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70家公司發布退市風險提示,這些跡象表明什麼
A股市場「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落地滿月,據媒體統計,在此期間已有6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另有67家上市公司發布退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新規「威力初顯」。財經評論員王強認為,這些跡象表明,A股市場尾部公司正加速出清,多元化退市將成為今年市場的常態。
一方面,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將加快資本市場整體優勝劣汰的出清速度,強化投資者的價值投資理念。
另一方面,也將促使上市公司不斷完善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優化商業模式,全面增強市場競爭力。通過市場力量,應退盡退,使市場得到凈化,上市公司質量得到提升,投資者利益得到保護。
(1)海航控股股票退市分析擴展閱讀
多家公司開啟「花式自救」
不少上市公司為了「保殼」紛紛使出大招,換股吸收合並、要約收購、出售資產、增持、回購等穩定股價和市值的手段層出不窮,在A股市場上掀起了一股「花式自救」的潮流。
*ST平能發布公告稱,龍源電力擬換股吸收合並平庄能源,同時平庄能源擬將全部或部分資產和負債出售給國家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且龍源電力擬以現金購買國家能源集團其他下屬公司持有的部分新能源業務資產。換股+出售資產+購買資產同時推進,*ST平能股價一度沖高至2019年4月以來的高位。
而*ST宜生則使出了要約收購和增持的大招。公告顯示,收購人黃樹龍擬以1.15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股份889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日,*ST宜生的股價為0.82元/股。對此,*ST宜生表示,收購人認為公司目前每股凈資產高於股票面值,名下土地資源具有發展潛力,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ST德豪則在1月26日首次回購了334.51萬元的股份,股份數量為318.8萬股,占總股本的0.18%;此外,1月30日,ST德豪公告稱完成了1.3億股雷士國際股票的出售,成交總價為2175萬港元,合計賬面價值為1815.62萬元。
除此之外,*ST華塑「賣身」湖北省國資委,ST八菱或獲得土地收儲補償費1.86億元,ST天首發行新股償還公司對外債務,海航控股、*ST東電、*ST海創等則實施破產重整。
❷ 大揭秘:為何方大入主,海航跌停
9月12日,周日,海航發布重磅消息:
海航控股戰略投資者確定為: 遼寧方大集團。
海航基礎戰略投資者確定為: 海南省發展控股公司。
民營和國資之間,海航做出了抉擇。
航空主業選擇了民營企業方大集團,
機場板塊選擇了國資企業海南省發控。
這兩大板塊是海航集團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兩大板塊,這兩大板塊能否順利重整決定著海航之生死存亡。
按照一般情況,確定了投資者,不可能破產,消除了部分債務危機,戰略投資者帶著巨額資金進來,股票都會飛漲,但詭異的是海航此次重組的三大上市公司全部跌停。
9月13日,一開盤,ST海航、ST基礎、ST大集就死死封在跌停板上。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海航股票跌停呢?
01
兩大板塊重整方案的同與不同
這兩大板塊都選擇了以擴大股本+債轉股的方式實施重整。
海航控股的方案:
一是擴股,海航控股股本擴充一倍,由164億股擴至332億股。
對海航控股出資人權益進行調整,以海航控股現有A股股票為基數,按照每10股轉增10股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轉增股票約164.37億股。
原股東持股數量不減少,但持股比例下降一半。
也就是說,你原來持有多少股還是多少股,但是因為總股份翻一番,你的持股比例下降50%。
二是賣股,44億股轉讓給戰略投資者。
164億股中的44億股股票以一定的價格引入戰略投資者,股票轉讓價款優先用於支付重整費用和清償部分債務,剩餘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以提高公司的經營能力。
也就是說將44億股賣給方大集團,方大集團將持股44億股,成為第一大股東。
