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化騰短篇勵志故事
說到馬化騰,我相信每個網民都不會陌生,QQ的創始人,很多互聯網創業者,都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偶像,夢想著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為像馬化騰一樣成功的人。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馬化騰短篇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馬化騰短篇勵志故事:用4根電話線當起了“站長”
馬陳術夫婦告訴記者,他們都沒有什麼特別愛好,直到馬化騰大學畢業在潤迅公司做軟體工程師後家裡雖然連音響都還沒有,不過卻有5部電話和8台電腦。那時,真正的互聯網還沒有全面普及,但兒子卻已經迷上網路,初上慧多網就讓他體驗到網路的樂趣。半年後馬化騰投資5萬元在家裡搞了4條電話線和8台電腦、承擔了慧多網深圳站站長,每天在工作之餘忙得不可開交。久而久之,深圳“馬站”在慧多網上聲名鵲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馬站長其實只是個20出頭的年輕人。
馬陳術半開玩笑地說,那時候裝一部電話要4000多元初裝費,幸好當時女兒和幾個親戚在電話公司工作,可以半價申請安裝,後來他就叫女兒和親戚為他們申請了4部半價電話,供馬化騰上網用。這時,馬陳術指著黃惠卿說:“其實,‘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勞,那時馬化騰一出差就要母親幫他管理網站,每次臨出門前都要寫一張字條給母親,告訴母親一旦有網友打電話來說網路不通,就按照字條上的步驟排除故障,確保網路通暢。”正是因為有了家人支持,馬化騰還出席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BBS站長大會。
馬化騰短篇勵志故事:從工程師到騰訊“教父”
騰訊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開發和銷售“BP機尋呼系統”,後來發現市場飽和,於是轉到互聯網尋呼系統。 偶然的機會,馬化騰接觸了即時聊天工具ICQ,他“嗅”到裡面潛藏的巨大發展前景。 頂著其他股東的壓力,執意開發QICQ,當時的原話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員”
隨著QICQ用戶不斷增加,公司的經費卻逐日減少。 到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運營一年後,公司帳上只有1萬多元,馬化騰想了很多辦法,也求助國外的風投公司進行融資,最終在幾個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萬美金的“救命錢”。 如果馬化騰當時沒有堅持保住QQ這個“復製品”,他可能依舊是那個蹲在深圳一角的“蟻族”,騰訊也可能只是一家隨時倒閉的“危房”。 成功總是不會來的太容易,不考驗你對夢想的忠貞,又怎麼能輕易讓你得到夢想的饋贈?
馬化騰在融資過程中,做了兩次腰椎手術。 第二次手術後,是平躺在床上,高舉著手提電腦辦公的,病痛絲毫沒有動搖他的意志。 “只要去做,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創業期間不幸的東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辦法。 ”
十年如一日的創業激情
“我們不缺進來的用戶,通過優秀的體驗留住用戶,才是我們的重點,口碑是可以通過優秀的產品體驗累積起來的”這是在騰訊內部培訓時,馬化騰對參加培訓員工說的話
從中國網民必備的QQ,再到五星級產品QQ郵箱,再到現在讓三大移動運營商頭痛的微信,騰訊的產品大多能令用戶粘合度極高,能做到這一點,和馬化騰本人一直沒有離開網路有關,他對騰訊的產品,競爭對手的產品,全都是非常熟悉。 在騰訊內部,產品經理們都把他當做不可多得的產品測評師,認為他做過這么多優秀產品,如果能給自己的產品提出建議,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種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對中國創業文化產生了影響。 中國從來不缺激情,不缺豪邁,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遠在執著的堅持耕耘,是很罕見的
馬化騰後來曾說自己的成功有一定運氣,其實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事實上是“務實+專注+創業熱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 成功路不會一直暢順,堅持耕耘,保持事業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頂峰
有夢想還需要堅持,小夥伴們,繼續加油努力吧!
