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里巴巴財報大超預期 一年新用戶增長超一億 收漲1.6%
5月15日周三美股盤前,阿里巴巴發布的第四財季及2019財年業績數據。
財報顯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的第四財季,調整後稅前息前折舊前攤銷前利潤(EBITDA)251.7億元人民幣,市場預估229億元人民幣。季度營收達934.98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917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在上一季度創下11個季度最低水平後再度回升。
本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達3768.44億元,同比增長51%;剔除收購後,全年營收增速為39%。2018財年阿里巴巴營收增長58%,創下IPO以來最高增速。
財報公布後,中概股阿里巴巴盤前漲逾4%,開盤漲1.7%,但10分鍾後轉跌,刷新日低至173.32美元(昨收174.84美元);美股開盤一小時重新轉漲,日高至180.24美元,日內最大漲幅3%。最終收漲1.58%,報收177.60美元,創5月10日以來最高,今年累漲30%,跑贏標普500大盤。
阿里巴巴預計,2020年營收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分析師預估。
用戶數方面,四季度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到7.21億,比去年同期上漲1.04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6.54億,比去年同期上漲1.02億。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超1億用戶,77%來自下沉市場。
另外,支付寶用戶也實現了逆勢增長。目前,支付寶及其本地電子錢包合作夥伴擁有的全球用戶已超過10億。阿里表示,支付寶正成為繼淘寶後,阿里巴巴的另一大用戶增長引擎。
GMV數據方面, 2019財年中國零售市場GMV為5,7270億元,同比增長19%。
排除未付訂單,2019財年,中國零售市場的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25%,天貓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31%,淘寶實物商品GMV年增長19%。
阿里巴巴表示,正是用戶數的穩步增長為GMV的增長提供了動力。
分業務來看,核心電商和雲業務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增長引擎,其中所有業務中,阿里雲增速最高,核心電商營收增速則較上季加快。
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阿里雲第四財季營收為77.26億元,同比增長76%,增長主要來自客戶平均支出的增加;不過這一增速較上一季的84%有所放緩。
財報指出,2019財年阿里雲服務於中國超過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未來將繼續通過規模優勢降低產品和服務的定價。IDC數據顯示,阿里雲是中國市場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40%。
核心電商業務方面,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4%至788.94億元,高於上一季度的增速40%; 來自數字媒體和 娛樂 的營收為56.71億元,同比增長8%,較上一季的20%放緩;來自創新及其他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22%至12.07億元,增速同樣較上一季度的73%大幅放緩。
今年3月,阿里影業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對阿里影業的股權增持計劃已完成交割,阿里影業正式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附屬子公司。
