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投資入門,有哪些易犯的低級錯誤
1、慣性思維:人在成長環境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物,因此獲得了許多經驗和知識,這些熟悉的事物、經驗和知識,在人的大腦里會形成一定的定勢,也就是形成了慣性思維。慣性思維就如同人的第二天性,使得我們在遇到幾乎相同的場景時總是第一時間依據慣性思維做出判斷;而當熟悉的事物、經驗和知識突然以一種反常的方式出現時,大腦有選擇性地使用那些支持他們原來觀點的信息,而主動過濾掉不支持自己觀點的負面信息。習慣性思維,用歷史的經驗和數據來判斷市場,應該說有其行之有效的地方,可也不會時時勝算。我們的市場環境在變,市場規模在變、投資品種在變、上市公司結構在變,如果我們仍然用習慣性思維、習慣性眼光來看股市,肯定有判斷失誤的時候。特定的市場情形下,我們用創新的思維進行判斷和投資,或許能在未來投資中佔得先機。
⑵ 急求深信泰豐近半年的日K線圖分析
壓力位4.6,就是半年來的高點,2013年1月9號 和1月18號放量都沒有創新高,存在一定的壓力。應該是2012年的套牢盤。短期支撐為在4塊錢。此股很明顯是庄股,從4月中旬有一直都有資金進入,後期重大事項公布可以看出是有資金提前知道了利好。從技術形態來看莊家控盤程度還不高,不然6月13號可以不用那麼大的量。開盤走勢預測估計高開低走,鑒於此股躲過了此次股災,估計會補跌,然又有利好消息,所以會先高開,然後獲利資金出逃來個補跌走勢。未來這只股票還是不錯的,有隱藏的題材在裡面。
⑶ 股市中五窮六絕七翻身八盤九漲十常笑各指的什麼還有每個月份分別是幾月幾號
五窮六絕七翻身是香港股市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個都市傳奇,是當時的經濟分析員在參考過歷年香港股市的升跌而得出的結論。結論是指股市在每逢5月的時候都會開始跌市,到了6月更會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卻會起死回生。
八盤九漲十常笑指的是8~10月份股票在慢慢上漲。
股市用語,是股民對中國股市走勢的總結。僅供參考,不一準確。
每個數字對應的分別是:
五,指的是5月;
六,指的是6月;
七,指的是7月;
八,指的是8月;
九,指的是9月;
十,指的是10月。
每個月幾月幾號,具體是說不準的。
由於這個「預言」在發表之後數年都繼續出現,使當時不少小股民都對這個傳說深信不疑。不過,到了1990年代的中後期,開始有人以各種方式來「預防」這現象。
這些「預防措施」包括在踏入3月之前,把手上的高價股票賣出,並於6月之時大手購入各種低價的優質股票,結果使這個升跌周期不斷提早出現。過了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這個名詞已再沒有人提起。統計發現,過去十年A股5月份並非很差,漲跌各半,不過出現過幾次大跌,分別是2008年、2010年和2011年,跌幅均超過5%。
而歷史也有驚人相似的一面,6月份的表現倒是印證了「六絕」一說。據統計,近十年來的上證指數漲幅,6月是比較危險的月份,十年裡4年上漲6年下跌。例如, 2008年6月大跌20.31%、2010年6月大跌7.48%!2015年6月份發生的股災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 6月上證指數下跌7.25%。
除了2009年受四萬億投資刺激使得當年上證指數6月大幅上漲12.4%,其餘年份6月均是跌多漲少,且跌幅較大,而漲幅卻微乎其微,如2006年、2011年、2016年6月上證指數上漲僅在0.45%左右。
再看7月份,從近10年的表現來看,7月份A股漲多跌少,而且漲幅往往都較大, 比如2014年7月份,A股大漲7.48%,2010年7月份,上漲近10%,2009年7月漲幅則高達15.30%。
拓展資料:
1.為什麼會「五窮六絕七翻身」?
持續看空國內股市大盤指數,並提前預測當年大盤指數將應驗股市關於「五窮六絕七翻身」(數目代表月份)的諺語。
A股中不僅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規律,還有「春季躁動」(年初以後到兩會之前),紅十月(10月份)等規律。
A股指數較強的月份為2、7、10以及11月,這些月份上漲概率較高,漲幅較大,A股指數較弱的月份是1、5、6以及8月,這些月份下跌概率較高,跌幅較大。春季行情是A股的重要特色,每年出現的概率較大。A股在紅十月表現明顯偏強,且往往延續至11月。創業板指數在2、5、8月份表現明顯強於其他指數,但在12月明顯弱勢。這是A股獨特的季節效應,或者叫日歷效應。
2.這種季節效應是怎麼產生的呢?
