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索羅斯為什麼不敢做空中國
因為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政府幹預性非常強的市場,做空面臨著政府不斷出台利好產生的風險,所以索羅斯深知這一點,不敢做空中國。
❷ 基金的漲跌由什麼決定的呢股票和期貨哪個風險更大一些
基金的漲跌由什麼決定?
實際上危害基金漲跌的因素很多,不同種類的基金因素也有可能各有不同,可是一般對於我們來說基金的漲跌是通過股票市場走勢和投資方向所決定的,而股票市場市場行情又也會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現行政策、國際形勢、投資人心理狀態等多個方面條件的限制。另外就是不論是哪種類型的基金,當金融體系產生大幅變動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基金的漲跌。
第一,期貨內置桿杠,雖然獲得更多的盈利,同時也增強了更多的風險性,高回報一定相匹配高危的,並且大部分人是不太懂期貨的,因此都不會規避風險。
第二,股票採取的是T+1買賣,而期貨採取的是T+0買賣,買賣快節奏,沒反應過來就很容易虧本。第三,期貨是擔保金交易,期貨能夠看空,而股票不可以,有時期貨乃至就會直接虧本掉本錢,與此同時期貨也可能產生本錢之外的虧本。參加期貨買賣的人比參加股票買賣的人都要少很多,參加期貨的交易人不夠炒股10%,也間接地表明期貨買賣風險遠大於股票的。
股票和期貨的差別是啥?
股票和期貨的差別是非常大的,二者之間並沒有太大的聯絡,只能說是三者都投資是理財的方式。先從定義上來說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有價證券,是每個公司股東做為持股憑證的一種商業票據。而期貨屬於一種規范化可買賣合同,一種期滿務必實施的合同。次之二者在投資的地方、買賣規則、的交易時長等多個方面都不盡相同
❸ 喬治·索羅斯的詳細資料有知道的么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於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路提供資金,這個網路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
海地,瓜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致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洲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波倫亞大學(義大利)將最高榮譽——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喬治·索羅斯(國際狙擊手)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反射理論」和「大起大落理論」為理論基礎,在市場轉折處進出,利用「羊群效應」逆市主動操控市場進行市場投機。看重的是市場趨勢。
理論闡述:索羅斯的核心投資理論就是「反射理論」,簡單說是指投資者與市場之間的一個互動影響。理論依據是人正確認識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資者都是持「偏見」進入市場的,而「偏見」正是了解金融市場動力的關鍵所在。當「流行偏見」只屬於小眾時,影響力尚小,但不同投資者的偏見在互動中產生群體影響力,將會演變成具主導地位的觀念。就是「羊群效應」。
具體做法:在將要「大起」的市場中投入巨額資本引誘投資者一並狂熱買進,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價格上揚,直至價格走向瘋狂。在市場行情將崩潰之時,率先帶頭拋售做空,基於市場已在頂峰,脆弱而不堪一擊,故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拋售從而又進一步加劇下跌幅度,直至崩盤。在漲跌的轉折處進出賺取投機差價。
遵守的規則與禁忌:沒有嚴格的原則或規律可循,只憑直覺及進攻策略執行一舉致勝的「森林法則」。
森林法則即:1、耐心等待時機出現 2、專挑弱者攻擊 3、進攻時須狠,而且須全力而為 4、若事情不如意料時,保命是第一考慮。
對大勢與個股關系的看法:注重市場氣氛,看重大勢輕個股。認為市場短期走勢只是一種「羊群效應」,與個股品質無關。
對股市預測的看法:不預測在市場機會臨近時,主動出擊引導市場。
對投資工具的看法:沒有特定的投資風格,不按照既定的原則行事。但卻留意游戲規則的改變。「對沖基金」這種循環抵押的借貸方式不斷放大杠桿效應,應用這支杠桿,只要找好支點,它甚至可以撬動整個國際貨幣體系。
名言及觀念:「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百發百中。」 「任何人都有弱點,同樣,任何經濟體系也都有弱點,那常常是最堅不可催的一點。」 「羊群效應是我們每一次投機能夠成功的關鍵,如果這種效應不存在或相當微弱,幾乎可能肯定我們難以成功。」
其它及成就: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猶太人,1968年創立「第一老鷹基金」,1993年登上華爾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擊英鎊勁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❹ 索羅斯是何許人也
喬治·索羅斯(英語:George Soros),本名是捷爾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匈牙利出生的美國籍猶太裔商人;著名的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慈善家和政治行動主義分子。現在他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和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務委員會董事會前成員。他以在喬治亞的玫瑰革命中扮演的角色而聞名世界,在美國以募集大量資金試圖阻止喬治·布希的再次當選總統而聞名。
1930年,喬治·索羅斯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出生。 喬治·索羅斯在香港
1947年,17歲的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 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 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 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路提供資金,這個網路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海地、瓜地馬拉和美國。索羅斯出席活動照片2(14張)這些基金會致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索羅斯出席活動照片(20張)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洲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 1995年義大利波倫亞大學將最高榮譽──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 索羅斯是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喬治·索羅斯是個「金融天才」,從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讓所有的投資專家都望塵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種超能的力量左右著世界金融市場。 他擁有了巨大的財富,他是一個出名的慈善家,但他又是一條令你出其不意的大鱷,不知什麼時候會給你重重一擊。索羅斯最早在全世界揚名,是在他弄垮了英格蘭銀行之後,而讓亞洲人銘記索羅斯的,則是因了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許多亞洲國家的金融體系瀕臨崩潰,經濟陷入困境。他是天使與惡魔的化身,二者不可思議的結合體。
