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量經濟學課程結課論文範文
計量經濟學是用定量 方法 研究經濟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在經濟學科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計量經濟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量經濟學論文 範文 篇一:《形成性評價計量經濟學》
1形成性評價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我國醫學類院校最早成立統計學本科專業的是第四軍醫大學,隨後中山大學、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等院校也相繼成立了統計學本科專業。該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未來經濟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和i皆發展,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熟練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衛生行政機關、衛生防疫及醫葯相關部門從事統計調査、統計分析工作,或在醫葯衛生、 教育 機構從事科研與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我院統計學專業本科(衛生統計方向)自2006年開始招生,其培養友案涉及的主幹課程可分為醫學類(含基礎醫學_、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統計類、數學類、經濟管理類、計算機類、外語及人文社會科學7類課程。其中計量經濟學課程作為經濟管理類的核心課程之一,屬於統計學專業的必修課程。
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已經學習的統計學和經濟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掌握計量經濟分析的方法和基礎理論,通過模型研究經濟問題的數量規律,對經濟問題的前景做出正確的預測,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統計學理論與方法分析、解決相關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評價採用的是終結性評價,即學生成績由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含考勤、作業)組成。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終結性評價存在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評價主體單一化、評價內容缺乏全面性等諸多缺陷,而“一考定乾坤“的不公平評價方式也給學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造成一定的考前突擊、考試作弊現象ra,不利於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高。迄今為止,尚沒有形成性評價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應用的文獻,但形成性評價在其他學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表明,它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具有明顯效果,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自信心得到增強M。因此,有必要對計量經濟學課程應用形成性評價的具體方案進行探討。
2調查結果分析
自製“計量經濟學課程形成性評價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的認識、態度等,以便改進。在2011級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本科學生中,抽取兩個班級進行整群調査。發放調査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8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調i。
問卷調査結果顯示,首先是認識方面,91.25%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的主體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相結合;其次是態度方面,90.00%的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感興趣,98.75%的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考核實行形成性評價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再次是授課效果評價方面,87.50%的學生對教師授課的總體評價是優;最後從結果來看,95.00%的學生認為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對計量經濟學的掌握有進步,87.50%的 學生 自我評價 分數達80分及以上。
由此可見,在計量經濟學考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保證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基礎上,充分貫徹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增強學習效果,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高。
3結語
綜上所述,形成性評價在計量經濟學考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順應教學改革潮流的現代化考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優化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方法 和教學手段,可先通過構建和完善形成性評價結合終結性評價的課程評價體系,然後逐步過渡到形成性評價。同時,形成性評價在計量經濟學課程考核中應用的成功 經驗 對醫學類院校統計學專業其他課程考核方面的改革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篇二:《試談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
1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閾限概念分析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運用回歸模型分析數據的方法論學科,本科階段的初級層次計量經濟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涵蓋計量經濟學數據、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回歸估計量的理論,異方差、序列相關等。根據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將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具體可歸結為以下3組概念:第一,回歸假設。回歸假設是為分析回歸結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設,在不同數量的假設下能夠得到回歸系數估計量的不同性質。回歸假設是整個回歸方法的基礎,一切回歸有關的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都和回歸假設緊密相關,同時違反回歸假設的情形也是計量經濟學理論發展的重點,因此回歸假設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一。第二,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評價估計量的基本標准,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歸理論的核心,整個初級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最終都歸結為回歸系數估計量的這3個性質,同時,這3個性質又與回歸假設緊密相關,故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二。第三,異方差。異方差是違背回歸同方差假設時的回歸結果表現,無論對於橫截面數據還是時間序列數據,異方差的出現是回歸分析的常態,因此對於異方差的檢驗和修正是初級計量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金融實證研究中需要關注的基本問題,故異方差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三。以上三個閾限概念是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的關鍵,同時在概念上具有緊密的聯系,下文將基於此探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式。
2基於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注意事項
由於獨立學院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理論與方法的應用和實踐,因此基於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總體原則仍立足於閾限概念的理解與實際運用,具體地,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了突出3大閾限概念,在首節導論課即向大家提出3大閾限概念,在介紹回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時,詳細的說明每個假設的用途,使學生理解每個假設的目的和本質,進而在回歸估計量三個性質的教學中把握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體條件,並明確理解異方差這一違反假設的情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以充分的時間介紹三大閾限概念及其聯系,從而建構整個計量經濟學的知識和方法體系。第二,運用軟體展示閾限概念的具體應用。獨立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應完全從應用性角度出發,運用軟體展示計量經濟學概念、原理和方法。對於3大閾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時間解釋概念產生的原因與本質,而60%左右的時間結合典型例題講解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軟體如Eviews解決具體的回歸分析建模和假設檢驗問題。第三,通過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強化閾限概念的綜合運用。撰寫實證性的學術論文是進行計量經濟學方法綜合訓練的較好途徑之一,可以通過讓學生從選擇題目開始,通過收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參數估計,假設檢驗以及進行可能的異方差和序列相關檢驗和修正等等來感受計量經濟學解決綜合問題的方法和程序,通過寫作論文的方式加以體現,然後交流討論,以深化對計量經濟學閾限概念的理解。計量經濟學教學經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具體設計,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基於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
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為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獨立學院,也是我國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獨立學院之一。計量經濟學課程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在大三上學期開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以提高學生建立回歸模型能力為教學目標,基於Eviews軟體進行教學,每周教學學時為理論(教師講授)與上級實驗(學生練習)各2學時,特別注重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閾限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對研究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具有借鑒意義。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為傳統的初級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教師在講授回歸假設時著重解釋回歸假設的設立目的與合理性,並通過軟體講解回歸假設的驗證,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回歸假設。在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學中,通過詳細分析三個性質所依據的不同假設,使學生理解三個性質所應具備的條件從而掌握線性回歸估計量理論。特別地,專門安排約10學時左右的實驗課進行計量經濟學論文撰寫與分析的交流,要求學生自選題目,收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進行估計並檢驗異方差、序列相關以及模型設定問題,寫作小論文並在課堂上展示交流。為評價教學效果,選取2010級學生1個教學班共24人進行滿分為5分的教學滿意度打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全部項目的滿意度均達到97%以上,總體平均滿意度超過99%。由此可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統計課程的教學效果非常成功。
4結論
回歸假設、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異方差是計量經濟學課程的三大閾限概念。基於閾限概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在於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運用軟體展示閾限概念的具體應用以及通過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強化閾限概念的綜合運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於閾限概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方式對獨立學院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具有很好的適用性及學生滿意度。
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篇三:《高校經濟類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研究性教學路徑》
一、引言
2世紀美國偉大的教育家、以倡導研究性教學聞名全球的博耶(Ernest L. Boyer)教授認為,“最好的大學教育意味著積極主動的學習和訓練有素的探索,使學生具有推理及思考能力。所有的教師都應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創造性的教學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2005年,教育部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要讓大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科學研究項目或自主確定選題開展研究等多種形式,進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國內已經有一批高校從整體上推進實施“研究性教學”,已被證明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成功模式”之一。眾多高校老師、學者已將“研究性教學”理念融入教學改革中,積極探索適合“研究性教學”相配套的課程結構體系、教師教學激勵機制、創新學分制度等制度,為之有效開展提供了制度保證。
