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股票的心得
擴展閱讀
金能科技股票k線圖 2025-01-20 04:30:44
宜安科技股票今日新聞 2025-01-20 02:37:55

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股票的心得

發布時間: 2022-09-29 02:10:21

❶ 計量經濟學簡單的課程論文範文

計量經濟學在中國經濟學界越來越被關注,其 方法 與工具也在實證研究中被廣泛的應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篇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計量經濟學論文》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傳統的教學流程是教師通過課堂講授完成知識傳遞,然後通過課外作業促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翻轉課堂則是對傳統教學流程的顛倒安排,它將知識傳授過程由課堂移到課外,讓學生藉助觀看教師製作的教學視頻、課件或利用網路資源等自主、協作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則成為教師答疑解惑,指導學生完成作業、討論探究問題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的地方。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和地位發生根本改變,教師由教學“主導者”和“控制者”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則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自主或協作去探究和構建知識,實現個性化學習。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通過提供教學視頻、課件、文本等教學資源,使學生在上課前通過自主、協作學習,完成知識的傳授,然後在課堂上通過答疑解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打破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知識的壟斷,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主動去探究和構建知識,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技術發展推動 教育 變革的產物,被譽為預見未來的教育。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與傳統教學有本質的不同。翻轉課堂要想取得預期成效,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翻轉課堂把知識的學習過程放在課外,由學習者自主學習或協作探究去完成,需要學習者具有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由於翻轉課堂把知識的學習過程放在課外,所以需要有完善的信息化教學系統來支持,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再次,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視頻、課件的製作以及各種系統工具的操作和應用,都需要教師和學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

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准備

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的分析,將課程按知識塊劃分成若干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開發製作教學視頻、課件、案例等模塊化學習資源,簡單的知識點一般准備課件或電子文本即可,重點或難點內容則有必要增加准備教師講解的音視頻,以便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同時,准備好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所需的軟硬體環境。課前學習設計在教學資源准備就緒之後,開始進行課前學習設計。在課前學習階段,教師通過網路教學平台發布教學資源,設置學習活動,並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或網路開放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或協作探究,完成課前的學習活動和要求。在這個階段,教師不急於解答學生的疑惑,要設計相應的單元知識測試和交流反饋方式,檢驗和了解學生的知識學習掌握情況。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對課前學生的知識學習掌握情況的了解和反饋,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和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如集中講授、答疑解惑、討論探究、小組任務、實驗實踐、個性化輔導等,對課前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分析和梳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吸收。課堂教學設計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有效的交流探討是翻轉課堂取得成功的關鍵。課後評價設計教師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反饋,採取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的有效結合。在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學生的個人講述匯報、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活動,師生一起對學習過程和收獲進行交流和評價。教師評價的內容包括知識的難易程度、獨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小組學習中的個人表現、小組學習成果展示、平時的測驗以及期末考試等情況。

三計量經濟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基於上述翻轉課堂的教學理論,以計量經濟學課程為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翻轉課堂可行性分析學校具有Moodle網路學習的平台,可在上面建設網路課程,用於課前學生自主協作學習和交流,Moodle平台教學功能完善,可跟蹤學生的自學情況,方便教師跟蹤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利用CamtasiaStudio工具製作微課件,備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協助教師製作微視頻課件,設有助教協助教師日常維護網路課程;學校網路基礎設施完善,校園實現無線局線網全覆蓋,學生基本擁有 筆記本 、智能手機等聯網終端設備;本次課程的授課對象為大二學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准備教學資源,創建網路學習環境在Moodle平台上建設計量經濟學網路課程,課程資源包含電子課件、教案、微教學視頻、推薦的專題學習文檔和網站等類型的素材。將教學資源分為基礎和擴展兩個等級,為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學生准備。其中,微教學視頻的製作是教學資源准備中的核心內容。根據每節課的課堂目標,為學生精心准備1~3個微視頻,每一個微視頻只介紹一個知識點或者呈現一個案例。利用CamtasiaStudio來進行微視頻的錄制與後期製作,畫面清晰且操作簡單。製作完成後,將視頻和其他電子資源上傳到Moodle平台的網路課程中,供學生網上觀看學習。設計和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班級人數為48人,將學生分為八個小組,要求學生課前通過網路課程自主、協作學習和探究。每小組設有小組長,負責 總結 和反饋本小組的學習情況。教師將教學資源發布給學生後,也將課前學習要求明確告知學生,並在學生自學完畢後設計適量的測試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利用Moodle平台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學生則根據教師的要求,學習教師准備好的教學資源,完成各項學習活動和任務。學生通過自學或協作完成知識的學習,並小組交流討論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由小組長將問題匯總後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集中解答學生的疑惑或共同探究問題,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可採取多種 教學方法 來促進學生將知識內化。

1)合作探究

由教師提出相關問題或任務,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和學習夥伴討論交流,探究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發表自己的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個性化指導

個性化指導是教師為各個小組解答疑惑的過程。每一個小組在自主協作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所以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問題採取個性化指導,為每個小組解答疑惑,實現因材施教。

