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佳兆業物業股票分析

佳兆業物業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3-02-22 02:07:14

⑴ 佳兆業10大股東

高捷投資有限公司、_晴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誠義豪泰投資管理公司、泓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正投資有限公司、大昌投資有限公司、大豐投資有限公司、富德資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
1、佳兆業集團是中國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旗下擁有二十多家集團及專業公司。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緊抓消費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契機,布局多元業務領域。逐漸打造成為涵蓋綜合開發、城市更新、健康醫療、旅遊產業、文體科技、物業管理、航海運輸、商業運營、餐飲管理、酒店運營、科技產業、深足俱樂部、國際教育、供應鏈管理等超20個產業和細分領域的大型企業航母。
2、佳兆業集團始終站在城市綜合產業運營者的高度,以「專業、創新、價值、責任」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遠見全球的視野,以矢志不移的創新精神,從集約智能、綠色低碳、品質服務等多重角度關注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價值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富有創造力和敬業精神的專業團隊是佳兆業寶貴的財富,團隊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凝聚力,秉承簡單、高效、謙遜、拼搏的優秀企業文化,為企業的騰飛而持續奮斗。佳兆業不斷使企業管治科學化、技術標准專業化,業務經營高效化,並與合作夥伴攜手共進,既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又兼顧長遠的社會效益,注重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體現人文關懷,努力取得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的平衡點。
3、未來,佳兆業集團將以可持續的高效運營和快速增長的態勢,矢志成為中國領先的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打造佳兆業的百年偉業。以地產為核心產業,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以空間重構、時間軸重構和生命周期三大維度變革,推進居住體系、產業體系、文化體系、智能體系、健康體系等全面創新,縱深布局城市運營全產業鏈,為人民締造幸福生活貢獻力量

⑵ 佳兆業和萬科比較哪個實力大

佳兆業和萬科相比,萬科實力更強,下面從銷售額、員工數和企業排名來說明:

1、銷售額

萬科2020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7041.5億元,佳兆業2020年合約銷售額1068.96億元,萬科是佳兆業的近7倍。

2、員工數

佳兆業集團是中國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員工數超16000人。2019年萬科員工數已經達到77708人,遠超佳兆業。

3、企業排名

根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於2020年9月10日發布的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萬科排名第9位,佳兆業排名第169位。

(2)佳兆業物業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佳兆業的核心優勢:

1、前瞻的戰略布局

憑借前瞻科學的戰略規劃及敏銳的市場洞察,佳兆業的業務布局版圖與國家及地區重要戰略發展區域高度契合,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為企業贏得更多發展先機。同時,佳兆業作為行業最早回歸一二線城市的企業之一,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產品結構,為企業業績的高速穩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2、產業規模及協同

作為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佳兆業旗下擁有超二十個產業,幾乎覆蓋城市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及民生相關的大部分領域。各產業不僅形成上下游生態鏈閉環並獨立運營,相互之間還可產生協同效應。多元戰略,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場波動風險,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能為城市綜合產業運營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及客戶體驗。

3、獨特的專業優勢

佳兆業進入城市更新領域22年,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形成一套成熟的改造模式,目前已擁有規模領先、團隊領先、專業領先的獨特優勢,在業內享有「舊改專家」的美譽。佳兆業在文體領域通過獨特的「四驅運營模式」,破解賽後場館運營世界級難題,成為行業標桿。此外,佳兆業在綜合開發、商業運營、物業管理等方面亦擁有行業領先實力。

4、高效的運營管理

佳兆業集團擁有一套高效、成熟、富有競爭力的運營管理體系。在管理方面,公司以信息化、制度化為支撐,實施多重「標准化」管理;

通過實施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嚴格的計劃督辦和全面的利潤考核機制,實現公司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在運營方面,佳兆業始終堅持「高周轉」策略,憑借成熟、規范、專業的運營體系,實現產品的快速開發。

5、優質的產品服務

「品質是企業的生命線」,「以客戶價值為導向」,佳兆業品質和服務始終以行業最高標准為品質目標,這是佳兆業各大產業領域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事業的基礎。通過精益求精的細節要求、標准化的保障機制,嚴格的控制手段實現優質產品服務。對品質和服務無止境的高標准追求,為佳兆業在行業內贏得大量忠實客戶和廣泛聲譽。

⑶ 佳兆業美好:上半年營收7.4億元,將進一步擴充非住宅業務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8月20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旗下物業公司佳兆業美好集團有限公司(2168.HK)發布2020年業績公告。
作為綜合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之一,佳兆業美好集團主攻高端物業,尤其是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的項目。現主要有四大業務線,包括物業管理服務、交付前及顧問服務、社區增值服務以及智能解決方案服務。
業績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佳兆業美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41億元,同比增加32.7%。其中物業管理服務仍是大頭,帶來收益為人民幣3.65億元;交付前及顧問服務收益為人民幣2.44億元;社區增值服務收益為人民幣0.59億元;智能解決方案服務收益為人民幣0.73億元。
在收入增長支持下,今年上半年佳兆業美好集團毛利為2.5億元,同比增加3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9億元,同比增加31.36%。截至報告期末,佳兆業美好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約4.41億元至11.95億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物業管理服務已覆蓋中國15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44個城市,總在管建築面積達48.8百萬平方米,總物業管理數量為323個,當中包括170個住宅小區及153項非住宅物業。
從公告上看,佳兆業美好集團在管的物業項目目前來自佳兆業集團及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開發的物業。
佳兆業美好集團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投得由佳兆業集團所開發的物業的所有公開招標,並進一步加大對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所開發物業的合作比例。不過從佔比上來看,佳兆業集團開發物業佔比仍為多數。截至2020年6月30日,佳兆業美好在管建築面積中,由佳兆業集團開發的物業佔比53.9%,由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開發的物業佔比46.1%。
從在管物業種類來看,佳兆業美好管理類型包括中至高端住宅社區及非住宅物業,商用物業、寫字樓、表演場地和體育館、政府建築物、公共設施及工業園等業態。其中在管建築面積中,住宅社區佔比74.3%,非住宅物業25.7%。
對於目前佳兆業美好非住宅佔比面積還沒有到三成的情況,佳兆業美好集團財務部總經理易學忠提到,公司在業態布局上一直強調非住宅的擴張,包括並購、業務投標等,會進一步擴充在經濟較發達區域的非住宅業務。
官網顯示,佳兆業美好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佳兆業集團成員企業,前身主要負責集團控股地產業務後勤物業保障服務,於2018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為佳兆業美好的控股股東。今年4月,佳兆業美好發布董事變動公告,佳兆業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郭英成的女兒郭曉亭獲任佳兆業美好執行董事,在此之前,郭英成28歲的兒子郭曉群獲任佳兆業集團執行董事。

