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黑莓股票價格實時行
擴展閱讀
股票每次交易額有限額嗎 2025-02-14 04:24:45
尚沃醫療電子股票代碼 2025-02-14 03:42:02

黑莓股票價格實時行

發布時間: 2023-01-14 04:02:21

⑴ 美國股票期貨大跌,跌幅大嗎

美國股票期貨大跌,跌幅大嗎?

美股三大指數期貨盤前跌幅再度擴大,道指期貨跌2.28%或628點、標普500指數跌或跌1.99%、納指期貨跌1.8%。

倫敦布倫特原油跌34美分或約0.81%,報41.43美元/桶。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跌32美分或約0.80%,報39.61美元/桶。

⑵ 西部證券手機炒股軟體黑莓版按鍵怎麼用

黑莓ALT+數字 輸出來才是數字
清除是ALT+滾輪 右方向鍵alt+滾輪向下
返回也可以用ALT+q 確定ALT+A

⑶ 慘遭「血洗」!游戲驛站股價兩天狂瀉90%!給美國散戶造成了多大影響

美股堪稱史詩級的逼空大戰迎來重要拐點,此前風頭無兩的抱團散戶們慘遭血洗

如此跌勢,對散戶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從此前散戶集體做空引發多家券商宣布對WSB相關概念股開啟交易限制,到“大空頭”香櫞投降宣布“停止做空研究”,散戶發文分析白銀價格應該是1000美元而非25美元,再到如今散戶抱團遭遇重挫,短短數個交易日市場情緒數度逆轉。

⑷ 黑莓CEO獲續簽五年合約後薪酬有何變化

據外媒報道,在掌舵黑莓的第一個五年中,CEO程守宗(John Chen)一直試圖扭轉局面。他似乎已取得了成功,至少在該公司董事會成員的眼裡是如此。他們在周四決定與程守宗續簽一份新的為期五年的合約,並給了他合計1.5億美元的薪酬。

根據周四午盤的價格,這總共1000萬股股票的價值為1.32億美元。如果股價繼續上漲,那麼它的價值還會增加。如果黑莓股價達到30美元,那麼程守宗還能夠獲得額外的尚未對外披露具體數額的現金獎勵。(該公司稱,這個數額將會在5月份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予以披露。)

