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拼多多兩年前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程序化合法嗎 2025-02-10 23:43:27
股票賬戶資金出金時間 2025-02-10 22:56:52
金風科技股票港股代碼 2025-02-10 22:30:54

拼多多兩年前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1-30 13:23:47

㈠ 拼多多股價下跌、市值蒸發12300億,其「沉默」背後的原因很現實

前言

隨著互聯網消費平台淘寶的問世,我國的消費市場開始走向電商時代,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紛紛選擇模仿淘寶所取得的顯著成功,但是能動搖淘寶在消費者心目中地位的電商平台卻沒有幾個,淘寶一支獨大的時代一直持續到拼多多的上市。

令人疑惑的是,原本在我國風靡一時的拼多多,為何卻在最近一年時間銷聲匿跡了呢?

拼多多的電商銷售模式

相比於淘寶網以及眾多電商平台的宣傳層面上,拼多多無疑是最成功的那一位,因此拼多多在當時也被很多網友視作為「薅羊毛」的消費平台。

憑借著拼單的購物消費模式,拼多多迅速席捲了我國的互聯網消費市場,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將淘寶的風頭壓了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也憑借著拼多多的火爆登頂了中國首富,超越了馬雲的財富。

拼多多的優勢就在於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免費獲取商品的機會,而用戶可以通過周圍親朋好友「砍一刀」的助力下實現0元獲得商品,從而薅到了商家和企業的羊毛。

與此同時,拼多多也在廣泛的聚集使用這款軟體的用戶,在通過拼單等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價格更有優勢的產品和渠道,實現了半年時間用戶過億的水平。

拼多多市值出現縮水,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2021年,帶領拼多多走向電商輝煌的創始人黃崢正式宣布辭去董事長一職,至此拼多多集團的權利交接人變成了現在的陳磊。

也正是隨著陳磊成為拼多多的董事長以後,這款風靡爆火的電商軟體開始變得無人問津,甚至很多微信用戶再也不用收到好友請求「砍一刀」的消息,事實也向我們證明,權利人的交接成為了拼多多市值縮水的原因之一。

曾有很多投資家對拼多多開展過預言,認為這款電商平台軟體難以做大做強,對於很多內部人士而言,

拼多多這款軟體之中涵蓋的「套路」實在太深,這只會造成消費者對拼多多逐漸的失去耐心和信任。

除此之外投資家也表示,失去了資本的追捧和扶持,拼多多將會成為一個商業性質的空殼,看似繁華的背後全部都是問題。

在2021年,拼多多被用戶投訴的事件屢見不鮮,原因就在於很多用戶購買到的商品竟然存在著眾多假貨,甚至買十件能看到六件假貨的現象存在。

也正是因為拼多多對商家入駐的不嚴謹性,才導致了拼多多假貨泛濫橫行的問題頻繁出現,這也直接導致了拼多多用戶紛紛選擇卸載軟體。

其實從拼多多套路用戶的角度而言,想必很多參加過拼多多「砍一刀」的朋友都深有體會,早期的活動只要花費一點精力和時間就能成功。

可是隨著拼多多的發展,很多用戶發現,即便找到了幾百個朋友來幫助自己「砍一刀」,卻始終沒能成功拿到這件商品,拼多多平台顯示的只差0.1%也會變成0.09%,從而耗費了一下午的精力卻連羊毛都沒見到。

事實上,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拼多多用戶已經逐漸對拼多多的營銷活動失去了信心,大家再也不願意為了這些套路滿滿的活動費心費力。

也正是因為對拼多多失去信心的用戶越來越多,很多人都選擇卸載了這款軟體,隨著拼多多用戶的大量減少,很多願意為拼多多投資的資本同樣對拼多多失去了信心,日前喜馬拉雅資本已經選擇了對拼多多進行了全面的清倉。

拼多多市值顯著下滑

在拼多多最風靡的時候獲得了資本的推崇和注資,拼多多股價在最高的時候突破了200億美元每股,可是現如今的拼多多股價卻跌至了56.03美元,差距相當明顯。

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未來的拼多多甚至會面臨退市和倒閉的下場,這款曾經火爆大江南北的消費平台也終將成為一段 歷史 。