跟基本面的關系不大,跟市場的情緒面關系很大。
4、5月份,兩會結束,市場進入政策淡季。再加上,年報、一季報和經濟數據都是這時候發布出來。之前牛×吹得太過,業績往往很難兌現。對於那些在春季行情中漲幅過高的板塊,將會在這兩個月跌得更慘。
6月份是出現「股災」最多的月份,歷史上,08、10、12、13、15、18年這幾年都出現過大跌。
這幾個月份,也不是所有的板塊都跌。為了避險,很多投資者往往會扎堆在食品飲料、醫葯、家電等消費板塊,這些板塊往往表現也比較好。
6月跌得太多,7月份流動性變好之後,自然也就反彈了。
⑷ 怎樣判斷一隻股票的支持位和阻力位
阻力與支撐——漲跌空間的兩種表現形式。指數走勢圖是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的明證,多方力量強時向上走,空頭力量強時向下降,就這樣簡單。好比一個人爬山與滑雪,爬山時會遇到障礙,影響向上的速度;滑雪時也會遇到阻力以致滑不下去,股市中便演化為阻力和支撐。
阻力位——空頭力量強、多頭力量弱的地方自然形成阻力位,在實踐中,因大眾預期的一致性,下列區域常會成為明顯的阻力區:
1、當日指數開盤低於前收盤。在向上爬的過程中會在此遇到阻力,這是因為經過一夜思考之後,多空雙方對前收盤達成了共識,當日開盤時會有大量股民以前收盤價位參與競價交易,若指數低開,表明賣意甚濃。在指數反彈的過程中,一方面會隨時遭到新拋盤的打擊,另一方面在接近前收盤時,早晨積累的賣盤會發生作用,使多頭輕易越不過此道關。
2、當日開盤後走低。因競價時積累在開盤價處大量賣盤,因而反彈回此處時會遇到阻力。
3、之所以形成前高點,是因為此處有明顯的賣盤積壓,當指數在此遇阻回落再次回升時,一旦接近前高點,就會有新的做空力量介入,多頭也會變得小心謹慎。在走勢圖上便形成了明顯的M頭形態,而且多數時間右邊的高點會低於左邊的高點。
4、由於人們的心理作用,一些整數大關常會成為上升時的重要阻力。
判明阻力區的目的是為了賣在最高點或次高點,一般可以在進入判明的阻力區之前賣出,如短線高手一般不會在10.00元賣出而寧可在9.99元或9.98元報賣,以增加成交機會。或者當指數從高處滑落後,在第二次接近此高點時報賣。
支撐位——跌不下去的地方即為支撐位,常見的支撐位有以下幾類:
1、開盤後如果走高,回落至開盤價處時,因買盤沉澱較多,支撐力會較強。
2、前收盤若指數(或股價)從高處回落,前收盤處的支撐力也較強。
3、前低點。上次形成的低點區一般會成為人們的心理支撐位,其道理與阻力區相同。
4、前次高點阻力較大,一旦有效越過,因積淀的買盤較多,再次回落時,一般會得到支撐。
判明支撐位是為了爭取在低位區買進。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支撐與阻力是一對可以互相轉化的矛盾,原先的阻力位突破後反過來可以成為支撐位,原有的支撐位突破後反過來也可以成為阻力位。
對支撐位與阻力位的把握有助於對大市的研判,如沖過阻力區時,表明市道甚強,可買進或賣出;跌破支撐區時,表明市道很弱,可以賣出或不買進。
⑸ 股票高手請進~
江恩的理論不是在具體的教你怎麼去買賣股票,而是一種哲學和大氣的展現。無論是具體科學還是文學,最終是哲學上的概括才能把握全局,人類的文明雖然隨著時代在不斷的變遷,但是人是恆古不變的萬物之靈。有句話叫做:站的高才能看得遠。江恩就是把古往今來對哲學的思考加入了理論之中,你僅僅局限於股票操作是無法體會這種大氣的。你的學會縱觀全球的金融市場,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而不是單獨的股票,最終轉化成一種對戰略的思考,而不是具體操作的戰術。你把自己想像成國家的財政部長,手握2000億資本,要抵禦外來的金融攻擊,也要發展國內的經濟。你就能理解了!
