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上面的MA1、MA2、MA3各代表什麼意思
ma是均線指標,ma1日2日3日4日5日是平均的價格,均線都是可以自己設置的,基本為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30日均線,60日均線,120日均線,如果該股上市不到兩個月就不會出來60日均線,因為60日均線是兩個月的,只能看見30日均線。
如;不能設置的135日均線和250日均量線,那一定是你要設置的個股還不到250日與135日,所以就不能設置。
在行情軟體k線圖伴隨著k線一同前進的幾條線,分別為;5日黃色,10日紫色,20日綠色,30日白色,60日藍色120日紅色,若是剛上市沒多久的股票就沒有紅色120日均線,比如剛上市一個月就不會有60日均線,因為60日是兩個月的,這么簡單相信你應該可以理解吧!
5日均線就是平均5日內的股價走勢,10日均線就是平均10日內的股價走勢,30日均線就是平均30日內的股價走勢。
設置;從你軟體菜單功能里就可以找到有一個;設置指標
點入設置即可。或,點擊k線視圖中任意一條線,按滑鼠右鍵,選擇"調節指標參數",就出來一個對話框,就可以設置你想要的參數了
拓展資料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MA是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將一定時期內的證券價格(指數)加以平均,並把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一根MA,用以觀察證券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技術指標。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移動平均線 [1] 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對移動平均線的考查一般從幾個方面進行。
股民朋友在選股的時候,可以把移動平均線做為一個參考指標,移動平均線能夠反應出價格趨勢走向,所謂移動平均線,就是把某段時間的股價加以平均,再依據這個平均值作出平均線圖像。股民朋友可以將日K線圖和平均線放在同一張圖里分析,這樣非常直觀明了。
移動平均線 [2]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較證券價格移動平均線與證券自身價格的關系。當證券價格上漲,高於其移動平均線,則產生購買信號。當證券價格下跌,低於其移動平均線,則產生出售信號。
之所以產生此信號,是因為人們認為,移動平均線,「線」是支撐或阻擋價格的有力標准。價格應自移動平均線反彈。若未反彈而突破,那麼它應繼續在該方向上發展,直至其找到能夠保持的新水平面。
⑵ 股票投資入門 MA均線怎麼看
實話實說,所有指標包括kd macd均線,是根據已有價格計算得出,看指標落後於看價格分析,也就是k線。而價格是根據成交量變化,看k線分析落後看成交量分析,而成交量根據盤面結構變化,看成交量分析慢於看結構分析。
所以只用均線是無法操作股票的,正確的方法要會用比較法則選擇主流板塊主流股,懂得利用正確的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知識來針對不同主力類型的股票用量價,趨勢,波浪位置計算合理買賣點,
比如3450大盤跌下來
看月均線20日均線,沒支撐直接跌破,然後季線,六十日,沒支撐,直接破,然後半年線反彈幾天看起來似乎有支撐
事後還是跌破,如果你看均線來分析操作,是不是一路套牢還錯過止損的機會?
⑶ 股票:K線上方的MA是什麼意思
MA表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在K線圖中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日、10、30、60日平均移動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MA5,白色的曲線代表5日均線,表示的即是該股票近5天的平均收盤價格;以此類推。
移動平均線運用法則: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預示股價將上漲: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新手的話可以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模擬軟體可用牛股寶看看,個人感覺還不錯,裡面有多項指標指導,每項指標都有詳細的說明如何運用,在什麼樣的形態下該如何去操作,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⑷ MA日均線怎麼看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看K線圖的上方有黃色PMA5=幾的字樣,就是五日均線等於幾的意思。其他的有紫色的10日均線PMA10=什麼的。設定的話雙擊數字就行!數字是幾就是幾日均線,顏色和線的顏色一樣!
詳細見下面網址:
http://ke..com/view/2082683.htm
供參考!祝你好運!