不過這個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也不高,大約佔13.4%。
有網友說,這就好比是定向增發。
一開始,我並不認可這種觀點,畢竟是轉增資本,但仔細一思考,實質上和定向增發沒有本質的區別。
問題是這44億股的價格如何確定,一般定向增發價格都要打個8折或9折。
假如按照目前2元多的股價來計算,差不多100億元左右。
這100億元的資金分三部分使用:
一部分是重整過程中花費的資金。
一部分是償還部分債務。
一部分是交給海航控股使用。
三是債轉股。
剩餘約120億股股票以一定的價格抵償給海航控股及子公司部分債權人,用於清償相對應的債務以化解海航控股及子公司債務風險、保全經營性資產、降低資產負債率。
這就是典型的債轉股。
摺合金額超過250億元。
債轉股的金額還是比較高的。
海航基礎的方案:
與海航控股差不多。
一是擴股,海航基礎股本擴充2倍,由39億股擴至117億股。
即以海航基礎現有A股股票為基數,按照每10股轉增20股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轉增股票約78億股。
個人感覺擴股擴得有些大。
二是賣股,33億股轉讓給戰略投資者。
也就是說33億股轉讓給海南省發控。
海南省發控持股比例大約為28.9%,遠高於方大集團的持股比例。
如果按照目前12元左右的價格,需要資金近400億元。
三是債轉股。
15.8億股用於抵償海航基礎債務,即債轉股,大概不到200億元。
四是注銷股和轉增給中小股東。
剩餘約29.3億股中:
A.海航基礎控股集團取得的約2.97億股注銷以履行業績承諾補償義務;
B.海航基礎控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取得的約 14.92億股讓渡上市公司,公司獲得該等讓渡的股票後可用於抵償上市公司債務;
C.中小股東獲得的約 11.42億股自行保留。
完成業績承諾股份注銷後,海航基礎總股本約114.25億股。
海航基礎與海航控股不同點有三處:
一是海航基礎股本擴充得更大。
二是原股東也獲得股本增加,比如你原來持有100股,方案實施之後將持有175股左右。
三是部分股本注銷。
四是海航基礎的戰略投資者的股權比例更高。
有網友認為海航控股股本擴張,不需要除權,這一點我也認可,畢竟原股東沒有獲得股本的增加。
不過如果海航控股擴股擴張不除權,那麼海航基礎股本擴展如何計算。
肯定涉及除權問題,但復雜一點。
按照1:3的方式除權,散戶必然吃虧。
按照1:1.75的比例,即戰略投資者與債轉股需要的股數之後分配給原股東的比例計算更加合適,不過注銷部分股票,對中小股東也許會有利一些。
02
海航股票為何跌停
那麼這個方案出來,海航三支股票為何全部跌停。
翼哥看來,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是戰略投資者不被認可。
說實話方大集團是包括復星集團、均瑤集團三家競爭中最不被看好的。
畢竟比實力,比不過復星集團。
比協同,比不過均瑤集團。
不過,方大集團也許勝在低調。
此前無論是復星,還是均瑤,對入主海航都有些志在必得,但方大一直很低調。
也許正因為方大的劣勢很明顯,所以方大集團最後給出的籌碼可能是最有競爭力的。
有網友開玩笑的說:
看來,海南基本已被東北攻佔。
但無論如何,以前從事鋼鐵化工等產業的方大集團轉戰航空,多少還是有點令人持保留意見的。
不過低調的方大即便進入海航控股,持股比例也只有14%左右。
二是重整方案未超預期。
實際上,此次重整方案並未有多少新意。
基本上還是定向增發+債轉股的老套路。
但定向增幅如方大集團進來之後,持股比例不足14%,發揮的作用有多大,說話的分量有多重,令人生疑。
此外,債轉股對於大部分債主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設禁售期,一旦解禁,必將對海航股票產生比較大的沖擊。
三是原股東仍有重大影響。
這次重整方案,並未出現原控股股東股權清0的情況,也就是說原股東仍將有著重要影響。
比如在海航控股中,
如果按照方案,方大集團持有44億股,
而大新華航空持股38.8億股,海航集團持股5.9億股,這兩家加起來就超過44億股。
也就是說方大集團持股比例還不能超過幾乎有著一致行動人關系的海航系。
如何擺脫原股東的影響,新股東與原股東關系如何平衡,也是影響海航控股未來不確定因素。
戰略投資者未令市場滿意,方案未超預期,將來發展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或許這是海航三支股票跌停的原因。
不過,畢竟重整方案已初定,至少已經避免了破產的風險,未來總是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祝願海航能重整雄風,也希望投資者能收益滿滿!
