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股票論文 求一篇股票分析的論文,任選一隻股票,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
三、證券技術面分析:發展趨勢,支撐和阻力,線條和通道,平均線
(1)選股
初選黃河旋風(600172),在技術分析圖中,可以看出其60日均線總體是上升的,有3次大的上升,在初期,第一次的大的上升,其5日,10日,20日,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在其上升到一定趨勢時,其陽線上影線長,其上方阻力大,有下跌的趨勢,果不其然出現了三條陰線,隨後有所增長,在此處形成黃金交叉,有大漲趨勢,其後就是多個陽線由下向上排列,沖上了17.1的位價形成第二次上漲,然而其上方阻力加大,隨後出現了三個陰線,有所反彈,其後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股票大跌,但其60日均線還是上漲趨勢,下跌一定趨勢後,形成上漲趨勢,多個陽線由下向上一次排列,隨後出現了黃金三角,60日均線上漲趨勢平緩,其股隨後有大幅度的上漲趨勢,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在2011年3月8日,以14.716的價格買入黃河旋風
(2)了解該企業經營業績狀況
其公司業績很好,公司是河南省政府重點扶持50家大型企業,也是少數被國家列為"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民營上市公司,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公司主要生產人造金剛石和金剛石製品,主導產品有UDS系列金剛石壓機、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金剛石厚膜、金剛石微粉、金剛石製品、建築機械及自動化控制裝置等。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基地,產量居全國第一、世界前列。"旋風"牌系列產品暢銷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及東南亞市場。
(3)對其後該股的股市分析
.1.第一段
在此期間,股票是平滑的增長漲跌幅度不大,60日均線趨於了一條直線,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互相交錯,漲勢平緩,有繼續持有的必要,現在的我是觀望態度。到末端時5日,10日,20日,30日和60日均線呈由上向下一次排列,說明此股票有大漲趨勢,又繼續持有的必要,下一步就大漲。在此階段就是調整階段,為股票的上漲進行鋪墊的階段,蓄勢待發。
.2.第二段
在此階段,5日,10日,20日,30日和60日均線呈由上向下的一次排列,大漲趨勢明顯,漲勢很好,漲到最高點21.85元
.3.第三段
在此階段,5日均線由上往下穿過10日,20日和30日均線,同時,5日,10日,20日和30日均線都是向下移動趨勢,所以大跌趨勢很明顯,在此階段就是選好時刻賣出此股,不過還是可以繼續持有,因為其60日均線還是上升趨勢,可能在其後會有所調整
三、證券技術面分析:發展趨勢,支撐和阻力,線條和通道,平均線
(1)選股
初選黃河旋風(600172),在技術分析圖中,可以看出其60日均線總體是上升的,有3次大的上升,在初期,第一次的大的上升,其5日,10日,20日,30日,6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在其上升到一定趨勢時,其陽線上影線長,其上方阻力大,有下跌的趨勢,果不其然出現了三條陰線,隨後有所增長,在此處形成黃金交叉,有大漲趨勢,其後就是多個陽線由下向上排列,沖上了17.1的位價形成第二次上漲,然而其上方阻力加大,隨後出現了三個陰線,有所反彈,其後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股票大跌,但其60日均線還是上漲趨勢,下跌一定趨勢後,形成上漲趨勢,多個陽線由下向上一次排列,隨後出現了黃金三角,60日均線上漲趨勢平緩,其股隨後有大幅度的上漲趨勢,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在2011年3月8日,以14.716的價格買入黃河旋風
(2)了解該企業經營業績狀況
其公司業績很好,公司是河南省政府重點扶持50家大型企業,也是少數被國家列為"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民營上市公司,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公司主要生產人造金剛石和金剛石製品,主導產品有UDS系列金剛石壓機、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金剛石厚膜、金剛石微粉、金剛石製品、建築機械及自動化控制裝置等。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基地,產量居全國第一、世界前列。"旋風"牌系列產品暢銷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及東南亞市場。
(3)對其後該股的股市分析
.1.第一段
在此期間,股票是平滑的增長漲跌幅度不大,60日均線趨於了一條直線,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互相交錯,漲勢平緩,有繼續持有的必要,現在的我是觀望態度。到末端時5日,10日,20日,30日和60日均線呈由上向下一次排列,說明此股票有大漲趨勢,又繼續持有的必要,下一步就大漲。在此階段就是調整階段,為股票的上漲進行鋪墊的階段,蓄勢待發。
.2.第二段
在此階段,5日,10日,20日,30日和60日均線呈由上向下的一次排列,大漲趨勢明顯,漲勢很好,漲到最高點21.85元
.3.第三段
在此階段,5日均線由上往下穿過10日,20日和30日均線,同時,5日,10日,20日和30日均線都是向下移動趨勢,所以大跌趨勢很明顯,在此階段就是選好時刻賣出此股,不過還是可以繼續持有,因為其60日均線還是上升趨勢,可能在其後會有所調整
❷ 可以告訴我蒙牛乳業股票最近的 1、K線分析2、切線分析3、相關技術指標分析
親 大約需要多少字啊? 昨天我整了一篇技術分析,你懂得,
❸ 求一篇股票分析的論文..任何一支股票都成..2500字!~謝啦啊```
等我回晚上回家後給你,家裡有很多.如果好請加點分
