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股票分析師根據什麼推薦牛股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行情走勢 2025-01-19 16:51:29
中國和順石油最新股票 2025-01-19 16:39:12
l華為股票代碼 2025-01-19 13:23:13

股票分析師根據什麼推薦牛股

發布時間: 2022-12-21 04:01:37

❶ 為什麼有股票微信群裡面有老師推薦股票

分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它是真正免費分析股市、推薦股票的群體,也是積累人氣、培養自我的教師群體。雖然有少數團體,但也有分析股票並免費推薦股票的團體。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股票分析師和教授證券課程的教師以及研究證券業務的年輕學生組成了微信小組,對股票市場進行分析並推薦一些股票。目的是鍛煉一個人的能力。通過分析和推薦,我會在一個小組里測試我自己的判斷,小組里的人無疑就是他的科目。但是,這個群體並不是主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也很不穩定。畢竟,如果他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正式的分析師資格和教學課程的經驗,這個群體將不復存在。更重要的是,這次可能會向你推薦他的書,他的課程和其他實用的建議。當你認為他不會要求任何東西時,可能還不是時候。
第二種,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新型的詐騙方式。打電話、發微信、加QQ的第一目標只有一個:拉你入群。 第一步就是拉你入群,只要你入群,面對每天的股市分析和免費推薦的股票,就建立了你對他們的信任。 第二步分析股票行情只是幌子,推薦平台才是目的。支撐位在哪裡等技術分析,讓你覺得老師很專業;更重要的是後面的向你吹噓他們以前推薦的股票如何翻了多少倍,讓合作者賺錢了多少錢等。然後給大家推薦各種投資平台,這些平台可能就是詐騙平台。 第三步就是拉你進入投資平台後,進行投資詐騙。
第三種,與黑庄結合而成為黑庄的代言人並配合黑庄血洗散戶。在當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那麼多的雷鋒,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不要因為眼前一小點的利潤就把自己的人生搭進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❷ 十拿九穩的選股方法

十拿九穩的選股方法如下:
1.選股的成功率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想要使自己選股成功率高,那就要選擇買績優股。有著良好業績的股票很多在證券市場上都有不俗表現。不要去買那種ST的股票,風險太大。
2.想要使自己選股成功率高,那就不要去買市盈率過高的股票,特別是那種「市夢率」的股票更不要去碰。
3.想要使自己選股成功率高,那就要多對自己買的股票進行研究和分析,多進行追蹤看盤。不能一時心血來潮,猛地一下看好一隻股票,說買就買。
4.想要使自己選股成功率高,那還的看大趨勢。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只要你看準了行情,就是傻瓜也能賺錢。的確,在牛市行情里,賺錢很容易。
拓展資料
選股方法,即通過某種手段方式,提供給投資者判斷個股的依據,幫助投資者選定個股的方法。隨著投資者的習慣不同,選股方法也不同。這里,參考貝爾金融股票分析師所歸納出的一些常用選股方法,分別是技術指標選股、估值選股、底部選股、短線選股、個性指標選股等,以下我們將對其中的技術指標選股、股指選股以及底部選股進行深入了解學習。
技術指標選股,就是通過使用數學公式計算得出的股票數據集合來進行選股。
1.均線系統
均線系統是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日線關注年線,周線關注60周均線,對股價是否形成支撐。一般而言股價曾在底部堆量,且有效在60周均線的股票,可以判斷為中線牛股,選擇合適的價位參與將會有穩定的收益 。
2.成交量
成交量是股價漲升的動力,沒有底部堆量的股票即便是一時上漲,其多數的命運也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此外股價、成交量和指標之間,關聯度較高,即成交量放大、股價同時大漲的股票指標,運行的速度較慢,換言之就是上升空間較大;那種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票指標,運行的速度卻很快,一旦指標到頭,股價也就見頂了,這樣的股票沒有可以預期的上升空間。
3.分水嶺
區別牛熊轉換的分界嶺指標是EXPMA,該指標在日線、周線乃至月線全部金叉,是迄今為止每個大牛股唯一清晰可辨的共同特徵。
尋找股價站上60周均線,該指標金叉向上的個股便可以放心地進行波段操作,反之熊股的主要特徵就是股價反彈的高點,始終受到該指標的壓制,一路下行,無法抬頭向上。
4.買點和賣點
許多非強勢股票呈漲漲跌跌的波段上升趨勢,買入時可參考60分鍾的CCI指標,該指標在股價下跌時出現拐點便可買入,賣出時參考60分鍾或30分鍾的MACD、DMA指標,這兩個指標死叉向下時,預示股價將進入整理狀態。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股票在這兩個分時指標向下調整但股價維持橫盤不下跌,這是盤中資金高度控盤的標志,當分時指標的均線一旦產生粘合,便是股價重新上漲之時。
5.設定組合參數
設定組合參數系統對於波段的買點和賣點把握有一定輔助作用,如果要借鑒應用,必須先下載一個能容納多種參數的軟體,其主要設定的數據是(日線):成交量設定為5、10;DMA設定為7,25;SLOWKD(慢速KD)設定為9,3,3,5;MTM(動力指標)設定為9,21;SAR設定為4,4。
當其中三項以上的指標金叉向上時,該股必漲;當其中的三項以上的指標從高位死叉向下時,預示該股進入調整。在運用這些指標時還應靈活,著重注意成交量和均線系統的變化。
6.趨向指標的應用