在財報中,阿里還表示,截至3月底,已回購約1090萬股ADS,總額約為15.7億美元。去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了ADS回購計劃,以實施6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
此外,截至2019年3月31日,阿里共有101,958名員工;截至2018年12月31日為101,550名。
(更多精彩 財經 資訊,請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㈡ 阿里新財報:高速增長紅利期已過
近日,阿里巴巴發布截止2021年6月30日的2022財年一季度財報。
報告顯示,Q1財季營收2057.4億元,同比增長34%;凈利潤428.4億元,同比減少7.8%。營業收入308.5億元,同比減少11.1%;營業利潤率15%,同比下降了8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雖然營收還在增長,但阿里巴巴其它指標的表現都不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阿里如今身處困境的外在表現。
對於Q1財季的營收增長,阿里巴巴給出了兩個原因。
一是並表高鑫零售。 財報顯示,如果剔除並表高鑫零售的收入,阿里巴巴Q1財季的營收同比增幅將從34%下降到22%,減少184.3億元,即並表高鑫零售給阿里巴巴Q1財季帶來了184.3億元的收入。
二是菜鳥物流和國際貿易零售業務收入增長。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阿里巴巴旗下海外電商平台Lazada,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90%,而菜鳥物流網路收入增長50%至116.01億元,菜鳥裹裹訂單量同比增長63%。這兩項業務大幅增長的訂單量就為營收增長注入了不小的活力。
盈利同比減少則是因為支出增加了。財報顯示,Q1財季阿里巴巴總成本增長558.5億元至1748.9億元,高於營收增長的數額。
而總成本的高額增長則是因為有兩項支出發生了變化。 一是整合高鑫零售增加了庫存成本,導致收入成本增加;二是為了獲取用戶和增加市場份額,阿里巴巴在報告期內實施了「雲釘一體」等戰略和舉措,導致營銷費用大幅上漲98.0%至270.4億元,而研發費用在總支出的佔比也從9%上升到了13%。
換言之,Q1財季阿里巴巴的增投和增收並不對等,如果從細分業務具體來看,就可以發現造成阿里增投和增收不對等的端倪。
阿里巴巴把自己的所有業務細分為商業、雲計算、數字媒體和 娛樂 、創新舉措和其他以及未分配這5個板塊。
其中,商業板塊是營收主力,一季度營收佔比高達87%,而且Q1財季只有商業板塊實現了盈利,但是其盈利規模卻是同比縮小的。財報顯示,Q1財季在阿里巴巴商業板塊營收1802.4億元,同比增長35.2%;盈利390.2億元,同比減少13.7%。
而商業板塊的增收不增利,歸根結底是阿里巴巴在國內的電商零售業務發展陷入了疲軟。 一個具體的表現是,報告期內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舉辦了618購物節活動,而且參與活動的商家和品牌比去年多了一倍多,達到25萬家有餘,推出超100萬種新產品。但從財報來看,這個年中大促活動並沒有給阿里巴巴帶來理想的增收結果。
細究起來,阿里電商零售業務陷入疲軟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比如,消費者對於電商平台的促銷活動逐漸習慣,而且促銷活動戰線拉得過長,消費刺激變小;平台部分商品在活動前上調了價格,導致活動期間的價格並沒有比平時優惠多少,並不能吸引消費者;以及在直播電商業態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紛紛加碼電商,也會給阿里的電商業務造成不小的沖擊。
所以,阿里需要更多讓利來應對消費者心理變化和行業競爭,但趨於理性的消費者因為有了其他選擇,能給阿里帶來的回報還是會有所縮水。
而國內商業零售收入作為目前為阿里巴巴貢獻收入最多的一項業務,佔比達到46%,它所表現出的業績增長乏力,會影響到整個商業板塊和阿里巴巴整體營收狀況。
深究起來,商業板塊增長不良是因為國內的電商業務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增長放緩是必然的。
相反地,雲計算板塊、數字媒體和 娛樂 板塊表現出不錯的增長潛力,雖然還處於虧損中,但虧損規模在逐漸縮小。
財報顯示,雲計算板塊營收160.5億元,同比增長29.0%,虧損16.43億元,同比縮窄39.0%;數字媒體和 娛樂 板塊營收80.7億元,同比增長15.4%,虧損10.1億元,同比縮窄50.0%。
