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英特爾,英偉達以及銳龍,這三家公司是主要投資做電腦CPU的還是顯卡
英特爾做CPU,
英偉達做顯卡晶元。
銳龍不是公司,而是AMD生產的CPU,AMD既做CPU也顯卡,和前兩者競爭。
隨著AMD各業務保持增長,與兩大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和英偉達的競爭也加劇了。
英特爾仍然是AMD的最主要競爭對手,雙方在CPU、數據中心市場展開激烈競爭,而英特爾在財務資源、營銷推廣以及研發投入的資源上比AMD更豐厚,損害了AMD的收入和利潤率。在上周公布的最新財報中,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收好於預期。
AMD在7月初推出的7納米製程的Navi GPU,向英偉達GPU業務發起競爭,這也是英偉達首次與AMD進入價格戰。此前英偉達搶先推出GeFore Super系列GPU,以在價格上壓制AMD,隨後AMD在臨近發布Navi GPU時宣布降價進行回應。調研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數據顯示,AMD在第一季度獲得了3.9%的GPU晶元市場份額。
在上季度,微軟宣布與AMD合作,即將推出的代號為Project Scarlett的下一代游戲機由AMD提供。此外,蘋果公司也宣布推出採用AMD Radeon Pro Vega II GPU的新Mac Pro。
AMD被認為是2019年表現最好的半導體股票,今年股價迄今已上漲80%,不過在公布第三財季營收展望後,AMD股價盤後下跌4.1%。
㈡ amd跟英偉達cpu為什麼盜版不了
.CPU可沒有盜版的,因為中國目前來說還不能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做出一款高性能的處理器。CPU它的分類有幾種:第一,原包也就是正品行貨,風扇採用原裝風扇,散熱效果,聲音一般。第二,深包或是翻包。這個多半就是大家認為的盜版CPU了。CPU都是正品的,但是風扇在進入國內的時候被掉包了。散熱效果非常差,聲音很大。價格和行貨差價也就幾十塊。第三,就是散裝貨,沒有風扇的。CPU也是正品
2.顯卡否使用過很難判斷,但是二手的顯卡的風扇就是清理的再干凈也就有浮土的痕跡,當然風扇換過就沒辦法了。另外顯卡的AGP插接端子是否有劃痕?{一般廠家在出廠時候也會插機器檢測一下}。如果是新的就應該很新,每個焊點都很亮就跟剛焊上一樣。 撥打*#06#手機會出現15位的代碼,有就是廠家正品出的,每個都是世界唯一的有些手機在買之前有密碼或有的有電話號,只能說明有人用過,但一般應該沒什麼問題,而且有些廠家的手機出廠就是開封的,有人用過很可能 打開的可能是樣品 不代表就是二手貨 其實包裝都弄好很簡單 靜電袋一個也就幾分錢
仔細的觀察顯卡 特別是介面的地方 上螺絲的地方 上過箱子的東西肯定有痕跡 而且一般不容易去掉 還可以注意一下如風扇等容易落灰的地方 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還是有區別的 細心的觀察一下就能看出來的顯卡附帶的東西較少 只有一張驅動的也算正常 不要太緊張 配套光碟有沒有,看看光碟拆封沒?如果光碟拆了那一定是二手的
3.這個首先用硬體 檢測軟體查看硬體型號 比如360硬體大師之類的就可以判斷硬體是否被奸商縮水
對於cpu來說有翻包和正品(一般來說翻包的cpu的風扇都很垃圾仔細看一下就能看出來)
內存來說 有用雜牌冒充品牌(這個比較多見 而且在配電腦時商家只會在配置單上寫出 內存容量和頻率 從來不寫品牌 這點要注意一定要本人當場裝機 每一個硬體都要過目) 再有就是用二手或返修件 這個不多見
顯卡 這個只有返修(較難鑒別需專業人員) 二手 和以次充好
硬碟 返修(較難鑒別需專業人員) 二手(這個可以用360硬體大師 在硬碟選項里 查看硬碟使用時間 現場裝機的話 應小於兩個小時 其他的 不大於72小時)
顯示器 應查看顯示器外部邊緣做工 正品顯示器外表干凈整潔 無劃痕 硬傷 介面均勻。
㈢ 加皇資本:這10大科技股可長期持有
最近一年以來,曾經在牛市當中風光無限的 科技 板塊表現頗為掙扎,即便Alphabet(GOOG.US,GOOGL.US)和Facebook(FB.US)這樣的超級巨頭也難如人意。
然而,如果拋開眼前的是是非非,真正著眼於長期,投資者就會看到一幅迥然不同的畫面。比如,將2025年視作當前投資的目標時間,這些大 科技 公司的股票,其吸引力就會實實在在的凸顯出來——尤其是在當前的價位之上。
那麼,哪些 科技 股票會值得投資者一直持有七年呢?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RBC Capital)恰恰就構築了這樣一個「想像2025」投資組合,選擇出了他們相信將成為長期贏家的 科技 股票。該公司在研究報告當中寫道:「我們相信,下面這些企業是處於最佳的位置,在直至2025年的七年當中將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表現。」