馬化騰短篇勵志故事:創業的第一桶金
馬陳術夫婦說,馬化騰在深圳大學計算機系求學期間成績總是在前五名,他也漸漸地在編寫軟體和研究計算機網路中體會到了樂趣,很愛“玩”的他既成為各種病毒的剋星,同時又經常干一些將硬碟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的管理員哭笑不得。馬陳術告訴記者,馬化騰的第一桶金就來自大學的畢業設計。1993 年畢業前夕,他設計了一個“股票分析系統”,不久有個公司看中了這個軟體,就問他多少錢才肯賣,但當時馬化騰和家人都不知道這軟體值多少錢,就讓對方出價。後來,對方給了馬化騰5萬元,這一下可把馬化騰樂壞了,馬陳術還專門找了個朋友幫忙將錢提回家。
嘗到甜頭的馬化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隨後他與同學合作開發了“股票接收系統”,他負責設計軟體,另外一人負責硬體。由於使用這個裝置,用戶利用電視實時查看股票行情,市場銷路十分好,最高的時候一台賣到2000多元,這又讓馬化騰賺了幾萬元,直到後來與馬化騰合作的同學出國,他們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機”,說到這里馬陳術夫婦都顯得十分自豪。“現在我們家裡還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馬陳術高興地補充道。
1994年,馬化騰將開發軟體賺的10萬元投入到股市中,並在深發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時候買進。隨著股價的大漲,馬化騰的10萬變成了70萬,這使他很快擁有百萬資金,為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B. 馬化騰的技術水平到底如何大師級程序員,年輕時就曾名噪一時
騰訊公司是由馬化騰一手創建的,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互聯網巨頭。
相比較於阿里和網路,許多人對騰訊的技術實力頗為不屑,以為它只是一家搞網路 游戲 的公司而已。
其實,這只是許多人的錯誤印象罷了,騰訊的技術實力還是頗為強大的。
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同樣也是大師級程序員,在他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名噪一時。
那麼,這其中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馬化騰在1984年隨父母遷居到深圳,那時的他正在讀初二。遷居到深圳後,他隨即被父母安排進了當地的中學就讀。
當時的深圳,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全城上下都在喊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進行著日新月異的建設。
也正因為如此,作為新興行業的計算機產業,便很快進入了馬化騰的世界。
於是,在報考大學的時候,馬化騰聽取了家人的意見,並沒有按照之前的既定路線報考天文系,而是選擇了更加實用的計算機系,成為了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的一名新生。
深圳大學是一所年輕的大學,但受到深圳總體發展勢頭的影響,學術氣息也以實用和革新為主,並且發展迅速。
馬化騰受此影響,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接受了實用主義和革新思想的熏陶。
他在學校期間的成績名列前茅,並開始對他的專業即編碼和網路產生了興趣,這也將成為他日後走向成功的必要積累。
在此期間,馬化騰對網路的興趣日益增加,他當時的目標是可以成為一名UNIX或者C語言方面的大師級程序員。
為了得到上網的機會,馬化騰經常以幫助清理網路病毒為由,泡在學校機房裡,但這樣的機會畢竟有限。
為了得到充足的上網時間,馬化騰很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自己故意「種植」一些病毒到計算機里。
學校的老師無奈地發現,馬化騰進入學校機房後,那些病毒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而每次有馬化騰在,這些病毒都會束手就擒。
等到老師們弄清楚原來是馬化騰在「搞鬼」後,嚴厲地批評了他,但同時也認可了他專業的知識能力和執著的學習精神,於是他便得到了難得的上網機會。
在大學期間,內向的馬化騰並不是大家的核心,他的拘謹和沉默使他難以受到大家歡迎。他的專業技術也不是同學中最強的一個,他的學習方法僅僅是依靠抄寫代碼來積累經驗。
但是馬化騰有一種非常可貴的能力,那就是能夠正確認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因此,他總能找到一些與自己優勢互補的人,並與之結成合作夥伴。
在合作中,馬化騰更是時刻保持謹慎和尊重對方意見的習慣,這樣就經常使得他們的合作取得讓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馬化騰之後的合作夥伴張志東、許晨曄和陳一丹,也是在這個時期和他建立了堅固的友誼。