每個軟體都有幾十種乃至上百種的技術指標,其實只要領會和掌握其中主要的幾種指標,便足夠對付炒股。需要提醒的是,熊市和牛市應用的指標可以不一樣。比方說熊市裡反彈操作注重KDJ指標,只要日線或60分鍾的KDJ指標,一旦觸頂反彈必定結束。
而牛市行情根本不必關心KDJ指標,股指或股價在上升運行的途中,KDJ會不斷地死叉或鈍化,但並不影響股指或股價屢創新高。牛市行情中與股指或股價關聯度較高的指標是MACD,只要日線MACD和成交量沒有雙雙出現死叉,便可以大膽做多。

❸ 從基礎分析的角度推薦一隻股票

奧特迅(002227)充電機面臨巨大市場空間 "增持"
申銀萬國分析師發表研究報告,預計公司2009-2013年將分別實現EPS0.26、0.66、1.05、1.67和2.9元,公司目前的股價相當於2010-2013年PE分別為45、28、18和10倍。作為V2G汽車充電平台的主要受益上市公司,分析師看好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和業績彈性,維持其"增持"的評級。
隨著低碳經濟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以純電動汽車為主要運輸載體,以V2G汽車充電平台為分布式儲能手段將成為汽車和電網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而近期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將密集出台,從而加快電網企業建設充電站的步伐。
以深圳為樣板分析,結合對充電機和交流充電樁的成本結構判斷,分析師前瞻性和定量地計算出V2G充電平台充電系統4年的全國總市場容量將達到近90億元,其中充電站充電機69億元,交流充電樁市場17.7億元。
而公司是最大的直流操作電源製造商,高頻智能化充電模塊對公司而言是成熟產品。公司的400V*30A大功率高頻智能化充電模塊在輸送相同功率時,優勢顯著。公司和南方電網合作,完成了深圳大運中心、和諧兩個電動汽車充電站以及134個充電樁的設備供應,具有突出的先發優勢。分析師認為,充電機(樁)將成為公司的主要增長點,預計2010-2013年將分別貢獻0.15、0.44、0.94和2.06元。

奧特迅(002227)公司為我國直流操作電源細分行業經營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企業,2008年公司的「核電站1E級高頻開關直流充電裝置、核電站1E級220V抽屜式交流配電櫃、核電站1E級抽屜式直流配電櫃」 三個裝置通過核電站1E級(核安全級)產品技術鑒定。三項裝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核電站1E級高頻開關直流充電裝置和核電站1E級抽屜式直流配電櫃填補了國內空白。二級市場,該股短線放量大幅拉升,繼續持股。

❹ 最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是如何找到大牛股的

彼得.林奇是一富達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掌管基金期間復合收益率達28.9%。他在網路股泡沫破裂之前退休,也是保全了名聲,功成身退。

彼得.林奇是如何尋找牛股的呢?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一書中其實總結的很完整了。他雖然是機構投資者,但其實一直在教普通投資者發揮自己的特長去挖掘牛股,所以很有意思的是,他在書中告訴讀者的第一條投資准則是:千萬不要聽信任何專業投資者的投資建議!

他認為,任何一位普通業余投資者只要動用3%的智力,所選股票的投資回報就能超過華爾街投資專家的平均業績水平,即使不能超過,起碼也會同樣出色。

彼得林奇早年做過球童,熱愛 歷史 ,大學時代做了一次草率的投資,研究生學習學院派金融學,未閱讀格雷爾姆及費雪的著作,工作繁忙無暇閱讀書籍。所以更相信實踐出真知。

下面舉個例子,林奇在1970年代早期做證券分析員時對紡織行業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他參觀全美的紡織工廠、計算公司銷售毛利率、股票市盈率、研究經紗和緯紗的密度,作為專業投資者的他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研究紡織行業上市公司,卻沒有發現L』eggs這只大牛股。

反而他的妻子作為消費者,卻是在超市發現了這家優秀公司,因為L』eggs的生產商之前是在百貨商店和專賣店銷售產品,他的妻子提醒他留意生產L』eggs的公司,他才因此分析發現這個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非常好的大牛股,L』eggs最終成為全美最暢銷的連褲襪,也是1970年代最賺錢的新產品之一。

總而言之,彼得林奇以調研為主,年報閱讀、公司高管、分析師推薦、生活工作中接觸、易於受忽視領域發掘為輔。

閱讀年報,主要為近三年的年報,同時閱讀分析師研報;調研以上市公司高管為主,以消費者及同行為佐證。以標的公司股東中是否有其他優秀投資機構為參考。

盤點全球最偉大的幾位投資家,彼得·林奇定能占據一席。

他是很多人眼中財富的化身,《時代》周刊稱他為「第一理財家」,《幸福》雜志將他譽為「股票投資領域的最成功者」。他曾是美國最大的投資基金——麥哲倫基金的總經理,憑借傑出的投資才能,一手締造出令整個華爾街嘆為觀止的投資業績:在掌管麥哲倫基金13年(1977~1990年)時間里,該基金資產規模由2000萬美元暴漲至140億美元,其投資配額表上的股票種類由起初的40種一路增加至1400種,並且在13年時間里年復合收益率高達29%,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有人將他對投資基金的貢獻同邁克爾·喬丹對籃球的貢獻相媲美,認為他們都是將投資或球賽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變成了一門藝術。雖然為了陪伴家人,彼得·林奇在1990年事業巔峰時期選擇了急流勇退,但他並沒有閑著,接連出版了《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等暢銷書,將自己的投資理念和選股策略傾囊相授,這些著作也深刻影響了無數後來人。