⑸ 黑莓將要被誰收購

黑莓公司謀求轉變的消息,成為熱點。因為在發布公告前,黑莓公司選擇暫停股票交易,放大了這一消息的影響力。 隨即,黑莓公司宣布,已成為特別委員會,探索公司戰略選項。《華爾街日報》做了四項分析,認為成立合資公司、出售部分硬體資產,這兩項選擇的可能性較高,整體出售的可能性中等,而私有化的可能性偏低。 在我個人看來,不太可能有任何私募基金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接盤。私募基金的唯一依託,是脫離產業和公司的資金條件,而接盤的基本條件:1.良好的未來前瞻;2.更好的潛在買主。這兩項均不成立。 出售部分硬體,也並非易事,因為黑莓手機此前就是代工模式,由Lcoteq、Celestica兩家公司代工,並且銷量走低的很厲害。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更小,如果一家資金雄厚的公司,選擇通過合資公司來幫助黑莓,而不是收購的話,那麼獲益最大的是黑莓,而風險最大的則是這家合資公司,所以《華爾街日報》舉例的IBM或者亞馬遜,都不太可能選擇這一方式。 前有摩托羅拉作為參考,因此,最有可能選擇的方式,仍然是被收購。 關鍵是,誰將是買主?收購黑莓:需要符合幾個條件 1、足夠的資金。目前黑莓市值為53億美元左右,如果收購包括溢價將接近60億美元。 2、應當有較為明顯的互補優勢,至少應當能夠幫助到黑莓,或者幫助到自己。 3、不曾有過類似的商業行為,因為重復性的收購不僅無法挽救黑莓,更容易傷及自身。 4、能夠通過加拿大政府的審核,乃至取得美國政府的同意。因為黑莓有大量的客戶,都在這兩個國家的政府之中,最佳代言人便是美國總統奧巴馬。 至於華為則是完全不可能。僅政府審核一項,就足以將華為打道回府。並且,讓華為終端公司現在掏50億美元來,不僅是要了華為終端自己的命,也是要了整個華為集團的命了。一家沒有上市的民營公司,是無法在資本市場募得資金的,除非跟銀行或者財團貸款。這樣的動作,華為沒有做過,也不會考慮。 至於聯想,雖然曾經對IBM的PC業務上演過蛇吞象,但隨後一波三折的整合過程,讓聯想集團心有餘悸。其次,聯想自身的PC+戰略正在實施中,成敗尚未定論,不會輕易引入干擾要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聯想的現金儲備只有30多億美元,雖然此前聯想曾放下豪言壯語,可以展開任何規模的收購,但可以是可以,會不會花60億美元去購買黑莓,可能性基本為零。 至於一些分析機構提出的微軟,可能性也相對較小。目前的微軟已非當年之勢,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沒有必要在同一個智能手機市場領域,手握兩個大錘。 如果我們只看智能手機市場上,黑莓的主要競爭對手,在視野之內的公司,無疑包括:蘋果、諾基亞、三星。當然,我們也可以將LG、華為、中興通訊,乃至HTC放入其中。 但如果我們從操作系統陣營來看,似乎黑莓的競爭對手更為明顯:微軟、谷歌(微博)、蘋果。只有這三家公司了。 遵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很容易找到私募基金之外,能夠收購黑莓公司的那一方。 最有可能的買家 有一家公司,不做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卻不斷起訴谷歌,從2010年開始,就針對Android領域的專利權問題,將谷歌起訴至法庭,並索要超過60億美元的賠償(漫天要價是一回事,坐地還錢是另一回事)。並且這一爭端至今未解。難得的是,這一起訴,微軟明確表態支持該公司跟谷歌索要高額專利費。 第二,這家公司過去不曾做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但對智能手機的發展,一直保持很強關注,公司董事長兼CEO也是喬布斯的好友。這位CEO跟喬布斯的關系好到,曾經和喬布斯一家多次共同出行,在喬布斯活著的時候,或許因為顧忌喬布斯的能力、或者因為怕傷及友誼,也或者因為此前並非真的想要進入智能手機行業,所以一直未曾出手。但如今,當黑莓公司的價值落至60億美元以內,並且尚未衰敗至不可挽救之時,很有可能該人將會出手。 第三,對於該公司而言,現金儲備完全不是問題。並且,在2010年,該公司就曾斥資74億美元,收購過另外一家以軟體為核心、軟硬體一體的公司。而目前,該公司的現金儲備超過200億美元。 第四,該公司的產品和業務,曾和黑莓公司智能手機進行過深度整合。並且,該公司一度考慮收購黑莓,或者Palm。後來Palm被惠普公司收購。便是在今年,同樣傳聞該公司考慮收購黑莓。 第五,該公司領導人行事總是出人意表,和喬布斯雖有風格不同,但同樣個性十足,並駕齊驅。 第六,該公司收購黑莓,不僅符合前文提出的黑莓收購者應當具備的四個條件,更能通過軟硬體整合,擴大自身優勢,同時打擊其主要競爭對手。此外,這家公司近期和微軟,已經在既有業務上化敵為友,以便在雲計算領域,面對他們共同的競爭對手:IBM、谷歌。 第七,更重要的,收購黑莓,將直接可以幫助黑莓和這家公司自身,更深度的和行業應用、行業客戶結合,提高競爭力。