劉贊英等(2007)對國外大學研究性教學的經驗進行了全面的 總結 對比,為我國大學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啟示與借鑒[1]。劉智運(2006)認為,研究性“教”與“學”反映的是一種互動式師生關系。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現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參與研究和主動探索的情境,鼓勵、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思考和研究。同時學生也不是被動接受式學習,而是積極主動的求知過程,同時需要與教師展開及時的互動交流[2]。王嵐等(2007)認為,研究性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模式,還是一種教學方法。
它是一種將教師研究性教學與學生研究性學習、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依靠教材與廣泛閱讀、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有機結合並達到完整、和諧、統一的教學[3]。龍慧靈等(2010)通過研究發現,研究性“學”要求學生在“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學”,學生的研究與教師的研究有所不同,學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強調研究和探索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知識的學習,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的培養[4]。王鋒等(2014)認為,研究性“學”與研究性“教”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其內在聯系通過“研究”這一紐帶得以體現,並從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研究性 學習方法 激勵、教師團隊建設、過程管理以及體系評價配套等方面提出有效實施研究性教學的策略[5]。
此外,關於研究性教學模式,肖萍等(2005)、劉茂軍(2005)、蔣乃華(2010)和李勝清等(2009)分別提出了“以課題為中心的模式”、“溯源法模式”、“‘一體兩翼’模式”和“‘四位一體’模式”[6][7][8][9]。
三、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性質
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Clein說過:“計量經濟學已經在經濟學科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著名經濟學家P?Samuelson也曾經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學是計量經濟學的時代。從1969年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計量經濟奠基人R?Frisch和計量經濟建模之父J?Tinbergen以來,95%以上的獲獎成果都與計量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我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也將“計量經濟學”列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八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應用性、實踐性、體驗性很強、難度較大的綜合性課程,跟高等數學、概率論、數理統計和宏微觀經濟學聯系密切,Kennedy認為“理論計量經濟學家和應用計量經濟學家缺乏充分交流會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甚至不知所措[10] ”。Guy Orcutt曾說過,“做計量經濟學就像試圖通過播放收音機來研究電的規律”,足見其難度。因此,本科階段的學習會更側重於計量經濟實證研究,其對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很高,否則計量模型再完美,也只能是“垃圾進去,垃圾出來”,而收集數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門藝術。
四、研究性教學的路徑選擇
1.強化大學新生研究性訓練,為高年級研究性學習做好鋪墊。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如果前期沒有一定的研究訓練,突然實施研究性教學會讓學生無法適應,手足無措。因此建議一入學就給學生灌輸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讓學生從傳統教育模式的“被動接受者”向“主動參與者”轉變。具體做法就是在大一階段設立“新生討論課”項目,由相關專業有經驗的教師主持研討課,課程圍繞學科專業引導、開拓學生視野、激發科研興趣的目的展開,重在讓學生了解科研對於專業學習的意義。同時,也可以嘗試在學科基礎課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應用統計學等課程中適當介入研究性學習訓練,使基礎學習階段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所啟蒙。用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查爾斯?韋斯特的話說,就是“盡可能盡早把年輕人引導到科研領域”。
2.合理的時間安排和針對性的內容計劃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關鍵。
歐美高校在計量經濟學的課程設置上普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特徵,如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基本上都會將計量經濟學分解成幾門更細的課程或者分成基礎、進階、高級等不同的層次。而國內大學普遍只單一開設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和國外相比我國各高校計量經濟學課時安排相對較少。筆者調查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10所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大學和西南財大、東北財大、上海財大、中南 財經 政法大學等5所財經類大學以及中國礦業大學、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6所地礦類、農林類專業特色突出的院校,發現該門課程的學時設置大體分為48學時和64學時,學分在3~4個之間。即便是一學期64學時的安排,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及應用依然是非常困難的。從學期安排來看,除了個別學校安排在第四或者第六學期外,絕大多數高校安排在第五學期較為合理,一方面大二剛剛學完微觀、宏觀經濟學和統計學原理,可以趁熱打鐵,有效降低遺忘效應,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大學中後段的 社會實踐 乃至 畢業 論文(設計)打下模型和方法的基礎。
教學內容的甄選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該課程研究性教學的開展。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經濟類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計量經濟學應包括概述、經典單方程的簡單線性回歸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放寬經典假定的單方程模型(包括多重共線性、異方差性、自相關性和模型設定偏誤)、聯立方程組模型以及應用計量經濟模型等板塊。
在概述部分,通過1~2篇盡可能涵蓋全書主要內容的經典計量經濟學學術論文介紹開始,讓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有一個輪廓性的認識,並初步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的體系中來。經典單方程線性回歸模塊,鑒於在統計學原理課程中已基本掌握OLS的基本方法,應側重於剖析偏相關以及幾大經典假定的闡述,這一部分以課內講授、原理學習為主。研究性學習的重點放在後面三大模塊,尤其是放寬經典假定的單方程模型篇章中的多重共線性、異方差性、自相關性部分以及應用時間序列計量經濟模型篇章。
3.選擇適當的配套教材,為實施研究性教學奠定基礎。計量經濟學的國內外教材非常多,筆者認為選取合適的教材和配套的參考書對研究性教學的效果有著相當關鍵的影響。教材在提供給學生系統知識的同時,也應給學生一定的面向經濟實踐的問題思考。因此,對該課程而言,最好能採取主、輔教材同步配套的策略,主教材以提供給學生基本理論與知識為主,在注意系統性的同時,要吸收前沿成果。輔助教材則盡可能囊括可以實時更新數據的案例為主,對經典案例的分析解讀是本科生“模仿研究”的起點。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從最初教師主導的“理論模型方法闡述”到後來的師生交互的“計量模型+案例實踐”,再到目前嘗試探索學生主導的“研究性教學”,使用的教材也經歷了反復的嘗試和總結。建議主教材選擇清華大學李子奈教授的《計量經濟學》或者西南財經大學龐皓教授的《計量經濟學》,配套參考書選擇古扎拉蒂的《計量經濟學基礎》或者伍德里奇的《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以及EVIEWS軟體自帶的《用戶手冊(User Guider I、II)》,這樣的組合可以很好地滿足研究性教學的教材需要。
4.多方配合和資源共享為實施研究性教學提供保障。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實施研究性教學對學校、學院以及課程教學團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校要制定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指導意見,專門組織開展全校范圍內的研究性教學研討與交流活動,因為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不是一兩個學院、一兩個專業或者一兩門課程能形成氛圍的,它不僅僅是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轉變的過程,更是教育思想觀念與教育理念革新的過程。在全校范圍內推行研究性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制度,用研究性的視野重新認識教學管理活動的目標、途徑和方法,積極開展管理創新,為研究性教學的開展創造自由、開放、寬容、友好的服務軟環境。學院層面也盡可能結合精品課程的建設,為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積極爭取實現課程教學資源的網路化,支持並構建以精品教材為主幹的教材體系建設,教育學生樹立“研究為新常態”的學習觀,激勵學生主動探究和親身體驗以及基於真實任務的研究問題的解決[11]。課程教學團隊除了依託自身的科研項目,廣泛吸納本科生參與研究外,更要結合經濟現實,鼓勵學生自主立項,建立系統的課程項目庫。
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性教學對全校范圍的資源共享的要求也很高。數據共享、軟體共享、圖書資料共享要求完善健全的校園網路建設和管理,除了教室和實驗室以外,老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資料庫,下載更新數據,調用專業統計軟體。加強改善教室、實驗室、研討間等研究性學習場所的建設力度,爭取實現“小班教學”和“小組實驗”,為研究性教學提供軟體和硬體的保障。
5.以點串線、由線及面共同構建研究性教學的一體化架構。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經濟學學科有各種不同的本科專業,以我校為例有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貿易等專業,不同專業學生的性別比例、生源類別、學科基礎和專業側重均有所不同,相同專業的班風學風也不盡一致,因此可以選擇有一定的科研基礎和研究能力的任課老師選擇相關專業學風優良的班級進行試點。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范圍內選擇相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和相對“規范(或者標准)”的經濟問題作為該課程研究性教學的起點。通過模仿標准案例,然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各自選擇一個研究項目,要求小組(項目組)成員統一擬定立項計劃書,闡明研究背景、立項意義,梳理綜述文獻,設定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合理進行人員分工,最後進行研究成果展示,互相交流心得,教師在學生立項研究的過程中隨時答疑解惑。
這樣,多個研究項目組合串聯起來,就可以形成較為完美的“4線”:前因後果線、教研反饋互動線、理論實踐融合線和課內課外互補線。這種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立項研究學習的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全方位選擇研究主題、多途徑收集資料,既可以為教師的科學研究提供補充信息,又可以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涉獵更多的學科領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在項目負責人組織帶領下,各成員分工合作,集思廣益,既避免了搭便車現象,又可以極大程度上擴大學生的參與面;項目的研究過程和最終效果也可以作為整個課程考核的重要環節,從而拓展考核的內容面。
五、結語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跟現實經濟社會密切相關的課程,涉及的計量方法和模型在微觀領域可以和家庭(或個人)的經濟行為(收入、儲蓄、消費、投資等)以及企業的管理活動( 人力資源管理 、生產成本控制、營銷策略制定等)等經濟現象緊密結合,在經濟增長、就業與通貨膨脹、區域經濟社會差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制定等宏觀經濟領域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既可以分析單一的橫截面數據(或者時序數據),又可以研究混合數據(面板數據)。除了數值型數據,它還能對分類數據構建相應的計量模型。它不只研究經濟社會的表面現象,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挖掘出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計量經濟學應用領域的廣泛性為方便學生選題、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可行性。
經濟類專業的本科生學習計量經濟學應側重實證研究,在很多情況下經濟理論並不能給出相關經濟現象的確切答案,而唯一可行的途徑便是“仔細收集數據,深入實證分析”。對於初學計量的學生來說,通過立項研究,與真實數據交手是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徑。因此,實施研究性教學,“弄臟學生的手,弄亂他們的桌”才能真正學會實證研究,領悟計量經濟學的真諦。
猜你喜歡:
1. 關於經濟發展的論文
2. 有關工程計量與計價論文
3. 有關金融計量的參考論文
4. 統計學論文範文
② 計量經濟學論文
給你一篇我剛寫的 呵呵 僅供參考 (需要的話給你電子版 QQ:309735313)
關於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的計量經濟分析
(我的姓名等信息就省略了啊 呵呵)
內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國1978年以來的統計數字建立了可以通過各種檢驗的城鎮居民儲蓄率的模型,對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情況進行實證分析。通過對該模型的經濟含義分析得出各種主要因素對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數量的影響程度,並針對我國城鎮居民存款儲蓄現狀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居民儲蓄存款 實證分析 主要因素
一、問題的提出
1978年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居民儲蓄也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始終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增長這一經濟現象引起國內理論界的廣泛關注。這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有著有利的一面,但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分流儲蓄,但是居民儲蓄依然持續增加。由於居民的儲蓄存款直接影響著居民的消費行為,影響著貨幣的供給量,進而間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對我國居民存款儲蓄問題的深入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有助於幫助大家認清現狀,做出合理的決策。雖然我們作為本科階段的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和透徹,但對此問題的探索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了解國情,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和理論聯系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文獻綜述