⑷ 誰來接盤佳兆業

有市場人士表示,如果哪家公司獲得了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佳兆業剝離了與原大股東的關系,樓盤解禁,並且重新獲得資金,那麼佳兆業的資產相當有價值。這也是各方為何高度關注誰來接盤佳兆業的原因。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佳兆業事件極其復雜,牽涉面廣,融創不會一家單干。據說受利好消息影響,佳兆業多隻離岸債券價格爆漲。除了一些高風險債券基金,其它資金也見勢進入。財經人士分析稱,融創聯合有國資背景的公司全面收購佳兆業的可能性較大。
今日開盤,融創中國股票微漲。

⑸ 佳兆業東方財富

1、佳兆業(01638)股票可以長期持有。
2、佳兆業股票代碼01638,公司緊抓消費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契機,布局多元業務領域。逐漸打造成為涵蓋綜合開發、城市更新、健康醫療、旅遊產業、文化體育、物業管理、航海運輸、商業運營、潮式餐飲、高端餐飲、茶業經營、財富管理、酒店運營、科技產業、公寓辦公、深足俱樂部、國際教育、供應鏈管理等超20個產業和細分領域的大型企業航母。
拓展資料
1、2019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100強第29位、2019中國房企城市更新領先品牌TOP1。2020年3月17日,佳兆業集團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26位。
2、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中國香港,2009年12月在聯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1638.HK)。佳兆業集團總資產超2710億元人民幣。佳兆業業務已覆蓋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主要經濟區域,進駐全國超50個重要城市。
3、佳兆業集團始終站在城市綜合產業運營者的高度,以「專業、創新、價值、責任」為企業核心價值觀,以遠見全球的視野,以矢志不移的創新精神,從集約智能、綠色低碳、品質服務等多重角度關注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價值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4、富有創造力和敬業精神的專業團隊是佳兆業寶貴的財富,團隊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凝聚力,秉承簡單、高效、謙遜、拼搏的優秀企業文化,為企業的騰飛而持續奮斗。佳兆業不斷使企業管治科學化、技術標准專業化,業務經營高效化,並與合作夥伴攜手共進,既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又兼顧長遠的社會效益,注重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體現人文關懷,努力取得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的平衡點。
未來,佳兆業集團將以可持續的高效運營和快速增長的態勢,矢志成為中國領先的大型綜合性投資集團,打造佳兆業的百年偉業。

⑹ 五大開發商被踢出恆生指數

是的,中國恆大、融創中國、世茂集團、兆佳業集團、中國奧園五大知名房企,被港交所剔除出恆生指數。

因持續停牌,2022年7月11日,中國恆大、融創中國、世茂集團、佳兆業集團、中國奧園等5隻地產股,及恆大物業、奧園健康、彩生活等3隻物業股被正式剔除出恆生綜合指數。同時,融創中國還被剔除出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由嗶哩嗶哩取而代之。

恆生指數的影響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公司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於1969年11月24日正式推出,是香港最早的股票市場指數之一。目前,恆生指數成份股主要涉及金融、科技、消費、地產、醫療、能源等十餘個行業。恆生指數成份股總市值一度占港交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90%左右,房地產是其重要分類之一。

恆生指數也是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尤其恆生指數成份股,因對股票市值、交易量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一直被視為港股「優等生名單」。此次被剔除的8隻地產、物業企業,也都曾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

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股標准之一是「以主版及於香港作第一上市地點」,因此恆生指數地產股最初為和黃等香港本土房企。2006年5月,富力地產正式被列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恆生綜合指數系列及恆生流通指數系列成份股,成為首家獲納入該等指數的內地房地產企業。而隨著內地房企不斷赴港上市,內房股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重要力量。

⑺ 港股佳兆業集團股票要停牌多久才能買

焦點財經訊 盼盼 1月30日晚,佳兆業集團發布自願公告表示,目前公司2021年度業績正在進行最後審核,同時集團2022年上半年業績正在進行核數師審閱。目前公司核數師已經開始審核集團2022年度業績。

佳兆業表示,考慮到不可預見的情況,公司將力圖達成所有條件及於2023年3月恢復股份買賣。

據了解,2021年11月,因理財產品逾期為支付,佳兆業流動性危機顯現。同年12月,佳兆業宣布美元債違約。

進入2022年,因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導致佳兆業股份自2022年4月1日上午9時正起於港交所暫停買賣,截至目前已停牌10個月。

2022年6月20日,佳兆業公告,吳建新已辭任公司首席財務官,由羅婷婷接任。


緊接著,佳兆業更換了外部負責年報的審計機構。 其稱,由於疫情對審核程序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尚未能夠與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就雙方接受的時間表達成協定,以就2021年年度業績完成審核。根據董事會建議,致同已辭任公司核數師。同時,董事會宣布,委任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公司新核數師。

