長混合基金發布二季報。二季報顯示,截至6月底,股票持倉佔比29.46%。4月9日成立以來布局了山東黃金、廣發證券、格力電器等。根據二季報,截至6月底,前海開源優質成長混合基金股票投資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29.46%。不過,該基金的建倉期為6個月,截至2019年6月30日,建倉期尚未結束。
【公司聚焦】
澄星股份: 五連板後澄清
公司表示:黃磷價格的上漲屬於階段性,能持續多長時間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公司生產的黃磷主要是作為公司生產磷酸的原料供應,對外銷售佔比較小;公司磷酸產品因市場因素,其價格上漲幅度遠低於黃磷價格上漲幅度。
天目葯業:目前長城集團沒有出讓控制權的計劃(四連板)
科大訊飛:完成1.08億股定增 國家級產業基金認購
泰合 健康 :控股股東所持1.01億股被司法凍結
中航資本:控股股東等以合計4999萬股換購ETF份額
廣西廣電:控股股東擬將公司18.81%股份劃轉給廣西投資集團
*ST毅達:7月19日起暫停上市
博天環境:擬收購高綠平環境60%股權 今日復牌
星普醫科: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盈康生命」,
隆基股份:與越南電池 科技 和上海宜則新能源簽訂矽片銷售合同
美錦能源:1.8億元增資國鴻氫能持有9.09%股權 進一步完善氫能全產業鏈布局
公司業績
中國平安:上半年累計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合計為4462.4億元
中國太保:太保壽險和太保產險上半年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384.27億元和685.98億元
中國建築:上半年新簽合同總額14360億元 同比增長6%
杭可 科技 :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79億元 7月22日科創板上市
好想你: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7億元 同比增長22.94%
寶鈦股份: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億元左右 同比增223.53%
九華 旅遊 :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060萬元 同比增33.77%
金種子酒:預計上半年虧損3000萬-3600萬元 白酒收入下降
*ST凡谷:上半年凈利潤6932.8萬元
回購及增減持
晶方 科技 :持股12.47%股東EIPAT擬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0%
一汽富維:獲吉林省亞東國有資本投資舉牌 持股達到5%
新股申購
科瑞技術:申購代碼 002957,發行價格 15.1元
景津環保:申購代碼 732279,發行價格 13.56元
【投資聚焦】
MOSFET晶元需求激增,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據媒體報道,第三季度以來,MOSFET的市場需求強勁復甦, 汽車 電子、通信、ODM/OEM等廠商開始瘋狂采購晶元補充庫存。早在6月底之前,英飛凌、ST、安森美等國際IDM大廠們就已經和大客戶們簽好下半年訂單,這些廠商的MOSFET產能早已經被預定一空,第三季的接單量已超過實際產能的20%-30%。超出產能的IDM廠的MOSFET交期也再次拉長,其中,低壓及高壓MOSFET交期普遍拉長到30-40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交期也達到30周。
分析指出,通信設備的更新換代, 汽車 電子感測器的增加,以及5G基礎建設帶來的基站設備的增加都將大規模的提高MOSFET的用量。此外,比特幣近期暴漲點燃了挖礦商的熱情,也進一步帶動了MOSFET需求的增長。而上游8英寸硅晶圓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的狀態到2020年無法改善,MOSFET想提高產能仍較困難。目前國際IDM大廠的訂單早就簽訂,台系廠商第三季產能訂單已經漲價5-10%,但產能仍然巨缺,預計價格將繼續上漲。需求復甦之下,產業鏈公司將受益。
聞泰 科技 (600745)收購的安世半導體在MOSFET等領域位列全球領先位置。
華微電子(600360)已經建立了高端二極體、MOS系列產品、第六代IGBT國內較齊全、具備競爭力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產品體系。
NAND Flash價格有望再漲30%,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據媒體報道,NAND Flash控制晶元暨模組廠群聯董事長潘健成日前表示,7月以來,NAND Flash現貨價格已經漲約超過一成,理性來看,未來還有20%至30%的上漲空間;如果市場恐慌性需求發生,甚至再漲五成都不過份。
潘健成表示,這波其實已經醞釀一、二個月,先前NAND Flash價格走低,主要是市場上庫存水位高帶來的壓力,但第3季有傳統拉貨需求,加上第1季減產產生的效應,逐漸在第2、3季開始發酵。潘健成認為,第3季的NAND Flash市況並不差。
機構認為,自上月東芝工廠因強震停工,NAND Flash晶元產能減少約3%,疊加近期日韓貿易摩擦,NAND Flash晶元產能或繼續減少7%。預計在庫存快速消化及未來供給縮減下,NAND Flash 晶元價格或將結束長達二年多的跌勢。同時,若日韓貿易談判再僵持,下季DRAM合約價也將止跌反彈,將出現NAND與DRAM兩大內存「雙漲」效應。