帶著僅有的5000美元,索羅斯來到了紐約,但是他有競爭的優勢,那就是他來自倫敦,而紐約需要的正好是一個熟知英國市場的金融專家。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索羅斯來到F·M·梅葉公司,成了一名專事黃金和股票的套利商。 雖然在後來,套利已成為最火爆的金融賭博形式之一,但是,在30年之前,它卻是非常蕭條的。沒有人願意投入大額股份,以期從公司的接收股中贏利幾百萬美元。在生活很單調的50年代,像喬治·索羅斯這樣的生意人,只能通過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種股票在不同市場的微小差價,通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來贏利。不過那時,歐洲人只同歐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觸。這種地方觀念使索羅斯有利可圖,使得他在歐洲證券方面大有作為。 【1960年】,索羅斯第一次對外國金融市場進行了成功的試驗。通過調查,索羅斯發現,由於安聯公司的股票和不動產業務上漲,其股票售價與資產價值相比大打折扣,於是他建議人們購買安聯公司的股票。摩根擔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購買了大量的安聯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並不相信,事實上,索羅斯對了,安聯股票的價值翻了三倍。索羅斯名聲大振。 【1963年】,索羅斯開始在愛霍德·布雷徹爾德公司工作,這是一家主要經營外國證券貿易的美國公司。索羅斯被雇為分析員,一開始,他主要是從事國外證券分析。由於他在歐洲形成了聯系網路,而且他能夠講多種歐洲語言,包括法語、德語,索羅斯自然而然地成了在這一領域的開拓者。 【1967年】,他成為愛霍德公司研究部主管。幾年下來,索羅斯為公司賺了不少錢,成為了老闆的左膀右臂和公司的頂樑柱,但就在這時,這個不安分的人已經在醞釀離開,他不想再給別人打工,他要自己開創一番事業。 【1973年】,索羅斯和好友羅傑斯創建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剛開始運作時只有三個人:索羅斯是交易員,羅傑斯是研究員,還有一人是秘書。當時根本沒有人注意這個小不點,但是索羅斯卻在蓄勢待發,他訂閱了大量的商業期刊,每天研究成堆的報告,他在尋找著每一個機會、每一個空隙。 【1973年】,機會來了,埃及和敘利亞大舉入侵以色列,由於武器落後以色列慘敗。從這場戰爭中,索羅斯聯想到美國的武器裝備也可能過時,美國國防部可能會花費巨資用新式武器重新裝備軍隊。於是索羅斯基金開始投資那些掌握大量國防部訂貨合同的公司股票,這些投資為索羅斯基金帶來了巨額利潤。 索羅斯的獨特之處在於,在一種股票流行之前,他能夠透過烏雲的籠罩看到希望,他很清楚為什麼要買或不買。當他發現自己處境不利時,他能走出困境。 賣空是索羅斯公司特別喜愛的招數。索羅斯承認他喜歡通過賣空獲勝而贏利,這給他帶來謀劃後的喜悅。公司把賭注下在幾個大的機構上,然後賣空,最後當這些股價猛跌時,公司就賺到了大量的錢。雖然在別人看來,賣空是太大的冒險,但因為索羅斯事前做足了研究和准備工作,因此,他的冒險十有八九都會以勝利而告終。 【1975年】,喬治·索羅斯開始在華爾街社區中引人注目。他賺錢的本領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1979年】,索羅斯決定將公司更名為量子基金,來源於海森伯格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定律。因為索羅斯認為市場總是處於不確定的狀態,總是在波動。在不確定狀態上下注,才能賺錢。 此時索羅斯在英國證券市場運作得非常順利。在股市上漲到頂峰時,他把英國英鎊賣空。他對英國股市採取大量措施,以極低的價格買進,並且數量極大,據說價值10億美元。這一步棋他最終賺了1億美元。公司的業績也令人難以相信,竟然增長了102.6%,資產發展到了3.81億美元。他是華爾街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 *金融大鱷響天下*————— 雖然在華爾街,索羅斯是一名大家熟知的高手,但真正讓他為外界所了解的,卻是1990年代的兩次大危機,而這兩次危機,索羅斯都是關鍵人物。其一是1992年的英格蘭銀行事件。 幾百年來,英鎊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貨幣,在世界金融市場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盡管20世紀末期,由於經濟的衰退,英鎊在世界市場的地位開始下降。但作為保障市場穩定的重要機構——英格蘭銀行,一直是英國金融體制的強大支柱,具有極為豐富的市場經驗和強大的實力。從未有人膽敢對抗這一國家的金融體制,但索羅斯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對准英鎊和英格蘭銀行發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攻擊。 【1989年】,11月,東西德統一,在許多人看來,統一的德國將會很快復興和繁榮起來,而1992年2月7日,歐盟12個成員國簽訂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更是讓大家大受鼓舞:一個「大歐洲」的概念即將形成。但索羅斯經過冷靜地分析,卻認為新德國由於重建原東德,必將經歷一段經濟拮據時期。德國將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經濟問題,而無暇幫助其他歐洲國家渡過經濟難關,這將對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及貨幣帶來深遠的影響,貨幣聯盟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果然,條約簽訂不到一年,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調各自的經濟政策。當時英國經濟長期不景氣,正陷於重重困難的情況下,英國不可能維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國經濟發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雖然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r)多次強調要維持英鎊,保持其在歐洲貨幣體系的地位,但索羅斯認為這不過是虛張聲勢,他已經在暗暗准備進行進攻之前的准備。 【1992年】,9月,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套匯經營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拆巨資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價值。在這場較量中,索羅斯是中堅力量,僅他一人就動用了100億美元。 【1992年】,9月15日,索羅斯決定大量放空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狂跌,雖有消息說英格蘭銀行購入30億英鎊,但仍未能擋住英鎊的跌勢。到傍晚收市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差不多已跌至歐洲匯率體系規定的下限。英鎊已處於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的邊緣。到了9月16日,英國政府徹底失敗,退出了歐洲匯率體系。盡管在這場捍衛英鎊的行動中,英國政府甚至動用了價值26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還是以失敗而告終。英國人把這一天叫作「黑色星期三」。 隨後,義大利和西班牙也紛紛宣布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義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塞塔開始大幅度貶值。索羅斯成了這場襲擊英鎊行動中最大的贏家,他的照片登在了各大雜志之上,被雜志《經濟學家》稱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增長了67.5%。