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股票市場現狀
這個問題給人留下的回答空間挺大的,簡單的給你介紹一下咱們國家的股票市場。
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我國股票市場已形成了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特色道路,規模不斷擴大,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投資者積極性不斷提高,制度性建設日趨完善。但股票市場在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較為明顯。 2007 年股票市場看似迎來了發展契機,股權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 2008 年隨後進入蟄伏期,股市發展陷入困境。
一、當前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一)股市功能導向存在誤差,股市和宏觀經濟之間缺乏聯系
1 、投資能力較弱,存在投機行為過度現象
目前股票市場參與者在進行投資時,往往不會考慮長期價值投資,市場上短線投資行為較普遍,主要體現在股票換手率較高,與西方國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國股票換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投機行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現動盪的直接原因之一,滬深股指從 2003 年開始反復漲停,上證指數在 2007 年創下了歷史最高的 6124.04 點,隨即開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點 1664.93 點。至 2008 年 12 月,上證指數較長時期在 2000 點左右徘徊。股市參與者對股市的預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關系,而是主要看參與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
2 、融資者融資能力不強,融資手段不多
相比而言,國內股市融資能力普遍不強。據統計,僅 2005 年我國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籌資額就達 206.5 億美元,為滬深兩市 2003 年、 2004 年首發募資總額 800 多億元人民幣的約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來,國內上市公司融資水平更是急劇下降。從 2008 年新股發行情況來看,新股從價格到數量都沒有達到預期籌資的目的,甚至從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發行變得較為困難。而且,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手段不多,除了從銀行貸款和直接獲取發行資格而獲得直接融資以外,沒有更多其他的融資手段,這進一步加劇了融資能力的弱化。
3 、資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觀經濟缺乏必要的聯系
由於股權結構形式單一並缺乏流動性、上市公司產業分布不盡合理等因素,導致股市資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時,二級市場交易量和規模起伏過大,突出表現在一些 ST 股票雖然經營業績不盡如人意,但市盈率卻非常高,甚至達到 60 — 100 倍。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股市與宏觀經濟的發展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我國股市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功能卻未能充分體現,股票市場的資源被各種人為和非人為的因素消耗殆盡,股市和宏觀實體經濟出現了脫節現象。
4 、股市功能缺乏財富效應,居民財產轉移渠道存在風險
雖然 2007 年我國股市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但也未能解決股市總體回報率較低的趨勢。 2008 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財富較大幅度縮水。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性收入,這固然鼓勵了居民積極參與股市的發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財富增值的持久能力。
(二)股市結構存在缺陷,股市持續發展缺乏必要的支持
1 、「政策市」阻礙了股市發展的有效性
目前股市的結構性缺陷主要表現為股市的發展目標需要隨政府的發展思路而不斷變化。這種反復波動的狀況不僅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還會打擊股市參與者的積極性,往往會造成兩種後果,一是股市發展出現過度繁榮,進而產生大量的股市泡沫,一旦這種泡沫被擠壓,股市便會迅速萎縮;二是股市發展持續低迷時,股市價值被低估,對投資者吸引力降低,股市將在很長的時期內難以走上正常的發展軌道。
2 、「企業圈錢」行為未得到有效控制,私利行為妨害了股市的公正性上市公司通過包裝、公關實現上市,是目前股市結構中存在的最大痼疾。由於地方政府的利益,上市公司成為一方政府獲得稅收利益的主要保證,這一點對欠發達地區來說尤為重要。以這種標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質量不高等問題,上市不以盈利多少為准繩,而是以利益為出發點,企業圈錢行為嚴重,各種虛假行為、不誠信行為成為股票市場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國沒有對這些行為進行嚴厲的制裁。近年來,企業圈錢行為被屢屢曝光,從上世紀 90 年代的銀廣夏、瓊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國美事件,企業利用上市之便謀取私利的行為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
3 、機構投資者坐莊行為加劇了股市的混亂局面
國外經驗表明,對機構投資者進行有效管理會減少股市的震盪。而我國由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機構投資者常常利用資金優勢對股市進行操縱。以基金公司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迅速培育和壯大,股市投資資金已轉變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機構的投資動向直接引導著市場走勢。由於我國目前價值欠缺的基本模式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機構投資者奉行的以(本欄目策劃、編輯:曹敏)價值來定盈利的思想難以行得通。因此,機構投資者往往會採取操縱信息、操縱交易等手段來獲取高額回報,更有甚者,還會與企業相互串通,通過獲得內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戶的經濟利益。
