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復星國際美國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華宇軟體的股票代碼 2025-02-11 00:31:52
股票交易程序化合法嗎 2025-02-10 23:43:27
股票賬戶資金出金時間 2025-02-10 22:56:52

復星國際美國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1-30 12:16:53

1. 郭廣昌買復星66億入股青島啤酒是真的嗎

「買買買!步步驚心!」

郭廣昌A股布局再下一城,復星66億入股青島啤酒!時至今日,青島啤酒的外資持股終於結束,混改提速引發業界關注。

12月20日,復星國際與朝日集團簽署協議,以每股27.22港元收購其持有的青島啤酒243,108,236股H股。此次交易總規模約66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收購青啤近18%股份,是復星在食品飲料行業最大一筆投資。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這意味著復星在A股布局的上市公司又增加了一家藍籌股。前段日子,郭廣昌辭任復星高科董事長一度引發業界猜疑。時隔一個半月,郭廣昌以並購證實了復星戰略擴張。

復星系組團競購,成第二大股

12月20日晚間,復星國際發布《有關收購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H股》的公告。

根據公告,復星系由復星國際控股的復星產控、鼎睿再保險、Fidelidade、Star Insurance、CMI聯合組成買方,向賣方(朝日集團控股株式會社)於2017年12月20日簽訂關於購買青島啤酒股份的協議。

青啤清退外資,利於混改提速

事實上,此次復星通過收購日資股權進入青啤第二大股東,其深刻背景在於國企改革步伐加快。

復興國際在公告中提示,青啤作為國企改革的樣本公司,將使復星國際通過收購股權而直接受益。

今年8月中旬,第三批混改名單發布。這一輪混改試點分為兩條線,一條線由發改委負責審批,另一條線由國資委負責審批。

輿論認為,青島啤酒的第一大股東青島啤酒集團屬國資委管控,混改步伐明顯加快。

據了解,朝日入股青啤以來,原則上只是充當了財務投資。2009年,朝日啤酒以6.665億美元購入青島啤酒19.99%的股權。

雖然雙方在中國內地合作長達7年之久,但是朝日啤酒在內地依然是小眾品牌。從經營風險考慮,朝日撤回投資是理智之舉。

今年初時,朝日啤酒集團總裁小路明善表示,更希望對青島啤酒的投資能發展成為一種更廣泛的、能夠充分利用朝日啤酒技術或品牌的業務關系。

此外,朝日啤酒的另一個目的在於,計劃讓青島啤酒銷售「超爽」啤酒品牌,以鞏固「超爽」作為高端啤酒品牌的地位。

但是,在中國啤酒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啤酒行業陷入長達三年時間的深度調整,最終使朝日集團失去耐心。小路明善此前曾經暗示,「若合作的想法未落實可能會撤資。」

4
日資啤酒為何加速撤退中國?

事實上,朝日啤酒退出中國市場已非孤例。2015年10月,在中國市場經營了31年的日本酒業巨頭三得利,無奈以8.23億元將旗下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青島啤酒與其合資公司的50%股權出售給青島啤酒。在與青島啤酒合作之前,三得利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情況已經面臨嚴重虧損的境地。

隨著華潤回收SAB米勒股權,此前外資也撤出了雪花啤酒。中國啤酒市場不斷重復並購大戲,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外資啤酒很難占據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具體說來,日資啤酒企業退出中國市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此前報道,朝日啤酒甚至有意入股越南本地啤酒品牌「Saigon Beer」,而越南政府為這筆交易開出的價碼高達 18 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啤酒市場似乎也在放緩。青島啤酒的財報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日本三得利中斷與青島啤酒的合作之後,把經營資源集中於成長領域的洋酒和紅酒,三得利2014年以16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蒸餾酒企業比姆。這種遭遇,與在中國折戟的美國第二大啤酒商摩森康勝敗退中國市場相似。

2. 復星系股票有哪些

1、復星系股票是復星集團直接或間接控股的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復星系旗下股票眾多,公司的經營業務也設計綜合金融和產業運轉等多方面。
2、復星系股票所持有的重倉股有:民生銀行(6000016)、復興國際(00656)、國葯控股(01099)、藍港互動(08267)、復星醫葯(600196)、友誼股份(600827)、豫園商城(600655)、三元股份(600429)、南鋼股份(600282)、海南礦業(601969)、中興商業(000715)、廣田股份(002482)、上海鋼聯(300226)、中山公用(000685)等。
3、其中復興國際復星集團持股45.84%,復星醫葯持股18.83%,南鋼股份持股23.04%,上海鋼聯持股23.02%,相對而言是眾多股票中持股份額較大的股票。
更多關於復星系股票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1d6bb161609301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3. 「上海首富」也缺錢!復星國際評級遭下調,背後老闆身家570億


