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渣打銀行的發展歷程
渣打銀行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分別是:英屬南非標准銀行(the 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Australia and China)。
渣打銀行是一家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
1853年,渣打銀行經英女王特許批准成立。1858年,渣打就已經在上海開立分行,後遷入外灘十八號(目前已成為著名歷史建築)。1949年後除上海分行由中國政府批准為「指定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為中國改革開放前僅存的上海兩家英資銀行之一 。
*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出了第一家分行,孟買以及上海緊隨其後。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
*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
*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葉門)、巴林、貝魯特、塞普勒斯、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
*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迦納、獅子山、喀麥隆和甘比亞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團(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the Wallace Brothers Group)。 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它的分支機構又遍及歐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馬、尼泊爾和美國。渣打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the 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委內瑞拉的機會。1986年,英國萊斯銀行(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進行收購,但最終由包玉剛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尚尼亞和緬甸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2015年9月7日,有消息稱渣打銀行正在考慮裁減1/4的高層職位,欲扭轉虧損這是該行首席執行官Bill Winters扭轉兩年利潤下滑趨勢的措施之一,渣打業務重點在新興市場。
❷ 請問「渣打銀行」起家(成立)於哪個國家以及的歷史
標准渣打銀行
標准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是目前國際大型銀行之一,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市的英國銀行。
作為中文,出於歷史和習慣而言,我們一般稱呼該銀行為渣打銀行(Chartered Bank)。
其業務主要集中於亞洲、印度次大陸、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其在英國本土的客戶反而比較少。
渣打銀行主要業務包括零售銀行服務如按揭、投資服務、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等,商業銀行服務包括現金管理、貿易融資、資金及託管服務等。
渣打銀行在全球擁有600多家分支機構,遍布世界56個國家。
渣打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代碼STAN)及香港交易所(代碼2888)上市。渣打銀行在發展中國家的銀行中擁有頂尖地位。渣打銀行目前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別外兩家分別是中國銀行(香港)和匯豐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歷史遷革
現在的渣打銀行是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他們分別是:英屬南非標准銀行(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 the)和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the)。
渣打銀行*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英國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皇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
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立第一家分行,同年孟買以及上海兩地分行緊隨其後開設。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
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葉門)、巴林、貝魯特、塞普勒斯、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
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
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迦納、獅子山、喀麥隆和甘比亞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堢(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the Wallace Brothers Group)。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其分支機構又遍及歐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馬、尼泊爾和美國。
渣打銀行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委內瑞拉的機會。
1986年,英國萊斯銀行(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銀行進行收購,但最終由包玉剛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
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