馬化騰的各項能力就這樣伴隨著「深圳速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高中到大學,馬化騰都沒有離開過深圳。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股市的形勢也隨之急轉上揚,股票的價格開始瘋漲。
1992年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取消價格限制的15隻股票,由於沒有漲停限制,一日之內就上漲了105%,並且隨後又飆升兩日。至25日,股票行情觸頂,報收1429點。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中國股市遍地黃金,投資股票就等於撿錢,發財致富只在一夜之間。
有人曾經這樣形容當時的中國股價:
由此可見,我國股市在當時走強程度到底有多瘋狂。 深圳市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驅,股市自然也當仁不讓,市民炒股成為風尚,全市男女老幼無一不在談論股票。
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的馬化騰緊跟形勢,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設計了一個名叫「股票分析系統」的軟體,並作為畢業作品上交。
經過了四年的學習積累,馬化騰已經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在學校中,他成了各種病毒的剋星,對學校的網路維護他也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在我國多數大學生還對計算機驚為天物的時候,馬化騰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而馬化騰對市場行情的敏感洞察力又近乎天生,因此他的「股票分析系統」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強烈反響,馬化騰也得以順利結業,取得了深圳大學的本科學歷,學士學位。
很快,一家網路公司看中了馬化騰的畢業作品,想要出資購買他的「股票分析系統」。在談論出售價格的時候,馬化騰沒有經驗,於是聰明地選擇了讓對方報價。
當對方報出5萬元的天價收購金額時,馬化騰的IT帝國之夢也隨之拉開了序幕。
馬化騰真正接觸互聯網是在1995年,這已經是馬化騰在潤迅(馬化騰畢業後入職的第一家公司)工作的第三個年頭。
當時他在著名的BBS論壇「惠多網」上摸索了半年之後,終於對網路有了大概的了解。
隨後馬化騰決定,成立惠多網在深圳的分站。就這樣,在1995年的晚些時候,馬化騰依靠四條電話線和八台計算機,成立了惠多網深圳分站,他則成了分站的站長。
馬化騰這一段時間的經歷,對他日後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這段時間擔任惠多網各地分站長的創業者,很多都成了後來中國互聯網行業中鼎鼎大名的人物。
馬化騰在這個時候進入惠多網分站站長行列,就使他能夠和這些人物擁有同等的資歷和資源。當然,這一切都和他本身的能力分不開。
馬化騰此時建立的深圳惠多網分站叫Ponysoft(Pony為馬化騰的英文名,整個站名譯為馬化騰的軟體)。
馬化騰對他的Ponysoft惠多網分站非常用心,想盡各種辦法擴大站點的知名度,當時的各種媒體幾乎都留下了馬化騰的聲音。
在馬化騰的不斷努力下,Ponysoft深圳惠多網分站終於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曾經作為深圳地區的代表站檯面向市場。
很長一段時間里,馬化騰的惠多網深圳分站在圈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家都親切地將馬化騰的深圳分站稱為「馬站」。
馬化騰為他的惠多網深圳分站奔波勞碌,那段時間,他除了每天完成潤迅的工作外,業余時間全部用在了惠多網分站的建設上。
當時的惠多網聚集了中國最高端的互聯網人才,馬化騰也是通過這個圈子接觸到了世界上的互聯網前沿信息,還是因為這個圈子,馬化騰最早接觸到了改變他人生的ICQ軟體。
馬化騰說:
馬化騰的預想沒有錯,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行業也確實發生著 歷史 性的變化。1995年末,中國第一位互聯網大亨王志東身赴華爾街,拉開了中國互聯網與世界接軌的滔天大幕。
馬化騰此時的目光還沒有放到國際舞台上,但他也沒有閑著,而是利用業余時間積極研發了一款屬於他自己的 科技 產品。
有了之前「股票分析系統」的軟體支持,在那之後,馬化騰對研發和銷售已經是信心十足並且輕車熟路。
在結識了一些專業的硬體人才後,馬化騰充分利用資源,和這些朋友合作開發了一款可以實時觀看股票走勢的電子設備,取名「股霸」。