3)總結點撥

由每個小組的代表總結本次課程學習的收獲及碰到的疑難點,之後教師針對各個小組出現的問題將重點問題和知識集中講解,對本教學單元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梳理,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學習評價是課程的最後環節,教師從學生個人、各個小組以及整體的角度,對學生的課程學習進行整體評價,重視評價的多元性和公平性,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以及協作精神的培養,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本門課程採用綜合評價的方式,包括學習過程中的個人表現、小組表現和成績、個人作業完成情況以及期末考試等。

四結語

翻轉課堂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趨成熟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新興教學模式,其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在國內外多所學校的實踐中取得極大成功。為此,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翻轉課堂的教學研究和應用,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發展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篇二:《研究生計量經濟學論文》
一課程改革的主要 措施

(1)充分利用校院兩級提供的資源

鼓勵與支持課程組成員進修學習,拓展研究視野、提升教學能力。

(2)學習與借鑒國內外高校優秀教學 經驗 與成果

課程組一方面注重跟蹤學科的發展,結合《計量經濟學》國際國內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跟蹤國外、國家與省級精品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獲取有益的經驗與方法。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增強課程教學效果

課程的考試分為兩部分:實驗和課程論文。實驗的考核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熟練掌握計量軟體EVIEWS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建模求解並對模型的參數進行檢驗,進一步為科學研究的實證分析奠定基礎;而課程論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強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

二《計量經濟學》具體授課內容的改革方案

在理論教學內容方面,課程組要反復研討並通過與學生的反饋交流,精心設計符合我校研究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適應和符合培養經濟管理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學實踐方面,課程組要不斷完善和更新教學案例,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特別是課程論文、課程實習等),注重培養學生在科研中應用本課程中相關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在教學載體方面,課程組要做到全部教學資源上網共享,實現課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障礙教學。由於我校管理類專業研究生需要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和解決本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而非側重在研究計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課程教學應當理論與應用並重,融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為一體。考慮到本學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沒有系統學過本課程,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大多數研究的實際情況以及本課程的體系,反復精選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使之更加符合本專業教學的實際要求。本課程以經典計量經濟學的內容為主,適當概要性地介紹“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的新發展與動態。課程特別注重基本思想、經濟背景、基本方法和實際應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並能夠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現實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定量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創新型經濟與管理人才的需要。《計量經濟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顯著成效。《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由案例分析、實驗教學與課程論文三部分組成。

(1)案例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體驗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實際應用,基本上每節課都結合案例進行講解。通過實際經濟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了解理論方法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並結合案例分析介紹EViews軟體的使用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計量經濟理論方法更加貼近經濟管理實際,而且是從實際需要出發去學習計算機軟體,比單純講授軟體本身更引起學生的興趣。

(2)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以通用的Eviews軟體為載體,為配合《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專門設計的輔助性教學環節。設計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課堂講授內容的計算機軟體的實現,幫助學生理解、消化、評價課堂所學的內容。具體做法是在工商管理實驗室進行專門的上機實驗教學,並要求學生課外另外安排不低於10小時的上機實踐。上機實驗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每個學生結合自己選定的作業和設計的模型,熟悉EViews軟體的使用方法各個部分的具 體操 作。實踐證明,經過8學時及以上的訓練,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量經濟分析的EViews軟體操作,都具有了用計量經濟軟體作實證性經濟分析的初步能力。

(3)課程論文

課程論文是要求研究生結合本專業所學基礎理論和自身的研究興趣,運用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具,解決一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並形成8000字左右的課程論文。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了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以後,受到計量經濟分析的實際訓練,對運用計量經濟方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方式有更深刻體會,從而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提高其科研能力。通過實踐性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而且使學生享受到了運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樂趣,培養了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建模能力。一方面可以參加相關的建模競賽,更可以運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撰寫科研論文進行發表,這幾年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論文能夠充分說明這一點。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方案

該課程採用課堂講授與上機實驗相結合、模型計算與問題分析相結合的授課模式,使學生探究、協作的學習過程中達到學好《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的。具體而言,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課程教學延伸到實踐環節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採用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形式靈活,效果良好。例如,對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難點內容,如總體回歸函數、總體回歸模型概念的聯系和區別,t檢驗法、P值對回歸方程系數顯著性檢驗的聯系與區別,回歸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時會出現的理論後果和實際後果,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採用精講教學形式。對一些實踐性很強的重點內容,如經濟計量學的研究程序,運用包含虛擬變數的回歸模型分析結構穩定性,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的各種診斷方法和補救措施,間接最小二乘法和兩階段最小二乘法,採用案例教學形式。對一些容易混淆難以理解的內容,如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與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不同點,對數線性模型、半對數模型、線性對數模型的設定和參數含義,採用對比、討論教學形式。對有些難點內容,如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採用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講授《計量經濟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限制,節省了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