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尚尼亞和緬甸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2004年10月,渣打銀行收購印度尼西亞第七大銀行PT Bank Permata的51%股權,並在兩個月後將該比例提高到62.2%。
渣打銀行向中國的渤海銀行購買了19.9%的股份。
2005年,渣打銀行收購韓國第一銀行(Korea First Bank)。韓國第一銀行是韓國第八大銀行,其後易名為渣打第一銀行。
渣打在中國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1858年在上海成立第一間分行以來,渣打銀行已成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外資銀行。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渣打銀行得到允許繼續留在上海營業,並應新政府要求協助打開新中國的金融局面。五十年代,渣打銀行對中國的貸款業務著重在化學及鋼鐵工業方面。隨著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渣打銀行率先重建在中國的服務網路。加之已有的上海分行,渣打目前已在中國多個城市設立網點,成為在華網路最廣的外資銀行。
目前截至於2007年4月,渣打銀行在中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共有12家分行、8家支行和3家代表處。各分行分別位於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廣州、深圳、珠海、廈門、成都、蘇州、青島和重慶(尚籌建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設有支行網點。在大連、杭州、寧波三地設有代表處。
中國公司總部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東路161號招商局大廈28樓
2006年11月16日,渣打銀行向中國銀監會遞交了籌建內地子銀行及個人人民幣業務牌照的申請。
2007年3月27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批外資本地法人銀行。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渣打銀行自1859年起便在香港開展業務至今。
為適應營業需要,渣打銀行於2004年7月1日完成在香港注冊的手續,將渣打銀行香港分行、Manhattan Card Company Limited,Standard Chartered Finance Limited,Standard Chartered International Trade Procts Limited及Chartered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的業務注入在香港注冊的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旗下。
台灣渣打銀行
渣打銀行於1985年在台北成立分公司,1990年開設高雄分行,1999年開設台中分行並擴遷台北、高雄兩地分行,是台灣地區金融業第一家獲得貿易服務、企業資金營業、貸款管理、證券託管最新版ISO9001國際標准認證的銀行。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計劃在2007年下半年把該行在台灣的業務與2006年底收購的新竹國際商業銀行(Hsinchu International Bank)的業務予以合並。其計劃將新竹國際商業銀行在與渣打銀行在台灣目前的三家分支機構合並後將被更名為台灣渣打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Bank Taiwan)。
預計合並後將下設86家分行,一舉超過目前擁有11家分行的花旗集團(台灣)(Citigroup Inc.),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外資銀行。
業績說明
. 台灣排名前五大外國商業銀行之一。
. 2000年,渣打台灣為當地進出口貿易排名前五的外國銀行^。
. 2000年,渣打台灣員工人數在台外國銀行中排名第四,員工數超過780名。
. 1998年,渣打台灣被天下雜志評為排名第三的傑出銀行。
^根據台灣財政部門的統計資料得出
消費金融業務
. 渣打銀行是台灣地區第二大信用卡發卡外國商業銀行,持卡人超過六十萬。
. 渣打銀行是第一家榮獲ISO9002信用卡服務驗證的公司。
. 渣打Smart卡是台灣首張電腦晶片的信用卡。
. 渣打信託投資服務提供近三百支經核備的共同基金。
企業暨金融機構業務
. 2000年渣打銀行企業及金融業務部門旗下所有服務,包括貿易服務、電子銀行、企業資金營業、放款管理、證券託管通過最新版ISO9001國際驗證,是台灣金融業界第一家獲此殊榮的銀行,亦是渣打集團在全球最先獲得此項驗證的分支機構。
. 2000年,渣打銀行證券託管部在台保管外國資金資產總額第三名。
. 渣打銀行是台灣排名前三位的貿易融資銀行。
. 1999年渣打銀行獲得企業資金營業服務ISO9002認證。
. 1998年渣打銀行資訊系統部榮獲ISO9002國際驗證。
. 1997年,渣打銀行的證券託管服務被全球證券保管雜志(Global Custodian Magazine)及全球投資者雜志(Global Investor Magazine)評為最優等之保管銀行。
. 1997年,渣打銀行的證券託管服務獲得亞洲財務金融雜志(Finance Asia)頒贈"最佳保管銀行(Best Custodial)"之殊榮。
. 1996年,渣打銀行獲得證券託管服務及貿易服務ISO9002國際驗證,是台灣第一家獲此殊榮的銀行。
外匯資金業務
. 1998年,渣打銀行被評選為第四大提供外匯資金業務的銀行。
社區公益
在擴充營運之際,回饋社會也是渣打銀行重視的要務。
. 台灣渣打銀行歷年贊助國際性音樂團體-亞洲青年管弦樂團,提供台灣年青音樂家獎助金參加每年舉辦的夏令排練營及海外巡迴表演,培育國內音樂人才。
. 台灣渣打銀行正在進行一項為期五年(1999~2003)的城市美化贊助計劃,認養並整建台北市敦化北路、民生東路口的"維多利亞花園"暨周圍的人行地下道,開闢地下道社區學童文化藝廊,以善盡企業責任,推廣社區環境保護觀念。
. 台灣渣打銀行於1999年贊助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台會議,以促進國內工商企業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掌握關鍵做好准備。
❸ 在渣打銀行開了個股票戶口,進入了股票帳戶如何買入股票請幫幫忙…
停牌期間是可以轉戶的,只要你當天沒有股票買賣委託和交易。股票停牌是上市公司的事情,不關投資者什麼事,有些股票停牌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停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情況都有,如果因為手上某隻股票停牌就不能轉戶,投資者是很有意見的。
❹ 渣打銀行在HK上市了嗎如果上了凈資產是多少匯豐呢凈資產又是多少
渣打早就在香港上市了,渣打集團在港股的股票代碼為02888,同樣匯豐也是,匯豐控股在港股的股票代碼為00005。
截至08年年底渣打集團每股凈資產11.677美元,匯豐控股每股凈資產7.16美元。
❺ 渣打銀行的股東組成
渣打銀行的母公司渣打集團有限公司則於倫敦證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代碼02888)