在發展潛力無窮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友誼股份相對控股(34.03%)的聯華超市(0980.H)是當之無愧的龍頭,這個龍頭還由於期望中的收購同屬百聯旗下的著名連鎖超市華聯超市而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國民經濟高速成長,宏觀經濟政策轉向鼓勵消費,逐步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的背景下,在食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氛圍中,聯華超市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而從股本和市值來看。友誼股份和聯華超市都還很小,有希望演繹萬科、蘇寧電器4年增長20倍的故事,當然,前提是聯華超市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 關於聯華,它的行業地位非常突出。在品牌、規模、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四個方面都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品牌方面,聯華超市在2007年7月出籠的,由全球著名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第四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上,聯華超市品牌價值77.63億元,排名75位,在排行榜上商業連鎖板塊中繼續排名第一;規模方面,聯華超市現有自營和加盟門店總數超過3600家,2006年銷售額達到164.47億元,在全國快速消費品連鎖企業百強排行榜上,聯華的銷售規模連續十年名列第一,在所有國內商業企業中僅低於國美和蘇寧,凈利潤2.42億元,目前市值只有67億,與蘇寧相比,蘇寧2006年銷售額249.27億,凈利潤是7.2億,而總市值是1000億,利潤是聯華的3倍,市值是聯華的15倍;電子商務方面,聯合超市持股57.27%,友誼股份持股10%的聯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預付費卡領域國內領先,藉助聯華超市龐大實體網路的支持,公司發行的聯華0K卡除用在百聯旗下公司的折扣銷售外,還吸引了銀行、電信、網游、餐飲 乃至美容等廣泛領域,上海地區發卡量超過800萬,並向周邊地區滲透,聯華OK卡已經成為企事業單位節日獎金發放用卡(電商開具發票,減少稅務開支),朋友送禮用卡(避嫌之用),保姆購物用卡(限制用途),發展潛力巨大,聯華電商除了獲得銷售返佣外,積累了大量的預收現金,具體金額還沒有準確數字,但是我們從友誼股份的財報上看到,預收帳款高達33.26億元,而今年合並聯華電子商務報表後,友誼股份現金由去年底的27.66億增加到48.51億,由此可見,預付卡積累的零成本資金當在20億元以上,今年聯華電商用該部分資金進行新股申購,雖然我們沒有準確數字,但是按10億資金,20%的年化收益率來保守計算,一年的投資收益也有2億元,非常驚人。試想聯華OK卡發卡量近一步擴大,積累100億、200億的零成本資金,按照5%的債券收益率計算,收益能夠有多少?5億、10億,這是很穩定的收益,是不比超市經營收益少的收益,非常驚人,非常可愛,所以我說,我們目前的研究報告對聯華電子商務公司的價值認識不足,估計不夠,在互聯網日益深刻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的今天,聯華超市的創始人以其遠見和創新,為聯華的發展奠定了網路優勢,這個優勢在今後將會進一步強烈顯現,讓後來關心聯華的人對此充滿感謝,所以我們也建議聯華的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聯華電子商務公司的發展上,放在聯華OK卡的跨地域銷售上;最後,聯華眼光超前地投入1.2億資金,在IBM的幫助下建立了信息化供應鏈管理系統,該供應鏈管理系統獲得國家三項大獎,國內領先。我們從聯華超市的年報上看到,新的系統給聯華帶來很大的改變,門店訂單滿足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而重點供應商之一聯合麗華服務(合肥)有限公司使用該平台,銷售同比增長了24.96%。 聯華的問題出在管理上和前期企業發展戰略上。管理方面,正當有效的股權激勵機制在國資背景下並未實施,我們懷疑僅靠自覺和奉獻,是不是能夠發揮十二分的努力;在店面贏利能力方面,我們看到3600家網點創造的凈利潤竟然低於聯華與家樂福在上海的合資公司聯家超市11家門店的凈利潤,令人感嘆,特別是佔主營收入一半以上的世紀聯華在上半年由於關閉了廣州的3家店而首次虧損。贏利能力差除了單店經營水平外,更多來自於前幾年激進的跨地域擴張,這種擴張自早年河南亞細亞的仟村百貨、華聯超市北京分公司、到近來的大商股份在鄭州以及香港百佳在深圳都沒有取得成功,深層次的原因在哪裡,我不是商業零售業的專家,給不出准確的回答。跨地域拓展成功的是蘇寧和國美,家用電器行業品種少,行業集中度高,規模優勢更突出,於百貨、連鎖超市還是有很大區別,並不能由此說明蘇寧國美有如何了得的經營天才。我們看到聯華超市的發展戰略已經轉變為聚焦華東,逐漸向長三角二三級城市滲透,我覺得這是務實和有效的,也相信聯華的贏利能力有望在重新布局後穩步增長,今年聯華關店200多家,新開店亦有200多家,總店鋪數並未減少,說明聯華超市積極進取的銳氣並未被一時的挫敗所打消。股權激勵的問題在上海還沒有一家實施,這是上海這樣國際性大都會,中國改革的前沿城市讓人感覺遺憾的地方,但是在整個大環境,堅冰已經消融,國家對央企股權激勵政策已經出台:12月6日,國資委正式下發了醞釀多時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該辦法由國資委和財政部共同制定並於今年10月開始執行。試行辦法規定,上市公司最多可拿出公司股本總額的10%用於股權激勵;除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准外,一名激勵對象最多可擁有公司股本總額1%的股權;鑒於目前正處於試點起步階段,激勵對象長期激勵預期價值或收益占薪酬總體水平的比重原則上控制在30%以內,而不是國際普遍的40%左右。央企之後,地方也將參照執行,股權激勵機制的實施是我們期待中的利好之一。再論友誼,我覺得是一間非常好,經營非常穩健,也非常進取的上市公司。從最初的友誼商店發展到現在擁有全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規模領先的連鎖建材專賣店、穩健經營的連鎖精品百貨商店和價值日益提升的兩家購物中心,升值巨大的股權投資,友誼進入收獲的季節。按照友誼自身的邏輯,友誼下一步應該是釋放好美家的股權,引進強勢戰略合作夥伴,把好美家打造成更加強大的建材專賣連鎖超市,並分拆上市,對友誼百貨也可照此辦理。賣掉幾十倍收益的股權,建設更多的購物中心,為公司貢獻更多更穩定的租金收入。但是這個邏輯被上海國資委強力整合國有商業企業的舉措打斷了,變成了百聯集團下屬企業,職能與百聯集團重疊,發展方向不明。我們從最新的《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中,清楚地看到友誼四項業務被託管,友誼本身已經喪失了經營管理權,成了一個純資本平台,友誼股份很多可能的發展路徑被堵死,大機構投資者對它的熱情僅限於被肢解後,能賣多少肉錢,而作為鮮活的經營主體的價值完全喪失,所以總市值只有贏利能力相當的百聯股份的40%,甚少大機構重點推薦友誼,我們說這對中小投資者是不公平的,畢竟直接歸屬百聯集團名下的友誼股權不過只佔總股本的17%而已,百聯集團有責任把友誼整合好,而不是想壓低股價,最後私有化友誼股份。我們並不反對友誼股份走專業化的道路,最終成為百聯股份的超商事業部,問題是友誼持有的聯華超市股權太少,從規避同業競爭的要求看,華聯超市只能被聯華超市收購而不能直接裝入友誼股份。我個人認為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收購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上實聯合持有的21.17%的股權,使友誼持有聯華超市的股權上升到55.2%。上實聯合早已有意退出聯華,專心醫葯,這從去年該公司以極低的價格把聯華電子商務公司18.18%、世紀聯華22.21%股權賣給聯華超市就可看出(合計4480萬元),按市值計算,21.17%的股權市值不到15億,友誼股份可賣出浦發銀行股權償付,也可將好美家賣給百聯集團,解決交叉管理的問題,然後,聯華超市購入華聯超市,最終友誼股份擁有整合後的大聯華55.2%股權,成為類似於A股聯通與H股聯通的關系(友誼股份甚至可直接改名為聯華超市),同時保留贏利穩定的購物中心和賴以成名的友誼百貨,等待以後聯華大發展需要資金的時候再賣給百聯集團;另一種辦法是聯華超市向友誼股份定向增發,用於收購華聯超市,而友誼將好美家賣給百聯集團支付增發所需資金,實際上仍然是好美家與華聯超市的轉換。這樣的轉化是友誼股份現有資產向連鎖超市集中,更清晰地定位為中國最大連鎖超市,中國的沃爾瑪。