我國有很多學者建立了許多的儲蓄模型來分析各因素對居民儲蓄的影響程度,但分析結論的差異很大。整理以前的研究成果,一個社會的儲蓄總量受很多因數的影響,根據經典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儲蓄水平主要受收入因數、利息率、物價水平、收入分配等因數的影響:
1.收入因數
收入是決定儲蓄的重要因數,收入的變化會直接決定著儲蓄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儲蓄與可支配收入之間存在著正方向的變化關系,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儲蓄量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少,儲蓄量減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戶在支付個人所得稅之後,餘下的全部實際現金收入。
2.利息率
傳統經濟學認為,在收入即定的條件下,較高的利息率會使儲蓄增加。在本文中,我們選用的利息率是根據當年變動月份加權平均後的一年期儲蓄存款加權利率。
3.物價水平
物價水平會導致居民戶的消費傾向的改變,從而也就會改變居民戶的儲蓄傾向。本文用通貨膨脹率來考察物價水平對儲蓄率的影響。
4.收入分配
凱恩斯認為,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社會的平均消費傾向就會越高,社會的儲蓄傾向就會越低。在國際上,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狀況最常用的指數是基尼系數。
三、變數的選取及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時期,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種因素對中國居民儲蓄行為的影響,必須立足於中國的國情。1998年後,中國經濟運行進入了一種新的體制約束狀態,出現了明顯的供給過剩,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與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投資、消費膨脹的內在動力明顯不足;同時,由於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市場體制的控制力還有限,從而不能形成一種有效地傳導機制。市場化的改革對人們的經濟行為、心理行為帶來了很大影響,銀行開始考慮貸款風險,投資者開始考慮投資回報,而消費者也開始考慮最佳的消費時機和預期收入。這說明,我們的微觀經濟層面已生長出一種內在的約束機制,然而社會各個方面對這些積極的因素還很不適應,微觀主體內在約束機制較強與宏觀經濟市場傳導機制不暢之間的矛盾,導致了投資行為受阻、消費行為審慎和儲蓄持續穩定增長。當前影響我國居民儲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居民對社會經濟形勢的預期、可選擇的投資渠道、信貸消費的發展、利率因素的影響、"假性"存款的影響、消費領域的信用等級、高收入階層消費狀況、就業形勢壓力、體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
由於我現在的時間和能力有限,只能綜合考慮,選取一部分變數進行研究,而且為了方便查找數據,只建立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進行研究。本文選用當年的收入增長率來考察收入因數對儲蓄率的影響。用城鎮居民的儲蓄率作為被解釋變數。另外還選取了中國1979年到2002年的各年的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一年期儲蓄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作為解釋變數。
四、數據及處理
本文模型數據樣本為從1979-2002年。
年份 城鎮居民儲蓄率 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率 一年期儲蓄利率 通貨膨脹率 城鎮居民基尼系數
1979 0.06368087 0.264869934 3.78 0.02 0.16
1980 0.08740586 0.220385089 5.04 0.059804 0.15
1981 0.07093626 0.104176446 5.4 0.024052 0.15
1982 0.08105586 0.139165412 5.67 0.01897 0.15
1983 0.09963501 0.093723563 5.76 0.015071 0.16
1984 0.13025584 0.245357008 5.76 0.027948 0.19
1985 0.15161502 0.184241122 6.72 0.08836 0.19
1986 0.17454542 0.280700971 7.2 0.060109 0.2
1987 0.2175453 0.167515864 7.2 0.072901 0.23
1988 0.17862152 0.219728929 7.68 0.185312 0.23
1989 0.2721202 0.199827095 11.12 0.177765 0.23
1990 0.32760614 0.123579703 9.92 0.021141 0.24
1991 0.31032443 0.163667824 7.92 0.028888 0.25
1992 0.3016907 0.228819425 7.56 0.053814 0.27
1993 0.3199061 0.311233327 9.26 0.131883 0.3
1994 0.42486435 0.397210898 10.98 0.216948 0.28
1995 0.44898036 0.261076104 10.98 0.147969 0.28
1996 0.40903477 0.198208003 9.21 0.060938 0.29
1997 0.30935015 0.127739779 7.17 0.007941 0.3
1998 0.25777978 0.108852141 5.02 -0.026 0.295
1999 0.21234608 0.134557035 2.89 -0.02993 0.3
2000 0.1239205 0.125688358 2.25 -0.01501 0.32
2001 0.24155306 0.14364071 2.25 -0.0079 0.33
2002 0.29897822 0.173106495 2.03 -0.01308 0.319
數據來源:各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
註:Y代表城鎮居民儲蓄率
X1代表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率
X2代表一年期儲蓄利率
X3代表通貨膨脹率
X4代表城鎮居民基尼系數
五、模型及處理
基於以上數據,建立的模型是:
Y=β1+β2X1+β3X2+β4X3+β5X4+u
β1度量了截距項,它表示在沒有收入的時候人們也要花錢消費,儲蓄率為負。
β2度量了當城鎮個人可支配收入率變動1%時,儲蓄增長率的變動。
β3度量了當利率變動一個單位,其實也就是1%時,儲蓄的增量的變動。
β4度量了當通貨膨脹率變動一個單位,儲蓄增量的變動。
β5度量了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影響。這也是本文的重點變數。
u是隨機誤差項。
對Y做回歸
利用eviews最小二乘估計結果如下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264646 0.045525 -5.813154 0.0000
X1 0.317426 0.175678 1.806864 0.0875
X2 0.024054 0.003688 6.523093 0.0000
X3 0.024476 0.205508 0.119099 0.9065
X4 1.127523 0.149318 7.551127 0.0000
R-squared 0.897971 Mean dependent var 0.234065
Adjusted R-squared 0.875298 S.D. dependent var 0.116109
S.E. of regression 0.041002 Akaike info criterion -3.360748
Sum squared resid 0.030260 Schwarz criterion -3.113901
Log likelihood 43.64860 F-statistic 39.60525
Durbin-Watson stat 1.54147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根據以上結果,初步得出的模型為
Y=-0.264646+0.317426X1+0.024054X2 +0.024476X3+1.127523X4.
1.經濟意義的檢驗
該模型可以通過初步的經濟意義的檢驗,系數的符號符合經濟理論。
2.統計檢驗
從表中可以看出,顯然通貨膨脹率的系數通不過T檢驗,R2=0.897971, 2值為0.875298,模型的擬合情況較好。F檢驗的值為39.60525,整個模型對儲蓄率的增長影響是顯著的。
3.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從F值可知此模型整體顯著,但是分析各個變數後發現X1和X3不顯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運用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逐步回歸方法我們可以得到要放棄X3 這個變數,重新做回歸分析得到:
Y=β1+β2X1+β3X2+β5X4+u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271487 0.041322 -6.570056 0.0000
X1 0.314787 0.113799 2.766177 0.0119
X2 0.024487 0.003178 7.704986 0.0000
X4 1.145280 0.137886 8.305987 0.0000
R-squared 0.897094 Mean dependent var 0.229740
Adjusted R-squared 0.881658 S.D. dependent var 0.115517
S.E. of regression 0.039739 Akaike info criterion -3.461967
Sum squared resid 0.031583 Schwarz criterion -3.265624
Log likelihood 45.54360 F-statistic 58.11739
Durbin-Watson stat 1.55630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從新模型的整體效果來看,R值和F值都很好,而且各個變數的t統計量也表明各個變數對儲蓄率的增長都有顯著影響。
因此模型可設為Y= -0.271487+0.314787X1+0.024487X2+1.145280X4
4.異方差性檢驗
對新模型進行異方差性的檢驗,運用white檢驗,得到如下結果: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2.669433 Probability 0.054505
Obs*R-squared 11.50596 Probability 0.073942
Obs*R-squared的計算結果是11.50596,,由於選用的沒有交叉乘積項的方式,所以自由度為7,在0.05的顯著水平下,查表得 (7)=12.59〉11.50596,所以接受原假設,即該模型不存在異方差性。
5.自相關性的檢驗
從上表可知DW值為1.556309,且樣本容量n=24,有三個解釋變數的條件下,給定顯著性水平 =0.01,查D-W表得,d =0.882,d =1.407,這時有d <dw=1.556039<4- d ,表明不存在自相關。
6.最終結果
從上面的計量分析中最後得到我國城鎮居民的儲蓄存款模型:
Y= -0.271487+0.314787X1+0.024487X2+1.145280X4
(0.041322) (0.113799) (0.003178) (0.137886)
t= (-6.570056) (2.766177) (7.704986) (8.305987)
R2= 0.897094 df=20 F=58.11739 DW=1.556309
六、結論與建議
1.模型的實證分析
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率變化對居民的儲蓄率變化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儲蓄率對收入增長率的彈性為0.314787,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居民的收入變化1%,儲蓄率同方向變化0.314787%。
利率變動對實際的儲蓄率變動的影響並不是十分的重要,彈性僅為0.024487。這方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1998年以後,隨著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人們的儲蓄傾向受預期的影響更大。這方面從人民銀行數次通過降息來調整儲蓄量,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也可以看出來。
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影響非常大,彈性達到了1.145280。這里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對儲蓄的影響非常明顯。這是由於收入高的群體的儲蓄傾向要明顯的高於收入低的群體。
2.對宏觀經濟的政策建議
基於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很大的影響,因此,國家應該重視對分配領域的調節,加大對低收入的者的轉移支付,切合中國實際的對稅收領域進行改革,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
1)不要"逼"老百姓花錢,而要針對不同收入階層,採取不同對策,引導居民消費
首先,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個人相對收入,在分配政策上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進行微觀層面的改革和合適的福利體系改革,大力提高人們的收入預期;控制教育和醫療費用,降低人們的支出預期,減少公眾的焦慮;積極發展消費信貸,尤其是助學貸款,減少人們為教育而儲蓄的需要,讓其"有錢花"。
其次,引導高收入居民向更高層次的消費過渡,努力提高其消費傾向,增加消費供給,讓其"有地方花錢",從而抑制儲蓄傾向的進一步提高。
2)不要"逼"老百姓投資,而要不斷增加金融創新,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刺激居民投資
目前的儲蓄高增長主要是由於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消費和投資的增速緩慢、居民手持現金的逐步減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國經濟架構的嚴重失衡。因此,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緩解儲蓄增長的勢頭,並積極引導儲蓄向投資轉化:
第一,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不斷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拓寬居民投資渠道,引導居民儲蓄資金的合理分流。
第二,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股票市場,規范上市公司的市場行為,逐步建立完善的、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居民的投資信心。
第三,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尤其是企業債券市場,充分發揮債券融資的優勢,加大企業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比重。
第四,積極引導民間投資,用新型的融資方式拓寬民間投融資的渠道。穩定發展民營金融機構;建立民間投資退出機制;加強民間投資的信用體系建設。
3.模型的不足
在實際經濟活動中,人們的預期對儲蓄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由於這方面的影響很難用數據來描述以及礙於本文作者水平有限,所以本模型沒有反映人們的預期對儲蓄率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何德旭:10萬億儲蓄的多視角分析[N]。金融時報,2003-05-19.
2.屈宏斌:居民儲蓄高增長堪憂[N]。經濟觀察報, 2003-03-31.
3.張銳:高儲蓄挑戰宏觀政策[N]。世紀經濟報道, 2003-04-29.