對當時的股民來講,股霸是非常先進的 科技 產品,大概相當於今天受到都市白領熱捧的Ipad。此產品一經推出,銷路很快被打開,這讓馬化騰的資金積累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996年,馬化騰將自己積累起來的10萬元錢正式投資股票,因為當時的股票走勢實在太好,而且馬化騰也在股票投資上下足了功夫,他的10萬元投資很快就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截至1998年,馬化騰在炒股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可觀的收入,這無疑為他的獨立創業奠定了基礎。冥冥中,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註定了馬化騰要自主創業,但馬化騰知道,獨立創業的時機尚未成熟。
1998年,馬化騰從老東家潤迅辭職,同年11月創建了騰訊公司。
騰訊公司創建之初,可以說是困境重重,步履維艱,正如馬化騰後來回憶:
在馬化騰和他的夥伴為騰訊的生存而苦苦掙扎的時候,ICQ的使用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燎原之勢。
使用ICQ成為全球風尚,美國在線對ICQ的收購和推廣讓無數互聯網從業人員看到了互聯網社交通訊行業的巨大商機。
看到浩浩盪盪的國際形勢,馬化騰和他的團隊一致決定,他們也要開發出一款本土的互聯網社交通訊軟體,然後自主投放市場進行運營。
對於騰訊這種技術型團隊來講,開發這款軟體是一件簡單愉快的事情;但是,要將其成功地推向市場,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自主運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時的騰訊雖然建立起了一些盈利的項目,但如果大舉投資還是會很快陷入困境。
其次,互聯網是全新產業,互聯網社交通訊行業在國內更是沒有成功的盈利模式可以借鑒,自主運營無異於摸著石頭過河,深淺難察,而一旦出現紕漏,騰訊勢必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然而雖然困難重重,互聯網社交通訊行業中國化的大趨勢還是使馬化騰下定了放手一搏的決心。 對於產品的發展方向,馬化騰最終還是鎖定了ICQ。
可以說,除了實踐,沒有人能預知哪條路可以通往成功。
馬化騰能做的,就是盡量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然而風險本身又具有不確定性,完全規避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力求將風險降到最低。
對於一家新創建的公司,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是非常可怕的,這種可怕不僅表現在風險發生的時刻,即使是未發生時,也還是會讓人擔驚受怕。
於是,選擇模仿ICQ就成了馬化騰唯一可以行得通的道路。 雖然是模仿,但馬化騰還是將很多創新因素融入了ICQ。
馬化騰考慮,雖然ICQ本身具有獨特的魅力,但當時在中國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是它的英文界面,難以被中國大眾所接受。
其次,ICQ的操作也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當時的使用者都是一些專業的網路從業人員,因此它在中國根本得不到普及,而中國的潛在用戶群又是如此巨大。
再者,ICQ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就是用戶信息都被儲存在用戶終端,也就是說,如果用戶更換了一台計算機上網,那麼其儲存的大量信息都將無法獲取。
在當時的國內,主要的上網人群都集中在網吧,所以,ICQ這一缺陷簡直是致命的。
於是,針對這種情況,馬化騰和他的合作夥伴於1999年2月正式推出了一款IM互聯網社交通訊工具--OICQ,也就是後來火遍大江南北的騰訊QQ。
後來,騰訊QQ的使用人數越來越多,但是由於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所以時常資金吃緊,入不敷出。
其中,僅QQ租賃網路伺服器的費用就讓馬化騰頭痛不已。
為了使QQ軟體能夠存活下來,馬化騰和他的騰訊公司幾乎承接了所有網路業務,網頁設計、系統集成、軟體開發、培訓教學,只要能賺錢,他們來者不拒。
因此,馬化騰強大的技術實力,在這其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雖然現在各種技術日新月異,馬化騰放到現在來說,技術實力算不上頂尖了。但是放在當時來說,馬化騰絕對是妥妥的大師級水準。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騰訊創建之初,馬化騰靠著他過硬的技術實力,讓騰訊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直到如今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互聯網巨頭。
各位朋友,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踴躍評論。
C. 靠關系,白手起家大佬們的第一桶金都是怎麼賺來的
「第一桶金」是從「0」到「1」的臨界點,意味著從無到有的突破,這就是「第一桶金」的重要性。