(2)實驗教學

安排1/4的時間,開展實驗教學,保證了教學效果。教學方式從傳統的“灌輸式”轉變為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考試內容方面,適當減少死記硬背式的題目,增加案例分析等實際應用型的考題;題型設計多樣化;增加題目覆蓋的專業面。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篇三:《計量經濟學本科教學問題》
摘 要:針對我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暴露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計量經濟學教材、教學和統計軟體應用等問題的分析,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方法,以利今後的教學。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統計軟體;案例教學

1998年,《計量經濟學》首次被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為高等學校經濟類本科專業的八門公共核心課程之一。時間已經經歷了八個年頭,國內涌現出了一大批計量經濟學教材,在這些教材編寫中,基本上都是針對 財經 院校統計專業的學生而編寫的,過多強調統計學知識的講解,沒有很好適應針對本科所有經濟類專業的通用的教材,不利於非統計專業的經濟類學生學習。對於非統計專業的經濟類學生而言,這些教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和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高校《計量經濟學》的講授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本文將針對《計量經濟學》教材的選用給出一些具體建議,並對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一、當前《計量經濟學》教材普遍存在的問題

1.教學體系較為過時和陳舊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計量經濟學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並且已經迅速應用到宏微觀經濟學各個分支了。而當前國內的許多這方面的教材幾乎都忽略了近二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對學生的學習和今後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2.缺乏應用性強的與現實經濟情況相結合的具體案例

進行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掌握大量基礎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會用所學的知識對現實經濟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和預測。但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在教學中大量引用與現實經濟情況有關的案例分析,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切身認識到計量經濟學在現實中的應用。既能容易使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能使學生學會定量分析現實經濟現象。

3.計量經濟分析軟體相對滯後

學習計量經濟學必須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因此選用一個好的統計軟體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學中大多數選用的軟體是TSP、SHAZAM等軟體,該軟體是用DOS命令的方式進行操作的,不利於初學者的學習。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 統計分析軟體主要有EVIEWS、STATA等,這些統計軟體都採用菜單式操作方式,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使用。

二、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於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改革將有助於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增強。

首先,積極選用國外最新教材,盡可能與國際一流大學所用教材接軌。目前國外的一流大學所用的教材都非常新,基本涵蓋了近幾十年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這一點是國內一些教材所不能比的。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經濟計量學精要》一書堪稱計量經濟學的經典入門教材,該書既有數學、統計學的知識回顧,又有計量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同時也包含了計量經濟學近幾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無疑非常適合我國經濟類本科生學習。

其次,在教學中要多加強教學中的實踐環節。計量經濟學分為計量經濟學方法與計量經濟學模型兩部分,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於理論知識的講授,雖然有少量的實踐環節,但在上機實驗時,學生的實驗作業大多是教師所給的或者是書本中的例題與習題,顯然不符合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

新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做基本練習及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從自己所處的現實經濟中尋找問題,收集經濟指標的數據資料,自己上機做模型分析,教師在其中主要起觀察、引導作用,指出學生所做分析的問題所在,在校正問題的基礎上,多挖掘學生所分析內容中閃光的一面,鼓勵學生加強實踐。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學的計量經濟學方法來分析現實經濟中的問題,原因是當初學習時沒能做較多的與現實問題相關的作業。這一教學實踐環節的加強,有助於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靈活掌握。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應該有相應的較大改革。過去,由於受教學設備條件的制約,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式主要以傳統的板書介紹為主。現在,隨著計算機設備的普及,以及學校多媒體設備的購置,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自然就應該有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與之相對應。

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經濟計量學精要》一書給出了大量宏、微觀經濟實例,學生可以十分輕松地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並了解到計量經濟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在教學中,老師也可以結合課程指導對我國的經濟現實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最後,在教學中要多加強教師的培訓,尤其是要多加強應用統計軟體的培訓。目前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大多數選用的軟體是TSP、SHAZAN等軟體,而國外一些大學早已運用EVIEWS、STATA和MINITAB等統計分析軟體進行教學。一些老師嫌麻煩或對新軟體不太懂而不願意採用這些軟體,這將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因此加強教師對統計軟體應用的培訓就成為非常非常緊迫的事情了。運用這些計量統計軟體很容易對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所寫的《計量經濟學精要》一書的大量案例進行檢驗和驗證,有利於加強學生對基本流露年的掌握,也有利於學生對大量經濟現象的分析和解釋,同時也可以對我國的經濟成就進行分析和理解,增強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郭惠英.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初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1):46-47.

[2] 胡朝霞.計量經濟學本科教材:問題與改革[J].統計教育,2004(2):30-31.