他個人也因凈賺6.5億美元而榮登《金融世界》雜志的華爾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這個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接著,索羅斯又把目標瞄準了東南亞,掀起了一場轟動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1990年代初期,當西方發達國家正處於經濟衰退的過程中,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卻出現奇跡般的增長,當亞洲處於泡沫經濟的狂熱和興奮之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經濟體制的漏洞,但是索羅斯卻已經察覺到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南亞各國經濟過熱的跡象更加突出,雖然中央銀行採取不斷提高銀行利率的方法來降低通貨膨脹率。但同時這種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機的機會。銀行本身也加入投機者的行列。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各國銀行的短期外債巨增,一旦外國游資迅速流走各國金融市場,將會導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盪。其中,問題以泰國最為嚴重。因為當時泰國在東南亞各國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程度最高。 索羅斯正是看準了東南亞資本市場上的這一最薄弱的環節才決定首先大舉襲擊泰銖,進而掃盪整個東南亞國家的資本市場。 【1997年】,索羅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匯市場立刻波濤洶涌、動盪不寧。泰銖一路下滑,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企圖力挽狂瀾。但這區區450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無量級的國際游資來說,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盪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物價上漲等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 這場掃盪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颳去了百億美元之巨的財富,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灰燼。所有的亞洲人都記住了這個恐怖的日子,記住了這個可怕的人,人們開始叫他「金融大鱷」,在一些亞洲人的心目中,索羅斯甚至是一個十惡不赦、道德敗壞的傢伙! 【2010年】索羅斯在中國(10張)攜巨資進軍香港,從2010年11月11日,據有關資料顯示,索羅斯開始公開買賣A股,後引發一系列股市大跌,大跌對於是否是索羅斯在做空中國,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建議政府要高度重視索羅斯。 但是,索羅斯自己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我是一個復雜的人,在世界一些地區,我以迫使英格蘭銀行屈服和使馬來西亞人破產而出名,即作為投機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區,我被視作『開放社會』的捍衛者。」 的確,他是一個復雜的人,讓人無法猜透,與索羅斯在金融市場的無情殺伐相比,他又是一個慈善家、哲學家,他曾獲得的代頓和平獎,是根據1995年簽署的旨在結束波黑內戰的代頓和平協議而命名的。僅在2000年,索羅斯旗下的援助波黑基金會就為波黑的教育、衛生、社會發展等領域投入了近5億美元的資金,還把2萬5千美元獎金捐獻給波黑的重建事業。他還將自己的錢,建立了一個基金會,專門用於貧困學生的上學問題…… 這就是索羅斯,人們永遠無法預料到他的下一步又會是什麼,是高揚和平旗幟,還是又一次讓世界震驚、民眾遭殃的大地震,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帶給我們更多深層次的思考。 成功秘訣 擁有一雙發現經濟泡沫的銳利慧眼,同時擁有一付掃盪市場的冷酷心腸。 不確定中榨取最確定利潤的把握能力。 冒險買空賣空的膽略。
❺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1、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
2、東歐劇變的原因。
首先,東歐國家的劇變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國長期積累起來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將劇變的原因作了三方面的分析。
第一,歷史原因。二戰後,東歐八國(南、阿、匈、捷、保、波、羅、民主德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依靠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實現的。為了對抗美國的冷戰攻勢,蘇聯在戰後初期的外交戰略,將避免孤立、確保本國安全放在了首位。為此,蘇聯著意鞏固在東歐的勢力范圍,強使東歐國家在內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蘇聯要求東歐各國的執政黨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動計劃、處理各自的內部事務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在經濟上,蘇聯的經濟體製成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會主義模式。處在冷戰局面中的東歐各國,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取得獨立自主的地位。同時,由於缺乏可借鑒的經驗,東歐各國大多照搬了蘇聯的經濟政治體制模式。經濟方面:二戰後,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片面發展重工業和高速度、高積累、高投資的工業化方針被東歐國家普遍採納。以後為消除這種經濟模式和方針所造成的消極後果,東歐各國雖曾進行過經濟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這種經濟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經濟發展日趨緩慢,甚至出現滑坡。政治方面:由於在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下官僚主義的滋生膨脹,進而導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嚴重破壞、特權和腐敗情況出現等問題。經濟、政治上的失誤和偏差,使東歐各國的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低落,其結果是使反對派能夠爭得相當數量的群眾並最終獲取政權。
第二,改革失敗。經濟改革沒有突破舊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釀成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東歐各國的黨和政府最終脫離了群眾,這是東歐各國發生劇變的主要原因。
第三,外部原因。首先是蘇聯方面的因素。二戰後,蘇聯對東歐國家的高壓控制,一方面使蘇東之間的矛盾不斷積累加劇,另一方面,又是維系蘇東集團存在的實際力量。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面對蘇聯的衰落進行戰略收縮,蘇聯對東歐的政策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戈爾巴喬夫為了緩和同美國與西歐的關系,放鬆了對東歐的控制。同時,戈爾巴喬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維」,以使所謂「戈爾巴喬夫派」在東歐各國上台的意圖。戈爾巴喬夫的東歐政策「新思維」,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催化了東歐的變化並促使東歐各國的反對派借勢突起。其次是西方因素。「和平演變」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戰略,東歐是它們實施這一戰略選中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國家加緊了這一戰略的實施。在東歐劇變過程中,西方國家進一步協調行動,採取了利用各種傳媒,宣揚西方價值觀念,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利用貸款、貿易和技術援助,誘壓東歐國家向西方靠攏;利用「人權」問題進行內政干涉,扶植、支持東歐國家內部反對勢力等多種手段,直接干預了事態的發展。教材指出,蘇聯和西方的因素,是東歐劇變的重要原因。