美國流行著一句諺語:人生最重要的是第一桶金。
而這個諺語在中國依然通用,很多超級富豪都是依靠著第一桶金飛黃騰達,一路邁上福布斯富豪榜。
1、李嘉誠——塑膠花生意
除了房地產神話外,李嘉誠還創造了塑膠花傳奇。
1950年是李嘉誠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位卑微如螻蟻,寄人籬下的學徒。後來,他創立了自己的塑膠工廠,取名為「長江塑膠廠」。正是憑借著這個塑膠工廠,李嘉誠才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但是,有人稱其實這個塑膠廠是李嘉誠的舅父庄靜庵,也就是他後來的岳父資助他成立的。庄靜庵是當時有名的大鍾表商,李嘉誠後來成為一個大亨,事業不斷發展,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因為他娶了老闆的女兒,那位有錢舅舅的女兒。而李嘉誠的事業正是在岳父岳母的資助下開始的。
由此可見,李嘉誠的第一桶金靠的是:關系。
2、柳傳志——當「倒爺」
「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柳傳志說。
剛創業的柳傳志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賣過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後來,計算機革命在全球興起,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必須裝上漢卡,每台電腦經過改裝後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 6 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 100 套, 為公司帶來了約 40 萬元毛利潤。
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後來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的確,柳傳志的第一桶金靠的是:出賣勞動力。
3、史玉柱——空手套白狼
玉柱是一位充滿爭議的土豪,他行事風格膽大、激進甚至充滿賭性。也正是因為他這種激進的做事風格,使得他從首富淪為首負,又從負債2.5億到身價500億,大起大落的人生,充滿各種傳奇。
還記得當年傳遍大江南北的腦白金廣告語嗎?「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個洗腦廣告至今仍被奉為經典。也同樣因為廣告,讓史玉柱空手套白狼,賺得第一桶金。
1989年,史玉柱辭職下海去深圳創業,成立公司專門推銷巨人漢卡。為了盡快打開軟體銷路,史玉柱想到了打廣告。他下賭注,以軟體版權做抵押,在《計算機世界》上先做廣告後付款。第13天,史終於收到匯款單。至當年9月中旬,史的銷售額就已突破10萬元。4個月後,這個桌面文字處理系統的銷售額突破100萬元。史玉柱因此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因此,史玉柱的第一桶金可以總結為:賭性。
4、王健林——借高利貸進行舊城改造
健林出身於軍人世家,而他的出身為他帶來了不少好處。
1986年,王健林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拿到面積指標,不惜以高達25%的利息獲得貸款,湊足了注冊資金,拿到了營業執照。在大連舊城改造項目中,王健林通過打造實用性和美化格局,升級房產價值,賺到了第一桶金1000萬。
「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的王健林,第一桶金憑借的是:出身。
5、馬雲——黃頁「騙子」
我們都知道馬雲曾經是一位英語老師,卻不知道馬雲的第一次互聯網創業不是「阿里巴巴」而是「海博網路」。
1995年,馬雲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海博網路」,並啟動了中國黃頁項目。那時候的馬雲到處推銷,但是卻被認為是黃頁的「騙子」。而他還是一遍遍地「對牛彈琴」,到了1997年年底,網站的營業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元!馬雲也因此賺得第一桶金。
無可爭議,馬雲的第一桶金來源於:堅持。
6、馬化騰——賣技術+炒股
馬化騰的第一桶金是從股市賺來的。
1993年畢業前夕,他設計了一款「股票分析系統」,憑這軟體賣了5萬塊。之後陸續通過工作開發軟體累積人生第一個10萬。那幾年正是中國股市瘋狂的時候,馬化騰一邊做此類軟體一邊炒股,後來馬化騰憑借賣軟體獲得的10萬本金,在股票市場上賺的70萬,成為了他的創業基金。
馬化騰作為一位合格的程序員,第一桶金正是源於:技術。
有的人第一桶金靠的是出身、關系、甚至有點投機取巧,但是無可否認,他們都是憑借著商業頭腦、自身才能才能夠一直走下去。更不可否認,第一桶金的重要。
D. 哪個名人的第一桶金是來自股票市場的
1、馬化騰