❸ 海航集團會破產嗎對海航控股股民有多大影響會不會虧沒了
你好!海航控股股權屬於海南省政府國資委控股的股票,有政府做後盾,你放心,對股民沒什麼影響,只是暫時被套而已,就算海航集團不行了,海南省政府國資委會借殼給其它國資改革企業的,到時候是利好,拉多少個漲停也不一定,僅供參考,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❹ 虧損之王!這家公司年報巨虧640億,刷新A股紀錄!現金可繞地球兩圈半
A股「虧損之王」誕生。
4月29日晚間,*ST海航發布2020年年報,去年凈虧損640億元,創造了A股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單一公司年度虧損紀錄。
*ST海航2020年巨虧640億 超越*ST鹽湖成為A股史上虧損王
*ST海航(600221)29日晚間發布2020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凈虧損640.03億元,超越了2019年的*ST鹽湖,創造了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虧損新紀錄。同時也超過了此前年報預告中的虧損金額上限。
*ST鹽湖(2019年度凈利潤虧損458.6億元)和ST康美(2020年度凈利潤虧損277.36億元)則分別緊隨其後。
一年640億元的虧損意味著什麼?亦即每天虧損就高達1.75億,超過A股半數公司全年凈利潤。近期鄭爽1.6億巨額片酬事件被坊間熱議,1.6億也被戲稱為「1爽」,640億元即高達400爽。如全是現金,按現行百元大鈔尺寸,大約每6.5張長度即為1米,640億百元鈔票首尾相接,可繞地球赤道2.5圈。
*ST海航將面臨退市風險 欲引入戰略投資者
*ST海航,即原來的海南航空,後來又改名海航控股,2007年時股價最高曾漲到過14.35元,在2015~2017年期間,每年仍能保持30億元以上的凈利潤,而現在只有1.62元的股價,272.3億元的總市值。
截至2019年底,海航控股的凈資產為514.98億元,如今一年虧損640億元,股東資產全部虧完,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徹底成為負資產。
因為*ST海航2020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且公司 2020 年度財務報告被普華永道中天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3.3.2 的相關規定,公司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相應情形,將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規定,如果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或連續兩年被出具拒絕(無法)表示意見,則會被暫停上市一年。三年為負值,就會被退市,也就是退到老三板交易。換言之,除非*ST海航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增資,否則明年極有可能被暫停上市。*ST海航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另外,*ST海航表示,海南省高院已於 2021 年 2 月 10 日裁定債權人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存在因重整失敗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全球航空客運緩慢復甦 最黑暗時刻或已過去
截至4月29日晚,A股主要的上市航空公司均已披露2020年業績。受全球性疫情影響,國內航空公司無一例外地出現虧損。中國國航虧損144.09億元,南方航空虧損108.42億元,東方航空虧損118.35億元,*ST海航虧損640.03億元,4家航空公司合計虧損超過1000億元!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全球民航業造成巨大沖擊,導致全球航空運輸量大幅下滑,整個國際航空業均面臨著經營危機。各國航空客運市場的復甦將取決於全球疫情形勢與各國防控疫情措施,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航空業復甦之路漫長而艱難,客運量預計至2024 年方能恢復到 2019 年水平。
不過,航企最黑暗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華創證券日前發布航空運輸行業2021年3月數據點評認為,3月數據全面回暖,各航司客座率同比環比大幅提升,強調航空股春天已至。高頻數據顯示,各航企今年以來航班量同比正增長,4月航班量已超越19年同期水平。a)同比2020年: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4月航班量同比上升186%,吉祥同比上升168%,春秋同比上升88.3%。b)相較於2019年:三大航4月航班量較19年同期增長5.1%,吉祥增長8%,春秋增長22.6%。行業航班量已超越19年同期水平。c)2021年以來,各航企航班量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春秋航空同比增43%,較19年增長6%;吉祥航空同比增長60%,較19年下降4.8%,三大航航班量同比增長47%,較19年下降21.3%。
