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弘芯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期權6 2025-02-12 03:54:32
股票交易刷單 2025-02-12 03:28:11
典型股票代碼 2025-02-12 02:26:09

弘芯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2-08-18 04:18:41

『壹』 武漢弘芯抵押了光刻機,我們的晶元行業到底出了啥問題

最近這段時間美國的禁令讓中國整個半導體行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差評君相關的文章也寫了不少,大家在評論里問的比較多的問題是: 美國這樣制裁晶元,我們到底有沒有辦法自己研究出來?


畢竟在幾十年前最艱難的時期,前輩科學家們靠著算盤,都造的出原子彈, 現在面對這個小小的晶元,真就無能為力了嗎?


在講結論之前,差評君先給大家說說最近 武漢弘芯半導體 爆出來的事兒,捋完一遍之後,再來聊聊我的看法。


事情是這樣的。


武漢有一家叫弘芯半導體的公司,最近被爆出因為資金問題,很有可能運作不下去了。


要說一般的企業經營不善,倒閉破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半導體這個比較特殊的行業中,這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弘芯半導體成立於 2017 年 11 月,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晶元企業,他們在成立之初,也喊出了相當響亮的口號。


根據弘芯官網的描述,他們的野心真的不小▼


上手就 14nm 工藝,緊接著就 7 nm ,還要達到每月 3 萬片的產能,這對於一家剛起步的晶元企業來說,著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去年的時候弘芯也是秀出了一系列騷操作,他們先是把台積電前運營長 蔣尚義博士 請來當 CEO 。


這位老人家可謂是晶元界的傳奇人物,今天的台積電在國際上能取得這樣的技術優勢,離不開他的努力,弘芯請他過來坐鎮,看來是鐵了心要啃下晶元代工這塊硬骨頭。


接著,弘芯又花了大價錢,把荷蘭 ASML ( 阿斯麥爾 )公司的光刻機買了進來,這台型號為 1980Di 的光刻機,理論最小能支持 10nm 以內的晶元製程。


為了迎接這台價值連城的光刻機,弘芯還專門為它搞了一個進場儀式,背景板上赫然寫著 「 弘芯報國、圓夢中華 」 八個大字,讓人熱血沸騰。


資金方面,在今年武漢市發改委的《 2020 年市級重大在建項目計劃 》紅頭文件中,武漢弘芯的半導體的總投資達到了 1280 億人民幣,首期投資為佔到了先進製造業項目的最大頭。


人才、器材、錢財、 全都到位了,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弘芯也能像中芯國際那樣能整出點干貨的時候,出事情了。


雷聲大雨點小,才剛過了一個月,弘芯就把剛引進的 ASML 1980Di 光刻機給抵押了,並以此向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貸款了 5.8 億人民幣。


更蹊蹺的是,在抵押信息的狀態一欄寫著的 「 全新尚未使用 」 ,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剛引進沒多久,用都不用就把機器給抵押了,是有多缺錢才會這么干?這波微操差評君實在是沒看懂。


根據知乎網友 @ 水果簡筆畫 的爆料,弘芯這個項目賬上的錢並沒有看上去的多,僅僅是在場地建設方面就似乎拖欠了很大一筆錢。


巧合的是,在天眼查也能搜索的到,負責該項目的施工單位 環宇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確實以合同糾紛的案由,在今年將 弘芯半導體 和總包商 火炬建設公司 告上了法庭。


盡管弘芯在之後發出了澄清聲明,表示媒體說的那些都是假的,大家別去相信,但並沒明說,具體哪些信息是不實的。



此外,網上不少收到了弘芯 offer 的准員工也在抱怨公司一直在拖延入職的時間。


整個公司似乎在向著 暴雷 的方向發展。。。


我們沒辦法知道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差評君也沒辦法下定義,但從這件事情中能看出中國大陸的晶元產業,確實存在問題。


國外的行業媒體也對弘芯這樣的企業抱著謹慎的態度,他們認為 中國大陸在晶元製造方面的資金投入以及人才引進確實是很大的優勢。


但如果沒有足夠大量的基礎人才儲備,而又同時運行幾個大型的晶元製造項目的話,要趕超一線這基本就是痴人說夢了。


雖然我們花了重金請了行業內頂尖的人才,但是基礎的晶元工程師卻嚴重匱乏。


這不是差評君在危言聳聽,大家有渠道的問問學校微電子專業的學生還從事微電子行業的比例就知道了,低的嚇人,優秀的人都去了互聯網行業,這樣怎麼能讓我們的晶元產業活起來呢?