(MA)理論是股市最常見的一種技術分析方法,它對股市操作具有神奇的指導作用。
1、」黃金交叉」 當10日均線由下往上穿越30日均線,10日均線在上,30日均線在下,其交叉點就是黃金交叉,黃金交叉是多頭的表現,出現黃金交叉後,後市今有一定的漲幅空間,這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2、」死亡交叉」 當30日均線與10日平均線交叉時,30日均線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線,形成30日平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時,其交點稱之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預示空頭市場來監,股市將下跌此時提出場的最佳時機。
移動平均線與股票買賣時機
移動平均線反映股票價格的變化,可以利用移動平均線理論來把握股票的買進和賣出時機。
1、10日均線由K線圖上方穿越K線圖,位於K線之下方。由空轉多,是買進時機。
2、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均由上而下穿越K線圖,則表明該股多頭的氣勢極為旺盛,漲勢已成定局,是買進時機。
3、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位於K線圖下方呈平行狀,則表示是多頭市場,後市漲幅極大,是買進時機。
4、10日均線由K線圖下方穿越K線圖至K線圖上方。表示短線由多轉空,是賣出時機。
5、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成由下而上順次穿過K線圖,該股將會有很深的跌幅,應及時賣出股票。
6、72日、30日均線繼10日均線之後,從下而上穿越K線圖,右下方移動,跌幅將會很深,應及時賣出股票。
7、10日、30日與72日平均線位於K線圖上方且三線呈平行狀,表明空頭市場已確立,應賣出所有的股票。
8、72日均線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時,為賣出時機。
如果很好地運用移動平均線理論,不能判斷行情的真正趨勢還能獲取可觀利潤,但移動平均線理論不是唯一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有是局限性:首先,移動平均性是股價定型後產生的圖形、反映較慢。另外,不能反映股價在當日的變化及成交量的大小。綜合動用其它技術分析方法,可以達到更好效果 請問分時圖中黃線是10日均線 嗎 ON.是該股當日平均價。最下面單筆成交量。 黃色均價線 是 當前的每筆平均價(筆均價) = 當前總的成交量/當前總成交筆數 根據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曲線是平滑移動的曲線
⑸ 想了解下如何看股票的K線圖,如MA1,MA2,MA3--分別是什麼意思。
MA1、MA2、MA3代表三條K線圖上均線的數值。如:MA1設置成3,就代表3天均線,以此類推。一般默認為5天、10天、30天。
看股票K線是股民炒股時常用的一種方法。用K線找「規律」也是大家比較多用到的方法,股市風險大炒股還是要謹慎,才能更好地指導投資決策,攫取收益。
分析K線是常用的炒股方法,下面來給大家詳細分析,教朋友們如何把它分析清楚精準。
分享之前,先免費送給大家幾個炒股神器,能幫你收集分析數據、估值、了解最新資訊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實用工具,建議收藏: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一、 股票K線是什麼意思?
K線圖有許多別的稱呼,像是蠟燭圖、日本線、陰陽線等,我們常把它叫做k線,它剛開始是用來算米價的變化的,後來,股票、期貨、期權等證券市場也能用到它。
影線和實體構成形為柱狀的k線。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Ps:影線代表的是當天交易的最高和最低價,實體表示的是當天的開盤價和收盤價。
其中紅色、白色柱體或者黑框空心都可用來表示陽線,而陰線則用綠色、黑色或者藍色實柱體表示。
除了這些,大家目測到「十字線」的時候,就意味著是實體部分轉換成一條線。
其實十字線很容易理解的,可以通過十字線看出收盤價等於開盤價。
把K線弄明白了,我們輕易可以抓住買賣點(K線也是有指導價值的,雖然說是股市無法預測),對於新手來說最好掌握。
這里大家應該值得注意的是,K線分析起來是比較難的,如果你剛開始炒股,K線也不了解,建議用一些輔助工具來幫你判斷一隻股票是否值得買。
比如說下面的診股鏈接,輸入你中意的股票代碼,就能自動幫你估值、分析大盤形勢等等,我剛開始炒股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來過渡,非常方便:【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對於K線分析的小技巧,接下來我就去講講,幫助你入門這個階段抓緊過去。
二、怎麼用股票K線進行技術分析?