Alphabet(GOOG.US,GOOGL.US)
誠然,強大如Alphabet也不能對市場的動盪免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就不再是一隻值得你第一時間考慮買進的股票。
歸根結底,根據TipRanks的數據,這依然是絕大多數分析師都給出了「強力買進」評級的王牌股票,分析師們為其確定的平均目標價格是1346美元。
加皇資本寫道:「亞馬遜和Alphabet看上去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尤其巨大,同時他們還都有大數據處理能力和強大的計算力基礎設施,這就決定了他們將成為人工智慧和機器語言發展潮流的最大受益者。」
谷歌母公司還有一個額外的強勢所在,這就是他們的自動駕駛 汽車 子公司Waymo。Alphabet不久前披露,Waymo不久前剛剛達到了自動駕駛測試里程1000萬英里的里程碑。
加皇資本指出:「在自動駕駛 汽車 創新領域,Alphabet尤其居於領先地位,這當然要歸功於他們對Waymo自動駕駛技術的大力度投資。」
他們強調,Alphabet的利好之處就在於,自動駕駛正是人工智慧未來將大展拳腳的重要領域之一。
英偉達(NVDA.US)
英偉達正在不斷推動 科技 的邊界向前拓展,而他們的努力在未來的年頭里肯定會不斷收獲回報。
近幾個月以來,英偉達股票表現欠佳,但是長期而言,他們依然是具有足夠的資格要求在投資者最值得買進持有的股票清單上占據一席之地的。
比如,Jefferies分析師里帕西斯(Mark Lipacis)就表示,雖然在1月財季當中受挫,但是英偉達依然是人工智慧、 游戲 和自動駕駛技術等諸多長期主題當中的「領先玩家」,他建議投資者抓住機會買進。
「盡管沒有人能夠擔保英偉達一定能夠成為人工智慧賽跑當中的贏家,但是我們相信,該公司確實居於行業領先地位,而且主要拜Cuda軟體的價值所賜,還將持續獲得強大的推動。」加皇資本估計,現在有超過100萬工程師都在Cuda的幫助下工作,後者正是「整個生態系統之下的關鍵基礎」。
亞馬遜(AMZN.US)
對於亞馬遜出現在這個名單上,恐怕沒有投資者會感到吃驚。電子商務巨頭持續著眼未來,創新不止,而且為了獲取新技術和進入新市場,在並購戰線上也持續表現活躍。
不過,並非所有投資者都注意到了亞馬遜的一個有趣的優勢,這就是他們在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地位。加皇資本寫道:「亞馬遜在機器人創新方面尤其居於領先地位,這當然與他們對Kiva物流機器人的持續投入有很大關系。」
他們現在已經在使用的Kiva機器人,數量已經達到了10萬量級,堪稱是一支機器人大軍了。不難想像,真的到了2025年,亞馬遜龐大的物流力量當中,機器人肯定還會占據更大的比重。
加皇資本指出,這當然就意味著亞馬遜的運營效率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的評級情況可謂是笑傲華爾街。該股的平均分析師目標價格為2215美元。
Rapid7(RPD.US)
如果投資者是著眼於長期來購股,同時還希望當下的股價低廉,那麼Rapid7就是不二之選。該公司利用自己獨特的基於數據和分析的方法來提供網路安全服務。
在加皇資本看來,該股可謂是網路安全領域最具吸引力的候選之一,他們不久前對Komand的收購更是進一步強化了其魅力。2017年,該公司吃下Komand,來進一步強化其安全能力和自動化服務水平。
公司首席執行官托馬斯(Corey Thomas)評論道:「對於設計良好的安全服務和IT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極為迫切,資源是稀缺的,環境又日益復雜,各種威脅與日俱增。」
「安全和IT解決方案必須沿著文本驅動的自動化方向不斷發展,讓網路安全和IT專業認識能夠將精力集中在更有戰略意義的方面。」
加皇分析師海德伯格(Matthew Hedberg)尤其看好該股:「他們的成功讓人持續領教了其平台方式的強大力量,在安全和IT解決方案融為一體的服務推動下,交叉銷售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Splunk(SPLK.US)
加皇資本寫道:「在軟體領域內,我們看好Splunk,這很可能是大數據領域的未來贏家。」
Splunk所做的,本質上就是將機器數據轉化為答案。他們生產的軟體通過網路式的互動界面來搜索、監控和分析機器產生出來的大數據。
這些答案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公司自己的機器學習系統。Splunk的Machine Learning Toolkit平台可以創造和測試各種適用於不同情況的靈活模型。
加皇資本表示:「Splunk創造的模型,關鍵價值之一就在於,用戶可以將其順暢適用於實時機器數據。」
必須指出的是,該股絕非加皇資本一家的寵兒。它的華爾街平均評級是「強力買進」,平均目標價格是155美元。
PayPal(PYPL.US)
在金融 科技 領域,最受分析師們青睞的股票之一就是整體評級「適度買進」的貝寶,該股的平均目標價格為1117美元。