(三)股市內部環境惡化,制度缺失現象嚴重
我國股票市場內部環境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建設目標導向存在誤區,造成股票市場環境惡化。追溯到股市初期的建立過程,可以發現我國成立股票市場是為解決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一種權宜之計,這種定位造成股市發展要服務於國有企業改革。因此,那些質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為了股市主體,為了扶持這些國有企業,股市的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均受到了嚴重損害。二是股權分置造成股市參與者利益嚴重不均衡,股市長期偏離正常價值。由於存在流通股東和非流通股東,股市參與者的風險和收益存在嚴重不對等的局面,集中表現在同股不同利現象。同時由於流通股所佔比例過大,影響股票價格的真實性。雖然 2005 年已經開始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但目前來看,大小非的減持力度和價值定位都未能達到預想的結果,同時,減持過程中也存在著損害公眾投資者利益的現象。三是退市制度不健全,風險制度欠缺,股市環境難於凈化。業績較差的上市公司實現退市有利於凈化股票市場的環境,但我國目前還難以實現這一目標,主要原因在於沒有相應的退市制度作為企業可以退市的依據。從我國退市制度的現狀來看,退市標准和程序在《公司法》、《證券法》、退市辦法、上市規則中都有所規定,但存在不科學、不統一、相互矛盾等問題。同時,我國股市風險制度不完善,缺乏應有的風險防範措施。從我國股市設計的總體思路來看,風險制度被忽視是其中的主要問題,體現在風險防範措施較為缺乏、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等方面。
(四)外部環境治理效率低下,股市持續健康發展難以得到保障
我國股市外部環境效率低下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滯後,執行力度有待提高。即使我國一直以來大力改革了很多的法律制度來保護股票市場發展,但總體來看,實施的時機仍較為滯後,而且沒有實施配套措施,效果並不明顯。二是信用制度尚未健全,參與者利益受侵害現象嚴重。近兩年中小股東的利益一再被提及,主要是中小股東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大股東總是利用自身的資金和信息優勢來謀取暴利。由於我國沒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企業信用等級和監管實施辦法,因此,為大股東利用自身優勢來侵害中小股東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機。三是行政干預過多,股市難以形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機制。股市建立以來,我國政府反復救市、不停托市,都為股票市場的自我發展和自我調節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政府這種行為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使市場喪失了優勝劣汰的自我發展、自我調節功能。
二、改善我國股票市場現狀的相關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股市投融資功能,強化收入分配功能,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完善投融資功能應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優先安排有優質資源的企業上市。為使市場回歸到應有的穩定狀態,應適當召回部分在海外運作較為出色的公司,帶動投資者長期投資的信心,減少市場投機行為。同時,階段性的改進配額制,對那些確屬需要國家扶持的行業和地區仍保持適當的配額制,而對於純屬地方政府希望通過上市來謀取利益的地區應予以取消配額。強化收入分配功能,首先要發展多層次的市場體系,通過市場的多樣性來降低居民收入風險;其次要建立公正、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減少居民在信息不對稱過程中做出的不理智行為,並有效防止操縱市場行為。市場的核心功能還是資源的合理配置,為此應建立和規范股票定價制度和發行制度,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行為。
(二)優化股票市場結構,加強監管,杜絕市場上違法行為的發生
首先,摒棄當前政府的托市行為,盡量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適當界定政策與市場的邊界,消除政府越位、錯位、缺位現象。市場的問題交由市場解決,但當市場失靈時,政府應果斷採取措施應對。其次,加大對違規公司和機構投資者的懲戒力度,增加其違規成本。對多次違規的上市公司,除給予一定罰金外還應按情節嚴重程度訴諸於司法處理。最後,強化政府監管的獨立性,減少政府因為利益重疊而削弱其公正性的根源,使政府在公共管理中處於超然獨立的位置。為實現獨立性,應建立相應的法律措施,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三)完善市場目標,推進市場改革
首先,改進股市建設目標。真正使原有為國有企業解困的目標轉變為為優質企業服務、為國家宏觀經濟服務的目標上來。其次,推進股權分置改革平穩運行。從股權分置改革的目標看,股權分置改革有利於實現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使大股東更加關注公司業績,中小股東也可以採用間接方式來實現自身權利。同時必須根據股市發展態勢來決定是否提高股市的對價水平,以確保投資者和國家利益不受損失。第三,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為了保障上市公司質量,減少那些效益較差、盈利能力較差的公司佔用股票市場資源。同時,加強股市應對風險的能力,建立行業風險評估制度、金融工具風險評估制度等。
(四)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體系,保證外部環境良好運行
首先,進一步建立健全股票市場相關法律制度,加大執法力度。因為好的法律制度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相關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制度、社會中介機構相關制度和政府監管等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評價機制。主要是市場參與者信用評級制度、信用檔案制度等。最後,進一步規范政府職能,將政府的主要職能限定在宏觀層面上,主要負責法規、法律的建設和股市建立的總體思路和方針。
㈡ 根據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式分析我國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勢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
(2)近幾年股票宏觀經濟分析擴展閱讀:
2013年影響股市表現因素分析:
我國經濟將在2013年實現溫和復甦,各項經濟指標將逐步好轉。與2012年每個季度經濟增速均低於年初預期相比,2013年每個季度實際增速有望不斷超出年初預期,預計全年GDP增速將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仍不會有起色,但內需的增長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鐵、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增無減,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㈢ 分析我國股票市場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股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高級組織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化大生產越發達,對社會資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夠充分發揮,股票市場也就越發達。因此,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決定股市的基本走勢。
具體來說,宏觀經濟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決定和影響股票市場。
一是與宏觀經濟走勢息息相關的貨幣供應狀況影響股市。當宏觀經濟運行良好時貨幣供應適度寬松,股市資金相對寬裕,股市需求就會增加,交投隨之活躍,股價就呈上升態勢。二是股票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經濟效益直接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制約。當宏觀經濟狀況良好時,社會投資、消費、出口需求旺盛,企業銷售增加,效益上升,公司價值提高,其股價必然上漲;三是在宏觀經濟向好情況下,經濟景氣上升,就業面擴大,員工收入增加,對金融資產需求也會相應增加;投資者人數增多,股市人氣興旺,就會呈現強勢特徵。四是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向好,市場需求旺盛,外來投資就會增加,其中一部分外來資金將通過各種形式介入股市,參與投資。這也就是說,宏觀經濟運行良好,股市絕不可能長期低迷;宏觀經濟不佳,股市也絕不可能持續上漲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同樣如此。
㈣ 舉例說明近5年宏觀經濟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競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5]。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有以下幾點: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以增加企業收入,從而提升股票價格。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政府采購會增加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價格。居民收入增加,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增強,提升股票價格。政府直接投資增加,比如投資能源、基礎設施、住宅等,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股票價格。
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形式,財政補貼會提高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的價格。緊縮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上述情況相反。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復雜,投資人要結合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作出投資決策。
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貨幣政策5年來對股市的影響):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較低的股市長時間上升,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過高的股市長時間下跌。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從上表分析可知,松動的貨幣政策一般能引發牛市,如06-07年的大牛市,上證指數直沖歷史最高6124點;相反,從緊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往往導致股市表現不佳,持續向下調整。由此可見,貨幣政策與股市有極大的相關性。
㈤ 如何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2016年中國股市走勢
很明顯,2015年的經濟走勢是下行的,對於2016年,我的判斷是將會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6年內能不能真探到這個底不好說,如果探到底了,後面幾年就是逐步復甦了,如果還探不到,那真有點不敢想像。先聲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發布的數據,不是外媒或研究機構的數據,因為這樣數據口徑容易統一,比較好說明問題,如果一會拿匯豐數據一會拿路透社數據,數據之間根本沒法做比較,而且光憑官方自己發布的數據就可以表現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有多差了,如果你覺得官方數據是美化過的,那麼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先回顧一下2015年整體經濟形勢:這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報告,報告里先把2015年的經濟情況總結了一下,裡面有些用詞耐人尋味:報告中對於2015年經濟的總體評價是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徵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後面又具體說了2015年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簡單總結下:有利因素:1、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勢頭強勁3、消費增長穩定,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4、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不利因素:1、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持續回落2、加工貿易出口和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明顯下降3、一些產業結構落後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特別是東北三省、山西等情況極不樂觀4、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報告里的這些話,大家可以細細品讀,想想文字背後的意思和代表的實際經濟情況,比如總體特徵里的「穩」、「緩」、「進」、「憂」這四個字到底哪個是實際主角?