其中,雲計算板塊減虧是因為阿里雲業務逐漸成熟,投入減少,而其互聯網、金融服務和零售等行業的客戶處於不斷增加的趨勢中,所以其盈利表現會越來越好。但是Q1財季受到在線教育行業整改和海外服務被限制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疊迦納入仍處於投資階段的釘釘,雲計算板塊的收入增速由去年同期的59%下滑到了29%。
阿里的數字媒體和 娛樂 板塊減虧則主要是因為優酷通過投資優質內容、優化用戶會員計劃等策略,提高了運營效率,使日均付費會員規模同比增長17%,實現了用戶規模和收入的雙增長。而且因為相關部門加強了反壟斷監管,責令騰訊解除獨家音樂版權,也使得該板塊下的蝦米音樂迎來發展轉機,近期阿里巴巴就申請了多個「蝦米音樂 娛樂 」商標。
綜合來看,雲計算、數字媒體和 娛樂 兩個板塊的發展處於朝陽期,未來如果舉措得當,可以給阿里巴巴帶來新的可能性。
但其目前的營收佔比分別只有8%和4%,尚不能抵消商業板塊的向下趨勢給阿里巴巴整體營收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且它營收佔比更小的兩個板塊,Q1財季虧損在擴大。其中,創新舉措和其他板塊營收13.75億元,同比增長37.2%;虧損29.4億元,同比擴大11.0%;最後一項未分配的板塊,虧損25.8億元,同比擴大17.5%。
前後排同學都拖後腿的情況下,短期內還在虧損的雲計算、數字媒體和 娛樂 兩個板塊就很難讓阿里營收出現明顯的好轉。
而除了自身業務發展吃力外,阿里所處的外部環境也十分惡劣。
一方面, 2020年8月,美國政府為了防止中國企業存儲和處理美國公民的隱私和敏感信息,宣布擴大其「清潔網路」計劃,限制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基於雲系統提供服務的應用程序。10月,又限制了螞蟻集團的支付服務。
另一方面, 國內《反壟斷法》加嚴,阿里多次被巨額罰款。財報顯示,Q1財季阿里將91.14億元用於繳納部分反壟斷罰款。
在國內外環境都對阿里巴巴不利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就對其發展做出了負面反饋,從去年十月開始,阿里巴巴的股價持續下跌。截至8月5日,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開盤交易價格都下降約三分之一。
面對外界的不看好,阿里巴巴進行了公司 歷史 上最大的股票回購計劃,將股票回購計劃從 100 億美元增加到150億美元,以向外界宣布自己仍對未來發展充滿希望。
但是,比起穩住外界口碑,阿里巴巴或許更應該考慮如何讓自己的諸多業務煥發出新的生機,讓自己的生態建設便利更多人口和企業,給外界更大的想像空間和期待,也給自己的商業藍圖增添更多的色彩。畢竟它的營收還在增長,還可以調動很多資源來實現轉變。
㈢ 阿里連跌,高盛坐不住,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什麼原因
阿里連跌,高盛評級為買入,雖然這2件事基本是緊挨著發生,但裡面牽涉的事物還是略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具體原因。
1、阿里為何連跌:阿里近期股價暴跌核心原因在於兩點,一是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其次是全新的反壟斷指南出台。螞蟻上市被暫緩: 這事核心是其背後的高杠桿,僅靠300億的資金就撬動了上萬億的融資,這背後暗含的風險太大了,上市後不僅僅會導致大量財富集中於馬雲朋友圈以及部分機構之手,更是存在類似次貸危機這樣的超高金融風險,一旦出問題會沖擊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甚至會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為此,監管層及時發布了網路小額貸款新規,不僅加強對螞蟻集團的監管,還將對所有涉及此類業務的互聯網廠商監管。這一新規將直接改變螞蟻集團現有以放貸為核心的業務,未來其業務賺錢能力會大幅下降。阿里作為螞蟻的大股東之一,顯然也將受到影響。
反壟斷指南出台: 阿里股價後續再度大幅下跌核心是反壟斷指南的出台,這份指南的影響威力將更大。直指當前電商平台上存在的各種亂象,比如殺熟、2選1、無端限制商家、VVIP等典型的不良操作手段,未來互聯網平台如果再如此操作都是違規行為,將會受到對應的懲處措施。
這種大力度的新規,將直接影響阿里這樣的電商平台,其直接的營收能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在公平環境下,其和友商之間進行競爭壓力也會更大。