⑹ 黑莓手機用什麼炒股軟體最好

最好是不僅可以看盤還能委託交易的!謝謝! 大智慧 同花順 可以進行交易! 用券商提供的手機交易軟體即可

⑺ 黑莓的相關新聞

進入中國
歐美市場在售的第一商務智能手機——黑莓已在2010年6月18日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消費者可以在國內購買到行貨「黑莓」了。蘇寧作為中國家電連鎖的獨銷渠道,已在北京、上海等22個城市開設了體驗店,對黑莓進行重點銷售。
黑莓從前些年開始和國內運營商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不過中國電信等定製的黑莓機均面向政企集團客戶,而非個人用戶。在國內市場上,個人用戶使用的黑莓手機,仍以水貨為主。
在中國家電連鎖渠道由蘇寧獨銷。首批上市的兩款機型分別為黑莓8310和8910,其中,8310定價3680元,8910定價4880元。2010年6月有兩款黑莓旗艦機型在蘇寧各大門店開始接受預訂。
中國IT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全球各大IT品牌商都在努力提高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印度《經濟時報》引述政府內部文件報道,黑莓生產商RIM已同意向印度的國家安全部門,提供用來截取黑莓手機企業電郵的加密密碼,在15天內讓印度當局完全取閱黑莓用戶電郵,並會在6至8個月內,允許當局監察用戶的聊天簡訊。RIM會就有關方案向印度政府提交更多細節。
RIM在印度的分公司和印度電訊局發言人,均未對報道作出回應。在此之前,阿聯酋和沙特曾向黑莓施壓,以國家安全為理由,要求讓它們截取黑莓手機的電郵和上網通訊內容,被批評為限制言論自由。RIM表示,不能向阿聯酋讓步,而阿聯酋表示,將會封殺黑莓手機在境內收發電郵和簡訊及上網功能。
BlackBerry 推出Torch 9810、Torch 9860 及 Bold 9900
BlackBerry 在2011年8月6日推出全新的 Torch 與 Bold 系列手機 – Torch 9810、Torch 9850 / 9860 及 Bold 9900 / 9930。三款手機均使用 1.2GHz 處理器、具備 768MB RAM 及最重要的 OS 7。RIM 表示全新的系統在網頁載入速度上較以往快 40%,與 OS5 比較更是翻了一倍,更支持 Liquid Graphics 專用圖形技術,利用專門的圖形處理器提供流暢、靈敏的影像效果。
黑莓手機遭遇中斷事件,這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嚴重的服務中斷事件,嚴重影響其聲譽,公司股價也因此接連下挫。自2011年10月10日起,歐洲、中東和非洲的黑莓用戶無法收發簡訊和電郵以及上網瀏覽。到2011年10月12日,服務中斷范圍已擴大到加拿大、美國和拉美。
公司方面說,公司基礎設施的某核心開關出現故障,備用開關失靈,造成系統混亂,數據大量積壓,導致上述問題。公司創始人和聯席首席執行官邁克·拉扎里季斯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黑莓手機全球范圍的所有服務都已恢復正常。
黑莓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也不斷地被競爭對手蘋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系統手機蠶食。數據顯示,蘋果2011年最後3個月出售了3700萬部iPhone,超過黑莓過去3個季度的出貨量總和。在截至2011年3月3日的財季內,RIM的黑莓手機出貨量僅為1110萬部。而且RIM在2012年6月份宣布要從近16500名員工當中裁掉5000個工作崗位,這也就意味著RIM裁掉了大約30%的員工.
黑莓滑出500強
繼2011年穀歌停止向黑莓手機用戶提供Gmail(免費網路郵件服務)後,如今又遭《財富》500強公司棄用。自2011年以來,黑莓手機在全球市場所在份額不斷下滑,黑莓手機的製造商RIM公司股價也大幅下挫。RIM盡管一直在努力進軍消費市場,但是卻受困於高昂的成本支出。
RIM在智能手機領域無法爭先,其2010年推出的平板電腦PlayBook銷量也是停滯不前,RIM股價讓投資者心灰意冷。2011年,RIM股價下跌幅度超過75%,市值蒸發了300億美元。而應用開發者依舊不願為黑莓和PlayBook開發應用。
手機排名
英國知名媒體《Stuff》評選的全球10佳智能手機排行榜,黑莓Bold9900榜上有名,排名第十。
改名
北京時間2013年1月30日晚間消息,RIM CEO托斯騰·海因斯宣布將把公司名稱由「RIM」改為「黑莓」(BlackBerry),以進一步凸顯品牌。
