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nikola股票分析
擴展閱讀
宇晶科技股票股吧 2025-02-07 13:55:25
目前股票交易過戶費 2025-02-07 13:30:30

nikola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8-26 08:51:48

① 2500輛垃圾車合作終止,氫能汽車第一股尼古拉變成「獨腳獸」

文丨邱月盈、yong氫雲鏈分析師

近期尼古拉(NASDAQ:NKLA)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多家機構唱空、被指控工廠工地實際沒有開工、通用汽車中止合作等一系列的「丑聞」之下,尼古拉股價持續下跌,甚至導致董事長離職。除了股價暴跌,近期尼古拉災難性的事件仍在持續。

來源:公司財報

2020年各燃料電池企業在營收方面交出了不錯的答卷,尤其是普拉格,實現了超過55%的營收增長,普拉格也成為市值最高的燃料電池企業。與之對比,尼古拉的沒業績拖了股價後腿。僅靠畫大餅式的PPT造車和各種合作協議的簽署,市場投資者不願買單,很難維持高市值。

3、商業模式不算錯,戰略執行問題多

作為氫能汽車的第一股,尼古拉問題出在哪裡?商業模式有沒錯?

尼古拉從氫能重卡場景切入,嘗試提供消費者「保姆式」的服務,通過以租代售、免費加氫等方式解決購置成本高、加氫難、維修難等難題。盡管市場質疑聲不斷,但尼古拉將「輕擁有、重使用」的新型汽車文化導入顛覆傳統商用車新賽道,吸引錯過電動車發展機會的老牌整車及零部件巨頭如通用和博世的加速入場。

從市場反饋、同行發展情況來看,尼古拉的商業模式似乎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PPT」造車已被多家「造車新勢力」驗證可行,代工模式在國內已經取得相當的成績,尼古拉「以租代售」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被多家企業模仿;尼古拉產品時間線也布置得相對合理:2020年上市融資,2021年交付電動卡車、2023年交付氫能卡車,節奏緊湊,能夠持續維持企業熱度。

可以說,尼古拉的商業模式亮點頗多,疊加氫能產業市場看多預期,尼古拉的前景似乎應該一片光明。

尼古拉的問題在於戰略執行問題多,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是操盤手基本功不夠!

以代工廠為例。從代工廠的關系處理上就能看出尼古拉在執行層面處理十分糟糕:通用汽車宣布取消與尼古拉的股權合作的同時,也擱置了尼古拉皮卡代工的計劃,結果直接導致尼古拉宣布退還皮卡的預售定金——尼古拉完全沒有相關的預案,讓人很難相信其對代工模式的把控,而其自建工廠需要到2023年才投入生產。實際上,其自建工廠同樣被人詬病「完全沒有處於建設狀態的跡象」。

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行動一團糟,用網路的話說,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成績0-5」。

4、氫雲鏈點評

特斯拉是從技術、產品到市場三位一體徹底顛覆了汽車產業發展邏輯。尼古拉是「獨腳獸「,更多嘗試在商業模式上改變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使用邏輯,沒有強調技術創新,一條腿走路,屬於瘸腿的顛覆。

燃料電池汽車想要快速從邊緣走到舞台中央,的確需要一個如特斯拉般在「技術、產品到市場」的徹底顛覆。「通用+尼古拉=特斯拉」的簡單拼盤形式已經告吹;「豐田Mirai+尼古拉=特斯拉」模式能否成功需要等待。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氫雲鏈

責編|校對:平步氫雲審核:氫氫我心

來源丨氫雲鏈團隊整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Nice車圈日報 | LG在華電池產能將提高一倍,Nikola股價大跌25%

據外媒報道,消息人士透露,韓國LG化學計劃明年將其在中國的電池產能提高一倍以上,以跟上其美國客戶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步伐。今年,LG化學已經在韓國增加了電池生產線,主要是為了滿足特斯拉美國工廠的需求。消息人士稱,LG化學在中國和韓國增加的電池產量還將供應特斯拉在德國和美國的工廠,這也標志著這家全球領先的電動車電池供應商在供應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Nikola公司官員表示,新協議的重點是燃料電池業務,該公司認為此業務的潛力最大。他們還表示,該公司有信心在年底前與一家能源合作夥伴達成協議,建設加氫站。在11月30日下午的交易中,Nikola的股價大跌近25%,通用股價下跌1.7%。