3、 蘇聯的解體的原因
既有其長期的歷史原因,也有其復雜的現實原因。對此,作三方面的分析和概括。
第一,歷史原因:蘇聯「體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主要包括:長期存在的不適應商品經濟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積重難返的突擊發展重工業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戰略;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錯誤;對外關系中的霸權主義和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的政策。
第二,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體制改革是造成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糾正體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誤,其宗旨應是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戈爾巴喬夫推行的路線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亂和蘇聯的最終解體,根本原因在於其政治改革的指導思想背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方向。
第三,關於外部原因。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應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和平演變」戰略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的戰略,是任何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掉以輕心的。其二,西方國家實施「和平演變」戰略所憑借的,歸根結底是其所擁有的經濟實力。 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首先是從東歐開始的,東歐國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後,都套用了蘇聯模式,從而形成了一種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蘇聯模式本來是一種在非常狀態下實行的特殊模式,但蘇聯領導人戰後不家思索地「輸入」到東歐,其弊端日益顯露,因而也就陸續出現了改革蘇聯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現象,因此,包括蘇聯在內的蘇東地區先後不同程度地捲入了社會主義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轉的態勢。然而,蘇聯東歐的的改革並沒有達到完善社會主義的目的,相反,改革走進了死胡同,各種矛盾的激化達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終使社會主義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共產黨政權喪失。
❻ 誰是索羅斯
喬治·索羅斯簡介
出生年月:1930年 籍貫:匈牙利布達佩斯
量子基金 職位:主席
畢業院校:倫敦經濟學院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於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路提供資金,這個網路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
海地,瓜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致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州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波倫亞大學(義大利)將最高榮譽——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他是最大的投資家,最大的預測家,超級的冒險家,他是最成功的金融家。
索羅斯的成功有其鮮明的特點:一是善於充分利用杠桿原理,巧妙利用借貸和抵押;二是投資於很多不同類型及風險的資產,既投資於貨幣,也投資於其他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和期貨等;三是既做空頭也做多頭;四是側重於購買短期證券以保持高度的靈活性,有較強的投機性;五是作為業績基金,基金管理人員所得的報酬與盈利與所管理的基金規模不是成正比,管理人員、索羅斯本人就是基金的重要持股者,他們與基金同甘苦、共命運。據2004年《富布斯》雜志公布的一項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索羅斯個人凈資產70億美元,排行第54名。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並從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索羅斯於1969年用自己的25萬美金創建了雙鷹基金(DoubleEagleFund),從事套頭交易。他以國際資金為目標,拒絕美國富豪的加入,成功地吸引了大批歐洲、阿拉伯和南美的富豪的資金。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於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路提供資金,這個網路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東歐、俄羅斯、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海地、瓜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致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州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波倫亞大學(義大利)將最高榮譽——LaureaHonoris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在1992年的英鎊大戰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索羅斯靠投機攫取了數10億美元。他因此被稱為「國際投機大師」和「金融界的拿破崙」。與眾不同的是,索羅斯一邊無孔不入地攫取金錢,一邊大把大把地向慈善機構慷慨解囊,人們稱他是天才與魔鬼的結合體。無論喬治·索羅斯做出多大的努力試圖與眾不同,在童年夥伴們的記憶中他仍然是個普普通通的孩子。他可以把自己視作聖人,但他的小夥伴中卻沒有人覺得他真的有特殊的稟賦。
初入金融
小傢伙擅長體育,特別是在游泳、帆船和網球方面。喬治對游戲簡直是入了迷,所有的游戲他都喜歡。喬治·索羅斯未超出一個一般學生,只有一件事還能記起。那件事發生在1942年,當時喬治12歲。喬治和同學一起參加了一個童子軍團的會議,在會上宣布將成立一個世界語俱樂部。對加入俱樂部感興趣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名字簽在一張紙上。這張紙當時是放在一張凳子上的,喬治惡作劇地把那張紙抓在手裡,使他人無法簽名。「喬治非常喜歡捉弄人。我當時害怕他又要捉弄我,就想搶回那張紙,於是我們開始打架。」