4.郭樹清: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與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J].金融研究,2002,(2)。
5.武少俊:強化消費需求啟動措施,保證經濟持續快速增長[J].金融研究,2003,(5)
6.潘雅瓊: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趨勢預測[J].統計與決策,2003(6)
7.劉雋亭,喬瑞紅:我國居民儲蓄持續增長的原因及特點分析[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5(2)
8.李焰:關於利率與我國居民儲蓄關系的探討[J].經濟研究,1999(11)
9.韓漢君:中國的居民儲蓄存款及其利率彈性[J].上海經濟研究,1999(9)
10.龐皓:計量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8-1
③ 應用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在股票預測上有多大的作用
作用沒有想像中的大,你可以用股票的滯後變數來進行回歸分析,滯後2~3期就夠了,不過數據必須具體點,最好細分到每季度、每月的上證指數,還有時間上怎麼也要十年左右吧!
我以前在論文附錄中做過分析,數據都是自己按季度整理的,挺麻煩的呢,如果需要的話就發給你~
還有就是,我覺得寫關於股票的預測方面的實際用處並不是很大,畢竟股票的影響因素太多,單單的憑藉以前的走勢而預期太不好了。。我自己也炒股票,就像那些macd、kdj之類的指標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如果那個能預期的話,股市豈不就成了提款機了?現在你做的這個就像是那些指標一樣,要知道,股市是活的,人是活的,而指標確實死的!說這么多的意思就是股市不是能簡單預測的,你做的那個用處不大。。
如果你想做的話,建議換個題目,我當時的寫的是對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在中國市場的分析。你可以寫寫貨幣供應量對通貨膨脹的時滯性,分析下在我國市場的滯後期大概是多少~數據在國家統計局和中國人民銀行都可以找到的,樣本空間一定要足夠大,在對滯後變數分析時候主要考慮各自的T檢驗是否通過,一般從通過之後大概就是那個的滯後期!這個比較直接反而有些許用處~
要是能分析出國家的一般性政策對實體市場的影響就更好了,更有用了~
呵呵,以上只是自己的建議~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就給我留言吧~
④ 求一篇關於股票的論文
證劵投資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資產的不斷增加,投資理財已成為日益重要的問題,投資理財是針對風險進行個人資財的有效投資,以使財富保值、增值,能夠抵禦社會生活中的經濟風險,不管是儲蓄投資、股票投資,外匯、保險投資,由於投資品種日益增多,所需的專業知識也不盡相同,投資方法也很難完全掌握,以下是本人對證劵投資分析的淺見。
一、 風險的定義與衡量
在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決策者(X)可能得到的利益(R)不僅取決於他自己選擇行動(a),而且還取決於其他一些條件或他人採取的行動(b)。設決策者X可能選擇的行動集合為A:{a1,a2,...…a n},經濟社會(Y)可能發生的狀態或他人可能採取的行動為B: {b1,b2,...bi,…b n}。決策者的收益函數方表示為:R=f(a、b),a∈A,b∈B.這個函數表示,決策者X採取行動為a的利益和他的選擇有關,也和經濟社會發生的狀態(或他人採取的行動)有關。Y採取的行動b相對於X的利益可以是「中性」的(不有意使X的處境更好,也不有意使X的處境更糟);如果X和Y的利益是沖突的, Y就可能傾向於採取減少X利益的行動;如果X和Y的利益是一致的,則Y就有可能採取增決於Y 的行動。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對於X而言Y的行動具有不確定性,從而X是在不確定的條件進行決策的。
當存在不確定時,決策者的決策就具有風險。風險就是不加X利益的行動。從決策論的角度看,X採取怎樣的行動,作出怎樣的決策,還要取確定性,源於不完全信息或者非對稱信息。風險的必要條件是決策面臨著不確定的條件。當一項決策者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時,具有的風險的含義是:從事前的角度看,決定所購買的資產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及其變動幅度;從事後的角度,指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造成的決策損失或相對損失 。在計量經濟學中,風險通常用統計學上的標准差來衡量。
二、證券投資風險及其分類
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於證券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高收益,而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交易)的收益受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收益穩定性明顯不如銀行存款高,這就產生了證券投資的風險。這種風險是與收益相伴而生的,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因此我們也可以把證券收益看成是對投資者承擔風險的一種補償。具體地說,證券投資風險是指證券的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報酬,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投資者投資於證券都希望獲得預期收益,而真正得到的是實際收益,它有可能低於預期收益,這時風險就發生了,使投資者遭受到了損失。
不同的投資選擇會帶來不同的投資風險,風險產生的原因和程度也不盡相同,總體上按風險產生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市場風險。這是金融投資中最普遍、最常見的風險。無論投資於有價證券,還是其他實體項目,幾乎所有投資者多必須承受這種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市場買賣雙方供求不平衡引起的價格波動,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2)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由於市場利率的變化影響到證券的市場價格,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3)偶然事件風險。這種突發性風險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必須承擔的,且其劇烈程度和時效性因事而異。如自然災害、戰爭危險、政府的貨幣政策、匯率的變化、專利申請等意外情況的出現,都是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無法預料的。
(4)貶值風險。又稱通貨膨脹風險或購買力風險。通常用消費者價格指數測量通貨膨脹率.
(5)企業經營風險。企業經營風險是指由於經營的好壞而產生盈利能力的變化,造成投資者的收入或本金的損失。
(6)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採用不同的融資方式而帶來的風險。
證券除了上述幾種風險外,還有其它一些風險,如:道德風險,法律風險、政治風險等等。
三、 證券投資風險的計量方法分析
為了在證券投資中便於比較風險的大小,我們將風險劃分為兩類,即總風險和市場風險。總風險是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之和;市場風險是針對資產組合而言,研究各項資產收益率與組合收益率之間的相關性。對單個證券來說,主要考慮其總風險,而對證券組合,主要考慮其市場風險。
1.總風險的計量
(1)由於收益率是投資的結果,對風險的分析也集中在這個隨機變數上。常用收益率的方差來衡量風險的大小。
(2)一般而論,只有在期望收益相差不大時,標准差不大時,標准差才能夠對各項的風險程度予以度量。如果各項目期望收益相關較大時,則需運用差異系數來評價各項目的風險。差異系數實際上就是單位期望收益所承擔的風險.
(3)若將風險看作股票價格可能的波動,價差率就是一個衡量股票風險的較好指標。
價差率=2(最高價-最低價)/(最高價+最低價)
價差率越大,意味著風險也越大,需要指出,為了克服短期因素的影響,應考察在一段時期內平均價差率,以了解全面的情況。
(4)以收益率作為尺度衡量證券投資風險也是一種度量風險的方法。可將證券投資的收益視為無風險收益與風險補償收益兩部分.一種證券收益率越高,說明其風險補償收益越大,同時其風險程度越高。具體的方法是將在許多方面都相同而只在某一方面有顯著不同的證券進行比較,這樣便可以衡量出某種證券風險程度的高低。
(5)下面介紹另一種度量方法---風險補償法。假定作為投資收益的隨機變數R僅有兩種可能的取值,即R1與R2,取值的概率分布為P1和P2=1-P1,該證券的期望收益為:
ER=P1R1+P2R2
其期望效用為:
EU(R)=P1*U(R1)+(1-P1)*U(R2)
2.組合資產的收益與風險
作為投資對象的各類證券的組合稱為組合資產。馬柯維茨的證券組合理論解決了組合資產的風險度量問題。概要而言,馬柯維茨理論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一個投資者的證券組合選擇可以簡化為兩個因素的權衡,即證券組合的期望收益及其方差。
如果把市場上所有可能選擇的證券構成一個按它們的市場比重為權重的組合資產,就稱之為市場組合資產.當投資者僅持有由風險資產組成的市場組合時,每一證券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關系就表現為每一證券收益率中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無關的部分會由於持有市場組合而完全消失,也即每一證券的風險是根據與市場組合的協方差的大小來決定的。體現了單個證券收益與整個「市場組合」收益二者的關系,β I 描述了單個證券對於市場組合收益變化的敏感性。稱為β I 證券I 的系統風險。由於β m =1,所以證券的系統風險可以劃分為兩類,對於β>1的證券,其風險大於平均系統風險;反之,其風險小於平均系統風險。所以β可以衡量證券的相對風險。
3.遞增風險的三種等價定義
為了對兩個證券或投資的風險進行比較,以下給出了遞增風險的三個等價定義:
定義1 設有相同期望值的兩項投資W1和W2,如果
E{U(W1)}≥E{U(W2)}
對每一個凹函數都成立,則稱W1比W2的風險小。
定義2 若設W1和W2為二項投資,存在一個隨機變數ξ, 使得W2= W1+ξ, ξ 為雜訊且 E{ξ| W1}=0,則W1比W2的風險小。
定義3 設W1和W2的分布函數F和G被限制在區間[a ,b]內,且
T(Y)=∫ay[G(x)-F(x)]d x
如果T(y)≥0,且T(b)=0,則稱W1比W2的風險小。
遞增風險的界定對研究最優投資的性質是很有用的。
4.一種新的風險度量方法
設證券收益率為R,它的期望收益率為μ,R=μ +ξ。
其中,E{ξ}=0, μ=E{R}。定義隨機變數,
ξ+=ξ(當ξ≥0),ξ+=0 (當ξ<0);
ξ-=0 (當ξ≥0),ξ-=ξ(當ξ<0)。
- E{ξ-}為證券的風險測度,稱之為平均損失。
對於兩個證券R1 、R2,相應地應有
R1= E{ R1}+ξ1
R2= E{ R2}+ξ2
如果- E{ξ1-}>- E{ξ2-},則我們說證券1的風險比證券2大。
進行證劵投資就是為了妥善的管理我們的財產,把證劵投資風險降到最低是我們每一位投資者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僅供參考。。。
⑤ 經濟增長股票市場論文
經濟增長股票市場論文
對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比較多的復雜問題。那麼,經濟增長如何促進股票市場呢?