那為什麼我們國家微電子專業的人才都湧入到了互聯網行業, 有一個關鍵原因 —— 資本。。。


如今發展的最好的互聯網產業,在 場地、設備引進、人才儲備 方面並沒有嚴苛的要求,甚至只需要租一間辦公室、有一個不錯的想法,就有投資人提著大桶大桶的鈔票過來,給你投錢。


就比如像前兩年的共享經濟,概念炒的火熱,ofo 出來之後更是被資本無限看好,以至於整個行業迅速膨脹。


正因為膨脹的快,資本積累就越快,資本本身是趨利的。在那段時間,只要你有關於共享經濟的項目書,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和投資人把融資給簽了。


再往後,盤子越鋪越大,資本也越吹越大,當市場認清了共享經濟的本質之後,泡沫就破滅了。。。


不同於互聯網,實體製造業本身並沒有能吹的天花亂墜的好故事,擺在面前的就只有各種各樣的預算表。


人力、場地、研發、原材料、物流、供貨渠道 每一個關節都需要靠錢砸開,每一分利潤都賺的明明白白。


最關鍵是它資本積累的速度慢啊,等一家實體企業做大,那邊互聯網企業估計已經膨脹完好幾輪了。


投資方割了韭菜收了錢就跑,無縫切換下一家, 這不比製造業香?


而當某個行業的投資者變少的時候,從業者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連飯都吃不飽,誰願意累死累活去研究晶元?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學微電子專業的,大學畢業之後你留在實驗室和導師一起搞研究,每天累死累活每個月就拿個幾百塊錢的補貼。


而你的同學則早已看破紅塵、剃度防禿,去了每天 996 的互聯網公司,盡管也是累死累活,但上手就能拿到 2 萬、3 萬的工資。。。


基礎人才如果給不到應有的待遇, 那他有什麼理由不去薪資待遇更好、工作更輕松、技能門檻更低的行業呢?


原本好好的半導體人才,就因為資本的走向而流失掉了。


做晶元就好比建大樓,我們雖然能花錢給我們搭鋼架,但是沒有混凝土填充進來,這個樓依然蓋不好。


這基礎人才的事情估計要通過幾年,十幾年來慢慢修復,可如果弘芯項目就此垮掉的話,破壞力可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多了。


像蔣尚義博士這樣的高端晶元人才,經過這個事件,還會不會對中國大陸的晶元企業有信心呢?


那從台積電高薪挖來的那幾十個高級技術專家,又會怎麼看待大陸的晶元產業?


是不是以後連花錢搭建鋼筋都變得遙不可及了?


這些問題誰也說不好。


目前看起來,晶元產業想好好搞,通過 國家主導、政策扶持是肯定沒錯的 ,當年不論是日本還是韓國的半導體崛起,都少不了這關鍵的一環,光靠某個資本集團,本質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的。


當年德州儀器想要在日本設立獨資公司,打入日本市場,日本政府提出 「 拿技術來換市場 」 ,德州儀器被迫和索尼組成了合資企業,並在三年內公開了技術專利。


70 年代,日本政府還聯合過 三菱、日立、 NEC 、東芝、富士通 等 科技 公司,共同攻堅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總投資超過了 2.4 億美元 ,通過三年的努力,最後獲得了 1210 件新型專利,已經能夠和美國技術抗衡了。