1998年,實用軟體概念不僅培養了馬化騰敏銳的軟體市場感覺,也使他從中盈利不菲。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開發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得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體問題。這使他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
但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是來自股市。他最精彩的一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這為馬化騰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E. 馬雲、劉強東、馬化騰,這些人的第一桶金是怎麼來的
馬雲:" 騙子 " 靠黃頁賺了 700 萬" 馬雲是一個勇猛而強大的對手 ",楊致遠曾如此評價馬雲。馬雲勇猛的性格,從小就顯現出來了。童年正逢文革,爺爺由於當過保長,被打成 " 資產階級 ",馬雲也受到 " 牽連 ",在學校被同學辱罵。大學畢業後的馬雲,進入一家學校當英語老師,不過,不甘平庸的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回國後的馬雲,沒多久就辭去了不愁吃喝的教師工作,然後嘗試了幾份工作,包括在一家新開張的肯德基店裡,做店長助理。直到 1995 年,馬雲創辦了海博翻譯社。因為幫助杭州市政府和美國一家公司談合作,馬雲有機會去美國,第一次見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互聯網。一直在黑暗中前行的馬雲,感覺找到了那座指引人生方向的燈塔。
馬化騰:炒股狂賺 60 萬。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的家庭條件,甩了馬雲和劉強東幾條街。即便如此,馬化騰創業也完全是靠自己,並沒有拼爹。1998 年,技術大牛馬化騰,和朋友合作開發了一個 " 股票分析系統 ",沒多久就被一個公司以 5 萬元的價格買下,隨後,馬化騰跟朋友又開發出 " 股票接收系統 ",再次賺了 5 萬。然後,馬化騰和朋友用賺來的 10 萬元,投入股市,正好遇上牛市,大賺 60 萬。同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F. 騰訊 創業故事
騰訊 創業故事
馬化騰1993年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上學時就已經表現出了對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方面的天賦,畢業後像很多大學生一樣求職工作,1998年創建了騰訊公司。在創業的道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也許給他幫助最大的莫過於他的父母。通過馬化騰的父母馬陳術和黃惠卿,我們來看一看馬化騰的過人之處!
相比同時代的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馬化騰有著不一樣的家庭背景。馬化騰的父親馬陳術是南下幹部,馬陳術生於1940年,中共黨員,中專學歷,經濟師,曾擔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會計、統計員、計劃科科長、副局長,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經理、總經理,深圳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被選為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現已退休。
馬陳術是潮汕人,是李嘉誠的鄉黨,所服務的鹽田港又是李嘉誠最喜歡的業務形態之一,加上第一次給騰訊做風險投資者中出現過香港盈科的身影,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測馬化騰的父親與李嘉誠之間是不是有很多交往,而這種交往給馬化騰以很多幫助。
不過,這些都只是猜測,馬陳術對兒子最直接的幫助主要是在騰訊公司早期開著賓士前來給兒子做賬,而間接的幫助可能是公司治理和資本市場運營方面的經驗傳承。馬化騰的家庭給馬化騰的另一個幫助是,馬化騰的母親曾經在很長時間里是騰訊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據騰訊上市的相關公開文件顯示,騰訊的發起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馬化騰的母親黃麗卿。對於為什麼母親很長時間是公司的法人代表,馬化騰的解釋是當時創辦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須是待業或退休身份,所以只好讓退休的母親來擔任法人代表。