而與此同時,阿里目前的核心營收(佔比達到了約7~8成)仍舊來自於電商,這就意味著反壟斷指南的出台將會直接影響阿里的營收。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這就是極大的負面消息,阿里股價自然也就大跌了。
高盛評級為買入:事實上不僅高盛對阿里的評級為買入,還有大和、匯豐、野村、中信證券、交銀國際等機構也都是維持買入的評級。高盛對此評級已經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阿里第三季度的營收(1550.59億元,同比增長30%)符合它們的預期,低於市場預期僅1%,同時利潤高於它們的預期2%。顯然,上一季度阿里的表現符合高盛整體的預估,這時候給予買入也是非常正常的。
從上述觀點你可以發現,高盛現有評級並非完全根據當前股價而來,其更多考慮的是阿里上一季度業績而定。因此,11月阿里股價大跌並非是評級的核心因素之一,最多也只是作為參考。
此外,從當前阿里的整體情況來看,監管新規的確對其有很大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阿里從此將徹底走向衰落,長期來看還是有較大的潛力,畢竟是國內互聯網巨頭。而且,在很多機構看來,阿里股價在高位大幅回調後倒是入場的好機會,從投資角度出發是利好。
因此,高盛等投資機構給出買入評級也就不奇怪了。
說明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獲利最大的是 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 實際上也是中國獲得融入美國領導的世界經濟體系資格的根本原因 中國不傻這么大的人口基數 想要邁入中等收入國家 不進行產業升級跟本就是痴人說夢 而中國所做的布局已經觸及歐美統治世界的根基 這種結構性根本矛盾 雙方只要有一方沒有大智慧根本解決不了 中方在所有方面極盡所能化解攤牌的可能 而西方由於 社會 發展已到極限並沒有什麼退路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逼迫中國攤牌 因為時間在我們這邊
阿里巴巴的基礎還是相當穩健的
將近10億的消費者已經習慣在淘寶上購物
眾多品牌都把天貓當做自己第一線上品牌在運營
代表 科技 和未來的阿里雲開始盈利
菜鳥網路在今年雙十一讓快遞只有快,沒有堵。
這幾個龐大的布局,打造出了數字經濟巨人阿里巴巴。雖然,最近有些問題,但是有問題恰好也是繼續優化和升級的機會啊。
受螞蟻金服上市叫停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影響,阿里巴巴近期股價出現較大波動,以美股為例,股價從10月27日的319美元下跌到了11月13日的260.84美元,股價下挫59美元/股,整體市值縮水159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5萬億元。高盛卻發布買入評級,主要出於幾點因素考慮影響。第一是高盛作為投行機構本身持有阿里股份,股價的下跌顯然也影響到高盛的權益,股價企穩回升是有利於高盛的投資收益。第二是阿里仍然有發展的空間,短期股價下挫並不能掩蓋阿里高速發展的基本面。根據最新的財報,阿里巴巴2020年7-9月實現營業收入1550.59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30%,市場預期1547.4億元人民幣。實現Non-GAAP凈利潤470.88億元,同比增長44%,市場預期385.05億元。作為一個互聯網的龐然大物,能保持30%的營收增速是非常高的,同時這些年燒錢的阿里雲在3季度保持60%的增速,根據阿里內部測算,阿里雲即將實現盈利,因此高盛作出買入評級也是合理的判斷。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世上從來就沒有救世主,阿里不是,高盛也不是,阿里連跌,高盛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在資本市場上有這樣的雷鋒嗎? 如果能賺錢,它自己為什麼不砸鍋賣鐵去買入阿里呢?所以說高盛所謂的買入評級也不過就是一個說辭,是一個概率的問題,阿里本身該漲還得漲,該跌還得跌。