渣打銀行是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來。
他們分別是:英屬南非標准銀行(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現在持股達到19.11%
現在的渣打銀行就是指渣打集團有限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
(5)渣打銀行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1、業務分布
渣打業務網路遍及全球60個最有活力的市場,為來自145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渣打網路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重合度達到近70%。
渣打銀行在45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設有營業網點,多於其它任何一家銀行,在其中26個市場運營超過百年,是最早將『一帶一路』業務列為集團戰略重點的國際銀行之一。
目前,渣打中國的營業網點已覆蓋近30個沿海和內陸城市,充分顯示了渣打對中國市場的長遠承諾。
2、管理理念
與其它銀行不同,渣打銀行超過90%的利潤來自於亞洲、非洲及中東市場。渣打銀行提供個人及商業銀行服務,擁有環球銀行業務經驗,並對各地區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為客戶提供具有創新性的產品、服務以及具有行業一流水平的金融解決方案。
憑借維持高素質的公司治理水平和企業社會責任,渣打銀行在其營運網路內深受信賴。渣打銀行以長遠眼光看待企業行為,通過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等確保銀行的持續發展。
通過貫徹銀行的核心價值觀,渣打銀行致力於為所有利益相關者提供承諾。渣打銀行注重人員管理、為客戶提供超越期待的服務、積極關心社會公益並和監管機構密切合作。
❻ 中國股市第一大單日漲幅是多少點能說說詳細嗎
4·24井噴 滬深股市創近七年最大漲幅
受到降低印花稅的利好刺激,4月24日滬深兩市股指在大幅高開後呈現強勢格局,盤中雖有回調,但收盤前最後一小時再度上揚以全日最高點附近報收,最終滬綜指大漲9.29%,深成指大漲9.59%,創下自1996年底實施漲跌停製度後的第二大漲幅,也是近七年最大單日漲幅。
上證指數本世紀以來十大單日漲幅
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從2008年4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3‰調整為1‰。印花稅終於降了,股市出現了"恢復性"上漲。
那麼,今天的大漲在單日漲幅歷史上排名第幾呢?我們盤點一下,進入本世紀以來,十大單日最大漲幅分別都是那些,讓我們仔細回味那些美好的日子。
第十名:2005年2月2日單日漲幅5.35%
對於國內股市來說,2005年的2月2日無疑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股市再次演繹絕地大反擊,在前一交易日創下5年半新低的背景下,股指上漲5.35%,單日漲幅創下2003年「1.14"行情以來最高記錄。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天還是「國九條」發布的周年紀念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邀請部分監管部門和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新聞媒體的負責同志在滬召開「紀念『國九條』發布一周年座談會」。
上證所理事長耿亮指出,「國九條」發布後,中國證監會、國務院有關部門,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市場各方參與者認真貫徹落實「國九條」,在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證券公司融資、保險資金入市、產品創新、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資本市場稅收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市場也取得了較大發展。
第九名: 2003年1月14日 單日漲幅 5.81%
2003年1月6日,上證股指探底1311點,上市以來飽受爭議的超級大盤股中國聯通、招商銀行、中國石化同時在歷史最低價啟動,股市波段行情開始啟動。這也預示著「機構博弈」的時代開始到來。
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已批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以及渣打銀行、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三家外資銀行的上海分行從事QFII境內證券投資託管業務。
當天,上證指數暴漲80點,漲幅達到5.81%,開始了一波小反彈。
第八名: 2002年1月23日 單日漲幅6.35%
1月21日兩市大盤連續第四周上演「黑色星期一」,滬市擊穿1400點,報收於 1366.97點,跌48.47點,深市擊穿2700點,報收於2682.45點,跌101.65點,兩市近200隻個跌停。
1月23日股市超跌反彈,滬市開盤報1355點,報收1445點,大漲6.35%。隨後,1月27日,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在網上公布《國有股減持方案階段性成果》,披露了1月21日召開的國有股減持專家評議會上,形成的國有股減持的框架性和原則性方案——折讓配售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用一部分非流通股,在全流通預期下,向全體投資者公開競價發售。同時,根據全流通股價與市價的差額,通過配股或送股的方式,對流通股股東的損失進行補償。從而在穩定的市場運行條件下,實現國有股減持和非流通股的流通。
第七名:2002年1月31日 單日漲幅 6.81%
自2001年6月份股指創下2245點的歷史新高至2002年1月28日的1359點,上證指數在6個月內跌了886點,跌幅近40%,市場極度低迷。在這種情況下,證監會召集券商及基金等方面的業內人士,在北京召開市場分析座談會,提出「穩定市場」的問題。2002年1月31日,上證指數單日上漲95點,漲幅達6.81%,當時超跌的大盤藍籌股及科技股成為大盤反彈的前鋒。
第六名:2008年2月4日 單日漲幅8.13%
暫停了5個月時間之後,股票型新基金的發行終於開閘。建信優勢動力股票型基金和南方盛元紅利股票型基金同時拿到了監管部門的發行批文,成為今年首批獲准發行的股票型基金。據悉這兩只基金都是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募集上限分別是60億份和80億份,預計節後將為市場最多帶來140億元的新資金入市,盤目前處於敏感時點,管理層此時對新股票基金的放行,側面反映出其對目前A股市場的看法,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市場信心。
第五名:2005年6月8日單日漲幅8.21%