首先,貝寶的規模引人注目。其次,該股享有一種 科技 股票當中堪稱獨特的雙向性,同時面向消費者和商家,這就意味著該公司可以完整控制整個用戶體驗。
加皇資本認為:「貝寶獨特的資產使得該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經濟向著數字商務轉化的長期性全球趨勢。」
「現在,全世界還有大約20億人缺乏金融服務,我們相信,貝寶資產平台的持續成長將為這些人打開一扇大門。」
和他們觀點類似,Oppenheimer分析師格林(Glenn Greene)也指出了貝寶具備「獨一無二」的競爭地位。他甚至更加樂觀,認為該公司近期與一系列關鍵玩家達成的合作夥伴關系可以確保其在未來幾年持續實現15%以上的營收增長,以及20%以上的每股盈利增長。
蘋果(AAPL.US)
加皇資本相信,蘋果股價未來還有很長的上漲道路要走。
「我們相信,蘋果將成為人工智慧,以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相關趨勢發展的重大受益者,這些對他們的服務業務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他們指出,最新的iPhone已經配備了識別能力,可以進行預測,以及通過經驗進行學習。
更為有趣的是,到2025年,這個世界就將迎來真正的「iPhone世代」——蘋果的智能手機問世到2025年,正好是18年。
這些人是在iOS系統設備環繞當中成長起來的一代,蘋果可以得到他們所使用的所有app的數據,掌握他們的每一次出行,每一次閱讀,每一次購物,以及他們的學歷, 健康 情況,以及家庭背景等等。
然後,人工智慧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大做文章。「人工智慧將真正成為大家親密的個人助手。一個高度定製化的中立網路具有極為強大的力量,使得所有的服務都變得極為出色,同時成為各種新服務的高效向導。」
Synopsys(SNPS.US)
這是晶元板塊當中最值得買進的股票之一,幾乎註定是未來 科技 發展潮流當中的贏家。加皇資本指出,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人工智慧晶元,而Synopsys本質上正是AI晶元和其他多種晶元的「軍火商」。
「通過幫助其他玩家設計復雜的晶元,Synopsys在AI設計方面獲得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加皇資本寫道,最美妙的地方在於,無論會有多少新玩家涌現出來,他們都離不開Synopsys。
「伴隨新的和現有的企業持續推進技術進步,Synopsys也將持續幫助這些公司設計各種晶元,不管是GPU、CPU、FPGA、Digital Chip、Analog晶元,或者其他什麼。」
現在,該股也受到華爾街的廣泛看好,平均評級「強力買進」,平均目標價格109美元。
美光(MU.US)
在次級晶元領域,美光是最值得考慮的候選之一。所有指向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意味著將有大量的數據被創造出來,而美光的DRAM/NAND存儲產品組合正完美適合這一發展方向。
加皇資本指出:「人工智慧,以及虛擬/增強現實創造出的數據規模將難以想像,自動駕駛也會對記憶和存儲提出更高的要求,無論是NAND還是DRAM方面,需求都將極為旺盛,而這正是美光巨大的長期利好。」
那麼,怎樣的入場點才合適呢?對此,德銀分析師何(Sidney Ho)的回答是,該股當前的價格就堪稱低廉。他剛剛重申了自己做出的買進評級和給予的60美元目標價。
科技 板塊分析師們給予該股的平均評級是「適度買進」,目標價格54美元。
微軟(MSFT.US)
任何一份當下的 科技 股薦股清單,都沒有理由落下微軟。
加皇資本在解釋將該股納入自家的2025投資組合的理由時表示,微軟「在規模超級巨大的混合雲平台上擁有領先地位,在人工智慧、物聯網、 游戲 和其他服務方面也都取得了巨大進展」。
和谷歌母公司或者亞馬遜一樣,微軟也將從強大計算力、大數據集,以及旗下全球頂尖的數據科學家三點當中獲益匪淺。
加皇資本將微軟確定為公共雲領域頭號人工智慧公司,他們迅速成長的Azure雲平台也配得上這樣的榮譽。
「我們相信,在公共雲領域,微軟的能力是令人羨慕的,因為他們的客戶還可以同時使用微軟強大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力,而這是亞馬遜的AWS和谷歌的GCP自身難以匹敵的。」
在追蹤微軟的21位分析師當中,有20位都給出了「強力買進」的評級。平均目標價格142美元,意味著還有17%的上漲空間。
㈣ 美國英偉達能否成功收購ARM,為什麼需要看中國的態度
日本軟銀的ARM要被美國的英偉達收購了,雖然媒體報道有鼻子有眼兒的說,這次收購金額高達400億,即將成為史上最大規模晶元收購案即將成型。但是等等,你以為跟你大街上買菜,一個願買一個願賣就可以了嗎?事實可能並不會如此簡單,這筆日本公司與美國公司的交易能否做成,還必須看英國和中國的態度才行,這是為什麼呢?