而在今年1月10日,佳兆業已披露,核數師正在就2021年年度的業績進行最後審核工作,及就2022年中期業績進行最後審閱工作。公司將於適當時候刊發進一步公告。並表示,公司與財務顧問一直繼續與境外債權人(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發行的美元優先票據的持有人)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對話。亦正在評估集團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以期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與所有境外債權人達成全面解決方案。

⑻ 佳兆業集團怎麼樣

相當厲害!被業內稱為「地產黑馬」的佳兆業集團成立於1999年,200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已在26個城市擁有66個項目,遍及珠三角、長三角、成渝、環渤海、中部地區,產品涵蓋大型住宅物業和綜合商用物業等領域。在剛過去的2011年,佳兆業取得了153億元的合約銷售額,位列全國上市房企15強。

⑼ 佳兆業起死回生,郭英成狡兔三窟

本文來自棱鏡深網,作者:孫春芳 ,標題圖來自東方IC

粵港澳大灣區現在是各家開發商覬覦的掘金地。此前並未在大灣區重倉布局的房企,若進場掘金,得先拜「地頭蛇」佳兆業(01638.HK)的碼頭。

比如陽光城。

2019年5月29日,這家閩系房企和佳兆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各自投資最高45億元成立合資公司,推進在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區域房地產開發領域范圍內的合作。

陽光城之所以選擇佳兆業,是「鑒於佳兆業及其關聯方在粵港澳大灣區及其周邊區域深耕多年,具有良好的當地口碑及相關資源。」

佳兆業是大灣區的知名 「地主」。2019年3月26日的業績發布會上,其宣布持有舊改儲備項目佔地面積(未計入土儲)約3000萬平方米,99%位於大灣區,合計貨值約1.8萬億元。

這個「地主」時來運來,也就是這四五年的事情。

2014年10月,佳兆業董事會主席郭英成涉案避居香港,佳兆業樓盤被當地政府幾乎全部鎖定,頓時失去銷售款來源,繼而爆發債務危機。

融創隨後殺入,計劃並購,不料佳兆業財報造假問題曝光——當時上至佳兆業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員工,很多人離職。

他們覺得佳兆業和郭英成已經沒有起死回生之可能。

奇跡還是發生了: 融創並購未果,郭英成重掌佳兆業。 隨後,佳兆業與地方政府修復關系,跟債權人達成重組協議,財報造假問題找到「替罪羊」。兩年多之後,上市公司在港交所復牌。

2014年那次危機,對郭英成的影響太深,導致他有很強的憂患意識:狡兔必三窟。

因此,郭英成在資本市場頻頻出手,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在內,控制6家上市公司。郭英成跟同鄉好友——富德控股金融老總張峻一樣,通過各種關聯交易入股了一家保險公司——昆侖 健康 ,時移世易,最終因原保監會的嚴厲監管而退出。

問題是, 現在的佳兆業真的安全嗎?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之後,龍光、雅居樂等總部位於廣深兩地的珠三角房企紛紛打出旗號,自稱灣區龍頭。

然而,灣區從規劃制定到最終實現一體化還須時日,目前灣區內房地產體量最大,房價最高,需求最旺的還是廣深兩地,而廣深兩地尤其是深圳土地的最大來源即舊改,得舊改者才能得天下。

在「舊改之王」這個稱號上,無人敢與佳兆業爭搶。

佳兆業2018年財報披露的舊改數據顯示:其持有舊改儲備項目佔地面積(未計入土儲)約3000萬平方米,99%位於大灣區,對應在大灣區共擁有119個舊改項目,包括深圳的81個項目、廣州的12個項目,以及中山的16個項目,合計貨值約1.8萬億元。

郭英成稱深圳舊改項目的毛利率50%左右,廣州40%,惠州、中山此類城市則為26%左右。平均下來,佳兆業舊改項目毛利潤率20%以上。

香港一位投資機構人士表示,佳兆業對毛利率的估計過於樂觀,舊改項目的開發進度並沒那麼快,其貨值也沒有那麼高。但他坦承,即使對上述數據打個折扣,佳兆業的舊改項目和貨值依然遠高於其他廣深房企。

依賴於舊改項目的不斷釋放,佳兆業2018年實現合約銷售額700.6億元,同比增長57%;毛利同比增長25%至111億元,毛利率同比增1.5%至29%;核心凈利潤增長304%至47億元;在手現金229億元,同比上升8%。

一位接近佳兆業的人士表示,房企要想在行業站穩腳跟,在金融機構和融資領域有話語權,必須靠規模說話,佳兆業目標是沖擊1000億甚至2000億元的合約銷售規模。

不過, 佳兆業負債率依然偏高,截止2018年底,其凈負債率從2017年末的300%降至236%。

郭英成解釋稱:佳兆業每個舊改項目開發周期五到六年,這意味著舊改資金沉澱周期過長,「投進去之後全都是負債」。

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反駁,很多舊改項目在實施拆遷補償和開工之前沒有多大投入,即使拆遷補償也是實物補償和貨幣補償兼有,不會佔用企業太多資金,「佳兆業負債高還是 歷史 遺留問題,主要是2014年之前財報涉嫌造假,隱瞞大量債務,這些債務需要慢慢消化。」