❹ 蒙牛集團的發展史論文(最新)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於 1999 年 1 月份,總部設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總資產達 76 億元,職工 3 萬人,乳製品生產能力達 400 萬噸/年。
到目前,蒙牛集團在全國 15 個省市區建立生產基地 20 多個,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 200 多個品項,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和消費者綜合滿意度第一等榮譽稱號,產品覆蓋國內市場,並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蒙古、東南亞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創業 8 年,該集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 2006 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162.46 億元, 同比增長 50.1% , 年均遞增 138 %; 實現 利潤 7.27 億元,同比增長 59.21% , 年均遞增 182 %; 完成稅收 7.8 億元,同比增長 60.11 % , 年均遞增 158 %;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35% 以上; UHT 牛奶銷量全球第一,液體奶、冰淇淋和酸奶銷量居全國第一;乳製品出口量、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居全國第一。
2006 年 9 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中國大企業集團首屆競爭力 500 強」名單,蒙牛集團位居第 11 位,名列全區和全國同行業之首;在全國大企業集團 500 強中,蒙牛位居第 238 位,比 2005 年提高了 56 個位次。與此同時,在 2006 年首屆「亞洲品牌 500 強排行榜」中,蒙牛集團位居亞洲乳製品企業第 3 位(前兩名為日本企業)。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蒙牛已在生產基地的周邊地區建立奶站 3200 多個,聯系奶農 200 萬,累計收購鮮奶 800 萬噸,為農牧民累計發放奶款 180 億元,僅 2006 年一年就發放奶款 62 億元;目前,日均收奶量達到 9500 噸,位居行業第一,被譽為我國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
8 年來, 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強化聯合作業,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計投入科研資金上億元,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道路—— 累計在國內外申請商標注冊 330 件,申請國家專利 340 件( 其中發明專利 24 件,實用新型專利 4 件,外觀設計專利 312 件 ) , 建成 我國第一個乳業生物技術平台, 推出 極品純牛奶「奶爵 6 特乳」和「特侖蘇純牛奶」,自主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鈣」又能「留住鈣」的「蒙牛 OMP 牛奶」,突破世界乳業 3 項技術難題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 研製出符合國人體質的 LABS 益生菌群和 高檔嬰幼兒配方奶粉,與達能公司合資開發酸奶產品, 創建國際領先的乳製品研發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別控制技術,性控准確率達 93% 以上,對我國奶牛品種結構優化升級將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
2006 年 3 月份,蒙牛 獲得「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企業」稱號,這也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製造企業。 10 月份,在第 27 屆世界乳業大會上,蒙牛高端產品「特侖蘇」 從技術、品牌、品質、工藝等各方面特別是創新性上遠遠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 最終捧回了「 IDF 產品開發獎」,實現了中國在世界乳業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爭了光, 為「中國乳都」添了彩 。
在社會公益事業上, 2003 年 率先捐款、捐奶 1200 萬元抗擊非典; 2004 年為全國教師捐奶 3000 多萬元; 2005 年出資 1000 萬元參與呼和浩特奶牛風險基金的設立, 董事長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全球裸捐」的代表人物; 2006 年積極響應總理號召,率先向全國貧困地區 500 所小學捐贈牛奶一年,受益小學生達到 6 萬多人,總價值達 1.1 億元。同時,還與 中國奶業協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國家學生奶辦公室、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 7 家單位,聯合啟動了以「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為主題的「中國飲奶運動」。 2007 年,他們再度選擇 500 所小學,繼續開展免費送奶活動。不僅如此,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 NBA 關懷行動、聯想、微軟、新浪、華潤萬家、家樂福、利樂中國公司等還與上述 7 家單位聯合發起「中國牛奶愛心行動」。現在,這項公益行動正在深入進行中。
目前,蒙牛集團正按照既定目標,為「打造國際一流民族品牌,建設世界乳業中心,確保在 2010 年 躋身世界乳業 20 強」而努力奮斗!