結語

現如今的拼多多想要恢復往日的榮光已經很難實現了,相比於其他的互聯網電商企業而言,拼多多失去的不僅僅是用戶和人氣,更多的是失去了消費者對拼多多的信任和滿意。拼多多能否實現力挽狂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商業的基本誠信,而不是滿滿的資本環繞以及對用戶採取各種的套路,拼多多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消費者不是傻子。

今日話題:拼多多股價下跌、市值蒸發12300億,其「沉默」背後的原因很現實

㈡ 有人說拼多多原始股1萬元上市後翻800多萬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的真實性還有待考察。拼多多2015年成立,只用了三年的時間,成功上市,並從淘寶、京東、唯品會等一眾勢頭強勁的競爭對手中,爭奪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拼多多上市前四個月,還有投資人因為某些新聞去維權退股,結果四個月之後,拼多多一躍成為上市公司,如果那些真的有拼多多一萬股權的人,賺的就不止800倍回報了。

當淘寶等競爭對手還在爭奪主流消費群體時,拼多多另闢蹊徑,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主攻競爭對手無暇顧及的三線城市以下的群體,以互動分享、拼團低價的模式吸引更多三四五線的消費人群,知名度上去之後,拼多多又通過贊助各大綜藝節目的方式,再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2)拼多多兩年前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拼多多的崛起還得益於其「新」電商模式。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充分運用了「游戲化」思維。邀請參與拼單、助力砍價、分享領紅包等玩法,不僅使購物變得更有趣更快樂,也通過微信激勵的社交分享模式,大大降低了獲客成本。

同時,通過C2M(顧客對工廠)模式壓縮供應鏈條,省去了中間環節和渠道成本,能夠實現買家得實惠,廠家薄利多銷。不過,即使已經成功上市,並成為中國排名第三的電商平台,拼多多依然飽受爭議。

㈢ 月跌1600億,拼多多的「低價故事」為何不香了


黑天鵝未遠去,被認為「中彩」的拼多多反常的由熱轉冷。

8月20日美股收盤,拼多多股價還在97.13美元的高位,近期已徘徊在80美元。9月24日險些突破76大關,落進75美元。按照這兩個數字計算,一個月來拼多多市值跌了五分之一,蒸發了240億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約1600億,也難怪外界調侃,幾乎每兩周就跌掉一個「唯品會」。

特殊時期,暗潮湧動的資本環境是一個變數因素,可造成拼多多「現狀」的原因主要在兩個層面。一個是商業模式短板這一內憂,上季度GMV的不理想,營銷換高增長的「故事」很難再講下去;另一個是以淘寶特價版、京喜為代表的「外患」,背靠各自生態它們持續拉高「低價商品」的品質門檻,基本盤也出現被「奪食」的跡象。

對以「便宜」而著稱的拼多多來講,黑天鵝籠罩的2020年是個「順風局」,一手好牌打爛了,先要從自身上找原因。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桶原理」,以最短塊木板決定水桶最終能盛多少水為例,闡述企業發展需要盡量的全面,把各種短板「補齊」,才能基業長青。後來逐漸衍生出一個「反木桶原理」,認為將木桶向長板方向傾斜,也能盛出更多的水。在講究「快節奏」的時代,後一種理論的擁躉越來越多,可這是一種走「捷徑」的思路。

偶爾為之尚可,若將「反木桶原理」進行到底,後果往往會超出企業最初的設想。

回首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似乎就是一個不斷將水桶傾斜的過程,自2015年開始,伴隨著平台規模的不斷擴張,拼多多燒錢的「能力」也水漲船高。即使上市後,也未能停止「花」錢換增長的步伐。低價商品借力微信的社交鏈能很快「拼出流量」。用戶來了後怎麼辦,才是考驗商業模式「硬實力」的根本。

據2018年拼多多招股書披露,2016年和2017年分別虧損2.9億和5.3億人民幣。後來的財報透露,2018年凈虧損102.98億元;2019年凈虧損69.68億元。

與此相對應的是幾個方面的數據快速上升,比如年活躍買家、GMV、營收等,這幾年間發展速度都算不錯。但從營銷費率(即市場營銷費用占銷售額的比例)的曲線圖來看,拼多多一直保持著一個很高的數字,也就說,1元錢的投入也就拉動1一元多點的收入,過去四年間超過100%的五個季度里,一元錢的投入甚至收不回一元錢。