華創證券同時表示,4月行業航班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客流同時在加速恢復。行業基本面處於向上階段,當前油價雖同比有所增長,但需求端上升後,航油成本有轉嫁的可能性。綜合分析認為航空股的春天已經到來。關注後續催化:疫苗普及進展,國際航線修復進度。
只不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壓在*ST海航身上的擔子,比其它航企沉重得多。
還有這些個股2020年虧損也超總市值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收盤,目前已透露2020年業績的上市公司中,包括*ST海航在內,共有14隻個股2020年虧損超過其總市值,其中*ST海航巨虧640.03 億元,虧損額超公司2倍市值。*ST康美、*ST眾泰則分別虧損277.36億元和108.01億元。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❺ st海航10轉10對股價的影響
1;原來持有的股票沒有除權,價格沒有打折。
2;原來股本164.4億股,擴大一倍變成約329億股。
3;原股東持有的公積金被剝奪了164.4億元,每股股價變相縮水1元。
4;股本擴大一倍,中盤變大盤股,關鍵是:今後推動股價上漲需要付出一倍人民幣。
5;有利方面:解決資金流動性危機,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卸掉包袱,航空主業輕裝上陣,凈資產轉負為正,消除退市風險等。
拓展資料:
一、根據公告,在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整體招募戰略投資者的基礎上,海航控股仍維持對10家子公司的控制關系,戰略投資者以現金出資購得海航控股股票並獲得其控制權,並通過控股海航控股間接控制十家子公司及海航控股其他未進入重整程序的全部子公司。償債資源包括戰略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未來持續經營的經營收入、海航控股資本公積轉增股票及關聯方代為清償的債務額度。前述償債資源將協同安排,整體用於化解11家公司全部債務。
二、公告稱,因經營失當、管理失范、投資失序等原因,海航集團於2017年底爆發流動性危機,後轉為嚴重的債務危機。至2020年末,海航控股整體已嚴重資不抵債,債務全面逾期,生產經營難以為繼,面臨破產清算風險。
三、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顯示,以海航控股現有A股股票約164.37億股為基數,按照每10股轉增10股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轉增股票約164.37億股。轉增後,海航控股總股本將增至332.43億股,前述轉增形成的約164.37億股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全部按照重整計劃進行分配和處置。其中,不少於44億股股票以一定的價格引入戰略投資者,股票轉讓價款部分用於支付11家公司重整費用和清償相關債務,剩餘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以提高公司的經營能力
❻ st海航會退市嗎
ST海航(600221.SH)2月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新股東將確保運營「HU」代碼海航控股、有地方國資股東參與的各航空公司現有注冊地、品牌和牌照均保持不變,並確保持續經營。截至目前,公司並未觸及終止上市指標,也無退市重新上市計劃。如存在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相關事項,公司將嚴格按照《股票上市規則》及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拓展資料】
股票注意事項:
1.心態、策略和技術是炒股成功的三要素。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投資要有耐心,不能盲動。決不輕易出手,寧可錯過,也不要做錯。操作要有計劃,買賣時不能恐懼和貪婪。
2.發現有連續大單主動買入的股票是首選,確定目標股必須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盤面跟蹤和觀察。無論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面分析,都要服從主力動向的分析。作為短中線波段操作而言,在篩選目標股時應先從技術分析入手,分析和揣摩主力動向,捕捉目標股的啟動時機。然後從篩選出的股票中再進行基本面分析和比較,比較包括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兩個方面。橫向比較即與同類板塊中其它的股票比較市盈率和價格的高低,縱向比較即與自身歷史上出現的高低價位相比較,從而判斷介入風險的大小和是否該賣出了。不要輕易相信傳聞和消息,消息見光死是常見現象,因為消息到散戶都知道的時候連黃瓜菜都涼了。
3.不論在牛市還是震盪市中,精選股票是盈利的關鍵。和收益相比,股票目前的價格是否還具有吸引力?以此來判斷介入風險的大小。目標股在低位或相對低位放量和量堆積,表明換手很充分了,是大主力已經介入的先兆。爾後,當發現成交量由大幅度萎縮——再到溫和放量——均量線稍有翹頭——此時是股價即將大幅度拉升的先兆——果斷逢低介入。與此相反,目標股在高位或相對高位放量和量堆積,表明換手充分,籌碼在快速流動,是主力已經大肆派發的徵兆。
4.在股價剛啟動時,盡量在第一時間買入;如果你沒有及時發現而錯過了第一買點,則需要耐心等待再次介入的機會。尤其在大盤震盪市道中應力戒火中取栗,追高買入。大盤單邊上揚市中,對於總體漲幅不大的股票,可果斷追高買入,即使被套也會很快解套或盈利的。