我先來為一些還不知道ARM和英偉達都是干什麼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英偉達就是大家在買電腦的時候肯定都能碰到,也就是顯卡。如果玩電腦 游戲 想要勁爽、流暢的感覺,那選它准沒錯。這個ARM是干什麼的呢?
通俗點兒說,ARM就類似於ABCD這樣的26個字母。晶元設計公司想要設計出hello這樣的單詞,也就是相當於設計晶元就需要有個基礎語言。現在有了ARM的基礎語言,就不用動腦子自己設計字母了,花點錢讓ARM授權自己使用這套基礎語言系統就OK了。
ARM因為相對於英特爾的x86架構來說,擁有更低的功耗,所以就更加適合在移動設備上使用。所以截至目前手機晶元、車載晶元和各種各樣的移動設備晶元大都採用ARM架構。英特爾的x86是PC時代的王者,而ARM是移動時代的老大,其客戶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高通、聯發科、蘋果、華為、海思、英偉達等等都是它的用戶。是的,你沒有看錯,英偉達作為一個被授權的企業,作為如今人工智慧領域的巨頭,現在想憑借著強大的財力把ARM反收購過來,這樣一來自己就更加如虎添翼。
就好比是NBA聯盟一樣,英偉達本來是跟華為、聯發科、蘋果一樣的,都是聯盟的球隊,而現在英偉達卻把聯盟給收購了,相當於自己既是球隊又是聯盟的老闆,這讓其他球隊怎麼玩?
所以對於英偉達來說,即使付出了天價的收購費,卻依然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但是這筆買賣完成可真沒有想像那麼簡單,並不是日本公司和美國公司完成交易就可以了,期間的利益交織錯綜復雜。
首先咱們先來看看英國,因為ARM公司本來就是一家英國企業。2016年7月18日日本軟銀以3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因為當年英國脫歐,資本紛紛撤離英國,所以導致英鎊兌日元跌去了30%,但是這讓英國的公司體現出了被收購的價值。
至少從金融的角度來說,把ARM賣掉的確能賣個好價錢。在資本的眼裡,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ARM早期的投資人用了20年的時間終於拿到了高昂的回報,似乎也是皆大歡喜。但是從國家層面來說,這可能就是英國的高 科技 公司被外資把控了。
當時的英國工黨譴責當時的保守黨對於這筆收購案無動於衷,沒有保護英國的微電子產業。當然軟銀本身並不是一家半導體企業,收購ARM似乎更多的是對未來人工智慧晶元領域的看好,會給軟銀帶來更多的利潤,更多的是一種財務性的投資。所以當時的英國政府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如今要收購ARM的是一家美國半導體企業,與ARM是同一個領域,ARM的全球一半員工都在英國,這勢必就會讓英國政府不得不考慮技術外流、工作崗位流失的問題。所以目前英國對於此次收購的回應是:『如果認為收購會對英國造成威脅,則將毫不猶豫的啟動反壟斷調查。』其次就是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們,高通、聯發科等等這些企業,如果英偉達成功收購了ARM,則意味著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們都將處於英偉達的陰影之下。
ARM能讓英偉達始終處於技術先進的水平上,表面上說自己會讓ARM處於中立,會授權給自己的競爭對手,但嘴上說的和未來實際做的可不一定會一致。這就會讓高通、蘋果等公司始終沒有安全感。
ARM在軟銀的手中能保持中立,但在英偉達的手裡可就不一定了。那這些高 科技 公司就會有兩種方式對待這次收購案,一種是到美國政府游說,阻止收購。另外一種就是尋找可替代的方案,比如RISC-V方案。
畢竟你頭上天天懸著一把倚天劍,而劍的主人告訴你這把劍不會掉下來你敢信嗎?你能信嗎?最後這次收購還必須要看看中國的態度。很明確中國是不會允許這筆收購案完成的。
從最近美國對華為的晶元斷供、工業軟體的禁用等等事件就可以看出,美國揮舞著 科技 大棒對中國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而ARM作為晶元設計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中國阻止這場收購案是必須的。
可能你會疑惑,美國與日本的交易,英國去阻止還說得過去,畢竟公司在人家的地盤上,中國有能力阻止嗎?答案是有。咱們先看一個實際上已經發生中國阻止的國際並購案例,你就會明白了。
早在2016年美國高通公司,也就是中國大部分手機都使用的驍龍晶元的母公司,計劃以380億美元收購全球十大半導體企業之一的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當然這種巨無霸級別的公司合並,勢必會引起相關利益的國家反壟斷機構的調查。