這個「戰勝華爾街」的男人是怎麼做投資的?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1

彼得·林奇於1944年生於波士頓的一個富裕家庭,不幸的是他10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從此全家人的生活開始陷入困境。

為了替母親分擔壓力,父親去世的第二年,正在讀中學的彼得·林奇在熟人介紹下,在一家高爾夫球場做起了球童,沿著高爾夫球場四處奔跑,找到球就可以賺錢,這對於一個11歲的孩子來說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不過在當時,小彼得·林奇一定不會想到,正是這段球童經歷,徹底改變了自己今後的人生走向。

那家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成員,很多都是當時一些大公司的董事長和股東,他們經常在打高爾夫球時吹噓自己最近的成功投資,這就讓彼得·林奇接受到了關於股票市場的早期教育。即便後來順利考入了波士頓學院,他也沒有放棄球童的兼職工作,只為了能夠繼續汲取營養。不僅如此,大學期間的彼得·林奇還花大量時間專門研究了關於股票投資的課程,並重點學習了 歷史 學、心理學、政治學等 社會 科學,甚至還學習了玄學、認識論、邏輯學、宗教學和古希臘哲學,這些為他後來從事投資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林奇在大學二年級那年小試牛刀,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了1250美元投資於飛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得益於太平洋沿岸國家空中運輸的快速發展,不到兩年時間,飛虎航空公司的股價從最初的7美元漲到了33美元),收獲頗豐。

這筆投資的收益所得,不僅讓彼得·林奇順利完成了學業,還堅定了他的投資信心和信念。於是在讀研究生期間,彼得·林奇利用暑假在富達公司找到了一份實習——當時的富達公司被華爾街形容為「投資公司中的聖殿」,這也是彼得·林奇與富達公司結緣的開始。

進入公司,彼得·林奇幸運地被主管分派去做企業調研和報告撰寫工作,具體負責對全國造紙業和出版業公司的真實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分析。由於工作表現出色,彼得·林奇在完成學業、服完兵役之後,富達公司再次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邀請他來擔任一名企業與商品分析師。如魚得水的彼得·林奇快速成長,三年之後就被任命為富達旗下麥哲倫基金的主管。

雖然擁有了絕對話語權,但受到美國股市大崩盤的影響,麥哲倫基金的經營正值低谷,規模僅有2000萬美元,還不斷面臨贖回壓力,而這也給彼得·林奇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絕佳舞台。憑借一系列漂亮的操作,不僅局面很快被扭轉,彼得·林奇還將麥哲倫基金送上了登峰造極的位置,成為了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規模最大的資金,投資效益名列行業榜首。

華爾街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有人在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主管的第一年投資1萬美元,那麼13年之後就能得到28萬美元的回報,這一成績甚至超過了巴菲特和索羅斯同期的投資表現,彼得·林奇這個「股票天使」也徹底引爆了整個投資界。


2

與巴菲特一樣,彼得·林奇也是價值投資的擁護者。

價值投資的精髓在於,質好價低的個股內在價值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總會體現在股價上,利用這種特性使本金穩定地呈現出復利增長之勢,而這也是彼得·林奇所崇尚的投資理念。

不同於巴菲特等著眼於實值股和成長股的長期投資家,彼得·林奇屬於典型的「現代派」投資大師。「現代派」的表現在於,不管是什麼種類的股票,實值股、成長股抑或是績優股,只要有利可圖就可以買,一旦價格超過其價值就賣,如此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錯過投資良機。

有人用 「須鯨捕食式」投資法 來形容彼得·林奇的投資風格:

對於其他人來說,像須鯨那樣大面積「獵食」股票並不難,難的地方在於吃進去之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能力。而這也恰恰是彼得·林奇的高明之處,他特別善於挖掘公司的隱蔽性資產,並發現其潛在價值。在他看來,任何一個產業或者板塊,哪怕是所謂「夕陽產業」,都可以從中找出潛在的投資目標,「女士的絲襪不見得比通訊衛星差」,只要公司潛質好,股票價格合理,就可以購買,正應了那句話:「沒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價位。」

進一步分析,「須鯨捕食式」投資法還揭示出彼得·林奇的另一個偏好,那就是 構建投資組合。

事實上,彼得·林奇從不將自己的投資局限於某一種股票或者某一個行業上,他想要的是構建一個投資組合以分散那些非系統性風險。如此一來,在投資組合中只要有一兩家公司收益率極高,即使其他的股票賠本,也不會影響整個投資組合的業績。不過他也認為,完全的分散投資組合同樣是不合理的,在他的分散投資中更多體現的是集中。他建議,投資時最好選擇不同風格、不同類型中排名相對靠前的基金,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更為保險。「隨著市場和環境的變化,具有某種投資風格的基金管理人或一類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表現,適用於股票的原則同樣適用於共同基金」。

彼得·林奇在構建投資組合時,尤為偏愛兩種類型的股票: 一類是中小型的成長股, 他認為中小型公司股價增值要比大公司容易,所以對應的股票配置比例也較高; 另一類則是業務簡單的公司, 這與巴菲特的選股理念不謀而合,即業務簡單的公司,恰恰就是最容易進行准確分析的公司,投資業績「並非像奧運跳水比賽的方式來獲得評分」。

這種組合分散的投資方式,對於當前國內的大眾投資者來說,同樣簡單實用。

3

彼得·林奇又是如何選股的呢?