比如,第三產業比重增大和消費逐漸成為主引擎是因為確實增強了還是因為製造業和出口下降的太快了?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的地區和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的地區到底哪個大?各位必須要有2016年經濟比2015年還差的心理准備,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切身體會,接觸的金融和實體經濟從業人士都感到明年經濟能探到底就算不錯,根本不敢奢望明年就好轉,第二,在看看官方報告怎麼說,央行前些日子發布了《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裡面對今明兩年GDP的預測是,「2015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9%,2016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8%」,2016年比2015年還低0.1%,別小瞧差的這0.1%,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速度問題,實際形勢會有多嚴峻可想而知。今年的狀況,首先官方經濟數據顯示的就是一片低迷,程度超出預期,最差的就是外貿,進出口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今年的增長目標在幾個月之前就可以判定肯定達不到了,甚至在7月股災那幾天,統計局的外貿數據都是分開放出的,先放的是感官上不那麼糟糕的指標。從微觀角度講,實體經濟今年倒閉潮、跑路潮比去年還嚴重,貿易和製造型企業都有大量倒閉,而且有中小企業風險向大型企業蔓延的趨勢。2016年為什麼還要糟呢?首先,外部環境就比較差而且不確定性高第一、IMF今年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從年初的3.8%下調到目前的3.1%,這是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最低的增速。第二、全球貿易增長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經濟增長,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率多年來第一次低於全球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率: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率2015年為1.4%,發達國家貿易增長率3.05%。第三、美國已經開始加息,將導致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對於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也是負面影響。全球經濟除了美國呈現出復甦外,歐洲、日本全在泥潭裡,新興市場國家更危險,比如金磚四國里的巴西和俄羅斯甚至有可能出現政治危機,中國在這倆國家都有不少投資,弄不好就是坑,錢又都打水漂。其次,國內經濟自身困難重重,像鋼鐵、汽車、有色這些行業都不是一年兩年能好起來的,關鍵是產能嚴重過剩,而需求正走在下滑的拐點,比如今年我國鋼材消費量20年來首次下降,而且預測以後會越來越低,像武鋼剛剛要裁員一萬人,甚至黃奇帆都提出了要國家規定房地產建築用鋼增加一倍的想法來挽救過剩產能。而所謂的新興產業,也在由熱轉冷,比如互聯網行業融資今年就是拐點,上半年還是投資人追著創業者給錢,下半年反過來就都不投了。官方對於明年國內的經濟形勢也認為難言樂觀,發改委報告中認為「三駕馬車」的表現將更加糟糕。首先看第一駕馬車:投資,報告認為,明年投資增速將下降至9%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下降1.5個百分點,約拉低投資增速0.5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可能降至零增長,原因包括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等資金源連續多月負增長,資金來源結構難以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負增長,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未全面恢復;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明年增速可能回落2%。這一方面是資金來源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則因為新預演算法和地方司法、紀委體系改革強化了對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制衡約束,短期內抑制地方投融資擴張。再看第二駕馬車:消費,受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減速、受失業顯性化、熱點消費(汽車)減速等因素的影響,2016年國內消費可能進入個位數增長。這無疑將削弱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至於第三駕馬車:出口,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微弱復甦、新興市場增速有所回升,使得出口可能略高於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的出口比2014年是超預期下滑的。從官方報告都可以看出來,目前國內經濟形勢應當說是非常嚴峻的,由於信息不對稱,有些問題的嚴重性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Winteriscoming……我們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安排應對之策。
㈥ 收集近兩年我國股市行情的資料,試分析股價指數與宏觀經濟因素的關系
股票價格指數是指股價指數,是反映二級市場股票價格變動一般水平的指標。股價指數事投資者把握市場行情和進行投資分析,決策的基本依據,也是證券管理部門對股市進行監管的重要指標,還可以作為套期保值的工具。股價指數有很多類,不僅不同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指數不同,同一證券交易所也可能編有不同的股價指數。按指數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定基指數和股票指數,按指數基期確定的方法可以分為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按代表范圍來分可以分為行業指數和綜合指數,按截止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年度指數,季度指數和月指數。
而影響股價的宏觀經濟因素筆者認為大致有宏觀經濟走勢,貨幣供應量,利率變動.