近日,蒙牛乳業發布公告稱,蒙牛與中糧達成了購銷協議,蒙牛將在2010年向中糧購入總值不超過2.9億元的白砂糖、食油等其他相關產品原料。蒙牛方面稱,中糧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甜菜糖及食用油生產商與分銷商之一,此次雙方訂立的總購銷協議可以使蒙牛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供應,能維持其乳製品的生產與品質。
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蒙牛品質的保證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自去年蒙牛與中糧聯姻以來,雙方首次公開在原材料采購上的合作。分析人士指出,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蒙牛品質的保證,而中糧的強項就在於上游產業鏈的控制,雙方此次合作可謂水到渠成,此前中糧就是蒙牛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商之一。
去年7月,中糧集團攜手長期關注於中國投資的厚朴基金,以61億港元的高額資本共同入股蒙牛。此次合作不僅成為國內食品行業最大的一宗交易,還形成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就此合作曾表示,作為國內糧油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中糧集團致力於成為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乳業是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點進入乳製品行業的良好契機,有助於中糧集團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做大食品品牌,並帶來更大成長空間。
蒙牛計劃進一步建設全產業鏈上游基地
而後,發力上游奶源建設成為兩大企業攜手共進的一致目標。蒙牛近年來不斷推進超大型國際標准化牧場和大型現代牧場建設。與中糧合作後,蒙牛計劃進一步開發建設全產業鏈上游基地,在各地再合作、參股興建20多家萬頭現代牧場。從而實現由上游為主導,逐漸向中下游滲透的產業發展路徑。
目前蒙牛已經在內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經建成、參股建設11座萬頭以上的超大型牧場,實現在全國優質奶源帶上的均衡布局。在未來幾年內,蒙牛將有望成為業內第一大牧場奶源的擁有者。
從資金的投入到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從全產業鏈的完善到發力上游奶源建設的共識,中糧與蒙牛的強強合作,為蒙牛帶來的不僅是更多資金與資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藉以中糧掌握上游資源與全產業鏈的強項,做強做大奶源基礎建設,為蒙牛的乳品生產與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❺ 對XXXX股票的投資策略分析的論文
上海建工(600170):機構扎堆增發 兩月浮虧4800萬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開增發股票結果,同時公布的還有發行後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情況。
此次上海建工資產重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東上海建工集團增發3.228億股股份,資產重組交易完成後,建工集團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將從發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團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產、水泥深加工業務在內的12家公司的股權。資產主要為建工集團所擁有的與建築承包施工、房地產、預拌混凝土及預制構件和建築機械等核心業務相關的公司股權。按照業務性質可以分為建築承包施工、建築工業和房地產開發等三個業務板塊。
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李志銳認為,重組完成後,上海建工主業將覆蓋建工業務的上下游產業鏈,而建築+地產的模式亦有利於公司不同業務之間的整合,業務結構更趨合理。
但上海建工資產重組方案叫好卻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盤,上海建工收報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盤價計算,兩個月左右股價跌幅已達25%。
在節節下挫的股價面前,包括諾德價值優勢在內的押註上海建工重組的一眾機構最終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盤,僅最近兩個月以來,其浮虧已超過4800萬元。
機構浮虧逾4800萬元
與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報相比,在公司資產重組的示範效應下,機構在二級市場大舉進行了增持。
據非公開增發股票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累計持股高達1348.77萬股。在4-5月短短兩個月中,基金累計增持達618.41萬股。而截至6月7日收盤,僅最近兩個月以來,其浮虧已超過4800萬元。
此前,在上海建工一季報中,諾德價值優勢還未見蹤影。但此次公布的股東名單上,已經成為上海建工的第二大股東,持有308.51萬股。
一季報中排名第四的南方盛元紅利則加倉139.51萬股,排名升至第三。華夏滬深300雖然增持32萬股,但排名從第三下滑至第五。基金天元也大舉買入107.73萬股,成為第六大流通股東。匯添富上證綜指及易方達滬深300分別增持27.65萬股和6.21萬股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此外,嘉實滬深300和博時裕富滬深300盡管小幅減持,但仍居流通股東第四和第七位。
不過,2010年一季報還現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第五位、持股105.21萬股的全國社保基金六零二組合卻選擇了全身而退。
李志銳表示,機構看好上海建工或與其未來兩年業績增長確定性大不無關系。重組前上海建工絕大部分利潤均來自於建築施工業務,本次建工集團注入的資產中包括兩家生產預拌混凝土和預制構件的公司,權益凈利潤達1.4億元;而房地產公司的凈利潤也達1.59億,分別占上海建工重組後2009年凈利潤的19%和21%。
上海建工2009年的凈資產和凈利潤分別為44.76億和3.59億,重組後備考凈資產和凈利潤將分別增加73.2%和105.8%。
李志銳稱,公司2009年新簽合同金額531億元,為董事會確定的年度目標的115%,較上年增長18%,而2010年公司計劃新簽合同530億元。
李志銳稱,公司過去兩年受世博會的拉動,營業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今後幾年可能難以維持之前的較快增速。但考慮到目前上海建工在手訂單約700億,為2009年營業收入的1.75倍,未來兩年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業績增厚不明顯