[3] 達達莫爾.N.古亞拉提.張濤等譯.計量經濟學精要.[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5

猜你喜歡:

1. 關於經濟發展的論文

2. 2000字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

3. 淺談財政專業畢業論文

4. 本科計量經濟學論文

5. 有關經濟學教學畢業論文範文

6. 統計學教學專業論文範文

❷ 計量經濟學可以預測股票嗎

計量經濟學是可以預測股票的,不過要是做股票的話,還是你專業的學生知識,或者是網路一些有用的知識啊,或者是請教他人。

❸ 計量經濟學課程結課論文範文

計量經濟學是用定量 方法 研究經濟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在經濟學科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計量經濟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量經濟學論文 範文 篇一:《形成性評價計量經濟學》
1形成性評價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我國醫學類院校最早成立統計學本科專業的是第四軍醫大學,隨後中山大學、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等院校也相繼成立了統計學本科專業。該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未來經濟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和i皆發展,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熟練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衛生行政機關、衛生防疫及醫葯相關部門從事統計調査、統計分析工作,或在醫葯衛生、 教育 機構從事科研與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我院統計學專業本科(衛生統計方向)自2006年開始招生,其培養友案涉及的主幹課程可分為醫學類(含基礎醫學_、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統計類、數學類、經濟管理類、計算機類、外語及人文社會科學7類課程。其中計量經濟學課程作為經濟管理類的核心課程之一,屬於統計學專業的必修課程。

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已經學習的統計學和經濟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掌握計量經濟分析的方法和基礎理論,通過模型研究經濟問題的數量規律,對經濟問題的前景做出正確的預測,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統計學理論與方法分析、解決相關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評價採用的是終結性評價,即學生成績由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含考勤、作業)組成。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終結性評價存在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評價主體單一化、評價內容缺乏全面性等諸多缺陷,而“一考定乾坤“的不公平評價方式也給學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造成一定的考前突擊、考試作弊現象ra,不利於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高。迄今為止,尚沒有形成性評價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應用的文獻,但形成性評價在其他學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表明,它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具有明顯效果,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自信心得到增強M。因此,有必要對計量經濟學課程應用形成性評價的具體方案進行探討。

2調查結果分析

自製“計量經濟學課程形成性評價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的認識、態度等,以便改進。在2011級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本科學生中,抽取兩個班級進行整群調査。發放調査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8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調i。

問卷調査結果顯示,首先是認識方面,91.25%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的主體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相結合;其次是態度方面,90.00%的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感興趣,98.75%的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考核實行形成性評價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再次是授課效果評價方面,87.50%的學生對教師授課的總體評價是優;最後從結果來看,95.00%的學生認為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對計量經濟學的掌握有進步,87.50%的 學生 自我評價 分數達80分及以上。

由此可見,在計量經濟學考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保證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基礎上,充分貫徹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增強學習效果,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高。

3結語

綜上所述,形成性評價在計量經濟學考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順應教學改革潮流的現代化考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優化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方法 和教學手段,可先通過構建和完善形成性評價結合終結性評價的課程評價體系,然後逐步過渡到形成性評價。同時,形成性評價在計量經濟學課程考核中應用的成功 經驗 對醫學類院校統計學專業其他課程考核方面的改革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篇二:《試談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
1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閾限概念分析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運用回歸模型分析數據的方法論學科,本科階段的初級層次計量經濟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涵蓋計量經濟學數據、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回歸估計量的理論,異方差、序列相關等。根據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將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具體可歸結為以下3組概念:第一,回歸假設。回歸假設是為分析回歸結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設,在不同數量的假設下能夠得到回歸系數估計量的不同性質。回歸假設是整個回歸方法的基礎,一切回歸有關的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都和回歸假設緊密相關,同時違反回歸假設的情形也是計量經濟學理論發展的重點,因此回歸假設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一。第二,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評價估計量的基本標准,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歸理論的核心,整個初級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最終都歸結為回歸系數估計量的這3個性質,同時,這3個性質又與回歸假設緊密相關,故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二。第三,異方差。異方差是違背回歸同方差假設時的回歸結果表現,無論對於橫截面數據還是時間序列數據,異方差的出現是回歸分析的常態,因此對於異方差的檢驗和修正是初級計量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金融實證研究中需要關注的基本問題,故異方差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三。以上三個閾限概念是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的關鍵,同時在概念上具有緊密的聯系,下文將基於此探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式。

2基於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注意事項

由於獨立學院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理論與方法的應用和實踐,因此基於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總體原則仍立足於閾限概念的理解與實際運用,具體地,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了突出3大閾限概念,在首節導論課即向大家提出3大閾限概念,在介紹回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時,詳細的說明每個假設的用途,使學生理解每個假設的目的和本質,進而在回歸估計量三個性質的教學中把握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體條件,並明確理解異方差這一違反假設的情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以充分的時間介紹三大閾限概念及其聯系,從而建構整個計量經濟學的知識和方法體系。第二,運用軟體展示閾限概念的具體應用。獨立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應完全從應用性角度出發,運用軟體展示計量經濟學概念、原理和方法。對於3大閾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時間解釋概念產生的原因與本質,而60%左右的時間結合典型例題講解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軟體如Eviews解決具體的回歸分析建模和假設檢驗問題。第三,通過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強化閾限概念的綜合運用。撰寫實證性的學術論文是進行計量經濟學方法綜合訓練的較好途徑之一,可以通過讓學生從選擇題目開始,通過收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參數估計,假設檢驗以及進行可能的異方差和序列相關檢驗和修正等等來感受計量經濟學解決綜合問題的方法和程序,通過寫作論文的方式加以體現,然後交流討論,以深化對計量經濟學閾限概念的理解。計量經濟學教學經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具體設計,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基於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