當然了,如果你買入了阿里,那麼阿里漲了,你就賺了,你不希望它跌,但是買入股票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家說什麼,就去做什麼,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別人讓你跳樓,你怎麼不去跳樓?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風險自負,那麼就沒必要聽什麼高盛或者低盛的瞎叨叨, 老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這個事大家自己琢磨。
阿里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漲跌都是市場行為, 市場和時間最不會欺騙人, 所以 人們要尊重市場,反而高盛或者低盛並不值得尊重。 如果阿里持續連跌,那麼自然有它跌的道理,作為我們散戶或者沒錢的人,就沒必要去空中接刀,接不住,就會被飛刀割了韭菜,可以讓子彈飛一會,塵埃就落定了,慢慢再決定,反正它跌下來總是好事,越跌越有價值不是?反而越漲也是風險,那麼就讓它跌唄,跌著跌著,就跌出真相或者跌出作為了,這不是我們小散要操的心。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阿里那麼能賺錢,何必分享全世界?自己把股權買回來,終止上市多好。阿里創業者的財富不是阿里本身盈利得來的,而是資本市場的IPO奉獻給他們的。 當創業者和分享者不在一個利益鏈條上時候,最大的風險就產生了。聽懂的,這里需要掌聲。
螞蟻三十億滾到上萬億,馬雲確實有本事,如果螞蟻這次成功上市,萬一中國金融系統給馬雲瓦解了,十四億人民回到解放前,國家這次出手監管絕對支持,不能因一個不被監管貨款公司變相 科技 公司殘害中國金融體系
據國際律師官方消息稱,阿里巴巴因證券欺詐案已經於近日被投資者訴至法院。
據該報道稱,投資者指控阿里巴巴公司在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1月3日期間就公司的業務和運營狀況及發展前景進行虛假陳述,未向投資者披露以下重大不利事實。
美國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景林資產合計持有38家美股上市公司,持股市值為31.24億美元。
具體來看,景林資產對中通快遞依然「愛得深沉」,三季度加倉近500萬股,至三季度末持股市值接近30億元人民幣。另外,阿里巴巴遭到景林大舉減持,愛奇藝、攜程則被清倉。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予阿里巴巴H股(09988)目標價352港元,評級「買入」,並列入「確信買入」名單。
報告指出,今年雙十一的創新包括將數字生活服務首次加入購物節,不僅提供支付服務,還通過餓了么、飛豬及大麥等提供本地生活服務。
另外,阿里又將房屋和 汽車 列為新類別,以呼應早前推出的天貓好房;又推出互動 娛樂 活動「超級星秀貓」,分享總計200億元的補貼。
11月1日開始的111分鍾內,有超過100個品牌的GMV超過1億元,其中大部分是化妝品和3C家電品牌;而農業產品的GMV則按年升32%,當中有3000項農業產品取得3位數字增幅。
C2M(客戶對工廠)產品GMV按年升17倍;超過1800個新品牌的GMV超過去年11月11日,當中94個新品牌GMV按年增長10倍。
最終雙雙11落幕,從累計下單金額來看:天貓4982億 ,京東2715億,兩大電商巨頭的競爭又以天貓完勝。
似乎人們已經忘記了螞蟻 科技 上市夭折的事情,沉浸在銷售額帶來的狂歡之中,然而事實上風險就是這樣一步步的發生。
11月16日,在今天舉辦的「格隆匯·全球投資嘉年華·2020」活動中,中國 社會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表示,前段時間證監會開會,重申堅守科創板定位,支持和鼓勵「硬 科技 」企業上市的潛台詞是:螞蟻集團不可能在中國上市了。
換句話來說當前阿里巴巴只能在美國進行交易,高盛發出買入評級,或許有他自身有苦難言的一面。
這或許也是資本市場的一種新的玩法,但是根據當前阿里巴巴股價走勢來看已經進入窮途末路的姿態。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美股上市股價從最高點下跌幅度接近19%,遭到美國投資者集體訴訟,似乎又看到了前期瑞幸咖啡的影子。
目前,阿里美股股價為260.84美元,其總市值為7057.38億美元,與2020年10月期間319美元的股價相比,跌幅達18.5%。
以社長當前對股市行情的判斷來看,高盛此次發出阿里巴巴買入評級並不可信,或許是為了利益集團解套准備,並重新設定了另一個圈套。
【阿里連跌,高盛坐不住,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這是怎麼回事】