黑莓啟動重組:全球裁員40%
加拿大時間2013年9月20日,黑莓宣布運營重組計劃要點,全球范圍裁減4500個職位,這約占黑莓全球員工總數的40%。黑莓公司計劃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將運營成本削減一半,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裁員後的黑莓,將在全球保留約7000人的全職員工隊伍。
這是黑莓公司兩年多來的第三次大裁員,前兩次分別是2011年7月黑莓裁員2000人,2012年6月黑莓裁員5000人。黑莓公司首席執行長表示,運營重組的決定是「艱難的」,但對於改善黑莓在日益成熟和競爭更趨激烈的智能手機行業內的地位、推動公司扭虧為盈是「必要的」。
黑莓BB10新機曝光
在2012年5月的黑莓開發者大會上,RIM展示了一款採用Blackberry 10(BB10)操作系統的黑莓原型機,強勁的配置讓它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如今,一款代號為Dev Alpha B黑莓BB10新機現身國外網站,其外觀與先前的原型機不大相同。從國外媒體曝光的機身正面諜照來看,這款代號為Dev Alpha B的黑莓新機機身線條硬朗,與諾基亞N9
十分相似,在它的機身正面擁有一塊大觸摸屏,來自國外媒體的消息顯示,它的屏幕尺寸為4.2英寸,屏幕解析度則為1280×768像素,和先前的黑莓BB10原型機一樣。同時,Dev Alpha B還搭載了ARM Cortex-A9構架的雙核處理器,擁有1GB RAM和16GB機身內存,並採用全新的BlackBerry10操作系統,整體配置顯然十分出色。另外,來自國外媒體的消息顯示,這款手機將會在2012年9月底的黑莓開發者大會上推出。
黑莓q10於2013年4月上市
黑莓於2013年2月1日在紐約舉行發布會,推出了全新的黑莓10操作系統。海因斯在發布會結束後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黑莓Q10的上市時間將取決於測試結果,但無論如何,這款產品應該會在全觸屏黑莓Z10智能手機之後上市。
黑莓於2013年2月1日推出了一款全新設計的操作系統和相關硬體,希望讓用戶重新開始擁抱其平台。這家加拿大公司曾經是智能手機市場霸主,但隨著蘋果和谷歌日益受消費者歡迎,它迅速喪失了主導地位。
黑莓在發布會上詳細討論了黑莓Z10的市場前景,但並未提供有關黑莓Q10的太多細節。但業內人士認為,這款產品應該會最受企業用戶的追捧。由於黑莓Q10連續跳票,黑莓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及其扭轉業務下滑頹勢的努力,都將受到不利影響。
黑莓Z10將於2013年2月初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上市,但登陸美國的時間可能會推遲至3月份。黑莓表示,Verizon、AT&T、Sprint和T-Mobile等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都將經銷黑莓Z10,合約價約為200美元,裸機零售價則為599美元。英國用戶從當地時間1月31日開始,就可以購買黑莓Z10。
黑莓同意公司股票出售 以實現私有化
黑莓公司於美國東部時間2013年9月23日下午在美國股市交易中停牌,並聲稱,黑莓公司已經與其最大股東加拿大費爾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牽頭的投資財團達成收購協議並簽署意向書,後者將以每股9美元價格收購黑莓,該交易總價值或將達到47億美元。
2013年9月24日,加拿大黑莓公司宣布將接受一個財團以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收購,並稱,實施這一財團計劃將利於黑莓私有化。黑莓表示,公司董事會贊成這項計劃。一旦審查評核完成,這筆交易案有望在2013年11月4日前宣布。
高管離職
北京時間2013年8月8日,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三位即將離職的黑莓高管分別是:企業信息技術業務副總裁道格·科扎克(Doug Kozak)、全球製造與供應鏈高級副總裁卡爾明·阿拉比亞(Carmine Arabia)以及服務業務副總裁格雷米·惠廷頓(Graeme Whittington)。
收購意向
2013年9月24日,黑莓宣布已經與Fairfax Financial 聯合體簽訂出售意向書。FairfaxFinancial 聯合體將以每股9 美元的價格收購黑莓。FairfaxFinancial 是黑莓持股最多的股東,持有大約10% 的黑莓股份