在高通公司經過2年的斡旋後,先後已經得到了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在內的八個國家和地區的批准,但還有最後一個國家沒有批准,就是中國。中國商務部拒絕了這一收購案,雖然一再延期,但最終還是沒有被放行。
為什麼需要經過中國的同意呢?中國現行的《反壟斷法》和商務部發布的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中的規定說:『經營者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2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麼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
而高通和恩智浦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兩大巨頭,其在華的營業收入遠遠超過了這個標准,在中國擁有巨大的商業利益,所以自然也受到了中國法律的制約。
當然這樣的方式也絕不僅僅只有中國才有,而是一種國際慣例。像歐盟、日本、韓國、美國等等國家都有這樣的審查條款,美國就曾經使用這樣的方式,否決了兩家歐洲企業之間的並購。當然高通可以不理會中國商務部的拒絕,但它就必須承擔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這是這兩家公司所不能承受的。所以最終高通公司收購恩智浦以流產告終。
而非常類似的ARM和英偉達在中國同樣擁有巨大的利益,其巨大的營業額也遠超過中國反壟斷調查的營業額標准,也同樣適合中國的法律條款,兩家公司的並購需要中國商務部的審查。最近美國不斷對中國 科技 企業施壓,工業軟體的停用,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的海外公司給華為供貨,一個又一個的 科技 大棒不斷地砸過來。如果ARM再落入美國公司的口袋,相當於美國就又多了一個殺手鐧。
英偉達現在承諾如果收購成型,ARM會保持中立,對外開放授權。但是如果川普一聲令下,要求美企的ARM對中國斷供,那還能保持中立嗎?那結果估計就會非常的明顯了。如果一旦收購成功,那對於剛剛發展起來的中國晶元設計行業,那絕對是一次核彈級別的打擊。你覺得最終英偉達能夠成功收購arm嗎?
㈤ 英偉達將向中國推出晶元A800,這亂晶元與A100相比,有何不同
近日,據英偉達官方消息,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製造商英偉達將推出一款面向中國市場的晶元A800。據悉英偉達將於近期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英偉達 CEO黃仁勛出席並介紹了即將推出的英偉達最新一代圖形處理器——A800。根據介紹,A800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與英偉達 CUDA架構進行比較來判斷是否適合中國市場。英偉達表示A800在性能上與目前 AMD CPU的性能相比有明顯提升。那麼這款A800究竟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㈥ Arm創始人連夜向英首相「呼救」 英偉達400億收購案前途未卜
美國當地時間9月13日,英偉達正式發布官方聲明稱,將以高達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軟銀集團旗下英國晶元製造商Arm公司(不包括Arm的IoT服務)。
這次的收購不僅是世界晶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還是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收購交易之一。
韓國晶元行業的部分高管和專家甚至擔憂,英偉達對Arm的收購有可能加劇英偉達在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未來技術方面與三星、高通和其他公司的競爭,同時也引起人們對Arm可能會提高競爭對手的許可費的擔憂。
「此舉標志著英偉達試圖進一步深耕汽車晶元市場,其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即將起飛,三星和高通是主要的推動者。而英偉達收購Arm意味著「汽車處理器晶元市場將出現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韓國半導體與顯示技術學會會長ParkJea-gun表示。
Arm聯合創始人連夜向英首相「求助」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連Arm聯合創始人HermannHauser都加入了「唱衰」收購的陣營。早前,他就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將Arm賣給Nvidia將會是一個行業災難。而在今天這項交易正式官宣之後,他直接發表了一個公開信,要求政府「救救」Arm,聲稱首相如果對此事不作為,就將成為「那個將英國變成美國附庸國的人」。