不過,在天相投顧分析師王冬看來,公司股價在重組方案公布後市場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在於,與房地產業務一同進入上市公司的其他資產盈利能力不佳,且佔比較大。其基礎公司和機械公司等資產盈利能力均差於重組前的上海建工,因而造成重組對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以及對每股收益的增厚作用均不明顯。
"按照收入規模測算,重組後的上海建工將擁有集團公司約96.8%的業務,已缺乏進一步整合的想像空間。"王冬認為。
此外,王冬稱,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以及世博會召開均會影響公司2010年的營業收入。
上海建工表示,上海市政府規定在世博會期間,上海城區將分層次對於在建工程實施停止施工或限製作業,預計公司2010年營業收入較2009年下降91297萬元,降幅約為6%。
其中,公司建築施工業務2008年毛利為87206萬元,2009年、2010年預計毛利為98146萬元和100323萬元,分別較2008年增長12.55%和15.04%。
上海建工稱,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2008年毛利為64562萬元,2009年、2010年預計毛利為39186萬元和48187萬元,分別較2008年下降39.30%和25.36%,但預測毛利率分別較2008年毛利率增長16和25個百分點。
公司表示,2010年的房產開發收入預計與2009年持平。主要原因為2009年度及2010年度,建工房產無新樓盤推出計劃,均以2008年度尾盤銷售為主。
至於建築工業業務,上海建工預測2010年度建築工業業務收入比2008年增加10325萬,增幅為2.04%,較2009年度下降68476萬元,降幅約為11.69%,主要是世博工程及新開工程減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建築行業准入門檻低,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同時勞務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王冬表示,公司綜合毛利率自2002年以來連續走低,只是在原材料價格暴跌的2008年有短暫的小幅回升,目前公司凈利潤率已不足1%。
"考慮到行業競爭激烈的格局短期內難有明顯的改觀,公司建築業務毛利率回升空間將非常有限.
❻ 求一篇股票分析的論文,2500-3000字,任選一隻股票,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
股票投資分析----002310東方園林
東方園林是國內園林景觀行業的龍頭企業,業務涵蓋苗木種植、園林景觀設計、工程施工和後期養護等產業鏈一體化服務,公司是行業內同時具有城市園林景觀一級企業資質和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的10家企業之一,具有承接千萬級及以上景觀工程項目的能力。
相關人士認為東方園林代表了在細分行業內高成長的公司,公司實現了景觀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業務覆蓋范圍更廣,是未來景觀工程在中國發展能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而目前在這個成長中龐大市場——景觀工程仍於起步階段,國內廣大的二、三線城市才是行業走向繁榮發展的真正市場,率先上市融資無疑使得東方園林具有較大的先發優勢。
園林景觀行業是一個具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重效益的行業,其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程度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優化,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國家對環境生態的日趨重視,園林景觀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發展速度遠超過國民經濟總體增長速度。
東方園林以設計品牌轉動一體化產業鏈,公司兩個設計品牌經歷了時間的磨練與沉澱,與EDSA的合資品牌和自己的全資品牌東方利禾涵蓋了景觀工程設計的中高端市場,旗下有高爾夫、地產、公園景觀、濕地景觀四個設計分院,其中高爾夫和濕地設計是國內唯一的設計院。公司未來對於設計品牌的投入和建設還將不斷加大。
募集資金助推公司業務的擴張,鞏固一體化的業務格局。公司此次發行募集資金,擬投資設立3家分公司和8,495畝的綠化苗木基地,通過擴大園林景觀工程施工業務規模以及苗木培育規模的方式來加速公司業務的擴張和解決苗木資源瓶頸。
有消息稱預計公司未來三年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6.43%,72.50%和44.26%,經測算,公司2009-2011年各年將分別實現凈利潤0.87億元、1.50億元和2.16億元。2009-2011年每股收益(攤薄後)為1.73元、2.98元和4.31元。
綜合PE及PEG兩種估值方法,我們給予公司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范圍為96.50~102.50元/股,公司所處行業空間巨大,公司有望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和整合者,此次IPO將是公司成長的新起點,公司具有較好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公司介紹
一、公司概述
公司是行業內同時具有城市園林景觀一級企業資質和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的10家企業之一,業務范圍覆蓋園林景觀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經營區域遍布華北、華東、西南和華南等地區,是一家綜合性、跨區域發展的園林景觀企業,也是國內市場第一家以園林景觀工程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與普通的建築施工企業不同,園林景觀工程的成敗取決於藝術家對「美」的塑造,隨著社會大眾對環境鑒賞能力的提高,景觀工程項目對藝術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政府大型園林景觀項目,往往被視為城市名片,對項目的藝術成就越來越重視,這也決定了大型的、復雜的景觀工程項目往往由專業的景觀工程公司承建,這也決定了項目較高的收益率。
東方園林是白手起家型企業,公司由何巧雲、唐凱(二人是夫妻關系)創辦,公司從最早的園林花卉種植業務起步,逐步發展出園林景觀工程一體化的業務模式,公司股權結構明晰,主業清楚。
此次IPO公司發行股份1,450萬股,發行價格58.60元/股,占發行完成後股本總額的28.95%。發行完成後,公司股本總額為5,008.13萬股。
二、主營業務
東方園林業務涵蓋苗木種植、園林景觀設計、工程施工和後期養護等產業鏈一體化服務。其中園林工程施工占據主營業務的較大份額。景觀工程不同於一般的建築施工企業,工程的質量優劣除了施工品質之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和審美品位,因此這種細分行業特殊的文化藝術屬性使其毛利率水平明顯高於一般施工企業。
三、財務狀況