PS:江恩理論的戰略意義明顯大於戰術意義,他把握的更多的是趨勢,而非細節的操作點。操作點我建議還是傾向數學工具,用統計的方法,大數理論能平滑掉內部的誤差,從而反映本質的細節。不然你還看什麼K線阿?K線不就是每天去統計數據畫圖么?量變產生質變,道理不錯,但是質變得時間和關鍵點,江恩的理論顯得有些勉強,不如看數據來的真實。科學沒有半點虛假。
⑹ 股票推薦公司是真的嗎連續三天盤後推薦,隔天都漲5-7個點。
現在還有人信這個?為了100的懸賞分,給你好好解答一下。
這類騙子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最可恨,其實一點錢都沒有,更別提其他的了,純粹是蒙。我個人就有不錯的指標,盤後選股,多的時候一天200來只,少的時候20來只,其中一般都有1-3隻漲停的或者接近漲停,如果看漲3%以上的,幾乎就是由70%以上的勝率,(但實際操作不是那麼回事,這里不說了,與這無關)一般就是弄個這樣的指標,然後就蒙,要知道他不是給你一個人推薦,他推薦20個人總有蒙對的,而且概率還不低。
第二種就是由點資金的,拿你說的這個票來說。600167聯美控股,2億1100萬的盤子,按照8月27日收盤價9.08元計算,總市值是19億1588萬,當天換手是1.97%,那麼金額就是37742836元,什麼概念呢?就是如果明天的換手率和今天相當,而且是平盤或者下跌,那麼明天一天的成交金額將低於37742836元,那麼真想短期內拉個5%-7%恐怕用不了500萬的資金,反正當天是拉上去了,至於是不是能收住根本就無關緊要了。如果其今天尾盤還買了一些,那麼明天趁拉高還可以做一個小T+0,成本更低。換句話說,按最大費用算,如果明天這個票想拉一個5%-7%,只要有100個人交錢就足夠了。至於今後漲跌就不重要了。
第三種好一些就是和一些股票基金或者公司等大莊家機構有關系的,一般不是為了收錢,而是讓你接盤,這樣的偶爾會有些甜頭,比如讓你幫忙鎖倉一類的又或者緊急接盤什麼的,但一旦有事情,那麼你一定是虧的最多的一個。
總體來說,盤後報股票,第二天漲5%-7%並沒有什麼,關鍵是第三天如何?
常見的手法就是開盤就高開或者一條線上去,讓你想買都買不到,再企穩就是漲了5%左右了,讓你不敢追,而且如果你敢追,那麼保證套。
基本就這樣了。
⑺ 股票交易 股價和成交量的問題
理論上說:買賣雙方始終都是平衡的。有成交就一定有買賣雙方。所以供求關系始終都是平衡的。之所以有漲跌是因為買賣雙方的賣賣意願不一樣造成的。當買方的買入意願較強時、買方就會有人願意不斷的以更高的價格從賣方的手中接過股票過去,而此時賣方可能還是處於過去常態下的賣出意願,他們往下壓價賣出的力度就抵不上買方強烈的買入力度,而此時價格就會出現了上漲的形式。反之,當賣方賣出的意願較強時、賣方就人不斷的主動出貨,一個比一個出的貨價低。而此時買方的買入意願較差,他們只喜歡在下方掛單抄底,而不願意出高價去追高著買入股票,所以股價就表現出只下跌而沒有大反彈的情況。
關於連續大漲大跌之後有誰還再去買賣的問題:這是因為人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造成的,有時你見到價格已經漲了三個漲停板了,你覺得太高了、不追了。可是有人覺得這個題材不錯,這個股票是重大重組、或者是市場龍頭。股價可能會翻一番,所以他願意在高價買入。反之當你見到股價連續下跌時甚至跌停時,你不敢介入、你可能會感到恐懼。可是有人就願意買,因為他事物的看法不一樣。他覺得下跌正好是介入的好時機。他可能會套用巴菲特的話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其實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看漲的人和看跌的人是幾乎一樣多。這一點在一些財經網站對後市看法投票上可以看到。或者去股票論壇拜訪你就會看到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關於最後一個主力出貨的問題。這個要區分對待了。一般短線主力的持倉都很少。佔了個2%——10%的流通股。這樣的持倉量理論上是可以在兩天內出完貨。但是這講究技術水平的:如何激發市場的人氣熱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是很難出貨。中長線的莊家除非趕上大牛市大行情。不然他們也很少持倉超過30%的流通股。因為市場上經常流動的股票也就是那20%、30%吃太多了市場就沒有成交量了。實際情況是中長線的主力都是出不完貨的。股價從10塊啟動漲到13塊出一部貨再往下打一段到11塊。再吸貨。又拉上13塊出貨做短線差價。
⑻ 炒股用技術分析靠譜嗎
如果在中國,只能做為一個參考,不能全依賴那個,中國的股市還沒成熟的。
⑼ 成交量放大代表什麼
新生事物因而非常容易吸引住人的會集注意力,我覺得,許多投資者都喜歡關注新股,也很喜歡打新股。那麼大夥兒並不知道成交量擴大代表什麼意思,為何售出?買賣量的首先形狀有哪些?
