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政治教材中的股票價格(已知銀行利率變化幅度)怎樣計算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率
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預期股息率為3%,當其他條件不變,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2.5%降為2%時
股票價格為:1000×100元 ×3%/2%-1000×100×3%/2.5%=30000元
B. 求高中政治計算題所有的公式。
公式1:紙幣發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①紙幣貶值率: 紙幣發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貨量÷(1-紙幣貶值率) 流通所需要的貨量= 紙幣發行量×(1-紙幣貶值率)
②通貨膨脹率: 紙幣發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貨量×(1+通貨膨脹率) 流通所需要的貨量= 紙幣發行量÷(1+通貨膨脹)
公式2:貨幣發行量(幣值)變化引起商品價格變化方面的計算
①紙幣貶值率: 現期物價水平= 基期物價水平÷(1-紙幣貶值率) 基期物價水平= 現期物價水平×(1-紙幣貶值率)
②通貨膨脹率: 現期物價水平= 基期物價水平×(1+通貨膨脹率)
基期物價水平= 現期物價水平÷(1+通貨膨脹率)
公式3: 使用價值總量(商品數量)=上一年度商品數量×[ 1+本年度勞動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勞動生產率提高幅度(%)]
公式4:
價值量(單位商品價值量)=上一年度商品價值量÷(1+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幅度(%))
價值量(單位商品價值量)=商品的價值總額÷使用價值總量(商品數量) 公式5: 價值總額=單位商品價值量×商品數量
價格總額=單位商品價格量×商品數量
單位商品價格=價格總額÷商品數量
注①.使用價值:一般是計算商品的總件數。與勞動生產率呈正比關系。假設原來生產x件,當勞動生產率提高50%時,現在每天生產的使用價值(商品數量)=X*(1+50%)
②.價值:一般是單位商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率呈反比關系,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假設原來M商品價值為x元/件,現在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則M商品的價值=x/(1+50%)
③. 交換價值:由於價值與交換價值大小相等,因此計算交換價值,就是變相計算價值,因此,只要計算出價值,也就計算出交換價值。
④. 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由價值決定,價格的大小與價值大小成正比,與貨幣價值成反比。價格=單位商品價值/單位貨幣價值。
⑤. 價值總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總額=使用價值量(商品總件數)×單位商品價值量
⑥.價格總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總額=使用價值量(商品總件數)×單位商品價格 公
式6: 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量*商品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次數) 註: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限度,若過量發行則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居民購買力下降,引發通貨膨脹。
公式7:貨幣貶值幅度=多發行的貨幣量/實際發行的貨幣量
公式8::物價上漲幅度=多發行的貨幣量/實際所需的貨幣量
公式9::多發行的貨幣量=實際發行的貨幣量-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
公式:10:計算股票價格
1.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存款利息率
2.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率*股票票面額/銀行存款利息率
3. 預期股息=單股股票發行價(股票票面額)*預期收益率
公式11:計算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按勞分配收入、勞動收入
①勞動收入包括:按勞分配所得、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
②按勞分配所得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資、獎金、崗位津貼等。按勞分配的前提是在公有制范圍內。
③按生產要素分配:
含義:是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種類: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
④非勞動收入則包括:利息收入、紅利、風險收入、租金(財產收入) 、社會保障收入等。
⑤財產性收入: 一般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 不動產(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
公式12:計算利息、匯率 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註:匯率與幣值的變化表 公式13:計算恩格爾系數、基尼系數 恩格爾系數=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消費總支出*% :
C. 關於高中政治里股票的計算題
股票價格等於股息/銀行利率=25*0.1/0.05=50元*200=10000元,
當金融危機影響銀行利率下降,25*0.1/0.025*200=20000元,所以升值10000
D. 政治題:股票價格計算
股票價格=股票票面額×預期股息率/銀行存款利率
1000×10×2.5%/2%=12500
E.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計算題公式
我以前回答過的:
高中常用政治計算公式:
1通貨膨脹後的貨幣值(商品價格)=原貨幣 價值(商品原價格)/(1十通脹率)
2通貨緊縮後貨幣值=原貨幣價值/(l十緊 縮率) 3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量x價格水平
4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 流通速度
5社會生產率提高後的商品價值量=原商 品的價值量/(l十提高的勞動生產率)
6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後的商品價值量= 原商品價值量/(l一降低的勞動生產率)
7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家庭或個人 消費支出總額x100% 8存款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9每股股票價格=(預期股息率x股票面額)/銀行利率