時至今日,惠譽、穆迪和標普三大評級機構都給出佳兆業B級評級,然而其海外債的利率依然偏高。

2019年5月23日,佳兆業發行一筆4億美元、利率11.5%的優先票據;此前的4月2日,佳兆業發行一筆3.5億美元、利率11.25%的優先票據。

佳兆業在國內的融資市場同樣打開局面,4月接連發行兩筆4.75億元和6.85億元的ABS。

佳兆業方面回應,未來還會不斷改善融資結構,通過借新的低息債,償還舊的高息債,降低凈負債率和融資成本。

郭英成兩兄弟是潮州普寧人,他們在深圳依靠舊改發家。佳兆業於2009年在香港上市,郭氏家族信託基金透過大昌、大豐、大正三家公司控制佳兆業,持股比例61.35%。

上市之後,佳兆業在深圳的舊改生意越做越大,難免跟長期主管房產事務的地方官員存在「灰色交易」。

2014年10月,相關官員涉案,郭英成避居香港。佳兆業在深圳的4個樓盤隨即被鎖定,銷售回款中斷,債務危機爆發。

危機之下,郭氏兄弟將11.21%的股份轉給生命人壽,後者持股升至29.96%,成為佳兆業單一機構大股東。

隨著佳兆業其他樓盤陸續被鎖定,郭英成的日子更加難過,鼓破萬人捶,海內外的債權人紛紛過來索債。

2015年1月,並購之王融創來了。

融創承諾以每股1.8港元、45.5億港元總代價,購入郭氏兄弟共計49.25%的佳兆業股權,並擬向剩餘股東全面要約收購。

融創在股權交割前設下前置條款:佳兆業債務重組要令融創滿意。

融創和佳兆業、孫宏斌和郭英成一開始就格格不入 ,孫宏斌草莽英雄,風風火火,郭英成則港商做派,低調務實。

「佳兆業公司內部禁煙,高管和員工基本不抽煙。融創人馬進駐之後,雙方團隊在會議室一落座,以老孫為首,一幫融創人馬掏出香煙吞雲吐霧,佳兆業的團隊很不舒服。」接近佳兆業的人士表示,類似的公司文化沖突還有很多。

融創抽查各種財務數據之後,發現佳兆業一大財務黑洞:其債務並不是財報上公布的297億人民幣,而是650億元。

該消息後來曝光,佳兆業指責是融創放出的消息,融創矢口否認。

2015年4月13日,佳兆業公告郭英成重掌董事局。隨後,融創派駐佳兆業的三個高管離職,孫宏斌一怒之下帶人馬離開佳兆業總部,這場收購就此結束。

而郭英成在回歸之前,已經做好自救布局。

2015年4月初,深圳市解除對佳兆業未售房源的鎖定,佳兆業和政府的關系開始修復。9日,生命人壽借給佳兆業13.77億元,這只是公開宣布的數據。在此前後,生命人壽斥資30多億元投資佳兆業股票,還以基金、債券、不動產等方式馳援佳兆業約120多億元。

2015年7月,深圳批准了佳兆業在龍崗區的一個舊改項目,這表明郭英成的個人問題基本過關。

2015年底至2016年年初,佳兆業國內主要債權人——平安、中信和信達與佳兆業達成共識。中信銀行和中信信託向佳兆業輸血300億,平安銀行輸血500億,信達則通過債轉股方式深度介入佳兆業多個舊改項目。

接近佳兆業的人士稱,這些金融機構之所以願幫佳兆業,理由很簡單: 如果佳兆業倒下,債權人利益將嚴重受損;如果讓佳兆業繼續發展,憑借其巨大的舊改土儲,未來利潤可期。

2015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率先在深圳、北京等一線市場發力,房價猛漲。

「有時候我們開玩笑說,當時政府將佳兆業樓盤鎖定,剛好幫它渡過樓市蕭條期,解除鎖定之後,市場復甦,那些樓盤的貨值也就增加了。」深圳當地一位開發商人士表示。

2016年1月,佳兆業與境內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3月,與境外債權人達成協議;12月,財務造假問題找到替罪羊——佳兆業的部分「前雇員」主導財務造假,郭英成不知情亦不認可。

2017年3月,佳兆業股票在聯交所復牌。

佳兆業復牌前後短短兩三年,郭英成已經控制了A股、港股、美股的6家上市公司,並試圖入主一家保險公司。

或許是跟老鄉張峻(生命人壽老闆)過從太密,耳濡目染之下,他學會張峻的操作手法。亦或許是2014年那場危機太過刺激,郭英成心有餘悸,他決定「狡兔三窟」,構築自己的資本和產業版圖。

以郭英成收購明家聯合(現更名為佳雲 科技 ,主業是軟體服務)為例,2017年年9月,佳兆業旗下的佳速網路從明家聯合原實際控制人周建林中受讓21.25%的股權,成為實際控制人。

在此之前,郭英成已通過復雜的關聯公司,潛伏入股這家上市公司。

2016年年底,周建林兩次通過大宗交易合計減持2987.41萬股。隨後三家公司出現在流通股股東榜單:深圳嘉博仕創新 科技 有限公司(簡稱「嘉博仕」)持有1591.90萬股、深圳華盛瑞德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華盛瑞德」)持有754.57萬股;深圳盛達智碩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盛達智碩」)持有641.17萬股。

三家公司合計持股比例約4.7%,接近5%的舉牌紅線。

查詢工商資料可知,嘉博仕、華盛瑞德、盛達智碩的控股股東均系深圳正萊達實業,業界認為正萊達實業是郭英成家族控制的公司。

一位香港投資機構的人士表示, 郭英成在入主明家聯合前,通過三家公司潛伏其中的好處是,在後日出現股權之爭時進可攻退可守,手段可謂高明。

控制明家聯合之後,正萊達實業在郭英成布局險資時再次現身。

2017年2月,原保監會發出問詢函,質疑昆侖 健康 保險的四個股東——深圳宏昌宇、深圳正遠大、泰騰材料和正萊達實業是否屬於郭英成家族。

四家公司回復予以否認,原保監會二次就此問詢。

2017年12月,原保監會公告要求,包括上述4家股東在內的7家股東公司清退昆侖 健康 股權。不過,該公告並未定性上述四家公司是否屬於郭英成家族。

一位深圳房地產人士表示,在原保監會、證監會將險資定性成「妖精」之前,房企涉足金融領域是行業常態,彼時華夏幸福、泰禾等公司都紛紛涉足銀行、保險、基金等領域。監管嚴斥之後,房企又退縮不前。