在這背後,拼多多對外更多的是強調年活躍買家、GMV、營收這些數字,官方一直沉浸投入大量營收費用換新用戶,做大盤子的運動中。可營銷費用長期接近甚至高於總營收,也就是說平台一直沒有造血能力。隨著其用戶基數增長來到天花板,維持這種營銷費率,意味著未來要麼繼續「燒錢」留用戶,要麼為「賺錢」放任用戶流失。

投資人追捧一家公司的股票,源於對未來三五年甚至十年的發展前景,近一月來,拼多多股票頻頻下跌,就在於外界看到了這種「反木桶」模式內部的「虛弱性」。

問題一:過度追捧數字增長,忽略了長期價值的構建;

拼多多是時代的幸運兒,微信的快速崛起沉澱出規模龐大並空白的社交流量,憑借著「低價商品」+「拼團砍價」的模式,迅速盤活了微信生態的社交流量,給後來的崛起奠定了一個基礎。此後,又持續的通過拼多多紅包、多多果園等玩法,持續的利用關系鏈來維系用戶活躍度。

可從過去的財報來看,年活躍買家、GMV、營收等增長,並沒有建立在平台運營效率之上。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拼多多每位活躍買家的年支出為1842.4元人民幣。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拼多多每位活躍買家的年支出為1857.0元人民幣。

數字好看了,規模效應帶來的效率提升卻遙遙無期。只是利用「人性弱點」將數字變得好看,忽視木桶上售後、物流、支付等短板的構建,致使具備長期價值的生態一直沒能真正建立起來。如今營收的增速也開始出現下滑,更是雪上加霜。

問題二:轉型戰略過於「激進」,品牌商家有苦難言;

就在9月24日,貴州茅台及茅台集團相關人士稱茅台公司沒有向拼多多供貨,而且經銷商也不敢向拼多多供貨。自拼多多「看上」品牌商品背後的巨大商業價值,就開始了「獨特」的品牌商城建設之路。無視任何品牌商的渠道策略和意願,不惜各種方法去「蹭」品牌。鬧得最嚴重莫過於前段時間和特斯拉的沖突,試圖「賣苦情」綁架大品牌商,做法越來越偏激。

為了年活躍買家這塊木板足夠長,過去幾年拼多多上難免存在假貨、劣質商品、翻新、串貨、亂價等問題,隨著平台規模做大,品牌口碑差也深深和拼多多綁定。

對大的品牌商家而言,選擇哪家渠道「銷售」,關乎著自身品牌形象。這就是無論拼多多如何「百億補貼」大牌,大牌們仍舊堅持不入駐的原因。隨著用戶天花板到來,拼多多轉型策略愈發激進,和各個品牌商家頻繁「擦槍走火」。這種在拼多多看來沒什麼的行為,一步步的讓大品牌們談「拼」色變。

只是拼多多忘卻了,其生態上用戶「低價」消費習慣已養成,這對於在價格上「騰挪」空間較少的品牌商家而言並不是好事,加之拼多多積累的形象會拉低它們的「身價」,拒絕是它們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

反木桶模式下,拼多多的優勢和短板呈現了兩個極端,眼看著用戶天花板就來了。最長的長板已經達到極限,那些被忽略的短板一個個浮出水面。未來拼多多會走向何處,這是大家都在關心的問題。

一般有內憂,外患就會隨之而來,畢竟這個賽道不是只有一個參賽選手。拼多多的內憂未愈,外患也隨之而至。

淘寶特價版與京東等對手的闖入,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價廉又高質,這也讓後來者表現喜人。尤其是淘寶特價版自三月份上線以來,強勢的表現對拼多多的存量盤發起了不小的挑戰。淘寶特價版上線九十多天之後,實現了近4000萬的月度活躍用戶(MAU)增長,相當於每20天翻一番。根據Quest Mobile、極光等第三方平台數據,拼多多達到4000萬MAU用時近21個月,淘寶特價版的用戶增速遠超同期的拼多多。

在低價問題上,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能解一時之急,卻不是長久之策。價廉終究還是要依靠C2M產業布局,產業鏈的缺口讓拼多多在淘寶與京東的對決上顯得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此相反,「淘京」則在積極布局C2M模式。