2008年東方園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6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0.59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34.83%和44.96%。在同類上市公司中,像東方園林這樣能連續保持多年收入和利潤都高速增長的公司並不多。這除了公司所處細分行業的快速發展外,和公司本身在細分行業中較強的競爭力、品牌優勢以及較強的管理能力都分不開。
四、證券公司對公司的看法
他們認為東方園林代表了未來細分行業內的高成長公司,與之前上市的綠大地[28.80 -0.14%]主營苗木銷售不同,公司實現了景觀設計和施工的一體化,業務覆蓋范圍更廣,是未來景觀工程在中國發展能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而目前國內景觀工程——這個成長中龐大市場仍於起步階段,國內二、三線城市才是行業走向繁榮發展的真正市場,率先上市融資無疑使得東方園林具有了較大的先發優勢。
從行業上看,國內景觀行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尤其在大型景觀工程的設計方面幾乎被國外壟斷,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大型城市公園、綠地項目中,國內企業很難中標工程的主體設計。如今市場的發展已逐漸向內地輻射,眾多的二、三線城市開始營造自身的生態家園,從而啟動了一個更為龐大的市場,而此時通過與國外頂級設計院的交流、學習,國內優秀的設計企業設計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優秀的企業將在這個繁榮的市場中真正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的景觀工程公司規模普遍較小,據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調查,中國總資產超過2億元的園林公司僅5家,前82家園林公司的總資產平均僅為8800萬元,相當數量的園林公司脫胎於苗木種植公司,缺乏景觀設計、施工的能力,難以承接大型的景觀,而部分具有較強設計能力的設計院又缺乏施工能力,而東方園林是行業內同時具有城市園林景觀一級企業資質和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的10家企業之一,可以對項目進行一體化服務,這種業務模式無疑對內地二三線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東方園林已能夠向景觀規劃的較高階段發展,通過構建園林景觀設計、苗木培育、工程施工的一體化模式,擁有承接千萬元及以上級別大型園林景觀工程項目能力,以一體化模式帶動項目的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
從東方園林的目前業務構成看,雖然景觀設計占公司主營業務比例並不大,但對於公司的業務開展和品牌塑造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東方園林也不斷的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園林景觀設計能力。首先,1999年引入美國EDSA景觀設計公司成為為合作夥伴,合資成立北京易地斯埃東方環境景觀設計研究院(EDSA-ORIENT),將其打造為高端景觀設計品牌。作為全球規劃設計行業的領袖企業,EDSA是美國歷屆總統指定的唯一景觀顧問公司,也是美國旅遊規劃國家標準的起草人之一。通過與EDSA成立合資公司,東方園林在高檔度假酒店、別墅及大型綜合性園林項目大有斬獲,獲得北京2008奧運會奧林匹克公園、北京香山別墅等優質項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合資,東方園林得以近距離觀察和學習國際領先公司的操作手法。2001年,東方園林獨資成立定位於中小型景觀設計的東方利禾景觀設計公司,並獲得甲級園林工程設計資質,承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擴建工程、上海佘山高爾夫球場等景觀項目設計。
在我們的城市日益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的後面孕育的是一個大生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美「需求日益強烈,各級城市也越來越視城市景觀為政府的「臉面」,托起了欣欣向榮的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僅政府「十一五「規劃對城市綠化的目標,政府財政投資就將超過2000億元。
該股k線圖分析
一. 早晨之星
該圖是此股2010/12/01-----2010/12/07的k線圖走勢,可以清晰看出
1.在下降趨勢中某一天出現一根長陰實體。
2.第二天出現一根向下跳空低開的星形線,且最高價低於頭一天的最低價,與第一天的陰線之間產生一個缺口。
3.第三天出現一根長陽實體。早晨之星一般出現在下降趨勢的末端,是較強烈的趨勢反轉信號。
符合早晨之星特性,因此在七日出現了大幅的反彈。
二.kdj的頂背離
此處是該股2010年八月份的走勢圖,可以看出,股價已經創出新高,但是kdj指數卻沒有創出新高,因此股票在創出這個高點之後便出現了連續性的大幅下跌,這就是kdj的頂背離。
三。MACD的黃金交叉
此處是該股2010年三月至四月之間的macd圖,可以看出,在四月六日的時候,該股出現了macd的金叉,這個信號的出現,標志著股票的上升趨勢已經明顯,因此在四月中旬出現了大幅的連續性上漲。
以上是對該股之前走勢的一下技術性分析。
綜合上述最新指數以及k線圖,kdj,macd,asi等諸多因素,以及對大盤走勢的詳細分析,我認為近日上漲幾率大。近2日上漲勢頭減弱;該股近期的主力成本為116.73元,股價在成本區上方運行,可保持部分倉位;股價處於上漲趨勢,支撐位96.00元,中線持股為主;本股票大方向依然樂觀。
❼ 如何看待伊利與蒙牛這兩家公司
看待伊利與蒙牛這兩家公司:
這兩家企業其實已經根本不在一個高度了,大家切切要看明白。
28日晚,蒙牛乳業(HK:02319)公布半年報。集團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約15%,而股東應占利潤為20.7億元,同比增長33%。不派息。利潤增速如此大規模超越收入增速,按說一片大好,竟然也不派息,什麼原因?好吧,這個值得商榷。
更重要是的,明明知道港股當前慘淡局面,稍微派息一點安撫人心也行啊。「就不」。結果,次日,蒙牛股價報31.5港元,暴跌近6%。利潤如此增長,而市場如此打臉,太傷人。
次日,港股市場仍是不留情面,翻臉猛做壞人,以成交額高達近80億港幣的天量成交,股價承壓1.27%。真是的,一年多了,作為一個分析員,我從來沒有見過驚人規模的蒙牛股票拋售。感覺一個從16年以來不斷膨脹的業績神話,正在逐步受到殘酷現實檢驗。
今年年初,蒙牛公告換董事長,原來的董事長走了。中糧又換了一個新的。當時我遍讀各種報告,論調都很樂觀,感覺如發了通稿一般。譬如,國金證券分析員唐川說「更迭…,對蒙牛乳業並未有任何方面影響。」當時讀完我就樂:一家市值如此規模的公司換董事長。
竟然「毫無影響「,也太瞧不起董事長這個職位了。如果如此不堪,董事長這活兒乾脆撤了得了,沒影響?那你還上任什麼?更何況,如我記憶不錯,蒙牛換帥,好像一年就好幾次了。總是換,能沒有影響?各位讀者,你自己考慮。其實,蒙牛的各項貌似靚麗的經濟數據,如果與伊利比較,是值得商榷的。
其一,兩強之爭。實某些輿論主動貼上去的兩強。伊利銷售收入大超蒙牛50多億,而凈利潤則近蒙牛的兩倍。從利潤絕對值來看,應該是伊利一超,其他多強。如果收入接近,而利潤相差如此之大,我真是覺得應該好好分析分析蒙牛的收入,是犧牲利潤做大費用催上去的?還是產品缺乏實質性競爭力被迫低價銷售的?