北京君正(300223)擬收購的北京矽成存儲晶元產品在DRAM、SRAM領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紫光國微(002049)子公司西安紫光同芯擁有DRAM、ECC DRAM、DRAM模組、DRAM KGD、NAND FLASH等存儲晶元產品。
【熱點數據】
恆瑞醫葯遭滬股通連續5日凈賣出
周二,北向資金成交凈買入10.09億元。深滬股通成交活躍股中,恆瑞醫葯全天成交3.00億元,成交凈賣出0.83億元,為連續第5日凈賣出,期間該股滬股通累計成交18.70億元,合計凈賣出5.34億元。
【資金風向】
市場窄幅震盪 資金買入中國衛通
周二,滬深兩市窄幅震盪。截止收盤,滬指跌0.16%報2937.62點,深成指跌0.28%報9283.41點,創業板指跌0.14%報1545.27點。兩市共計成交3525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減少699億元。
盤面上,氫氟酸、鈦白粉、氟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滬倫通概念、中船系、白酒概念等板塊跌幅居前。
龍虎榜上,營業部資金凈買入前三的是中國衛通(601698)、華映 科技 (000536)、新日股份(603787),金額分別是1.77億元、0.86億元、0.39億元。
【研報淘金】
投資背景:
1、需求持續向好,地產維持韌性。
從單月數據來看,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2.3%,較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住宅銷售面積同比降1.8%,較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6月新開工面積、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增8.9%、7.8%,分別較上月回升5.0個、2.5個百分點。
6月粗鋼產量8753萬噸,同比增9.9%,日均粗鋼產量291.77萬噸,環比增1.52%,連續創 歷史 新高。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供需同向而行,延續雙旺格局。需求向前,地產投資強勢,基建弱復甦;供給後退,環保邊際放鬆後,低成本產能得以釋放,進退之間,行業盈利逐步回歸合理水平。
2、地產需求強勢不改
住宅廣義庫存環境處在過去10年來的最優狀態,回落的利率環境和「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導致運行周期均有利於地產銷量的穩定。2019年地產銷售依然是天量水平,地產投資繼續維持韌性,結構前端逐步向後端轉移;
3、基建在政策呵護下復甦。
今年宏觀調控總體思想是逆周期調節,穩定總需求。基建一定會較去年有所起色,基建投資增速自去年底以來已反彈0.7個百分點。近期專項債可作為重大項目資本金,進一步表明穩增長政策繼續升溫;
4、供給明顯增加。
今年供給的增量主要來自環保放鬆導致的高爐產能釋放,全年鋼鐵產能凈增量可達7282萬噸。供需環境在年內大概率保持穩定,一季度有望成為盈利低點,下半年利潤略好於上半年。
5、利潤彈性先礦後鋼。
今年鐵礦供應缺口有望達1億噸水平,這一缺口需要啟動大量的國內高成本閑置礦山方可滿足需求。從傳導鏈條來看,高爐供應的釋放使鐵礦率先收益,隨著時間推移,鋼鐵需求的擴大將逐步完全消化環保放鬆導致的供給端負面影響。
投資策略:
在預期悲觀時,超預期的難度降低,當前股價處於有利的博弈位置。
③ 萬東醫療股票最近怎麼了
美的50億入主
溢價入主A股醫療影像公司萬東醫療( 600055.SH )5個月後,美的集團( 000333.SZ )布局再加碼。7月5日盤後,萬東醫療公告稱,擬定向增發募資不超過20.83億元,控股股東美的集團將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本次定增發行的股票。
萬東醫療本次定增發行股票數量在1.08億股至1.62億股之間,占定增前萬東醫療總股本的20%—30%,最終具體數量待確定。按定增發行價格為12.84元/股計算,美的集團認購金額將在13.89億元至20.83億元之間。
本次定增發行前,美的集團直接持有萬東醫療29.09%的股份,為萬東醫療控股股東;本次發行完成後,按發行下限計算,美的集團持有萬東醫療股份將增至40.91%。
1、為什麼說是萬東是美的醫療唯一平台
按照美的資本運作的過去特點來看,美的喜歡在一個領域做大,通過資本市場統合來驗證,如美的集團整體上市,強調電器屬性做大做強,把小天鵝、威靈控股(電機)退市。區別於機器人(庫卡),醫療市場足夠大,國產替代,政治正確。把萬東(美的醫療)作為美的的醫療統一平台是基礎。
2、美的未來可以注入什麼(美的控股有什麼醫療資產)
a、廣東和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
按規模來看,此平台應為醫療服務整合的母平台,應該會把美的控股及體系外的涉及醫療服務的進行整合。
成立於2020年10月09日,注冊資本30億,法定代表人為李力。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醫院管理;醫療設備租賃;非居住房地產租賃。
b、廣東和_醫院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於2021年03月08日,醫院管理;醫療設備租賃;非居住房地產租賃,法人李力。
c、廣東美和健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於2017年10月16日,100%控股佛山市順德區美和門診部有限公司
d、美的深低溫醫療冷櫃(美的生物醫療),可以參照海爾生物醫療(2020年收入14億,市值330億)