淘寶特價版在全面聚焦C2M模式後,4月28日雙品網購節第一天C2M訂單大漲288%,天貓618活動開始第一天,C2M訂單大漲668%。而近期官宣的1688接入淘寶特價版,更是為打造國內最大C2M零售平台,打造全國最大的工廠搜索引擎、國內最大的新批發平台,在新供給和新需求之間搭起三座橋梁。

京喜截止今年一季度,也已布局全國超100個產業帶和源產地。官方消息透露,2020年京喜會完成「雙百」產業帶布局。在未來,京喜也將開展10000場產業帶溯源直播,賦能10萬個工廠型商傢具備C2M能力。產業鏈的布局為低價帶來有利的後續保障。

在淘寶特價版、京喜等App追求價廉的同時,質優也成為比拼的第二戰場。質量一大關,是拼多多難邁過去的坎,拼多多很多時候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被網友調侃是「並夕夕」。與拼多多定調不同,淘寶、京東在用戶心中已經留下了高品質的印象。

背靠淘寶與京東孵化出來的淘寶特價版與京喜,也是借勢「家裡」的優質口碑在下沉市場一路綠燈,暢行無阻。其中打出「低價不低質」的京喜,在「一年級」成績單中顯示,今年二季度,下沉新興市場用戶訂單量環比一季度增長84.2%;京東618期間,京喜的日訂單量最高超過1000萬單。

拼多多的外患不僅僅是友商帶來的,微信流量庇護也在漸漸消失,加劇了拼多多的流量焦慮。拼多多不再是微信下沉市場的「唯一」,對手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級入口,消費者只需點擊「微信-發現-購物」即可訪問京喜。因為十分便捷,京喜在微信及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2.06億。

除了對手的競爭之外,微信自身也對電商抱有期待。這幾年騰訊從微信小店到微信小商店,再推出「群小店」和社交電商「小鵝拼拼」,一直在進行自有電商業務布局。近期,微信小店要升級為微信小商店。微信的動作頻頻,也就意味著微信為「外人」供給的流量要轉換成內耗,這也不可避免的縮小拼多多的流量護城河。

淘特、京喜價廉質更優的強勢席捲、微信的默默離開,都成為拼多多不得不直面的外患。背上的「三座大山」壓的拼多多背影佝僂,步履艱難又能負重前行多遠呢?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電商行業也不存在奇跡,內憂外患下,C2M這個基本盤正在被沖擊。

拼多多的逆襲崛起憑借兩個紅利,一個是抓住了微信社交電商短暫的紅利期;一個是挖掘了C2M模式的新玩法。第一個紅利,賦予了拼多多較低的獲客「成本」,第二個紅利給拼多多帶來了大量的低價商品。加之電商行業新秀的身份,早些年拼多多沒有任何盈利壓力。三個因素疊加在一塊,創造了拼多多的奇跡。

可這種可遇不可求的「紅利窗口」,是無法長期存在的。隨著微信開始對「誘導分享」封殺,拼多多在微信上通過好友拼團獲客的成本愈發高企;而且微信也意識到社交流量的價值,去年底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台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級入口,預示著拼多多賴以崛起的「第一紅利」時代結束。

隨著拼多多上市「年齡」的增加,外界對其盈利的「拷問」也會步步緊逼,第三個紅利也會消散。相反,第二個紅利的操作空間更大,可這幾年來,拼多多的「重心」似乎並沒有放在C2M模式的不斷升級上,一旦這個優勢也喪失,其多年積累起來的優勢局面,或許會因此而瓦解。

首先,拼多多積累的製造業資源是有限的;

由於過於年輕,拼多多平台上無論是工廠數量還是質量,相比京東、阿里等生態都有很大的不足。以淘寶特價版的快速增長舉例,該平台就是充分的利用了阿里經濟體的優勢,在兩個多月中聚集了全中國145個產業帶、120萬產業帶商家、50萬外貿商家、超過30萬外貿工廠,成為產業帶上商家最多的內銷平台。

其次,過於聚焦 長板 ,生態缺失的問題逐漸爆發;

舉個栗子說,拼多多上的網易嚴選官方旗艦店也銷售正品,可很多用戶仍然會去天貓、京東上的渠道購買,因為在這些平台上有花唄、借唄、白條、金條,而且這里買東西還能收獲各種積分、福利等虛擬禮品,購物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買和賣這么簡單。