40 年前的 2.4 億美元,真的很難想像了。。。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 2018 年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過,中國大陸完全有能力不依靠歐美,獨立發展半導體設計。


不過在晶元製造這塊兒,製程技術的進步並不是說一下子花很多錢就可以做成的,它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經驗的積累,沒法迅速趕超。


試玉要燒三日滿,取材須待七年期。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是急不得。慎思之、緩行之、徐圖之、有計劃的攻城略地。


不能因為美國掐了我們脖子,就開始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否則噎死的有可能是我們自己。

『貳』 弘芯全員遣散,項目已經爛尾停工,為何會落得如此田地

最近,“千億頂流”晶元項目武漢弘芯,傳出新消息——遣散全體員工!

一、千億晶元,變芯騙

若一般企業經營不善,倒閉破產便是,沒啥稀奇。可半導體行業卻稍顯特殊,尤其在“缺芯”現狀下,每次暴雷都牽扯甚廣。事實上,武漢弘芯曾是當之無愧的“頂流明星”,成立於2017年11月,上手就攻14nm工藝,隨後轉戰7nm工藝 ,1280億的總投資,是所有半導體製造項目的投資額之最,更在2018~2019年兩度入選“湖北省重大項目”。另外,還請來台積電前運營長蔣尚義博士當CEO ,不惜花大價錢引入中國唯一台ASML 7nm光刻機,這可是連中芯國際都沒有的待遇。當時,為迎接這台價值連城的先進機器,弘芯還專門搞過一個進場儀式,背景板赫然寫著 “ 弘芯報國,圓夢中華 ” ,讓人熱血沸騰。

『叄』 武漢弘芯騙局為啥不立案

1、武漢弘芯騙局不立案的原因沒有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責或者已過追訴時效等。
2、派出所接到報案後會進行調查,對不予立案的,出具不立案通知書,報案人對此有異議的話,可以申請復議。

『肆』 武漢弘芯 的光刻機驗貨真假了嗎

摘要 您好!這是一場騙局,而且所謂這套先進的光刻機也是假的,做不了7NM。高科技領域水很深,水平不亞於賈躍亭,其實都是一個套路。希望幫助到您。

『伍』 武漢弘芯遣散全體員工,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大家都非常明白的就是說對於一個公司如果要遣散員工的話,那麼也是讓我們大家感覺到非常難以去理解和想像的。而對於在武漢的弘芯公司,現在居然要選擇全部的員工對這個公司的發展,也讓我們大家感覺到非常的奇怪。

而沒有辦法根本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外匯就是由政府來進行管控,所以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結果。還有這樣的結果也是我們大家感覺到非常難以去想像和理解的。而希望通過這個事情我可以明白,就是說公司也要進行良好的健康的發展,必須要和自己自身的經濟相掛鉤,這些事我們才能夠明白的,如果一個公司他的資金不能夠進行到位的話,那麼長時間的發展也是不能夠進行的,所以這也就告訴了我們對待現在這樣的徵集情況之中,我們不能夠繼續進行資金到位的話,那麼這是決定於公司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好的,這也是我們大家所了解的,所以根據這個事情可以明白的,就是說對文化現在的發展。必須要進行注意的了。

『陸』 弘芯最初攢局的人是如何把武漢政府、業界泰斗,一步步騙入千億騙局中的

令人不解的是,弘芯最初的幾個攢局人全無半導體從業背景、甚至大多是大專學歷,他們是怎麼把武漢政府、業績泰斗蔣尚義,以及眾多合作公司,一步步騙進入了這個“千億騙局”? 更重要的是,對於諸多急於“造芯”的各地政府、各路資金,怎麼避免再次踏入“弘芯式騙局”?