雖然馬化騰家庭富裕,但其創業資本更多是來自自己的積累。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本人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承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並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眾所周知,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請教的。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不論馬化騰還是張志東,光靠做工程師的收入是很難積累下他們最早的創業資金的。在潤訊的馬化騰和在黎明網路的張志東當時的收入水平大致為每月1000-2000元,即便加上年底的分紅也沒有多少積累。而在深圳電信的曾李青、許晨曄以及在出入境檢疫局的陳一丹,由於是在事業單位,收入就更少了。按照當時的《公司法》規定,要成立一家公司,必須具備最少50萬元的注冊資本,因此擺在馬化騰和他的創業夥伴面前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籌集50萬元的注冊資本。
最開始的50萬元,大部分是由在二級資本市場有所斬獲的馬化騰出的。不過,馬化騰並沒有因此占據絕大部分的股份,他聰明地將自己名下的股份定義為47.5%,而其他4個人的'股份加起來為52.5%.這樣做的好處是,他不會給其他創業合作夥伴造成一股獨大的感覺,在極端的情況下其他4個創始人可以一起說服他改變決定,而他要通過任何決議必須至少有兩個創始股東同意才能實施。這樣騰訊自創始之初就明晰了集體領導的策略,同時馬化騰自己也沒有失去對整個公司的控制權。
創業的第一桶金
馬陳術夫婦說,馬化騰在深圳大學計算機系求學期間成績總是在前五名,他也漸漸地在編寫軟體和研究計算機網路中體會到了樂趣,很愛“玩”的他既成為各種病毒的剋星,同時又經常干一些將硬碟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的管理員哭笑不得。馬陳術告訴記者,馬化騰的第一桶金就來自大學的畢業設計。1993年畢業前夕,他設計了一個“股票分析系統”,不久有個公司看中了這個軟體,就問他多少錢才肯賣,但當時馬化騰和家人都不知道這軟體值多少錢,就讓對方出價。後來,對方給了馬化騰5萬元,這一下可把馬化騰樂壞了,馬陳術還專門找了個朋友幫忙將錢提回家。
嘗到甜頭的馬化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隨後他與同學合作開發了“股票接收系統”,他負責設計軟體,另外一人負責硬體。由於使用這個裝置,用戶利用電視實時查看股票行情,市場銷路十分好,最高的時候一台賣到2000多元,這又讓馬化騰賺了幾萬元,直到後來與馬化騰合作的同學出國,他們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機”,說到這里馬陳術夫婦都顯得十分自豪。“現在我們家裡還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馬陳術高興地補充道。
1994年,馬化騰將開發軟體賺的10萬元投入到股市中,並在深發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時候買進。隨著股價的大漲,馬化騰的10萬變成了70萬,這使他很快擁有百萬資金,為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用4根電話線當起了“站長”
馬陳術夫婦告訴記者,他們都沒有什麼特別愛好,直到馬化騰大學畢業在潤迅公司做軟體工程師後家裡雖然連音響都還沒有,不過卻有5部電話和8台電腦。那時,真正的互聯網還沒有全面普及,但兒子卻已經迷上網路,初上慧多網就讓他體驗到網路的樂趣。半年後馬化騰投資5萬元在家裡搞了4條電話線和8台電腦、承擔了慧多網深圳站站長,每天在工作之餘忙得不可開交。久而久之,深圳“馬站”在慧多網上聲名鵲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馬站長其實只是個20出頭的年輕人。
馬陳術半開玩笑地說,那時候裝一部電話要4000多元初裝費,幸好當時女兒和幾個親戚在電話公司工作,可以半價申請安裝,後來他就叫女兒和親戚為他們申請了4部半價電話,供馬化騰上網用。這時,馬陳術指著黃惠卿說:“其實,‘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勞,那時馬化騰一出差就要母親幫他管理網站,每次臨出門前都要寫一張字條給母親,告訴母親一旦有網友打電話來說網路不通,就按照字條上的步驟排除故障,確保網路通暢。”正是因為有了家人支持,馬化騰還出席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BBS站長大會。
“我才是騰訊的第一任董事長”
馬陳術說,馬化騰1993年從深大畢業後,進入潤迅公司,開始做軟體工程師,專注於尋呼軟體的開發,並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的位置上,對互聯網情有獨鍾的馬化騰向公司提出利用互聯網做無線尋呼業務,並開發出了一個系統,但可惜的是沒有得到公司的支持,這更加堅定了馬化騰自主創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