一、變數的因果關系分析
(一)單位根檢驗
採用ADF法進行單位根檢驗。
檢驗結果中,AIC是信息秩統計量,用以確定檢驗模型採用的滯後階數k,AIC值越小則採用的滯後階數越理想。
通過檢驗,可知LGDP、LCAP、LVAL、LTURN幾個變數水平序列不穩定,而其一階差分序列在不同顯著水平下拒絕含有單位根的假設,因此為典型的I(1)時間序列。
(二)協整檢驗
Engle和Granger指出,協整關系是指屬於同階非零單整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時間序列盡管是非平穩序列,但如果它們的某個線形組合可能構成零階單整序列,則認為兩個變數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從協整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其經濟意義所在,兩個變數雖然具有各自的長期波動規律,但是如果它們是協整的,那麼它們之間就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
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是從已認知的經濟理論出發選取變數,回歸殘差往往是非平穩的,不能排除偽回歸的現象,而協整理論提供了一個新的檢驗模型變數選取是否合適的方法。
協整檢驗的方法較多,本文採用EG檢驗。
二、我國股票市場不穩定性分解與經濟增長在流動性
過剩和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顯現出了從潛在的不確定性向現實的不穩定性逐漸轉化的趨勢。
而金融危機爆發的頻率加快和強度增加,更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無法迴避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對於金融穩定的研究與探討得到了包括學術界、業界等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而歷次金融危機的爆發都與股票市場密切相關,所以對於股票市場發展的不穩定性研究也備受關注。
總體分析,影響股票市場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股票市場自身的影響因素,包括市值、成交金額、上市公司盈利和分紅等;二是來自於宏觀經濟變數以及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產出、投資、消費、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
學術界對於股票市場發展與宏觀經濟的關聯研究主要集中於兩個領域:首先,由於股票市場具有經濟“晴雨表”之稱,所以對於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一直是人們研究的重點;其次,貨幣政策逐漸成為熨平經濟波動的主要宏觀政策,而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與其之間的直接以及間接關聯研究也同樣得到了學者們的關注。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經濟增長對股票市場發展有顯著影響
根據研究結果,經濟增長是影響股票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
經濟增長能提高股票市場的資本化率、提升股票市場收益率,同時能提升股票市場的交易率。
這些研究結論也符合相關的`經濟理論。
經濟發展有利於企業在股票市場上進行融資,這正是股票市場籌資功能的體現。
同時,由於經濟發展,增加了居民資本增值的渠道,這為投資者進行資本市場的交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經濟的發展為股票市場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得股票市場的發展有一個較好的宏觀經濟基本面,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預期。
(二)股票市場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弱。
在本文的實證檢驗中,交易率、籌資率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大對經濟增長會有明顯的作用,加大股票市場的容量,增加了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股票市場籌資率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它關系著個人、企業等市場主體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規模以及能為經濟發展提供的資金。
此外,股票市場發展的其他選取指標對經濟增長會產生干擾作用,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來發展股票市場,培育股票市場的競爭力,以促進經濟的增長(萬正曉等,2008)。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我國多數投資主體投資理念缺乏且股票市場不完善。
這樣,股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弱化,不能提供合適的機制引導社會資金的合理流動。
同時,股票市場不能降低投資者的流動性風險及為投資者提供風險分散,也不能通過股價表現市場信息和配置資源,更不要談對企業的監控職能。
因此,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較弱。
四、結語
對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比較多的復雜問題。
本文對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僅作初步探討。
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是利用最新的數據,結合計量經濟學方法,對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之間關系進行建模分析,探討二者之間的數量模型;同時,還可以結合模型探討影響二者之間關系的主要因素,探討股票市場的微觀作用機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或者探討股票市場的倫理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戰穎,2008)等問題。
;⑥ 計量經濟學簡單的課程論文範文
計量經濟學在中國經濟學界越來越被關注,其 方法 與工具也在實證研究中被廣泛的應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篇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計量經濟學論文》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傳統的教學流程是教師通過課堂講授完成知識傳遞,然後通過課外作業促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翻轉課堂則是對傳統教學流程的顛倒安排,它將知識傳授過程由課堂移到課外,讓學生藉助觀看教師製作的教學視頻、課件或利用網路資源等自主、協作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則成為教師答疑解惑,指導學生完成作業、討論探究問題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的地方。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和地位發生根本改變,教師由教學“主導者”和“控制者”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則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自主或協作去探究和構建知識,實現個性化學習。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通過提供教學視頻、課件、文本等教學資源,使學生在上課前通過自主、協作學習,完成知識的傳授,然後在課堂上通過答疑解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打破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知識的壟斷,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主動去探究和構建知識,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技術發展推動 教育 變革的產物,被譽為預見未來的教育。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與傳統教學有本質的不同。翻轉課堂要想取得預期成效,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翻轉課堂把知識的學習過程放在課外,由學習者自主學習或協作探究去完成,需要學習者具有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由於翻轉課堂把知識的學習過程放在課外,所以需要有完善的信息化教學系統來支持,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再次,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視頻、課件的製作以及各種系統工具的操作和應用,都需要教師和學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
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准備
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的分析,將課程按知識塊劃分成若干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開發製作教學視頻、課件、案例等模塊化學習資源,簡單的知識點一般准備課件或電子文本即可,重點或難點內容則有必要增加准備教師講解的音視頻,以便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同時,准備好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所需的軟硬體環境。課前學習設計在教學資源准備就緒之後,開始進行課前學習設計。在課前學習階段,教師通過網路教學平台發布教學資源,設置學習活動,並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或網路開放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或協作探究,完成課前的學習活動和要求。在這個階段,教師不急於解答學生的疑惑,要設計相應的單元知識測試和交流反饋方式,檢驗和了解學生的知識學習掌握情況。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對課前學生的知識學習掌握情況的了解和反饋,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和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如集中講授、答疑解惑、討論探究、小組任務、實驗實踐、個性化輔導等,對課前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分析和梳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吸收。課堂教學設計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有效的交流探討是翻轉課堂取得成功的關鍵。課後評價設計教師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反饋,採取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的有效結合。在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學生的個人講述匯報、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活動,師生一起對學習過程和收獲進行交流和評價。教師評價的內容包括知識的難易程度、獨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小組學習中的個人表現、小組學習成果展示、平時的測驗以及期末考試等情況。
三計量經濟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基於上述翻轉課堂的教學理論,以計量經濟學課程為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翻轉課堂可行性分析學校具有Moodle網路學習的平台,可在上面建設網路課程,用於課前學生自主協作學習和交流,Moodle平台教學功能完善,可跟蹤學生的自學情況,方便教師跟蹤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利用CamtasiaStudio工具製作微課件,備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協助教師製作微視頻課件,設有助教協助教師日常維護網路課程;學校網路基礎設施完善,校園實現無線局線網全覆蓋,學生基本擁有 筆記本 、智能手機等聯網終端設備;本次課程的授課對象為大二學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准備教學資源,創建網路學習環境在Moodle平台上建設計量經濟學網路課程,課程資源包含電子課件、教案、微教學視頻、推薦的專題學習文檔和網站等類型的素材。將教學資源分為基礎和擴展兩個等級,為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學生准備。其中,微教學視頻的製作是教學資源准備中的核心內容。根據每節課的課堂目標,為學生精心准備1~3個微視頻,每一個微視頻只介紹一個知識點或者呈現一個案例。利用CamtasiaStudio來進行微視頻的錄制與後期製作,畫面清晰且操作簡單。製作完成後,將視頻和其他電子資源上傳到Moodle平台的網路課程中,供學生網上觀看學習。設計和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班級人數為48人,將學生分為八個小組,要求學生課前通過網路課程自主、協作學習和探究。每小組設有小組長,負責 總結 和反饋本小組的學習情況。教師將教學資源發布給學生後,也將課前學習要求明確告知學生,並在學生自學完畢後設計適量的測試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利用Moodle平台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學生則根據教師的要求,學習教師准備好的教學資源,完成各項學習活動和任務。學生通過自學或協作完成知識的學習,並小組交流討論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由小組長將問題匯總後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集中解答學生的疑惑或共同探究問題,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可採取多種 教學方法 來促進學生將知識內化。
1)合作探究
由教師提出相關問題或任務,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和學習夥伴討論交流,探究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發表自己的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個性化指導
個性化指導是教師為各個小組解答疑惑的過程。每一個小組在自主協作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所以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問題採取個性化指導,為每個小組解答疑惑,實現因材施教。
3)總結點撥
由每個小組的代表總結本次課程學習的收獲及碰到的疑難點,之後教師針對各個小組出現的問題將重點問題和知識集中講解,對本教學單元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梳理,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學習評價是課程的最後環節,教師從學生個人、各個小組以及整體的角度,對學生的課程學習進行整體評價,重視評價的多元性和公平性,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以及協作精神的培養,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本門課程採用綜合評價的方式,包括學習過程中的個人表現、小組表現和成績、個人作業完成情況以及期末考試等。
四結語
翻轉課堂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趨成熟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新興教學模式,其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在國內外多所學校的實踐中取得極大成功。為此,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翻轉課堂的教學研究和應用,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發展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篇二:《研究生計量經濟學論文》
一課程改革的主要 措施
(1)充分利用校院兩級提供的資源
鼓勵與支持課程組成員進修學習,拓展研究視野、提升教學能力。
(2)學習與借鑒國內外高校優秀教學 經驗 與成果
課程組一方面注重跟蹤學科的發展,結合《計量經濟學》國際國內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跟蹤國外、國家與省級精品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獲取有益的經驗與方法。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增強課程教學效果
課程的考試分為兩部分:實驗和課程論文。實驗的考核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熟練掌握計量軟體EVIEWS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建模求解並對模型的參數進行檢驗,進一步為科學研究的實證分析奠定基礎;而課程論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強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
二《計量經濟學》具體授課內容的改革方案