從資本為零到強大的資金鏈,有錢真的可以使鬼推磨嗎?不過要撐起弘芯版圖,三人勢必會露出馬腳,為了假戲真做,龍、曹、李三人迫切需要一個實打實的技術團隊。金錢驅動下,上海精泰通過層層關系,輾轉聯繫到當時正好結束中芯國際任期、鬱郁不得志的蔣尚義。蔣尚義上當,與曹山等人的巧言令色不無關系。蔣尚義在識破迷局,迅速離開武漢。他在接受南華早報采訪時曾說:“我在弘芯的經歷是一場噩夢。

這場騙局的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地方造芯熱潮的無奈和圖謀,對不上的賬目,騙子的金口袋等等。

『柒』 武漢弘芯項目爛尾背後:武漢合肥半導體產業優勢對比與風口的思考

自中興、華為事件發生後集成電路的地位不斷提升, 社會 與資本對集成電路產業的認識也不斷加深。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初衷確實是為了實現國產替代、自主可控,雖然這種思路沒錯但格局著實有點狹隘。當然如果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放到實現國家戰略安全的地位,對產業的認識也會更深刻一些。

頂層設計的確瞄向了國家戰略安全這一方向,但落腳到這個產業中,產業和資本的高度還是無法達成統一,因為各自的訴求不同。以中微公司創始人尹志堯為代表的產業從業者固然可以做到十年磨一劍,將刻蝕設備做到全球一線水平,但狂熱資本的不斷湧入,更多的是看到科創板、注冊制等的實施帶來的短期套利空間,畢竟相比以往如今上市的門檻和難度大幅降低。

集成電路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如果放到國產替代和國家安全的角度還是一個政策密集型的產業,如果將這四種重要的要素實現深度整合,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如果這四種要素中任何一個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理解與認知出現偏差甚至誤區,則會出現很大的問題,20年前的"漢芯一號"造假事件如此,武漢弘芯項目爛尾也是如此。

武漢弘芯一開始就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有所誤區,比如一開始就定下的不切實際的目標。武漢弘芯項目原計劃投資1280億元,主要投資目標是建成一條月產能3萬片的14nm邏輯工藝生產線、月產能3萬片的7nm及以下邏輯工藝生產線以及相應的晶圓級先進封裝生產線,但在2017年國內最好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剛搞定28nm HKMG工藝不久,直到2019年才在梁孟松的帶領下搞定了14nm FinFET工藝。

2017年全球晶圓廠中有能力量產14nm及以下FinFET工藝的也就台積電、英特爾、三星和格芯,其中台積電和三星將技術節點推進到10nm,格芯是12nm,英特爾是14nm++ FinFET工藝,與格芯的12nm相當:

行業龍頭也剛推進到14-10nm,武漢弘芯一開始就要上馬14nm,就當是國內集成電路的產業基礎,可能嗎?

2017年國內技術達不到,資本目的不純,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認知較淺,武漢弘芯項目如何推進?

可惜了蔣尚義的一腔熱血。

武漢的集成電路產業基礎還是相當薄弱,更沒法與江蘇和上海這兩個產業集聚地相比,將之比喻為荒漠中的綠洲也不為過。

按申萬行業分類,目前在A股上市的湖北半導體企業有盈方微和台基股份兩家,其中台基股份主要從事大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生產與銷售,是一家功率半導體企業。但盈方微在湖北荊州,台基股份在湖北襄陽,均不在武漢。

在新三板上掛牌的湖北半導體企業是思存 科技 (839113.OC),公司主要研發與銷售多種類別的Wi-Fi模塊及相關解決方案。公司在技術上得到高通的支持, 2019年營收與凈利潤分別達到2.50億元和0.08億元,業務規模與盈利能力較弱。

東芯通信(430670)是位於合肥市的一家從事LTE基帶晶元研發、銷售及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但目前由於4G網路已經成為過去,公司業績也一落千丈,2019年營收僅有0.15億元,凈利潤虧損0.12億元,已經連續四年虧損。

過去的終究要過去。

在光模塊及光晶元領域武漢具有一定優勢,光迅 科技 、華工 科技 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其中光迅 科技 是國內少有的業務涉及光晶元、光器件和光模塊產業鏈的企業,而且公司依靠大股東烽火集團旗下的烽火 科技 ,產品可以很好的切入終端。但是在目前火熱的高通量光模塊領域公司相比中際旭創和新易盛有所滯後,相比已經研發出1000G光模塊的華為以及Finisar等國外巨頭差距更是明顯:

合肥與武漢在存儲器領域的競爭優勢相當明顯。武漢長江存儲在3D NAND領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技術上4月份推出的X2-6070是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的3D NAND,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容量的存儲器件。技術上與海力士、三星、鎧俠等差距也就1-2代,如果公司能及時推出196層甚至256層3D NAND,技術上的差距已經相當小了。另外武漢新芯(XMC)除了Nor Flash等存儲器件,自有晶圓廠也可以為客戶提供55nm製程的低功耗邏輯和射頻等工藝。

在DRAM領域合肥長鑫實現了重大突破,公司現有產品主要有DDR4內存晶元、LPDDR4X和DDR4模組,而且在中低端消費電子領域實現商業化。不過目前三星、海力士等已經將技術延伸到DDR5,在技術上還有一代的差距。

在半導體設備領域領域,武漢精測電子和合肥芯碁微是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精測電子是從事TFT-LCD/OLED等平面顯示信號測試技術研發、開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在平面顯示信號測試領域位於國內領先水平。不過公司目前將業務向半導體檢測延伸,未來公司有望形成平面顯示+集成電路檢測雙主業格局。

合肥芯碁微主要從事以微納直寫光刻技術為核心的直接成像設備及直寫光刻設備研發、製造及銷售,但目前公司的直寫光刻機主要用於PCB,在平面顯示領域有一定布局。由於技術自身局限,合肥芯碁微的直接成像技術還不能很好的應用於硅基半導體器件深亞微米節點的製造。

綜上所述,從目前集成電路產業布局來看,除了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的存儲器件,武漢和合肥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水平總體遜於江蘇和上海,但以光迅 科技 為代表的光模塊企業、以精測電子、合肥芯碁微為代表的設備製造企業在個別領域具有一定規模。

除了合肥長鑫,合肥的集成電路產業亮點不多,但如果從產業鏈布局來看,合肥的產業基礎要略好於武漢。

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分為設計、製造和封測,目前武漢和合肥在設計領域存在明顯短板。武漢昊昱微電子是從事功率半導體及模擬半導體設計的企業,公司基於CMOS、BiCMOS、BCDMOS等工藝開發了HYM533低功耗8位四路DAC、音頻功放IC等器件;合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企業有合肥芯谷微電子、合肥恆爍半導體等設計企業,而且這些企業由"最牛風投機構"合肥市政府投資,部分設計企業頗具特色,但相比聖邦股份、兆易創新等企業,差距太明顯。

在封測領域合肥的基礎要好得多,而武漢則一片空白。封測領域合肥目前擁有合肥合晶和合肥速芯兩家封測企業,其中成立於2000年的合肥合晶覆蓋TO、SOT和DIP封裝技術;成立於2018年12月的合肥速芯是集成電路行業咨詢公司摩爾精英旗下封測企業,擁有QFN、BGA、SiP等封裝技術:

當然合肥速芯的競爭力還來自於摩爾精英在集成電路行業中的資源整合能力,這一點可能是合肥合晶所不擁有的。

在製造領域武漢和合肥均有晶圓廠,其中合肥長鑫和長江存儲各有一座300mm晶圓廠,主要是這兩家企業均採用了IDM模式,這也是三星和海力士等存儲器龍頭的典型模式。除此以外PowerChip和XMC(武漢新芯)分別在合肥和武漢擁有一座300mm晶圓廠,產能較小,而且主要以成熟節點為主。

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的優勢是打通了設計、製造和封測,武漢雖然有武漢新芯這樣的晶圓代工廠,但封測還有短板。