其二,統計學迷們看增長,既要看相對數,也要看絕對數。目前,蒙牛伊利銷售增長率似乎接近,但由於差距已大,即使蒙牛保持跟跑,基數之差,也只會讓業績之差越來越遠。更值得一提的是,蒙牛的增長,是建立在去年基數較低的基礎上「高同比增長」。
這種增長放到明年,也許就會受到今年相對高增長的負面影響,從事使得實際結果低於市場預期。
其三,商譽。去年底,中國創業板遭受了一場估值劫難。大批公司公然、悍然的對商譽減值,造成損益表嚴重破損,股價暴跌。減幾千萬的,有,減數億的減數十億的,也有。這導致了廣大海外投資人(通過北上資金、QFII渠道等)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巨大不信任。
目前,蒙牛公司的商譽規模較大,根據2018年報,商譽及無形約70億,佔了資產總額的10%以上,是年報凈利潤的一倍還多。所謂商譽,是對外投資超過公允價值的部分,而看看蒙牛的對外投資公司的利潤情況,我對商譽還是頗有擔憂的。
其四,出售君樂寶是殺雞取卵。蒙牛賣君樂寶,看似賬面有賺,其實不該。這筆交易一做,集團的兩成的收入和一成的利潤,沒了。而這奇怪交易的背後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不過,也可以從這位似乎與蒙牛比較熟悉的分析員(國金唐川)的筆下看到。
「可能更多是處於非經濟目的」。可惜了,君樂寶,這公司將來肯定是要奔著直接上市而去,蒙牛賣了幾十億,多了一個非常強硬且熟悉自己的對手,何苦來哉?當前市場,想並購都買不到合適的,竟然還把一個好資產給賣了。
其五,應收數額太大。好的增長,應該是現金流的增長,而蒙牛的應收賬戶及票據超過40億元,其增長幅度近45%,遠高於應收的15%,高達三倍!當然,從會計學上,應收也是銷售收入,這毋庸置疑,但是。
應收是最差的營銷收入,這意味著對下游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非常有限,必須容忍下游更長的賬期、更大的賒賬,難道不是嗎?從一個分析員角度,我不喜歡這種增長,我更喜歡現金收入。應該說,截止到本周五下午。
蒙牛市值約千億人民幣,而伊利則高達1736億人民幣,這個差值,應該體現了當前兩家公司的客觀差距。而如果更加冷靜一些,一個相對增長質量較低的蒙牛,卻享受著顯然高於伊利P/E(市盈率)估值,也令人難以信服。
因此,這個差距,也許比現實情況過於樂觀了一些。我認為,從目前綜合發展水平來看,伊利估值水平應該與蒙牛對調,而考慮到兩者的利潤差值,伊利的綜合市值水平應該是蒙牛的3倍左右。總而言之,伊利蒙牛目前的1.7倍市值差距,被低估了。
伊利,被相對低估了。當然,我更喜歡兩強在產品上有更加直接、強硬的對決,這樣,全國人民才能從這種對等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實質性好處。祝伊利和蒙牛都能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應有發展。
也祝中國乳業的總市值、質量、美譽度更上層樓。
❽ 蒙牛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報告3000字
蒙牛股票宏觀經濟分析報告
我給你一篇如何,M我
❾ 關於畢業論文——蒙牛企業調查報告怎麼寫
蒙牛乳業集團的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論文編號:GM069 包括:開題報告及任務書,論文字數:10641,頁數:16 摘要 短短6年時間,蒙牛乳業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其中,UHT牛奶銷量居全球第一,液態奶銷量居全國第一,冰淇淋銷量居全國第一。蒙牛集團在市場營銷方面,有著它獨特而值得借鑒的一面。本文結合理論與事例,共分五個部分論述蒙牛企業的4P框架。第一部分主要從蒙牛的產品策略方面入手,分析蒙牛的核心產品差異化和產品線拓展。第二部分研究蒙牛的定價策略,指出蒙牛在產品定價方面的高超之處。第三部分研究蒙牛的渠道策略。第四方面分析蒙牛的促銷策略,特別是事件營銷,其影響力在國內甚至於國外來說,都是空前的。在最後一部分,從蒙牛的諸多經驗中,總結出了幾點啟示,希望能給國內企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產品策略 定價策略 渠道策略 促銷策略 事件營銷 Abstract In the short 6 years time, Mengniu Corporation』s main proction income rise from 1116th to 2nd. Among them, the UHT milk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world first, the liquid state milk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nation first, and the ice cream sales volume occupies the nation first too. The Mengniu Corporation in the marketing aspect, has a special side whose unique is worth profiting from.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the facts together. I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elaborate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4P frame. 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oct strategy, expound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difference of core pro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t line.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ice strategy, points out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excellent method in this aspect.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lace strategy. The fourth aspect analyzes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promotion strategy, specially the event marketing because its influence is unprecedented to the home market even the world market. In the last, draws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 Mengniu Corporation』s experiences and summarizes several enlightenments, which could give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some references. 