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為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獨立學院,也是我國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獨立學院之一。計量經濟學課程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在大三上學期開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以提高學生建立回歸模型能力為教學目標,基於Eviews軟體進行教學,每周教學學時為理論(教師講授)與上級實驗(學生練習)各2學時,特別注重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閾限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對研究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具有借鑒意義。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為傳統的初級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教師在講授回歸假設時著重解釋回歸假設的設立目的與合理性,並通過軟體講解回歸假設的驗證,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回歸假設。在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學中,通過詳細分析三個性質所依據的不同假設,使學生理解三個性質所應具備的條件從而掌握線性回歸估計量理論。特別地,專門安排約10學時左右的實驗課進行計量經濟學論文撰寫與分析的交流,要求學生自選題目,收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進行估計並檢驗異方差、序列相關以及模型設定問題,寫作小論文並在課堂上展示交流。為評價教學效果,選取2010級學生1個教學班共24人進行滿分為5分的教學滿意度打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全部項目的滿意度均達到97%以上,總體平均滿意度超過99%。由此可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統計課程的教學效果非常成功。

4結論

回歸假設、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和異方差是計量經濟學課程的三大閾限概念。基於閾限概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在於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運用軟體展示閾限概念的具體應用以及通過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強化閾限概念的綜合運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於閾限概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方式對獨立學院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具有很好的適用性及學生滿意度。
計量經濟學論文範文篇三:《高校經濟類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研究性教學路徑》
一、引言

2世紀美國偉大的教育家、以倡導研究性教學聞名全球的博耶(Ernest L. Boyer)教授認為,“最好的大學教育意味著積極主動的學習和訓練有素的探索,使學生具有推理及思考能力。所有的教師都應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創造性的教學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2005年,教育部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要讓大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科學研究項目或自主確定選題開展研究等多種形式,進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國內已經有一批高校從整體上推進實施“研究性教學”,已被證明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成功模式”之一。眾多高校老師、學者已將“研究性教學”理念融入教學改革中,積極探索適合“研究性教學”相配套的課程結構體系、教師教學激勵機制、創新學分制度等制度,為之有效開展提供了制度保證。

劉贊英等(2007)對國外大學研究性教學的經驗進行了全面的 總結 對比,為我國大學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啟示與借鑒[1]。劉智運(2006)認為,研究性“教”與“學”反映的是一種互動式師生關系。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現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參與研究和主動探索的情境,鼓勵、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思考和研究。同時學生也不是被動接受式學習,而是積極主動的求知過程,同時需要與教師展開及時的互動交流[2]。王嵐等(2007)認為,研究性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模式,還是一種教學方法。

它是一種將教師研究性教學與學生研究性學習、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依靠教材與廣泛閱讀、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有機結合並達到完整、和諧、統一的教學[3]。龍慧靈等(2010)通過研究發現,研究性“學”要求學生在“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學”,學生的研究與教師的研究有所不同,學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強調研究和探索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知識的學習,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的培養[4]。王鋒等(2014)認為,研究性“學”與研究性“教”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其內在聯系通過“研究”這一紐帶得以體現,並從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研究性 學習方法 激勵、教師團隊建設、過程管理以及體系評價配套等方面提出有效實施研究性教學的策略[5]。

此外,關於研究性教學模式,肖萍等(2005)、劉茂軍(2005)、蔣乃華(2010)和李勝清等(2009)分別提出了“以課題為中心的模式”、“溯源法模式”、“‘一體兩翼’模式”和“‘四位一體’模式”[6][7][8][9]。

三、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性質

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Clein說過:“計量經濟學已經在經濟學科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著名經濟學家P?Samuelson也曾經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學是計量經濟學的時代。從1969年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計量經濟奠基人R?Frisch和計量經濟建模之父J?Tinbergen以來,95%以上的獲獎成果都與計量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我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也將“計量經濟學”列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八門核心課程之一。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應用性、實踐性、體驗性很強、難度較大的綜合性課程,跟高等數學、概率論、數理統計和宏微觀經濟學聯系密切,Kennedy認為“理論計量經濟學家和應用計量經濟學家缺乏充分交流會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甚至不知所措[10] ”。Guy Orcutt曾說過,“做計量經濟學就像試圖通過播放收音機來研究電的規律”,足見其難度。因此,本科階段的學習會更側重於計量經濟實證研究,其對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很高,否則計量模型再完美,也只能是“垃圾進去,垃圾出來”,而收集數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門藝術。