以下是公開信譯文:
尊敬的首相,
作為arm的創始人之一,我非常關注Arm出售給英偉達這個交易,而這封信則是我在劍橋的同事和英國的金融和電子產業的人共同簽署的。
首先,我們擔心成千上萬名Arm員工在劍橋的工作受到影響。當總部遷往美國時,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英國失去工作機會和影響力,正如卡夫(Kraft)當初收購吉百利(Cadbury)時所看到的那樣。
其次,將Arm出售給Nvidia將破壞Arm的商業模式的根本,該模式原本可以被稱為半導體行業的「瑞士」,與500多家被許可人以平等的方式交易。他們大多數是Nvidia的競爭對手,當中有不少英國公司。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從長遠來看,這是國家經濟主權的問題。
Arm是英國僅存的領先技術公司,Arm在手機微處理器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它的市場份額超過95%。英國受到谷歌,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蘋果等公司在美國技術領域的統治。由於美國總統在與中國的貿易戰將技術優勢「武器化」,因此除非英國擁有自己的討價還價武器,否則英國將成為附帶受害者。Arm為蘋果,三星,索尼,華為以及幾乎世界上所有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提供動力,因此可以對他們施加影響。
將Arm出售給Nvidia意味著,Arm將受到美國CFIUS法規的約束。英國電子行業有數百家公司,僱用數以萬計的人在其產品中使用ARM。其中許多產品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市場,那就意味著他們都必須遵守美國CFIUS法規。
這使英國處於令人難以置信的立場,即關於允許Arm出售給誰的決定權將在白宮而不是唐寧街。主權曾經主要是一個地理問題,但是現在經濟主權同樣重要。將英國最強大的貿易武器交還給美國正在使英國成為美國的附庸國。
為此我們認為,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完成這筆交易。且它們都必須具有法律約束力,否則將無用:
1、劍橋的工作保障。
2、Nvidia不得享有比其他Arm客戶更優惠的待遇。
3、英國必須獲得美國CFIUS法規的豁免,以確保英國公司不受限制地使用我們自己的微處理器技術。
出售給Nvidia的Arm的自然選擇是將Arm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並再次使其成為英國擁有的公司,並擁有黃金股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由於您已經花了5億英鎊幫助OneWeb走出第11章,對於英國來說,這並不像Arm那麼重要,因此您可以花12億英鎊作為主要投資者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一直是軟銀宣布獲得流動性資金的途徑。
如果您不為國家利益而進行此項交易,歷史將不把你看作將英國帶出歐洲的人,而是那個將英國變成美國附庸國的人。
HermannHauser博士敬上
據悉,因涉及利益方眾多,這項交易將面臨嚴格的審查,需要經過中國、美國、歐盟和英國的批准,預計監管審批需要18個月的時間。
各國政府、反壟斷部門、業界競爭者再加上Arm聯合創始人都將成為這筆巨額交易前路的重重阻力。看來,老黃要一統晶元江湖,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英偉達收購ARM,有幾成把握
英偉達可能會看到ARM在移動業務中的巨大價值
地球上幾乎每一部智能手機以及大部分平板電腦中,都有ARM的CPU內核。現在,它們也可以在許多AR和VR頭戴裝置中找到。
所有這些設備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也需要GPU。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提供高解析度顯示和/或在高幀率下玩圖形密集型游戲的相當強大的GPU。此外,驅動相當大比例這些設備的SoC現在還包含(除了CPU和GPU)用於處理AI/深度學習演算法的協處理器。
ARM也在通過其MaliGPU和Ethos-NAI協處理器來滿足這些需求。但是在這些領域更具競爭優勢:例如,高通公司的驍龍(Snapdragon)SoC將ARMCPU內核與專有GPU和AI協處理器配對,三星已經與AMD達成協議,將在未來的移動處理器中使用AMD的GPUIP。