郭英成想必膽戰心驚,但這場資本局事出有因。

2014年度過危機之後,郭英成飽受資本制約。

接近佳兆業人士表示, 對於信達等金融機構,佳兆業一方面是感激它們幫著渡過危機,另一方面,佳兆業感覺自己是在給它們打工。

作為佳兆業最大的債權人,平安、中信和信達通過債轉股方式,深度介入佳兆業舊改項目。

《棱鏡》獲悉,平安與佳兆業2016年初設立嘉興平佳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下設壹號到陸號6家投資合夥企業,分別對應佳兆業的一些舊改項目,比如嘉興平佳壹號投資合夥企業對應佳兆業位於深圳橫崗的一個大型項目。

信達同樣與佳兆業合作成立多家有限合夥基金,例如工商資料顯示,佳兆業和信達資產聯合成立蕪湖信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該基金對應投資深圳市佳旺基房地產開發公司。

中信銀行和中信信託,曾輸血300億助佳兆業解債務之困。作為交換,中信介入郭英成最大的舊改項目,位於深圳南山區蛇口的東角頭地塊。這塊17萬平方米的寶地,按照目前市場價估算,價值接近千億元。

接近佳兆業人士稱,這塊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深圳市劃撥給深圳航運集團,作為倉儲和碼頭用地,隨後香港達力集團投資數百萬元入股,雙方成立深圳圳華港灣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圳華),達力占股49%,深圳航運占股51%。

2000年之後,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啟動,該地塊價值飆升。達力公司試圖提供3255萬元注冊資本將股權由49%增至80%,並協商收購剩餘20%股份,深圳航運沒有答應。

2013年,郭英成入局,對深圳圳華的兩大股東同時發力,一方面他不斷增持達力集團股份,另一方面他受讓深圳航運集團大股東深圳市港航投資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市鴻利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港航投資佔到深圳航運70%的股權。

佳兆業遭遇危機時,郭英成為解決資金問題,2015年初將達力集團股份悉數拋售,同時將港航投資的股權轉讓給潮汕同鄉——香港旭日集團老總蔡志明。

危機過後,郭英成從蔡志明手中試圖奪回東角頭地塊,不過,債權人中信已經橫亘其間。

工商資料顯示,佳兆業直接持有鴻利金融(前身為「港航投資」)1%的股權,另外99%股權由鷹潭市錦營投資管理有限合夥企業(下稱「錦營投資」)持有。錦營投資注冊資本金高達66.7億元,中信信託認繳出資逾50億元,佳兆業集團認繳出資逾16億元。

「目前達力、佳兆業和政府在談判和博弈,達力的訴求是從土地增值中獲取應有利益,佳兆業希望以合理的價錢從達力手中受讓股權,政府則想從該地塊中刨出一部分來用於公共設施建設。最後如果談不攏,只能清算了事。」接近佳兆業人士表示。

東角頭項目只是佳兆業舊改項目的一個縮影,用郭英成的話說:「 在政策不明朗、 社會 變化的情況下,舊改是很難的。

當然,這種博弈與之前郭英成經歷的風浪相比,不算什麼。

【峰會價值】

【關注領域】 :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葯、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時間:6月13~15日(深圳) 6月18--20日(北京)