四、研究性教學的路徑選擇

1.強化大學新生研究性訓練,為高年級研究性學習做好鋪墊。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如果前期沒有一定的研究訓練,突然實施研究性教學會讓學生無法適應,手足無措。因此建議一入學就給學生灌輸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讓學生從傳統教育模式的“被動接受者”向“主動參與者”轉變。具體做法就是在大一階段設立“新生討論課”項目,由相關專業有經驗的教師主持研討課,課程圍繞學科專業引導、開拓學生視野、激發科研興趣的目的展開,重在讓學生了解科研對於專業學習的意義。同時,也可以嘗試在學科基礎課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應用統計學等課程中適當介入研究性學習訓練,使基礎學習階段的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所啟蒙。用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查爾斯?韋斯特的話說,就是“盡可能盡早把年輕人引導到科研領域”。

2.合理的時間安排和針對性的內容計劃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關鍵。

歐美高校在計量經濟學的課程設置上普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特徵,如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基本上都會將計量經濟學分解成幾門更細的課程或者分成基礎、進階、高級等不同的層次。而國內大學普遍只單一開設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和國外相比我國各高校計量經濟學課時安排相對較少。筆者調查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10所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大學和西南財大、東北財大、上海財大、中南 財經 政法大學等5所財經類大學以及中國礦業大學、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6所地礦類、農林類專業特色突出的院校,發現該門課程的學時設置大體分為48學時和64學時,學分在3~4個之間。即便是一學期64學時的安排,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及應用依然是非常困難的。從學期安排來看,除了個別學校安排在第四或者第六學期外,絕大多數高校安排在第五學期較為合理,一方面大二剛剛學完微觀、宏觀經濟學和統計學原理,可以趁熱打鐵,有效降低遺忘效應,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大學中後段的 社會實踐 乃至 畢業 論文(設計)打下模型和方法的基礎。

教學內容的甄選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該課程研究性教學的開展。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經濟類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計量經濟學應包括概述、經典單方程的簡單線性回歸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放寬經典假定的單方程模型(包括多重共線性、異方差性、自相關性和模型設定偏誤)、聯立方程組模型以及應用計量經濟模型等板塊。

在概述部分,通過1~2篇盡可能涵蓋全書主要內容的經典計量經濟學學術論文介紹開始,讓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有一個輪廓性的認識,並初步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的體系中來。經典單方程線性回歸模塊,鑒於在統計學原理課程中已基本掌握OLS的基本方法,應側重於剖析偏相關以及幾大經典假定的闡述,這一部分以課內講授、原理學習為主。研究性學習的重點放在後面三大模塊,尤其是放寬經典假定的單方程模型篇章中的多重共線性、異方差性、自相關性部分以及應用時間序列計量經濟模型篇章。

3.選擇適當的配套教材,為實施研究性教學奠定基礎。計量經濟學的國內外教材非常多,筆者認為選取合適的教材和配套的參考書對研究性教學的效果有著相當關鍵的影響。教材在提供給學生系統知識的同時,也應給學生一定的面向經濟實踐的問題思考。因此,對該課程而言,最好能採取主、輔教材同步配套的策略,主教材以提供給學生基本理論與知識為主,在注意系統性的同時,要吸收前沿成果。輔助教材則盡可能囊括可以實時更新數據的案例為主,對經典案例的分析解讀是本科生“模仿研究”的起點。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從最初教師主導的“理論模型方法闡述”到後來的師生交互的“計量模型+案例實踐”,再到目前嘗試探索學生主導的“研究性教學”,使用的教材也經歷了反復的嘗試和總結。建議主教材選擇清華大學李子奈教授的《計量經濟學》或者西南財經大學龐皓教授的《計量經濟學》,配套參考書選擇古扎拉蒂的《計量經濟學基礎》或者伍德里奇的《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以及EVIEWS軟體自帶的《用戶手冊(User Guider I、II)》,這樣的組合可以很好地滿足研究性教學的教材需要。

4.多方配合和資源共享為實施研究性教學提供保障。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實施研究性教學對學校、學院以及課程教學團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校要制定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指導意見,專門組織開展全校范圍內的研究性教學研討與交流活動,因為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不是一兩個學院、一兩個專業或者一兩門課程能形成氛圍的,它不僅僅是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轉變的過程,更是教育思想觀念與教育理念革新的過程。在全校范圍內推行研究性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制度,用研究性的視野重新認識教學管理活動的目標、途徑和方法,積極開展管理創新,為研究性教學的開展創造自由、開放、寬容、友好的服務軟環境。學院層面也盡可能結合精品課程的建設,為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積極爭取實現課程教學資源的網路化,支持並構建以精品教材為主幹的教材體系建設,教育學生樹立“研究為新常態”的學習觀,激勵學生主動探究和親身體驗以及基於真實任務的研究問題的解決[11]。課程教學團隊除了依託自身的科研項目,廣泛吸納本科生參與研究外,更要結合經濟現實,鼓勵學生自主立項,建立系統的課程項目庫。

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性教學對全校范圍的資源共享的要求也很高。數據共享、軟體共享、圖書資料共享要求完善健全的校園網路建設和管理,除了教室和實驗室以外,老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訪問資料庫,下載更新數據,調用專業統計軟體。加強改善教室、實驗室、研討間等研究性學習場所的建設力度,爭取實現“小班教學”和“小組實驗”,為研究性教學提供軟體和硬體的保障。