一、宏觀經濟走勢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宏觀經濟走勢是影響證券市場大盤走勢的最基本因素。證券市場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宏觀經濟的大環境中發展,同時又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說,股市的運行與宏觀的經濟運行應當是一致的,經濟的周期決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周期的變動。經濟周期包括衰退、危機、復甦和繁榮四個階段,一般來說,在經濟衰退時期,股價指數會逐漸下跌;到經濟危機時期,股價指數跌至最低點;當經濟復甦開始時,股價指數又會逐步上升;到經濟繁榮時,股價指數則上漲至最高點。
宏觀經濟走勢影響股價變動,但宏觀經濟走勢與股市趨勢的變動周期不是完全同步的。2010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686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比2009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2010年上證指數跌幅為-1.05%,一正一負,宏觀經濟走勢與證券市場走勢看上去形同陌路,相互背離,讓投資者感到困惑。實際上,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股票市場,都存在著各自周期性變化的特徵。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場長期升勢與長期跌勢更替出現不斷循環反復的過程,即牛市與熊市不斷更替的現象。
以上海證券市場為例對中國的股市周期進行分析。2009年之後我國股市將進入相對幼稚階段也將隨經濟周期同步進入牛市。同期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狀況為:2010年三季度,在全球經濟復甦減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呈現明顯趨穩跡象:GDP同比增速趨緩,經濟主體信心回升,工業生產增長較快,消費繼續平穩較快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民間投資趨於活躍,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貿易順差回升。同時,最終消費價格持續走高,貨幣增長較快,信貸投放較多。相比二季度,市場對實體經濟增長過快下滑的擔憂減退,但仍需對物價的上升壓力保持警惕。經濟周期是根本,經濟從衰退、蕭條、復甦到高漲的周期性變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周期性轉換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但這並不代表兩個周期是完全同步的。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股市的波動也存在著自身特有的規律,在實際運行中,股市周期反映經濟周期有著獨特的特點,從而造成了股市周期與經濟周期不同步,甚至背離的現象。
二、貨幣供應量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是呈正相關關系,即貨幣供應量增大使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貨幣供應量縮小則使股票價格下跌。2009年三季度,針對中國2009年「非正常宏觀環境」下的信貸需求,我們做了一系列數學模型,試圖預測2009年四季度、2010年中國「正常宏觀環境」下的信貸需求。值得欣慰的是,隨後的宏觀經濟發展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中國經濟在四萬億元刺激計劃和外需強勁復甦下,2010年上半年很快走出了低谷、甚至迎來了再次收縮信貸的宏觀調控。
應用數學模型的結果,如果2010年全年GDP增速為11%,央行加息27bp或54bp,2010年全年中國經濟的新增信貸需求是7.3萬億元,上半年的新增貸款需求為4.5萬億元。實際情況是,央行並沒有加息、名義GDP增速和通貨膨脹率都高於模型的預測參數,因此2010年實體經濟新增貸款規模需求至少為5萬億元,甚至更多;而央行公布的上半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中長期貸款新增僅4.02萬億元。而上證指數跌破2400點。
原本是強相關的兩項指標,增幅的變化卻出現了背離現象。這說明證券市場與貨幣市場沒有完全打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出現了故障。
所謂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是指一定的貨幣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會經濟生活的某些變化,最終實現預期的貨幣政策目標。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有凱恩斯學派和貨幣學派。凱恩斯學派的主要思路:通過貨幣供給的增減影響利率,利率的變化通過資本邊際效益的影響使投資以乘數方式增減,而投資的增減會進而影響總支出和總收入。凱恩斯學派傳導機制理論的特點是對利率這一中介指標特別重視。貨幣學派認為,利率在貨幣傳導機制中不起重要作用,更強調貨幣供應量在整個傳導機制上的直接效果,主要思路:貨幣供給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支出,變化了的支出影響投資或者說導致資產結構調整,資產結構的調整又反映在實際產出和價格的變動上。