月前,Fairfax的老闆普瑞姆·魏特薩在黑莓宣布尋找收購者的同時放棄了黑莓的董事會席位。當時業內邊有人推測,這是普瑞姆·魏特薩在為出價收購黑莓做准備。
普瑞姆·魏特薩於 2012 年一月加入黑莓董事會,當時黑莓正值多事之秋,兩位創始人放棄了聯合CEO 的職位,黑莓現任CEO Thorsten Heins 剛剛接手,魏特薩作為極有聲譽的投資人,他的加入令人歡欣鼓舞。
長期以來,魏特薩都對黑莓的長期前景充滿自信,認為黑莓的價值被低估。
在黑莓宣布與魏特薩先生的Fairfax 達成收購意向之後,黑莓股價從每股8.2 美元左右暴漲到8.8 美元左右。上周五,美東時間下午3點黑莓股票盤中停牌,發布了業績預警,於當日3點35分復牌後暴跌20%以上,周五收跌17%。
黑莓放棄出售計劃
2013年11月4日黑莓宣布,該公司已經放棄了作價出售的計劃,而是將向主要股東楓信金融控股(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發售1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
黑莓同時還宣布,該公司將罷黜現任首席執行官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由程守宗(John Chen)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
程守宗曾任Sybase首席執行官,他將在過渡時期負責黑莓的「戰略方向、戰略關系和組織目標」。
由於面臨著難以與規模更大的對手展開競爭的困境,黑莓此前在9月份同意了一項初步協議,將以47億美元的價格將自身出售給楓信金融控股。但是,楓信金融控股未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來進行這項交易。
周一的盤前交易中,截止北京時間21:55,黑莓的股票下跌1.44美元,至6.33美元,跌幅為過18.53%。
黑莓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上一財季營收暴降45%,並因旗艦智能手機產生的庫存支出而導致凈虧損達到9.65億美元。黑莓當時還宣布,將在全球裁員4500人,旨在通過削減支出來恢復盈利。
據ABI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季,黑莓全球智能手機份額跌至1.5%。這家曾占據智能手機市場半壁江山的公司近年來在蘋果和三星等巨頭的進攻中節節敗退。
拜訪白宮等客戶
北京時間3月8日午間消息,黑莓(9.91, -0.13, -1.29%)CEO程守宗已經與美國白宮接觸,確保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其他工作人員繼續使用黑莓手機。
程守宗本周在接受彭博電視台采訪時表示:「作為客戶拜訪的一部分,我已從IT的角度向白宮進行了簡要說明。這僅僅只是與客戶溝通,他們也向我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黑莓的復甦計劃
重新贏得客戶支持是程守宗推動黑莓復甦的計劃的一部分。自他出任黑莓CEO以來,黑莓股價已上漲53%。此前,黑莓股價曾較2008年的歷史最高點下跌超過90%。程守宗表示,他的其他優先任務還包括發展即時通訊服務,以及推動伺服器部門的重新增長。
程守宗表示,黑莓以往有一些重要優點,其中也包括被前任CEO索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棄用的公司名稱RIM。他表示,他個人更喜歡RIM的公司名,不過已決定的事情將無法改變。
通過與富士康合作,程守宗也在嘗試解決黑莓的庫存問題。即價格不到200美元的黑莓Z3,將於今年4月在印尼開售,而黑莓Q20「Classic」將於9月至10月開售。
提出起訴
2014年1月4日,黑莓對由真人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主持人瑞安·西克萊斯特(Ryan Seacrest)聯合創立的一家公司提出起訴,這家公司提供一種可用於蘋果(540.98, -12.15, -2.20%)公司iPhone 5智能手機某些機型的物理鍵盤。這種鍵盤使用了類似於黑莓手機的按鍵,因此侵犯了該公司的設計專利。
獲美國政府認證
2014年8月7日,黑莓公司的Android和iOS設備管理服務獲得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DISA)關鍵的信息安全認證。