考慮到英偉達的GPU帝國以及它在許多新GPU中集成專門的AI處理核心(稱為張量核心TensorCores)的工作,它看起來很有可能在移動設備和AR/VR頭戴設備中提高ARM的GPU和AI協同處理器的附加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高通CPU好還是英偉達CPU好
高通的手機處理器的優勢在於基帶晶元,通信領域的整合,以及領先的程序兼容性。保有量是目前最大的。最好的個人認為還是英偉達的處理器,但是作為處理器行業的新貴,有的程序兼容性成疑。英偉達的處理器是非常先進,同時在技術跨度上也非常的激進。最先推出雙核處理器,最先採用40NM製程,最先推出四核處理器,最先採用1MB的二級緩存。很多的最先意味著產品的成熟度,沒有之前的幾個廠商的高。但是晶元領域就是這樣的,幾乎沒有時間來等待檢驗產品的成熟度! 手機晶元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關鍵看您看重哪方面的性能,如果希望節能,長時間待機,續航,那麼,同一代處理器高通比英偉達要好不少。如果看中成熟度,看中各個晶元之間的搭配,德州儀器的是很好的選擇。如果看中程序兼容性,對性能要求不是太過發燒,選擇高通。如果看中性能,喜歡嘗鮮,那麼選擇英偉達吧。而且,他比較便宜!還有,目前英偉達的處理器是沒有附帶基帶通信晶元的,不能夠直接做手機,或者手持移動設備的解決方案。
㈨ 英偉達CPU問世:ARM架構,對比x86實現十倍性能提升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只需一張 GeForce 顯卡,每個學生都可以擁有一台超級計算機,這正是 Alex Krizhevsky、Ilya 和 Hinton 當年訓練 AI 模型 AlexNet 的方式。通過搭載在超級計算機中的 GPU,我們現在能讓科學家們在 youxian 的一生之中追逐無盡的科學事業,」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說道。
4 月 12 日晚,英偉達 GTC 2021 大會在線上開始了。或許是因為長期遠程辦公不用出門,人們驚訝地看到在自家廚房講 Keynote 的黃老闆居然留了一頭搖滾范的長發:
如果你只是對他的黑色皮衣印象深刻,先對比一下 2019、2020 和 2021 的 GTC,老黃氣質越來越搖滾。如此氣質,黃仁勛今天推出的新產品肯定將會與眾不同。
「這是世界第一款為 terabyte 級別計算設計的 CPU,」在 GTC 大會上,黃仁勛祭出了英偉達的首款中央處理器 Grace,其面向超大型 AI 模型的和高性能計算。
英偉達也要做 CPU 了
Grace 使用相對能耗較低的 Arm 核心,但它又可以為訓練超大 AI 模型的系統提供 10 倍左右的性能提升。英偉達表示,它是超過一萬名工程人員歷經幾年的研發成果,旨在滿足當前世界最先進應用程序的計算需求,其具備的計算性能和吞吐速率是以往任何架構所無法比擬的。
「結合 GPU 和 DPU,Grace 為我們提供了第三種基礎計算能力,並具備重新定義數據中心架構,推進 AI 前進的能力,」黃仁勛說道。
Grace 的名字來自於計算機科學家、世界最早一批的程序員,也是最早的女性程序員之一的格蕾絲 · 赫柏(Grace Hopper)。她創造了現代第一個編譯器 A-0 系統,以及第一個高級商用計算機程序語言「COBOL」。計算機術語「Debug」(調試)便是她在受到從電腦中驅除蛾子的啟發而開始使用的,於是她也被冠以「Debug 之母」的稱號。
英偉達的 Grace 晶元利用 Arm 架構的靈活性,是專為加速計算而設計的 CPU 和伺服器架構,可用於訓練具有超過 1 萬億參數的下一代深度學習預訓練模型。在與英偉達的 GPU 結合使用時,整套系統可以提供相比當今基於 x86 CPU 的最新 NVIDIA DGX 快 10 倍的性能。
目前英偉達自家的 DGX,使用的是 AMD 7 納米製程的 Rome 架構 CPU。
據介紹,Grace 採用了更為先進的 5nm 製程,在內部通信能力上,它使用了英偉達第四代 NVIDIA NVLink,在 CPU 和 GPU 之間提供高達 900 GB/s 的雙向帶寬,相比之前的產品提升了八倍。Grace 還是第一個通過錯誤校正代碼(ECC)等機制利用 LPDDR5x 內存系統提供伺服器級可靠性的 CPU,同時提供 2 倍的內存帶寬和高達 10 倍的能源效率。在架構上,它使用下一代 Arm Neoverse 內核,以高能效的設計提供高性能。
基於這款 CPU 和仍未發布的下一代 GPU,瑞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將構建一台名為「阿爾卑斯」的超級計算機,算力 20Exaflops(目前全球第一超算「富岳」的算力約為 0.537Exaflops),將實現兩天訓練一次 GPT-3 模型的能力,比目前基於英偉達 GPU 打造的 Selene 超級計算機快 7 倍。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也將在 2023 年推出一台基於 Grace 的超級計算機。
GPU+CPU+DPU,三管齊下