在60年代末的時候,喬治·索羅斯加入了一家大型金融機構。為了在公司中取得更多的施展機會,索羅斯說服厄哈德·布萊卡達公司的老闆們建立兩家離岸基金,交給他監管。第一家叫老鷹基金,於1967年開業,它在華爾街上以多頭基金而聞名。基金的客戶投入資金,希望市場價格上漲。第二家叫雙鷹基金,這是一家對沖基金,於1969年開業。這家基金的運作方法是索羅斯利用股票或債券作為抵押品,買入任意數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債券和貨幣等。他用自己的資金建立這家基金,大約也不過是25萬美金。接著,索羅斯認識的那些歐洲闊佬們就一股腦地投入了600萬美元。
25萬美元,索羅斯就憑此沉甸甸的25萬美元起家了。
時代弄潮兒與「量子基金」
1973年,基金改名為索羅斯基金。基金創辦之初,員工僅兩個人。索羅斯是經紀人,羅傑斯是市場調研員。他們做股票投資,利用期貨交易或貸款,在商品期貨和證券市場上下注。1970年開始直到1980年他們分道揚鑣,基金年年盈利,增長了3365%,資產從1200萬發展到3、81億美元。把握趨勢是索羅斯的看家本領。60年代末風行一時的房地產信託投資,索羅斯將其比作一部三幕劇:暴漲,然後是長時期的保持,直至最終破產。從1969年索羅斯分析房地產信託投資的文章廣為流傳,到1974年開始拋售,索羅斯因此獲利100萬美元。
索羅斯的訣竅是尋找突變。1972年,他發現受過高等商業教育的新一代銀行家正在崛起,銀行業將煥發生機,於是寫下了揭示銀行業突變的分析報告,在銀行股票低迷時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觀點。此後,銀行股票上漲使索羅斯獲得了50%的利潤。索羅斯在實踐中練就了見微知著的本領,業界流傳著他的投資傳奇。比如,1972年,索羅斯得知商業部的一份私人報告指出美國的發展依賴於外國的能源資源,便大量收購了石油鑽井、石油設備和煤炭公司的股票,一年之後石油危機引發能源業股票飛漲。索羅斯和羅傑斯也預見了食品危機,購買了化肥、農場設施和糧食加工業的股票,獲得可觀的利潤。
1973年10月埃及和敘利亞武裝部隊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引起羅傑斯密切關注軍事工業。事實證明以色列在這次戰爭中的被動挨打引發以色列與美國重整軍備的決心。1974年中期,索羅斯通過軍工企業的股票開始大發其財。1975年《華爾街日報》為此在頭版報道了索羅斯的事跡。1979年,索羅斯將基金更名為量子基金(QuantumFund)。物理世界中的量子難以捉摸,科學家索性以測不準定律來加以描述。索羅斯如此命名他的基金,暗示了他的市場哲學--市場總是處在不確定和不停的波動狀態,也為他的投資事業平添了戲劇性的神秘魅力。
驚人而最輝煌的一年
對索羅斯的第一個大考驗在1985年9月。那年9月6日,索羅斯賭馬克和日元會升值。但實際上它們卻一直在下跌。於是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帝國循環理論。他在這兩種貨幣投入達7億美元,超過量子基金的全部價值。盡管他損失了一些錢,但是他仍然相信情況會證明他是正確的,於是他又繼續買入這兩種貨幣,高達近8億美元,比量子基金多出2億美元。然後,1985年9月22日,索羅斯的「電影腳本」開始具體化。新的美國財務部長傑姆·貝克,決定美元必須貶值,因為美國人民正在開始要求保護他們的工業。貝克與西德、法國、日本和英國的財政部長,即5人小組在紐約的廣場飯店聚會。索羅斯得知這一會議的消息後,很快意識到這些財政部長即將做什麼。他夜以繼日地工作,買入數百萬日元。
協商後第二天,美元被宣布從239日元降到222.5日元,那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跌落。令索羅斯高興的是,他一夜賺了4000萬美元。
接下來的六個星期里,美元在中央銀行持續推動下貶值。到10月下旬,美元已跌落13%,達到205日元。到1986年降到153日元。外幣對美元平均升值24%—28%。索羅斯的這場豪賭總共動用了15億美元。他運用金融杠桿,把大筆的錢投於馬克和日元。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行動。他前後共賺了大約1、5億美元。11月最初的兩個星期里,基金增加到8、5億美元。索羅斯持有價值15億美元的馬克和日元,幾乎是基金的兩倍。他賣空價值8700萬美元的英鎊,以及2億美元的石油,買入10億美元的股票和期貨以及近15億美元的債券。所有加起來,他在各種市場里擁有值40億美元的空頭和多頭。
亞洲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
據新華網2002年12月23日報道,對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索羅斯是個讓人聞風喪膽的人物。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就是由索羅斯為首的國際炒家們所引發。1997年7月泰銖大幅貶值,他用幾十億美元賭注對付泰銖,給泰國貨幣危機火上澆油,從而進一步引發東南亞金融危機。其後引發的一連串亞洲金融危機禍及東南亞各地,以至香港、台灣地區,韓國、日本等國都無一倖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歐美等發達國家也一度遭到牽連,「災情」之巨實在令人始料不及。
受到金融風暴打擊的東南亞國家都視索羅斯為破壞者。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厲聲責罵索羅斯暗中操縱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從而造成當地貨幣貶值。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們花了40年建立起來的經濟體系,就被這個帶有很多錢的白痴(索羅斯)一下子給搞垮了。」索羅斯馬上進行還擊,他稱「馬哈蒂爾的政府管理不當」是釀成該國陷入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此後,這兩人一直唇槍舌劍不斷。法庭宣布了對索羅斯的判決之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興高采烈地表示:「這一判決表明他道德品質低劣,我感到很高興。……他以前誣陷我的政府管理不善造成了金融危機,其實他才是世界經濟的大蛀蟲。」
金融巨鱷索羅斯要向兒子交班
據悉,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正著手處理自己的對沖基金公司高層的重大人事變動。索羅斯將向其兩個兒子———羅伯特(Robert)和喬納森(Jonathan)進一步交出管理權,並打算把房地產子公司等各種管理其資產的子公司都剝離出去。索羅斯締造的金融帝國目前的規模為130億美元。索羅斯掌權這幾年,公司取得的業績並不盡如人意,並且一連串的高級管理人士先後掛冠而去。他們對今年74歲的索羅斯經常事後責備為他挑選持股的人頗有微詞。現在,索羅斯4年來第二次要求羅伯特肩負起重擔,主持公司大局。現年41歲的羅伯特過去曾表示他不願擔任這個職務。羅伯特在同事們心目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們認為羅伯特能准確預見到全球的市場波動。但他們同時也指出,羅伯特更願意專心致志地從事投資事務,而不願接管整個公司。據公司里的人說,羅伯特曾表示,他現在覺得更願意和他的弟弟一起在父親的公司里負起更大的責任。
索羅斯妙語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掛在辦公室的牆壁上。
「如果你經營狀況欠佳,那麼,第一步你要減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資金。當你重新投入的時候,一開始投入數量要小。」
「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有充足的自由時間。」
「在股票市場上,尋求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突變。」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如果在華東街地區你跟著別人趕時髦,那麼,你的股票經營註定是十分慘淡的。」
「身在市場,你就得准備忍受痛苦。」
「人們認為我不會出錯,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我坦率地說,對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樣多的錯誤。不過,我的超人之處在於我能認識自己的錯誤。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關鍵是在於,認識到了人類思想內在的錯誤。」