作者 | 市界 曾嘉藝

編輯 | 朗明

對於總資產超過7000億元的復星國際(00656.HK)來說,現在也要為後方的「糧草」安全緊張了。

7月27日,穆迪將復星國際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a2」下調至「Ba3」;同時將Fortune Star (BVI) Limited發行債券的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a2」下調至「Ba3」,評級展望由列入評級觀察名單改為「負面」。

對於降級的原因,穆迪認為主要有四點: 復星國際的債務杠桿率高且不斷增加;長期投資依賴短期資金;控股公司層面的利息覆蓋率低;信貸傳染風險不斷增加。

穆迪是全球著名的評級機構,其評級結果往往是大型國際機構或者政府主權基金衡量投資范圍的重要參考。

就在穆迪降級之前,7月24日復星國際披露了2020年6月份的盈利警告,稱 2020年上半年將錄得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利潤約18億元至22億元,與2019年同期76.1億元相比,同比下滑76.35%至71.09%。

對於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復星國際表示,主要由於新冠疫情影響,旗下 復星 旅遊 文化集團的運營業務受到影響,2020年預計虧損8.5億元至10億元,而2019年利潤約為4.9億元。

除了業績的滑坡,復星國際巨額的債務也讓其現金流吃緊。

截至2019年年末,復星國際的總資產為7156.81億,總負債為5347.57億元, 資產負債率為74.72%。

高負債的壓力下,其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也受到挑戰。截至2019年末,復星國際的短期借款為827.38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為232.75億元,長期借款為1255.49億元,其整體有息負債高達2315.62億元。

高企的有息負債,致使復星國際融資成本飆升,2019年其財務費用支出高達102.21億元,財務費用占營業總收入比由5.6%增長至7.15%,對利潤形成較大侵蝕。

然而,復星國際2019年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49.00億元,較2018年的1063.17億元,減少了10.7%。可見,其手頭的現金對於應付當下的短期債務來說已是捉襟見肘。

就在今年6月,有傳聞稱,復星國際尋求以近200億美元估值部分或全部出售菜鳥6.7%的股份。針對該傳聞,菜鳥方面回應稱,不予置評。

復星國際並未對此作出回應,不論是真是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復星國際「缺錢了」。

成立於1992年的復星國際,主要涉及的業務包括 健康 、快樂以及富足三大板塊,具體為醫葯 健康 、 旅遊 休閑以及保險金融領域。

早在2007年,復星國際在香港實現集團的整體上市,截至7月29日,復星國際的總市值為700.8億港元。

隨著身家暴漲, 創始人郭廣昌早就問鼎「上海首富」,據最新《2019年胡潤百富榜》顯示,郭廣昌以570億元位列第45位。

但是,面對高負債壓頂、資金流動性緊張、以及疫情給業務帶來的不確定性,復星國際能熬得過去嗎?

4. 復星系股票有哪些

復星系股票所持有的重倉股有:民生銀行(6000016)、復興國際(00656)、國葯控股(01099)、藍港互動(08267)、復星醫葯(600196)、友誼股份(600827)、豫園商城(600655)、三元股份(600429)、南鋼股份(600282)、海南礦業(601969)、中興商業(000715)、廣田股份(002482)、上海鋼聯(300226)、中山公用(000685)等。
其中復興國際復星集團持股45.84%,復星醫葯持股18.83%,南鋼股份持股23.04%,上海鋼聯持股23.02%,相對而言是眾多股票中持股份額較大的股票。
拓展資料
復興系
復星系的母公司是創建於1992年的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目前擁有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民營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民營控股企業集團之一。
2007年7月16日,復星母公司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4年復星國際總資產為3248.328億元,較2013年增長77.4%。
目前復星已形成「保險、產業運營、投資、資本管理」四大業務引擎,並矢志向「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與「以產業深度為基礎的投資能力」 雙輪驅動的全球一流投資集團大步邁進。
截止2015年12月,「復星系」在三地資本市場所控制的市值,涉及上市公司共35家,總市值8517.86億元人民幣。
復興系投資范圍
復星是一家專注中國成長動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經營業務包括綜合金融和產業運營兩大板塊。復星系直接和間接控股的公司已超過了100家,投資范圍涉及生物制葯、房地產、信息產業、商貿流通、金融、鋼鐵、證券、銀行、汽車等領域。
母公司:復星國際(00656)
控股上市公司:復星醫葯(600196)、南鋼股份(600282)、豫園商城(600655)
參股上市公司:天葯股份、友誼股份(600827)、羚銳股份(600285)、聯華超市(00980.hk)、上海復地(02337.HK)、國葯控股(01099)、藍港互動(08267)、民生銀行(600016)、三元股份(600429)、海南礦業(601969)、中興商業(000715)、廣田股份(002482)、上海鋼聯(300226)、中山公用(000685)等。