在股市持續四年大熊市期間,中國的實體經濟欣欣向榮,GDP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長。股權分置改革成為扭轉股市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的契機。2005年4月底,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破1000點的重要心理底限後,市場終於開始一輪基於價值回歸的反轉行情,開始了06年至07年的大牛行情。
第四名:2000年2月14日單日漲幅9.05%
2000年2月14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證監會宣布,50%新股向二級市場配售政策。同時,春節放假期間,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瘋狂上揚,受此雙重利好影響,在網路科技股的帶領下,當日滬指大幅高開57個點,從節前的1534.99點上漲到1673.94點,漲幅達9.05%,漲停的股票當日比比皆是,成交量也放大近5成。由於當日為西方節日「情人節」,那一日被不少開心的股民稱為「紅色情人節」。在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中,滬指很快創出1770.88點的新高。一輪氣勢磅礴的牛市行情在網路科技股的引領下迸發。
第三名:2002年6月24日 單日漲幅9.25%
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
財政部和證監會發言人指出,國有股減持是一項重要的改革舉措,方向是正確的,符合國有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原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但國有股減持是一項探索性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制定出系統性的、市場廣泛接受的國有股減持的實施方案。同時,國家設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通過國家財政撥款和海外上市時的上繳等形式目前已達到相當規模,近期社會保障資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補充的現金量不大,沒有必要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套現來籌集資金。鑒於上述原因,國務院作出了停止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決定。
財政部和證監會發言人進一步指出,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逐步建立起資金雄厚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一項穩定社會、促進改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停止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後,為了增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力,除繼續採取國家財政增加撥款等方式外,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把部分國有股劃撥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部分劃撥的國有股不在證券市場上減持套現。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時,通過分紅、向戰略投資者協議轉讓等形式來充實社保資金。
第二名: 2008年4月24日 單日漲幅9.29%
股市從6000點飛流直下三千尺,直接跌破了3000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高度評價了當前政府密集出台的多項政策。他說,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從證券市場交易制度、防止市場內幕交易、提高市場交易效率、優化市場環境、完善中介機構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和完善,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政策組合,這將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大盤開盤3539點,大漲7.92%,大盤盤中接近漲停,調整之後,尾盤拉升,最終大漲304點,漲幅達到9.29%。
第一名:2001年10月23日單日漲幅9.86%
2001年10月22日21時,中央電視台播出消息,證監會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
股市此前三個月狂跌不止,每天幾十億市值蒸發,至10月22日已跌到1520點,跌幅近三分之一,市場共減少1.7萬億元。10月23日開盤。股市出現了發泄般的井噴。當天滬市漲幅9.86%,深市漲幅更達10%,數百隻股票瘋狂漲停。
其實,史上單日漲跌幅最大的應該是1992年5月21日,上證綜指從616.99點漲到1266.49點,日漲幅達105.27%。直接原因是股價的全面放開,不再實行每天1%的漲幅限制。1996年12月13日,滬深兩交易所發出通知,決定自16日起對在兩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A、B股)和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價格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因此,再也沒有出現5·21當年的瘋狂了。
❼ 為什麼渣打銀行買的A股最多
因為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已經沒有硬著陸的風險,隨著物價上漲趨於溫和中國股市下半年有望成為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場。
渣打依舊看好中國A股,並將中國股票作為核心持倉,價值股在其中佔比較大。《報告》指出,從成長股向價值股的輪動還未結束。
預計未來6-12個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在1.50%至1.75%之間波動,但仍相對看好亞洲美元債和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與發達市場的債券相比,這些債券的相對估值具有吸引力;美元的再度疲軟,也有助於資金流入新市場,從而支撐上述債券的表現。
❽ 別人給了張香港渣打銀行的500港幣,是真的還是假的
從冠號AQ,顏色,金屬線等來看是真的,是渣打銀行發行的500港幣,不過太破舊了,銀行可能不收,但是去香港消費肯定能花出去,肯定是真錢,大概值400多元
香港發行鈔票一共有三家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你這張是渣打的500元,保真的,追問我,我教你怎麼鑒定,或者我幫你去香港用掉都可以
歡迎追問
❾ 聽說過渣打銀行金融股票嗎
國際銀行。