摩根大通分析師PaulCoaste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通用未按原計劃入股Nikola的決定,將對後者的股價產生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新協議對這家初創企業來說具有積極的作用,因為他們現在可以專注於其商用卡車業務。

(註:以上配圖均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卡車界「特斯拉」Nikola股價暴漲,美國又出一個馬斯克

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分別成為兩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的名稱,而且都在生產電動卡車
撰文?/?秦德興
編輯?/?黃大路
設計?/ 杜??凱
來源?/?bloomberg,?forbes??作者?Edward Ludlow
6月8日,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僅數天的電動卡車公司股價大漲,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家公司就是Nikola Corporation,號稱卡車行業的特斯拉。
Nikola是一家美國卡車設計公司,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由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在2014年創立。該公司的名稱來源於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他是美國一位塞爾維亞裔發明家、工程師,特斯拉在2003年創立時就使用了他的名字中的特斯拉,而Nikola公司的名稱來自其名字中的Nikola。
已虧1.8億美元,今年收入為零
長期以來,對特斯拉公司持懷疑態度的人一直質疑特斯拉的估值。隨著特斯拉在中國的工廠開始交付車輛,其股價自今年3月份以來一直穩步上漲,每股股票價格接近1000美元,市值超過1700億美元。
Nikola這家電池動力和氫燃料電池卡車製造商6月4日才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預計,今年的收入為零,實現10億美元的收入至少要等到2023年。
相比之下,創立117年的福特汽車公司預計今年的收入約為1150億美元。然而,Nikola的股價在6月8日收盤時上漲了一倍以上,在盤後交易中又上漲30%,至每股95美元。
Nikola的執行董事長米爾頓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公司的首要目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穩定的增長。他說,股價上漲背後可能有幾個因素並列舉了一些例子,包括他在推特上宣布,該公司將開始接受旗下Badger皮卡的預訂。該消息可能是推動公司股價在6月8日大漲的主要原因。
從米爾頓創立Nikola到去年年底,這家公司已經虧損了約1.885億美元。該公司計劃從明年開始交付Nikola Tre電池動力Semi Truck,然後在2023年推出兩款燃料電池動力車型。
米爾頓提到的Badger車型的確讓市場感到興奮,但實際上可能不會投入生產。之前該公司在募股文件中表示,將專注於製造Class 8重型卡車,除非找到一家能與之合作的成熟汽車製造商,否則不會生產Badger車型。該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表示,Nikola不久將宣布一個合作夥伴,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Nikola在2020年2月推出了Badger電動卡車,希望與特斯拉備受關注的Cybertruck競爭。根據該公司透露的細節,Badger電動卡車將有兩種動力配置:燃料電池動力車型或電池動力車型。與Cybertruck的稜角分明和未來主義風格不同,Badger電動卡車採用了更為傳統的設計,不過細節也讓人印象深刻。