在理論教學內容方面,課程組要反復研討並通過與學生的反饋交流,精心設計符合我校研究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適應和符合培養經濟管理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學實踐方面,課程組要不斷完善和更新教學案例,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特別是課程論文、課程實習等),注重培養學生在科研中應用本課程中相關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在教學載體方面,課程組要做到全部教學資源上網共享,實現課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障礙教學。由於我校管理類專業研究生需要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和解決本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而非側重在研究計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課程教學應當理論與應用並重,融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為一體。考慮到本學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沒有系統學過本課程,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大多數研究的實際情況以及本課程的體系,反復精選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使之更加符合本專業教學的實際要求。本課程以經典計量經濟學的內容為主,適當概要性地介紹“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的新發展與動態。課程特別注重基本思想、經濟背景、基本方法和實際應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並能夠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現實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定量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創新型經濟與管理人才的需要。《計量經濟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顯著成效。《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由案例分析、實驗教學與課程論文三部分組成。
(1)案例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體驗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實際應用,基本上每節課都結合案例進行講解。通過實際經濟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了解理論方法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並結合案例分析介紹EViews軟體的使用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計量經濟理論方法更加貼近經濟管理實際,而且是從實際需要出發去學習計算機軟體,比單純講授軟體本身更引起學生的興趣。
(2)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以通用的Eviews軟體為載體,為配合《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專門設計的輔助性教學環節。設計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課堂講授內容的計算機軟體的實現,幫助學生理解、消化、評價課堂所學的內容。具體做法是在工商管理實驗室進行專門的上機實驗教學,並要求學生課外另外安排不低於10小時的上機實踐。上機實驗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每個學生結合自己選定的作業和設計的模型,熟悉EViews軟體的使用方法各個部分的具 體操 作。實踐證明,經過8學時及以上的訓練,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量經濟分析的EViews軟體操作,都具有了用計量經濟軟體作實證性經濟分析的初步能力。
(3)課程論文
課程論文是要求研究生結合本專業所學基礎理論和自身的研究興趣,運用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具,解決一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並形成8000字左右的課程論文。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了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以後,受到計量經濟分析的實際訓練,對運用計量經濟方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方式有更深刻體會,從而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提高其科研能力。通過實踐性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而且使學生享受到了運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樂趣,培養了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建模能力。一方面可以參加相關的建模競賽,更可以運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撰寫科研論文進行發表,這幾年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論文能夠充分說明這一點。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方案
該課程採用課堂講授與上機實驗相結合、模型計算與問題分析相結合的授課模式,使學生探究、協作的學習過程中達到學好《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的。具體而言,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課程教學延伸到實踐環節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採用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形式靈活,效果良好。例如,對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難點內容,如總體回歸函數、總體回歸模型概念的聯系和區別,t檢驗法、P值對回歸方程系數顯著性檢驗的聯系與區別,回歸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時會出現的理論後果和實際後果,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採用精講教學形式。對一些實踐性很強的重點內容,如經濟計量學的研究程序,運用包含虛擬變數的回歸模型分析結構穩定性,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的各種診斷方法和補救措施,間接最小二乘法和兩階段最小二乘法,採用案例教學形式。對一些容易混淆難以理解的內容,如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與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不同點,對數線性模型、半對數模型、線性對數模型的設定和參數含義,採用對比、討論教學形式。對有些難點內容,如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採用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講授《計量經濟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限制,節省了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
(2)實驗教學
安排1/4的時間,開展實驗教學,保證了教學效果。教學方式從傳統的“灌輸式”轉變為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考試內容方面,適當減少死記硬背式的題目,增加案例分析等實際應用型的考題;題型設計多樣化;增加題目覆蓋的專業面。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篇三:《計量經濟學本科教學問題》
摘 要:針對我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暴露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計量經濟學教材、教學和統計軟體應用等問題的分析,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方法,以利今後的教學。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統計軟體;案例教學
1998年,《計量經濟學》首次被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為高等學校經濟類本科專業的八門公共核心課程之一。時間已經經歷了八個年頭,國內涌現出了一大批計量經濟學教材,在這些教材編寫中,基本上都是針對 財經 院校統計專業的學生而編寫的,過多強調統計學知識的講解,沒有很好適應針對本科所有經濟類專業的通用的教材,不利於非統計專業的經濟類學生學習。對於非統計專業的經濟類學生而言,這些教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和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高校《計量經濟學》的講授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本文將針對《計量經濟學》教材的選用給出一些具體建議,並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一、當前《計量經濟學》教材普遍存在的問題
1.教學體系較為過時和陳舊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計量經濟學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並且已經迅速應用到宏微觀經濟學各個分支了。而當前國內的許多這方面的教材幾乎都忽略了近二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對學生的學習和今後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2.缺乏應用性強的與現實經濟情況相結合的具體案例
進行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掌握大量基礎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會用所學的知識對現實經濟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和預測。但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在教學中大量引用與現實經濟情況有關的案例分析,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切身認識到計量經濟學在現實中的應用。既能容易使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能使學生學會定量分析現實經濟現象。
3.計量經濟分析軟體相對滯後
學習計量經濟學必須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因此選用一個好的統計軟體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學中大多數選用的軟體是TSP、SHAZAM等軟體,該軟體是用DOS命令的方式進行操作的,不利於初學者的學習。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 統計分析軟體主要有EVIEWS、STATA等,這些統計軟體都採用菜單式操作方式,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使用。
二、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於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改革將有助於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增強。
首先,積極選用國外最新教材,盡可能與國際一流大學所用教材接軌。目前國外的一流大學所用的教材都非常新,基本涵蓋了近幾十年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這一點是國內一些教材所不能比的。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經濟計量學精要》一書堪稱計量經濟學的經典入門教材,該書既有數學、統計學的知識回顧,又有計量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同時也包含了計量經濟學近幾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無疑非常適合我國經濟類本科生學習。
其次,在教學中要多加強教學中的實踐環節。計量經濟學分為計量經濟學方法與計量經濟學模型兩部分,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於理論知識的講授,雖然有少量的實踐環節,但在上機實驗時,學生的實驗作業大多是教師所給的或者是書本中的例題與習題,顯然不符合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
新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做基本練習及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從自己所處的現實經濟中尋找問題,收集經濟指標的數據資料,自己上機做模型分析,教師在其中主要起觀察、引導作用,指出學生所做分析的問題所在,在校正問題的基礎上,多挖掘學生所分析內容中閃光的一面,鼓勵學生加強實踐。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學的計量經濟學方法來分析現實經濟中的問題,原因是當初學習時沒能做較多的與現實問題相關的作業。這一教學實踐環節的加強,有助於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靈活掌握。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應該有相應的較大改革。過去,由於受教學設備條件的制約,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式主要以傳統的板書介紹為主。現在,隨著計算機設備的普及,以及學校多媒體設備的購置,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自然就應該有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與之相對應。
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經濟計量學精要》一書給出了大量宏、微觀經濟實例,學生可以十分輕松地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並了解到計量經濟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在教學中,老師也可以結合課程指導對我國的經濟現實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最後,在教學中要多加強教師的培訓,尤其是要多加強應用統計軟體的培訓。目前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大多數選用的軟體是TSP、SHAZAN等軟體,而國外一些大學早已運用EVIEWS、STATA和MINITAB等統計分析軟體進行教學。一些老師嫌麻煩或對新軟體不太懂而不願意採用這些軟體,這將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因此加強教師對統計軟體應用的培訓就成為非常非常緊迫的事情了。運用這些計量統計軟體很容易對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計量經濟學精要》一書的大量案例進行檢驗和驗證,有利於加強學生對基本流露年的掌握,也有利於學生對大量經濟現象的分析和解釋,同時也可以對我國的經濟成就進行分析和理解,增強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郭惠英.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初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1):46-47.
[2] 胡朝霞.計量經濟學本科教材:問題與改革[J].統計教育,2004(2):30-31.
[3] 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張濤等譯.計量經濟學精要.[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5
猜你喜歡:
1. 關於經濟發展的論文
2. 2000字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
3. 淺談財政專業畢業論文
4. 本科計量經濟學論文
5. 有關經濟學教學畢業論文範文
6. 統計學教學專業論文範文
⑦ 急求助:計量經濟學論文
關於計量經濟學
本文較系統地介紹了計量經濟學在證券期貨市場中的應用,其中包括作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計量經濟學證券期貨市場指標體系的研究;新華財經指數的編制;證券投資組合的研究與應用等。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 證券市場 期貨市場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on Securities and Futures Markets
LI Cong-zhu,DING Shao-fang,WANG Ling-hua,SUN Da-n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00041)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on Securities and Futures Markets is introced,author's many new achievements are included in it,such as study of index system on Securities and future markets;study of Xin Hua index number of securities;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investment in bond and so on.