咨詢參會流程安排請私信作者,回復「參會」

⑽ 疫情催化劑下的物業變革

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由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所驅動的城市進步,正逐步成為經濟向好的新引擎。這其中,作為與「住」需求息息相關的場景,物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尤其是2020年,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封閉式管理」成為一種普遍的社區管理模式,小區管理成為居民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從出入管控到清潔消毒,從最後1公里的物資代購到最後100米的快遞代收……小區物業的應急防控體系逐漸清晰,物業管理服務的價值進一步受到人們的重視,物業企業也經歷著一次專業化程度高低的檢驗。與此同時,面臨著緊急應變能力及服務能力雙重考驗的物管行業,也正在迎來一波史無前例的變革與機遇。
催生之變
卯時,開始第一次全面無死角消殺;辰時,保安值班交接,排查外來人員,登記測溫;巳時,化身「外賣員」「跑腿員」;午時,詢問業主代購需求,統計物資,回收廢棄口罩;未時,開啟第二次全面消殺;申時,配合社區對住戶上門訪視,疏導業主情緒;酉時,統計防控物資用量及庫存;戌時,晚班值守交接;亥時,檢修設備;子時,園區巡邏;丑時,監控小區動態……這是雅生活物業的「十二時辰」,也是戰疫期間物業人的縮影。
疫情讓「宅家」成為常態,而物業服務由此變身為生活里的「超人」。在疫情面前,為了保障業主的安全,物業企業發揮出了前所未有的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社區物業開始在小區出入口配備專人,24小時為進出人員嚴格登記、查證、測量體溫,同時提醒外出業主佩戴口罩,並且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非小區業主、車輛進入。在社區內部,物業則展開了360度無死角全覆蓋、高頻次的定時消殺工作。並且,針對樓道、電梯、垃圾桶等高觸點公共區域進行強力消毒以及提供紙巾、牙簽、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等特殊設計,最大程度上減少疫情傳播的可能,保障社區業主的安全。
同時,疫情的突如其來,也使得市民出門采購不便,再加上部分生活性網點停業等原因,買菜等日常所需成為了生活一大難題。關注到這一需求, 不少物業企業推出了買菜業務。比如,沈陽龍湖「蔬果搶鮮送服務」於疫情期間上線,業主當日15:00前下單,次日11:00所購食物便會配送至物業指定位置。
「時間快,菜新鮮,讓我更溫暖的是物業服務,都直接配送到家門口了,而且每個套餐上面都有一張記錄卡片,配貨員、配送員的體溫都標明了,給物業點贊!」沈陽業主在龍湖U享家蔬菜套餐下這樣評價道。
不僅送菜,為保證社區居民生活,物業還增設了送快遞、送餐、代管寵物、線上義診等一系列全新的「特殊」服務,刷臉出入、智慧停車、在線報修、在線繳費、智能預付費電表等智慧場景也因「無接觸」優勢被頻繁應用。
「疫情期間社區實施封閉式管理,還有一部分人被隔離,」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物業企業推出此類服務,是結合當前疫情變化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做出的應急調整,也是物業增值服務能力的體現。
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於物業的討論變得越來越多。
「我們小區有物業幫著買菜,媽,放心吧,不用擔心我,我在北京挺安全的,」這是一個北漂發給母親的微信;孩子有點咳嗽,疫情鬧得正凶,孩子姥姥通過物業和春雨醫生的線上義診咨詢了大夫,大夫仔細詢問後得出的診斷是普通感冒,「這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得虧物業了,」 孩子姥姥感激地說;一位小區業主則發在朋友圈感慨道,「買房一定要看物業服務,不是所有的房子住起來都一樣。」
一時間,曾經並不起眼的物管行業站在了聚光燈之下,物業相關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成為了疫情之下除馳援一線的白衣天使之外,最火爆的C位「明星」。
而物業企業普遍在人員輪轉、物資統籌、服務形式上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其面對問題所呈現出的不同應對表現,也使得疫情成為了它們良莠之分的「試金石」。
針對自家小區物業的表現,每個人心中彷彿都有「一桿秤」,人們對於住宅的思考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轉變。有些人開始萌生換房念頭,有些人則暗喜自己買對了。更有人直言,房地產網站可以把最近所有小區的物業表現進行匯總,作為有意購房者的參考,這份資料絕對含金量巨大。
近期一份網路調查也表明,僅20%的人對居家環境很滿意,56%的人認為換房才能改善現狀,更有高達52%的人萌生置業計劃,其中剛需佔比18%,改善佔比34%。
中國金茂在近期的線上發布會上公開表示,企業推測疫情之後,改善型客戶總量將有所提升,並且預計這類高凈值人群,將更注重物業服務、社區配套及「無接觸」式黑科技在社區公共設施及智能家居上的應用等。
「現階段,尤其是在疫情關鍵期,業主對物業企業服務的體驗如何,服務是否周到,業主都有切身體會。」張宏偉指出,疫情過後,不排除會出現有能力的業主把物業能力不足的房子置換出去的情況。他坦言,在此情況下,好的物業管理公司必然會受到市場的認可,物管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則表示,經過這次的疫情,不論是業主還是購房者,對於好的物業服務對整個社區的健康、安全以及日常服務品質的保障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她認為,未來業主對物業的選擇上也會有所傾斜,甚至在購置新房產時,業主對其後期提供的物業企業關注度也會增高,購房者對物業的重視程度也會增強。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亦直言,物業服務將成為置業的重要考量因素。
與此同時,物業企業更高的服務曝光率也使得其價值再次受到資本市場的重估。從年初至今,物業股普遍有著20%左右的漲幅,其中奧園健康、佳兆業美好兩只股票漲幅更是逼近40%。2月20日,華菁證券發布研報顯示,年初至今,物業板塊整體P/E(市盈率)預算數已從27.4倍上升至目前的35.2倍,PEG(市盈增長比率)從0.88倍上升至1.11倍。
物業股持續走強的背後,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物管行業的長期看好。野村報告稱,「考量到其(物業企業)防禦性的業務特質、正面的政策環境及積極的增長前景催化劑,對物管股板塊保持樂觀看法。」
在此情境下,房企分拆物業板塊上市慾望愈發強烈。除夕當天,金融街物業及宋都服務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1月31日,鴻坤物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目前已經通過聆訊;2月24日,大本營在河南的興業物聯通過港交所聆訊,有望成為春節復工後第一家上市的物業股。2020年以來,正榮服務、金融街服務、鴻坤集團旗下香港燁星控股(原鴻坤物業)等5家物業企業提交了赴港上市申請,同時,卓越物業、朗詩綠色生活以及華潤置地旗下物業管理企業也被傳出意圖上市的消息。
「危」中尋「機」
科技加持助力物企價值增長
疫情期間,封閉式管理成為小區常態,也給物業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為了在保障小區安全以及居民必要出行之間找到管理的平衡點,航天物業、嘉遠物業、長冠物業等物企用上了朗新雲築開發的「社區防疫通」。通過生成電子通行碼,不僅免去業主排隊領取通行證的麻煩與聚集風險,而且出入時只需掃一掃即可實現快速通行,既便利又高效。
為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間,私家車成為多數人的出行首選。而由於人工核查量大、人力不足、防護物資缺乏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物業服務人員面臨著重重挑戰和風險。
疫情期間,金輝、永升、長城、大發等物業企業旗下社區,聯合朗新科技集團開發的智慧停車預警通,有效解決了這一困境。