拼多多發展多年,可在技術和物流等配套服務上的積累,依舊十分薄弱,只是一個簡單提供流量的平台。阿里巴巴作為中國市值第一的 科技 公司,早已跳出了純電商平台局限,以 科技 為電商業務賦能,如大數據、雲計算、IOT等數字化。其在供應鏈、物流、金融服務、降本增效上更具有優勢,會對拼多多形成降維打擊。

最後,低質「痼疾」難斷,對手開啟高質戰爭;

網上關於拼多多上各種「神奇」商品的段子很多,有些比較誇張,有些卻並非空穴來風。作為一家成長極快的平台,如果在發展初期沒有把握好未來的走向,一些「毛病」會隨著規模擴張,最終成為一個難以剔除的「痼疾」。

相反,無論是淘寶特價版還是京喜,因為是後來入局,從發展之初,就將品質這條線「卡」的很死。淘寶特價版得以做到低價高質,與拼多多的低價低質形成鮮明對比。低價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做到 健康 增長,這是拼多多欠缺的。

據Sensor Tower最新統計顯示,淘寶特價版在安卓和蘋果應用市場評分別為72和4.9分,分別優於拼多多的55和3.7分。良好的口碑效應,自然帶來了用戶的高速增長。

幾年前的社交電商紅利窗口,對拼多多而言是個好事,巨頭的夾縫中,憑借模式創新和千載難逢的機遇,迅速壯大和崛起。然而,從大到強,只是做「輕松的」事是不行的。走慣了捷徑,再去啃硬石頭就會力不從心。

憑借用戶的快速增長,拼多多拿到了一張船票,可要坐牢電商行業老二的位置,GMV、營收、人均消費等幾個數據很重要,電商產業鏈上下游生態的構建,是平台運營效率能否獲得實質提升的關鍵。

對拼多多而言,與其四處和大品牌商「碰瓷」,不如重新審視自身優勢,把賴以起家的C2M模式做深、做實,鞏固好自己的下沉市場基本盤,才是未來的戰略要點。

㈣ 拼多多股價是多少

今日股價32.190。

拼多多是國內目前主流的手機購物APP,2016年,拼多多在騰訊應用寶發布星APP榜5月綜合榜單中,一舉斬獲榜眼位置,與唯品會共同成為5月榜單中兩大電商類APP。穩坐國內社交電商頭把交椅、剛剛結束"10.10"周年慶的拼多多再傳喜訊:騰訊應用寶發布"星APP"9月榜單,拼多多再獲"星APP"月度"十大流行應用"獎項。

拼多多是在微信生態上成長起來的社交電商平台,自2015年上線,距今不過4年時間,就從岌岌無名的小應用躋身成為電商巨頭。拼多多平台現已匯聚4.433億年度活躍買家和360多萬活躍商戶,平台年交易額超過5574億元;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㈤ 拼多多曾是淘寶的有力競爭者,如今市值逐漸「減少」,咋回事

曾經的拼多多,的確是風頭正盛,就連淘寶都不能小覷他的實力,拼多多的股價在最高的時期曾經達到過212.597美元,根據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拼多多的股票價格已經下跌到了56.03美元。由此可以得出目前拼多多的下降趨勢是很嚴重的,他的股價下跌了將近70%,而市場價值更是蒸發了12333.9億。

一、領導人的更換

總結

拼多多本身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但主要是因為銷售的產品質量可能存在著一些問題,剛開始人們覺得物美價廉是拼多多的標志,可是逐漸地卻發現,有很多產品濫竽充數。所以拼多多如果想要改善自己的狀況,還是要從產品入手,拉攏住更多的消費者,這才是關鍵。

㈥ 拼多多原始股多少錢一股

是19美元。

軟體的功能:

1、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台。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其中,通過溝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2、主要功能:拼多多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需要的商品。拼多多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

(6)拼多多兩年前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拼多多的發展歷程:

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線。2016年2月,拼多多單月成交額破1000萬,付費用戶突破2000萬。 2016年7月,拼多多用戶量突破1億,獲得B輪1.1億美元融資,IDG資本、騰訊、高榕資本領投。2016年9月,拼多多與拼好貨宣布合並。