1、實體線為陰線
股票成交量是怎樣的,這個時候是我們要重視的,出現那種成交量不大的情況,表明股價可能會短期下降;有成交量很大的情況,那股價可能要長期下跌了。
2、實體線為陽線
實體線為陽線這就表明了股價上漲動力更足,是否是長期上漲呢?這還要結合其他指標才能進行判斷的。
比如說大盤形式、行業前景、估值等等因素/指標,但是由於篇幅問題,不能展開細講,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了解: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⑹ 股票K線中四跟MA(1——4)線分別代表什麼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關於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
⑺ 股票中的"MA"線是什麼意思
MA指標是英文(Moving average)的簡寫,叫移動平均線指標。移動平均線(MA)具有趨勢的特性,它比較平穩,不像日K線會起起落落地震盪。越長期的移動平均線,越能表現穩定的特性。不輕易向上向下,必須等股價趨勢的真正明朗。移動平均線說到底是一種趨勢追蹤工具,便於識別趨勢已經終結或者反轉,新的趨勢是否正在形成。
許多小夥伴喜歡做短線,以為短線刺激,長線持股待漲在他們眼裡太過麻煩,但如果不會做短線,很大概率會虧得更快。今天就把我獨有的做T的秘籍分享給大家。
在講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准備的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大盤點--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一、股票做T是什麼意思
市場上已經開始流行T+1的交易模式了,一旦今天買入股票,想要賣出,必須隔天才可以。
而股票做T,股票進行T+0的交易操作時,股票當天買入當天就能賣出去,交易當天股票的漲跌就是投資人做出的差價,當股票處於大幅下跌時,立刻買入,當股票上漲到一定程度就立刻把買入的部分賣出,主要就是靠這種方式掙錢。
舉個例子,在昨天的時候我持有1000股的xx股票,市價10元/股。今天一大早發現該股居然跌到了9.5元/股,然後趁機買入了1000股。時間就這樣到了下午,這只股票突然大幅上漲至10.5元/股,我趕緊以10.5元/股的價格賣掉1000股,接著可以拿到(10.5-9.5)×1000=1000元的差價,這樣子就是做T。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適合拿來做T!通常而言,對於日內振幅空間較大的股票,會更適合做T,比方每天具有5%的振幅空間。自己無法判斷股票的走勢的,直接點開這里也行,有專業的人員為你挑選T股票,選擇出最適合你的!【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二、股票做T怎麼操作
把股票做到T應該怎麼去做呢?一般有兩種方式:正T和倒T。
正T即先買後賣,投資者手裡面就有這款股票,投資者在開盤當天股票下跌到低點時買入1000股,股票在當天沖到最高的點的時候,將這1000股票全部賣出去,這樣總的持有股數是跟以前一樣沒有變化,能夠達到T+0這樣的效果,而其中的差價又能夠大賺一把。
而倒T即先賣後買。投資者預計到股票將大幅下跌的徵兆,於是在高位點先賣出一部分股票,最後等股價回落後再買入,總量仍能保持不變,然而是可以獲得收益的。
比方投資者,他佔有該股2000股,該股的價格在今天早上是10元/股,覺得持有的股票在短時間內就會有所調整,,於是賣出手中的1500股,等下跌到9.5元的股價,股票的回調已經達到他們的預期,再買入1500股,這就賺取了(10-9.5)×1500=750元的差價。
有人就會在這時候問,那要如何知道買入的時候正好是低點,賣出的時候正好是高點?