當然在光模塊等領域武漢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有人曾將中國半導體投資者歸納為無知者無畏型、無恥者無畏型和既無知又無恥型三類,其中無知者無畏型主要是地方政府,出於各種目的往往會出現"義和團"式的"造芯運動",典型代表就是武漢弘芯這個爛尾項目。無恥者無畏型主要是產業內企業"杠桿"式的"堵芯",懷著撞大運的心理借著主業的成功賭博式發展集成電路這個副業。既無知又無恥型就是那些暴躁狂熱的資本,他們對產業規律視而不見,搞跨界投機式的"騙芯"。

一級市場如此,二級市場同樣炒作投機之風盛行,最典型的就是中芯國際上市前後的炒作以及半導體板塊的暴漲暴跌,讓一眾投資者吃了悶癟。

集成電路行業是一個大投資、重積累、長周期、慢回報和高風險的行業,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出只是解決了一個資本順利退出的通道,但產業本身特徵是無法在資本加持下能改變的,如果只是抱著投機甚至賭或騙的心態悶頭扎入集成電路行業,可能自己怎麼沒的都不知道。

65nm製程的SoC晶元設計及流片成本2850萬美元,16nm的設計及流片費用高達1.06億美元,足可以讓很多中小型設計企業倒閉好多次了。

『捌』 武漢弘芯疑遣散全體員工,難道這真的是個千億騙局嗎誰應該為此擔責

千億投資項目爆雷的晶元公司武漢弘芯,離終結又近一步。集微網爆料,昨天,弘芯正式下文,遣散全部員工。難道這真的是個千億騙局嗎?

一、全員遣散,疑似沒有遣散費

近日,有媒體爆出,一武漢弘芯高管在一個240人的內部群中發布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由於公司無復工復產計劃,請全體員工提出離職申請,下班前完成離職手續辦理;休假人員可於線上辦理。整個通知並未提及遣散費的問題,因此,所有員工可能連一毛錢遣散費也沒有。一般情況下,公司遣散員工的時候都會給予N+1的補償,有的外企甚至可以給到N+6的補償。從通知的內容上看,武漢弘芯是不準備給予補償的,因為它希望員工主動提出離職申請。眾所周知,員工主動離職,企業是不需要給N+1補償的。作為武漢弘芯的員工可能會感覺不服,因為這可能讓自己少拿不少錢。不過作為外人來看,能一分不少的拿到自己的工資已經實屬萬幸。畢竟這是一家已經處於絕境的項目,還要啥自行車啊?看到武漢弘芯走到這一步,著實讓人們驚掉下巴?因為這個項目在剛實施的時候喊出了“以’芯‘報國,圓夢中華”的口號,由此可見武漢弘芯的志向。

『玖』 武漢弘芯疑遣散全體員工,為何要這么做

弘芯高層住宅在內部群中通告,融合企業現況,企業無復工復產方案,經企業科學研究決策,請全體人員於二零二一年4月22日下班了前明確提出離職申請書,並於二零二一年3月12日下班了前進行離職流程申請辦理;請假工作人員可於網上申請辦理。該內部群總數現有240人,這也代表著弘芯現階段最少仍有240名職工在職。對於是不是有解散賠償,現階段未有從獲知。天目電視記者試著撥通武漢弘芯的官方網聯系方式,可是自始至終無法接通,官網現階段也早已打不開。

孟瑋表明,對於當今集成ic領域發生的一切,發改委下一步將關鍵搞好四方面工作中,一是提升對集成電路晶元重點項目基本建設的服務項目和具體指導,搞好整體規劃合理布局;二是加速貫徹落實新形勢下推動集成電路晶元產業鏈和服務外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多個現行政策,趕緊頒布政策措施;三是創建早整理、早發現、早意見反饋、早應急處置的高效工作方案,減少集成電路晶元重點項目經營風險;四是依照誰適用、誰承擔標准,對導致巨大損失或引起重大風險的,給予通告責任追究。期待武漢弘芯爛尾樓這一事情,給多方投資人和各個當地政府保持警惕的另外,也為我國半導體材料新項目爛尾樓事情劃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