合肥美的生物醫療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03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盧曉駟,注冊資本6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生物科學技術研究服務;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一類醫療器械批發;第二類醫療器械批發;第三類醫療器械批發;醫療技術、醫療器械領域內的技術研發等。
e、庫卡醫療機器人,合作和收購,可參照報告《【庫卡】首款通過IEC 60601認證的商用醫療機器人:KUKA的LBR Med協作機器人》
整體來看,作為市值超5000億的行業領頭性企業,進入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短短半年已經投資接近50億級別,未來可期做,500億,千億市值。為什麼可能是千億,參照海爾醫療已上市部分(海爾生物330億,盈康生命140億,共470億。此外盈康上市公司外醫院資產會陸續置入。)
萬東醫療這次增發,顯示了美的集團必須要並表的決心,應該是早就籌備好的步驟,即使沒有到50%(別忘了百勝剩餘股份還沒有馬上拿下,在魚躍,天億,雲峰的手上,一拿下又是一堆的國際范圍的營收)。
④ 鈷的股票有幾個
三個。
星普醫科(300143): 2020年ROE為7.51%,截至2021年11月14日市值為98.57億。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1998年,並於2010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證券簡稱「星普醫科」,證券代碼:300143。公司目前以大型放療設備伽瑪刀和質子治療系統製造為基礎,發揮高端放療設備優勢,不斷拓展醫療健康領域業務,形成了目前以提供高端大型放療設備與配套解決方案和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為主的發展格局。
鵬欣資源(600490): 2020年ROE為6.96%,凈利4.63億、同比增長48.88%。鵬欣環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在中國上海成立,並於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0490。公司未來仍將基於礦業、貿易、新材料、新能源、金融五大主要領域實施國際化、規模化、行業領先的多元發展戰略,為從礦產資源生產商、銷售商向全球領先的綜合資源服務商的轉型升級不懈努力。
恆立實業(000622): 2020年ROE為1.45%,凈利294.9萬、同比增長-75.13%。恆立實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恆立實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零部件、房地產經營、高新技術、投資管理、貿易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型公司。恆立實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全套設備生產汽車空調的上市公司,也是國內同時具備大客車空調、中輕型客車空調、轎車空調、卡車和工程車空調、特種車輛空調、客車空調壓縮機等產品研發與生產的重點企業,是我國汽車空調技術裝備、試驗的排頭兵。
⑤ 醫療股票包括什麼
1.四環生物
四環生物是我國最早從事基因工程葯品和診斷試劑的研究、中試、生產和銷售,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國最早的基因工程葯物產業化基地之一。它的股票代碼是000518。
2.康弘葯業
康弘葯業是一家致力於生物製品、中成葯及化學葯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大型醫葯集團。它的股票代碼是002773。
3.泰格醫葯
泰格醫葯被譽為「創新型臨床CRO」,是一家專注於為新葯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它的股票代碼是300347。
4.愛爾眼科
愛爾眼科是著名的全球連鎖眼科醫療機構,專注於眼科醫療服務事業。它的股票代碼是300015。
5.雲南白葯
雲南白葯是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主營業務是葯品、健康品、中葯資源和醫葯物流。它的股票代碼是000538
6.智飛生物
智飛生物是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疫苗企業,主營業務是人用疫苗(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它的股票代碼是300122。
7.邁瑞醫療
邁瑞醫療是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與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全球市場提供醫療器械產品。它的股票代碼是300760。
8.益豐葯房
益豐葯房是全國大型葯品零售連鎖企業專注於醫葯零售行業。它的股票 代碼是603939。
拓展資料:
相關醫療行業概念股票有:
(1)康德萊( 603987): 上海康德萊企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作為國內醫用穿刺器械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以「創造KDL品牌,取信億萬用戶」的質量方針為准則,自創立起專注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醫用穿刺器械、醫用高分子耗材、介入類耗材、醫療器械市場供應鏈等領域的醫療產品和服務。公司連續多年被上海市評為「上海製造業企業百強」,產品先後榮獲「上海名牌產品」、「上海市著名商標」以及國家行業協會的優秀品牌產品等稱號。