於疫情期間,緊急研發上線的「智慧停車預警通」,是通過實時監控車輛進出時間和頻次,判斷車主行為,通過對停車超過設定時長、規定時間內,外出超過設定次數等車主行為進行自動告警、主動推送,來重點關注長時間未歸車輛、長時間停放車輛和頻繁進出車輛涉及的相關人員,從而協助物業實現精準防控與高效管理。
對此,朗新科技集團公共服務業務負責人王宏國對財經網表示:「智慧停車的設計理念不僅要專注於車主停車行為本身的智能化與便利性,也要為物業企業去著想,在實現數字化管理轉型的同時,還要實現降本增效。」
不得不說,這一應用在緩解和降低當前物業面對的人員不足壓力和激增的防疫工作量問題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有效提高了防疫效率,減少了接觸機會,全力保障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在防疫戰中,類似的科技元素不勝枚舉。
湖南常德碧桂園小區內,兩台無人機攜帶著84消毒液在園區內飛行;廣東碧桂園服務團隊在電梯里安裝設置有人體感應功能的紫外線消毒燈。此外,智能安防監控雲平台、智能門崗系統、物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等新應用也輪番登場,顯著提升了社區防疫的效率和成果。
物業企業實現「線下+線上」的立體布防,有效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布下了「天羅地網」。利用智能系統,實現工作的總體統籌鋪排,也提升了物業企業的管理效率,為前線員工減壓。
除此之外,原本針對高端物業的智能化應用,減少了業主與高頻觸點接觸、與外界人員接觸的頻率,更加安全和高效,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成為抗疫狀態下保障日常生活的必需。
不過盡管物管行業在過去數年間不斷地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努力,但是疫情的突如其來依然將這個行業「勞動密集型」的特性暴露無遺,「缺人」仍然是目前很多物業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具體而言,疫情期間,消殺和清潔、客戶管家服務等幾個崗位的工作量顯著增加。項目管家過往只需要處理一些日常咨詢、接待、投訴、收銀、報修工作即可。但疫情期間,除了承擔送菜、送物資等附加工作之外,跟客戶之間有時甚至達到心靈交流的程度,工作范疇也進一步擴展到對老人、重點人群的關注;保安一職,原來只需要在門口,多項工作直接依靠物業信息化就可以完成,如今,這些人員也要站到一線負責體溫測量等工作;而負責環境保潔的物業人員,平常工作只涉及清理垃圾,現在卻還要負責社區的消毒消殺、分流廢口罩、感染系統的防禦等工作……不僅如此,基於疫情對整體物業管理提出的更為復雜的要求,物業企業還必須增加線上信息化運營崗、與外界合作方相互配合等新的崗位。現階段,物業企業往往採取崗位優化配置的方式,比如關掉幾個門崗,調配到其他崗位進行支援。
為了緩解「用工荒」的困境,多家龍頭物業企業都將招聘計劃提前拋出。2月21日,開元物業總經理謝建軍在朋友圈裡發布了一張海報,開元物業開啟疫情期間2000+人才招聘計劃。2月17日,萬科物業對外宣布,提前啟動20000人招聘計劃。差不多同一時間點,保利也啟動了全國春季招聘計劃。
而另一方面,大規模的人員招聘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物業企業在人力成本上的壓力。除卻招聘人力成本的增加外,物業企業的當期成本也正在發生著變化:春節期間部分返鄉探親的員工至今仍無法到崗,但基本工資依然要照發;現在堅守崗位的員工全部需要加班加點,加班工資也要照發;此外,購買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以及員工飲食的投入,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據中物研協數據顯示,防疫物資的材料成本導致物業企業總成本增加了10%-20%,而返工潮所帶來的人流增加以及疫情防控范圍的擴大,將會進一步加大保潔消毒頻次、范圍和強度,從而進一步產生較大的物資成本,壓縮物業企業的利潤空間。根據官方數據,為對抗疫情,萬科物業預計增加費用支出2億元。
「智慧物業更多的是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之前物業企業人員配備基本能夠滿足服務需求,即便科技手段少一點也對日常服務夠不成威脅。但目前來看,工作量激增,加上小區服務人員或因隔離關系不能全部到崗,技術手段的賦能對提高物業效率大有裨益。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也表示,作為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科技正在不斷優化和釋放物業企業的人力資源,使得企業得以在不顯著降低服務滿意度的同時,持續增加人均在管面積,從而有效化解單位人工成本上漲的行業性壓力。
總體而言,「智慧物業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張宏偉肯定地說道,其一,技術本身即5G的發展支持了物聯網、人臉識別等更加智能化的操作,其二,尤其是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將更加依賴互聯網,比如特殊情況下需要無接觸式服務,這也是物業企業在提供增值服務時,通過技術的手段讓其更加符合特定應用場景的需求。不僅如此,科技手段能夠偵測業主多元化的生活服務需求,也能有效優化閑置的物理空間和人力資源,使之投入到增值服務中去。科技進步還有利於集體決策的形成,從而便於物業管理費定價靈活浮動,也有利於品牌物業管理商替換劣質服務提供商。
而從某一方面來講,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成為了智慧物業的「試金石」,物業企業對智能技術的態度也將發生轉變。盧文曦表示,經過疫情,物業企業將意識到通過科技手段確實能夠提高效率,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提高管理能力。其對智慧社區的技術投入、資金投入或會持續加大,或能更加提高使用效率。「隨著技術手段的提升,投資成本下降,智慧物業將從中高端最終走向普及。」
目前來看,對有眼光投資智慧物業的品牌房企而言,其物業表現也將對後續住宅銷售帶來口碑溢價,價值空間更加明顯。張宏偉直言,抗擊疫情期間,運用科技技術的水平,也體現出了不同物業企業的能力差異。
「特殊」服務創新物企業務模式
物業企業的好與壞,便捷程度如何,增值服務水平怎樣,也將在很大程度影響公司口碑,並決定購房者後續是否購買其住宅產品。
作為社區和業主的橋梁,買菜、送快遞、送外賣、代管寵物……疫情期間,這些「有溫度」的增值服務充分體現出了物業企業「最後一公里」的服務價值。
張宏偉表示,如今用戶接觸基本在線上,從社區物業增值服務的角度來講,如果能在現階段把用戶的消費習慣培養好,有利於物業增值服務業績的提升,進一步促進收入來源的增加。
在張宏偉看來,物業企業在此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物業企業的優勢就是守著的社區入口,」物業企業在城市、區域及全國范圍內市場佔有率越高,代表其掌握的社區入口就越多,潛在的市場影響力就越大,這也正是房地產商搶食社區電商的原因之一。
進一步講,相較日前興起的互聯網電商而言,傳統物業企業在社區電商中擁有的信息和服務的優勢資源在疫情中愈發凸顯。一方面,物業企業原本便擁有業主資源,用戶流失度很低,利於增值業務的開展。同時,在管理社區時可以設置准入門檻,對競爭對手作出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傳統物業在成本管控和糾紛處理方面更具優勢,其更容易建立用戶信任,並將流量導到線上。
「不過,目前物業企業推出相應的增值服務,主要還是針對目前疫情相對比較嚴峻的現狀。」郭毅提示道,從物業角度來講,在疫情期間,物業企業不僅需要考慮合作第三方的物流等能力,此外也要結合自己社區業主的消費實力和相對集中的購買需求去甄選,最後集成到自己的互聯網平台。「因此對於物業企業而言,首先要具備這樣的意識,其次也要樂於投資相應的資金在線上平台的打造上。」
此外,郭毅表示,等到疫情結束後,類似的服務內容或可成為向業主收費的增值服務。「對於業主而言,如果平時工作比較忙碌,可以委託物業企業代為采買,物業企業可以在中間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她指出,這樣形成雙贏的商業模式,未來才是可持續的狀態。不過她補充道,還是要看疫情結束之後社區的狀況,社區對於這項服務的需求度,以及社區業主是否樂於為此付出一些服務費用。