渣打是一家領先的國際銀行,業務網路遍及全球60個最有活力的市場,為來自145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渣打網路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重合度達到近75%。渣打的使命是利用其獨特的多樣性促進商業繁榮和增進人類福祉。渣打的文化傳承和企業價值都在其品牌承諾 「一心做好,始終如一(Here for good)」中得到充分體現。渣打集團有限公司除在倫敦及香港的交易所上市外,還在印度的孟買以及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作為紮根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外資銀行之一,渣打銀行從1858年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開始,在華業務從未間斷。2007年4月,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本地法人銀行之一。渣打中國的營業網點已覆蓋近30個沿海和內陸城市,充分顯示了渣打對中國市場的長遠承諾。
❿ 渣打銀行是什麼銀行
渣打銀行是世界權威銀行。業務集中於亞洲、次大陸、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渣打主要業務包括零售銀行服務如按揭、投資服務、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等,商業銀行服務包括現金管理、貿易融資、資金及託管服務等。渣打銀行集團在金球擁有600間分支機構,遍布世界56個國家。1858年在上海成立第一間分行以來,已成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外資銀行。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渣打銀行得到允許繼續留在上海營業,並應新政府要求協助打開新中國的金融局面。五十年代,渣打銀行對中國的貸款業務著重在化學及鋼鐵工業方面。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渣打銀行率先重建在中國的服務網路。加之已有的上海分行,渣打遍布了中國的 15個城市,成為在華網路最廣的外資銀行。渣打銀行中國區總部座落上海,下屬七家分行,一家支行,六家代表處和三百多員工,為沿海及內陸地區提供服務。渣打銀行對中國有著堅定的承諾,並為中國入世之後的市場進一步開放做好充分的准備。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也稱標准渣打銀行,是一家總部在倫敦的英國銀行 。它的業務遍及許多國家。它在英國的客戶非常少,渣打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並且是香港的三家發鈔銀行之一。
歷史
渣打銀行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他們分別是: 英屬南非標准銀行(the 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渣打銀行是一家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 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出了第一家分行,孟買以及上海緊隨其後。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標准銀行於1863 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葉門) 巴林 、貝魯特 塞普勒斯 、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 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 、迦納 、 獅子山 、 喀麥隆 和 甘比亞 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堢(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the Wallace Brothers Group)。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它的分支機構又遍及 歐洲 、 阿根廷 、 加拿大 、 巴拿馬 、 尼泊爾 和美國。渣打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栬 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 (the 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 委內瑞拉 的機會。 1986年 ,英國 萊斯銀行 (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進行 收購 ,但最終由 包玉剛 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 2006年 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 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 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 1990年 、 1992年 、 1993年 和 1995年 在越南 、 柬埔寨 、 伊朗 、坦尚尼亞 和 緬甸 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今日地位
今天,渣打銀行在發展中國家的銀行中擁有頂尖地位。渣打銀行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別兩家分別是 中銀香港 和 匯豐銀行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渣打銀行最近擊敗匯豐銀行,收購了 韓國第一銀行 (Korea First Bank)。其後易名為 渣打第一銀行
渣打(香港)
渣打銀行於 2004年 7月1日 完成在香港注冊的手續,並將渣打銀行香港分行、Manhattan Card Company Limited, Manhattan Card Company Limited, Standard Chartered Finance Limited, Standard Chartered International Trade Procts Limited及Chartered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的業務注入在香港注冊的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旗下。但根據現行條例,只可由總公司負責發鈔,因此現在仍要等待香港立法會修改法例,把發鈔權轉移至香港分公處。
渣打中國
目前渣打銀行銀行在中國大陸共有8間分行,分別位於上海 、 北京 、 天津 、 南京 、 廣州 、 深圳 、 珠海 、 廈門 、 成都 和 蘇州 。 渣打銀行是最早在中國設立分行的外資銀行之一。總部原址上海 外灘 18號,現遷至 浦東 陸家嘴 。