10利潤=總收入一成本
F. 想請朋友們整理一下高中政治計算題的有關公式 最好附帶相關題目作為論證
高考「經濟生活」的計算問題分類解析度和啟示
縱觀近幾年,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文科綜合性的全國性的體積,和全國高考當地報紙的政治學問題一般涉及到計算問題,審查的學生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各個方面,掌握的材料基本能力,應該說這是一個命題趨勢,教師和學生要特別注意。讓我們來看看今年的高考計算題的政治紀律。
(A)計算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資金量(紙幣發行量)或紙幣購買力
例1:如果全社會商品銷售總額的現金支付年為500億美元,而平均價格水平為8元,在今年的5倍,平均營業額的貨幣。那麼,貨幣發行量今年億元。如果今年的1.6萬億元票據,實際發行時的美元等值這項事業。
A. 8000 0.5通貨膨脹B. 4000 0.25購買力,以減少
C. 160002紙幣的升值D. 20003購買力
[已解決]根據實際流通的金額所需的公式:流通實際需要的貨幣=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項目出售x商品的價格水平)/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我們可以看到,這所需要的資金量在未來幾年中循環:(5000×8)/ 5 = 8000(元),而實際的票據1.6萬億元,2倍的金額實際需要,今年會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通貨膨脹,購買力一美元相當於一萬六分之八千的= 0.5(元)。
(B)關於貨幣的升值(貶值)或解除的匯率計算問題
例2:在國際外匯市場上,2007年7月,日元美元到100美元,在2008年1月= 14,000日元,日元的匯率100 = $ 0.909的比例。這表示()
①②美元下跌日元升值升值的日元對美元的匯率下降③④美元兌日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A]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個標題溫和:100元= 14,000日元,摺合成:¥100 =0.714美元,這說明是:2008年1月至2007年7月,這100天更多的美元,以換取美元,這意味著,在日元升值,美元貶值,日元兌美元的匯率上升,降低匯率的美元兌日元。
例3:(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天津卷26)天津「泥人張」彩塑形神畢業的肖,栩栩如生,被稱為民間藝術的奇葩,是由中國和外國的人的喜愛。如果商品出口價格人民幣上漲5%,其他條??件不變,以美元計價,美元的商品()
A.玫瑰B.漲幅超過5%的下降小於5%C. D. 5%或以上的跌幅小於5%
[A]本題主要考查匯率的相關知識。美元,中國的人民幣匯率上升意味著相同數量的人民幣兌換更多的美元,出口價格表示人民幣升值5%,在其他條件的情況下保持不變,如果表達他們的美元價格上漲了5%以上。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B或者是這樣的:超過Y的數目,(1元人民幣比美元可以表示為X:Y =(1 +5%)X:(1 + 5%)Y美元貶值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的X數量的5%)X人民幣匯率美元以上的數量(1 +5%)Y,即美元,人民幣升值5%增加意味著增加超過5%的美元。
例4:(全國高考文科綜合重慶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為$ 10 /賣出了100萬美元的商品,商品的生產成本14元/件。假設資產負債表日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7元,公司利潤為人民幣()
一個1400萬元,5600萬元,7000萬元e9800
[A]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外匯匯率,企業的經濟效益。首先,合並後的交流知識計算出每種商品的價格為人民幣10元×7 = 70,其次是企業的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公式為70×100萬= 70萬,最後減去成本就是利潤70,000,000 -14×1000000 = 56000000。
(3)關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計算
例5:(全國高考海南政治問題2)假設一個國家產生M個商品企業B兩組。一個企業的生產,2007年為10萬元,生產的產品6小時,B企業生產的80000每件商品的生產時間為10小時。 2008年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2008年()
A.5小時B.7小時C.7.5小時D.8
[A]本題主要考查的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理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創建某種勞動時間的價值在使用中,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從標題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號B兩公司都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的商品,需要在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008年單位需要的商品測繪生產的單位,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的勞動時間。首先要計算在2008年的M商品和10×(1 +20%)+ 8 = 20 000 B兩個企業的生產。並計算出2008年兩家企業在生產的所有商品6÷(1 +20%)×12萬+10 8000000 = 1.4萬小時花費的總時間。最後可以計算出2008 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140萬÷20萬= 7小時。
(D)的幅度值計算
例6:(補充問題)的生產也是一個茶杯,一個3小時的勞動費時,B 2個小時的勞動耗費時間,和C 1小時費時的勞動,他們三人產生了一杯價值量()
A.同樣大B.較大的比B和B比C
,B比甲比B C. C D.無法比較A,B,C
(E)計算的恩格爾系數
例7:(2008年廣東卷9)一個省和B省城鎮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5.3%和36.1%,分別,這表明()
A.從收入水平,城鎮居民略高於城鎮居民的B
B.從收入水平,B城鎮居民略高於一個城市的居民
C.從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稍微高於城鎮居民的B
D.略高於一個城鎮居民的標准來看,B城鎮居民的生活
[A]恩格爾系數是常用的國際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地位,更貧困的生活,恩格爾系數越大,反之,恩格爾系數越小。
例8:(補充問題)2006年在上海,家庭消費支出構成情況:交通,通訊,教育,衛生,33.4%,服裝和家庭用品的佔14.0%,食品佔37.2%,15.4%;。全市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是多少?