「柏榮,你的問題就在於:你每天都去上班,並且你認為,既然我來上班了,就應該做點事情。我並不是每天去上班。我只有感覺到必要的時候才去上班……並且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你去上班並且每天都做一些事情,這樣你就意識不到有什麼特別的一天。」索羅斯尋找那些具有哲學敏感性的人,而對那些僅僅賺了許多錢卻沒有思想的人不屑一顧,他認為他沒有必要在辦公室里做這些事情。
「我不願意花很多時間和股票市場的人們在一起,我覺得他們討厭,和知識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覺要舒服得多。」———索羅斯對新聞記者唐·多說。
「很多年我都拒絕把它(投資)作為我的職業。它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現在,我很樂意去接受———事實上,這就是我一輩子的事業。」
「我已經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離……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擔心失敗,並盡量避免失誤。這是一種悲慘的生活。」
「我認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資別人經營的商業,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評論家,在某種程度上你們可稱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評論家。」
「我必須改變人們對我的看法,因為我不想僅僅是一名富翁,我有東西要說,我想讓政府聽到我的聲音。」
「我的基金已變得如此龐大,以致於如果我不花些錢的話,它就沒什麼意義了。而且似乎掙錢比花錢還容易點,我看起來在掙錢方面而不是在作出正確的用錢決定方面更具才華。」
❼ 基金和股票的區別在哪
股票和基金的區別:
1、概念不同。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2、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這是分析股票和基金的區別有哪些是最關鍵的一點。
3、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
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
(7)東歐與蘇聯基金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
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
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❽ 盧布也曾比美元值錢
按照最近的匯率計算,100元人民幣可兌換1195元俄羅斯盧布,100美元能夠兌換7738元俄羅斯盧布,我們可以看出,受烏克蘭戰爭及西方國家制裁因素, 俄羅斯盧布貶值的十分嚴重 。可是, 相比當年的蘇聯時期,100盧布可是能夠兌換100多美元,購買力在美元之上,可謂是今非昔比 。 提示:速讀可只讀加粗部分
制裁下的俄羅斯貿易市場 來源.Pexels
盧布與美元的糾葛
說到盧布,還是不得不提下美元的發展。二戰末期,美國的美元開始取代英鎊,成為世界通用的貨幣,到1944年,為了解決因為戰爭導致的金融市場的混亂局面,准備戰後重建,西方各國召開了布雷頓會議,並且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的購買力與黃金對等,美元在世界貨幣中處於超然的地位 。
在這里,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華盛頓山賓館,美元開始走向台中央 來源.Pexels
二戰結束後,蘇聯損失巨大,尤其是勢力范圍內的東歐地區,出於戰後重建的現實需要及國力不及美國的原因,在雙方冷戰開始以後的四五十年代,蘇聯一直盡量避免與美國的直接沖突,並且對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持歡迎態度,計劃准備從美國貸款,從而迅速恢復自身的經濟。
但隨著局勢的進一步發展,美國霸權行徑及西方英國等國家的敵對行為愈演愈烈,美蘇關系已經朝著對抗的道路越走越遠,蘇聯向美求助經濟援助的計劃也不了了之。 在美蘇兩極霸權的地緣政治格局下,世界貨幣市場逐漸形成了美元體系和盧布體系相互競爭的局面 。在美國的帶領下,西方國家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並試圖吸引 社會 主義陣營中的國家加入,並且西方各國通過巴黎統籌委員會等協定、協議,對蘇聯東歐實行了嚴厲的封鎖和禁運。
針對美國及西方霸權行為和美元的強勢地位,為了保護國家的貨幣主權,蘇聯選擇拒絕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並將盧布與美元的匯率設定為1:1。同時,它建立了 社會 主義陣營的金融體系——「多邊清算協定」,即以轉賬盧布(transferableRuble)為中心的貨幣區。自此,盧布與美元同樣值錢的時代來臨。
來源.Pexels
冷戰前期的盧布
雖然說盧布與美元匯率為1:1,但顯然蘇聯的經濟實力遠遠弱於美國,盧布的貨幣權力也同樣弱於美元 。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日本和韓國等國的戰後援助、「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石油與美元掛鉤」等金融秩序安排,將美元滲透到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系統中,形成了對貨幣流通區域國家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具備一定的貨幣權力。而 社會 主義經濟體系中的盧布,發揮的作用更多是一種計價功能,是 社會 主義陣營國家的結算與清算工具,並沒有像美元一樣形成對貨幣流通區域的強有力控制,貨幣權力較弱 。
赫魯曉夫時代的改革失敗則進一步弱化了蘇聯盧布的貨幣權力 。蘇共二十大後,以東歐國家為代表的 社會 主義陣營國家開始 探索 新的改革道路,甚至出現了「去蘇聯化」趨勢。
在蘇聯內部,赫魯曉夫上台後,在否定斯大林模式的基礎上推動改革。由於不尊重客觀規律,赫魯曉夫改革失敗,蘇聯陷入了經濟衰退,盧布本就微弱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進一步被削弱。
蘇聯無法像美國一樣以「貨幣手段」制裁推行改革的東歐 社會 主義陣營國家,只能直接用軍事手段粗暴干涉東歐國家的改革,隨即爆發了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蘇聯用軍事干涉勉強維持了 社會 主義陣營在東歐的統治秩序,如同國家間的博弈一樣,盧布在與美元的博弈中處於下風。
「軟的」不行來「硬的」
虛假的輝煌
在七八十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時代, 盧布迎來了它的輝煌時期,盧布與美元的兌換比例曾高達 1:2 。美蘇爭霸在這一時期進入了「蘇攻美守」的階段,盧布與美元的博弈也呈現出了強勢盧布的局面。
自信,由「內」 來源.Pexels
到「外」(圖為勃列日涅夫與卡特總統)來源.Pexels
由於二戰後美國仗著國力強大,四面出擊,先後聚焦於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深陷戰爭的泥潭之中,美國的經濟實力消耗嚴重,財政赤字大幅增加,無力維系美元與黃金自由兌換的制度安排。
1971年, 美國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 。與此同時, 中東戰爭爆發後,石油價格大漲,蘇聯在西伯利亞發現特大油田,石油產量超過美國,外匯收入大漲 ,依靠石油帶來的巨額利潤,蘇聯的國力進入鼎盛時期。
在七八十年代,蘇聯開始在非洲、南美洲等各地區與美國爭霸。蘇聯處於明顯的攻勢,美國則處於明顯的守勢。由於各方面的牽制,美國明顯力不從心。 在80年代初期,蘇聯盧布的匯率不斷提高。在匯率最高階段,100美元只能兌換60多元盧布 。
石油讓人笑出強大,盧布開始炙手可熱
盧布強勢的背後實際上是美蘇爭霸過程中的蘇聯在政治博弈中暫時處於優勢,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石油價格上漲和發現大規模油田帶來的外匯收入增加不是貨幣權力走強的核心因素, 過度依賴石油的單一型經濟結構無法實現對盧布的「托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成為外界攻擊盧布的致命弱點 。
到了 1980年代,石油在蘇聯外匯收入中最高曾達到 54.4%。在這樣的背景下,盧布走強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一旦人為操縱石油價格下跌,盧布就會走弱。