2016年10月10日,拼多多周年慶單日交易額超過1億元。2017年10月,拼多多近1個月長期占據iOS總榜及購物類第一名。

2018年7月25,納斯達克上市前夕被一家北京紙尿褲公司「爸爸的選擇」以商標侵權為由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2018年8月31日,拼多多(PDD)公布上市來首份財報,2Q營收同比增2489%。

2018年10月,國美電器與拼多多已展開合作,前者為拼多多提供電器類商品經營業務。2018年10月,拼多多發布了商家公告,對銷售影音會員商品的准入條件進行了調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拼多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全球前十大IPO交易半數來自中國發行人

㈦ 拼多多原始股一股多少錢

拼多多原始股的價格是19美元/股。拼多多2018年7月26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拼多多發行價為19美元/ADS,開盤價為26.70美元/ADS;此前的招股書顯示,拼多多共計發行85,600,000股美國存托股票(ADS),融資18.7億美元。

有接近拼多多項目的市場人士表示,拼多多本次美股IPO認購火爆,目前已經超募20倍,拼多多有權行使提價20%的權利,也就是把每ADS定價調整至22.8美元。然而黃崢堅持以19美元定價。



(7)拼多多兩年前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拼多多的股價走勢

2020年初經歷了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股票市場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暴跌。盡管近期如美股市場中納斯達克指數創下新高,但如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距離修復到疫情前位置還有一段距離。

在這段時間,有部分中概股卻悄悄創下股價新高,例如前後腳奔赴港股上市的網易、京東,還有此前傳出已經秘密遞交申請,也在未來有機會登陸港交所的拼多多。從運營利潤上看,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的運營虧損為43.97億元,運營虧損率為67.2%。

從之前的財務數據來看,這也是2018年一季度以來拼多多就持續經營虧損,而2018年3季度開始連續7個季度經營虧損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


㈧ 拼多多沒有上市以前的原始股是怎麼銷售的

沒有原始股銷售。根據調查顯示拼多多從未向公眾出售或是轉讓過原始股。而持有原始股的,均為公司的高管員工和相關投資機構,並沒有其他無關的個人介入。拼多多在美股市場上剛上市的時候股票價格只有19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也有一百三十五元左右。如今拼多多的股價為31.28美元,人民幣二百二十元左右。

㈨ 拼多多股價為什麼掉的這么厲害

【1】人均購買力下降
由於疫情原因,拼多多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是極其慘淡的,拼多多財報更是交出了史上最高的季度虧損。
【2】獲客成本在上升
拼多多補貼和廣告的效果不及預期,高客單價商品的吸引力不足,日消品、農產品等低客單價商品仍是主力,拼多多的用戶結構和產品結構還需改善。
【3】消費者越發理性
由於消費者越發的理性,拼多多在第二季度調整了營銷策略。拼多多選擇在用戶粘性更強、高滲透率和購買購率更高的日用品品類,擴大營銷范圍。
以上三種原因是造成拼多多股價下跌的症結所在,同時,拼多多用戶量在不斷增加,但是其活躍用戶卻在逐年減少。活躍用戶的減少,將在很大的程度上減少拼多多的潛在購買力。
拓展資料:
1.拼多多,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的主流電子商務應用產品。 專注於C2M拼團購物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
2.拼多多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樂趣。通過溝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2019年12月,拼多多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2021年3月,黃崢辭任拼多多董事長,由聯合創始人陳磊接任。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7.884億
2.企業事件
2018年4月25日,拼多多上線「一起拼農貨」,以每斤高於市場價0.15元的價格,收購中牟546名貧困戶的2000多畝大蒜,較好地解決了大蒜豐收價低傷農的問題。人民日報評論認為,電商平台可以利用大數據指導貧困農業戶,改善種養殖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2018年6月,上海公安網安部門調查發現,「拼多多」商城存在出售開刃刀、偽基站設備、偽假摩托車車牌等違法違規商品的情況。 [68] 對此,拼多多在其官方微博公開回應稱,對此高度重視,緊急排查,並啟動全面、系統清理,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情節嚴重的店鋪已被列入平台「黑名單」。
2018年7月,央視評拼多多涉嫌售假:「拼」再多 不售假是底線。
2018年7月31日拼多多股價2018年7月30日下跌7.87%,市值縮水20多億美元。 2018年8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台經營者。 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台上銷售山寨產品、仿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 2018年8月1日上海市工商局約談拼多多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