5.以點串線、由線及面共同構建研究性教學的一體化架構。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經濟學學科有各種不同的本科專業,以我校為例有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貿易等專業,不同專業學生的性別比例、生源類別、學科基礎和專業側重均有所不同,相同專業的班風學風也不盡一致,因此可以選擇有一定的科研基礎和研究能力的任課老師選擇相關專業學風優良的班級進行試點。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范圍內選擇相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和相對“規范(或者標准)”的經濟問題作為該課程研究性教學的起點。通過模仿標准案例,然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各自選擇一個研究項目,要求小組(項目組)成員統一擬定立項計劃書,闡明研究背景、立項意義,梳理綜述文獻,設定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合理進行人員分工,最後進行研究成果展示,互相交流心得,教師在學生立項研究的過程中隨時答疑解惑。

這樣,多個研究項目組合串聯起來,就可以形成較為完美的“4線”:前因後果線、教研反饋互動線、理論實踐融合線和課內課外互補線。這種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立項研究學習的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全方位選擇研究主題、多途徑收集資料,既可以為教師的科學研究提供補充信息,又可以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涉獵更多的學科領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在項目負責人組織帶領下,各成員分工合作,集思廣益,既避免了搭便車現象,又可以極大程度上擴大學生的參與面;項目的研究過程和最終效果也可以作為整個課程考核的重要環節,從而拓展考核的內容面。

五、結語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跟現實經濟社會密切相關的課程,涉及的計量方法和模型在微觀領域可以和家庭(或個人)的經濟行為(收入、儲蓄、消費、投資等)以及企業的管理活動( 人力資源管理 、生產成本控制、營銷策略制定等)等經濟現象緊密結合,在經濟增長、就業與通貨膨脹、區域經濟社會差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制定等宏觀經濟領域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既可以分析單一的橫截面數據(或者時序數據),又可以研究混合數據(面板數據)。除了數值型數據,它還能對分類數據構建相應的計量模型。它不只研究經濟社會的表面現象,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挖掘出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計量經濟學應用領域的廣泛性為方便學生選題、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可行性。

經濟類專業的本科生學習計量經濟學應側重實證研究,在很多情況下經濟理論並不能給出相關經濟現象的確切答案,而唯一可行的途徑便是“仔細收集數據,深入實證分析”。對於初學計量的學生來說,通過立項研究,與真實數據交手是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徑。因此,實施研究性教學,“弄臟學生的手,弄亂他們的桌”才能真正學會實證研究,領悟計量經濟學的真諦。

猜你喜歡:

1. 關於經濟發展的論文

2. 有關工程計量與計價論文

3. 有關金融計量的參考論文

4. 統計學論文範文

❹ 應用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在股票預測上有多大的作用

作用沒有想像中的大,你可以用股票的滯後變數來進行回歸分析,滯後2~3期就夠了,不過數據必須具體點,最好細分到每季度、每月的上證指數,還有時間上怎麼也要十年左右吧!

我以前在論文附錄中做過分析,數據都是自己按季度整理的,挺麻煩的呢,如果需要的話就發給你~

還有就是,我覺得寫關於股票的預測方面的實際用處並不是很大,畢竟股票的影響因素太多,單單的憑藉以前的走勢而預期太不好了。。我自己也炒股票,就像那些macd、kdj之類的指標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如果那個能預期的話,股市豈不就成了提款機了?現在你做的這個就像是那些指標一樣,要知道,股市是活的,人是活的,而指標確實死的!說這么多的意思就是股市不是能簡單預測的,你做的那個用處不大。。

如果你想做的話,建議換個題目,我當時的寫的是對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在中國市場的分析。你可以寫寫貨幣供應量對通貨膨脹的時滯性,分析下在我國市場的滯後期大概是多少~數據在國家統計局和中國人民銀行都可以找到的,樣本空間一定要足夠大,在對滯後變數分析時候主要考慮各自的T檢驗是否通過,一般從通過之後大概就是那個的滯後期!這個比較直接反而有些許用處~
要是能分析出國家的一般性政策對實體市場的影響就更好了,更有用了~

呵呵,以上只是自己的建議~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就給我留言吧~

❺ 計量經濟模型的優缺點

優點:
它首先把經濟理論表示為可計量的數學模型即經濟計量模型,然後用統計推論方法加工實際資料,使這種數學模型數值化。這種分析方法有兩個特點:①理論與觀察資料相結合,賦予理論以經驗的內容;②將隨機因素對經濟關系的影響納入分析之中,得出的結論具有概率性。
缺點:
1、簡單地用數學公式描述經濟運行規律,對社會經濟問題中難以量化的因素無法表現和處理
2、忽視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的理論基礎,直接將模型應用於經濟分析之中
3、建立計量經濟模型的數據有限或數據質量不高
4、對當前與未來條件的一般假設不切實際