跌入谷底
依仗油氣資源及高油價,蘇聯於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但盛極必衰,盧布及蘇聯的命運迎來的情況。1980年,里根總統上台後,通過政治施壓逼迫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世界石油價格開始走低。蘇聯內部則由於商品經濟不發達和農業領域改革的失敗,出現了嚴重的食品短缺。
八十年代,蘇聯一半的外匯收入用來向其他國家,尤其是 社會 主義陣營以外的國家購買糧食和食品。但是, 蘇聯的對外貿易以美元計價,實際上,蘇聯已經被捲入了以美元為核心的金融秩序中 。從1985年起,世界油價開始大規模下跌,到1986年,已經從1985年的30美元每桶下跌至12美元每桶。面對美國通過石油美元發起的新一輪地緣政治博弈, 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的蘇聯無法承擔石油價格下跌帶來的巨大外匯損失,以盧布為核心的 社會 主義貨幣體系陷入危機之中 。
打仗,就意味著「燒錢」。誰也不會想到,當入侵的直升機沖上阿富汗上空,蘇聯已經墜入了深淵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美蘇之間的博弈進入了新的階段, 美國逐漸進入攻勢,蘇聯進入守勢 。進入1980 年代中後期,美國總統里根推出了「星球大戰」計劃,開啟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在與美國的競爭中進一步消耗了蘇聯經濟,阿富汗戰爭則使蘇聯財政赤字激增,再 加上戈爾巴喬夫所謂的經濟改革陷入混亂,自由化和私有化引發惡性通貨膨脹,蘇聯盧布出現了大幅度貶值 。
莫斯科街頭的民眾排起了長隊,打算盡快將手頭的盧布換成貨物 來源.Pexels
蘇聯實行的是聯邦制,由於盧布的大規模貶值,各個加盟共和國開始採取「去盧布化」的政策 。隨著蘇聯中央對加盟共和國政治控制力的下降,蘇聯在貨幣政策領域賦予了加盟共和國更多自主權,貨幣權力變弱,蘇聯盧布對加盟共和國的影響力和統治力被削弱,而與蘇聯經濟捆綁較弱的東歐 社會 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則直接脫離蘇聯。
1989年東歐劇變之後,盧布匯率大幅貶值 ,僅1990 年前6個月,盧布與美元的匯率直線跌至20:1,到了1991年7月,甚至跌破了50:1的關口。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蘇聯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甚至突破169:1,僅為年初的15%。
隨著蘇聯地緣政治空間的壓縮,美蘇力量懸殊,蘇聯無力再扭轉盧布的弱勢地位。至此,盧布衰退出現了階段性的變化,已經無力與美元在世界范圍內抗衡。到了1995年,100美元能兌換450000多盧布。進入90年代末期,100美元竟然能夠兌換600000盧布。
由「軟黃金」淪為廢紙 來源.Pexels
由此可見, 主權貨幣實力的弱化是國家實力衰落的一個重要表現,而貨幣力量的弱化也會加速國家實力的衰落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採取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增加了市場的金融風險,同時削弱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貨幣實力的弱化又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的經濟衰退,俄羅斯貨幣與美元的穩定兌換比例並不是基於經濟實力,從而消耗了大量外匯和黃金儲備,國內的資產進一步萎縮,加劇了經濟的衰退。
來源.Pexels
大國競爭的背後是經濟實力的競爭,而貨幣實力是國家經濟實力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在經濟轉型和金融發展長期滯後的雙重約束條件下,面臨加速開放的經濟體,出於穩定的需要,保持適度的國家控制力,對於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洛雲 地緣谷成員
參考資料:試析蘇聯盧布國際化改革及借鑒意義.王忠文;地緣政治博弈與貨幣實力的衰變.劉典 張婷婷;論蘇聯盧布國際化.胡定核
❾ 五六十年代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關系
蘇聯歷史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伴隨著這門大炮發出的一聲怒吼,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握的政權——蘇維埃政府誕生了!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人在俄羅斯取得了政權,隨即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隨後的幾年裡,由托洛茨基指揮的紅軍通過殘酷的內戰擊敗了白軍和協約國的干涉。1921年3月,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並且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變余糧無償徵集為市場買賣。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了蘇聯。1924年1月21日,蘇聯的締造者列寧逝世。約瑟夫• 斯大林獲得政權。他通過殘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對手,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同時以肅反的方式對黨、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展開了大清洗。1927年,英國宣布斷絕英蘇關系,並廢止1921年簽訂的英蘇貿易協定。英國外交大臣張伯倫發起六國外長會議,提出要「和共產國際做斗爭」。
雖然斯大林被西方國家和一部分蘇聯人視為一個屠殺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蘇聯改成了一個工業和軍事強國。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蘇聯軍事也比以前強出好幾倍。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的瘋狂下跌開始,大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全球,襲擊了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就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動工了。十個月後,工廠建成投產。
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9年,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結成貌合神離的同盟,同時秘密劃分了雙方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芬蘭和羅馬尼亞的勢力范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一星期內,蘇軍損失兵力100萬人以上,西部工業區全部淪陷。
阿道夫·希特勒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紅軍和盟軍在1945年攻佔了納粹德國全境,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1日,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勝利。
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的頂端。德軍在蘇德戰場上共損失兵力1000萬,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傷亡人數的73%,蘇聯以2000萬人的犧牲為代價,捍衛了正義,捍衛了和平。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一頁,僅此一點,蘇聯就無愧於一個大國的稱謂!