5. 復星國際還是東方證券

復星國際還是東方證券
1月12日,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發布研報首次覆蓋復星國際,給予「增持」評級。研報指出,公司當前現金流充裕,債務償付有保障,短期流動性問題得到解決,未來杠桿率有望降低,資本結構持續優化;經營層面堅定推進「瘦身健體」,聚焦家庭消費主業,隨著我國防疫政策持續優化,疫情期間大幅受損的快樂板塊有望受益於消費復甦,業績彈性可期,對應每股目標價為 9.20 港元。

復星國際:前瞻布局,創新求變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認為,成立於1992年的復星國際發展至今已完成多產業、全球化布局,成長為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旗下健康、快樂、富足、智造四大板塊布局,並發揮多產業生態系統的協同效應,服務全球十億家庭客戶,2021 年公司營收構成中健康、快樂、富足、智造佔比分別為 27%、41%、 27%、5%。

以健康板塊內營收佔比近90%的復星醫葯為例,2018-2021 年制葯研發投入復合增速達到 25.9%,制葯研發費用復合增速達到 38.8%。受持續高額的研發投入支撐,公司創新產品相繼落地,當前創新研發已步入收獲期。在新冠病毒治療葯物、新冠檢測整體解決方案、新冠病毒疫苗方面也有研發創新,如公司研發了全球首個獲得監管部門(FDA)正式批準的 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並在部分地區應用。未來該板塊通過不斷加強創新研發和許可引進能力,有望保持高增長。

6. 為什麼復星國際比復星醫葯股價低

郭廣昌多次強調,復星國際股價被嚴重低估,然而,
這樣說,郭廣昌必然感到委屈,兢兢業業為股東創造價值,每股凈利潤五年復合增長率21%,即使沒有20倍市盈率,也應該有15倍市盈率吧?
復星國際的基本面不可謂不強,市場不會不知道,不可能不了解。我們在上文提到的「綜合所有信息」,
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累計通過上市公司地位向少數股東融資五次,第一次IPO融資127億港元,第二次2013年下半年發行可轉債38.75億港元,第三次2014年供股,籌資48.89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7.2億港元,第四次2015年增發,融資93億港元,第五次供股2015年下半年,籌資116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30億港元。


目前,復星國際大股東持有總股本的71.7%,復星國際少數股東持有28.3%,這其中包含了管理層持股。
少數股東分多次投入的290港億元,如果按照年化收益10%計算,則十一年來應得本息合計558億港元,每年向少數股東派息亦以年化收益10%計算,累計至今應為45港億,則少數股東持有市值至今應為513億港元,對應28.3%的股權比例,復星國際市值應不低於1812億港元。
(注意,如果2017年沒有漲,則上市以來九年復合回報率為負)
1,
,該筆可轉債至今4.5年,轉股價10港元,發行至今領取股息5次,累計達到1.05港元(含2017年末期股息0.35港元/股),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五年回報率超過80%,

2,
,供股價格為9.76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4次,總計0.9港元,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四年回報率超過100%,年復合回報率約為20%,但注意,這其中大股東郭廣昌等為上市以來首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而大股東認購額超過供股總額的79%,

,供股價格為13.42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3次,總計0.73港元,供股至今不足3年,總回報率超過34%,
。該次供股為上市以來大股東郭廣昌等第二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注意,2015年供股之前,每股派息最高不超過0.17港元,與上市第一年每股派息相同,少數年份低於0.17港元。2015年供股之後,連續三年派息分別為每股0.17,0.21,0.35港元。