⑻ 吉姆·貝爾斯利:"黑"了黑莓

「革命尚未成功,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備,也許我們今天的成績有一天將化為灰燼,被瞬間抹去。」 這是黑莓創始人、前聯合首席執行官吉姆·貝爾斯利(Jim Balsillie)在2001年說過的一句話,不料一語成讖,當時激勵員工的話,如今變為了尷尬的現實。

黑莓創始人、前聯合首席執行官吉姆·貝爾斯利

根據IDC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黑莓手機出貨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1.7%,全球市場份額已經跌落至可憐的3.7%,而谷歌的安卓系統手機則占據了近80%的大半江山。截止8月15日,黑莓股價僅為區區11美元,與其鼎盛時期(2007年9月)的236美元相去甚遠。本周一(8月12日),黑莓對外宣布稱,公司已組建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來探索各種戰略性選擇,包括作價出售或是與其他公司組建合資企業等。這個信號清晰地向外界表明:黑莓,這個前iPhone時代的智能手機領導者,目前已經深陷泥淖。

而貝爾斯利,這位曾經親手將黑莓拉扯大,和另一位創始人邁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共同締造了黑莓輝煌歲月的「養父」,自去年辭去黑莓CEO及董事會職務後,似乎早已看淡黑莓的衰落。今年2月,他將手上268萬股黑莓股票全部清倉拋售。回望黑莓的興衰史,幾乎處處潛藏著貝爾斯利的身影,這不禁讓人唏噓: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締造黑莓輝煌歲月

少年時期的貝爾斯利是那種人人羨慕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頂尖,而且還是籃球、冰球場上的運動健將。除此之外,其商業頭腦在那時就已展露無遺。7歲時,他挨家挨戶地賣賀卡;10歲時,組織夏令營,帶領學生團隊承包粉刷生意。貝爾斯利曾發誓一定要拿到哈佛的MBA學位,願望實現後,他進入了一家名為Sutherland Schultz的公司任副總裁。這些經歷,為貝爾斯利壯大黑莓寫下了腳注。

1992年,Sutherland Schultz被出售,貝爾斯利加盟RIM(黑莓最初的公司名,2013年1月RIM與黑莓品牌合並。為方便表述,下文統一採用「黑莓」)與拉扎里迪斯並肩作戰,並給公司帶去一個大禮包——自掏腰包投資25萬美元。那時候,黑莓還只是一家只有14名員工的小公司。

黑莓兩位前聯合CEO:邁克·拉扎里迪斯和吉姆·貝爾斯利

加入黑莓後,「商業精」貝爾斯利與「技術控」拉扎里迪斯這一對「最佳搭檔」共同致力於黑莓的業務和技術創新。 他們敏銳地嗅覺到市場的變化,將黑莓的業務焦點從單向傳播的尋呼機轉移到雙向尋呼的手持設備,並制定出了以無線電子郵件為核心的產品路徑。1999年,第一款雙向尋呼的移動設備黑莓850正式誕生,市場的熱捧讓黑莓當年的銷售額暴增80%,達到8500萬美元。

但讓黑莓真正名聲大噪的,仍要歸功於它在「9·11」事件中的出色表現。作為當時唯一及時傳遞了災難現場信息的通信工具,黑莓在美國掀起了一股購買狂潮。 在時代背景的推波助瀾以及貝爾斯利的強勢領導下,黑莓成功打入眾多企業和政府內部,在高級白領和企業人士之間享譽盛名。2007年,黑莓用戶達到1000萬,成為加拿大最賺錢的公司。那一年,黑莓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股價狂飆到驚人的每股236美元的歷史最高位。

「RIM正如我們的生命,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一直渴望的、夢想的、努力嘗試去做的。」對於黑莓,貝爾斯利曾經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和為之奮斗的動力。看著這個他一路培養起來的「孩子」的出色表現,貝爾斯利自然是滿心歡喜與驕傲。