二戰後,赫魯曉夫與其他社會主義盟國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同美國和北約相抗衡。在20世紀中葉的萬里晴空之下,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隔洋相望,共同主導了世界未來幾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刻著「蘇聯」的字樣。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
1953年斯大林逝世。蘇聯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斗爭。隨後赫魯曉夫掌握了政權。他在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個人崇拜的嚴重後果,蘇聯的政治斗爭從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轉變。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從1959年開始,蘇共與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一系列的辯論和爭吵。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獲得政權。文化大革命期間,中蘇關系處於低谷,只存在名義上的外交關系,並發生過諸如珍寶島事件和鐵列克提事件的邊境沖突。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與中國就珍寶島問題發生武裝沖突。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這兩次行動都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蘇聯政治
根據蘇聯憲法的第六條,蘇聯共產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庄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在斯大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黨的政治局成員屬於國家的特權階級。他們享受專門的醫療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購買免稅低價的西方進口奢侈品,住上國家提供的公寓和別墅,有專用的車隊和位於馬路中央的專用快車道,還有專用的狩獵林區和療養海灘。他們的子女可以輕易地入黨,進入國際關系學院這樣的名牌大學深造,並在外交部、外貿部和駐外使館這些地方找到最棒的工作。這個階層還包括軍隊、KGB的首腦,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官員。次一等的階級為工廠廠長、銀行經理、地方領導和黨支部書記這樣的人物。他們控制物資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權。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時代最低。這也是和當時蘇聯的國內外處境有關的。赫魯曉夫時代,蘇聯與美國展開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競賽,民眾的生活開始有所好轉。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全民黨」、「全民國家」的概念,國內的政治斗爭不再牽涉到普通民眾,並且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幾盧布,其中還包括了供熱費、電話費和水費。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領著政府補貼在療養院里休養。這是蘇聯模式的福利國家概念。雖然沒有多少消費品可賣,但是物價也比較低。但是與北歐的福利國家不同,蘇聯的福利政策並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作為其財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後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經濟困難。蘇聯憲法為就業提供了保障,因此人們覺得不是非去上班不可。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斯大林之後的黨內斗爭採取了比較文明的方式。失敗者不再被槍決,而是左遷到邊遠地區擔任無足輕重的職務。對於持不同政見者也不再採取肉體消滅的措施,而是視其影響力的高低,採取流放出國或者關入特殊精神病醫院的懲罰。普通民眾中的政治犯則像刑事罪犯一樣關入監獄和勞改營。KGB是蘇聯恐怖統治「克格勃」的代名詞,它有70多萬雇員,和差不多同等數目的告密者。KGB的勢力在國內滲透到了各個階層和各個部門。事實上,「KGB」這個詞如今已經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統治的代名詞。
蘇聯政治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後有顯著變化,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改革與新思維,力圖從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審視社會主義道路,並擺脫斯大林模式留給蘇聯的一切不合理的遺產。1987年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一月全會的報告中指出,「改革的實質是把社會主義和民主結合起來」,「社會全面民主化」是蘇聯「現行政治制度變革的綱領」;改革的目的是「使社會主義具有最現代化的社會組織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們制度的人道主義性質」。1990年7月蘇共二十八大通過「綱領性聲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一般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會主義非常接近,並且從原則上擯棄了斯大林主義。
隨著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標志了蘇聯共產黨最終擺脫了斯大林主義的束縛,並且為其它的現實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改革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
蘇聯在其存在期間,軍事實力強大,是二戰後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一爭高下國家,1988年,蘇聯紅軍的總兵力達到513萬(不含安全和內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和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蘇軍分為5個軍種:
陸軍
海軍
空軍
國土防空軍
戰略火箭軍
蘇聯另有邊防軍和內務部隊的建制。
蘇聯是華沙條約的創始國,在前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非拉國家也駐有軍隊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除了東歐集團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葉門、古巴、安哥拉、衣索比亞等國納入蘇聯陣營,或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權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是有限的,他提出這個理論實際上是為了剝奪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將別國變成蘇聯的附庸國。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被視為蘇聯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的櫥窗,但是由於入侵阿富汗,卻變成了有史以來抵制國家最多的一次奧運會。
1985年,共產黨改革派人物戈爾巴喬夫接掌政權。他改變了許多陳腐的舊觀念。戈爾巴喬夫試圖改進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治國方法,在國內實行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對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他試圖在蘇聯建設「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導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產主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蘇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 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用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1991年,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台上刻寫了74圈。 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
在原蘇聯境內,現在分布有十五個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摩爾多瓦。其中除波羅地海三國外的其他國家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 。
蘇聯領導人
蘇聯共產黨領導人 (按時間排序)
1.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列寧)1917年10月6日—1922年4月3日 俄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
列昂·托洛茨基 1917年10月—1927年8月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
2.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 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共十九大結束前),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共十九大結束後)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46年—1953年3月14日 (蘇共中央書記)
3.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4.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5.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6. 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7.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 戈爾巴喬夫 1985年3月11日—1991年12月25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國家元首 (按時間排序)
1. 列甫•波里索維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2. 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3.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 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4.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 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為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5.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 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6. 克萊門特•葉夫羅莫維奇• 伏羅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7.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8. 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 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9. 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內 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0.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1.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2.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3年6月16日—1984年2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3.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1984年4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4.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5.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1985年7月2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6.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 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7.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為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為蘇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