Badger電動卡車每種配置都提供600英里的續航里程,從零加速到60英里/小時需要2.9秒,最大功率為906馬力。
緊貼馬斯克,聲稱獲1.4萬輛氫卡訂單
截至去年年底,Nikola擁有大約8600萬美元現金。在股票上市之前,該公司已經籌集了超過5億美元的私募資本,其中包括與義大利富豪Agnelli家族有聯系的卡車製造商CNH Instrial NV的1.5億美元資金。去年,CNH還向Nikola投資了1億美元現金。
Nikola計劃在鳳凰城以南建立佔地一個100萬平方英尺的工廠,並從2021年開始生產卡車。該公司預計2027年燃料電池動力卡車的產量達到三萬輛,2028年電池動力卡車的產量達到1.5萬輛。
該公司的Class 8電動卡車引起了卡車行業的極大興趣。盡管該公司鼓吹獲得了1.4萬輛燃料電池動力卡車的訂單,摺合成銷售額約為100億美元,但這些交易遠未完成。該公司在4月份告訴潛在的投資者,正在與車隊等戰略合作夥伴進行談判,希望將預購訂單轉換為有約束力的合同並支付定金。
那麼,為什麼這家公司的車型引發了卡車行業如此強烈的興趣呢?答案在於這些卡車提供動力的方式:氫燃料電池或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根據該公司的說法,其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傳統鋰離子電池的四倍。從理論上講,與由鋰離子電池驅動的同類汽車相比,該公司的電池將讓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一倍。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個加氫站網路,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卡車補充燃料,從而節省大量時間。理論上而言,沒有全尺寸電池那麼大的重量,燃料電池動力卡車可以運輸更多的貨物。
現年38歲的米爾頓最近表示,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夠超過特斯拉的馬斯克,而他是其中之一,該言論引發了媒體的關注。米爾頓在接受一些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他認為特斯拉是Nikola的競爭對手。
特斯拉和Nikola都提供電動卡車,但後者認為能源網路比卡車更重要。米爾頓說,氫的生產效率一直在穩步提高,成本不斷下降,這將讓氫燃料卡車比在城市充電的電池動力卡車具有優勢。
米爾頓表示,Nikola的另一個優勢是,該公司的卡車比特斯拉的卡車更輕,運行成本更低,盡管Nikola具有這些優勢,但並非沒有遇到挑戰,以多快的速度鋪開氫能源網路將決定公司的成敗。
隨著Nikola股價大漲,公司市值急劇上升,米爾頓也像馬斯克一樣,個人財富大幅增加。不過在創立Nikola之前,米爾頓已經經歷過兩次創業的失敗。
在亞馬遜成為知名公司之前很長時間,米爾頓就創立過一家名為Upillar的電子商務公司,訪問量很快就達到每個月8000萬,不過公司耗盡了現金,只能關門,米爾頓也變得一無所有。
後來米爾頓又創立了一家名為dHybrid的公司,對柴油發動機進行改造,以降低燃料成本並減少尾氣排放,該公司還與一些卡車公司簽訂了超過1億美元的合同,但在公司引入一家投資者後,該投資者搶走了公司的知識產權,目前雙方仍在訴訟之中。
現在,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分別成為兩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的名稱,而且都在生產電動卡車,作為特斯拉和Nikola的負責人,馬斯克和米爾頓將不斷地被人們拿來比較。像馬斯克一樣,米爾頓的推文也引發了公司股價的波動。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與通用合作懸而未決 Nikola股價下跌逾8%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11月24日,Nikola股價在盤後交易時段下跌逾8%,此前該公司首席執行官MarkRussell未能向投資者保證通用汽車不會退出與其20億美元的交易,以及其創始人TrevorMilton不會突然拋售股票。