(2)三鑫醫療( 300453): 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453 ,是專業專注於醫療器械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創建於1997年,歷經二十餘年的厚積薄發,成長為國內輸注領域上市公司。
(3)美年健康( 002044): 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2004年,是中國知名的專業健康體檢和醫療服務集團2017年已為2000萬人次提供專業健康服務,2018年將為超過3000萬人次提供專業健康服務。集團於2015年8月成功在A股上市(SZ:002044),分別於2016年、2017年收購「美兆」、「慈銘」,成為醫療和大健康板塊中市值和影響力傑出的上市公司。
(4)振德醫療( 603301): 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為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行業領先企業。集團涉及傳統醫用敷料、壓力治療與固定、現代傷口護理、手術感染管理、失禁護理產品、自動化設備等產業。
(5)星普醫科( 300143): 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1998年,並於2010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證券簡稱「星普醫科」,證券代碼:300143。公司以大型放療設備伽瑪刀和質子治療系統製造為基礎,發揮高端放療設備優勢,不斷拓展醫療健康領域業務,形成了以提供高端大型放療設備與配套解決方案和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為主的發展格局。
⑥ 最近研究健康板塊個股,發現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都是盈康一生旗下的,盈康一生前景如何,有無懂哥介紹一下
同股民,我盯了海爾生物挺長時間了,可以了解一下。一方面疫情之後,激發了市場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國家和市場都把生物安全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海爾生物本身是做醫療冷鏈這方面的,但是他把電器變成網器,通過智慧方案賦能到了整個生物安全領域,不管是在疫苗注射還是實驗室安全,都推出了相關的場景解決方案,這一年時間里許多地方都做了落地,並且反饋很好,正在加速推廣,我覺得這個企業未來是大有可為的。
⑦ 科技創新助雙碳 盈康一生推動大健康行業綠色轉型
2014年,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CI)曾指出,低碳是「醫院未來一定要考慮的因素」。如今,隨著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低碳」和「綠色」日益成為中國大 健康 行業的發展共識。大到診療體系搭建,小到醫療箱製造,大 健康 行業里,有著太多的減碳「關卡」。作為中國大 健康 行業的領軍企業,盈康一生——這一海爾集團旗下的大 健康 生態品牌,正是行業內領跑的低碳「闖關者」。
依託物聯網 科技 、智慧醫療、大數據和線上線下綜合服務能力,盈康一生已摸索出一條符合大 健康 產業邏輯的綠色發展道路。完善的低碳理念和一系列減碳舉措,正卓有成效地貫徹在公司旗下的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兩家上市公司,以及分布在全國的20餘家醫院的場景生態之中。
引領行業減碳轉型
不久前,海爾生物獲頒「2021-2022年度減碳先鋒企業」。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海爾生物低碳努力的肯定。作為盈康一生旗下的物聯網生物安全 科技 生態品牌,海爾生物同樣也是中國生命 健康 領域的低碳「急先鋒」。
在去年9月提出「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前,海爾生物已經將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經營的重要原則,並將其貫徹至產品研發和業務開拓過程中。截至2021年2月,公司出品的多款超低溫保存箱均已獲得中國的節能認證和美國能源之星認證。在多個保存箱規格上,海爾生物通過美國能源之星認證的產品數量領先眾多國際知名品牌。
在去年11月的第四屆上海進博會上,海爾生物再次在低碳、節能、環保等技術領域「大秀肌肉」。在會上,其展示了整體式斯特林製冷機等多款斯特林製冷樣機。斯特林製冷技術是一種先進的低溫製冷技術,具有高可靠、重量輕、長壽命的優點。更為重要的是,相較於主流製冷技術,斯特林製冷具備極佳的能耗比。據安信證券數據,海外斯特林超冷廠商多檔產品的能耗比,均領先主流廠商同級別產品100%以上。
在碳中和成為全行業發展目標的背景下,加速斯特林製冷技術產業化,是製冷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產業化步伐加快,斯特林製冷技術將廣泛應用於疫苗、血液、生物樣本及醫葯等行業領域的低溫儲運,空間CCD探測冷卻等低溫超導領域,及基因工程、生物醫葯、生命科學等低溫製冷領域,進一步推動生物安全產業高端儀器、裝備的發展。海爾生物以實際行動在行業層面引領了中國深低溫存儲的「低碳」轉型。