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是呈正相關關系,但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政府一般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同期,企業經理和投資者不能明確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難預料將來盈利水平,他們無法判斷與物價有關的設備、原材料、工資等成本的上漲情況,從而引起企業利潤的不穩定,對證券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通過傷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反映出來的。就消費者而言,持續的通貨緊縮使消費者對物價的預期值下降,而更多地持幣待購,推遲購買;就投資者而言,通貨緊縮將使目前的投資在將來投產後,產品價格比現在的價格還低,並且投資者預期未來工資下降,成本降低,這些會促使投資者更加謹慎,或者推遲原有的投資計劃。消費和投資的下降減少了總需求,使物價繼續下降,從而使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進一步又大大影響了投資者對證券市場走勢的信心。
三、利率變動對股市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利率變動與股價變動成反相關關系。凡是股票市場的參與者,大都知道「利率上漲,股市下跌;利率下跌,股市上漲」這個說法。但在實踐中,不管是從宏觀來看,還是從微觀來看,這個說法似乎也不是那麼靈驗。利率變動,主要從三個方面影響股票市場;第一,利率變動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進而影響市場參與者購買股票時所願意支付的價格;第二,利率變動會改變替代性金融資產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股票與債券之間的關系;第三,很多股票是以融資的方式進行交易,利率變動導致融資成本的變動,進而影響市場參與者購買股票的意願和能力。從短期來看,利率變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基本上無法預測;從長期來,大致上還是符合「利率上漲,股市下跌;利率下跌,股市上漲」這個原則。金融市場有「三步一跌」的說法,意思是說,利率在第三次上漲過後,股市就開始長期下跌了。利率是一國央行重要的貨幣政策之一,其變動代表著高層審慎的考慮,因此,央行在推出一個利率變動方向後,以後的變動繼續沿此方向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央行在降低利率幾個月後,又上調了利率,幾個月後又降低了利率,那麼國民和市場會失去信心,他們會認為央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2010年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0年1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增強支農資金實力,支持春耕備耕,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受存款准備金今日起上調影響,兩市早盤低開,銀行、券商等金融板塊全線走低。午後市場繼續維持早盤的震盪蓄勢態勢,地產股有所活躍;受消息面刺激,世博概念、迪斯尼板塊等題材股也因利好刺激紛紛走強。臨近尾盤兩市雙雙翻紅,然後展開窄幅震盪盤整態勢,滬指再度站上10日線。 2010年5月2日受上調存款准備金政策影響,滬指大幅低開49點,盤中一度逼近2800點,兩市下跌個股近7成,盤面上,醫葯板塊逆勢上揚,黃金、智能電網和通信類股逆勢小幅走高。地產板塊重挫近4.6%,其中萬科大跌4.49%。銀行中板塊跌幅近2%,期貨類股拋壓沉重,西藏、IT等板塊弱於大勢。2010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決定。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受加息影響,滬深兩市股指紛紛大幅低開,隨後指數在銀行、保險股等權重股帶領下快速沖高並逐步翻紅,上證綜指重新回到3000點上方。午盤指數沖高回落,上證綜指圍繞3000點窄幅震盪。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於3003.95點,上漲0.07%;深證成指報收於13130.0點,上漲1.23%。兩市合計成交4508億元,與上一交易日相比明顯放大。。一般來說,當利率偏高時,資金多流入銀行享受較高的利息收入,致使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相對減少,高利率使得股票融資利率上升,提高股市操作成本,促使股市交易趨於衰弱。此外高利率不但使得股票上市公司營運成本增加,而且由於隨著高利率而來的收縮信用措施,亦使得上市公司資金調度的難度及成本提高,因此影響股價下跌。所以利率亦是影響股價的一個重要因素。