5.買入價格要盡可能接近下方的密集成交區,因為這些籌碼是主力的建倉成本區;而遠離上方的歷史成交密集區,此類個股的上行空間大,阻力小。如果距上方阻力位太近,且大趨勢不樂觀時,不要指望短期內就能快速突破強阻力區,此時你不要買入。
6.要買強勢股,不買弱勢股,只有棄弱從強,才能跑贏大盤,穩操勝券。企圖用守株待兔的方法靠弱勢股來盈利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大失所望,不但浪費了機會成本,而且還破壞了自己的心態。
7.要注意倉位控制,不要輕易滿倉。只有在獲利後才能加大倉位進行操作。分批買入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買入方法,且分批買入的時間間隔不能太短,否則價差很小,就失去了分批買入的意義。同樣,賣出沒有明確心理價位的股民,採用分批賣出法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8.持股結構要合理,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緊跟市場熱點,把握操作節奏,做到順勢而為;基本策略是波段操作,一部分籌碼可中期、長期持有,其它籌碼以短線交易為主。
9.控制風險,嚴格止損。尤其是在大盤和個股由強轉弱後,必須果斷止盈和/或止損離場,絕不能心存僥幸。
10.股票買賣一定要有心理價位。買入時機和價格,預期收益等。
❼ st海航會摘帽嗎
受重整影響,海航控股資產負債結構改善,大股東對公司的違規擔保、資金佔用等一系列問題解決,海航控股凈資產由負轉正,業績扭虧為盈。
若上交所批准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海航控股將會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之前一個交易日作出公告並停牌一天。復牌後,其將正式「摘帽」。
拓展資料:
股票中 SST、*ST:
*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S*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 還沒有完成股改。S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還沒有完成股改。S----還沒有完成股改
ST類股票想要摘掉*ST帽子必須全部符合如下條件:
1、並非連續兩年年報虧損(包括對以前年報進行的追溯調整),從現有ST的情況看,2006年年報必須盈利。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即每股凈資產為正值,新規定不再要求每股凈資產必須超過1元。
3、最新年報表明公司主營業務正常運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正值,因此不能只看每股收益數據,還要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沒有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5、沒有重大會計差錯和虛假陳述,未在證監會責令整改期限內。
6、沒有重大事件導致公司生產經營受嚴重影響的情況、主要銀行賬號未被凍結、沒有被解散或破產等交易所認定的情形。
若想一步到位摘掉*ST帽子,恢復10%的漲跌交易制度,在硬指標上必須是年報的每股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凈資產三項指標同時為正值,才有提出摘帽的資格,交易所有權根據各家公司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批准。
"PT"的英語Particular Transfer(意為特別轉讓)的縮寫。這是旨在為暫停上市股票提供流通渠道的"特別轉讓服務"。對於進行這種"特別轉讓"的股票,滬深交易所在其簡稱前冠以"PT",稱之為"PT股"。根據《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出現連續三年虧損等情況,其股票將暫停上市。滬深交易所從1999年7月9日起,對這類暫停上市的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
❽ 海航控股什麼時候會被st
2018年年報是虧損,根據國家法規,2019年年報會在2020年1月1日期至2020年4月30日公布,如果仍然虧損,那麼會被ST,如果2020年沒有扭虧為贏,那麼2021年會被*ST,從海航現在的狀況來看,極有可能會被ST,因為海航已經被掏空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掏。現在的局面完全可以認為年報公布越晚,越有可能暴雷。
結合海航控股的指標來看,現在海航的基本面已經坍塌,2019年11月份至次年年初,股價會在1.70元左右徘徊,然而這只票之前的股價哪怕是前復權也沒如此慘淡。如果年報發生暴雷,那麼可以認為股價會繼續下行至少會有4個跌停也就是大約20%的下跌。
大盤版面現階段也不好看,各種奇葩概念層出不窮,就為擾亂小散心智,50更是直接觀音坐蓮,騎了滬A指數50個點。
如果毛衣佔一直打,那麼TG會盡量護盤不出現崩盤,使大盤在3000到2700之間徘徊,不斷收割韭菜。如果毛衣占完事,無論是好是壞,大盤都不會再穩定。到時候海航嘛。。。
2019.11.7日
❾ 海航控股會不會跌到0點呀
海航控股不會跌到0點,海航控股跌到0.8的時候就會宣布破產倒閉,並且退出股市,退市之後海航控股將沒有任何價值,所以是不可能跌到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