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一書中,他基於多年的分析經驗將公司劃分為六種類型: 緩慢增長型、穩定增長型、快速增長型、周期型、困境反轉型以及隱蔽資產型。 一旦投資者確定了某一特定行業中的一家公司作為潛在的投資對象,接下來就要確定這家公司屬於這六種類型中的哪一種,進而制定對應的投資策略。

在彼得·林奇眼裡,緩慢增長型公司幾乎沒有投資價值;穩定增長型公司值得保底持有,原因在於,這類股票能在經濟低迷時期對投資組合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周期型公司則是需要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其前提在於投資者能夠及時發現公司業務衰退或者繁榮的早期跡象。

能夠在投資組合中真正承擔賺錢重任的,是另外三類公司:

(1)快速增長型公司

這類公司是彼得·林奇最喜歡的股票類型之一,因為它們普遍「規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長性強、年平均增長率為20%~25%」。他認為,如果投資者能夠明智地選擇,就會從中發現能夠上漲10 40倍甚至200倍的大牛股;而對於規模小的投資組合,只需要尋找到一兩只這類股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投資組合的整體業績水平。

彼得·林奇指出,快速增長型公司並不一定屬於快速增長型行業,而且快速增長型公司在給投資者帶來高收益的同時,往往也會存在較大的風險:比如規模較小的快速增長型公司增速放緩時,將會面臨倒閉的風險;規模較大的快速增長型公司增速放緩時,將引發股票迅速貶值的風險。不過在彼得·林奇看來,只要能夠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快速增長型公司的股票就會一直是股市中的大贏家。

(2)困境反轉型公司

這類公司既不屬於緩慢增長型公司,也不是業務將會復甦的周期型公司,它們通常都有可能導致公司滅亡的致命傷。雖然很多投資者對這類公司信心不足,但很多人都沒想到,危難之中往往也蘊藏著機會,就像克萊斯勒公司、福特公司、佩恩中央鐵路公司以及其他許多公司,都證明了自己擁有「股價迅速收復失地」的能力。

投資困境反轉型公司的好處在於,在所有類型的股票中,此類股票的漲跌與整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關聯程度最小。盡管有些公司沒能做到「困境反轉」以至於讓投資者賠錢,但偶然幾次的成功依然非常激動人心,並且總體來說,投資這類公司股票的投資回報非常豐厚。

(3)隱蔽資產型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擁有價值非同一般的資產,而這種資產只被極少數人發現,大眾投資者卻沒有注意到,那麼這樣的公司就叫隱蔽資產型公司。彼得·林奇以佩恩中央鐵路公司為例,認為這家公司「什麼類型的隱蔽資產都有」:抵扣所得稅的巨額虧損、現金、弗羅里達州大量的土地、其他地方的土地、西弗吉尼亞的煤礦、曼哈頓的航空權等等,非常值得購買。而實際上,這只股票後來漲了8倍。

當然,投資隱蔽資產型公司的前提,同樣是要對擁有隱蔽資產的公司有著真實的了解,一旦清楚了解了公司隱蔽資產的真正價值,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彼得·林奇說過:「只要用心對股票做一點點研究,普通投資者也能成為股票投資專家,並且在選股方面的成績能像華爾街的專家一樣出色。」這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無異於極大的鼓勵。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快速增長型、困境反轉型和隱蔽資產型三類公司固然收益不菲,可是它們的風險往往也相對較大,所以在做決策之前,一定要把功課做到位。

4

比起獨到的投資理念和選股策略,彼得·林奇更令人稱道的地方在於超出常人的勤奮。

縱觀彼得·林奇的投資歷程,你一定會發現,他做投資從來不靠市場預測,也不迷信技術分析,既不做期貨期權交易,也不做空頭買賣,更不會總是像股評家那樣對股票市場高談闊論。他的成功,幾乎都是來自於實打實的調查研究,以及嚴謹周密的分析判斷。

執掌麥哲倫基金期間,彼得·林奇以近乎瘋狂的熱情,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2小時。為了尋找投資機會,他每天要閱讀幾英尺厚的文件,每年要出行16萬公里的路程進行實地考察,甚至陪家人出國 旅遊 也去那些有上市公司的城市,常常是到了地方,妻子去逛景點,他去公司調研;此外,他每年要與500多家公司的管理層進行交談,即便是沒在閱讀或者訪談,他也會花幾個小時不停地打電話……

可以說,整個投資界幾乎沒有人比他工作更努力,也沒有人比他的涉獵范圍更廣,而這也再度印證了他一貫的投資理念—— 必須要對准備投資的公司有周全的理解。

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普通投資者呢?

然而放眼當下,絕大多數人在選股時根本不會對股票背後的公司進行如此細致詳盡的分析,他們很可能只是看到了身邊的親朋好友在買股票,聽到了網上不少「股神」或是「KOL」的召喚,感受到了整個股市行情的火熱,就不由自主地成為了跟風者,看別人買什麼就跟著買什麼,即便是花了時間去選股,所投入的精力也往往「不如購買一台微波爐的時間多」。如此一來,結果很可能就是賺少虧多,或者乾脆就像賭徒一般在股市裡碰運氣。


此時再來看彼得·林奇為了發掘一家好的公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感悟,而以下兩則軼事,同樣能夠說明問題:


「多辛苦一點,你將會得到豐厚的報償。」或許,這才是彼得·林奇與其他投資大師們如此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昨天在回復《彼得·林奇是怎樣選股票的?( https://wukong.toutiao.com/answer/7016335548894019876/ )》的最後提到,光從數據上看的話,彼得·林奇確實很喜歡分散投資,而且股票換手率很快,是當時美國市場平均換手率的3倍。但是,如果你把數據仔細進行細致的拆解,就會發現他的分散策略可不是那種平均主義的分散。他主持的基金金額非常大,所以他把自己的所有資金分成兩個池子,90%和10% —— 90%的資金是放在最多幾十個重倉股上面,這一部分資金,他並沒有經常換手,持倉是非常非常穩定的。另外10%的資金,放在幾百隻他在調研中發覺的「可能的潛力股」上。那麼這個10%的資金池,其實相當於一個「人才庫」,便於他進行長期的觀察。過了幾個月、幾個季度,如果這裡面有一些股票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換一批新血進來,然後再經過一長段的檢驗,如果某些股票穩定了,就可能會進入重倉股。

就再借用香帥在得到上《投資大師頂級智慧五:彼得·林奇——像正常人一樣投資》中的部分內容,再接著談。

所以你看,這樣的分散投資,其實相當於一種皇帝選秀似的分散——小池子是大面積「選秀」,真正到穩定的「嬪妃」級別,得經過重重考驗。所以這種有限的分散就既保證了他的投資的穩定性,又保證了他的投資風險可以進行有效的對沖。

三、逆向選股

彼得·林奇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選股策略,叫做逆向選股。彼得·林奇不喜歡那些太熱的行業,比如在當時的 科技 、醫療行業,原因是他覺得這些行業都有估值過高的風險,而且因為一個行業在上行的時候,想進入的競爭者會特別地多。競爭者一多,一個企業就很難賺錢。所以,他反而會偏好一些低迷行業的領頭羊。因為在低迷行業中,弱者更容易被淘汰出局,倖存者的市場份額會隨之擴大,反而賺錢。

比如說白色家電企業,在八、九十年代的美國,絕對是一個下行的行業,而當時的計算機是一個上行行業。他卻不選這種計算機股,反其道行之,選擇了幾個優秀的白色家電行業的企業進行重倉,然後在中短期的時候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率。

香帥認為這一點,對我們中國的投資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中國的市場大,收入的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所以一個產業在這里是下行的,在另外一個區域未必是下行的。也就是說,產業和行業轉移的空間很大,所以看似下行的行業,未必不是賺錢的行業。

四、彼得·林奇對投資的看法

你會發現,彼得·林奇的這三個原則,即蠟筆原則、有限分散原則和逆向選股原則,都是非常實用,非常有啟發性的,都是普通投資者可以拿來用的原則。

這也就回到了彼得·林奇對投資的根本看法——投資是一門藝術加科學再乘經驗的學科。

藝術的意思就是不能死板地靜態分析,當時有很多人對量化分析太過迷戀,總是想回去搞一個模型,就陷入了靜態分析的框架裡面。但是,沒有這種科學精神也不行,搞投資也不是什麼天馬行空的印象派做法,以為投資真的可以像大猩猩選股一樣,其實很多時候基本面的分析讀是必不可少的。投資是一個非常實踐性的行業,不是說你坐在這兒看兩本書,然後背下兩條原則,你就真的成為投資大師了。所謂的大師,都是不斷地淬煉自己而形成的,這也就是所謂的投資是藝術加科學再乘經驗的一門學科。

這句話對我們普通投資者也是非常適用的,我們要學習金融知識,但是不要靜態、固化地去理解知識,而且一定要自己動手,不斷地實踐,這樣才可能在投資上取得真正好的成績。

總結,彼得·林奇的投資經驗分為三條原則: 1.蠟筆理論。要投資那些直觀的,我們可以理解的企業。 2.有限分散。不能無目的地平均主義分散,而是把重頭的資金集中在那些你真正有把握的投資上。選擇一些可能的潛力股,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考驗,看它們是否能夠成為真正的重倉標的。 3.逆向選股。有的時候不一定要去追高,反而在低迷的行業裡面選取龍頭股,可能是賺錢的機會。

❺ 請問莊家,機構是怎樣分析股票,以及怎樣估值請位高手回答

這個問題有意思的,這就不說機構投資者也會利用早期知道的消息,來做某些股票短線的炒作的問題了,借你的問題之平台,專門就機構選擇投資性股票的一些個人看法說一說,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一般機構作為投資者本身就配備了龐大的專業的分析師,這些人按照不同的專業、行業進行具體分工,目的就是專業研究上市公司的,並在研究結果下,會建議機構的投資部門在適當的時候買進上市公司的股票做中長線的持有,但我認為分析師的著手點不外乎是幾下的方面的:
尋找優良普通股的15個要點
1、公司的成本與收益狀況,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如何,利潤處在什麼水平上,有沒有採取什麼得力的措施來維持或者改善利潤水平,有沒有長期的盈利展望,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2、為了進一步提高總體銷售水平,發現新的產品增長點,管理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新產品或新工藝?
3、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成果?
4、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系是不是很好?
8、這家公司的高級主管關系很好嗎?
9、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的如何?
11、是不是在所處領域有獨到之處?它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線索,以了解公司相對於競爭者,是不是很突出?
12、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否大幅成長?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大量發行股票,獲取足夠的資金,以利公司發展,現有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諸事順暢時口沫橫飛,有問題或叫人失望的事情發生時,則「三緘其口」?
15、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分析判斷出這些問題後,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給出了一個最低限度分散投資的優先順序:
A審慎選出根基穩固的大型成長股,並且至少應該擁有5隻以上,但其產品線最多隻能略微重疊;
B較少投資於那些介於上述股票和高風險的年輕成長型公司之間的股票;
C最後才可以考慮風險較高的年輕的成長股。