在少數股東當中,還有哪些人不但沒有賺一分錢,反而還虧錢了呢?2015年5月,復星國際向少數投資人定向增發4.65億股,每股發行價20港元,這一部分股東至今每股虧損2.25港元。
,如果假定二級市場少數股東為一個整體,那麼
,其餘少數股東損失了本金或時間(年化收益低於10%)。也許,你可以在2008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選擇買入復星國際而賺到錢,
造成復星國際估值過低的關鍵因素,就是其頻繁而嫻熟的股權融資技巧,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頻繁向股東伸手要錢,向股東分紅以及回購股票卻非常少,這一行為,被稱為


舉例來說,2013年復星國際發行可轉債,轉股價10港元/股,而2015年年末至2017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復星國際的股價處於9-12港元之間,若郭廣昌真為股東利益考慮,就應當持續回購股票,除非股價偏離轉股價過多,至少應當回購3.875億股。尤其2017年5月之後,Ironshore已經交割,公司負債率已經大大降低,現金頭寸充足。然而,公司在2017年全年僅回購3000多萬股。
沒有得到大老闆的授權,怎麼能隨便回答這么重要的問題,可是又不敢問大老闆要授權,搞不好是一頓批評
也許郭廣昌(假裝)認為,市場還沒有意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等市場認識到復星國際價值的那一天,肯定會有很多投資人大呼後悔,這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復星國際股價對應2017年市盈率不足10,股息率2%,在如此低的市盈率水平和股息率之下,董事會沒有理由不執行大規模的回購。
復星國際不執行大規模回購的理由有三:
1, 可能被利用。
2, 有合規風險。
3, 現在錢的成本高
此外,還有一個隱含的理由,現在已經不再提了,那就是公眾人士持股比例太低。
以上四條理由全部為托辭。
1, 公司在如此低的價格下回購,有利於全體股東,誰愛利用誰利用,公司從來沒有曾諾過低於多少一定回購。
2, 公司有沒有重大內幕消息要披露,董事會比任何人都先知道,證監會通過豫園重組當天如果有回購,亦可以向香港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給出合理解釋。
3, 網易自2017年推出10億美元回購計劃之後,剛剛又推出了新的10億美元回購計劃。復星國際海外資金或許有些緊張,但這完全不影響公司通過境內資金兌換外幣執行回購。既然公司披露了負債率低於50%,這就表明公司總體上現金充裕。此外隨著青島啤酒股價的上漲,亦可以通過抵押青島啤機股權獲得現金。難道說公司永遠負債,就永遠不能執行回購嗎?
4, 復星國際上市以來公眾持股比例最低為21%,按照《上市規則》之規定,復星國際的公眾人士最低持股比例為15%,仍有接近13億股的回購空間。
我們再以騰訊為例進行擴展說明,騰訊的股息率很低,也從未進行過回購,為什麼騰訊僅以良好的基本面就獲得數十倍的市盈率水平呢?
首先,騰訊上市時就非常注意估值水平,為了讓參與IPO的投資人獲得良好回報,騰訊CEO劉熾平建議創始人團隊,不要把市值一下子飈太高,以後好和市場溝通。
其次,騰訊除IPO之外,20年來從未再進行過股權融資,也就是不再「啃老」。
第三,騰訊的股權結構非常健康,騰訊並不是AB股架構,其大股東南非MIH持有騰訊股權比例為30%,不是絕對控股,而創始人持股不足10%,健康的股權結構給二級市場投資人獲得董事會有效席位的機會。
以上關鍵的三條,騰訊與復星國際恰好相反,這也說明了,郭廣昌所謂「市場還沒有認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這一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事實是什麼呢? 事實是專業投資人早就把復星國際拉黑了!
高市盈率的公司,股息率過低情有可原,因為公司已經盡力回饋投資者,而投資者也願意給公司以較高的估值水平。但低市盈率的績優公司,股息率不足2%,
公司不但不會回購股票以回饋股東,反而隨時尋找機會增發或者供股向股東要錢。
相比於其他兢兢業業把公司做大做強回報股東的公司而言,復星國際更像是一個通過向股東索取資金來做大做強的公司,復星國際是天生帶著這樣的目的上市的。如果上市不是為了融資,那為什麼要上市?一些公司的行為或許令郭廣昌費解,例如網易2017年和2018年各公告了一次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兩個回購計劃總額達到20億美元,約為公司市值的18分之1。如果這道選擇題讓郭廣昌來做,他或許會把這20億美元留在公司,或者選擇分紅,畢竟在不出售股份的情況下,股價上漲只是讓小投資者賺錢,而分紅則能夠讓他自己拿到現金。
復星國際在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如復星地產在港股的退市,豫園股份的重組方案,均遭到投資人的詬病,這更加損害了復星國際原本就不佳的金融品牌。不再贅述。