【Key Words】Proct strategy; Price strategy; Place strategy; Promotion strategy 目錄 前言...............................................1 1 導論 .............................................1 1.1 蒙牛乳業集團簡介 ..............................1 1.2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4P概念 ........................1 2.蒙牛企業的產品策略...............................2 2.1蒙牛企業的核心產品與形式產品分析 ................2 2.2蒙牛企業的延伸產品分析 ..........................3 3 蒙牛企業的價格策略............................... 4 3.1 蒙牛企業的定價策略............................ 4 3.2 消費者的成本分析 ..............................5 4 蒙牛企業的渠道策略 ...............................6 4.1國際市場營銷渠道概述 ...........................6 4.2 蒙牛企業的渠道策略 ............................6 5 蒙牛企業的促銷策略 ...............................7 5.1 促銷的概念與作用 ...............................7 5.2 蒙牛企業的事件促銷 .............................7 6 蒙牛企業的成功給國內企業營銷帶來的啟示 ...........9 6.1 產品必須具有差異化特徵 .........................9 6.2 適宜、合理地進行產品線拓展 .....................10 6.3 利用事件營銷打造品牌記憶 .......................11 參考文獻........................................... 14 致謝............................................15 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52-1/1437.htm
❿ 寫一篇關於"某某上市公司股票淺析"之類題目的小論文(字數1500) 發到郵箱[email protected]沒發到郵箱的,不算.
蘇寧電器(002024)投資亮點: 1:2008年,公司新進地級以上城市26個,新開連鎖店210家,置換連鎖店30家,凈增加連鎖店180家,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在全國178個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連鎖店812家,;同時繼續推進「租、建、購、並」多樣化的開發策略,期末,公司已在全國擁有自有物業連鎖店17家(含在籌建連鎖店1家),面積達21.86萬平方米。 2:公司抓住國家啟動「家電下鄉」推廣計劃契機,憑借店面網路、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優勢,一舉中標09年12省(市)家電下鄉項目;在商務部隨後的兩次招標中,公司取得全國28個省份和地區的渠道商資格,銷售渠道的進一步拓展。 3:2008年3月,江蘇物流中心貨架式倉庫WMS系統順利實現切換,公司第三代現代化物流基地運作模式基本成熟;沈陽物流中心的建設按照規劃有效推進,預計將於2009年底建設完成,2010年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後台平台建設。 4.在第五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中,公司蟬聯中國商業連鎖第一品牌;2008年9月公司首度入圍福布斯雜志2008年度亞洲企業50強排名;同時,在《世界企業家》雜志發布的2008年度亞洲品牌五百強中,公司是排位最高的中國零售企業,同時在所有亞洲零售企業中位列第四。 負面因素: 1:隨著公司連鎖經營的不斷發展和開店標準的逐步細化,符合公司連鎖發展標準的優質店面資源相對稀缺,這給公司連鎖發展的店面選址工作及後續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公司店面目前主要以租賃方式進行經營,在後續經營的穩定性以及到期續租時租賃成本的上升方面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2:受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影響,2008 年下半年以來,社會消費需求增幅減緩,消費意願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業和公司銷售的增長。 綜合評價: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家用電器專營連鎖經營企業之一,其強大的銷售終端網路是其他企業短時間無法趕超的。該股目前估值基本合理,具備中長線投資價值.投資評級與估值:我們認為蘇寧的買點已經出現,目前A股市場整體PE已經接近20倍,蘇寧09年相對大盤的估值倍數僅為1倍,也即09年20倍的PE,絕對估值的向下空間已經很小,作為A股零售品種中最具成長性和價值性的投資標的,公司股價嚴重低估,我們建議強烈買入。 股價表現催化劑:鑒於蘇寧一季度業績將略好於市場預期,且二季度受房地產時滯縮短影響收入增速開始上升,隨著前次股權激勵暫停時間的到期,新推出激勵計劃漸行漸進,這些因素都構成了公司股價上漲的催化劑。異動原因: 蘇寧電器午後大幅拉升,去年新開連鎖店210家,年報顯示0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8.97億元,同比增長24.27%;實現凈利潤21.70億元,同比增長48.09%。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2股並派發現金0.3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股。 投資亮點: 1、公司作為我國最大的家用電器專營連鎖經營企業之一,在行業內的地位突出,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其銷售終端網路強大,並與國內外數百家名優產品生產廠家建立了穩定的業務關系。 2、公司首次提出"3C+"模式,首次從過往以產品線擴充調整為主的升級模式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升級。 3、公司已在全國租賃和自建了9.8萬平方米的倉儲和6.8萬平方米的配送作業面積,擁有符合作業要求的專業配送人員以及包括自備和外租在內符合作業要求的各種營運車輛,日最高配送能力已經達到5.9萬(台/套)。 風險提示: 1、租金成本上漲仍是公司連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2、3C產品的上游供應商集中度高、競爭激烈,且銷售渠道尚需整合,對公司該部分產品的經營產生了短期影響。 相關板塊: 家電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