我想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機構投資者在確認某隻股票有無投資價值的時候,所需要做的必備功課吧。

❻ 為什麼股票分析師會向散戶推薦跌停的股票

有些人是做短線的,愛搶反彈的,連續3個以上跌停,就可能有1個板的漲停反彈了,他們就是搶這個了。

❼ 怎麼選股票有什麼方面要特別注意的

你好,選擇股票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 是選擇你要操作的股票類型,如大盤股,小盤股,銀行股,科技股之類的。大盤股有盤大穩定的特徵,漲也慢跌也慢,小盤股則極容易波動。

其次 看業績,選擇業績較好的股票,當然這個問題並不絕對業績不好的股票並不是說就不會漲,但業績的好壞還是可以分析出一支股票的大概情況的,也可以關注一下那家公司有利好消息,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基本能有一段好的走勢,當然例外的也有

再次 看股票的前期走勢,分析一些股票的前期走勢,如一支股票前段時間都處於低迷狀態,經分析未來可能會有一段上揚走勢,那買進這類股票的絕對沒問題的,但這就對股民的分析能里有極大的要求,沒有很強的分析能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選股時應該綜合上述內容來分析,這些都是基礎的分析技巧,適合新手,而老股民很多不願意去接觸新股票,更願意在自己操作過的熟悉的股票中尋找選股對象,新手可以參考下老股民的意見,當然以參考為主,切不可輕易聽信他人的說法,要在得到外界信息後在加一自身的處理分析,才能判斷出別人說的是對是錯。
望採納,謝謝。

❽ 怎麼選股票

股票確實不太好挑選,尤其是剛剛接觸的小白,就更摸不清了。做為一個10年的老股民實在忍不住想給大家分享,靠下面4個標准選股是最簡單、最有效的!
選股票就是選公司,一家公司厲不厲害,分析的結果可以從行業前景、經營情況,制度以及受關注度等方面得出。。綜合上述條件,目前的牛股是指有什麼?最新資訊可參考這里:【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以下四種方法,雖然不能讓小夥伴們做到很精確的地步,但是大致方向不會有偏差:
一、買龍頭股
購買了龍頭股表示的是投資龍頭公司,中國經濟歷經幾十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增長速度沒那麼快了,這也說明市場資源已基本成型。
可以說未來的發展主要就是依賴在前方競爭力度大、擁有資本實力的大公司,小公司再想崛起那可以相當的難了。龍頭公司在品牌、成本、市場跟技術層面,都很具優勢。
挑選龍頭股對於普通股民是有難度的,是一般普通股民非常難才能做到的。我對各個研究機構給出的龍頭股匯總出來名單,出了一份A股超全的各行業龍頭股一覽表,建議收藏起來:【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二、看研報數量
券商推出來的研報數量,很大程度地反應了社會對公司的關注度。
時間就是金錢,應該沒人想在沒用的東西上浪費時間。因此研報多的話,也側面反映出對該公司有很高的期望,很看好它的發展。本來自己沒有經驗,尾隨專業人士身後,向來錯不了。
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研究分析報告都必須要付費,我支付了許多費用入手了一些資料真實的行業研報,免費給你看吧,點擊鏈接就可以閱讀了: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除了上面的亮點外,還要學會看市值和機構持倉~

三、看市值
看市值,一方面原因存在於:目前的競爭大環境是存量競爭,也就是大公司的發展具有的競爭優勢更多;另外一方面,市值低的股票流動性非常差,無論個人還是各大機構,都鮮有去關注市值低的公司,像那些市值100億以下的公司,根本沒有太大的研究值。
四、看機構持倉
看機構的持倉,簡單來說就是用更專業人士的眼光來衡量。因為,如果單純從散戶的眼光出發具備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機構卻和散戶不一樣,從專業人才的配備、測量方法的精準度方面來看,機構顯然更有優勢,他們通過研究後選擇持有的股票,更有前景,也更具備代表性。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❾ 股票分析師為什麼會免費推薦股票

你好,中國證監會明確規定,有股票證券從業人員的都不能推薦股票,推薦股票就是違法的,所以不要輕信一個違法人員說的話
第二就是證券分析師推薦股票,其實他就是想讓你頻繁操作,然後他們賺取傭金
這30他們有可能和某些基金合作,推薦這個股票,然後讓你買入之後,他們可以拋售離場,這就是所謂葛韭菜

❿ 揭秘A股坐莊四大手段

莊家在A股市場是一股神秘而又常見的力量,它備受詛咒,又備受推崇。跟庄、追隨主力依然是散戶投資者最為流行的股票投資策略之一,眾多的股評文章也熱衷於分析主力資金的動向。

莊家似乎無處不在又難覓蹤影,但他們的面紗也並非不能揭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魯桂華在一份學術報告中用學術手段來識別庄股,並揭示了莊家坐莊的四大手段:盈餘管理、公司重組、股票股利和分析師薦股。

這項研究證明:庄股具有顯著更高的操控性應計(操縱應收、應付或預收、預付等應計項目),即莊家與上市公司存在合謀坐莊的可能;同時有庄的概率越高,該股票被分析師推薦的概率就越高,這表明分析師與莊家存在合謀的可能。