固步自封的黑莓

然而,在競爭激烈和變換莫測的商海里,從來沒有永遠的贏家。過度盲目的自信蒙蔽了貝爾斯利原本犀利和富有遠見的商業眼光。2007年1月, 蘋果公司發布移動終端的傳奇iPhone,正式展露了自己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野心,本該嗅到火葯味道的黑莓公司高管們卻不為所動,「蘋果公司以及iPhone就好像進入了一個早已經充滿競爭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消費者們已經有很多選擇了,要說蘋果公司給黑莓帶來了什麼挑戰,我覺得是誇大其詞。」面對蘋果的來勢洶洶,貝爾斯利完全不屑一顧。他甚至在這段緊要的競爭階段「分了心」。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出了名的「冰球迷」貝爾斯利三次尋求購買一支冰球隊卻屢屢泡湯。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博士埃里克·傑克遜(Eric Jackson)看來,假如在這段期間里,貝爾斯利沒將大多精力放在冰球運動上,或者他會注意到黑莓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至此,一直以來被稱為「全球最具有創新意識的電信產品開發商」逐漸變得固步自封起來 。「iPhone是在給消費者出難題,想想看,你怎麼在觸屏上輸入密碼呢?比登天還難,因為你根本就看不見你輸入的是什麼。」彼時,貝爾斯利還在為自家的Qwerty鍵盤而洋洋得意。而搭檔拉扎里迪斯也堅信:「移動產品最終的趨勢還是回歸按鍵」。

諷刺的是,近兩年之後,面對勢不可擋的觸屏大浪潮,黑莓終於幡然醒悟,在2008年11月發布了首款觸屏手機Storm。作為後來者,貝爾斯利深諳直接在歐美市場與蘋果正面交戰並不明智,他聰明地將目標瞄準了拉美和亞洲市場,並在數月之內讓黑莓手機在印尼市場份額極速上升。然而,讓其料想不到的是,這時半路殺出來了一批亞洲低價智能手機廠商,硬生生地截了黑莓的財路。

黑莓Storm,作為黑莓智能手機的轉型之作,並沒有像它名字一樣在業界掀起狂風暴雨。盡管貝爾斯利等高管不斷藉助媒體等渠道對其進行極力推廣,但仍沒能撼動當時iPhone不斷攀升的銷量。據統計,Storm第一年銷量達到100萬部,但較之iPhone上市3個月就賣出100萬部的卓越戰績,不免相形見絀。

科技巨頭的隕落

貝爾斯利和拉扎里迪斯的這次判斷失誤,讓黑莓從智能手機的浪潮之巔跌落。此後,該公司股價一路狂瀉,並在智能手機市場的表現中時常慢人一步。黑莓的創新基因,終究沒能一直延續。 2011年春天,糟糕的業績讓黑莓被迫全球裁員10%。雪上加霜的是,同年10月,黑莓基礎設施發生故障,致使數百萬黑莓用戶連續3天遭遇斷網故障。不久後,黑莓公司宣布將眾人期盼的黑莓10推遲至2012年底發布,消費者開始對其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2012年,黑莓股價跌至15美元,部分投資者強烈要求更換公司領軍人物。迫於壓力,去年1月,被批評「無作為」的貝爾斯利和拉扎里迪斯黯然辭去了公司聯合CEO的職位。同年3月,由於和新上任的CEO托斯頓·海因斯在戰略意見上不合,貝爾斯利索性退出董事會,不再參與黑莓的決策工作。自今年年初拋售掉黑莓股份後,貝爾斯利基本上已和黑莓撇清了關系。如今,他的工作是為一些風投公司和創業公司提供商業咨詢服務,空閑時還能打打冰球。

而黑莓,這個曾經讓貝爾斯利成名和引以為傲的「孩子」,卻陷入了掛牌出售、大股東紛紛辭職的悲涼境地。 黑莓現任CEO海因斯希望通過尋求私有化,以期扭轉公司命運。目前,業界都在猜測誰會是「收養」黑莓的買主。《華爾街日報》認為,微軟、三星和聯想都有可能購買黑莓。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黑莓此前的大股東Fairfax 金融控股公司、專注於科技投資的銀湖基金公司以及一些加拿大養老基金都有可能將其私有化。

看著黑莓一路衰退,「退隱」之後的貝爾斯利還會為他曾經心愛的「孩子」而焦心嗎?「我從不流連於過去,因為一切事物都在它特有的位置與時間點上。一切還在繼續,我們必須接受所有接踵而來的境況。」貝爾斯利的這句話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能解釋他此刻對於黑莓的態度。

文|黃燕儀 陳立開

本文已刊載於《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微信(weixin21cbr) & 21商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