(圖片來源:Nikola)

在CNBC的一場采訪中,Russell表示,與通用關於供應燃料電池、電池技術以及合作純電動皮卡的談判正在「持續進行中」,但他沒有提及更多細節。如果12月3日前還沒有敲定最終交易,任意一方都可取消合作。

Russell還拒絕猜測Milton在12月1日禁售期後關於其價值9,160萬美元股票的計劃,其中包括他給予早期員工600萬美元的「創始人股權」,因而Milton本人擁有8,560萬美元的股份。而該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約有3.61億股,這使MiltonNikola成為公司最大的單一股東。按規定,在借殼上市的公司中,內部人士持有的股票不能立即出售,通常需要等到交易完成後180天內的禁售期結束。

Russell表示:「當然不能對Trevor做出評論。但是我們認為,隨著我們執行商業計劃和到達里程碑,我們將給予長期關注公司的股東回報。我們的重點在於長期。」

持有近1.37億股Nikola股票的持有者同意延長其禁售期,至4月31日,其中3,980萬股被T&MResial公司持有(Russell掌權,Milton控股)。當日交易時間內,Nikola收盤價上漲17.3%,至每股34.5美元,這表明仍有許多投資者看好這家電動卡車企業。

在美國司法局和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始調查沽空機構Hindenburg於9月發起的對Nikola的欺詐控訴後,Milton便卸任。後者控訴Milton對Nikola的技術進行誇大並偽造聲明,以便壯大公司發展,以及與其他車企合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涉及兩款車型 特斯拉在美國召回9537輛汽車

?1,涉及兩款車型特斯拉在美國召回9537輛汽車

【蓋世汽車】此前中國曾要求特斯拉召回數千輛ModelS,原因是車輛懸架臂存在故障,但是該公司否認車輛存在問題。而如今,該公司宣布,將因為懸架問題而召回一些車輛,但是因此隱患召回的並非ModelS,而是ModelY。此外,ModelX也存在問題,是車輛的車頂裝飾可能會脫落。

ID.4(圖片來源:大眾)

除了續航里程250英里(約402公里),EPA還給出了該款車的能耗水平:97MPGe,347瓦時/英里(約216瓦時/公里),這對於一款跨界SUV來說是一個合理值。美國車媒InsideEVs對此表示:「大眾在研發MEB平台方面似乎做的不錯。」

現在大眾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歐洲WLTP測試的行駛里程和EPA的估計行駛里程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這在極星和沃爾沃汽車上尤其明顯。此前,ID.4WLTP測試下續航里程達500公里。

大眾在ID.4上投入了很多,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當大眾剛開始在美國接受預定時,因買家太多,預訂網站一度陷入癱瘓。不過,最近北美市場的ID.4潛在買家可能會感到失望,因為該公司推遲了這款車在美國的上市,選擇先集中在歐洲銷售以提高該公司零排放汽車銷量額度。

目前,大眾美國查塔努加工廠正為擴大ID.4的產量做准備,該廠到2022年才會開始生產基於MEB平台打造的電動車。計劃銷往北美市場的ID.4目前仍在德國茨維考工廠生產。另外,大眾中國安亭和佛山工廠也正在生產ID.4(為上汽生產ID.4X;為一汽生產ID.4Crozz),預計大眾德國埃姆登工廠2022年也將開始生產該車型。

最近,大眾子公司ElectrifyAmerica發布聲明,討論了2021款ID.4和免費充電三年的服務。保守估計,大眾首批ID.4將從2021年中期開始向美國運送,美國ID.4起始價為39,995美元。(來源:蓋世汽車?谷姣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與通用汽車合作生變,投資機構稱Nikola或將面臨破產

通用 汽車 近期表示,該公司尚未與Nikola敲定共同生產電動皮卡和氫燃料電池牽引車的協議。

雙方原計劃9月30日達成協議,並表示如果雙方在12月3日之前沒有最終確定交易,任何一方都可以終止協議。

Nikola管理層隨機迅速採取行動,平息了投資者的擔憂。這一舉措令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了30%。

但美國投資咨詢機構Invetor Place警告稱,投資者不要因此番上漲而盲目介入。

該機構認為,這家陷入困境的電動卡車製造商尚未正式走出困境。相反,Nikola前途現在似乎完全依賴於通用 汽車 。

Invetor Place預測,如果通用 汽車 決定繼續推進收購項目,那麼Nikola公司的股價有望由目前的25美元左右飆升至60美元。可一旦通用 汽車 決定放棄收購,那麼這家初創企業或許會遭遇生存困境。

「我們與Nikola的交易尚未完成,我們正在繼續與他們探討,並將在適當或需要的時候公布最新情況。」通用 汽車 發言人Juli Huston-Rough在9月29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9月8日,通用 汽車 出人意料地宣布將與新貴電動皮卡製造商新貴Nikola建立合作關系。

按計劃,通用 汽車 將獲得Nikola公司11%的股份。 作為交換,這家老牌 汽車 製造商將與Nikola共享其技術和製造能力。

通用 汽車 同意向Nikola供應電池、底盤和工廠,用於Badger皮卡的生產。通用 汽車 還將為Nikola計劃中的重型卡車提供燃料電池系統。換句話說,通用 汽車 將製造Nikola皮卡。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這家底特律 汽車 製造商還將獲得Badger帶來的80%的電動 汽車 監管積分,並且有權以市場價格購入餘下的積分,這些積分有助於通用抵消其汽油動力車輛造成的排放量。