或許與第三方合作、也不失為持續盈利的好方法。
抗疫期間,重慶龍湖智慧服務即與永輝超市共同推出「社區保障計劃」,以「物流倉庫+配送到家」的新模式,為業主提供更加優質、優價的產品和服務。東莞萬科也攜手東升農場,開啟「新鮮蔬菜配送到家」模式,解決買菜難題。
朗新科技集團智慧社區業務負責人林海潮表示,這次疫情對物業企業提升自身服務能力是一次很好的機會,相比於物業企業自建互聯網服務平台,選擇合適的第三方服務企業,減少競爭帶來的不必要成本,同時可以更加專注於主營業務,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互補,平台也將更加強大。
張宏偉亦坦言,體量大的物業企業和大型第三方平台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各自為戰,當行業競爭到白熾化階段,物業企業和第三方平台必然會出現融合的趨勢,只有整合融合才能夠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服務升級解決物企收入痛點
疫情催化下的智能化與增值服務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物業費的收繳。日前,松北區世茂濱江澳洲風情園和翡冷翠小區的近百戶業主提前繳納了2020年物業費。往年,物業費的交繳一般都是年中才開始。正是由於抗疫期間,物業的價值被進一步發現,短短5天時間,物業企業收到了超過27萬元的物業費,極大緩解了物業企業因購買防疫物資造成的資金不足。
事實上,長期以來,業主拖欠物業費的現象,始終困擾著各地物業企業和物業管理部門。以四川達州為例,其現有的120家物業企業,157個住宅小區,欠繳物業費高達3928萬元,收繳率只有42%左右。迫於壓力,2019年10月,達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出《達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限期繳納物業服務費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表示,11月底前仍未補交欠繳物業費的人員,將記入欠繳物業費人員名單,所欠繳時間及金額將函告其工作單位,同時推送市(區)紀委監委和組織部。
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疫情的出現,仿若空降予物業企業改善與業主關系,同時提升物業費繳交率的新契機。
在克而瑞獲得的近5000份業主對物業防疫工作滿意度的調研問卷中,超過9成的業主肯定了物業在抗疫防疫過程中的重要性,近8成的業主認為此次疫情中,物業企業的抗疫防疫工作較往常服務的提升是明顯的,而綜合實力TOP30的物業企業,其業主認可度提升率高達83.41%,25%的業主反饋小區沒有物業,希望增加物業服務。
近期,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也在公開場合表示,疫情將助力物管行業形成長期價值,並且為物業企業帶來繳交率的大幅提升。物業類收入具有可預見性、可持續性強的特性,並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他表示長期看好優秀物業的價值。
事實上,基於疫情期間的表現,物業企業也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目前深圳、杭州等地方已經出台對物業企業提供補助政策,其中深圳提出對物業企業按在管面積每平方米0.5元的標准實施兩個月的財政補助。
2月26日上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草案二審稿增加了應對突發事件時的物業管理責任,規定物業企業應積極落實應急預案以及各項應急措施。同時,對此前提出的物業管理委員會制度,明確其任期為三年。
嚴躍進則表示,一方面已上市的物業企業在阻擊疫情中積攢的口碑,有利於其提升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對於未上市物業而言,優質的社區管理,也無疑成為其日後上市的加分項。
2019年歲末,丁祖昱曾發表預測稱,「2020年將是物業企業分化的一年。」或許誰也沒想到,新冠肺炎這個2020年的第一隻「黑天鵝」成為這則預言最有力助推之一。大浪淘沙始見金,春天到來之際或也正是物管行業洗牌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