成交量擴大代表什麼?
一、成交量擴大代表什麼?
買賣量是這種供求的首先體現,指1個時刻單位內對某種買賣買賣量的總數。買賣量是分辯股市行情的重要環節,對分析主力吸籌個人行為出示了關鍵的依據。投資人對買賣量出現異常崎嶇的個股理應親近關注。股票市場中也能坑人,惟有買賣量量是實在的,可以說,買賣量的尺度當即闡明晰多空互相對銷售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性形狀最終的認可水平。
買賣量可以相互配合價錢展開研判,但絕不會決議計劃價錢的改變,針對這一點兒要有堅持清醒的了解,不用被偽叫法所利誘。那麼什麼是成交量呢?買賣量是這種供求的首先體現,當個股緊俏時,摩肩接踵雄壯,有必要買入,買賣量大自然變大;於己,個股供大於求,銷售市場清涼沒有人,買氣稀缺,買賣量一定變老。而將摩肩接踵多方面標值化,大便次數多買賣量。
新股成交量擴大就是說買的人許多,賣的人也許多,這一那時候形成了對立,要是是中了新股的,這一那時候可以售出一大半了,再跌穿10日均線就可以所有賣出了,那樣才可以合理避免賠本!
新股每日一字板,但買賣量每日漸漸變大事實上都是安排在開盤價竟價時由安排售出的,為何售出?因為開盤價竟價那時候,假如不是買賣量就沒有當日的股價,24小時的升幅就是說0(零),堅持前一天的股票價格,哪家安排能那樣堅持昨日的價錢呢?安排懵了吧!因而賣好幾百股,總有漲停板的價錢了!也就是說安排右手導左手,而股民是並不是買賣到竟價的主力資金的。
二、買賣量的首先形狀可以大約分紅下列四種:
1、銷售市場對立促進買賣量。說白了買賣量,或許是有買有賣才會到達,光有買或光有賣肯定達不了買賣量。買賣量一定是部分人看空後市,另一個部分人看多後市,導致極大的對立,又志同道合,才會買賣量。
2、縮量:縮量就是指銷售市場買賣量極埠味淡,絕大多數人對銷售市場中後期行情非常認可,主張非常相同。這里邊又分二種情況:一要銷售市場人員都非常看透後市,導致只能人賣,卻沒人買,因而大起伏縮量;二是,銷售市場人員都對後市非常看中,只能人買,卻沒人賣,因而又大起伏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發展趨勢的中後期,大夥兒都對後市行情非常認可,跌落縮量,遇到這樣的工作,就應決斷踢出局,等量縮到有必要水平,剛開始放量上漲上攻時再買進。相同,高漲縮量,遇到這樣的工作,就應決斷買入,等著盈餘,等價上沖疲乏,有巨量開釋的那時候再售出。
3、放量上漲:放量上漲一般發生在市場前景發生轉折點的人生轉折點處,銷售市場多方能量對後市對立漸漸添加,在部分人決斷看空後市時,另部分人卻對後市決斷看中,某些人競相把家底甩出來,另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放量上漲相對性於縮量而言,有挺大的虛報成分,控盤主力吸籌運用手上的主力資金大手筆對敲開釋天量,是非常最重要的事。要是分析透了個股主力吸籌的效果,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吸籌意欲放量上漲時,常把買賣量做得非常美觀,幾天或懷孕多少周至今,買賣量緩慢變大,價漸漸地推升,買賣量在最近的個股k線圖上,發生了1個狀似土丘的形狀,堆起越美觀,越多將會形成大市場行情。相對,在高位的堆量闡明主力吸籌已不肯玩了,在大舉交貨。
5、量弧形性變大變小這樣的工作一般是沒有突發性利好音訊或大局意識根底平穩的條件條件下,妖庄所為,驚濤駭浪時遽然開釋前史時刻巨量,緊接著又沒有了後音,一般是整體實力較弱的股票莊家在吸引住銷售市場關注,便於股票莊家交貨。
依據前文對成交量擴大代表什麼意思,及其買賣量的首先形狀有哪些的有關具體介紹,深信大夥兒心裡都有數了。不管大夥兒是不是喜歡打新股,喜歡炒哪層面的個股,網編都等待大夥兒可以賺錢。
⑽ 中字頭股票為什麼不漲 買了中字頭股票如何解套
中字頭的股票由於其國資的特色,在股市中看起來就比其他的股票更略勝一籌,因而許多出資者都喜愛出資這類股票,可是持有之後一定又有出資者要抑鬱了,由於中字頭股票很難漲起來,那麼中字頭股票為什麼不漲?