9月10日,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針對Nikola及其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發布了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

該機構聲稱,米爾頓嚴重誇大了公司的技術能力,並向投資者撒謊。 此後,進一步的研究給出了確鑿的證據,暗示尼古拉股票的價值可能為零。

米爾頓對這些指控予以否認,Nikola則威脅稱將採取法律行動,並將此事報告給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目前,SEC和美國司法部已對此事展開了調查,但是雙方均拒絕證實此消息。

米爾頓持有Nikola公司25%的股份,並於9月21日宣布辭職,稱自己不想影響公司。公司董事會成員、前通用副總裁Steve Girsky接替了他的職位。

Invetor Place認為, 通用 汽車 向Nikola公司進行投資是為了推動其電動 汽車 營銷,而非出於技術目的。

但該機構分析師注意到,事情目前可能存在巨大的變數。因為針對米爾頓的指控中包含性侵犯等嚴重指控。兩名女子據信對米爾頓提出了相關指控。

Invetor Place分析師在其報告中指出,優步(Uber)此前也曾遭遇類似的情況,其當時的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曾在2017年面臨類似指控。其結果是,該年度優步的銷售額僅增長了42%,而競爭對手Lyft的增長幅度則達到103%。

目前,Nikola已失去了將英國石油轉化成其重要合夥人的機會。Invetor Place方面認為,通用 汽車 可能是下一個。

不過對Nikola而言,希望或許依然存在,因為通用 汽車 的確需要Nikola公司。

Invetor Place認為,通用 汽車 一直在電動 汽車 營銷方面遇到問題。 盡管擁有主要 汽車 製造商中最先進的電動 汽車 研發能力,但其相關產品的銷量遠低於特斯拉。

眼下,在通用 汽車 雪佛蘭品牌每售出一輛Bolt電動 汽車 的同時,特斯拉方面將售出22輛。

越來越多的人擔心,通用 汽車 計劃到2023年推出20款新電動 汽車 的計劃可能會面臨同樣的未來。

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挑戰甚至更大。 燃料電池技術需要專門的加油站,這意味著這場競爭中先發優勢極為關鍵。

為了為其Hydrotec氫燃料電池技術贏得一個市場立足點,通用 汽車 迫切需要在市場上搞出一番動靜,而那是Nikola方面所能提供的。

在美國市場上,將新車推向市場可能要花費10億美元甚至更多,其中60%的投資用於建造 汽車 工廠。 因此,許多 汽車 製造商經常合作推出新技術,例如自動駕駛 汽車 。

Invetor Place方面認為,如果無法取得幫助,Nikola最終可能破產。該公司從2020年的首次公開募股中僅獲得7億美元現金。

Invetor Place建議Nikola的潛在投資者謹慎思考。該機構表示,如果Nikola無法在氫燃料電池卡車市場上擊敗現代 汽車 或沃爾沃/戴姆勒合資企業等競爭對手,那麼它可能會耗盡目前的運氣。

但另一方面,如果通用 汽車 決定繼續推進這項合作,Nikola的投資者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上述機構推測,到2029年,Nikola股票的公允價值有望達到62美元,即有150%的上漲空間。

⑦ Nice車圈日報 | Nikola股價下跌逾8%,電裝再召回150萬台燃油泵

據外媒報道,11月25日,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發布聲明表示,已同意向日產汽車提供達20億美元的信貸資金,以幫助該公司在美國銷售汽車。

今年4月,電裝向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一份召回報告,這家日本零部件供應商列出了200多萬台燃油泵,原因是「某些低壓燃油泵的葉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變形,從而導致燃油泵無法使用」。算上最新召回的燃油泵,當前電裝共有353萬台燃油泵面臨召回。

NHTSA在召回報告中稱,購買了存在缺陷燃油泵的汽車製造商包括本田汽車美國公司、福特汽車公司、斯巴魯美國公司、豐田汽車北美公司,以及三菱汽車北美公司。電裝隸屬於豐田公司。NHTSA表示,召回時間表以及修復該缺陷的補救措施將由各家汽車製造商自行決定。

(註:以上配圖均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