阿里巴巴最近確實有壓力,一方面是因為螞蟻金服推遲上市,這對於阿里巴巴的估值一定是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市場監管總局11月10日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在規范了市場的同時,也對阿里巴巴造成了影響,所以阿里巴巴的市值造成了跌落。
其實,高勝最早投資阿里巴巴,【1999年,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所以對於阿里巴巴的認可度實際上還是非常高的,雖然說阿里巴巴目前市值有所跌落,但是在高盛看來其實並不影響阿里巴巴的投資,
我們現在了解一下什麼是股票評級? 它是指通過對發行公司的財務潛力和管理能力進行評價從而對有升值可能的股票給予高的評級的行為。所以買入評級,就是給阿里巴巴適合買入程度的評級行為!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對阿里巴巴評級為「買入」,予目標價350港元。我覺得這種評級實際上是為了安投資者的心,同樣也說明了高盛對於阿里巴巴的重視程度。
雖然說現在規范了市場,防止了壟斷,但是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其實是好事,在如今的市場中,如果一味保持高水準,其實對於投資者是非常不利的。
螞蟻金服為什麼推遲上市?在我們看來就是因為考慮到對於投資者的利益。 如果螞蟻金服真的上市之後,造成了最大的IPO,可能會對於部分的投資者帶來短期的收益,但是對於股市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動盪。
所以,我們會發現,目前的阿里巴巴雖然說在市值上有所跌落,但是它所擁有的優勢也是一般的企業所不能比擬的,而且投資者對於阿里巴巴還是相對認同的,這種認同也就導致了阿里巴巴的評級,依然會被評為買入評級。
高盛反對中國金融國企一家獨大,龔斷市場,所以支持阿里。
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為阿里是家好公司。
㈣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利潤增長了6倍,股價卻跌回了原點。究竟是以前高估了呢還是現在低估了呢
此次公布的股份回購計劃有效期為兩年,至2024年3月止。截至2022年3月18日,根據早前公布的股份回購計劃,公司已回購了5,620萬股美國存托股,總額約92億美元。
此次回購已經創下中概股回購規模紀錄,這也是近三個季度以來,阿里巴巴連續第二次擴大其股份回購規模。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授權回購100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2021年8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將回購規模擴大至15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低迷。在此背景下,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紛紛出手回購、增持,用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
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港股已經有96家公司展開回購,累計回購數量達15.6億股,回購總額達80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83倍。
阿里加碼回購能否提振市場信心?
自2020年10月份以來,阿里巴巴港股的股價從最高309.4港元一路下探,到今年3月15日盤中最低下探到71港元。
實際上,在阿里股價承壓下依然不乏知名機構選擇逆勢加倉,更有芒格的主動發聲重倉阿里之舉。對於投資者來說,又應該如何解讀阿里的長期投資價值?
據13F文件披露,價值投資導師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持倉阿里,到第四季度更是翻倍加倉該股,直至今年2月才首次透露為何投資阿里。
阿里的地位當然沒有谷歌、蘋果的地位牢固,但相對於股價來說,阿里是有競爭力的。芒格表示,即使是在競爭激烈的網上零售領域,阿里巴巴也極具優勢。
價值投資的「扛把子」芒格加倉引發了廣泛關注。2022年3月,美國知名社交網站Reddit上有人發貼問:誰知道芒格現在還在買阿里巴巴嗎?