(F)的商品和勞動生產率的計算值
例9:國家(2007年)假設生產一個商品社會勞動時間為2小時,40元的價值。如果生產者的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為一小時,商品在4小時內生產總值在使用交換價值和單位價值的幅度,商品的生產是()
A. 2 80 2 40 40 B. 20 C. 80 D. 416040
[A]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商品的價值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了解商品的價值,個別勞動時間的關系,涉及的總容積的總交換價值的價值使用的整體意識和價值。四個小時後可以解決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步,先找到勞動生產率所產生的貨物總數增加。看到根據問題的含義,在4小時內,在4 A產生的數量的商品的生產者,即使用價值的總量為4。第二步確定的四種產品的總價值,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大小,標題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不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沒有改變,因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40美元,總額的4×40 = 160元的價值。第三步,確定了總的交換價值。 160元的商品的總價值,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由於160美元的商品的的總交換價值的。
例10:(高考文科綜合全國卷Ι)的M商品的單位承擔,某國在2007年,該國貨幣的價值15元。如果2008年生產的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了50%,而國家的貨幣價值下降20%(貶值20%),在其他條件的情況下保持不變,值的單位M在2008年貨幣(商品)
A. 12元B. 12.5元C. 18元D.18.75元
[A]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一個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的商品,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的單位價值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總價值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的時間以及社會勞動生產率,貨幣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小是成反比的水平。這個問題的有機結合數學知識和政治經濟學的知識。非常混亂。這是更困難的多選擇高考,今年的候選人。要回答以下兩種不同的方法。方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50%,單位價值的商品15÷(1 +50%)= 10(元)。二,貨幣貶值了20%,這意味著相同數量的貨幣,只有80%的原有購買力,使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20%(貶值20%),2008年的情況下,其他條件不變,單位M值的商品貨幣:10÷(1-20%)= 12.5。方法二:利用數學方法來計算,假設2007年全國單位時間內產生X項目,價格是15美元。由於生產的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增加了50%,然後在該國能夠在單位時間內產生(1 +50%)x項中,假定每個M Y $的商品價格。因為到達之前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總價值創造同樣的勞動,所以15X =(1 +50%)XY:Y = 10(元),社會勞動生產率,貨幣貶值,M商品的價格單位的國家的一個(貶值)20%,由於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10美元,的實際采購功率1美元,2008年是相當於只有$ 0.8在2007年,注意,簡單地可以不是在這個時間這是一個10元的基礎上增加了20%。假設之前的貶值,商品價格只相當於一個單位的M 10到N元的折舊,那麼的比例關系可以看出,等式前後的比例相等)來計算1:0.8 = N:10(註:N = 1.25(元)。
例11:(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北京卷)2006年,價值1美元的商品。 2007年,在商品生產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其他的事情都是平等的,貨物的價值()
A.0.80元0.75元B. C.0.85元D.1.25元
[A]這個稱號就全國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得多。本題考查的總價值商品的單位價值,及其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1視為一個單位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到25%的商品數量,總價值仍然是$ 1,$ 1單位商品的價值÷(1 +25 %)= 0.80元。
例12:(大學預科四川卷)假設該國2007年生產M 1億單位的商品價格為10元,總的M值的商品,總價格為10十億人民幣的商品。 2008年的數量增加了10%M商品生產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0%,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工人,總價值的商品,總價格2008年的M,分別為()
A. 100億美元和110十億B. 110億元及110元億美元
C. 110十億和$ 121十億D. 121億及1.21億美元
[A]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價格與價值關系的總價值之間的關系。如果2007 M商品的總價值10億元人民幣的作為一個單位的商品價值的大小,其他的事情都是平等的,在工人的數量在2008年增加了10%,增加的M商品的使用價值10%的價值在使用中的+10%,總金額2008 M商品的總價值為10億美元*(1 +10%)= 110億美元。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總價值的M商品保持不變,但在M商品的數量增加10%,也就是現在的數目1 10%。 110億元作為一個整體的1個單位的商品價格,商品價格的M共11億×(1 +10%)= 121億元+10%的單位。 M = 10億×(1 +10%)= 110億美元的貨物總價值在2008年價格總= 100 *(1 +10%)×(1 +10%)= 121萬。
例13:(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寧夏卷)2007年生產月一億美元,100億美元,總價值在一個國家的商品。如果工人在M?商品生產在2008年增長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其他條??件不變,2008年M(商品的總價值)
A。11億元B. 12億元C. 13億元D. 132億元人民幣
(七)利息存款(債券),銀行的利潤計算問題
例14:一個居民2萬元存放在銀行的存款期限為1年,年利率為2.25%,到期扣除利息稅(稅率為5%),可以得到利息()。
A,20360 B,427.5 C,360 D,450
[A]回答這個問題,根據公式:稅後利息=本金×利率×(1 - 利息率)= 20000×2.25%×(1-5%)= 427.5(元)。
例15:商業銀行的存款在2007年,2000萬元和1500萬元貸款,銀行一年期存款和貸款利率分別為3%和8%,,其中包括各種費用50萬元。請問該銀行2000年的利潤是多少呢?