㈦ 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股票的行業 國家相關政策,市場目前的階段 利率情況 貨幣供應面
㈧ 如何進行股票宏觀經濟面分析
多了解一些國家經濟形勢、國家的經濟政策、國際金融環境
㈨ 開灤股份近三年股票走勢開灤股份近5年財務分析開灤股份的股票申購價
受到宏觀經濟復甦的影響,順周期板塊的股票具有大幅度的漲幅,鋼鐵、煤炭、金屬礦業等資源股票是重點。借著今天這個機會就來給大家來介紹一下煤炭行業裡面最優質的企業--開灤股份。
在開始分析開灤股份前,我整理好的煤炭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煤炭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開灤股份主要業務包括煤炭開采、原煤洗選加工、煉焦及煤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洗精煤、焦炭以及甲醇、純苯等化工產品。開灤著眼於構建"以煤為基、以焦為輔、以化為主"的產業格局,形成了煤炭、煤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大產業鏈條。
下面來說下這個公司的優勢之處。
優勢一、優質的肥煤資源
開灤股份的唐山區域煤炭資源地處開平煤田東南翼,其中井田面積佔有71.48 平方公里,時間上屬於距今2~3 億年前的石炭二疊紀成煤,這種成煤變質程度很高,可以稱作為肥煤類煤種了,是我國煤炭資源的稀缺品種。而且開灤唐山區域礦井的煤炭品種分類都屬於低灰、中高揮發分、特高發熱量、特強粘結性的優質肥煤,是享譽國內外的名優煤種。
同時,開灤利用投資蓋森煤田的方式,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煤炭資源儲備。
優勢二、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經營優勢
開灤股份經過多年經營,已經擁有了完備的從煤炭開采、煤炭洗選到焦炭以及煤化工產品加工的產業鏈。
對於兩家分公司生產的肥煤,為公司下游的煤化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開灤煤化工產業有了自己的規模,接下來的目標是發展煤化工產業鏈,實現產業的有效擴張。
開灤選用方法為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方法,以自身的資源優勢為基礎,往下游再延伸至焦炭,向精細化工產品方向發展,優化資源的利用率,產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優勢三、煤化工園區規模化循環經濟優勢
在煤化工產業發展上,開灤股份進行園區化開發,形成了具有開灤特色的煤化工產業集群和規模優勢。
煤化工產業煉焦肥煤由公司自給,而焦爐煤氣還將用來生產甲醇,粗焦油、粗苯兩種原料用來深加工,焦油加工產品得到的洗油會用於焦爐氣洗苯,甲醇項目的馳放氣可以用來制氫,然後所生產的氫氣用於苯加氫精製,干熄焦回收焦炭顯熱的目的是用來產生蒸汽及發電。
通過園區內各項目的有序銜接,從而加速了循環經濟發展鏈條的形成,實現對資源配置的優化,降低運行成本,達到了園區多聯產的目的,有助於降低行業周期性風險。
由於篇幅有很多的限制,關於開灤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做了整理,就在這篇研報當中,各位不妨點擊查看一下:【深度研報】開灤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近年來,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不斷加大對淘汰落後產能的工作力度,且行業整合重組也在大肆進行中,從而提高了煤炭和焦化行業集中度,市場供需關系不斷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國家安全檢查和環保治理的政策逐漸變得更加嚴格,行業生產標准也要高於以前,優化生產經營環境動態。目前煤炭行業在宏觀經濟復甦、市場需求旺盛等原因的影響下,產品價格比之前更高了,行業盈利能力也更強了。
所以,在我的觀點里開灤股份公司作為煤炭行業的排頭兵,在行業變革階段有可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潛力。由於不能及時對文章內容進行更新,想要對開灤股份未來行情有進一步了解的話,詳情請點擊鏈接,裡面會有專業的投顧為你診股,看下開灤股份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開灤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㈩ 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推薦幾只股票(近期的)
您好
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我比較看好的是高科技股票,因為這是中國股市的最大經濟亮點,高科技龍頭股我最看好的是中天科技(600522)因為這支股票的未來價值很高,作為理財師,我個人比較推薦這支股票,當然我們機構具體的操作我不能在這里說,敬請原諒,如果還不明白的話,可以繼續問我,真誠回答希望採納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