「簡單說來,目前市場上每年交付的 3000 萬台數據中心伺服器中,有 1/3 用於運行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堆棧,其負載的增長速度遠遠快於摩爾定律。除非我們找到加速的辦法,否則用於運行應用的算力將會越來越少,」黃仁勛說道。「新時代的計算機需要新的晶元、新的系統架構、新的網路、新的軟體和工具。」
除了造 CPU 的大新聞以外,英偉達還在一個半小時的 Keynote 里陸續發布了大量重要軟硬體產品,覆蓋了 AI、 汽車 、機器人、5G、實時圖形、雲端協作和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最新進展。英偉達的技術,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未來願景。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全新的數據中心路線圖已包括 CPU、GPU 和 DPU 三類晶元,而 Grace 和 BlueField 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組成部分。投身 Arm 架構的 CPU,並不意味著英偉達會放棄原有的 x86、Power 等架構,黃仁勛將英偉達重新定義為「三晶元」公司,覆蓋 CPU、GPU 和 DPU。
對於未來的發展節奏,黃仁勛表示:「我們的發展將覆蓋三個產品線——CPU、GPU 和 DPU,以每兩年一次更新的節奏進行,第一年更新 x86,第二年就更新 Arm。」
最後是自動駕駛。「對於 汽車 而言,更高的算力意味著更加智能化,開發者們也能讓產品更快迭代。TOPS 就是新的馬力,」黃仁勛說道。
英偉達將於 2022 年投產的 NVIDIA 自動駕駛 汽車 計算系統級晶元——NVIDIA DRIVE Orin,旨在成為覆蓋自動駕駛和智能車機的 汽車 中央電腦。搭載 Orin 的量產車現在還沒法買到,但英偉達已經在為下一代,超過 L5 駕駛能力的計算系統作出計劃了。
Atlan 是這家公司為 汽車 行業設計的下一代 SoC,其將採用 Grace 下一代 CPU 和下一代安培架構 GPU,同時也集成數據處理單元 (DPU)。如此一來,Atlan 可以達到每秒超過 1000 萬億次(TOPS)運算次數。如果一切順利的話,2025 年新生產的車型將會搭載 Atlan 晶元。
與此同時,英偉達還展示了 Hyperion 8 自動駕駛 汽車 平台,業內算力最強的自動駕駛 汽車 模板——搭載了 3 套 Orin 中心計算機。
不知這些更強的晶元和系統,能否應付未來幾年裡人們對於算力無窮無盡的需求。在 GTC 2021 上,英偉達對於深度學習模型的指數增長圖又更新了。「三年間,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的參數量增加了 3000 倍。我們估計在 2023 年會出現 100 萬億參數的模型。」黃仁勛說道。
英偉達今天發布的一系列產品,讓這家公司在幾乎所有行業和領域都能為你提供最強大的機器學習算力。在黃仁勛的 Keynote 發表時,這家公司的股票一度突破了 600 美元大關。
「20 年前,這一切都只是科幻小說的情節;10 年前,它們只是夢想;今天,我們正在實現這些願景。
英偉達每年在 GTC 大會上發布的新產品,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風向。不知在 Grace 推出之後,未來我們的伺服器和電腦是否會快速進入 Arm 時代。
㈩ 正面宣戰英偉達!英特爾游戲顯卡10月上市,性價比有多高
針對手機游戲顯卡銷售市場的發展前景,英偉達並沒有缺失心寒。RTX40系列產品,就背負著這名顯卡主宰對未來諸多期冀。
自打上年1月就任來,英特爾CEO基辛格已經跟英偉達掌門黃仁勛發生多次花式互嗆。在前面提到的英特爾「On技術峰會」上,基辛格再度飾演摩爾定律忠實擁躉角色,放話「最少將來10年摩爾定律仍然會合理」。進行好的朋友應當還記得,短短的一周前,黃仁勛剛在接受采訪時進行了「摩爾定律已經死了」的分析。
實際上,基辛格對摩爾定律的堅定適用,是會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流程借勢。黃仁勛坦言摩爾定律已經死了,旨在營銷推廣英偉達的光線追蹤等技術。通過這個充斥著硝煙味的發言,基辛格和黃仁勛徹底彰顯了自身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和擔憂。
這一份憂慮,源於冷冰冰的實際。英特爾的CPU業務英偉達的顯卡業務流程,現如今都不在最好的狀態,它們都要不斷擴寬業務邊界,甚至將觸須伸到對方核心區尋找新增長點。
除開口頭上互嗆,實實在在的戰爭已經吹響。緊緊圍繞顯卡,緊緊圍繞摩爾定律以及其背後的諸多高新科技,英偉達和英特爾將來一定會產生大量有趣的小故事。針對本土廠商而言,追趕這兩大半導體巨頭還不太現實。但由後面一種推動的新一輪技術性的浪潮,也許也能為這種追趕者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