(八)計算的分配問題
例16:員工工作中的外商投資企業,年薪為50000元;利用課余時間兼職的民營企業,年薪20000元,購買的股票,最終的年的股票紅利10000元,出租房屋,每年收入20000元。本年度的工作人員的勞動收入。
10萬元B 900萬元,80000元d
[A]鍵來回答這個問題是要把握「勞動收入」,實現了支付勞動收入。問題的年薪是勞動收入,這是5 +2 = 7(萬元)。股息收入和出租房屋收入的非勞動收入,不合題意。
例17:一個公有制企業職工劉國慶每月工資為800元,200元的獎金,投入1元股的年度分紅為2400元,同時劉國慶以技術入股,每年的分紅12000元。劉國慶街有門面,600元每月追求租金。將按勞分配的國慶每月收入是多少?生產要素的分配收入是多少呢?
(9)有關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問題
例18:如果一個員工的每月工資為6000元,那麼一個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A 300元B,440元,475元D 600
系列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元的部分
5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部分
10
3
2000-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註: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後的余額)
[已解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第一個全月的雇員的應課稅收入6000元 - 2000 = 4000(元)的計算;其次,根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表段獲得計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500×5%= 25(元),1500×10%=(150美元),2000×15%=(300美元),$ 475(25 +150 +300 =)。
(X)對股票價格的計算問題
例19:A股市場流通盤20億股,股票的市場價格時,預期股息0.4美元到20美元。如果銀行利率提高1倍,預期股息0.6元,股票的市場價格()
20元,15元B,30 D,40
[已解決]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三個步驟:首先,很明顯的股票價格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率;其次,銀行利率,銀行利率是根據公式計算=預期股息/股價= 0.4 / 20 = 2%;同樣,根據公式計算的股票價格,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率= 0.6 /(2%+2%)= 15(元)。
入學考試更加註重教材的基礎知識,通過分析計算問題的高考研究,可以看出,這是企業的生命多年來高考制度的政治問題,更穩定的方面;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更加突出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檢驗和測試學生的學科基本理論的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究的綜合運用和調動知識的能力,這是高考最簡單的和創新的理念。一種趨勢,在高考的政治紀律的問題,以計算的形式問題,長期貫徹我們的注意。
在高考政治計算問題的出現是為了檢查學生的理解和使用的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我們奉行強調這方面在平時的學習或復習,強化培訓的審查。
G. 高中政治計算題用哪些公式
1.勞動生產率
原產品產量a,價格b,生產率提高x%後,產量a(1+x%),價格b/(1+x%)
2.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率=多投入的貨幣量/流通中貨幣總量)
貶值x%後,1/(1-x%)單位貨幣購買力相當於以前1單位貨幣購買力
3.貨幣升值
升值x%後,1/(1+x%)單位貨幣購買力相當於以前1單位貨幣購買力
4.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率=多投入的貨幣量/實際需要的貨幣量)
通貨膨脹率x%後,1·(1+x%)單位貨幣購買力相當於以前1單位貨幣購買力
5.A兌B匯率下跌x%=A匯率下跌x%,A貨幣貶值
原1A=aB, A匯率下跌x%後,1A=a(1-x%)B
6.股票價格=預期股息/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