伴隨產品外銷,海爾生物也在向全球輸出綠色減碳的「海爾方案」。近年,海爾生物突破國際專利封鎖,在太陽能疫苗冰箱這一產品上首創「蓄冷蓄熱組合式恆溫設備及控制方法」專利技術。相較於國外技術路線,海爾生物開創的「太陽能直驅儲冷技術」僅僅用1/3蓄冷材料即可實現國外品牌1.6倍的保溫效率,在43 環境溫度下斷電後,箱內溫度保持在2 —8 的時間長達120小時,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維持冷藏溫度72小時的規定,為全球用戶提供科學安全的基礎免疫保障,開創了太陽能直接驅動儲冷技術的中國路線。
目前,海爾生物太陽能疫苗冰箱已進入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相關技術每年服務全球4500萬適齡兒童,促進了低收入國家免疫接種率從2015年的30%上升至57%,幫助690萬兒童避免死於疫苗可預防的疾病。
打造綠色物聯網醫療生態
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正是 社會 綠色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中國經濟發展需要更加高效的資源利用方式,中國 社會 需要更快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
作為中國大 健康 行業的領軍企業,盈康一生近年來一直致力於讓綠色低碳成為大 健康 行業的發展底色。近年來,其推動旗下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四川友誼醫院、運城第一醫院、蘇州廣慈腫瘤醫院、上海盈康護理院等多家醫院開展數字醫療新實踐。
去年4月,由盈康一生運營的四川友誼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啟動。當月,醫院即完成首例腫瘤5G遠程會診;5月,該院5G遠程會診中心又順利開展首例多學科遠程會診(MDT);9月,四川友誼醫院又首次開展遠程手術會診及遠程手術示教。足不出戶的診療模式,不僅能「隔空」解決病患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節省醫患雙方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同時也側面助力了中國的交通減排。數據顯示,目前交通運輸排放佔中國碳排放總量約10.4%,正是資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戶」。
在2010年世博會期間,時任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的呂本富,曾經提出過一個有趣的觀點:當連接城市每一個神經末梢的互聯網升級為「物聯網」時,城市才可能更加低碳。這一針對城市低碳發展的論斷,時至今日在推廣至大 健康 行業時同樣有效:當 健康 產品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都貫徹「物聯網」時, 健康 行業才可能更加低碳。
作為盈康一生發展綠色大 健康 產業的核心抓手之一,物聯網技術的低碳屬性,在盈康旗下護理業務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如今,盈康旗下護理院建設多年的智慧養老服務平台項目,已經成為其貫徹物聯網戰略的排頭兵。智慧養老服務平台旨在利用物聯網、智能硬體和人工智慧等手段,為老人提供智能化、科學化、人性化的照護服務。平台通過智能終端硬體,實時多維度採集老人生命體征數據、周邊環境數據等,通過智能分析演算法,獲取老人真實的服務需求,便於服務人員及時查看並處理。
此外,盈康一生旗下醫院還利用物聯網技術,成功研發出了 康復機器人物聯港。這是中國第一個康復機器人物聯港, 40人次治療僅需要配備3名治療師。較之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康復業務,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
物聯網要素的加入,使得盈康一生的養老和康復業務能有針對性地高效整合與利用 社會 資源、信息資源及 健康 數據,讓相關服務實現「人盡其力」」、「物盡其用」。精確的匹配和處置效能,能有效節約 社會 資源,減低業務過程的碳排放量。
⑧ 盈康一生是國企嗎
不是。盈康一生是民企,盈康一生是海爾旗下大健康生態品牌,旗下擁有海爾生物,盈康生命兩家上市公司,全國布局近20家醫院。
⑨ 300143盈康生命有什麼利好
沒什麼大的利好,主要是現在的疫情較為嚴峻,受到相關的消息影響而以
盈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於2010年12月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19年3月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海爾集團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設備綜合服務商和腫瘤醫療服務運營商 。股票簡稱「 盈康生命」,代碼為300143。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實現向醫療健康領域轉型後,通過戰略重塑,確定了「物聯網腫瘤治療綜合生態品牌」的定位,圍繞腫瘤治療綜合解決方案這一主線,聚焦用戶最佳體驗,堅持「一體兩翼」,從腫瘤治療設備和腫瘤治療服務兩個維度不斷推進腫瘤服務領域全產業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