魯桂華用已經被確定為庄股的樣本來推斷庄股的特點。他選取了44個被有關部門基於證券操縱理由處罰的股票和30隻可推斷為莊家資金鏈斷裂而連續跌停的股票作為庄股樣本,他發現:兩市庄股具有顯著高的戶均持股數、流通股比率和顯著低的流通股數量,滬市庄股具有顯著高的股權集中度,深市庄股具有顯著高的大戶持股比率。魯桂華的研究表明,用這些變數來衡量庄股的誤差是可以控制的。

坐莊行為的嚴重後果是,第一擾亂股票價格對基本面的反映,降低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第二惡性的財富再分配:用持股集中度位於兩市最高的25%(或10%)作為庄股衡量的標准,發現2004年至2007年間,莊家從散戶處轉移財富數量達3271(或2888)億元。

該報告《股市操縱行為的成因、手段與經濟後果:會計視角的實證研究》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結題報告。這項研究還指出: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改變A股市場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坐莊行為;坐莊行為仍然是解釋A股市凈率和市盈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庄股操作模式的證據仍然存在,莊家和散戶之間的財富分配效應仍然存在。

坐莊第一式:盈餘管理

要通過財務報表掌握公司的真實運行情況並不容易,如果這張報表的數據是被管理過的,那就更難了。

魯桂華的研究結果表明,坐莊行為與盈餘管理行為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並且這一正相關性隨著有庄概率的上升而上升。這表明上市公司可能和莊家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合謀。

按照美國會計學家凱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的定義,盈餘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管理人員通過有目的地控制對外財務報告過程,以獲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換言之,盈餘管理就是在財務報表上動手腳。

魯桂華表示,盈餘管理的方式包括:會計方法的選擇或會計方法的變更,安排真實的交易,操縱應收、應付或預收、預付等應計項目等。如果通過盈餘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通過盈餘管理提高的盈餘水平又與股票價格正相關,那麼莊家操縱行為就有可能和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相互串通了。

通過數據研究,魯桂華發現,從凈資產報酬率的角度分析,自1994年至2009年間,有近2/3的A股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盈餘管理行為;從總資產報酬率角度分析,自1994年至2009年間,有近半數的A股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盈餘管理行為。

這就意味著有近2/3的公司針對凈利潤實施盈餘管理,而近半數的公司在針對營業利潤實施盈餘管理,這同時也意味著有近1/6的公司針對非營業利潤實施盈餘管理。(總資產報酬率是根據營業利潤計算的,而凈資產報酬率是根據凈利潤計算的)。

魯桂華注意到,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每股非操控性應計和每股操控性應計,都與股票價格顯著正相關,這表明,市場對盈餘管理的代理變數--操控性應計--進行了定價。

而且,市場不能區分操控性應計與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定價含義,因此,盈餘管理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坐莊的手段。如果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坐莊,那麼他們可以直接進行盈餘管理以策應股票價格的上升。如果莊家不是上市公司或大股東,莊家有可能和上市公司串謀,以盈餘管理推動股票價格的上升。

坐莊第二式:公司重組

不消說,A股上市公司重組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暴富神話。因為短期看來,重組後的公司於重組前具有本質的變化,業績大為改善,烏鴉變鳳凰,而許多上市公司在重組前後,股價往往會有非常詭異的波動。

魯桂華的研究表明,莊家會充分利用公司重組謀利,而且坐莊動機會影響上市公司重組業績的改善。

一般情況下,業績相對較差的公司才需要進行報表重組,對會計報表的改善導致重組當年業績上升,同時,炒作業績相對較低的公司的股票,可以降低莊家的建倉成本,但莊家也需要利好消息來誘導後續行情,因此重組當年業績趨於上升。

但是,魯桂華認為,坐莊的豐厚獲利,必然弱化了坐莊者提高公司的競爭優勢以獲利的動機,因而坐莊重組也未必能持續提高公司業績,重組後業績下降並且再次弱於行業平均水平是可能的。

他提供的數據顯示,滬市戶均持股數超過兩市公司戶均持股數的90%或75%分位點的公司(即持股集中度最高的10%或25%的公司),這一事實發生的次年具有顯著高的重組概率,即滬市公司有庄的概率越高、重組概率也越高,但對於深市,魯桂華的實證研究無法拒絕深市坐莊行為獨立於重組行為的假設。

實證證據表明,報表重組動機顯著存在於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坐莊重組動機顯著地存在於滬市上市公司中,重組並沒有顯著提升重組公司的財務業績;由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重組並不會持續地改進公司業績,因此重組後三年,存在坐莊現象的重組公司業績迅速滑坡的事實也是成立的。

重組誘導行情,行情保證莊家在二級市場上獲利豐厚,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競爭力的動機自然就不足了。魯桂華認為,坐莊行為,不僅造成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侵害,而且還導致上市公司質量的退化。如何識別、根除股票價格操縱行為,不僅涉及到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問題,而且還有助於誘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將注意力放到提高公司持續競爭力上來。

坐莊第三式:股票股利

派送股票股利,也就是公司以增發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它至今依然是A股市場上被追逐的題材之一,尤其是所謂的高轉送。分股不分利的做法,已經備受爭議。魯桂華用實證數據說明,股票股利是坐莊的主要手段之一。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股票股利都是坐莊行為。