Key Words:statistics securities markets futures markets▲
一、序 言
我國自九十年代初建立證券期貨市場以來,短短幾年,得到了迅猛發展,方興未艾。僅拿股市來看(截至1999年07月13日),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境內公司已達900家,滬深市場的A,B股股數是981隻,上市公司900家,其中滬市501隻(461家),深市480隻(439家),滬深A股股數874隻,B股股數107隻。這與1991年滬市8家深市6家上市公司相比,可見發展速度之快。市價總值21083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5%;開辦證券90家,兼營證券業務的信託投資公司237家,下屬證券營業部2400多家;現有43家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累計籌集資金100多億美元;已有107家公司成功發行了B股,籌集資金近50億美元;股民已達4000多萬。自1999年五月十九日井噴式行情以來,滬深兩市的日成交量猛增,至六月二十五日高達800多億(1998年8月18日香港股市一天的成交量為790億港元),創下空前的天量。證券市場的作用愈來愈大,並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統計學及其相關學科在證券期貨交易中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先從世界范圍談起。
據有關報道,當今華爾街最搶手的不再是傳統的MBA,而是有統計背景、數理能力強的人才。一些在美國獲得統計或數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被華爾街錄用,轉眼間便當上了年薪百萬美元的「白領」貴族。如,1984年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黃沁於1988年提前畢業,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研究生,畢業後受聘到華爾街某大型證券公司工作。在這個世界上金融證券業最發達的地方,他以統計和數學為基礎,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論,現已升任該公司副總裁,主管對外投資工作。年僅27歲的黃沁是進入華爾街金融界高層領導的少數華人之一。
華爾街取才原則的轉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證券期貨等金融業目前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的潮流。證券金融交易是信息量最大,信息敏感度最強、信息變化頻度最高的領域。隨著市場日趨復雜,數字已成為傳遞信息最直接的裁體,加上未來的經濟是被網路覆蓋與籠罩的數字化經濟,大量的數學與統計工具將在分析研究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影響。能否把握那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字所隱含的精微變化,成為決定未來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前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期權定價方面做出開拓性貢獻的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他們在二十多年前就探索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定價模型——布萊克.斯科爾期定價公式。本世紀20年代開設了股票期權品種,由於採用櫃台交易方式和缺乏標准化的設計合約,很難轉讓對沖,交易量不足稱道。1973年美國經濟學家布萊克和斯科爾斯,引進概率統計上隨機變數函數的一些定理和積分求值,推導出不支付紅利的股票期權定價公式,從此期權有了明確科學的價格定位依據,很快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並迅速推廣到全世界,直至現在,期權占據著金融王國的重要位置。定價公式成為整個市場運轉的基礎。這個期權公式的定價思想所引發的金融革命表現在,預測遠期價格成為可能,不僅使期權為指數、貨幣、利率、期貨交易提供了全新的保值,投資手段,極大地豐富了金融市場,而且進一步推動了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價值研究,提高了操作的理論水平。由此可以推斷,沒有布萊克.斯科爾斯定價模型,期權就不可能發展這么快,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度發達,如今國外大型金融機構在總結金融交易失利原因時,總是首先追究最初的定價是否存在漏洞和錯誤
建立一個模型就摘取經濟領域的桂冠這一事實,體現了經濟與統計數學密不可分的關系。據不完全統計,自1969年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的40多位獲獎者中,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有23位,10位擔任過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有六位直接靠計量經濟的研究和應用成果獲獎。借用統計數學,將經濟理論數學公式化,將經濟行為定量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熱門課題。
有關專家指出,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於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本身並非充分條件。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力量。數學給經濟界帶來新的視角,新的觀念。抽象的數學工具一旦准確地切入金融市場,就顯得非常實用和有價值。二十多年來,指導期權交易的理論—定價模型得到廣大投資者的一貫遵循。沒有統計基礎、不懂定價公式含義的人要想在市場有出色表現將是十分困難的。
證券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是個永恆的話題,投資者都想尋求收益回報,但又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損失可能。市場到底存在哪些風險,如何確定風險的大小,如何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歷來都是受人關注的焦點和難點。自從1952年美國學者馬柯威茨運用數量方法創立證券組合理論以來,市場風險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不再變得那麼可怕和不可駕馭。
馬柯威茨組合理論的立足點是全面考慮「期望收益最大」和「不確定性(即風險)最小」。它通過總結投資損失的概率分布和可能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程度(即我們統計學上的方差),發現投資者應該同時按適當比例購買各種證券而不是一種證券,進行分散化投資,其收益才盡可能是確定的。通過數量分析得出的這種結論,迎合了投資者避風險的需要。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促進了基金的蓬勃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間,隨著量化研究的不斷深入,組合理論及其實際運用方法越來越完善,成為現代投資學中的主流工具。由於馬哥威茨證券組合選擇理論給金融投資和管理思想帶來革新,199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眾所周知,量變引起質變。數量關系的背後,牽扯著市場的穩定與發展。金融業的現代化推動了統計與數理方法的應用研究,反過來,當今世界的金融管理特別是防範金融風險,也越來越要量化研究。早在1995年9月,美國斯但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劉遵義就通過實證比較,數量分析和模糊評價等方興,預測出菲律賓、韓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有可能發生金融危機。後來的事實果然如此。這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沒有完整、科學的分析預測工具,就可能在國際金融競爭中蒙受重大損失。只有加強對作為金融信息的各種變數的研究,才能提高對金融運行規律的認識,才能把握市場的發展動向。
經濟理論的數學化和統計分析,使各種經濟行為也越來越數量化。在金融領域也不例外。定價公式和組合理論地位的確立,就證明數量工具已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有統計顯示,在西方金融市場,三分之一的人運用組合理論來投資,三分之一的人靠技術分析管理頭寸,另外三分之一的人仍在堅守基礎分析。雖然運用何種手段來指導決策是投資者個人偏好、觀念的問題,但組合理論和技術分析所運用的統計工具逐漸被認同,說明理性投資將成為市場的寵兒。由此我們不難理解華爾街選才的動機。
主觀意見和直覺判斷有很大的隨意性,顯然與現代投資決策的要求相去甚遠。對市場和價格進行定量研究,從而揭示客觀存在的數量依存關系,成為投資和管理決策的一項基礎工作。用統計工具處理各種證券金融數據,可以比較全面地分析各種因素的影響力度。其主要表現在:
1 結構分析:證券市場與匯率、利率變動和國民經濟發展有多大的關聯度;單一證券與整個市場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市場指數設計是否合理;證券與期貨價格走勢是否相互制約;同一類證券有沒有一定的連動關系。
2 價值預測:分析未來證券發行和上市價格的理論定位,確定金融衍生證券的價格,分析預測證券期貨的價格走勢,進行投資決策等。
3 政策評價:研究市場系統風險的預警及控制,探討不同的組合投資效果。
4 理論檢驗:證券價格能否反映所有的信息,市場的有效性實證檢驗;各種技術指標的適用性和優化處理,周期效應的對比分析。
從以上可看出,量化研究有助於搞好風驗管理,設計投資組合,選擇交易時機,評估市場特性。統計工具在證券金融市場的大量應用,對交易技術的升級換代,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特殊貢獻。現在,電腦交易系統在國外大行其道,依據不同要求設計的模型軟體層出不窮,只要把數據輸入電腦中,投資者根據分析結果隨時制訂和調整投資計劃。
投資者競爭的優勢不再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上,而是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誰的模型從總量上與趨勢上能更合理、科學地分析市場,誰就能掌握主動。
簡單的統計和數學方法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復雜的金融發展需要。隨著統計和數學工具的推廣應用,一門新興的邊緣科學——金融統計學應運而生。美國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英國利茲大學先後確定了金融統計的碩士和本科生的培養計劃。我國近幾年來,像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和山東大學建立了統計金融系,去年北京大學相繼成立了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管理中心、金融數學系;像北方工業大學統計學專業等建立的證券期貨模擬實驗室的也有很多家;開設相關專業的就更多了。
總之,統計學及其相關學科在證券期貨交易中的重大作用愈來愈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讀者從本專題所講的內容也將會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後面我們將結合我國證券期貨交易的實際,介紹統計方法在證券期貨市場的一些基礎應用(包括我們的部分研究成果),如證券期貨交易的統計指標體系;證券指數;投資組合;上市公司財物報表的統計分析與選股;證券期貨價格走勢預測(主要是技術分析)等。
⑧ 計量經濟學論文
關於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的計量經濟分析
(我的姓名等信息就省略了啊 呵呵)
內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國1978年以來的統計數字建立了可以通過各種檢驗的城鎮居民儲蓄率的模型,對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情況進行實證分析。通過對該模型的經濟含義分析得出各種主要因素對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數量的影響程度,並針對我國城鎮居民存款儲蓄現狀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居民儲蓄存款 實證分析 主要因素
一、問題的提出
1978年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居民儲蓄也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始終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增長這一經濟現象引起國內理論界的廣泛關注。這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有著有利的一面,但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分流儲蓄,但是居民儲蓄依然持續增加。由於居民的儲蓄存款直接影響著居民的消費行為,影響著貨幣的供給量,進而間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對我國居民存款儲蓄問題的深入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有助於幫助大家認清現狀,做出合理的決策。雖然我們作為本科階段的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研究還不夠深入和透徹,但對此問題的探索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了解國情,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和理論聯系實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文獻綜述
我國有很多學者建立了許多的儲蓄模型來分析各因素對居民儲蓄的影響程度,但分析結論的差異很大。整理以前的研究成果,一個社會的儲蓄總量受很多因數的影響,根據經典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儲蓄水平主要受收入因數、利息率、物價水平、收入分配等因數的影響:
1.收入因數
收入是決定儲蓄的重要因數,收入的變化會直接決定著儲蓄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儲蓄與可支配收入之間存在著正方向的變化關系,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儲蓄量增加;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少,儲蓄量減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戶在支付個人所得稅之後,餘下的全部實際現金收入。
2.利息率
傳統經濟學認為,在收入即定的條件下,較高的利息率會使儲蓄增加。在本文中,我們選用的利息率是根據當年變動月份加權平均後的一年期儲蓄存款加權利率。
3.物價水平
物價水平會導致居民戶的消費傾向的改變,從而也就會改變居民戶的儲蓄傾向。本文用通貨膨脹率來考察物價水平對儲蓄率的影響。
4.收入分配
凱恩斯認為,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社會的平均消費傾向就會越高,社會的儲蓄傾向就會越低。在國際上,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狀況最常用的指數是基尼系數。