雖然目前沒有人知道芒格的操作,但有網友回復說:除非必須,否則他是不會披露持倉的,但你可以相信,如果基本面沒有改變,價格越低,他越買。也有人認為,在沒有任何數據的基礎上,這種推測有些一廂情願。
㈤ 阿里巴巴目前市值
馬雲的眼光也是不錯的,他看中了張勇的能力,放心地將公司交給他,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在新任董事會主席張勇的帶領下,阿里巴巴市值已經從4500億美元上漲到7000多億美元。
一、阿里巴巴集團:
它於1999年在杭州市, 浙江省由18人創立,以前英語教師馬雲,為首。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種業務,並在經營業務生態系統中獲得附屬公司的業務和服務支持。業務及相關公司業務包括:淘寶、天貓, 聚劃算, 速賣通, 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 菜鳥網等。從這個角度來看,馬雲還是很有遠見的。當年合夥人機制建立,也為公司的傳承奠定了制度基礎。由此可見,張勇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在張勇,的帶領下,阿里巴巴核心業務快速增長,其技術驅動戰略保持了持續創新和面向未來的投資成果,這些都證明了阿里巴巴的活力和戰略遠見。
二、阿里巴巴市值10個月蒸發2.1萬億:
從市值來看,2020年10月底,螞蟻集團即將上市,阿里股價創下——319.3美元/股的歷史新高,市值也達到了8640億美元的歷史關口。當時有機構懷疑螞蟻上市後阿里巴巴市價值可能會超過1萬億美元。只是這一切隨著螞蟻暫停上市而改變。阿里巴巴股票價格一再下跌。從去年11月到春節,所有互聯網公司的股價都大幅上漲,但阿里巴巴股價下跌。同期,騰訊股價上漲29%,美團股價上漲60%,拼多多股價上漲130%。阿里巴巴股價已經下跌了近20%。
此外,阿里巴巴公布的財報顯示,集團營收同比增長34%至2057.4億元,主要受菜鳥中國,物流業務零售業務收入穩步增長以及跨境及全球零售業務收入增長推動。
㈥ 2021年阿里巴巴公布財年年報,馬雲拋光所有股票,你如何評價這件事情
2021年8月4日,有網友在網路上爆出了一張圖,上面顯示馬雲已經成功拋光阿里巴巴的股票,僅留下0.02%的持股。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就引發了網友廣泛的熱議。馬雲拋光阿里的股票背後的真相究竟是為何呢?
盡管這樣做,也不代表馬雲就完全拋光了阿里的股票。畢竟現在他手中所持的股權數量是可以不用對外披露的,可以確定的是婉雲依然是阿里的合夥人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成員。在阿里的合夥人制度中,馬雲依舊有著高表決權的權力,並沒有像外界所說的被阿里所除名,所以說馬雲完全拋光阿里的股票這一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㈦ 阿里巴巴:2020財年營收5097.11億元,凈利潤1492.63億元
阿里巴巴發布財報顯示,2020財年營收5097.11億元,市場預期5032.6億元,2019財年為3768.44億元。2020財年凈利潤1492.63億元,市場預期1452.2億元,2019財年為876億元。
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0財年1-3月及全年業績,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里,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消費型商業業務GMV達人民幣7.053萬億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台銷售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財報還顯示,2020財年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9.6億。
阿里巴巴發布財報顯示,第四財季營收1143.1億元,市場預期1070.4億元,去年同期935億元,同比增長22.25%。第四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9.20元。
阿里巴巴預計全年營收超過6500億元,市場預估6574.6億元。
阿里巴巴發布財報顯示,3月中國零售市場移動端月活用戶達8.46億。
㈧ 阿里股權曝光,誰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
截至2020年7月2日,軟銀所持股份比例降至24.9%,為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持股降至4.8%,為最大個人股東。
此前據阿里巴巴2019財年年報顯示,馬雲持股比例為6.2%,此次降至4.8%,減少了1.4%,按照阿里美股的7274億美元市值,減持了價值101.8億美元(712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股票。
此前軟銀持有阿里25.9%的股份,降至24.9%,也減少了1%的持股。
相關背景
投資阿里孫正義獲利千倍