出資的長河中,08年以來大搞基建,在15年之前國家的方針是以4萬億放水影響出資驅動我國經濟發展,在08-15年鐵路基建,煤炭等動力股票一直上漲。但15年之後,新一任領導班子上台之後感覺到了4萬億放水帶來的經濟陣痛,中心到中南海都一直覺得其時的4萬億放水是不正確的,沒有考慮對經濟發展的透支,所以出資,進出口,消費,驅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與進出口成為主力。
18年貿易戰讓進出口企業壓力山大股票承壓,但促進消費四個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頻率越來越高,促進轎車消費,促進鄉村消費,2.5天假期限。所以消費類的股票在15年之後生長為生長股,一直上漲。
有一批老股民,深信我國最初的央企,國企的成績增加,同時合適價值出資,中長期持有,但這一批價值出資客戶在15年,政治方向轉向消費首先驅動後,給價值出資者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傷,令他們在買了中字頭股票之後,股票不漲,所以一直無法解套。
下面以我國中車,我國電建,我國鐵路,中航飛機,特變電工,潞安環能為例,剖析股票出資組合中一籃子股票的配資,協助解套。
上述幾只股票在15年股災中根本股價夭亡,只需我國鐵建和中航飛機接近過15年最高價。咱們知道,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保利,萬科,海螺水泥,海天味業,上海機場等只需不是我國最初的,重工業,金屬鍛煉板塊的股票,根本解套是大約率事情。
咱們能夠大約能夠分為三類:中航飛機,我國電建,剩下的股票是一類。這個出資組合並沒有做到分散出資,由於他們之間相關系數比較強,一直跌落的時分其它都在跌落。之後出資組合要做優化。
修建施工,電氣設備將受到國家專項債,電網變革的利好音訊,基建板塊托底我國經濟增速。另外運輸設備,煤層氣將受到山西動力革新試點利好要素的影響。全體來看持倉股票有成績與方針支撐,關鍵便是動搖太小,缺少爆發力。間隔成本線有50%-60%的間隔。
已然股票近期有上漲趨勢,且是好股票,那麼必需求近期這波上漲中解套,上漲波濤中,每天能夠最高點賣出,最低點買入。
從出資報答上來看,潞安環能,我國中車,特變電工報答相對較高,風險都比較低,報答/風險大於1,可是報答比起其它板塊是十分小的,中車一直是慢漲快跌。 潞安環能,我國電建,中航飛機月線來看一直上漲能夠中長期持有,我國中車,我國鐵建趨勢相同,在這波反彈之後中車和中鐵需求在上漲波濤高點賣出。
再談價值出資,本質上講這些企業都是好企業,但出資報答不及預期,持有了這么長期,需求一個一個解套。消費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首先馬車之後,沒有意識到方針轉向的出資者是肯定吃了大虧的。
出資有風險,出資需謹慎,市場總有上漲的周期,解套僅僅時刻問題,只能說資金的時刻效應,轉化成其它短期高收益的股票,快速的回本,再持續持有這些大周期的中字頭股票。
信任咱們從本文中現已了解到中字頭股票為什麼不漲的原因了,至於解套,股民一定要根據行情來做出正確的判別。新手入門炒股,想要了解更多的常識,請鎖定好會及時為咱們更新最新的資訊和炒股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