7. 復星國際持有復星醫葯多少股份

復星國際持有復星醫葯60%的股份,復星醫葯只佔復星國際資產的十分之一。
疫情的出現,已經影響到了很多行業了,不過也有得到發展的行業存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醫葯行業,特別是醫葯細分里的疫苗行業。以前,大家都感覺新冠疫苗是一次性生意,接種後便能得到永久保護,就是因為新冠不停的變異和反復,市場逐漸意識到新冠疫苗不同於其他疫苗,就以目前的發展狀況,新冠很可能流感化,從而使疫苗得到推廣。在這樣的背景下,復星醫葯將充分從疫苗常態化帶來的機會中獲益,同時,公司在醫葯領域還具備其他葯企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在還未開始分析復星醫葯之前,我已經幫各位整理好了一份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葯品製造與研發是復星醫葯經營業務的核心,涵蓋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以及葯物流通領域。公司通過創新研發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國際化收購及戰略投資,藉助外部力量推動公司的發展,而今已經完成了醫療保健全產業鏈布局,在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方面,已經遙遙領先了。
簡述公司的具體情況之後,我們接下來就來了解一下公司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mRNA疫苗,助力復星騰飛啟航
2020年3月,復星醫葯與德國mRNA 疫苗研發公司BioNtech達成了合作共識,在中國獨家合作開發、商業化新冠病毒mRNA疫苗。
普遍的滅火疫苗,說通俗點就是是將人體外產生的病毒抗原蛋白輸入人體,引發人體免疫反應。mRNA疫苗,是把遺傳編碼信息直接輸入人體,使用著人體細胞內的RNA翻譯機器,產生抗原蛋白,激活免疫反應,其安全性和保護率都遠超普通滅火疫苗。
另外,如若病毒大面積變異,滅活疫苗都會有幾率會重新研發;而mRNA疫苗只要針對變異病毒重新編碼便可以馬上量產了。
很顯然,面對不斷變異和反反復復新冠病毒,mRNA疫苗具有顯著優勢,能幫助復星獲得更多利潤。

亮點二:成立全球研發中心,以仿轉創,打造更強競爭力
創新葯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從而走向全球的一大利器,只有如此,才能適應多變的疾病環境,才會走向全球的舞台。
復星醫葯把這個作為目標,全球研發中心成立於2020年年初,建立四大高科技平台,大力支持創新研發,以中國、美國、歐洲為據點,堅持不懈的加強葯品的臨床前研究與臨床開發能力。
對於市場的變化公司可以積極應對,以此鑄造更強大的競爭力,將來來做大做強或將是肯定的,復星醫葯的未來是被看好的。
因為篇幅已經夠了,關於復星醫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更多信息,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鏈接就可以直接查看:【深度研報】復星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新冠疫苗的注射根據疫情的發展很有可能會常態化,這樣看來,能夠為疫苗企業帶來不小的利潤增量,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一比較,就能看出mRNA疫苗的優勢,憑借這些優勢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疫苗主流,復星醫葯將能很好的享受到這一紅利帶來的更廣闊的前景。
同時,復星醫葯展望未來,主動去轉變,加強創新葯的未來布局。創新葯的發展前景算是醫葯行業里比較好的,國家也有相應的扶持政策,這一點對公司的營收規模的增長還是有很多好處的,為未來的增長做好充分准備,未來可期。
從大體上來講,復星醫葯正在高確定性的疫苗和高成長性的創新葯的階段,未來公司股價將會非常可觀。但是文章並不是實時更新的,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復星醫葯未來行情,點擊鏈接進入新的頁面,可以聽到專業投顧關於這只股票的建議,看下復星醫葯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復星醫葯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8. 復星國際股票4張漲20%,復星醫葯復牌能漲多少

大概28左右差不多了

9. 復星國際股票代碼多少啊

中文名稱:(null) 股票代碼:0656 英文名稱: FOSUN INTL 今天香港H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