值得關注的是,在投資阿里超過16年的時間中,軟銀一直未出售過任何阿里股票。早在2000年和2004年,軟銀分別以2000萬、60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阿里也成為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一生最為榮耀的投資。阿里方面表示,以阿里巴巴今天的市值計算,孫正義獲利近千倍。
馬雲表示,在孫正義的領導下,過去16年時間里,軟銀一直是阿里高度重視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他期待繼續保持雙方緊密的合作關系。「當軟銀在尋求改善它的財報時,阿里相信,通過購回我們自己的股票,再投資於自己的業務,是對我們的資金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將為我們的股東帶來實際的利益。」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新聞網--馬雲在阿里持股降至5%以下 仍為最大個人股東
㈨ 股價跌超11%!阿里巴巴被美證監會列入預摘牌名單,後續會有何影響
下狠手!阿里巴巴被美中國證監會納入預摘牌名冊,股票價格早已暴跌,很有可能強制退市。
實際上,美國監管部門在實施《外國控股公司責任法案》時,僅僅常規的流程。僅有連續三年被SEC評定,應用無法被PCAOB核查審計底稿的審計公司出示年度審計報告,上市公司才會在美國交易所被退市。
走上預摘牌名冊後,相關公司可以在15日以內向SEC說明其不符摘牌標准,否則將轉到特定名冊。如果公司在三年以內無法達到PCAOB的審核標准,那麼在2023年度匯報以後(2024年今年初),該公司將於美國強制退市。
㈩ 被高瓴資本清倉,阿里巴巴怎麼了
2月13日,高瓴資本在美國證監會SEC公布2020年四季度美股持倉情況。其中最大的變化是清倉了阿里巴巴,一股沒留。同時阿里巴巴的對手拼多多,成了高瓴資本第一重倉股。
在不少股民心中,高瓴資本是「神」一般的存在。
2019年高瓴入主格力電器,格力當時大漲50%;2020年買入光伏的兩大龍頭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出現了引領行情般的大漲。
那,清倉阿里巴巴,又傳遞了什麼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四季度阿里的股價在創新高後迅速閃崩。在10月底觸及319美元的高點後迅速回落,一度跌至211美元,最大跌幅超33%。
阿里巴巴到底怎麼了?
2021年2月2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報告,也就是2020年的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季度營收2210.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經營利潤490.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
對於這樣大體量的互聯網巨頭,這個增長率應該是蠻亮眼的成績,但業績一經公布,阿里巴巴股票當天下跌3%。股票炒的是未來,我想高瓴資本也同樣關心的是阿里巴巴的未來。
我們細細拆解一下這個三季度財報:
從中可以看出有幾點問題:
1、阿里巴巴的基本盤淘寶天貓板塊的業績反應在「中國零售業務客戶管理」板塊增速是20%,並不亮眼。拼多多最新財報還沒出來,上季度的增長是89%。
2、增長最快的是「中國零售業務其他」板塊,這部分包括高鑫零售、盒馬、銀泰、天貓超市。增長快的原因是因為並表了高鑫零售的業務收入,要知道的是零售的利潤率是無法和互聯網服務相提並論的。而且因為並表阿里巴巴員工人數從上季度末的122399人增加到252084人,人數增加了一倍,這個人力成本增加的可是杠杠的。
3、餓了嗎和口碑板塊業務75億元人民幣營收,增長10%。美團2020年三季度營收354億元人民幣,增長28.8%,基本被碾壓。
4、作為電商直播的開創者,淘寶直播業務2020年GMV是4000億,並沒有完成年初5000億的目標。而競爭對手快手2020年前11個月電商業務GMV為3326億元人民幣,招股說明書里的數據還是可靠的。
5、報告中最大的亮點是雲計算和菜鳥驛站物流項目,均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
6、數字媒體及 娛樂 業務(優酷、UC瀏覽器、大麥、阿里音樂、阿里影業、阿里文學)僅僅增長1%。
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作為互聯網的核心資源的用戶數量,增長的天花板已經近在咫尺。
經過雙11大促,用戶僅僅增長了2100萬,而且距離中國網民數量9.89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天花板越來越近。
另外,2020年,阿里巴巴最有價值的業務板塊螞蟻金服(阿里持股33%)上市受挫,在新的金融監管政策下,「小甜甜」秒變「牛夫人」。
看到這里,各位看官應該能夠明白高瓴資本清倉阿里巴巴的原因了吧。曾經打著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的阿里巴巴,現在強敵環伺,發展瓶頸已經隱現。
當然馬老師是高手,我們且看他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