早已有學術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有很強的動機通過股票股利使投資者產生財富存量增加的幻覺;有學者用投資者幻覺來解釋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後價格上漲現象,並發現國家股和法人股股東對股票股利的興趣不大,而流通股比率高的公司傾向於發放股票股利。也有研究者指出高轉送跟莊家操縱股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魯桂華的實證數據表明,滬深兩市有庄概率高的公司發放股票股利的概率顯著高,派發股票股利後,戶均持股數和深市公司的大戶持股比率顯著下降,表明股票股利確實與庄存在密切的聯系。

研究還發現,51.72%的股票股利公司在210個交易日內完成填權(即除權後的股票價格向除權前的價格回歸),在除權日前120個交易日至除權日後210個交易之間這一窗口內,滬深兩市全部股票股利公司流通市值加權平均的回報率為108.16%,流通市值加權平均的超額回報率達52.07%。

而且這一回報率、超額回報率均與股票股利發放前一年末的戶均持股數顯著正相關,戶均持股數高的公司組別,這一回報率和超額回報率,均顯著地高於戶均持股數較低的公司組別,表明股票股利後股價漲幅與有庄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莊家頻繁的對倒,給它帶來高額的印花稅、交易傭金成本,同時通過委託理財等方式融入的資金並不便宜,因此,只有將股票價格拉升到一定水平,才能保證盈利。但將價格拉得過高,其一是可能誘使其他投資者大量地賣出,其二價格過高,個人投資者可能買不起,從而致使莊家出貨困難。

魯桂華認為,股票股利為莊家將股票價格控制在最優的范圍之內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工具。而上市公司可以配合莊家通過調整每股股票股利來隨之調整除權以後的股票價格,從而形成投資者的價格幻覺,為莊家隨後的價格拉升或出貨提供煙幕!

股票股利發放以後,流通股股數會增加,即使換手率不變,除權後按新股計算的成交量仍會顯著地高於除權前,而放大後的成交量,可能會誘使個人投資者改變對後市的看法,從而有助於莊家的後續操縱行為。

同時,填權行情普遍存在於中國的股票市場上,因此個人投資者對填權的預期,為莊家進一步做高價格或出貨套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研究數據顯示,滬深兩市完成填權行情的股票股利公司大概在除權後三個月完成填權行情。38.65%的填權行情在30個交易日內完成,約70%的填權行情在90個交易日以內完成。填權現象存在的普遍性,莊家才有動機通過股票股利來誘導中小投資者的填權行情預期。

實證數據表明,無論滬市、深市兩市的全部股票股利公司,還是滬市、深市戶均持股數或大戶持股比率最高的25%的樣本單位,股票股利發放後,戶均持股數或大戶持股比率都顯著地下降了。這表明,在股票股利發放後,一部分持有大量股票的投資者(庄)出售了他們所持有的股票。

研究還發現戶均持股數高的樣本組中,戶均持股數沒有下降的樣本具有顯著短的填權期或較快的除權後價格漲速,這表明沒有出貨的莊家快速拉升股票價格動機的存在。同時,戶均持股數高的且戶均持股數下降幅度較大的樣本組,具有顯著較長的填權期,這一證據與莊家出貨後股票價格漲勢放緩的發現是一致的。

坐莊第四式:分析師薦股

同樣是備受爭議的券商分析師,在魯桂華的研究結論里,逃不脫與坐莊的干係。

魯桂華以某主流媒體旗下兩家財經報紙2009年、2010年股評欄目為樣本,經過統計研究,沒有發現分析師薦股與凈資產報酬率、成長性和風險的會計度量指標之間的顯著關系。分析師的薦股與基本面數據並無顯著關系,即意味著分析師幾乎不怎麼看基本面;同時,薦股前6個月或前1個月股票的回報率越高,薦股的概率越高。

這些證據表明,分析師似乎更多地用技術分析指導他們的薦股。而根據財務理論,弱式有效市場上,根據過去的成交價和成交量預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走勢,是不可能的。但是,A股市場上的分析師卻樂此不疲地關注技術面。

把分析師薦股與庄股特徵結合研究,魯桂華發現,有庄的概率越高,分析師推薦該股票的概率越高。這一經驗發現證明,莊家與分析師存在一定程度的合謀。即使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後的2009年,這一現象仍然存在。

這一局面的形成,魯桂華認為跟中國股市分析師的構成有關。根據成熟資本市場的慣例,分析師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受雇於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買方分析師,其報告是機構投資者的商業機密,是不會公開的。第二類是受雇於證券公司或投資銀行的賣方分析師,其報告是向市場推介證券的宣傳單。第三類,即受雇於獨立的證券咨詢機構的第三方分析師,他們的主要客戶是不確定的中小投資者,因而他們是代表散戶的主要力量。

如果賣方分析師想將5元的股票吹成10元,第三方分析師會不會揭穿?如果揭穿,是否會增加他們的市場聲譽,從而幫助他們贏得更多的客戶?正是因為第三方分析師的牽製作用,賣方分析師才不敢將稻草吹成金條。魯桂華認為。

但是,A股投資者沒有付費使用分析師報告的習慣,所以A股市場至今還沒有真正的第三方分析師。沒有了第三方分析師,基金經理和賣方分析師串通將稻草說成是金條,就沒有了牽制力量,基金經理也就不需要買方分析師了。

在這一背景下,分析師的利益何在?他們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時,會在多大程度上危及散戶的利益?魯桂華在著作中發問。他認為,分析師與莊家合謀,這意味著股票市場監管部門需要在加強對坐莊行為監管的同時,要加強對分析師行業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