其實只要有一款可以對股票趨勢進行判斷的買賣點捕捉神器,肯定能幫助你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點開下面的鏈接領走吧:【智能AI助攻】一鍵獲取買賣機會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股票中的「MA」是什麼意思
MA指標是英文(Moving average)的簡寫,叫移動平均線指標。移動平均線(MA) 具有趨勢的特性,它比較平穩,不像日K線會起起落落地震盪。越長期的移動平均線,越能表現穩定的特性。不輕易向上向下,必須等股價趨勢的真正明朗。移動平均線說到底是-種趨勢追蹤工具,便於識別趨勢已經終結或者反轉,新的趨勢是否正在形成。
移動平均線存在-定的滯後效應,經常股價剛開始回落時,移動平均線卻還是向上的,等股價跌落顯著時,移動平均線才會走下坡。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可以設置多條不同計算天數的移動平均線,從不同周期了解股價的總體運行趨勢。短線MA指標結合長線MA指標判斷走勢是很有幫助的。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交易時間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⑼ 股票中MA指數怎麼看是什麼意思
設計股票指數的初始目的是為了綜合反映股票市場的整體走勢,隨著統計方法的變化,又演變出了專門反映某一類型股票走勢的專門指數。這兩種指數在A股市場上最主要的代表就是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
在證券市場的運行中,投資者對市場未來走勢的看法往往會導致他們做出各種不同的投資決策,這就是經典投資理論中所講的「預期」的重要作用。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和喜好不同,有些人願意在市場上升的階段買入股票,但有些人則喜歡在市場下跌中買入股票,而投資者判斷市場上漲還是下跌的最重要的參考數據就是股票指數。
如何解讀股指
作為投資者,在看股指變化的時候,不能忽略的是股指變化背後的原因。影響股指變化的原因很多,但是一般來說,政策的變化、消息的發布和流傳以及資金供求是最主要的因素。
政策無疑是對市場影響最大的因素,投資者常會看到聽到的所謂「利空」、「利多」大都是指某一項政策出台或者實施將對股市帶來的影響。利空指的是可能給市場帶來的下跌,而利多則正好相反。
而個股的消息(如中報,年報)集中發布影響的則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預期,如果一大批公司的業績超過了投資者的預期,那麼股指的上升也是情理之中的,對於某些被看作「指標」的大公司,他們的業績發布往往也會對股指帶來「超額」的影響。
能反映資金供求狀況的一個是成交量,另一個是主流資金的動向,前者反映的是整體資金供求情況,後者反映的是結構性的資金供求狀況。一般來說,伴隨著成交量放大的上漲將會延續。而市場上的主流資金,比如說基金整體運作方向也會對大盤的走勢起到重要作用,跟蹤基金的運作方向,可以跟蹤其重倉持有個股的表現。
關注背離現象
在長期的使用中,投資者習慣以上證綜指來判斷市場的走勢,所謂的「大盤」也就是上證綜指的代稱。
上證綜指的編制方法是用滬市全部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加權計算,這樣的方法會賦予市值大的公司以較大權重。與上證綜指不同,深證成指的計算方法則是選取有代表性的績優藍籌和行業龍頭股,並以流通市值進行加權計算。
這兩大指數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兩個地方,一是上證綜指是以上證所上市全部公司為樣本的,而深證成指則是以在深交所上市的部分公司為樣本的;二是上證綜指是以樣本公司的總市值為權數的,而深圳成指則是以樣本公司的流通市值為權數的。
在股權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那些總市值很大而流通市值並不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往往成為撬動上證綜指的工具。這樣一來,某些希望「造市」的資金就通過拉高或者打壓權重股來實現他們的目的。
隨著近期超級大盤股的不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上證綜指出現股指和個股走勢背離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了。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對於大盤的解讀如果僅停留在股指本身的話,就很容易出現誤判。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更多的關注成份指數,比如說上證180、深證成指和深證100,作為同樣是成份指數而且可以整體反映股市狀況的滬深300指數,投資者可以以它作為重要參考。
關注股指聯動
常用的股票交易系統一般都會顯示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一般情況下,這兩個指數會出現相近的走勢,當它們出現不一致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大盤股,尤其是大盤指標股和其他股票的走勢出現了背離。投資者這時候要特別關注主流資金的動向,以判明市場真實的趨勢。
除了滬深聯動外,隨著A+H模式的推廣,香港市場和滬市、深市聯動的特徵也越來越明顯了,有學者採用統計的辦法進行過測算,結果是香港的H股指數和上證綜指之間存在可靠的聯動關系,H股指數和上證綜指之間互相影響的關系明顯。
實際上,近年來,H股市場的表現一直是一些A股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決定其持股策略的重要依據,而自滬深市場實行新股發行詢價制度以來,H股的市場價也一直是內地詢價機構對H股公司發行的A股進行估價的重要參考指標。
對於投資者來說,在作投資決策時,了解具有聯動性的幾個不同市場股指的變化,對於市場走勢的判斷將會更加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