三、變數的選取及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時期,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種因素對中國居民儲蓄行為的影響,必須立足於中國的國情。1998年後,中國經濟運行進入了一種新的體制約束狀態,出現了明顯的供給過剩,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與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投資、消費膨脹的內在動力明顯不足;同時,由於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市場體制的控制力還有限,從而不能形成一種有效地傳導機制。市場化的改革對人們的經濟行為、心理行為帶來了很大影響,銀行開始考慮貸款風險,投資者開始考慮投資回報,而消費者也開始考慮最佳的消費時機和預期收入。這說明,我們的微觀經濟層面已生長出一種內在的約束機制,然而社會各個方面對這些積極的因素還很不適應,微觀主體內在約束機制較強與宏觀經濟市場傳導機制不暢之間的矛盾,導致了投資行為受阻、消費行為審慎和儲蓄持續穩定增長。當前影響我國居民儲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居民對社會經濟形勢的預期、可選擇的投資渠道、信貸消費的發展、利率因素的影響、"假性"存款的影響、消費領域的信用等級、高收入階層消費狀況、就業形勢壓力、體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
由於我現在的時間和能力有限,只能綜合考慮,選取一部分變數進行研究,而且為了方便查找數據,只建立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進行研究。本文選用當年的收入增長率來考察收入因數對儲蓄率的影響。用城鎮居民的儲蓄率作為被解釋變數。另外還選取了中國1979年到2002年的各年的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一年期儲蓄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作為解釋變數。
四、數據及處理
本文模型數據樣本為從1979-2002年。
年份 城鎮居民儲蓄率 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率 一年期儲蓄利率 通貨膨脹率 城鎮居民基尼系數
1979 0.06368087 0.264869934 3.78 0.02 0.16
1980 0.08740586 0.220385089 5.04 0.059804 0.15
1981 0.07093626 0.104176446 5.4 0.024052 0.15
1982 0.08105586 0.139165412 5.67 0.01897 0.15
1983 0.09963501 0.093723563 5.76 0.015071 0.16
1984 0.13025584 0.245357008 5.76 0.027948 0.19
1985 0.15161502 0.184241122 6.72 0.08836 0.19
1986 0.17454542 0.280700971 7.2 0.060109 0.2
1987 0.2175453 0.167515864 7.2 0.072901 0.23
1988 0.17862152 0.219728929 7.68 0.185312 0.23
1989 0.2721202 0.199827095 11.12 0.177765 0.23
1990 0.32760614 0.123579703 9.92 0.021141 0.24
1991 0.31032443 0.163667824 7.92 0.028888 0.25
1992 0.3016907 0.228819425 7.56 0.053814 0.27
1993 0.3199061 0.311233327 9.26 0.131883 0.3
1994 0.42486435 0.397210898 10.98 0.216948 0.28
1995 0.44898036 0.261076104 10.98 0.147969 0.28
1996 0.40903477 0.198208003 9.21 0.060938 0.29
1997 0.30935015 0.127739779 7.17 0.007941 0.3
1998 0.25777978 0.108852141 5.02 -0.026 0.295
1999 0.21234608 0.134557035 2.89 -0.02993 0.3
2000 0.1239205 0.125688358 2.25 -0.01501 0.32
2001 0.24155306 0.14364071 2.25 -0.0079 0.33
2002 0.29897822 0.173106495 2.03 -0.01308 0.319
數據來源:各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
註:Y代表城鎮居民儲蓄率
X1代表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率
X2代表一年期儲蓄利率
X3代表通貨膨脹率
X4代表城鎮居民基尼系數
五、模型及處理
基於以上數據,建立的模型是:
Y=β1+β2X1+β3X2+β4X3+β5X4+u
β1度量了截距項,它表示在沒有收入的時候人們也要花錢消費,儲蓄率為負。
β2度量了當城鎮個人可支配收入率變動1%時,儲蓄增長率的變動。
β3度量了當利率變動一個單位,其實也就是1%時,儲蓄的增量的變動。
β4度量了當通貨膨脹率變動一個單位,儲蓄增量的變動。
β5度量了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影響。這也是本文的重點變數。
u是隨機誤差項。
對Y做回歸
利用eviews最小二乘估計結果如下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264646 0.045525 -5.813154 0.0000
X1 0.317426 0.175678 1.806864 0.0875
X2 0.024054 0.003688 6.523093 0.0000
X3 0.024476 0.205508 0.119099 0.9065
X4 1.127523 0.149318 7.551127 0.0000
R-squared 0.897971 Mean dependent var 0.234065
Adjusted R-squared 0.875298 S.D. dependent var 0.116109
S.E. of regression 0.041002 Akaike info criterion -3.360748
Sum squared resid 0.030260 Schwarz criterion -3.113901
Log likelihood 43.64860 F-statistic 39.60525
Durbin-Watson stat 1.54147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根據以上結果,初步得出的模型為
Y=-0.264646+0.317426X1+0.024054X2 +0.024476X3+1.127523X4.
1.經濟意義的檢驗
該模型可以通過初步的經濟意義的檢驗,系數的符號符合經濟理論。
2.統計檢驗
從表中可以看出,顯然通貨膨脹率的系數通不過T檢驗,R2=0.897971, 2值為0.875298,模型的擬合情況較好。F檢驗的值為39.60525,整個模型對儲蓄率的增長影響是顯著的。
3.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從F值可知此模型整體顯著,但是分析各個變數後發現X1和X3不顯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運用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逐步回歸方法我們可以得到要放棄X3 這個變數,重新做回歸分析得到:
Y=β1+β2X1+β3X2+β5X4+u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271487 0.041322 -6.570056 0.0000
X1 0.314787 0.113799 2.766177 0.0119
X2 0.024487 0.003178 7.704986 0.0000
X4 1.145280 0.137886 8.305987 0.0000
R-squared 0.897094 Mean dependent var 0.229740
Adjusted R-squared 0.881658 S.D. dependent var 0.115517
S.E. of regression 0.039739 Akaike info criterion -3.461967
Sum squared resid 0.031583 Schwarz criterion -3.265624
Log likelihood 45.54360 F-statistic 58.11739
Durbin-Watson stat 1.55630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從新模型的整體效果來看,R值和F值都很好,而且各個變數的t統計量也表明各個變數對儲蓄率的增長都有顯著影響。
因此模型可設為Y= -0.271487+0.314787X1+0.024487X2+1.145280X4
4.異方差性檢驗
對新模型進行異方差性的檢驗,運用white檢驗,得到如下結果: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2.669433 Probability 0.054505
Obs*R-squared 11.50596 Probability 0.073942
Obs*R-squared的計算結果是11.50596,,由於選用的沒有交叉乘積項的方式,所以自由度為7,在0.05的顯著水平下,查表得 (7)=12.59〉11.50596,所以接受原假設,即該模型不存在異方差性。
5.自相關性的檢驗
從上表可知DW值為1.556309,且樣本容量n=24,有三個解釋變數的條件下,給定顯著性水平 =0.01,查D-W表得,d =0.882,d =1.407,這時有d <dw=1.556039<4- d ,表明不存在自相關。
6.最終結果
從上面的計量分析中最後得到我國城鎮居民的儲蓄存款模型:
Y= -0.271487+0.314787X1+0.024487X2+1.145280X4
(0.041322) (0.113799) (0.003178) (0.137886)
t= (-6.570056) (2.766177) (7.704986) (8.305987)
R2= 0.897094 df=20 F=58.11739 DW=1.556309
六、結論與建議
1.模型的實證分析
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率變化對居民的儲蓄率變化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儲蓄率對收入增長率的彈性為0.314787,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居民的收入變化1%,儲蓄率同方向變化0.314787%。
利率變動對實際的儲蓄率變動的影響並不是十分的重要,彈性僅為0.024487。這方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1998年以後,隨著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人們的儲蓄傾向受預期的影響更大。這方面從人民銀行數次通過降息來調整儲蓄量,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也可以看出來。
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影響非常大,彈性達到了1.145280。這里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對儲蓄的影響非常明顯。這是由於收入高的群體的儲蓄傾向要明顯的高於收入低的群體。
2.對宏觀經濟的政策建議
基於基尼系數對儲蓄率的很大的影響,因此,國家應該重視對分配領域的調節,加大對低收入的者的轉移支付,切合中國實際的對稅收領域進行改革,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
1)不要"逼"老百姓花錢,而要針對不同收入階層,採取不同對策,引導居民消費
首先,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個人相對收入,在分配政策上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進行微觀層面的改革和合適的福利體系改革,大力提高人們的收入預期;控制教育和醫療費用,降低人們的支出預期,減少公眾的焦慮;積極發展消費信貸,尤其是助學貸款,減少人們為教育而儲蓄的需要,讓其"有錢花"。
其次,引導高收入居民向更高層次的消費過渡,努力提高其消費傾向,增加消費供給,讓其"有地方花錢",從而抑制儲蓄傾向的進一步提高。
2)不要"逼"老百姓投資,而要不斷增加金融創新,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刺激居民投資
目前的儲蓄高增長主要是由於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消費和投資的增速緩慢、居民手持現金的逐步減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國經濟架構的嚴重失衡。因此,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緩解儲蓄增長的勢頭,並積極引導儲蓄向投資轉化:
第一,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不斷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拓寬居民投資渠道,引導居民儲蓄資金的合理分流。
第二,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股票市場,規范上市公司的市場行為,逐步建立完善的、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居民的投資信心。
第三,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尤其是企業債券市場,充分發揮債券融資的優勢,加大企業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比重。
第四,積極引導民間投資,用新型的融資方式拓寬民間投融資的渠道。穩定發展民營金融機構;建立民間投資退出機制;加強民間投資的信用體系建設。
3.模型的不足
在實際經濟活動中,人們的預期對儲蓄率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由於這方面的影響很難用數據來描述以及礙於本文作者水平有限,所以本模型沒有反映人們的預期對儲蓄率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何德旭:10萬億儲蓄的多視角分析[N]。金融時報,2003-05-19.
2.屈宏斌:居民儲蓄高增長堪憂[N]。經濟觀察報, 2003-03-31.
3.張銳:高儲蓄挑戰宏觀政策[N]。世紀經濟報道, 2003-04-29.
4.郭樹清: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與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J].金融研究,2002,(2)。
5.武少俊:強化消費需求啟動措施,保證經濟持續快速增長[J].金融研究,2003,(5)
6.潘雅瓊: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趨勢預測[J].統計與決策,2003(6)
7.劉雋亭,喬瑞紅:我國居民儲蓄持續增長的原因及特點分析[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5(2)
8.李焰:關於利率與我國居民儲蓄關系的探討[J].經濟研究,1999(11)
9.韓漢君:中國的居民儲蓄存款及其利率彈性[J].上海經濟研究,1999(9)
10.龐皓:計量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