❻ 如何用eviews進行GARCH模型測股票波動性,要具體步驟

Eviews是Econometrics Views的縮寫,直譯為計量經濟學觀察,通常稱為計量經濟學軟體包。它的本意是對社會經濟關系與經濟活動的數量規律,採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與技術進行「觀察」。另外Eviews也是美國QMS公司研製的在Windows下專門從事數據分析、回歸分析和預測的工具。使用Eviews可以迅速地從數據中尋找出統計關系,並用得到的關系去預測數據的未來值。Eviews的應用范圍包括:科學實驗數據分析與評估、金融分析、宏觀經濟預測、模擬、銷售預測和成本分析等。
GARCH模型是一個專門針對金融數據所量體訂做的回歸模型,除去和普通回歸模型相同的之處,GARCH對誤差的方差進行了進一步的建模。特別適用於波動性的分析和預測,這樣的分析對投資者的決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其意義很多時候超過了對數值本身的分析和預測。
一般的GARCH模型可以表示為:
Y(t)=h(t)^1/2*a(t) ⑴
h(t)=h(t-1)+a(t-1)^2 ⑵
其中ht為條件方差,at為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數,ht與at互相獨立,at為標准正態分布。⑴式稱為條件均值方程;⑵式稱為條件方差方程,說明時間序列條件方差的變化特徵。為了適應收益率序列經驗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徵,也可假設 服從其他分布,如Bollerslev (1987)假設收益率服從廣義t-分布,Nelson(1991)提出的EGARCH模型採用了GED分布等。另外,許多實證研究表明收益率分布不但存在尖峰厚尾特性,而且收益率殘差對收益率的影響還存在非對稱性。當市場受到負沖擊時,股價下跌,收益率的條件方差擴大,導致股價和收益率的波動性更大;反之,股價上升時,波動性減小。股價下跌導致公司的股票價值下降,如果假設公司債務不變,則公司的財務杠桿上升,持有股票的風險提高。因此負沖擊對條件方差的這種影響又被稱作杠桿效應。由於GARCH模型中,正的和負的沖擊對條件方差的影響是對稱的,因此GARCH模型不能刻畫收益率條件方差波動的非對稱性。

❼ 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首先,數據是進行實證分析的基礎。數據按照來源,可以劃分為微觀調研數據、機構統計數據以及實驗數據。在廣為使用的調研數據和統計數據中,系統性誤差包括測量誤差和樣本選擇常常存在。如果無視這些誤差,可能使估計結果不能滿足一致性。如果數據存在系統性測量誤差,工具變數方法通常是主要的解決方案;如果數據存在系統性的樣本選擇問題,heckman方法是廣為使用的校正方法。
其次,從模型的角度來說,任何模型都包括環境假設、機制以及求解3個組成部分。其中,環境假設對計量經濟模型的正確使用尤為重要。在運用計量模型時,必須要清楚了解他們的假設條件,並對這些條件作必要的檢查和檢驗。計量經濟模型區別於統計模型最重要的假設:變數的外生性、許多因素可以造成變數內生性問題。工具變數是對內生性常見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可是有些研究中,工具變數無從尋找,就必須要依靠實驗經濟學的方法。
偽回歸在計量分析中也不鮮見。偽回歸可能是由模型本身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數據結構造成的。計量經濟學是結合了經濟學理論和統計學的定量分析方法,沒有經濟學理論基礎的計量經濟分析,很可能會導致偽回歸結果。某些特殊的數據結構,如非平穩的時間序列或非平穩的空間數據,都可能導致偽回歸結果。
再次,計量經濟學的基礎雖然是統計學,但是兩者之間還存在一些差異。由於技術上的限制,現有的計量經濟模型的檢驗還是基於統計檢驗,所謂「顯著性」都是統計上的顯著性,這不同於「經濟上的顯著性」。在實證分析中,在討論估計參數在統計上顯著性的時候,也必須要討論經濟上的顯著性,後者有時可能更重要。
最後,計量經濟學的估計結果通常會被運用到政策分析中去,但是lucas批判(1976)認為參數的估計值可能會隨著政策的變化而變化,使計量經濟學無法為政策分析服務。為了應對lucas批判,計量經濟學家提出了變數超級外生性的概念。條件於超級外生的變數,數據產生機制對估計參數結果沒有影響,這時的政策分析才有意義。

❽ 證券公司中預測股票行情用的什麼軟體或者是方法計量經濟學在證券從業人員看來有用嗎

證券公司中預測股票行情沒有特定有效的軟體與方法,否則股市就不成其為股市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大學,沒有炒股專業的原因。
證券公司中預測股票行情,依賴的是個人的經驗和技巧,技術分析軟體只是為分析人員提供一些參考,作用有限。因此,你會看到針對同一個市場,不同的公司給出的趨勢預測有時是迥異的。
計量經濟學在證券業肯定有用。因為,證券業無時無刻都有大量的數據需要統計、分析。
即便預測股票趨勢是一門綜合藝術,但綜合藝術也是由各種學養組合而成的。你懂得越多,各分類學得越精,當然幫助就會越大。我想,計量經濟學,也肯定包含其中,你說是嗎?
祝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